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居住区规划设计展望

居住区规划设计展望

I些童塑:!—墨甘

毯盎塑翌苎鲨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一个城市的建筑形象、环境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该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住宅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居

住环境设计已成为一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首要任务,更是房地产销售的一个重

要“卖点”,为此,开发商就在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等高标准环境上大

做文章。然而,对于大多数收入水平还很低的工薪阶层而言,这样的房产又有几

个老百姓买得起呢?其实,即使有少数富裕的买得起也不放心,因为这些住宅小

区虽然有了许多先进设备却缺乏运行和维护。一些小区有了局域网,房地产商就

借此号称有远程医疗、教育、购物等功能,但事实上却没有相关的医院、学校、商

场等与之挂钩,这种低开通率的所谓智能化住宅只能增加成本,却根本无法服务

于住户。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从经济适用的角度来规划设计居住区环境,可适

度超前,却不宜过度求新求好,让老百姓买得起又买得放心,买得舒适。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划建设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等高标准小区是必然的,但我们更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当前市场发展,面对不同收入阶层

和生活多样化的需要,应向多档次和可选择的方向发展,毕竟中国13亿人口中

富裕的人相当少,因此“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的设计要求已经越来越引起居民

的注意。

一、居住区的空间布置要以人为本

住宅空问布局的合理化、科学化应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30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居住区以

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交通、景观绿化等功能上也要环绕

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档次。要优化居住区空间

和功能结构,防止为了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于住宅区

空间的布置,“区内各部分,视其不同之性质,规定人或建筑面积之比例,以保障

充分的阳光与空气”,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控制好群体规模和

空间效果,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宅区有充分的日照、清

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等等。同时应该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了文化娱乐场

居住区规划设计展望 万

方数据

醢整炒

所外,在居住区围合组团、庭院中营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必然会吸引大量居民尤其是老人、儿童到此休息、游玩,进而互相交往谈心,增强人际交往。另外,也可以设计立体交往空间,在相邻的住宅楼尤其是高层之间及楼顶设计几个交往层,方便居民交往、休憩和锻炼。

居住区围合成风,壁垒森严,不但封闭了居民的心灵,而且人为地割裂了城市的完整和交通的流通。我们期待防盗门和小区围墙的突破,让城市重新亲切起来,使道路更加畅通。实践已证明,对于疏通交通流来说,路网密度高比路面宽度大更重要、更有效。然而,高墙深院的居住区就是城市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交通每况愈下的结症所在。相反,纽约以街坊为基本单元组织城市交通,人口密度及机动车拥有量都很高,交通却秩序井然。从交通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来看,小区设计是该打开围墙的时候了。

“建筑没有街道便不能存在,它们互相确定对方的地位,为对方服务”。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居住区的道路应该“使内外联系通而不畅”。居住区道路系统应该合理分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并与城市公共系统有机地衔接。当然,为了防止对居住区的严重干扰,应该避免繁华的城市公交道路穿过居住区,“保障住宅区之宁静与路上安全”。有可能的话,可以设计地下通道,将机动车通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从而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住区的影响。

二、居住区的配套设施要经济实用

目前的住宅大多数以居住区形式为主,而且《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居住区应配备一套完整的公共基础设施且比重为18%。22%,这样的小区实际上成了一个缩小的城市,几乎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大量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和低效率利用,而对居民来说,实际上承担了一份额外成本。其实,我们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有效利用附近的资源,如一些医院、商场、饭店、中小学、菜场等,从而减少住宅成本,降低居民经济负担。

其实,不同服务等级的配套设施的规划布局肯定不同:有些配套设施如卫生站、文化站、公共厕所等服务半径有限,适宜分散布局;而有些服务等级较高的如社区服务机构、电影院、商场、金融机构等服务范围较大,一般地,设施之间在功能上兼容,适宜集中布局,可以考虑在几个相邻的居住区之间合理规划设计,从而使配套设施在区域内综合平衡配置。当然,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居住区内对配套设施进行完善的同时,既要充分满足居民的生活方便,又要尽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i做到经济实用方便。

居住区规划应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体育锻炼、老人休闲、儿童游戏活动场地,既要适当靠近居住区域,方便居民使用,又要防止对居民的干扰。儿童游戏场所、幼儿园和老人休息场地可以按其功能要求结合起来设计,这样可节约±地,降低造价,既经济又实用。考虑儿童、老人以及残疾人的诸多不便因素,一些场所应倡导无障碍设计,减免不必要的台地变化。另外,居住区内应该按各种房型比例来设置停车场。

三、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融洽和谐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内涵丰富,应根据居住区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由于住宅区具有规模性,我们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和修建其周边的特色建筑和住宅。“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阴,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牌,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

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要以自然环境为主,人工环境为辅,要以借景为主,建景为辅,着力创造能优化人群身心素质、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城市总体景观的品质。住宅区内一般不宜建大型公园,而应科学地布置中心公园、分区中小公园、组团绿化、屋旁和路边绿化。市中心区、郊区、山区、河畔、风景区等的居住区规划应该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发挥地段优势,能借景建设住宅区则更为理想。住宅区的个性、特色十分重要,无论是居住区的建筑造型还是景观的空间布置,都不能干篇一律、千城一面。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该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应照搬、“克隆”。

四、居住区的绿化规划要简单自然

居住区环境不仅是整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而居住区环境中,绿地景观环境又是居住者对居住区外环境的第一认识。其实,居住区绿地及绿化配置具有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拓展生活空间等诸多作用,是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基础,因此,人们对小区绿化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然而,开发商为了追求高容积率的建筑利润,绿地指标常常达不到要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以改善、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相协调,注重植物搭配,体现季节变化,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落叶乔木、常青灌木、常绿草坪高低参差,交汇融合,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居住区生态中的深层次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思成,林洙.凝动的音乐[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4.

[2】龚兆先.现代居住区物质景观发展模式初探【J].城市规划2001.2.

【3】李军.浅谈住宅开发项目的环境设计【J】.建筑知识,2001,5.

(本文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题图摄影:巢立栋编辑:刘健

I些主竺:!_

 万方数据

居住区规划设计展望

作者:甘文成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刊名:

城市

英文刊名:CITY

年,卷(期):2003,""(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3条)

1.梁思成.林洙凝动的音乐 1998

2.龚兆先现代居住区物质景观发展模式初探[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1

3.李军浅谈住宅开发项目的环境设计 2001

引证文献(1条)

1.单霞.姚红.左玉辉生态社区户外环境的设计[期刊论文]-四川环境 20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17929110.html,/Periodical_chengs200305014.aspx

授权使用:新疆农业大学(wfxjnydx),授权号:eec72706-6979-4f16-844e-9e5400d8dc37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2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