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9建议案从事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的公司

89建议案从事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的公司

89建议案从事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的公司
89建议案从事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的公司

89号建议案

(200507)

从事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的公司

概述

从事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的公司并不要求按国际船级社协会统一要求Z17认可为服务供应商。然而,建议相关船级社/认可组织在IMO SOLAS安全证书(格式P、C和E)设备记录中涉及的航行系统和设备(即SOLAS第V/19条要求的航行设备)的初次、年度、定期或换证检验期间,以本文下述各项为准寻求或认可对验船师的协助。证书格式附后备查。

公司应按“功能水准”而不是“制造商水准”获得认可。船级社对公司的认可不包括设备检修能力以及“制造商水准”等。

如果某一公司的业务范围并未覆盖所有航行设备类别,对该公司的认可所依据的设备类别应列于签发的证书上。

过程

项目1:业务范围

对船上航行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和试验,确定是否符合SOLAS要求。

服务供应商的业务分为5类服务,列于项目5中。服务供应商宜为所有各类服务寻求认可,以使其被认可为航行设备和系统的服务供应商。对于按数量有限的类别认可服务供应商,可视具体情况考虑。

项目2:参考文件

服务供应商应能获得SOALS第5章、与每类服务相关的所有IMO性能标准以及所有IEC产品互引标准(IEC 60945和IEC 61162系列)。IMO性能标准列于项目5中。

如果不同船旗国对于特定设备或系统有自己的解释或要求,这些解释或要求务必成为须知/程序的一部分,并应为更新这些解释/要求的效力作好安排。

项目3:人员

服务供应商应提供证据证明检查人员有技术学校(至少两年的工程或自然科学课程)或航海学院的学历,且具有相关的作为持证高级海员的航海经历。宜由设备制造商对人员进行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方面的培训。人员还应通过初次、年度、定期和换证检验的相关培训且具备与工作相称的英语能力。

对ECDIS颜色校准进行试验的人员还应有颜色视觉缺陷测试或同等测试的证明,且其颜色视觉应不低于对高级海员出海任职的要求。

项目4:程序和须知

供应商应将进行航行设备和系统试验和检查用的程序和须知形成文件。这种程序和须知应确保性能试验水准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程序应覆盖寻求认可的相关类别内的所有类型的设备。应有专用的检查表列出每次试验/检查的合格衡准。

项目5:设备/出版物

服务供应商应至少有不同服务类别的适用出版物。

供应商应有正确进行试验所需要的主要和辅助设备(例如多用途测量仪、接地故障探测器、NMEA记录仪、AIS试验装置、发声器、声级计等)。使用的试验设备记录应予以保存。记录应包含制造商和设备类型的信息以及维修和校准日志。

系统出版物(到2004年为止)

1类首向信息系统,包括方

位装置

回转速率指示仪IMO A.382(X) – 磁罗经

IMO A.424(XI) – 电罗经

IMO A.821(19) – 高速船电罗经

IMO MSC.86(70),附件2 – TMDH(2002年7月1日前安装)IMO MSC.116(73) – THD

IMO A.526(13) – R.O.T.I.

2类航速和航程测量装置

(SDME)

回声测深设备IMO A.478(XII) – SDME (1997年1月1日前安装)IMO A.824(19) – SDME(2002年7月1日前安装)

IMO MSC.96(72) – SDME

IMO A.224(VII) – 回声测深仪(2001年1月1日前安装)IMO MSC.74(69),附件4 – 回声测深仪

3类定位系统

雷达系统,包括标绘仪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

统(ECDIS),海图和航

海出版物IMO A.815(19) – 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

IMO A.529(13) – 航行精度标准

IMO A.818(19) – 劳兰C导航系统/Chayka

IMO A.819(19) – 全球定位系统(2003年7月1日前安装)

IMO MSC.112(73) – 全球定位系统

IMO MSC.53(66) – GLONASS(2003年7月1日前安装)

IMO MSC.113(73) – GLONASS

IMO MSC.74(69),附件1 –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2003年7月1日前安装)

IMO MSC.115(73) – 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

IMO MSC.114(73) – DGPS/DGLONASS

IMO A.222(VII) –雷达(1984年9月1日前安装)

IMO A.477(XII) –雷达(1999年7月1日前安装)

IMO MSC.64(67),附件4 – 雷达

IMO A.278(VIII) – 雷达信号

IMO A.422(XI) – 自动雷达标绘仪(1997年1月1日前安装)

IMO A.823(19) – 自动雷达标绘仪

IMO A.820(19) – 高速船雷达

可用海图和ENC的最新清单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17612036.html,/home.asp;

http://www.hidrografico.pt/website/ic_enc/viewer.htm)

与IMO SLS.14通函相关的海图和出版物

IMO A.817(19) – ECDIS

自动识别系统(AIS)IMO MSC.64(67),附件5 – ECDIS备份装置IMO MSC.86(70),附件4 – ECDIS RCDS模式

IMO MSC.74(69),附件3 – AIS

IMO SN 217号通函 – AIS信息提供

4类报警系统

指示器

声响接收系统IMO MSC.128(75) – BNWAS

IACS BDEAP(SC181)

(IMO对舵、螺旋桨、推力、螺距和工作模式指示器的要求,目前尚无)IMO MSC.86(70), 附件1

5类首向/航迹控制系统

(HCS/TCS)

综合驾驶室系统(IBS)

综合导航系统(INS)IMO A.342(IX) – 首向控制系统(1999年1月1日前安装)IMO MSC.64(67),附件3 – 首向控制系统

IMO A.822(19) – 高速船首向控制系统

IMO MSC.74(69),附件2 – 航迹控制系统

IMO MSC.64(67),附件1 – 综合驾驶室系统

IMO MSC.86(70),附件3 – 综合导航系统

项目6:报告

服务供应商应通过书面报告确认设备已试验合格。

项目7:评审和验证

验船师在船上的时间应足以对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

验船师应确认无需进一步的试验或规定附加试验。

验船师应验证服务供应商的报告。

附件:1 国际船级社协会记录;认可的货船安全设备记录。

2 IMO记录;设备记录;航行系统和设备明细表。

国际船级社协会第89号建议案附件1

国际船级社协会记录

认可的货船安全设备记录

符合《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正案的规定

本表必须保存在船上随时供指定验船师或认可组织检查。

编号

2 航行安全

制造厂

型号/系列号

型式认可方或型式认可号

2.1 船载导航设备(SOLAS 第V/12条或SOLAS 2000年修正案第V/17、18、19、20、26条) 2.1.1 标准磁罗经*),#) (船舶不小于150总吨)

2.1.2

操舵磁罗经

(如果首向信息由操舵员在主要操舵位置可读的标准磁罗经提供,则不要求)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 2.1.3 操舵位置反射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2.1.4 标准磁罗经和普通航行控制位置之间的通信设备***)(只按SOLAS 第V/12条要求)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

2.1.5 360°范围内量取方位的设备***) (与2.1.11、2.1.13一致)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

2.1.6 磁罗经表或剩余自差曲线***)(与2.1.14一致)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

2.1.7 备用磁罗经,如果未安装操舵罗经或电罗经*),#),-(船舶不小于150总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

2.1.8

电罗经*),***),-(船舶不小于500总吨)(1984年9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如果不小于1,600总吨且从事国际航行,也适用)

2.1.9

在应急操舵位置以电话或其他方式获得的首向信息(2.1.10满足该要求) -(船舶不小于500总吨)***) -(不论尺度)****),*),#)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

2.1.10

应急操舵位置的电罗经首向复示器,-(船舶不小于500总吨)****),*)-(1992年2月1日及之后建造的船舶也有此要求)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2.1.11

电罗经方位复示器*),**)-(船舶不小于500总吨)****),-(船舶不小于1,600总吨)***)(1984年9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如果不小于1,600总吨且从事国际航行,也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2.1.12

首向控制系统*),****)/(先前为自动舵)-(船舶不小于10,000总吨)或

2

航行安全

制造厂

型号/系列号 型式认可方或型式认可号

航迹控制系统*),****)/(先前为自动舵)-(船舶不小于10,000总吨)

2.1.13 哑罗经或罗经方位装置(方位圈/方位镜/投影针)1),*),****),(2002年7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如果不小于150总吨,或较小的船如果经船旗国主管机关决定,也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2.1.14 首向和方位修正仪****),(2002年7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如果不小于150总吨,也适用)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

2.1.15

首向传送装置(THD )*),****),#) (磁罗经/电罗经/GNSS 原理)1)-(船舶不小于300总吨)

2.1.16 ECDIS (1.6.2的替代)

2.1.17 ECDIS 备份装置(纸质海图的相应页面或独立的副ECDIS )

2.1.1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NASS/地面导航系统)接收机1),*),#) 2.1.19

9 GHz 雷达*)

-(船舶不小于300总吨)***),#) (1984年9月1日前建造的船舶如果不小于1,600总吨,也适用)

2.1.20

附加雷达(3 GHz/9GHz )1),*) -(船舶不小于10,000总吨)***) -(船舶不小于3,000总吨)****)

是 否 2.1.21 雷达标绘装置(2.1.22项不填时才填写)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2.1.22 自动雷达标绘仪(ARPA )*) -(船舶不小于10,000总吨)***) -(船舶不小于15,000总吨/油船不小于10,000总吨且于1984年9月1日前建造)

2.1.23 自动跟踪仪(ATA )****),*) -(船舶不小于500总吨) 2.1.24

副自动跟踪仪(ATA )*) -(船舶不小于3,000总吨)****) -(船舶不小于10,000总吨,如果雷达设备于1999年1月1日及之后安装,经海安会决议MSC.64(67)附件4第7.3节修正的IMO 大会决议A.477(XII))

2.1.25 电子标绘仪(EPA )****),*)

-(船舶不小于300总吨且不大于500总吨),#)

2 航行安全制造厂型号/系列号型式认可方或型式认

可号

2.1.26 自动识别系统

-(AIS)(船舶不小于300总吨),#)(参见

2000年SOLAS修正案第V/19.2.4条)

2.1.27 航行数据记录仪(VDR)****)

-(船舶不小于3,000总吨)

2.1.28 航速和航程测量装置(通过水路)

-(船舶不小于500总吨)***)

(如果未按2.1.22安装ARPA,对于从事国

际航行的船舶只要求显示航速和航程的设

备)

-(船舶不小于300总吨)****),*)

2.1.29 航速和航程测量装置(船舶前进方向和横

向,相对于地)****),*),#)(船舶不小

于50,000总吨)

2.1.30 回声测深仪

-(1980年5月25日前建造的不小于1,600

总吨的船舶)

-(1980年5月25日及之后建造的不小于500

总吨的船舶)

-(不小于300总吨的船舶)****,*),#)

2.1.31 舵角指示器

-(船舶不小于500总吨)****),*),***)

-(船舶不小于1,600总吨)***)

2.1.32 螺旋桨转速指示器

-(船舶不小于500总吨)****),*),***)

-(船舶不小于1,600总吨)***)

2.1.33 螺旋桨螺距和工作模式指示器

-(船舶不小于500总吨)****),*),***)

-(船舶不小于1,600总吨)***)

2.1.34 侧推螺旋桨的力和方向指示器

-(船舶不小于500总吨)****),*),***)

-(船舶不小于1600总吨)***)

2.1.35 回转速率指示仪

-(船舶不小于100,000总吨)***)

-(船舶不小于50,000总吨)****),*)

2.1.36 驾驶室完全封闭的船舶的声响接收系统

(SRS)

2.1.37 综合导航系统(INS)

INS (A) – 最小功能/

INS (B) – 信息/

INS (C) – 自动控制1)

2 航行安全

制造厂 型号/系列号 型式认可方或型式认可号 2.1.38

综合驾驶室系统(IBS )

航道执行/通信/机械控制/装载,卸载和货物控制/安全和保证1)

是 否 不适用

2.1.39 如果安装了首向控制系统、航迹控制系统(先前为自动舵),从自动操舵转换到手动操舵时操纵台处有清晰的指示,反之亦然

□ □ □ 2.1.40 首向控制系统/航迹控制系统1)(先前为自动舵)设有应急电源 □ □ 2.1.41 首向控制系统设有首向监视器和偏离航线声响报警信号

□ □ □ 2.1.42 航迹控制系统设有位置监视器和适当的报警装置,包括备用导航仪报警 □ □ □ 2.1.43

在驾驶室和舵机舱内永久展示舵机遥控系统和舵机动力装置转换程序的简单操作指示并附有方框图

*)根据第V/19.2.9.3条规定,可允许采用符合本要求的替代装置。如果是其他装置,则应予详细说明。 **)小于1,600总吨的船舶应尽可能安装。 ***)适用于1984年9月1日及之后建造的船舶。 ****)适用于2002年7月1日及之后建造的船舶。

#)主管机关应决定在何种程度上导航设备的配备不适用于下列种类的船舶: .1 从事各种航行的小于150总吨的船舶; .2 小于500总吨的非国际航行船舶; .3 渔船;和

.4 只在按国际法确立的基线和陆地之间的水域航行的船舶。

国际船级社协会第89号建议案附件2

IMO记录

货船设备安全证书的设备记录(格式E)

3航行系统和设备明细表

项目实际配备情况

1.1标准磁罗经*

1.2备用磁罗经*

1.3电罗经*

1.4电罗经首向复示器*

1.5电罗经方位复示器*

1.6首向或航迹控制系统*

1.7哑罗经或罗经方位装置*

1.8首向和方位修正仪

1.9首向传送装置(THD)*

2.1海图/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ECDIS)**

2.2ECDIS备份装置

2.3航海出版物

2.4电子海图出版物备份装置

3.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接收装置*,** 3.29 GHz雷达*

3.3副雷达(3 GHz/9 GHz**)*

3.4自动雷达标绘仪(ARPA)*

3.5自动跟踪仪*

3.6副自动跟踪仪*

3.7电子标绘装置*

4自动识别系统(AIS)

5航行数据记录仪(VDR)

6.1航速和航程测量装置(通过水路)*

6.2航速和航程测量装置(船舶前进方向和横向,相对于地)* 7回声测深仪*

8.1舵、螺旋桨、推力、螺距和工作模式指示器*

8.2回转速率指示仪*

9声响接收系统*

10与应急操舵位置联系的电话*

11白昼信号灯*

12雷达反射器*

13国际信号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第V/19条规定,可允许采用符合本要求的替代装置。如果是其他装置,则应予详细说明。** 不适用者划去。

关键性设备及技术系统定期检查和测试规定

关键性设备及技术系统定期检查和测试规定 The Stipulation for Periodical Examination and Test of Key Equipment and Technical systems 目录 1、目的 2、适用范围 3、责任 4、定期养护和测试要求 5、定期测试的其他要求 6、记录要求 7、发放 文件编写记录

执行修改记录

1.目的 对关键性设备及技术系统以及备用设备和装置包括非连续使用的技术系统作出定期检查和测试的要求,确保功能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 关键性设备和技术系统以及备用设备和装置,包括非连续使用的技术系统的定期检查和测试。 3.责任 3.1船长负责对全船关键设备和技术系统定期检查和测试按规定要求督促实 施. 3.2船舶部门长负责实施本部门管理的关键性设备和技术系统定期检查和测 试,并按规定作好记录. 3.3机务主管和海务主管应对船舶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3.4船舶在执行定期测试过程中,或船舶主管对船舶进行检查过程中发现任 何测试规定与国际、国内、船旗国和船级社要求不符的情况要立即报告部门经理,部门经理要查阅最新资料及时向指定人员提出对本文件的修改要求。 4.定期养护和测试要求 见附件《关键性设备及技术系统定期养护和测试要求》 5.定期测试的其他要求 5.1测试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或设备说明书中的要求步骤进行。 5.2大副/轮机长要按测试周期监控设备主管人员对关键性设备和技术系统 进行测试。 5.3记录内容要包括测试日期、操作人及测试结果。 5.4测试中发现故障、损坏等情况,要组织检修,不能解决的除要向船长报 告,船长按规定向船舶主管报告,要求提供岸基支持。 5.5可能接受国际行业组织检查(包括大石油公司检查和rightship检查)的 船舶应定期对锚机、绞缆机做刹车力测试。 6.记录要求 由操作人员记录在规定的地方,如《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电气日志》、《GMDSS电台工作日志》、《检修工作记录簿》、《消防、救生设备登记检查养护记录簿》、相应的保安记录表等。 7.发放 各SMS相关部门和船舶 附件一关键性设备及技术系统定期养护和测试要求

《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五linux设备管理

《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5 实验项目名称:设备管理 班级:学号:姓名: 地点:时间:2013 年11 月13 日 一、实验内容 1、添加硬盘,创建二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二个逻辑分区 注意:ide、scsi 提示:分区、格式化、挂载(fdisk,mkfs,mount) 2、查看常见的设备文件有哪些?(ls /dev ) 常见的设备文件:/dev/hd* IDE接口的硬盘(IDE接口的设备) /dev/sd* SCSI/USB设备/dev/cua* 串口设备/dev/lp* 并口设备/dev/tty* 终端设备/dev/consol 控制台设备/dev/eth* 以太网设备/dev/cdrom IDE光驱/dev/fd* 软驱/dev/audio 音频设备/dev/scd SCSI的光驱/dev/ppp PPP设备/dev/isdn* ISDN设备 3、挂载光盘,查看光盘内容创建挂载点要求:以本人姓名缩写为目录mkdir / 目录/设备挂载mount 空格源设备空格挂载点 4、显示管理System-config-display 5、声卡管理System-config-soundcard 6、打印机管理System-config-printer 7、网卡管理System-config-network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 1.添加硬盘,创建分区; 在启动虚拟机前,在工具栏中点击“虚拟机”,找到“设置”选项,在左面的硬件中找到硬盘,进行硬盘设备添加,这里有IDE和SCSI两种硬盘类型可供选择添加。完成硬盘添加后即可启动虚拟机进入linux系统。在这我添加了容量相同的硬盘设备类型各一;

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1:W i n d o w2003S N M P服务配置 1.掌握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操作知识 (SNMP网络管理模型,抽象语法表示(ASN.1),管理信息结构(SMI),常用的管理信息(MIB)。SNMP协议数据格式与工作模式,网络管理系统) 2.收集在网络上实现SNMP所必需信息 (1)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四个要素:管理员、管理代理、管理信息数据库、代理服务设备。一般说来,前三个要素是必需的,第四个只是可选项。 (2)网络管理软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协助网络管理员完成管理整个网络的工作。网络管理软件要求管理代理定期收集重要的设备信息,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确定独立的网络设备、部分网络、或整个网络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管理员应该定期查询管理代理收集到的有关主机运转状态、配置及性能等的信息。? 网络管理代理是驻留在网络设备中的软件模块,这里的设备可以是UNIX工作站、网络打印机,也可以是其它的网络设备。管理代理软件可以获得本地设备的运转状态、设备特性、系统配置等相关信息。管理代理软件就象是每个被管理设备的信息经纪人,它们完成网络管理员布置的采集信息的任务。管理代理软件所起的作用是,充当管理系统与管理代理软件驻留设备之间的中介,通过控制设备的管理信息数据库(MIB)中的信息来管理该设备。管理代理软件可以把网络管理员发出的命令按照标准的网络格式进行转化,收集所需的信息,之后返回正确的响应。在某些情况下,管理员也可以通过设置某个MIB对象来命令系统进行某种操作。 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等许多网络设备的管理代理软件一般是由原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它可以作为底层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可选的升级模块。设备厂商决定他们的管 理代理软件可以控制哪些MIB对象,哪些对象可以反映管理代理软件开发者感兴趣的问题。 (3)管理信息数据库(MIB)定义了一种数据对象,它可以被网络管理系统控制。MIB是一个信息存储库,这里包括了数千个数据对象,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直接控制这些数据对象去控制、配置或监控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管理代理软件来控制MIB数据对象。不管到底有多少个MIB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分析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管理信息系统 一、实验目的 验证有关概念和理论,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熟悉和掌握Visual Basic 6.0 软件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信息管理知识和制作数据字典、系统数据流程图的能力。运用课程讲授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模块化系统设计方法以及系统的调试方法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实现与调试。 二、实验方法 面向对象法 三、实验环境及开发工具 1.硬件环境 在最低配置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往往不尽如人意,但现在的硬件性能已经相当的出色,而且价格便宜,因此通常给服务器的配置高性能的硬件。 处理器:Interl Pentium II 266 MX 或更高 内存:64M 硬盘空间:2 GB 显卡:SVGA 显示适配器 显示器:液晶17寸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98/ME/2000/XP或更高版本 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 2000

3.实验开发工具:Visual Bisic 6.0程序系统 四、实验内容 (一)、系统分析 1、系统数据流程图 2、数据字典

3、系统中所有实体(包括实体的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分析 人员的个人资料经过专业的处理部门的处理形成个人档案。档案包括自然情况,工作情况,简历,政治情况等各方面信息,内容比较庞大复杂。将档案信息传送到人员信息库。同时还综合考虑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总结归纳出所需实现的功能。为人事档案进行服务,对人事的变动、人事资料、以及人事资料的查询,统计等功能。总体上说具有编辑,查询,用户管理,图表统计等功能。然后将最终结果提交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审查,以便于对职工的调配。 4、典型处理的表达 档案完整添加用户档案到档案库 个人信息成功添加到档案库 修改用户档案信息 档案不完整失败退回用户档案

操作系统实验六_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课程报告实验六设备管理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 该程序中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实验报告内容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图: (2)设备分配 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然后,

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冯巧 学号 实验题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1、系统简介: 每天对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已彻底损坏的作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对于有严重问题(故障)的要即时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修理厂家、修理费用、责任人等。对于急需但又缺少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立即对新设备登记(包括类别、设备名、型号、规格、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购买人等),同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2、技术要求及限定条件: 采用C#语言设计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与数据库MySql进行交互。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低,不需要网络支持,在单机环境下也能运行,在局域网环境下也能使用。方案实施相对容易,成本低,工期短。 一: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硬件设备,数据库,实验室设备管理软件与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操作人员组成,能够实现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现代化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需要满足实验室设备管理(包括对实验设备的报废、维修和新设备的购买)、实验室设备信息查询(包括按类别进行查询和按时间进行查询)、实验室设备信息统计报表(包括对已报废设备的统计、申请新设备购买的统计和现有设备的统计)。这些功能框图如下图所示: 2、经济可行性分析 依据用户的现实需求、技术现状、经济条件、工期以及其他局限性因素等等因素,考虑到工期的长短、技术的成熟可靠、操作方便等因素,本方案具备经济可行性。

3、系统可选择的开发方案 ①方案A用C#开发系统的特点是:开发工具与数据库集成一体,可视化,开发速度较快,但数据库能够管理的数据规模相对较小。系统对硬件的要求低,不需要网络支持,在单机环境下也能运行,在局域网环境下也能使用。方案的实施相对容易,成本低,工期短。 ②方案B:以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后台数据库,该前台操作与数据库分离,也能够实现多层应用系统。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居中,特别适合在网络环境下使用,操作方便。但系统得实现最复杂,成本最高,工期也较长。 二:软件需求分析 1.软件系统需求基本描述: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实验室设备在信息化之前,在用户系统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的增删改查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利于管理的地方,不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形势和资源的开发利用。 2.软件系统数据流图(由加工、数据流、文件、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 1)顶层数据流图 2)二层流程图 3)总数据流图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 吉林大学 军需科技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王雪冰 作者姓名李泽全 年级 2011 级 学院军需科技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 2 班 学号 83110611 学时 10 学时

目录 一实验一:数据库设计与操作 (2) 1 实验题目 (2) 2 实验课时 (2) 3 实验目的 (2) 4 实验步骤 (2) 4.1 数据库的设计 (2) 4.2 数据库的操作步骤 (5) 4.3 数据库运行结果 (6) 5 实验体会 (6) 6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6) 二实验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7) 1 实验题目 (7) 2 实验课时 (7) 3 实验目的 (7) 4 实验步骤 (7) 4.1 数据库组织结构图与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7) 4.2 数据库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9) 5 实验体会 (9) 6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9) 三实验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9) 1 实验题目 (10) 2 实验课时 (10) 3 实验目的 (10) 4 实验步骤 (10) 4.1 数据库代码设计 (10) 4.2 数据库存储设计 (11) 4.3 数据库运行结果 (12) 5 实验体会 (14) 6 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4)

一实验一:数据库设计与操作 1 实验题目 高等院校补考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2 实验课时 4课时。 3 实验目的 3.1 能够正确运用《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模拟课题,复习、巩固、提高数据库方案设计、论证和分析方法。 3.2 熟悉关系数据库规范化设计理论,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库,正确建立数据库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3.3 进一步正确理解数据库设计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4 实验步骤 4.1 数据库的设计 高等院校补考管理系统应具备编辑补考学生信息、安排补考时间地点等基本管理功能,

操作系统实验七设备管理实验(广西师大)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 年级2012级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黄玲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实验七、设备管理实验 一、关键问题 1、实验目的 观察Linux下U盘的访问;理解设备虚拟分配技术。 2、实验环境 Ubuntu8.0或者以上,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内容 3.1观察Linux下的U盘访问 从键盘获得符号串,写入磁盘文件,然后读取该文件。 3.2设备管理模拟实验要求:设计一个SPOOLing输入模拟系统。提示:输入井设计成结构体数组,每块存放一个输入文件内容。三个用户进程与一个后台输入进程并发执行,后台输入进程接受用户键盘输入的文件到输入井,每个用户进程从输入井获取输入数据。 老师所给的例子为为利用内存SPOOLing输入模拟系统,而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参考spoolout()设计spoolin()以及修改用户进程usepro()和输入#进程spoolsever()。 二、设计修改思路 spoolout()进程:键入要输入的用户id,如果用户输入文件未完成则键入文件内容,将文件内容mybuf发到输入井。 spoolsever()输入#进程:登记输入请求块,将缓冲区mybuf的数据送入输入井well。若成功送入,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usepro()用户进程:遍历输入请求块如找到该用户的输入请求,将输入请求块的数据送入用户缓冲区userbuf,并在屏幕输出userbuf。 三、实现修改的关键代码 #include #define WELLSIZE500//输入井的大小 #define FALSE0 #define TRUE1 //进程控制块 struct { int id;//进程标识数 char status;//进程状态,'e'为执行态,'c'为完成态。 int bufflag;//用户缓冲区userbuf空闲标志:FALSE为无数据,TRUE为有数据。 int filec;//本进程需要输出的文件数(用户指定) }pcb[4];//pcb[0]为SPOOLing进程,pcb[1]、pcb[2]、pcb[3]为3个用户进程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实验报告1讲解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 实验项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实验地点:实验楼210 专业班级:软件1319 学号:2013005655 学生姓名:张卫东 指导教师:王会青 2015年05 月21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系统简介 某大学每学年都需要对实验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更新。 其中: (1)对于已彻底损坏的实验设备做报废处理,同时详细记录有关信息。 (2)对于有严重问题(故障)的需要及时修理,并记录修理日期、设备名、编号、修理厂家、修理费用、责任人等。 (3)对于急需使用但实验室目前又缺乏的设备,需以“申请表”的形式送交上级领导请求批准购买。新设备购入后要立即进行设备登记(包括类别、设备名、编号、 型号、规格、单价、数量、购置日期、生产厂家、保质期和经办人等信息),同 时更新申请表的内容。 (4)随时对现有设备及其修理、报废情况进行统计、查询,要求能够按类别和时间段等条件进行查询。 2.技术要求及限制条件 (1)所有工作由专门人员负责完成,其他人不得任意使用。 (2)每件设备在做入库登记时均由系统按类别加自动顺序号编号,形成设备号;设备报废时要及时修改相应的设备记录,且有领导认可。 (3)本系统的数据存储至少包括:设备记录、修理记录、报废记录、申请购买记录。 (4)本系统的输入项至少包括:新设备信息、修理信息、申请购买信息、具体查询统计要求。 (5)本系统的输出项至少包括:设备购买申请表、修理/报废设备资金统计表。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和目标,确定项目的约束和限制。对于项目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要求进行简要的概述。详见组长田彦博的实验报告。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主要是进一步定制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的细节问题,便于用户与开发商协调工作。在此主要绘制了系统的数据流图、相应的数据字典、E-R图、以及系统的功能图,对于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详见组长田彦博的实验报告。 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是为了说明整个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以及需求用例的各个功能点在架构中的体现。在此主要绘制了系统流程图、总体结构和模块的外部设计,而且对于数据库中逻辑结构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详见组长田彦博的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选课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课题名称: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2.系统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学生信息管理的手工管理模式已无法更上时代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 展,培养计划也在不断地修改。学分制的实行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空间,但也增 加了日常教务的管理工作量。因此,利用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开发技术,在网络 环境下建立学生信息系统对于减轻学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 和效率、方便管理人员对信息的查询、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都具有 重要意义。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进行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 一致性。严格地说只有信息的集中统一,信息才是资源。数据的一体化并不限制 个别功能子系统保存自己的专用数据,但为保证一体化,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 计划,每一个小系统的实现均要在这个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是通过标准、 大纲和手续达到系统一体化。 3.现状分析: 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持续增加,相应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开发与之适应的管理系统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方便学生查询,有利工作人员操作,更展示了高校的风貌。因此学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了。 学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包含选课子系统,网上报名子系统,个人信息子系统,修改口令子系统,教师评估子系统,查询成绩子系统。这些包涵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牵涉到各系部,学生办,财务处等校内其他职能部门。 很多学校的学生选课信息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并不是很完善。通过关于选课问题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同学们对网上选课系统有诸多不满意。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

操作系统实验 设备管理汇总

操作系统实验 名称实验六设备管理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2015年12月01日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该程序中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 三、实验原理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 设备类表设备表 控制器表通道表 设备队列队首指针。凡因请求本设备而未得到满足的进程,其PCB都应按照一定的策略排成一个队列,称该队列为设备请求队列或简称设备队列。其队首指针指向队首PCB。在有的系统中还设置了队尾指针。 设备状态。当设备自身正处于使用状态时,应将设备的忙/闲标志置“1”。若与该设备相连接的控制器或通道正忙,也不能启动该设备,此时则应将设备的等待标志置“1”。

与设备连接的控制器表指针。该指针指向该设备所连接的控制器的控制表。在设备到主机之间具有多条通路的情况下,一个设备将与多个控制器相连接。此时,在DCT中还应设置多个控制器表指针。 (2)设备分配 1)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 2)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 3)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 4)然后,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设备分配程序的改进 增加设备的独立性:为了获得设备的独立性,进程应使用逻辑设备名I/O。这样,系统首先从SDT中找出第一个该类设备的DCT。若该设备忙,又查找第二个该类设备的DCT,仅当所有该类设备都忙时,才把进程挂在该类设备的等待队列上,而只要有一个该类设备可用,系统便进一歩计算分配该设备的安全性。 四、程序流程图

数据库设备管理系统

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 数据库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设计题目:设备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xx 、xx 系别: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 学号:xx 指导教师:张保威金松河 2012 年12月30 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备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1 学号 xx 姓名 xx 学号 xx 姓名 xx 主要内容: 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流程,根据构思活出E---R图。根据所化E---R图,对相应的试题和关系建立表格,实现数据的初始化。用SQL建立数据库表,然后再用其他软件建立界面(如此设备管理系统用的是C#实现界面),将建立好的界面同数据库进行链接,实现对数据库的简单的增删改查。 E-R图思路: 部门向设备处申请所需设备的数量及类型,设备处产生采购清单递交给采购员。 采购员从供应商获得设备存放在设备存放处,设备管理员将设备分配到需要设备的各个部门,部门将设备分给员工进行使用。 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如果设备在保修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部门向设备处申请,设备退回供应商;如果设备损坏,由部门向维修人员报修;若无维修价值,则申请报废。 基本要求: 立足于科技日益发达,自动化组不占据主要市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数据库知识,建立简单的数据库实现对设备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 1:能够数量掌握SQL; 2:能够运用其他辅助工具做图形界面。 3:能够实现对C#和数据库的链接。 4:作出的系统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简单的增删改查。 5:通过机械化,自动化工具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准确率。 主要参考资料等: 《数据库系统概论》作者:王珊萨师煊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堂课件。 完成期限:两周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2年 12月 30 日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结构 一、实验题目 认识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结构。 二、实验课时 2课时。 三、实验目的 认识计算机的主要构成部件、功能、型号、在计算机机箱内的位置、网络结构等。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利用多媒体演示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机箱、主板、CPU、内存条、硬盘、软驱、光驱、插槽、BUS总线、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等; 2、打开机箱,实物展示并讲解个部件的功能及其连接; 3、机箱、主板、CPU、CPU风扇、内存条、显卡、网卡等分别如下所示。 机箱主板

内存条显卡网卡无线网卡 CPU CPU风扇硬盘 机箱背面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 4、观察每个部件在机箱的位置,并掌握每个部件的功能和基本知识。 5、观察实验室网络结构图。 6、结合某网吧的例子更好地理解网络结构。 Parallel port Serial port USB port Keyboard and mouse ports

7、独立完成上述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五、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和网络结构。知道了各种硬件的形状、功能、特征等。还知道了网络结构的流程、大体构造。这使我对计算机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 1、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2、硬盘——是电脑的主要存储媒介之一。 3、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4、机箱——作为电脑配件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 用。 5、内存条——是连接CPU和其他设备的通道,起到缓冲和数据交换作用。

实验10 操作系统设备管理

实验10 操作系统设备管理 一、按课本第139页【实例分析4-7】内容熟悉设备管理器界面。(若课本没带,打开我的电脑-右键-管理-设备管理-查看相应设备。)记录你使用的电脑的处理器、磁盘存储器等的型号分别是什么。二、学习如何在Microsoft Windows XP 中如何使用设备管理器管 理设备。 使用设备管理器管理设备 设备管理器提供一个图形视图,可显示计算机上安装的硬件以及与硬件关联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资源。在设备管理器上,可以集中更改配置硬件的方式以及更改硬件与计算机微处理器交互的方式。 使用设备管理器管理设备及其驱动程序需要拥有下列权限,系统管理员被授予了所有这些权限:?加载/卸载驱动程序权限。 ?向system32\drivers 目录复制文件所需的权限。 ?向注册表写入设置所需的权限。 设备管理器具有下列功能: ?确定计算机上的硬件是否工作正常。 ?更改硬件配置设置。 ?标识为每个设备加载的设备驱动程序,并获取每个设备驱动程序的有关信息。 ?更改设备的高级设置和属性。 ?安装更新的设备驱动程序。 ?禁用、启用和卸载设备。 ?重新安装驱动程序的前一版本。 ?找出设备冲突并手动配置资源设置。 ?打印计算机上所安装设备的概要信息。 通常,设备管理器用于检查计算机硬件的状态以及更新计算机上的设备驱动程序。如果您是高级用户并且通晓计算机硬件知识,则可以使用设备管理器的诊断功能来消除设备冲突和更改资源设置。 要访问设备管理器,请使用下列任一方法: ?单击开始,单击运行,然后键入devmgmt.msc。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管理,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属性,单击硬件选项卡,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

用友ERP生产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用友ERP生产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本课程共分14单,以用友ERP-U8.72为实验平台,以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贯穿始终,分别介绍了ERP生产管理系统中物料清单、主生产计划、产能管理、需求规划、生产订单、车间管理、工程变更、设备管理的生产制造模块,以及与生产管理活动有关的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委外管理、库存管理、应收款管理及应付款管理等模块的相关功能。 用友ERP生产管理系统是ERP-U8企业管理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信息化管理核心的和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它面向离散型和半离散型的制造企业资源管理的需求,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以销售订单及市场预测需求为导向,以计划为主轴,覆盖了面向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装配和库存生产四种制造业生产类型,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食品、制药等行业。 本实验报告要针对的实验项目有客户订货、排程业务、产能管理、采购业务、委外业务、生产业务、车间管理、销售发货业务、应收款和应付款系统的制单业务、期末处理、物料清单维护、工程变更管理和设备管理。 实验一客户订货 一、实验目的 1.理解销售报价的作用,掌握销售报价的操作。 2.理解销售订货管理的主要功能,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1.输入销售报价单。 2.审核销售报价单。 3.输入销售预订单。 4.输入销售订单。 5.审核销售订单。 6.修改已审核销售订单。 三、实验步骤 1.输入报价单。 2.审核报价单。 3.根据报价单生成销售订单。 4.审核销售订单。 5.修改已审核销售订单。 6.手工输入新的销售订单。 7.审核手工输入的销售订单。

四、实验成果 实验二排程业务 一、实验目的 理解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作用,掌握产销排程和物料需求计划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MPS累计提前天数推算和库存异常状况查询。 2.MPS计划参数维护。 3.MPS计划生成。 4.MPS计划作业的供需资料查询。 5.MRP累计提前天数推算和库存异常状况查询。 6.MRP计划参数维护。 7.MRP计划生成。 8.MRP供需资料查询。 三、实验步骤 1.MPS累计提前天数推算和库存异常状况查询。 2.MPS计划参数维护。 3.MPS计划生成。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97692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教务处排课系统分析 实验学时:18 学时 姓名: 学号: 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 _______ 实验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财经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

沟通能力,养成对问题全面分析、思考和严谨认真的态度,增强创新意识五、教师评语 签名: 日期: 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对象:教务处排课信息系统 实验对象背景介绍: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排课 系统、教师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系统、系统设置、班级信息系统、教学培养计划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招生系统教务信息发布系统和事务处理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教务系统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络B/S 管理信息模式,以网络为平台,为各个学校教务系统的管理提供一个平台,帮助学校管理教务系统,用一个帐号解决学校教务教学管理,并且学校可以自由选择学校需要的教务管理系统,灵活地定制符合学校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内部子系统多样庞杂,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研究对象是排课管理信息系统。 排课管理系统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内容,它的优劣直接学校教学工作质量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秩序。随着现在生源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满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都在尽自己努力,以本校现状及需求作为基础,以科技发展进步作为依托,发展完善一个功能完整,操作简单快捷,高效率,与本校其他教务管理系统良好适应的排课系统与之配套,使教师等教学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因此,东北财经大学作为一个知名的财经类高校, 要达到适应教育现状及 提高自身教育层次的目标,完善教务排课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功能简述排课管理系统需要合理调配各个班级专业所需的专业课程选修必修课程,相应教师,教师及上课班级,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教师的身体状况,工作条件,家庭状况甚至与学校距离,教师及学生时间,各种课程按重要程度以及学生兴奋点和接受能力合理排序,教师的容量用途,学校集体活动或教师会议等多方面因素,以计算机安排为主,手工调整为辅的方式做出各个院系各个专业各个班级的课程安排。 排课管理系统的目标不仅是对于原有系统进行改进提高,还使课程管理科学化系统化准确化,减少手工录入的误差可能性,方便操作者的随时添加、查询、修改,是统计表格格式规范化统一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处理数据能力与速度,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可能性。 系统分析(1)系统分析任务: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并在充分认识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进而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结构,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 (2)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由于实验的限制,假定建立排课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上、技术上、经 济上都是可行的。而详细调查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发现了现行系统有以下优缺点: 现有系统优缺点分析 1. 选课分为预选、正选、补退选,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选课系统。 2. 在选课中,按年级差异区分次序,一定程度上缓解短时间内系统压力,保证了高年级学生顺利完成课业。 3. 学生面临选课时,具有多重选择性,使学生有机会挑选感兴趣的课程,更加人性化设置。 4. 正选是以随机抽选的形式来的话,会更具有公平性。 5?学生可以自主跨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使选课更具有自主性。 6?在登录选课系统时,需要学生输入个人账号信息,保证了学生信息隐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航海设备 操作维护须知

AIS 操作维护须知 一、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的操作导则 目的 1.本导则旨在推广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 )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特别是要告知船员AIS 的操作,局限性和使用前景。所以应该结合本导则操作AIS. 2.使用船载AIS之前,使用者必须完全理解本导则的原则,并且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包括对所显示数据的正确理解。附件1中载有对AIS系统,特别是关于船载AIS(包括其部件和连接)的描述。 3. SOLAS公约第V/19条中包括了国际上通过的船载AIS要求。SOLAS公约要求在一个阶段内(2002年7月1日至2008年7月1日)逐步在一些船舶上安装AIS 。另外,特殊类型船舶(如军舰、海军辅助舰船和政府拥有/运行的船舶)并不被要求安装AIS 。并且,小型船舶(如休闲船舶、渔船)和其他一些船舶都被免除安装AIS。此外安装AIS的船舶可能关闭了该设备。因此,使用者应注意AIS提供的信息可能并没有给出附近船舶的完全或正确的信息,并注意本导则中关于AIS固有局限和在避碰情况下使用的指导。 AIS目标 4. A IS旨在提高:海上人命安全;航行的安全和有效性;保护海上环境。SOLAS公约第V/19条要求AIS船对船交换数据并使用岸基设施。因此,AIS的目的是帮助识别船舶:协助跟踪目标;简化信息交换(如减少口头必须的船舶报告);以及提供附加信息有助于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总之,无论是在岸基监视站或者船上,AIS将提高值班驾驶员的可使用信息的质量。AIS必将成为对导航系统(包括雷达)信息来源的一个补充,因而它是一种增强使用者对交通状况了解的重要工具。 5.船载AIS: --不间断的向其他船舶和VTS站传输船舶自身的数据; --不间断的接受其他船舶和VTS的数据;和 --显示这种数据 6当和有关图象显示系统同时使用时,AIS的一个很大的便利就是通过目标船舶传输的船位信息从计算预计相遇最近点(CPA)和预计相遇最近时间(TCPA)中快速、自动地提供有关信息。 7 AIS主要在两个专用VHF频道上工作。如果这些频道无法在本地使用,根据岸台的指令AIS 能够自动转到指定的替代频道.如果没有AIS或者GMDSS A 1海区岸台,则AIS应人工切换。 8 实际上,该系统的容量是无限的,可以允许许多船舶同时进入。 9如果陆块不是很高,AIS能够在VHF/FM范围内察觉河道急弯和岛屿后面的船舶。根据天线的高度,海上期望典型值为20到30海里。利用中继站,那么船舶VTS站的畏盖范围可以进一步得到改善。 10船载AIS可以持续不断地自动地传输信息,而不需要值班驾驶员的干预或注意。而岸基AIS可通过“轮询”某一特定船舶要求更新信息,或者“轮询”某一指定海区内所有船舶。但是岸站只能增加而不能减少船舶报告率。 船舶传输的AIS信息 船舶数据内容 船舶传抽的AIS信息船舶数据内容

JAVAEE课程设计 之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软件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 Java高级框架应用开发 设计题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0-6班 学号1020010627 姓名萧翎 指导教师郭鹏飞 2013 年 1 月

目录 1 设计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3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总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具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系统数据建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系统功能建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数据字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运行与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系统程序主要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成绩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随着操作系统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操作系统硬件平台的多样化,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方式都在不断更新,目前通用机上常见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有如下几种:模块组合结构、层次结构、虚拟机结构和微内核结构。为了更好的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以及linux 的体系结构,特作此报告。 实验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一、模块组合结构 操作系统刚开始发展时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小系统为目标来实现的,但是为了满足其他需求又陆续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其结构渐渐变得复杂而无法掌握。以前我们使用的MS-DOS 就是这种结构最典型的例子。这种操作系统是一个有多种功能的系统程序,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可执行体,即整个操作系统是一些过程的集合。系统中的每一个过程模块根据它们要完成的功能进行划分,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协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如图1所示: 在模块组合结构中,没有一致的系统调用界面,模块之间通过对外提供的接口传递信息,模块内部实现隐藏的程序单元,使其对其它过程模块来说是透明的。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加,模块组合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控制,模块间不加控制地相互调用和转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随意性,使系统存在一定隐患。 二、层次结构 为了弥补模块组合结构中模块间调用存在的固有不足之处,就必须减少模块间毫无规则的相互调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尤其要清除模块间的循环调用。从这一点出发,层次结构的设计采用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理念,将操作系统或软件系统中的全部构成模块进行分类:将基础的模块放在基层(或称底层、一层),在此基础上,再将某些模块放在二层,二层的模块在基础模块提供的环境中工作;它只能调用基层的模块为其工作,反之不行。严格的层次结构,第N+l层只能在N层模块提供的基础上建立,只能在N层提供的环境中工作,也只能向N 层的模块发调用请求。 在采用层次结构的操作系统中,各个模块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相对固定的层次。处在同一层次的各模块,其相对位置的概念可以不非常明确。处于不同层次的各模块,一般而言,不可以互相交换位置,只存在单向调用和单向依赖。Unix/Linux系统采用的就是这种体系结构。 在层次结构中,强调的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所处的位置,但是想要让系统正常运作,不得不协调两种关系,即依赖关系和调用关系。 依赖关系是指处于上层(或外层)的软件成分依赖下层软件的存在、依赖下层软件的运行而运行。例如,浏览器这部分软件就依赖GUI的存在和运行,GUI又依赖操作系统的存在和运行。在操作系统内部,外围部分依赖内核的存在而存在,依赖内核的运行而运行,内核又依赖HAL而运行。处在同层之内的软件成分可以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一般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三、虚拟机结构 虚拟机的基本思想是系统能提供两个功能:①多道程序处理能力;②提供一个比裸机有更方便扩展界面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覆盖在硬件裸机上的一层软件,它通过系统调用向位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