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件教学配套课件杨维第12章资源勘察与评价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件教学配套课件杨维第12章资源勘察与评价

怎样评价一个教学课件

怎样评价一个教学课件 今年我区组织教师优秀课件评比活动,可能在评比的通知强调了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开展情况已纳入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考核项目中,同时也纳入到区教育局学校教育教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中,本次评比共收到全区近250多份教师作品,这是这项评比活动收到作品数量最多一次,都是也是覆盖学校面最多一次。 在上交过程中不少老师打电话问,满心热情的想参加,其中一位老师问我:“课件用flash做还是ppt(powerpoint)?如果是ppt,是不是做了也评不上,现在课件比赛都用flash做,ppt做的没戏。”听完之后,就像给我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我不禁想,现在的课件评比到底是评什么?评比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只是看谁做的精美,谁用的技术高吗? 我觉得有必要将课件评比的标准共享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免得在走入误区。 多媒体课件评比标准 一、科学性 1、描述概念的科学性: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2、问题表述的准确性:课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 3、引用资料的正确性:课件中引用的资料正确。 4、认知逻辑的合理性:课件的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二、教育性

1、直观性:课件的制作直观、形象,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2、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新颖性:课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启发性: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启发性。 5、针对性:课件的针对性强,内容完整。 6、创新性:能否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三、技术性 1、多媒体效果: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是否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效果。 2、交互性:课件的交互性较高。 3、稳定性:课件在调试、运行过程中不应出现故障。 4、易操作性:操作简便、快捷。 5、可移植性:移植是否方便,能否在不同配置的机器上正常运行。 6、易维护性:课件可以被方便地更新,利于交流、提高。 7、合理性:课件是否恰当的选择了软件的类型。 8、实用性:课件是否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 四、艺术性 1、画面艺术:画面制作应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标准相对统一。 2、语言文字: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规范、简洁、明了。 3、声音效果:声音清晰,无杂音,对课件有充实作用。

课件的设计与评价

【课件的设计与评价】 ● 知识内容 ● 教法学法 ● 媒体运用 ● 制作技术 ● 艺术表现 --------------------------------------------- 一、知识内容: 首先观察涉及了哪些知识内容,尤其要注意概念部分的陈述和呈现。 表述是否准确, 有没有歧义,是不是详尽完整。 概念以教材为准,不要轻易改动文字;重要的知识点要以文字的形式在课件中出现。 没有错别字,符号、拼写、注音、公式和标注等符合国家标准。 运用图形图像、声音等,要以准确无误,符合常理为基本原则。

公式或定理的推导过程要完整,不要随意省略步骤。 课程内容要充实饱满,保证课时需要。 “饱满”不是指单纯增加更多的知识量, 而是利用练习、拓展、活动、交流等其他教学环节来充实课堂。 二、教法与学法: 体现新课程思想,设计出符合课堂实际的课型。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去创新。 把教材用活,试着改变沿教 材页码一步步向前的传统流程,打破常规,“创建自己的新课程”。

课件的教学设计:“从高处向下走,走到最后回头望”。

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效率并不仅指知识技能和过程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 片面追求所谓的“新理念”、“新模式”,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随意组织看似热闹、实则不然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探究、自主学习”等,迎合、虚浮,忽视教师“讲授”的意义和作用,是引起教学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独立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品质,“合作的前提是独立的无奈。” 活动要有价值,有规范:活动目标、活动要求、过程指导、资源储备、讨论交流、总结评价等,在课件上要体现出来。 教学过程要完整,如引课、讲 述、推演、实践探究、协作讨论、 交流评价及练习、总结等。如果是 网站,要有足够的资源和良好的信 息组织方式。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教材习题

习 题 2-1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 2 ,测得多年平均流量 s m Q /1403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P 1050=,问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各为多少? 2-2 某流域6月上中旬降雨量稀少,6月21日发生一场暴雨洪水,实测得流域面平均雨量P 1 = 190.1mm ,相应的径流深R 1 = 86.3mm ;6月25日又有一次暴雨过程,流域面平均降雨量P 2 = 160.2mm ,径流深R 2 = 135.8mm 。试计算这两次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3 某流域集水面积16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1150mm ,多年平均流量26.5m 3/s 。问该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是多少?若在流域出口断面修建一座水库,水库平均水面面积35 km 2,当地蒸发器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10mm ,蒸发器折算系数0.87。问建库后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有何变化,变化量多少? 习 题 4-1 某流域1981年5月一次暴雨的逐时段雨量及净雨深见表4-12,已分析得流域稳定下渗率f c =0.4mm/h ,试划分地面、地下净雨。 表4-12 开峰峪水文站以上流域降雨及径流资料

4-2 某流域1992年6月发生一次暴雨,实测降雨和流量资料见表4-13。该次洪水的地面径流终止点在27日1时。试分析该次暴雨的初损量及平均后损率,并计算地面净雨过程。 表4-13 某水文站一次实测降雨及洪水过程资料 4-3某流域面积881km2,一次实测洪水过程见表4-14。根据产流方案,求得本次洪水的地面净雨历时为两个时段,净雨 量分别为14.5mm和9.3mm。(1)试用分析法推求本次洪水 的单位线;(2)将所求的单位线转换为6h单位线;(3)根 据所求的单位线及表4-15的净雨过程推算流域出口断面的 地面径流过程线。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文名称:工程水文学 二、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Hydrology 三、课程编码:ZB0610320 四、课程性质: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48学时、3学分、第五学期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水文学》是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水文测验技术和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具有不同资料条件下进行水文分析和计算的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以及将来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概率论、水力学 后续课程:水利计算 八、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 教材:任树梅、朱仲元:《工程水文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叶守泽:《水文水利计算》,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2、詹道江、徐向阳、陈元芳:《工程水文学》,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章节教学内容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1 第一章绪论 2 2 2 第二章水循环和径流形成 4 4 3 第三章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 6 4 10 4 第四章水文统计的基本方法 6 6 5 第五章设计年径流分析计算8 6 6 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6 8 7 第七章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6 8 8 第八章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 6 4 合计44 4 48 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工程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本章计划1学时。 二、课程内容 1-1 水文计算的研究内容 了解水文学、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 1-2 水文计算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任务 了解水文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用不同阶段的任务。 1-3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了解水文现象的3个特点。

《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水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Hydrology 课程编码:203207 课程类型:通修课程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工科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Ⅰ)、概率论、水力学、供水水文地质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水文学》中国建工出版社,2006;《水文学习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印;《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水文学的概率统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81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的性质 水文学是研究水文现象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工程上应用的科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2.本课程的目的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掌握水文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为学习给水排水专业课程及培养在给水排水工程领域从事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本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专业需要,应使学生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掌握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学会水文分析计算的方法,熟悉水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以完成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有关基本业务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以后从事专业工作解决水文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内容及要求:理解并掌握水文现象及水分循环的概念、组成及分类;了解水文学的分类及与本课程的内容;了解水文学与给水排水工程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水文现象的特点与研究方法。 重点:水文现象及水分循环的概念,水文现象的四种运动形式。 难点:水文现象的特性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水文学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 内容及要求: 1.理解并掌握河流与流域的概念;了解河网、干流及支流的概念与分级;了解河床基本特征(包括各种断面的划分与特性,及了解各断面、各参数的作用);理解河流的分段及每

水文学课件(第六章)

第六章下渗(Infiltration)

下渗的物理过程 1 (Physical processes of infiltration) 非饱和下渗理论 2 (Theory of infiltration on unsaturated condition) 饱和下渗理论 3 (Theory of infiltration on saturated condition) 经验下渗曲线 4 (Empirical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 天然条件下的下渗 5 (Infiltration under practical condition)

1、几个基本概念 土壤水分剖面:土壤含水率沿深度方向的变化曲线~ (soil moisture profile) 下渗:水分透过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中的运动过程~ (infiltration) 下渗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中的水量~(infiltration intensity) 下渗容量:供水充分条件下的下渗率~ (infiltration capacity) 下渗曲线:下渗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 累积下渗曲线:从下渗开始至某时刻按下渗能力下渗到土壤中的总水量(accumulative infiltration capacity curve)与该时间的关系曲线~

2、下渗机理mechanism of infiftration a下渗的三个阶段 渗润阶段:分子力 渗漏阶段:毛管力 渗透阶段:重力

水文学讲义3

水文学第三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河流:降水或涌出地表的地下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者周期性地沿流水本身塑造的线性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地表流动的水和天然容水的槽构成河流的2个要素。 2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的高程。测定水位的基面有两种:一是绝对基面,某河河口的平均海平面,目前我国统一采用黄海水准面;另一为测站基面,以测站最枯水位以下0.5~1m作为起算0点的基面。 3 洪水:大量降水或积雪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称为洪水。形成洪水时,河流水量猛增,往往超过河网的正常渲泄能力,导致洪水灾害。影响洪水形成的因素:天气因素,流域下垫面因素即地形和植被。 4泥沙的沉降速度:泥沙颗粒在静水中下沉时,由于重力作用,开始具有一定的加速度,随着下沉速度的增加,下沉阻力也渐渐增大,当下沉速度达某一极限值时,阻力与重力恰好相等,则泥沙以均匀速度下沉,这时泥沙的运动速度,称为泥沙的沉降速度。通常用符号ω表示,单位为cm/s。因为沉降速度可用来表达泥沙直径的大小,故沉降速度也称泥沙的水力粗度。影响天然河道泥沙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泥沙颗粒直径d,泥沙容重rs,水流的紊动强度等。 5 浆河现象:当含沙量超过某一极限后,在洪峰忽然退落、流速迅速减小的情况下,有时整个水流已不能保持流动状态,就地停滞不前。这种高含沙水流所造成的河槽堵塞现象,称为浆河。浆河出现后,若上游又有大量浑水继续下行,使能量不断积蓄,则将重新转化为运动状态,有时浆河也并非全部停滞,而是具有间歇性阵流特征。如果上游没有浑水下行,则浆河也会持续下去,以致泥沙逐渐淤积密实。观测资料表明,泥沙组成越粗,出现浆河时的含沙量也越大。 6 揭河底现象:在黄河干流龙门、渭河临潼一带,有时当通过高含沙大洪峰时,河床发生强烈的冲刷,可以看到厚达1m的成块河床淤积物被掀起露出水面,再塌落水中,或者把成片的河床淤积物象卷地毯一样卷起,一次洪峰可以将河床冲深几米乃至近十米,这种高含沙水流的强烈冲刷现象,称为揭河底。 7湖泊:湖泊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形成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8 水库:水库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在河道上建坝或堤堰创造蓄水条件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由拦河坝、输水建筑物、溢洪道等组成;有的水库还有通航建筑物、水电站厂房、排沙底孔等。 9 湖泊波漾:湖泊整体或局部水域,由于风力、气压突变、地震等的影响,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摆动,称波漾(驻波、定振波)。分单节波漾、双节波漾、多节波漾。 波漾是两个方向相反,波长、周期相同的波浪叠加的结果。如果行进波遇到陡岸发生反射,在全反射的情况下,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幅、波长基本相同,两者相互叠加成波漾,叠加后其结果是波腹处的振幅为入射波的2倍,而波长不变。波漾水质点的运动是开敞的,不是沿着圆周运动,而是沿着抛物线运动。 10 湖泊增减水:由于强风或气压骤变引起的漂流,使湖泊迎风岸水量聚积,水往上涨,背风岸水往下降,前者称为增水,后者称减水。一岸增水,一岸减水,必然造成两岸水位差,湖面变成倾斜状态。倾斜的湖面反过来又阻滞着漂流作用。并在水下形成与漂流流向相反的补偿流。

如何评价课件的优劣

如何评价课件的优劣 评价课件制作的好坏优劣,关键要看其教学效果,是否充分利用了它的优势去适应并引导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当前的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都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因此,要评判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好坏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和具体的教学过程相结合。 讲究精品课件的节奏美,必须与课件的内容相融合,不同的内容可以设计出不同风格不同节奏的课件。同样的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节奏。有的可以按照课文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和呈示教材内容,有的可以建构由大到小排列的层次化知识结构,以提高知识的结构化程度。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构成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在时间、空间方面设计出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 教学课件的设计应正确处理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关系。设计时,先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围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选择课件的内容,编排内容的顺序,考虑内容展开的方式。切莫照搬教材,更不可离开教学大纲和教材另搞一套。就后者而言,既不可超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不适当地加大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又不可随意删减教材,而应做到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课件开发过程中您学会了哪些技巧? 一、立体字的制作 立体字主要运用于标题,给人以醒目的感觉。Authorware 中有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制作两个完全相同的文字框,一个用灰色,另一个用较为明亮的颜色,重叠在其上方,这样,立体字的效果就出来了。 如果你想要制作出专业水准的立体字,那么只有依赖制作立体字的工具软件了,此类软件很多,如Xrar、Photoshop、CorelDraw。我们向大家推荐使用Ulead Cool 3D 2.5。 Ulead Cool 3D是目前最为出色的立体标题文字创作工具,该工具的突出特点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操作简单。只要进行简单的套用即可快速生成非常专业的立体文字。 第一步,启动Cool 3D,出现主界面。单击工具条上的插入文字按钮(或选择Edit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 及答案教学教材

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试卷及答案

水文学试卷 一、填空题(10*1) 1、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 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2、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3、水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 4、河道中各横断面最大水深点的连线称为深泓线。 5、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6、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7、特大洪水的重现期,一般要通过历史洪水调查和考证确定。 8、流城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增大 9、降水的三要素是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 10、由于我国目前多数城市的雨量资料年数还不够长,为了能够选得足够数量的雨量样本,且各样本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规范规定取样方法采用年多个样法。 二、判断并改错(10*2) 1、在计算地下热水运动时,可以把渗透系数K当作代表岩层透水性的常数(T)

渗透系数是表征岩石透水性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数量、规模及连通情况等,可在室内根据达西定律测定,与液体的性质无关.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T) 3、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 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F) 没有确定的周期 4、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 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T) 5、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是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三部分(F) 还有补充土壤缺水(入渗) 6、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减少(F) 增加 7、重现期为一千年的洪水,其含义为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F) 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很长时间内平均千年出现一次 8、设计洪水是指断面的最大洪水(F) .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9、含水层和隔水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T) 10、按成因把自然界的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火成岩,变质岩。(F )

水文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第七章蒸发与散发Evaporation & Transpiration

Evapor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water changes from a liquid to a gas or vapo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oceans, seas, lakes, and rivers provide nearly 90 percent of the moisture in the atmosphere via evaporation, with the remaining 10 percent being contributed by plant transpiration.

本章主要内容 蒸发现象及其控制条件 1 (evaporation and control conditions) 水面蒸发 2 (water surface evaporation) 土壤蒸发 3 (soil water evaporation) 植物散发 4 (plant transpiration) 流域蒸散发 5 (watershed evapotranspiration)

1、几个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 蒸发:水分子从物体表面向大气逸散的现象称为蒸发 (evaporation) 蒸发潜热:单位水量蒸发到空气中所需的能量称为蒸发潜热 (heat of vaporization) 凝结潜热:单位水量从空气中凝结返回水面所释放的能量称为凝结潜热(condensation latent) 蒸发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蒸发面逸散到大气中的水分子数与从大气中返回(evaporation rate)到蒸发面的水分子数之差值称为蒸发率 蒸发能力:供水充分条件下,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蒸发面逸散到大气中的水分子(evaporation capacity)数与从大气中返回到蒸发面的水分子数之差值称为蒸发能力 w t L 177.22491-=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完整版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材建设项目《水文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环能学院市政工程系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 (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 循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 (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 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8.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成因规律)和(统计规 律)。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9.水文现象具有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的对立统一,地区分布的(相 似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二、选择题 1. 水文现象的发生[ 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 b 完全是必然性的 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2.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3.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 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水文学课件(第八章)

第八章产流机制Mechanism of Runoff Generation

降雨径流过程 降雨到达下垫面后,在截留、填洼、土壤持水、下渗和蒸散发等因素作用下的余额~产流产生的径流从流域各处向流域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汇流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包气带及其结构 1 (Aeration (vadose) zone and its structure) 包气带的水分动态及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2 (Soil moisture dynamic in aeration zone and its roles in partitioning rainfall) 产流的物理条件 3 (Physical conditions for runoff generation) 基本产流模式 4 (Basic modes of runoff generation)

包气带和饱和带 1 (Aeration zone & saturated zone) 包气带结构 2 (The structure of aeration zone) 特殊包气带 3 (Special aeration zone)

1-1 Aeration zone and saturated zone 包气带和饱水带(Aeration Zone or Vadose Zone and Saturated Zone) 包气带:三相系统(three-phase system (liquid,gaseous, solid)) 没有水压力,有分子力和毛管力饱水带:二相系统(two-phase system (liquid,solid)) 地下水面 包气带 饱和带 地下水面 地面 毛管悬着水带 毛管上升水带 中间带

水文学及水资源学教学大纲

《水文与水资源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水文与水资源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水文监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发展概况。为专业课的学习、水土保持规划及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编制、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水资源管理等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讲课2学时) 1.水文与水资源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水文学分类。 2.水文与水资源学与本专业的关系。 3.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 4.水文与水资源学的研究方法,水文与水资源学地发展现状。 第一章、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讲课3学时) 1.自然界的水分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循环概念及模式、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周期、我国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水循环的影响因素。 2.水量平衡:水量平衡的概念、水量平衡的原理、水量平衡方程 本章重点:水循环模式和类型、水量平衡方程的建立 第二章、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讲课3学时) 1.统计参数:均值、中值、众值、离差系数、偏差系数。 2.经验频率曲线:重现期、经验频率、经验频率曲线的绘制与使用。 3.理论频率曲线:皮尔逊III型曲线、克里茨基――闵凯里曲线。 4.频率的计算方法:适线法。 本章重点:重现期的计算方法,频率的计算方法――适线法 第三章、降水(讲课2学时) 1.降水类型及特征:降水的类型、降水的基本要素、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表示方法。 2.流域平均降水的计算: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客观运行法、降水资料的分析与插补。 3.影响降水的因素及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本章重点:流域平均降水的计算、降水的基本要素 第四章、下渗(讲课2学时) 1.下渗的物理过程:下渗过程的阶段划分、下渗水的垂直分布特征、下渗的基本要素。 2.下渗理论和经验公式:饱和下渗理论、非饱和下渗理论、霍顿经验方程、霍尔坦经验方程、考斯加科夫经验方程。 3.影响下渗的因素:土壤特性的影响、降水特性的影响、植被的影响、地形地貌的影响、人为活动的影响。 本章重点:下渗理论与计算 第五章、蒸发(讲课3学时) 1.水面蒸发:水面蒸发的物理机制、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水面蒸发的估算。 2.土壤蒸发:土壤蒸发的过程、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土壤的蒸发能力、土壤蒸发量的确定方法。

水文学课后答案培训课件

5.1 什么是岩石的孔隙性,自然界岩土的空隙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衡量指标是什么? 构成地壳的岩石存在着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空隙 孔隙松散岩石有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松散沉积物的孔隙率,受颗粒大小、分选程度、颗粒形状、胶结程度等影响。n = Vn/V *100% 裂隙存在于坚硬岩石的裂缝状孔隙坚硬岩石中裂隙的长度、宽度、数量、分布及连通性等各地差异很大,与孔隙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nT =VT/V*100% nT =L*b/F *100% 溶隙或溶穴可溶岩中的各种裂隙,在流水长期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空隙 (指标公式)KK = VK/V *100% 5.2 岩石中存在哪些形式的水?各有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1)组成岩石矿物中的矿物结合水:沸石水结晶水和结构水 (2)存在岩石空隙中的水: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结合水松散岩石颗粒表面和坚硬岩石空隙壁面,因分子引力及静电作用力而具有表面能,能牢固地吸附水分子,在颗粒表面和空隙壁面形成的水膜,不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运动(薄膜水、吸着水)重力水重力对他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他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中立下影响运动 毛细水由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现象 气态水与大气中的水汽联系紧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液态水相互转化。 固态水岩石温度低于0度,空隙中的液态水转化为固态水 5.3何为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各用什么衡量指标及相互间有何关系? (1)容水性指岩石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用容水度表示 (2)持水性指岩石依靠水分子引力和毛细力,在重力作用下其岩石仍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在数量上以持水度表示 (3)给水性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其下降范围内饱水岩石及相应的支持毛细水带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从原先赋存的空隙中释出。在数量上用给水度表示 (4)透水性岩石可透过水的性能。定量指标透水系数 5.4何谓含水层、含水带、含水岩组、含水岩系?它们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用途? 含水层指能透过又能给出重力水的岩层 (1)有储水空间 (2)有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条件 (3)有良好的补给水源和补给条件 5.5什么是潜水?有哪些特征? 潜水是埋藏于地下地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中重力水。 (1)由于潜水面之上一般无稳定的隔水层存在,因此具有自由表面,为无压水。 (2)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底处流动,其流动的快慢取决于透水层的渗透性能和水力坡度。 (3)潜水透过包气带与地表相连通,大气降水、凝结水、地表水通过包气带的空隙通道直接渗入补给潜水,所以一般情况下,潜水的分布和补给区是一致的。 (4)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不同而变化。 5.6什么是承压水?有哪些特征?与潜水有何区别? 充满于两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称承压水 由于承压水具有隔水顶板,它具有与潜水不同的一系列特点 (1)当钻孔揭露承压含水层时,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初见水位(顶板高程处)与稳定水位不一致。 (2)在一般情况下,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因为承压水具有隔水顶板,大气降水与地表水不能处处补给它,承压水的补给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的出露处。 (3)由于承压水是由补给区流入广大的承压区,再向低处排泄,故承压水的出水量,水质,水温等受当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