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xx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

38.78%和

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

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宜居的“中国水城”。

水城建设

南宁自唐始称邕州,这是一个与水结缘的名字。《辞源》曰:

邕,城郭四方有水,环抱而成成。水是城市灵气、活力与个性的重要体现。作为首府城市,南宁城市水系发达,拥有丰富的江、河、湖等地表水资,具有做好“水文章”得天独厚的条件。整合山水资源,做好“水文章”,将城市中的山、水、树、绿衔接搭配,加快河网、湖、塘的综合整治,凸显南宁城市特色,以形成独特的城市灵气和个性,这对于南宁市的城市建设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为此,应把南宁市城市水系规划与建设摆在突出和首要的位置,明确建设“中国水城”的宏伟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原则,突出生态治河、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的基本理念。

既要着眼长远,又要注重眼前;既要有远景规划,又要突出现实效果。

现状景观条件

环相思湖的景观运河结合原有河道将构成南宁江北极其重要的一条生态景观廊道骨架。

目前心圩江景观环境整治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作为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已经开始突显。

本次设计的范围心圩江——朝阳溪段两侧多穿过城郊的农田,植被杂乱,建筑多为低矮的农舍。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设计范围两岸周边多为城市建成区,带状的设计范围沟通了城市的新老城区。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设计范围从繁华的市区中心穿过,两岸多为商业区和民居,已建成的绿地较多,绿化情况相对较好,景观条件丰富。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临近邕江,两岸为居住区,植被条件较差。

上位规划条件

根据《南宁市城市水系整治规划》中“一江、两库、南北贯城渠、五环、十八河”的规划理念,本次设计范围内的运河将沟通原有心圩江和朝阳溪水系,构建成“五环”中完整的相思湖环。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段周边多规划为居住用地,靠近朝阳溪段为仓储用地,中部穿过生产苗圃;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段两边多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成点状分布在居住用地之中,有小部分规

划为工业用地;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段穿越密集的居住及商业金融用地,其中有部分用地被规划为公园绿地。

运河的建成将沟通城北的原有水系,在城北形成环相思湖的景观生态廊道。有效的改善两岸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带动两岸相关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条新的城市观光休闲长廊。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游乐的理想场所。

规划总则

国家和地方现行主要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修订本)

《xx防洪法》(

1997.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1 1)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程》(SL201-97)

《防洪标准》(GB502)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532-200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002)

相关规划依据

《xxxx总体规划》

《xx绿地系统规划》

《xx中心城区xx塘组团控制规划》

《《竞赛)文件》

同时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规范,应按照已批准的现有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并符合招标文件规定。

设计原则

1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

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设计应充分考虑该气候特征。对原有场地的自然堤岸和原有的植被,应该尽量减少人为的破坏和扰动,充分贯彻上位规划中要求的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原则,体现生态型的滨水景观特色。对需要开挖河道的地段应尽量保护周边的植被自然环境,构筑开放、舒适、方便并拥有亲水空间的公共活动场所。

2独特性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在设计时应深入挖掘南宁当地的历史文化,并力求将其场景化反映在景观设计中。延续和传承当地文化,分析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将历史、文化及艺术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融合,形成整合统一的文化景观格局,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

3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及现有景观元素,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注重保留场地原有的植物景观特色,注重植物的季节变化,创造不同季节的植物景观,并根据植物的生态特点,认真组织植物的种群与群落种植,避免违反植物的生长特性,注重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空间。

4可持续发展原则

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平衡,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用科学的发展观,构筑和谐的环相思湖景观体系。

5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景观分区应具有实际的具体内容。设计中的景观元素既应具有一定的外在形式同时也应具有相应的功能作用。景观空间设计要丰富多变,并具有个性,要体现节奏和韵律感,充分体现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6兼顾传统和适当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硬质景观的建筑材料应考虑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以本土材料为主,反映本地特色。

同时适当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

规划设计理念分析

南宁作为一座拥有着近两千年城市文明史的西南边陲古城,在长期的历史时期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而深厚的城市文化内涵,多个民族在此长期繁衍生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致韵。今天的南宁作为广西自治区的首府,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承东盟博览会和国家建设北部湾经济区的东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环境优美,有“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誉,是一座独具魅力的韵动之城。

以壮族为主的近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安居乐业,共同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和谐的民族之花在南宁的热土上绽放。近年来南宁提出打造“绿城、水城”的城市建设目标,建设优美的城市环境,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南宁南,将南宁打造成西部的宜居之城。

基于对南宁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的分析,从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两方面入手,多方面充分挖掘和整合当地特有的文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次规划设计的主题是:

韵承古今,人文水城锦绣xx;

和谐xx,十里画廊魅力扬。

运河的建设将沟通城北水系,形成城北环相思湖的景观生态廊道。运河体系将为南宁增添:

一条自然xx之廊:

对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根据场地周边为城郊农业生产用地的实际,将其打造成一条及生态科普、花卉展示、休闲运动等多种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湿地,沟通心圩江与朝阳溪水脉,成为城北的一条主干景观生态骨架。

一条民生民俗之廊:

对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结合场地周边现状,根据南宁多民族融合的实际,通过五行元素与各民族生活的有机融合,将其打造成一条展示南宁各民族文化的民俗风情廊,成为城市中心区一条标志性的景观休闲文化廊道。

一条xx风情之廊:

对于心圩江~二坑溪、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根据其连通南宁新老城区承载南宁发展历程的地域特点,将其打造成一条能够展示南宁经济发展、都市建设的都市风情廊,使其成为南宁发展历程的物化记忆。

景观分区设计

北段运河连通心圩江和朝阳溪,构建环相思湖的水脉骨架,为南宁市民展现了一条“自然生态廊”。整段运河由“风涛林韵”、“芳汀含韵”、“邕城新韵”三个主题景观区串联,分别形成生态科普区、花卉展示区、休闲运动区三个分区。

在运河北部开敞处设置生态湿地,营造自然生态的湿地,并穿插以木质栈道、休憩亭与观鸟亭,既可展示湿生植物的生长状态进行科普教育,又可使游人穿行其间,漫步欣赏。

在运河中部结合现有在建的安吉公园,设置花卉展示区,并设置大型活动广场与亲水平台,形成既有开放空间也有围合空间的户外花卉展示场所,通过花色,花香,展示南宁绿城风采。

在运河东部设置休闲活动区,设置小型运动场地,与绿道结合的慢跑步道、林下草地、林下活动铺装,满足周边区域各年龄层人士对体育健身运动的需求。夜景照明注重表达生态性的需求,光线选择绿色、黄色、白色等柔和的色彩搭配,既区分了层次,又取得了柔和的视觉效果。本段共设人行桥梁十二

座,车行桥梁三座。桥梁在结构上均采用各种形式的拱桥、变截面的连续梁或拱梁结合体系,造型上秉承山与水的开阔与灵性,采用以线条优美的弧线型为主,并且采用带有壮族特色的风雨亭的形式。

东段运河为北湖西三里到中华路之间朝阳溪段,从繁华的市区中心穿过,是多民族长期和谐共处、欣欣向荣的生活见证,重新打造一条“民族风情廊”。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的基本元素,整段运河以五行为概念,从南往北依次形成“花田歌韵”,“流光溢彩”,“水舞邕浪”,“和木春华”以及“秋雨清韵”五个景观分区,分别阐述了各民族与五个元素的密切关系。

土为万物之母,壮族人民依靠土地生存,开垦了壮观的梯田。“花田歌韵”以花田模仿梯田形态,起伏波浪形景墙上刻有壮族山歌。火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彝族人民对火的自然崇拜,象征了他们对光明的追求。“流光溢彩”以红色为主色调,渲染出热烈的氛围,再以大型雕塑点明主题。赛龙舟是广西最隆重的民俗节日之一,“水舞邕浪”以龙舟为题,着重用雕塑突出南宁人对赛龙舟的热爱,辅以喷泉,用飞扬的水花隐喻赛龙舟时激起的浪花。“木”主“仁”,指慈爱行善,“春华”代助表文采和操行,侗族是最讲人美德的名族,众人合一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木春华”以浮雕景墙、铺地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秋天属金,也是丰收的季节,“秋语清韵”以金秋为题,集中展示了各族人品庆祝丰收的传统文化,同时结合地形和水系打造一系列的景观小节点。夜景照明选用暖色调的灯光,红、黄等色的光带和景观射灯交相辉映,烘托出各民族聚居喜庆祥和的气氛。本段共设人行桥梁三座,车行桥梁六座。由于本段运河景观带以民族特色为设计主题,在桥梁造型上采用古典的上承式拱桥,也有较现代的中承式钢结构拱桥,还有在梁桥的基础上装饰成拱桥或吊桥的型式。

风格多式多样,充分汲取体现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融入现代发展与民族古典,充分体现广西多民族大家庭聚集在一起,又和平共处的民族特色。景观节点设计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

稻韵xx

此节点位于盛世华章景区西侧,通过规整的稻田表现田园的野趣,在规则中体现动感,表现一种和谐自然的景观效果,充分展示南宁市在新时代农业科技得到大力发展,象征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使人追思过往,感慨今宵,畅想美好的未来。

xxxx

此节点位于盛世华章景区中段,通过栈道、挑出平台等形成多层次的景观效果,合理运用景观小品反应新时代南宁市经济发展的成果,展现南宁市经济腾飞之路。

xx听音

此节点位于盛世华章景区东侧,周边主要为居住区,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情况下,大胆的使用亲水平台打破规则的河岸,给人一种亲近自然,临水而居的生活环境,体现安居乐业的现在生活,也给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四元同归

此节点位于四元邕睦景区西侧,分别采用景观元素表现“风”、“火”、“土”、“风”四个中国古典朴素唯物主义的元素,通过植物的选择、景观的设计和河涌的结合,表达“四元同归”的和谐主题,象征南宁市和谐进步、团结一致的良好发展趋势。

融汇八方

此节点位于四元邕睦景区东侧,合理运用广场、树阵、喷水等表现规整壮丽的景观效果,体现南宁市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纳四方之友、汇八面之材的风度,海纳百川、有容为大的气势,凸显南宁市居于东盟核心的政治地位,体现其政治意义。

xxxx

此节点位于水城新韵景区西侧,运用亲水平台感受舒适愉悦的河滨风光,选用大量的香花、彩叶植物营造一种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自然美景,设置部分休息平台以及休闲设施,是居民、游客休闲、娱乐、纳凉的好去处。

绿影xx

此节点位于水城新韵景区东侧,此节点采用树阵形成浓郁阴翳的景观效果,与碧水之间表现树荫草绿、花香虫鸣的人文气息,在展示城市滨水景观的同时展现自然生态气息,在喧嚣的城市中给人们留下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观休闲绿地,给居民、有人提供一个野外踏青的好去处。

发展长廊

此节点位于水城新韵景区东侧,由于现状条件比较狭小,所以在立面上运用运河堤岸设置景墙,景墙的主要内容是讲诉南宁近年来发展的过程,展现南宁在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和南宁市居民安居乐业的生活近况,通过画廊的形式的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出来。

xx溪(xx~xxxx三里)段运河

绿染诗心

此节点位于秋语清韵景观区,大量选用香花植物,营造一种宁宜安静的氛围,漫步其中,感受清风摇曳,莺飞雀舞的自然美景。依水而行,听涛声依依,看树木兮兮,感天地之灵韵,抒内心之感怀,达天人之境界,悟人生之真谛。

飘花语xx

此节点位于和木春华景观区,选用大量的观果植物,形成花香果满、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突出本段景观“木”的主题,表现侗族人民勤劳耕作、丰衣足食的景象。通过大面积的景观花带与元素小品,营造一种亲近自然,回归本源的和谐氛围。

xx

此节点位于和木春华景观区,选用大量乡土植物,配合自然式堤岸,表现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配合湖面形成“树影两相映,天地共一湖”的美景,至身其中,上感天地和风,下悟自然之道,领略人生境遇,关怀世事苍生。

山舞浪歌

此节点位于水舞邕浪景观区,在河岸种植大量的芦苇等植物,表现自然野趣的生活情趣。

合理在两岸设置亲水平台,传承南宁人民情歌对唱的优良传统,踏浪而歌,感受最原始最淳朴的水乡情怀,充分展示少数民族的优良的民族文化。

火韵绵长

此节点位于流光溢彩景观区,主要运用大型的平台给人休闲晨练的活动区域,通过选用大面积的开花植物营造“万紫千红”的景观效果,以艳丽的花色与动感的元素表现彝族热情如火的性格,传承了南宁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

xxxx

此节点位于花田歌韵景观区,主要展现壮族厚实淳朴的民族特点,与此段景区的“土”元素的主题相呼应,彰显大地为万物之源,以其厚德载重,包容万物的本质突出南宁人民友爱无私的情怀,运用树阵等表现实行突出反映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

天籁醉心

此节点位于花田歌韵景观区,运用自然地步道,具有民族特色的景墙,给人一种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聆听水声叮咚,远看山水起伏,感受鸟语花香,醉心与天地之间,放荡与情怀之外,方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翠色xx

此节点位于花田歌韵景观区,选用大量乔、灌木,形成多层次植物景观,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在规则中体现动感,堤岸的蜿蜒曲折,体现节奏韵律之美。坐卧期间,风花舞蝶,脱离尘世的纷繁,感悟一份清新,一片愉悦。

心xx-xx溪连通运河

畔水xx

此节点位于风涛林韵景观区西侧,在湖滨设计了一块休息平台,使游人在此处水畔可进行各项休闲娱乐等活动,平台增进了交流沟通的空间,给人宜人的休闲景观尺度。配合自然生态的堤岸与水生植物的搭配,形成“花开两岸,河水清清,芦苇摇曳,莺飞雀舞”的自然美景。

森语清音

此节点位于风涛林韵景观区中段,运用景墙与树阵合理搭配,在自然中表现动感,通过景墙颜色的变化,与周边景致形成鲜明对比,树阵的规则排列与周边的自然堤岸和谐统一形成多层次、多变化的景观结构,也给游人提供一个休息放松的平台。

鸟鸣xx

此节点位于风涛林韵景观区中段,选用大量的植物进行配置,形成浓郁茂密的景观效果,展现自然生态式的运河景观。合理布置小品,表现“听鸟入林中,自然新天地”的自然生态的美景。

暗香疏影

此节点位于风涛林韵景观区东侧,合理设置休息平台,给游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区域。运用合理的植物配置,采用大量的香花植物,表现清新自然的景观效果。

xx叠翠

此节点位于芳汀含韵景观区西侧,采用亲水平台与直立式景墙展现的多层次景观,配合树阵变化表现规则式的景观效果,适当选用水生植物,营造亲新自然,和谐舒适的氛围。

绚丽xx

此节点位于芳汀含韵景观区中段,合理布置园道,配合自然式的植物配置与水生植物的搭配,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觉。采用木栈道打破现有河堤,使游人可以行于水上,感受江风拂面,渔船晚归的诗画意境,享受自然清新的美好景致。

胜境飞花

此节点位于绿道花驰景观区的西侧,此处设置大面积的景观平台,采用大量的花带、绿篱,形成多层次的植物景观,结合堤岸合理布置铺装,设置树池以及花槽,给人以轻松舒适的氛围,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自然景观。

笙歌缭绕

此节点位于绿道花驰景观区的中段,合理设置休闲平台,给周边居民以及游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结合南宁市本身的特点,在此处摆放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景观小品,展现南宁各个民族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地域特点。

xx吟咏

此节点位于绿道花驰景观区的东侧,在堤岸处配置大量芦苇等水生植物,优化景观效果,合理的设置亲水平台,给游人一种贴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氛围,栈道轻盈,溪水潺潺,漫步其间,看莺飞草长,充分体现南宁市优良的自然人文景观。

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主要以衬托本次“韵承古今、和谐盛世”的景观设计主题。以生态效益为重,以绿为本,表现运河两岸百花飘香,水映清流的景观特点。通过运用丰富的植物种类,形成丰富多彩功能多样的复层人工植物群落。在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及使用需求,满足现代都市居民崇尚自然,向往回归自然的心理。

规划原则

通过常绿乔灌木,色叶乔灌木,开花乔灌木,香花乔灌木,草花等的艺术配置,体现广西多民族融合欣欣向荣的特色,营造“韵承古今、和谐盛世”的主题景观。彰显南宁“水城、绿城”的特色。

2以自然和生态为发展主题,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并重,突出生活气息和休闲氛围,营造融入自然的河道景观。

3以乡土植物为基调树种,适地适树,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方法与步骤

1)主要对重点景区植物进行规划,结合现代的造园思想,运用艺术的手法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效果。

2)对原有植物群落进行调整、梳理。保留原有优良的植物群落,并增加园林景观树种,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并重。改造林相天际线,增加上层速生树种,引入色叶树种、繁花树种,以增加其季相变化,符合景观生态林的要求。

3)优化树种结构,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种植,满足近期、中期、远期大的景观效果,与城市绿地规划相适应。

树种规划

1心xx-xx溪连通运河

本区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丰富,所以以回归自然,观鱼赏花,与自然水乳交融为主题。植物主要选用乡土树种,突出南宁的地域特色,选用部分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主要选用植物:

扁桃、细叶榕、高山榕、水杉、海南蒲桃、福建茶、小叶女贞、花叶假连翘等。

2xx溪(xx~xxxx三里)

本区为民俗民生展示区,选用大量的花带与造型植物,突出表现各民族特色,如彝族展示区选用大量的红花植物表现其热情如火的名族特色,突出南宁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和谐盛世。主要选用植物:

火焰木、木棉、黄槐、红花紫荆、美丽异木棉、红花继木、杜鹃、希美丽等。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

本区为城市滨水景观区,选用多种乔、灌木与水生植物,进行多层次组团式种植,产生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营造城市与水和谐共生的景观理念,凸显南宁市为东盟核心的政治地位。主要选用植物:

凤凰木、芒果、白兰、橡胶榕、勒杜鹃、夹竹桃等。

辅助工程设计

服务设施设计

本标段设计的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公共艺术品、休息亭、饮水点、厕所、副食亭、影相服务亭、垃圾筒、电话亭等。外部造型要求形式多样、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体现现代园林风格。

标志设计

标志设置要遵循形式新颖、内容规范,布局合理、设置适当,环境协调、与自然相融洽的原则。主要包括沿河两岸各分区介绍牌:

采用导游图的形式介绍景观区,标明重要景点、旅游服务设施和路线;景点介绍牌:

介绍主要节点,通过对节点的自然环境的艺术概括,帮助游人领悟设计者的意图,起点景作用;指路牌:

指明前方的地名、景点名等,起指路引导作用;警示牌:

警示游人需要注意的事项。

3路网系统设计

3.1设计原则

1)划应在充分考虑环境容量、游人规模、游览内容和道路功能,根据沿河地形和景观节点的安排进行布局。

2)主园路以线状为主,网状与线状相结合,以便于游览观光。

3)设计范围内不设计机动车行车道,局部入口地段设计停车场,并与外部交通相连。

3.2园路种类及铺面

园路分一级园路,xx

2.5米;二级园路,xx

1.5米;景观木栈道,xx

2.5米。

一级园路:

路面主要以预制块为主。

二级园路:

路面主要以石板、块石、卵石等为主。

景观木栈道:宽2、5米,在局部亲水地区铺设,为使用者提供亲水空间。

给排水设计

电气系统设计

设计范围为箱式变压器10KV中压电缆头进线点以下的路照明及相关配电、防雷、接地设计。

9.2工程内容

工程内容包括绿道、栈道、码头、广场、平台、桥等场所的功能性照明和草坪、树木、雕塑、岸边、水池、桥梁等的夜景照明。

9.3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室外环境照明指南》GB50054-9510CIE第37号出版;

《都市城区照明指南》11CIE第92号出版;

《泛光照明和装饰照明指南》121CIE第94号出版物;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9.4设计原则

(1)道路照明设计必须并达到《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不同等级道路规定的照度水平。

(2)根据道路的现状,合理选择灯具及布置方式,力求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注重灯光环境与人文结合,与自然环境融合,与各个不同功能区配合。突出重点,表现出各个不同功能区所要表达的内涵。

(4)提倡绿色照明,选择高效光源及灯具,光源选用高压钠灯、金卤灯,灯具、灯杆造型美观、耐用。景观照明主要选用LED灯,LED灯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特点,并易于控制,可变幻任意颜色和做出动态效果,渲染环境气氛。

(5)在满足高标准的情况下,尽量做到低投入,高效益;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维护费用

9.5供配电系统设置

根据本工程照明的性质,属于三级负荷,由甲方提供10kV电源引至户外箱式变配电站,由箱式变配电站放射式供电到各照明控制箱。

9.6灯具设置

绿道、栈道、码头、平台、桥等装设庭园灯;

广场装设庭园灯和埋地灯;

草坪装设xx;

树木、雕塑、岸边等夜景照明装设金卤灯投光灯和LED投光灯;

水池夜景照明装设LED水池灯;

桥梁夜景照明装设LED点状灯、LED条状灯和LED投光灯。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 一 建筑 如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建筑的高度、建筑的形态甚至表面的材料,这些因素在保持观景视线的连续性、与景观的融合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的立体化 功能的立体化即指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载体。 1) 美学欣赏的需要首先需要强调出人们视觉上的立体层次感。 2) 水体与滨水区的立体化,即亲水空间的立体化,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无一例外的将直接沿着水体的部分开辟为步行 道,同时可以在局部设置亲水空间。如使用多级台阶,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 3) 滨水区内室内外空间,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人们需要一些庇护休 憩的建筑。在国外有许多临水的咖啡馆,将室内空间不知不觉地引向室外,将室外空间特征导入室内。总结而言即为自水面到陆地从低到高依次排列 目前很多河道的生态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硫磷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河道中基本无生物繁殖,微生物、水生动物、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小;水中含氧量少,生物生长环境恶劣;硬化的驳坎护岸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生态系统的联系。所以生态化

治理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源,清淤换水,提高水质,其次种植水生湿生植物,重建生态护岸,使河水与地下水能够互换沟通,提高水体的自洁能力。 河道线型设计 从工程角度,自然曲折的河道线型能够缓解洪峰,消减流水能量,控制流速,所以也减少了对下游护岸的冲刷,对沿线护岸起到保护的作用。退地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使得设计人员在河道断面设计上留有选择的余地,也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滨建筑进行保护。顺应河势,因河制宜,无疑在工程经济性方面也是有利的。 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 河道护岸形式 传统的河道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河道护岸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是否能够提供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是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生态护岸应该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最新版河道生态治理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最新版河道生态治理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图 (3)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3) 第三章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6) 第四章施工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 (32) 第五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47) 第六章施工过程中扬尘控制措施 (54) 第七章主要机具使用计划及劳动力计划安排 (55) 第八章项目经理情况 (72) 第九章辅助资料表 (77)

第一章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图 1.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Ⅰ标段) 建设地点:**市**区**河 建设单位:**市**区**河生态治理公司 设计单位:**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全长1500m 我标段施工范围:马道工程、亲水平台工程、码头工程、部分土方及 绿化工程。(图纸范围L1-L7溢流堰以东) 1.1.2施工条件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 施工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点和水源点引出。 施工用电采用电杆由电源点架设到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采用镀锌管由水源地点,埋地接到施工现场。 1.1.3工程特点 (1)施工环境:施工场地比较复杂,场地交通比较方便,施工要注意各 工序衔接合理,并积极与其他有关单位及甲方、监理协调关系。 (2)工期:2018年3月2日—2018年4月30日,为了更快地完成本工程,

我公司本着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圆满完成此工程。 (3)搞好当地群众关系,确保施工正常进行,保证安全文明生产,不干扰施工,现场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仍是本工程的关键。 (4)道路沿线可能有各种隐蔽管道,施工时应注意管线的保护工作,并注意各种管线的安全。 (5)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较短,必须制定有力的工期保证措施,以确保在要求工期内优质完工。 1.1.4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Ⅰ标段)招标文件; (2)杭州浙大佳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文件; (3)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4)我公司机械、人员、技术的情况和资源的调配能力; (5)我公司对施工各工种工序有关规定及操作标准、质量控制手册;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有关资料; (7)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情况。 1.2施工部署 1.2.1施工组织准备 本标段工程施工管理将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项目建设综述 城市环境条件及人文背景分析 建设用地自然条件及河流流域分析 地域文化分析 1、自然条件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广西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中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亚热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适合植物生长,所谓“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南宁历史悠久,各族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宁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广西黄金旅游带的中心部分,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南宁绿地系统条件良好,青秀山、南湖等绿地空间楔入城市,形成“一江串三环,两轴连八楔,绿网点线面”的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城市山清水秀,绿水映带,自然环境极其优美,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素有中国绿城之称,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经济条件 南宁区位条件优越。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前瞻性规划理念加上市民的创造和热情,打造出了南宁快速崛起、迈向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六张独特名片。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也成为南宁独特的地缘优势。南宁人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努力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人文条件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为“南宁”。两千多明年的城市文史使南宁这座西南边城与中原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名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 南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以壮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长期繁衍生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习惯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景象。在新的世纪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为南宁的经济腾飞而奋斗。 规划设计概论 设计范围 本次江北环城水系二期工程是在一期运河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开掘运河,将心圩江、朝阳溪、二坑溪与邕江共通构成相思湖环城水系,实现水系互通游船、互动调节的江北区域核心环城水系和旅游景观通道。包括1 心圩江-朝阳溪连通运河、2 心圩江~二坑溪连通运河、3 二坑溪~朝阳溪连通运河、4 朝阳溪(中华路~北湖西三里)综合整治改造的两岸绿地景观带的设计。 建设条件分析 政策条件 近年来南宁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创建“中国绿城”的城市形象的战略目标。随着一系列工程的深化,城市景观系统的完善,南宁的绿城形象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南宁又充分结合滨河城市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加快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水体生态保护,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把南宁打造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独具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特

河道景观设计方案

本科生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嘉兴市秀洲区桐乡大道北片相关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专业城市规划 班级101班 姓名朱莉 指导教师戴洁(讲师) 所在学院城建学院 2014年3月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群众对于滨水空间的需求也日益明显。城市滨水地区是指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惑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1]。城市滨水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绿地,不仅是城市宝贵的环境资源,,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 还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2]。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和聚会的平台,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日常健身和锻炼的场所。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河道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还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甚至有可能促进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着盲目引进物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滨水区规划忽视公众利益,亲水空间设计落后,开发模式盲目单一,缺乏地域历史文化特色,一味仿古,缺乏时代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2正文 2.1滨水景观设计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2.1.1滨水景观设计国外相关研究背景和概况 1930---1960年间,工业革命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河道环境,工业污水的随处排放,使河道的水逐渐变脏,甚至产生了很难闻的气味。有些地方连河道的通航能力也受到影响,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滨水地区的再开发浪潮首先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和英国。其后,新加坡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对滨水地区改造的活动。随后其他一些北欧国家也纷纷加入了滨水地区改造的队伍。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的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滨水地区的再开发。其中关注最早的是日本,于80年代末加入了改造的队伍。这些国家开展滨水地区的再开发运动后,引起了社会的聚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国家都开展了对滨水地区的改造活动,但方法和侧重点却大相径庭。美国人利用各种商业设施和手段,给衰弱地区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英国人的改造手法与美国有很大区别,他们坚守“文化性”的原则,在再开发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出了一批具有文化代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本次设计长度约1385米。设计面积13公顷,北接襄城·东城、君盛桃园、双城汇三个住宅小区;南临襄城河,于南侧姑孰路与北侧振兴路之间,与金汇康郡小区相邻,为当涂县重要滨水景观廊道之一。 1.5基地外部背景解读 1.5.1绿地系统: 宁芜铁路、205国道从基地西侧南北向穿过,联系马鞍山市、芜湖市,姑孰路与振兴路挟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学问 河道,指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 城市河流最初的形式是城市边上自然的过境河,后来由于防御、运输、用水、防洪等需要,逐渐出现了护城河(壕)、运河、引水河渠和排洪河道等城市河流。到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河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严重污染,洪涝灾害等。与其说河道景观设计,倒不如说是在为城市河道"治病"。 河道景观的基本方法探析 1.总体规划布局与定位 (1)调研: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质特征以及气候特征,并且要对河道水域进行详细地实地考察,包括:河道宽度、水位、断面等。另外,在调研期间还要注意河道周边的环境,记录周边的建筑、生态湿地、植物组团等情况。 (2)定位:在对调研进行分析之后,在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依照城市设计的总体概念进行河道景观设计。由于河道是贯穿于整个城市的,其周边环境以及城市设计都不同,所以要根据流域附近的环境进行设计主题的定位,从而使不同流域的河道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方案。 (3)布局:虽然城市形象是河道景观设计的依据,但是在具体的流域设计中,还是要以流域的情况为主,其中对设计有以下要求: 第一、因地制宜,也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地形原有形态,切勿统一设计为渠化河道。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以周边的历史文化古迹连接起来,将文化理念延伸到河道景观的设计思想上;

第二、突出重点,也就是在一定距离的河道上建立一个主题亮点。主题的选择方向可以是河道特点、历史文化等; 第三、形成特色,河道尽管要具有自然特征。对于景观类型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符合城市和地域的需求即可,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将全部景点都纳入城市中,要区分开各个景点,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记忆。 2.驳岸设计 (1)自然原型护岸:是以保护河道堤岸、还原堤岸原型为主要目的的,通常会在表面土层铺上卵石、细砂,或是种植草皮等。在植被上,多使用水杉、柳树、香蒲、芦苇等。 (2)自然型护岸:在水面上种植植被的情况下,并且选用石材木材等材料提高坡面的抗冲刷能力。在坡脚用木桩、石笼或浆砌石块等建筑土堤,在斜坡上种植乔灌草植被,提高堤岸抗洪能力。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一、项目解读 1.1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主要为: 襄城河北岸(姑熟路——振兴路段)和部分襄城河南岸(东营北路东区块),规划滨河绿地控制面积13公顷。 现状环境状况为: 1.原修坝取土致多处大小水塘沟。 2.地势较低洼形成较多地表径流及自然汇水。 3.淤积严重,并有部分拆迁遗留建筑垃圾。 4.树木杂乱无章,遍布垂柳、构树等杂木,利用价值不大。 1.2设计依据 《当涂县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当涂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5)》 《当涂襄城河景观控制性规划》南京大学编制 《公园设计规范》 1.3上位规划

襄城河绿地规划为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河岸两侧绿地绿线控制宽度为河堤坡脚50-100米,规划绿地控制面积(包括水面)共计125.5公顷。 规划提出,襄城河两岸的城市建设应依据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建设。为使襄城河成为副城区的一条亮丽景观带,规划建议编制襄城河景观规划。绿线外30米范围内的建筑高度宜在10米以下。 1.4区位分析 1.4.1当涂县位置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介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与江苏江宁、高淳、漂水3县(区)接壤,与江苏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延边县。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 1.4.2自然条件 当涂县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称“江南鱼米之乡”。当涂自然景色秀丽,南朝大诗人谢眺称当涂为“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誉当涂为“江山之胜,天下奇处”。境内有“姑孰八景”、“三塔两浮桥” 等众多名胜古迹。 1.4.3区位分析 当涂襄城河北岸和部分南岸景观带。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摘要:作为人与自然抗争的直接产物,水利工程从人类社会发展以来就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本文以生态景观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对现代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规划,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城市生态环境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其突出表现在城市水环境方面的日趋恶化。作为城市水源的接收体和运输体,城市河道的建设和生态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水环境的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但是,传统的水利工程比较注重河道本身的防洪和泄洪功能,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河岸护坡结构坚硬,多采用石块或混凝土堆砌而成,却忽略了河道与周围历史、社会环境的相容性,河道中的生物种类往往单一化,进而带来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从生态景观的角度提出了,以生态景观为中心,建设生态景观型现代城市河道的设计理念。 一.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 现代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基本上都是滨水而立,以水系河网作为城市的血脉,城市滨水岸线作为现代城市中比较突出的自然生态聚集区,是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的集中点,也是吸引城市居民的最佳景点。 修正河道环境,建设生态景观型河道是近年来城市河道建设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城市河道建设中最为复杂多变,最具挑战性的项目。由于城市河道的功能涉及防洪、排水、运输、水源储备、城市形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难以想象的。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必须结合生态学、园林景观学等众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城市河道滨水地带的(环境)生态景观设计 1.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返璞归真:河道建设中优先利用原有的生态护岸,减少石块和混凝土的使用 ②水质优良:对河道存在的生活排水和工业排水进行治理和监督,去污还清,保持河流水质的优良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良好的生态循环 ④立足长远,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⑤充分体现和维持河流当地的文化历史特征,保持当地的民俗风情 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⑦以人为本,降低河岸高度,使人们可以亲近和接触水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自然 2.建造城市河道的生态岸线 水的流向受到河道岸线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可塑性。为了丰富水流的平面形态,滨水岸线的设计讲究顺应河流的本性,能弯则弯,能宽则宽,尽量保持河流的原生面貌。从美学角度讲,弯曲的河流比笔直的河流更具美感;从水利角度讲,笔直的河流会导致水流速度的平衡,减少了河道的长度和河水的流动时间,从而造成河流的渠道化;从生态角度讲,等速的水流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也容易使水流的能量几种,形成洪水威胁。 所以,现代城市河道滨水岸线的景观设计要尽量采用蜿蜒、曲折形的设计方案,避免

城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 自然河流的存在形式是大自然多种自然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降雨量、地表径流、土壤的运动、沉积、沉淀、澄清、水流、波浪以及各种生物的作用等,对水体岸线的改变,将引起整个水域生态系统发生相互关联的变化。场地规划时首先考虑不破坏自然条件,规划建设项目与原有的生态环境想融合,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良性的生态平衡。自然的排水系统是最经济有效的水体形式,尽量按原有的流向及岸线设计水体,保持两岸良好的自然植被不受干扰。 人类天然的对水边丰茂的植被,水中的动物、鱼类、贝类等有好奇心及亲切感。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降低护岸高度或者做非常缓的护坡,种植水生植物,拉近人与水的距离。 传统的规划设计,常常在滨水规定洪水位以上的区域,规划为公共建设配套设施用地以及绿地。目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对滨水地带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淡化不合理的利用、浪费以及污染会危及滨水生物。 作为参与规划的工程师,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河流附近的某些区域如散落一些局部低洼处,经地形分析,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并与河流相连。 水陆交界处是生态敏感地带,是鸟类、动物、鱼类的天然食源及栖息地,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生态敏感带,保护及改善植被的生长状态,使原有的野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受干扰。

水面的波光、水色、吹过水面的微风和涓涓的水声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保证水域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是规划设计应当考虑的重点。 设计水体的岸线应该以平滑流畅的曲线为主,体现水的流畅柔美。驳岸及池底尽可能以天然素土为主,而且与地下水沟通,可以大大降低水体的更新及清洁的费用。 驳岸以缓坡入水至水下60cm,宽度2m至3m,然后逐渐挖深,在面积较大的水域,要水底深度达到1.8m以上,才能以相对陡的坡度挖深。缓坡可以减小径流的冲刷,对儿童也是一种安全措施。在水深1.8m处以缓坡向水岸线连接。 在冲刷较大的地点可用卵石、块石、原木加藤本植物加以稳固。如果是抛石驳岸,应该根据风浪的冲击力决定石块的大小,最好用带棱角的石头;或者抛以碎石打底,上部用大石压住;或者先设钢筋框或竹框再抛大于网孔的石块。尽量少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 提倡生态型驳岸设计,利用以下各类植物覆盖、稳固土壤,抑制因暴雨径流对驳岸形成的冲刷。例如:湿地树木类(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衫、水杉、美国尖叶扁柏、湿地松、水松、沉水樟、沼楠、相思或牛尾木、海松柏、紫穗槐、垂柳、灰柳);湿生植物类(中华水韭、沼泽蕨、宽叶香蒲、东方香蒲、长苞香蒲、水烛、小香蒲、泽泻、菖蒲、石菖蒲、荻、水葱、水毛花、垂穗苔草、箭叶雨久花、雨久花、灯心草、花菖蒲、毛茛、驴蹄草、圆叶茅膏菜、合明或田皂角、千屈菜、草龙、丁香蓼、星宿菜、半支莲、水蜡烛、薄荷、慈姑、长毛茛泽泻);浮水植物类(浮叶眼子菜、水鳖、莼菜、萍蓬草、中华萍蓬草、芡实、亚马逊王莲、白睡莲、柔毛齿叶睡莲、延药睡莲、菱角、四角菱、水皮莲、金银莲花、荇

河道-景观设计说明

江西省贵溪市沿河东路延伸段地块 滨江绿地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以建设优美的滨江风景带为目的,对沿江进行最大规模的综合开发改造,将信江建成独具特色、景观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文化带,构筑与贵溪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亲水、通透、开朗、宜人”的滨河绿地景观。 滨江绿地范围西起贵溪电厂东侧,东至新建3号桥,全长约2.1公里,用地规模约173963平方米。 景观策略 策略之一:绿色之道、低碳生活 保留原生态基础上,通过整合,引入多元化生态元素手法,还城市一丝清凉,一片绿色,为居民提供一个可以尽情呼吸的场所。 策略之二:联动共享、内聚外显 以城市生态核心的共享为基础,通过滨江绿色廊道建立各功能组团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互通与联动。 策略之三:文化名片、城区新韵 铜文化主题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情节,通过对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三种文化题材浓缩与提炼,使之反映到具体的景观场景及景观元素中,使景观具有情感、富有想象空间。 设计理念 很多人想要的只是离自己更近、更新、更亲的感觉,讲究的是随

意、舒心、舒展、青草芳菲般的自然感受,这正是滨江绿地景观设计的初衷和理念。 设计目标 通过统一规划、整体实施,塑造一个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交通功能、休闲功能、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滨河生态景观走廊。 指导思想 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前提下,尽量不去改变现有江岸状态的同时增强信江的可亲水性,提高江面——堤岸——沿河路的视线联系。 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滨河亲水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城市文化的延续。 具体设计: 滨江绿地以铜文化为脉络将地块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自西向东谱就了铜文化的演变史,整个滨江不仅仅是一个视觉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感情线索。 结合文化内涵与地块因素将沿江分为:生态滨水区、文化主题区、时尚休闲区、景观过渡区 生态滨水区: 新建三号桥段到冶金大道段原有水塘较多,以体现植物生态群落之美,湿地生态环境为主题。通过花阶式的处理,增加文化墙、植物文化组合等来丰富自然景观。沿江点缀大小不一的自然块石,使驳岸显得更自然生动。亲水台、木栈道、船码头等以现代的元素来表现湿地水域风韵,同时提供戏水空间,使居民更好的接触体会大自然的美。

城市河道景观改造工程

某城市河道景观改造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七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占地面积1.98公顷,位于新乡市人民胜利渠下游,平原路与保健路之间,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沿岸景观改造、园林绿化工程等。 2、编制依据 (1)新乡市人民胜利渠沿岸景观改造工程第一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及有关图纸; (2)现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及行业验收标准。 (二)、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①检查图纸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与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掌握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研究好施工程序,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和施工要求,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交底; ②组织并配备施工所需的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人员和技术工人,组织安排好作业班次,制定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度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网络,建立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拟采用的新机具、新工艺、新技术,要组织力量进行研制试验。 (2)施工现场准备

①现场区域内,所有障碍进行清理,如可利用的尽力利用; ②掌握工程定位基准点,做好施工放线的前期准备工作。 (3)劳动力准备 ①结合本工程特点,组织技术力量强、业务素质高的专业施工队伍和施工班组,及时安排进场; ②对所有进场的施工队伍要先进行劳动纪律,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教育,做到文明施工遵章守纪; ③对进场的特种工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并确认合格后方准上岗; ④对进场的工人,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4)材料准备 组织人员对当地建材市场进行调查,制定当地合格建材花名册制订材料技术档案及供应计划。 (5)机械设备准备 ①对进场机械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行,并运到使用地点就位; ②对小型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维修,保证完好率,并补充一部分机械保证施工时的用量计划。 2、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为:清理场地→土地平整→定点放线→穴槽挖掘→施基肥→修剪栽植→回填土(立柱桩)→浇水→养护管理。 3、种植方案: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1)河道的防洪保安原则 河道的防洪保安是进行景观生态设计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根本。从古至今,我国就有许多城市建立在河流旁,河流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但同时也对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在汛期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那么将十分容易影响到城市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到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堤岸的稳定性,景观设计应该不影响到河道的安全性能。 (2)河道的自然生态原则 在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下,有许多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让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正常,保证河道的生态性。对于存在着自然蜿蜒曲折现象的河道以及深浅不一的河床,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进行大幅度的改动,突出河流的自然特性。而在此基础之上,河道两旁的自然群落应该尽可能丰富,满足多种动植物的栖息要求,让河道两旁的环境能够达到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目标。 (3)河道的休闲亲水原则 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茶余饭后,于河道旁欣赏河畔景色,流连于河水之上的美景,成为了许多人的共同追求。因此,在进

行景观生态设计时,满足河道的安全性与生态性只能够让河道治理具有了基本骨架,在充分考虑到河道的观赏价值之后,才能够让河道治理变得有血有肉,让河畔美景成为城市中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河道景观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河畔,还存在于河流之上,通过在河流之上进行景观设计的方法,可以让河道景色更加迷人。 (4)河道的历史文化原则 如果说安全性、生态性以及美观性等让河道的治理具有了骨架与血肉的话,那么历史文化就能够让河道的治理具有灵魂。自古以来,河流就养育了无数的城市人,河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排放生活污水的通道或者观赏河畔景色的媒介,更是许多城市的象征。特别是在一些依河而建的城市中,河流更是成为了城市居民心中的图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进行河道的景观生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许多河道所共有的安全、生态、美观特点,更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在河道中以及河道两旁突出文化特色,让人们在看到河畔景色的第一眼,就能够发现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特点。

河道景观治理概念设计

威海市河道景观治理概念设计 “一个城市,有了一条河,顿时变得与众不同……” “任何一个能解决水问题的人将只得授予两次诺贝尔奖金——一次为和平一次为科学”-约翰.F.肯尼迪 题记 一、前言 当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后现代城市改造运动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人们开始反思那些曾经被他们忽略的空间与场所,特别河道作为地表最主要现象之一的大地景观,成了城市内垃圾污水集中的沟壑;在环保意识开始增强的今天,河道在城市中的生态和景观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良好的水体资源成了大到一个城市,小到具体的开发的地段最炙手可热的景观卖点,滨水景观改造与利用成了城市运动的一个主题。 威海是一个三面沿海,背对青山的美丽山水城市,吸引着无数游客向往,许多人定居、工作在这座宜居滨海小城;而由于市内几条河流未形成城市的景观廊道,与城市整体的风貌相脱节,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使之周边植被良好,恢复河水自然的生态功能,为当地市民创造更舒适优美的沿河开放空间并提供更多的生态、经济效益,成为本次项目的主要任务,探索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是设计师的基本责任、是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 二、景观设计理念 除了有着严格的城市河道控制法规及防污效果外,成功的河道景观整治都基于周密的规划和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本次河道设计的理念为; 2.1 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的河”;

打造自然生态河道堤岸,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恢复与生态的系统设计,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及景观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是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原有的河堤改造成为水体、土体和生物相互涵养、具有可持续生态循环,趋于自然状态的河道,是一种新的河道治理理念。在河道治理方面,相对与以往的人工混凝土筑砌的河道来说,生态河道具有“增强水体自净、适合生物生存繁衍、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多重生态效果。 以“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先进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 采用复式断面,加大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布淤积,增加视觉美感,防洪治水与因造生态景观共进。 2.2 标本兼治、以水美城、控制河流污染,在此前提下开发美化河流,以河美城、以城护河,和谐共处。 在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滨水河道周围作为连续的公共空间,沿整个水边地带布置近水公共空间,可保证滨河地带的共享性和城市景观性。以水造景,把河流景观带融入城市景观,水、绿、空立体结合,塑威海生态水环境,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客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经管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滨水生态环境。 在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滨水河道周围作为连续的公共空间,沿整个水边地带布置近水公共空间,可保证滨河地带的共享性和城市景观性。强化城市设计大纲,并把握住整个沿河层面上的风格统一,防止在地块层面上各自为政的局面。 三、成功案例——他山之石 3.1 美国纽约炮台公园 发达国家的滨水河道设计都位于市中心,纽约的炮台山公园项目是滨水项目的成功案例之一,在纽约市的总体规划中,就严格的将沿着赫德逊河21 米宽的用地作为公共公园绿地,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治理中生态设计变化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城市河道不可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人水和谐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地改进城市居住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本文以深圳市盐田河景观改造工程为例,从现代景观环境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需求出发,从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和研究。 经过对深圳市盐田河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各岸段水景、生态环境,掌握工程在河床、驳岸、及绿化设计方面所作的生态性改造尝试,发现并认识到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实质。只有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对城市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尊重自然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同时在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生存条件和环境的前提下注重安全性、耐久性和自然景观效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出和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的策略,构建人水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关键字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盐田河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深圳市盐田河河道水环境改造及景观设计 (一)河道现状特点 (二)规划目标及理念 (三)治理对策 1.水环境治理传统工程措施 2.水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措施 (四)生态景观设计与效果 1.道路桥梁景观工程 2.亲水平台与喷泉景观工程 3.绿化景观工程 4.分段景观设计 三创立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一)景观水系与交通规划

(二)植物配置规划 (三)乡土文化与适应过程 四结语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城市和到普遍存在淤积、污染等现象,许多河道失去了饮用水源甚至生活用水的功能,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能够说对河道的生态治理日益紧迫。景观城市河道水系统的功能比如航运、排水等已经被充分的利用,可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系统应该具有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却往往被忽视。以前在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的时候往往采取治理工程和设计规划分别实施,工程人员与设计师分别作业的方法和流程。而且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是以工程的角度为主,以最小的投入达到工程要求;排水、防洪是首要目标而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工程最普遍和可靠的手段。在这种治水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的生态系统、周边居民及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往往被忽视;整个岸区和河道也没有被视为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单纯的截弯取直、高筑堤岸,使得滨水景观在城市的生态价值中失去了活力。因此,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在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河道的各方面问题与城市的快速发展显得格格不入,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就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并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点,给我国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字: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引言 为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河道建设对城市居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城市河道的污染严重、环境单调等问题,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生态意识以及和谐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必要提高人们对河道的保护和开发。 一、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总体规划与定位 河道景观设计的总体规划应建立在对河道相关情况的详细勘察,要了解河道的水域概况、河岸建筑物、周边生态状况和居民生活状态等,联合不同的建设部门,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总体规划方针。同时,河道景观设计的定位应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同时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对河道景观设计定位。 2、河道的景观设计 河道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景观平面布局、断面和构造物等方面的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定位的基础山,河道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实际地形,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布局,当然这个平面布局要满足联系性的要求,尽量追求自然、顺畅,并在个别的节点处重点进行设计。而河道的景观的断面设计主要是考虑到应对基本排洪的需求下,兼顾生态、景观灯其他方面。河道的构造物主要是指河道两侧的建筑和一些桥梁设施。这些构造物的设置要跟河道的景观融为一体,体现一个整体性的要求,相互的提升品质。 3、河道交通设计 河道交通设计有两方面组成,即交通组织和道路设计。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和道路设计提高河道景观的通达性,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方便。而且,道路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追求多样化,这样不至于显得单调。 二、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应对方法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存在哪些问题应对方法? 1.确保设计思想正确 1.1确保人和水能够协调存在。任何城市都有它的文化要素,要合理的结合水文化的相关内容开展河道设计工作。要充分的重视其周围的建筑以及历史事件等等分析,不仅要确保已有的文化基础等受到合理的保护,同时还要将古老的文化事件等融入到设计中。除此之外,还应该营造当代的文化形象,确保其是一种综合话的体现。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1.2要坚持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众所周知,水能够从某种角度反映出我们的文明情况,在当今时代,因为我们和水之间的关联的变更,水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改动,在当今的河道实际里要确保将历史性的和当代背景的文化融会贯通到一起。比如,可以在其周围通过各种新的工艺特征建造一些水上乐园等。因此除注重河道景观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首先要保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造历史风貌。其次是要谨防城市河道景观片面化,要注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设计与自然有机的融合,恰如其分的“锦上添花”。 2.设计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要认真地按照如下的一些原则来开展活动。 2.1多样化 我们生产的自然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特性的一个显著地体现就是其中的物种的多样化特征,而物种本身还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必要要确保关联合理,才可以确保单一的物种以及整个的综合体能有效的共处,确保体系合理有效。 2.2师法自然 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而且良好的环境有可以吸引非常多的物种来此处生存,为很多鸟类等提供了十分宜居的氛围,进而使得整体的景观更加的富有活力。 2.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