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镇化研究综述_郭荣朝

城镇化研究综述_郭荣朝

城镇化研究综述_郭荣朝
城镇化研究综述_郭荣朝

***

第24卷第1期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3月 Vol.24 No.1

Journal of Suihua Teachers College M ar.2004

城镇化研究综述

郭荣朝

(襄樊学院地理学系 湖北襄樊 441053)

摘 要:回顾国内外城镇化研究的相关学派以及城镇化概念、城镇化动力机制、城镇化特征、农村地区城镇化、城乡关系等城镇化理论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城镇化,学派,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99(2004)01-0023-04 一、国内城镇化相关研究

(一)研究学派。

1、地理学派。胡序威(1998)、顾朝林(1994、1997)、崔功豪(1998)、姚士谋(1992)、周一星、许学强等地理学家侧重于研究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主要研究了城市及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形成机制、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等。小城镇研究。郭焕成等专家学者侧重于农

村经济、乡村工业等对小城镇发展影响研究(1997、1998、1999、2000)。郑弘毅等主要研究了农村城镇化理论、基本特征、指标体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乡村工业化等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1998)。2、经济学派。林毅夫认为:中国由来已久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乡隔离政策都是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造成的后果,要提高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必须从根本原因着手,放弃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进行资本密集产业上的赶超,根据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在当前通货紧缩势头尚未减缓的形势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对启动当前经济十分必要。但财政政策必须要用在能够 四两拨千斤 的地方才能真正启动市场,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是中国当前形势下最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地方(2002)。杨云彦等认为,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形成新的工业化动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新的城镇化模式(2000);李青、陶阳提出,

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性影响甚大,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变动与区域经济格局十分一致,城市面临着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全面工业化和国家现代化的要求(1999);王振亮从发展经济学出发,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等方面,阐述了乡镇工业化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支柱与力量(1999);黄树强、曾梓益从企业、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经济因素决定了乡镇企业和家庭的布局是分散的,是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决定性因素(1997)

等。3、环境学派。周复多提出:应保持适宜的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的有序性,衡量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水平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还要有社会指标,要保护和发展城市 区域良好的生

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

(2000)。吴未等人提出:城市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载体,为了创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应转变传统规划思想,承认城市规模极限的存在,实现从 功能规划 到 效能规划 的转变

(2000.6)等。

4、生态学派。以钱学森老先生为代表的生态学派,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 山水城市 园林艺术、 城市山水 绘画艺术、环境艺术、建筑艺术及至城市艺术开始,并提出 发扬光大祖国传统园林,把一个现代化城市建成一座大园林。 整个城市是 山水城市 。 山水城市是我国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 (鲍世行、顾孟潮主编: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

城市学与山水城市 、 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1999年)。另外王铎、王诗鸿等认为山水城市是一个开

[基金项目]襄樊学院研究项目(编号:JY 0211);湖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03A005)。

[作者简介]郭荣朝(1963-),男,河南镇平人,在读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3-08-27

放体系、多元模式,涵盖 生态城市 、 园林城市 ,并从古今中外各文化层次论述了 山水城市 (2000);梁鹤年提出,生态食物链中的分界线给予城市规划的启示 城市规划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开阔城市生产生活的 稳定领域 ,应该是加强城市模式和组织的应变能力(2000);程春满将传统城市化的机理归纳为产业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的新取向

从产业理念转向生态思维,其核心就是批判传统的、唯(当代、短期或眼前的)利(益)是图的、线性产业布局的城市化,而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工程为手段,新的、时间空间上平衡发展的、网络式产业布局的、生态环境友好的城市化观(1998)等。

(二)城镇化理论。

1、城镇化概念。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对城镇化概念的界定有着很大差异。胡序威认为城市化内涵包括: 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即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 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地域扩展; 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2000)。

2、城镇化动力机制。崔功豪、马润潮认为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影响这三者发生、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资金和地方社会政府的作用,而农民群体和区外力量也有重要的启动作用(1999);宁登从转型时代、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全球化与区域化、交易革命与生产体制变革、新的区域性城市空间--区域城市带和网络城市等方面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2000)。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研究探讨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成果有:薛风旋的 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1997)、熊宁的 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中的成长机制初探--以江苏为例 (1997)、何春阳的 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002)等文章分别探讨了外资、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等。

另外还有专家学者从人口流动(顾朝林,1999)、人口非农化(辜胜阻,2000)、经济发展(曾尊固,1999;陈仲伯,1999;李青,1998;马武定,1997)、经济全球化(顾朝林,2000)、信息化(阎小培,1998;甄峰、朱喜钢,2000)等方面研究了城市化动力机制。

3、城镇化特征。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度量指标是城市化首先要明确的基本问题,为此不少学者对城市人口统计的地域单元、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张耕田(1998)、代合治(1998)、王慧(1997)等撰文,从经济、人口、地域空间、环境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选择一整套相应指标,并以具体省市为例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根据城市化水平高低,学者们将城镇化进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城市化阶段理论)。如诺瑟姆(Ray M.N ortham)的拉平的 S 型城市化三阶段论(周一星,城市地理,1995),即: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加速阶段(人口迅速向城镇集聚)和后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叶裕民的五阶段论(2001)等。学者们研究认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胡序威,1998;顾朝林,2000;叶裕民,2001)

城镇化速度。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大约每年上升1%。姚士谋等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与水平的确定应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稀缺、优质耕地少、自然资源特别是水问题突出、投资来源及国力不丰以及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因素分析,中国城镇化总体发展比例应考虑在50% -55%左右,发展速度也不能过快,具体为中国东部沿海各省城市化水平大致每年上升0.8-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每年上升0.5-0.8个百分点,时间上也得有个50-80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1999)。但也有人认为城镇化速度究竟多少为宜不能人为框定,而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叶裕民,2001),赵永革认为我国城镇化加速的起始点将推迟到来,城镇化发展速度在一段时期(5年左右)将低速推进(1999)等。

城镇化质量。赵燕菁将城市化质量定义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并认为城市化水平乃是每个人城市化部分之和与全部人口之比(2000)。马武定认为我们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对现有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要使命(1999)等。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由于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致使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规模和建设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目前我国城市化重心仍在东部沿海地带,但已开始向中、西部推进;东部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城镇密集区;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则更明显(顾朝林,1998;胡序威,1998)等。汤茂林(1999)、姚士谋(2000)、阎小培(1997)等学者还分别研究了东部发达省区的城镇化特征。

4、农村地区城镇化研究。1978年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逐步被转移到二、三产业。加之20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力。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模式主要有:攀枝花模式,国家主导的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苏南模式,社区政府主导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温州模式,以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以外资推动、外向型经济为工业化动力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汤茂林, 2000)。其代表性论著为南京大学郑弘毅教授主编的 农村城市化研究 一书,它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城镇化理论、动力机制、指标体系及地域差异,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相关的几个重要研究领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1998)等。

5、城乡关系研究。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整体,正如地理学家杰斐逊(M.Jeferson)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注意到的: 城市和乡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如果说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那就是自然环境,而不是人工在上面的堆砌 (芒福德L. M umford语)。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城乡间差距逐步拉大,如何在转型时期建立新的城乡互动关系,实现协调发展,已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焦点之一。甄峰提出,农

村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辐射(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并应用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着重探讨了城市规划如何引导城乡关系的正常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1998)。杨培峰从目标取向、空间、经济、对策等角度对城乡一体化做了归纳和阐述:城乡一体化是基于对人的考虑和经济发展的追求,通过政策扶持,对城乡空间和经济职能的调整,而出现城乡空间融合和经济职能调整以及经济一体化的状态(1999)等。

二、国外城镇化相关研究

(一)研究学派主要有:1、生态学派,代表人物有帕克、卡斯托等,主要把生态学原理(竞争、淘汰、演替和优势)用于城市研究。2、新、韦伯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里克斯和莫尔,主要将伯吉斯的同心园模式要素与住房等级的韦伯理论结合起来,对不同住宅群进行不同的定义,后来又进行了相关修正。

3、新保护主义学派。桑托斯对新保护主义学派崛起的背景分析后认为,城市研究内容已在方法论、理论、概念方面发生转化,致使城市研究者产生了对阿尔丘塞主义的不满,导致人们转过来从事经验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现实主义已经作为20世纪80年代城市研究正统理论版本的一种新的、不可缺少的方法论基础。

4、福特主义学派。全盛期城市的 核心 边缘 (高度发达的中央工业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结构;晚福特主义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即:发达国家大城市保持大公司的管理和财政功能,在发展中国家建设分厂;后福特主义城市具有三种形式:后工业化城市、开始衰落的反工业化城市和高技术新城市(顾朝林,1994)。

(二)城市化理论。

1、城市化动力机制。 推 拉 因模式,该理论由马卜贡杰于1970年提出,他认为由于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共同作用最终实现城乡人口迁移。经济动力,诺瑟姆(Ray M. Northam)1975年提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周一星于1977年对世界137个国家的情况研究后认为二者之间是一种对数关系。政治经济学解释,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解释城市化动力机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哈维(D.Harvey)和美国的卡斯特尔(M.Carstelle)。非农化动力,尤其是工业化的作用更大。大都市连绵带的形成机制。1957年戈特曼根据美国东北部城市绵延区的形成情况,提出大都市连绵带概念(M egolopo-li s),认为大都市连绵带是由于科技进步、规模经济效益促使产业和人口在空间上集聚和扩散的结果,交通运输和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是大都市连绵带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出现了太平洋城市带,学者们又侧重于从国际化尺度来研究城市带的形成机制和演进趋势。如国际生产过程在亚洲的集中化,出口加工区在许多国家的建立,城市作为国际资本的集中地,以及金融、信息、技术等问题的影响(Gilbert &Gugler,1982;Amstrong&M cGee,1985)等。

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20世纪90年代侧重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问题,如由美国福特基金会于1991 1993年资助,并邀请了55个国家的研究员共同参与讨论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等,研究认为经济 二元结构 等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

城市社会政策。Stren&Yeng(1995)认为城市应积极参与国家与地方政策过程,以提高城市化质量等。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Per nia(1991)等人就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Rondinelli(1991)就90年代城市战略做了深入探讨。

2、城市化特征。二次大战后世界城市化呈加速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为迅速,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大,城市化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质量提高缓慢。城市规模增长显著,城市首位度扩大。大都市连绵带不断出现。生态城市和网络城市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有:英国模式,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美国模式,农业是重要的物质基础,现代化交通运输起重要作用;日本模式,政府为主要推动力,传统文化对其有重要影响;德国模式,以自上而下动力为主。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二元结构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形成明显的城乡差别;过度城市化与低度城市化并存; Desakota模式;农村非农化现象等。

综上所述,国内外相关的城镇化研究,大多偏重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快速增长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及其机理研究,对发展后进地区研究较少,而且对自然条件考虑较少。因此,适合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和机理研究还没有可供借鉴的理论,这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胡序威.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J].城市规划,1998,(6).

[2]顾朝林.论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J].城市规划,1994, (6).

[3]顾朝林,C 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研究[J].城市规划,1997,(4).

[4]张京祥,崔功豪.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模式的人文探析[J].人文地理,1998,(4).

[5]姚士谋等.中国的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2.

[6]郭焕成.论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J].中国土地科学, 1997,(s1).

[7]苏光全,郭焕成,何书金.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积累过程形态分析[J].经济地理,1998,(4).

[8]王云才,郭焕成.鲁西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驱动力与对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

[9]王云才,郭焕成.鲁西平原可持续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与对策初探--东昌府区典型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2).

[10]郑弘毅.农村城镇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2]杨云彦,陈浩,陈金永.乡村工业嬗变与 自下而上 城镇化

[J].广东社会科学,2000,(1).

[13]李青,陶阳.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J].城市问题,1999,(1).

[14]王振亮.试论小城镇的建设与乡镇工业化的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1999,(1).

[15]黄树强,曾梓益.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原因--从企业、家庭的角度分析[J].农村经济,1997,(6).

[16]周复多.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0,(4).

[17]吴未,郭洁,吴祖宜.城市生态网络与效能规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2).

[18]王铎,王诗鸿. 山水城市 的理论概念[J].城市发展研究, 2000,(6).

[19]梁鹤年.规划战略:来自生态学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0, (5).

[20]程春满,王如松.城市化取向:从产业理念转向生态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1998,(5).

[21]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0,(1).

[22]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

[23]宁登.21世纪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 (3).

[24]薛凤旋.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 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3).

[25]熊宁.小城镇在农村区域经济中的成长机制初探 以江苏为例[J].经济地理,1997,(1).

[26]何春阳,史培军,陈晋,徐小黎.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J].地理学报,2002,(3).

[27]顾朝林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3).

[28]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6).

[29]熊宁,曾尊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 两种透致性制度创新和变迁及其协同效应[J].城市规划,1999,(3).

[30]陈仲伯.小城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1999,(3).

[31]李青.对 八五 时期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J].城市问题,1998,(5).

[32]马武定.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危机与希望[J].城市规划,1997,(6).

[33]阎小培等.珠江三角洲乡村城镇化的形成机制与调控措施[J].热带地理,1998,(1).

[34]甄峰,朱喜钢.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0,(5).

[35]张耕田.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城市问题, 1998,(1).

[36]代合治,刘兆德.复合指标法及其在测度中国省域城市化水平中的应用[J].城市问题,1998,(4).

[37]王慧.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7,(3).

[38]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9]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0]顾朝林.江苏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及预测[J].城市规划汇刊,2000,(6).

[41]陈爽,姚士谋,章以本.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J].经济地理,1999,(4).

[42]赵永革.论通货收缩形势下的城镇化发展速度[J].城市规划, 1999,(12).

[43]赵燕菁.专业化工与城市化: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城市规划,2000,(6).

[44]马武定.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J].城市规划,1999,(6).

[45]顾朝林,邱友良,叶舜赞.建国以来中国新城市设置[J].地理科学,1998,(4).

[46]汤茂林,姚士谋.江苏省城市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规划,1999,(6).

[47]姚士谋,管驰明.加入WTO对江苏城市化进程影响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0,(s1).

[48]汤茂林.世纪之交苏北城市化的特征及发展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0,(4).

[49]甄峰.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 1998,(6).

[50]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1999,(2).

[51]顾朝林.战后西方城市研究的学派[J].地理学报,1994,(4).

[52]Gould W TS.Rural-urban Interaction in the Th i rd w orld[M]. Area14,1982

[53]W orld Bank.M 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rogress:a Report on W orking Progress[M].Wash i ngton:World Bank,1995.

[54]Le Le SM.Sustai nable Development:Acritical review[J]. W orld Development,1991,19(6).

[责任编辑 吴相利]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Guo Rongchao

Abstract:Reviewing school of relation to urban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and prog ress of urbanization theory in concept、mo-tiv e force mechanism、characters、rural urbaniz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relat ionship etc.

Key words:urbanization,school,t heory,summary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文献综述城市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未来 姓名:李里 摘要:在阅读多篇文章以后,总结出中国目前新城镇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追求快速城镇化,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都存在问题,同时建设时并没有考虑保护环境这一方面。目前,生态城市成为最新的城市改造建设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 关键词:城镇建设,生态城市,海绵城市,低碳城市 一、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城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新城求洋求新,导致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特色危机;大拆大建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历史文脉隔断;部分新城人气不足,活力缺少,建设成效与期望差距甚远;过于关注形象和规模,新城认为不足,配套缺失;不够重视经济测算,造成一定的财政负担,前期投入多,后期收效不大。 不少城市的领导为了追求任期业绩,既不尊重投入产出规律,也不考虑经济效果和创新,更不考虑资金的回收问题。对老城区部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到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的破坏,是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甚至完全消失。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在长期建设中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的、景观的氛围和环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低水平的、低层次的简单城市更新,不注重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城市的文脉收到认为的破坏和割裂。城市正在走向雷同,特有风貌消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交流的扩大,城市更新改造中大量地运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大大促进了城市更新的进程和步伐。但是由于各地“追风”现象十分严重,效仿和追大潮成为时尚,是城市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城市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领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化的特色,建筑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将保护建筑视为获得眼前利益的捷径,千方百计的肆意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板块一: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现状与趋势 知识点整合 1.最近,城镇化成为了热点话题,新型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过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 二是各城镇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2.我国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二中,主要是推动的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包括: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二——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中,“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4.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5.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 6.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有:

①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②基本原则二:四化同步,统筹城乡; ③基本原则三: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④基本原则四: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⑤基本原则五:文化传承,彰显特色; ⑥基本原则六: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⑦基本原则七: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7.城市化三大标志:第一、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第 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新四化”关系中,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9.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 10.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11.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2.新型城镇化战略举措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有关区域经济学关于城市化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城市化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城市化与其它社会进程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在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这个研究方向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集中度 一、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 城市化和城市集中度是城市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些论文中发现更多在关注城市化程度本身,以及对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我国城市化率是否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深入的探讨,但是对于城市集中度问题的研究上所提比较少了。 关于我国城市化是否滞后的问题,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也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郭克莎,2002;安虎森、陈明,2005)。由此引出的我国城市化发展应该因循何种道路,同样也是存在着颇多的争论(温铁军,2000;赵新平、周一星,2002).同时,许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论述了在我国提高城市化率具有许多积极影响,比如对于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晏维龙等,2004),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路铭,2000)等均存在十分显著的正面效应。洪银兴和陈雯(2000)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城市供给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城市化水平,无疑对促进其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Malpezzi,2006;Henderson,200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而言,提高城市集中度与提高城市化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人口向着某些重要城市集中,会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而人口的集中会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Black and Henderson,1999)。 城市化率和城市集中度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对于区域或者国家内部的城市而言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中每一城市城市化率的提高,并不伴随着国家或者区域城市集中度的提高,这是不一定的。而区域或者国家城市集中的提高,就可能会导致区域或者国家中某些城市的城市化率偏高,而另一些城市城市化率就偏低乐的现象。Henderson(2003)通过跨国研究发现,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最优的城市集中度,这个最有水平又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单纯的城市化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存在的,而不是动力所在。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绝对紧密联系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段禄峰等(2009)认为中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后这种差距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是却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会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卢东斌等(2009)采取因子分析、横截面多元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从静态角度看,高城市化率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城市空气质量的恶化;从动态角度看,初期城市化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这样的现象,超过某一个峰值城市环境质量会持续上升,呈现明显的三次曲线特征。 三、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与测度 蒋伟(2009)认为中国地区城市化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即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通过空间溢出促进周边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而教育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有负面的影响。张岩(2009)认为非均衡发展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王家庭等(2009)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缩小的阶段,但是缩小速越来越慢。 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及土地流转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文献综述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文献综述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思想是在批判吸收前人的的城乡思想、深刻剖析西 欧城乡对立的根源和弊端的基础上形成。当前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马恩城乡关系探究,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 了我国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思想的研究,列举了相关的文献综述,以便 更好的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马恩城乡思想;城乡融合;统筹城乡 我国对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80年代之后呈 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关成果以论文为主,没有专门研 究这方面的的著作。通过相关文献的仔细查找,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 这方面的研究,有52篇期刊论文,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有38篇,博士论文比较少。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1945年-1978年主要侧重于对城镇化特点、动力进行量化实 证分析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著作有:周一星《城市地理》、费孝通 《论小城镇建设》等。周一星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为基础,创造性的提出“中国式”的都市连绵区,为中国城市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 第二阶段1978-2002年之前对我国城镇化的研究呈现出了繁荣的态势,这个 阶段对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地理学和生态学这些学派,其中经济地 理学派以姚士谋、崔功豪和王振亮等为代表,侧重于从经济学和地理学角度剖析 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方面的背景、宏观调控政策等。郑弘毅在《农村城市化研究》 一书中,提出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生态环境学派以周复多等为代表,坚持利用 生态学原理和山水城市理念,着重强调城镇化必须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为城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主要侧重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研究,包括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状况、城镇化实现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但是各个学者 研究的重点和特点不同。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对城镇化发展进行 相关结果评价;有的概括了我国己经初步形成的几种城镇化的模式;其中周毅在《当代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张同升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存状况、出现的问题以及实行对策进行了深刻的 分析和研究。 近五年内我们国家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好的理 论成果,主要是通过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的思想,从而整理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丰富内容,并揭示其内在规律,并揭示了对我国城乡发展 的重要理论和现实启示。主要理论成果如下: 第一方面是关于城乡基本概念界定、理论来源、现实条件的研究。 首先是有关城乡的相关概念的界定。李怀在《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观》 (甘肃社会科学)指出恩格斯这样定义城市:“只要它(乡村)用壕沟和墙壁防守起来,乡村制度也就变成了城市制度”。郭彩琴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所给出的定义:即城乡融合是: 城市和乡村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吸收对方的生活方式,城乡呈现一种步调一致的 发展状况,整个社会共同配合,统筹发展的结果。

城镇化文献综述

城镇化文献综述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对扩大内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动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具存重大意义。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一步加速,我国“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进一步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健全城镇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92% 上升到2010 年11 月的50.27%,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51%) 。虽然与高收入国家78%的平均水平还有一些的差距,但按照前30 多年约1%的年均增长率来看,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超过这些高收入国家指日可待。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中,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众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变,城市群渐成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综合效益大幅提升。[1] 虽然城镇化有其必然性,但也呈现出多方面的问题。温立(2005)[2]认为尽管我国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像世界上其他国家城镇化进程一样,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第一,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较低,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10 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相比要低约20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二,小城镇规模偏小,形成不了规模,并阻碍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第三,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上的极度不均衡影响了中西部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第四,布局不尽合理,造成小城镇的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发展各自为政,遍地开花。 陈洪毅(2006)[3]认为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特别是“三农”问题,都直接、间接地与城镇化有关,因此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近期出版的主要书籍综述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李兵弟著 该书根据省域、市域、重点地区、县域、村镇等五个层面,精心选取了来自全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25个案例,凝聚了众多“三农”领域、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城乡规划管理实际工作者的才智与心血,展示了当前城乡统筹规划探索的多元化局面。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问题,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有机的社会整体,把城镇的繁荣发展与农村的转型发展作为互相关联的发展进程,实现城镇与农村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同时,该书还总结了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比较全面地、正面地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法理、基本技术和规划方法,对基层的大量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与规划方法的升华,坚持保护农民利益、集约节约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结合,为农村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科学指引。 《中国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国城镇化的战略和总体思路,展望了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研究了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城镇化、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李强著

新型城镇化概述

简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全国主要城镇化模式 成都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天津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

城镇化文献综述

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与产业转移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现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处理好城镇化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产业转移;经济增长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课题。可见城镇化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 城镇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城镇化的基本学科,以城镇化建设问题为研究重点,国外学者从区位理论方面开展;对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众多。国外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就是城镇化过程,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有城市化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对于我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基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提出以城镇化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确定了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农村城镇化(费孝通,1986;辜胜阻,李正友,1998)。这些文献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尤其表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方面。对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国内学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进行梳理。自上而的下模式的角度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一般是从国家投资、政策、国家大型企业、重点项目带动以及大中型城市扩张等方面(薛凤旋,杨春,1995;刘红星,1987;齐康,夏宗玕,1985;张庭伟,1983);自下而上模式从农村富余的农副产品交换、乡镇企业、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发展(刘传江,1999;费孝通,1984);

小城镇规划文献综述

关于“小城镇规划”的文献综述 王贺资源与环境系地理科学专业 1 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主要障碍,要切实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只有在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问题,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 2 主题 2.1 国外小城镇规划综述 卫星城镇。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其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 新城市主义。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2.2 国内城镇规划综述 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透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的渗人推动了小城镇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产业聚集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位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应用于小城镇研究中,为我国小城镇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动向。 3 总结 国外的小城镇规划是处于逆城市化的阶段,而我国的城市化处在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二者表面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是采用目前先进的理论,单纯的进行大城市规划。然而,我国农村区域差异大,人口多,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单纯依靠大中城市的吸引作用,把大部分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不现实的。建立以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切合我国农村实际。 本文目标在于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对徐水县安肃镇进行了分析,进行合理地布局,构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自然村的居民点体系,将中心村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全面带动乡村城镇化推进中心村镇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村庄整合,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

城乡一体化文献综述 201301360011 陆媛媛 摘要: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文献综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一、研究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研究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解决“三农”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文献综述 顾益康等(2004)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为一级指标,并以42个二级指标构成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岳丽萍等(2006)以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工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值等四项指标对陕西省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判断。赵锋(2010)确立了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协调水平两个测评维度,再将其分解为18个二级指标。陈俊峰(2012)对安徽省城乡一体化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安徽17地市城乡一体化指数,提出了要推动产业的互动融合。汪容容(2013)对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城乡人口分布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平

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城镇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与产业转移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现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处理好城镇化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高科技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课题。可见城镇化的研究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城镇化进行了许多有影响的研究。 城镇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城镇化的基本学科,以城镇化建设问题为研究重点,国外学者从区位理论方面开展;对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众多。国外的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就是城镇化过程,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唯有城市化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对于我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基于我们的社会实践,提出以城镇化城乡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确定了解决我国城乡二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农村城镇化(费孝通,1986;辜胜阻,李正友,1998)。这些文献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的推动机制。 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与欧美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尤其表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方面。对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国内学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进行梳理。自上而的下模式的角度研究城镇化动力机制一般是从国家投资、政策、国家大型企业、重点项目带动以及大中型城市扩张等方面(薛凤旋,杨春,1995;刘红星,1987;齐康,夏宗玕,1985;张庭伟,1983);自下而上模式从农村富余的农副产品交换、乡镇企业、家庭企业和专业市场推进城镇化发展(刘传江,1999;费孝通,1984);李强等(2012)从动力机制和空间模式两个视角理解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特征,将我国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归纳为

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文献综述

城镇化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文献综述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城镇化衍变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经过程。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的更为突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也促使了学者加大了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力争在维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前相关文献的研究重点 关键字: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文献综述 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释放内需的巨大潜力、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转变过程,意味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多。城镇化水平高低由一个重要指标即城镇化率来衡量,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1],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城镇化及相伴而行的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然而,我国人多、耕地少,人均耕地仅为1.38亩,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提出要严格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表明,建设用地供给已陷入“瓶颈”制约,土地资源供需严重失衡,因此,我国必须要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农业地租问题的阐述中,其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并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将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工I和级差地租II,土地肥沃程度和区位优劣的不同产生了级差地租II,而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所产生的生产率差别形成了级差地租II,同时,他明确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定义:“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3]。针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虽涉及了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但尚缺少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直接表述,如20世纪美国著名土地经济学家理查德·T·伊利曾指出:“地价昂贵的第一个后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文献综述

——环境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 城镇发展与人口迁移 ——环境生态学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这这现象的产生以及流动人口的动向 、流量等与社会竞技水平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其中首要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人口的迁移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根据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力机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合理迁移,保证城镇的良好秩序,实现城镇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无论是从不断破解我国长期村庄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实现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还是就其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人口迁移生态系统 城镇化是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口的过程;是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由农业转化为非农业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人口动向城镇的转移、集中、强化和分异等实体变化过程,还包括了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递级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由于城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人口学、生态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都已将城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热门课题。走城镇化的道路使人口集中居住,腾出更多的空间使大自然修养生息、稳定人口、保护土地。 1.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与人口迁移 城镇化的数量指标是与它所希望反应的质量内涵是相对应的,即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同时反映了它的质量水平,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而人口的大量流动据直接影响到了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事实上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的分省统计,就存在着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吻合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多年来城镇化研究只能停留在经验研究,而无法形成一种构建体系。 人口统计口径的差异会出现许多误会,使城镇化测度难以确信。例如, 重庆市管辖附近12个县后,总人口一下增加到1300余万,于是,宣布重庆 是只能够过人口最多的城市。所谓“农转非”家庭,即由于国家重点工程或城市建设占地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原来从事农业的农民转为非农业的城市居民。这些人原以农业为主,转入城市后因自身文化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就业或是只能从事收入较少的工作。。 2.城镇市场的引力与人口迁移 市场引力是城镇规模扩展,城镇经济繁荣,城镇功能增强,城镇中心作用日益突出的重要动力机制,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基本动力之一。 1989年学术界注重以国外较成熟的人口流动模型和理论对国内情况进 行分析的比较研究。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关于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研完的一个重要课题。 郭熙保(1989)对发展经济学中四个著名的人口流动模型: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费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作了简要的论述,并且对它们各自的特点、意义和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刘伟、平新乔(1989)从理论和政策选择上考察了我国流动人口。文 章从费希尔一克拉克假设讨论中国流动人口产生的必然性,提出解决我国流民 问题的若干政策选择:(1)再造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来疏导流民;(2)完善 市场体系包括劳动力市场体系,使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与市场发育过程相一致,与现代商品经济对传统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改造、框正过程相一致,同时, 依靠市场力量来保证劳动力转移与结构性流动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3) 在城市规划上进一步开拓思路,发展新的城市群未必没有前途,甚至形成新的 以千万人口计的大城市;(4)缩小农村居民收入与其对城市收入预期值间的 差距,从长期来说应积极地提高农村的收入及福利水平,在非常时期,则可以采取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成本的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