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5课指南录后序教学案苏教版必修3

指南录后序

第5课指南录后序

(一)作者简介

(二)人物轶事

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一)背景链接

德祐(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北营与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词,触怒元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炎三年(1278)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之位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词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九日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

本文是作者在1276年5月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在这年3月作者曾写过一篇序言,所以称本文为“后序”。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序”也作“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内容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但也有居后的。

Ⅱ.文化常识

1.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殽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等。

(3)干支纪年法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丙寅”指公元1626年;《〈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

2.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三)博览悦读

一气贯注扶山摇岳丹心报国慷慨悲歌

张小兵

初读《指南录后序》已经是十余年前的事了,至今胸中仍激荡着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那股英雄气!读过这篇文章,文天祥就像一尊雕像一样固执地占据了我的脑海:夕阳拖长了他高大的身躯,他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地投向南方,眼角的褶皱和额头上的年轮都显得那么执着、刚毅!如果说少年时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读《指南录后序》的,如今再读这篇传世佳作更多了一份理性,我意识到这是一曲丹心报国的慷慨悲歌,是一气贯注扶山摇岳的大气之作,而这理性不但没有浇灭我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感,反而让我加倍地热血沸腾,对文天祥有了膜拜之情。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挺身而出的乱世英雄文天祥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摇摇欲坠,蒙古族部落逐步统一,实力的不断膨胀,加上好战的民族特性和现实利益的驱使,蒙古人再也不甘心在他们自己的草原牧羊纵马,他们发誓要让太阳照耀的地方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与此相比,宋王朝的历史则显得有点“软”,当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得以黄袍加身,他以自己的经历为鉴,对掌军权者尤为猜忌。他施计“杯酒释兵权”,得以集军权于一身,他又让文官掌控军权,企盼江山稳固高枕无忧。然而文官不通武略却成了宋王朝致命的弱点,从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宋朝那样边患连年;南宋王朝更是偏安江南一隅,不思收复中原,皇上昏聩无能,乱臣贼子当道,黎民已陷于水火,当政者却在欣赏西湖歌舞、江南美色!文天祥是个文人,更是一个有着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他兼

具了正统文人的浩然正气与政治家的铮铮傲骨。他少年得志,21岁中状元,一举成名天下知。宋恭帝德祐元年,侵宋元军渡江南下,宋王朝危在旦夕,他毅然投笔从戎,自赣州组织义军抗元他一路奋战,一路呼号,转战江浙,后奉诏入京保卫京师。他强硬的作风,如山洪暴发般的激情,山河为之动容,风云因而变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看透生死的豪侠义士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因为死也得死得有价值。死也有“无为而死”和“有为而死”的区别:失意伤心而死、遭遇不幸抑郁而死、和人赌气自杀而死都是“无为而死”;为了正义而死、为了国家而死、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死才是“有为而死”。文天祥已经洞悉了生死的内涵。

德祐二年元军进逼首都临安,他主张背城决战,却被投降派阻止。他于国家危亡之时挺身而出,置生死于度外,舍弃了常人不能割舍的官位——辞去右丞相的职务,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赴元营谈判。此一去,他已经抱定了舍生取义的决心,他“初至北营,抗词慷慨”,元人虽为虎狼之师,也是“上下颇惊动”。中国历史上似乎从来就不缺少媚骨奸佞之臣,他们不思国之安危,反而落井下石、公报私仇,“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让文天祥孤立无援,一步步逼向死亡之门。当被元军扣留后,他“自度不得脱”,因而“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义士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也许吕师孟、贾余庆之徒到死也不明白是什么让文天祥有如此铮铮铁骨!在被元军扣留期间,元人竭尽威逼利诱之能事,但他一直昂着高贵的头颅,自始至终岿然不动。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说,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民族大义才是人生弥足珍贵的东西,而在生和死的抉择中,有一种生却是超脱于寻常的气节之上的,这就是“隐忍以行,将以有为也”的生。文天祥认为自己为人臣未尽全忠,为人子未尽全孝,不应当死在小节上,所以,当“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余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时,他没有引决而殉节,而是选择了“隐忍以行”,图“将以有为”。他才是文人中的真豪杰,诗人中的伟丈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倔强执着的爱国贤臣《指南录后序》中最曲折动人的是文天祥百折不回、辗转逃生之行,他对自己一身维系着整个国家的重要性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为了爱国的最高目标,他在奋力突围。在被元军扣留的日子里,文天祥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方设法逃离虎口,“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并立即联系淮东和淮西二置使,“约以连兵大举”。这时,元军散布谣言说文天祥已经投降并做了元丞相,“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他“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他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冲破重重封锁,万死不辞,为的只是回到属于他自己的地方,回到战斗的岗位上。

逃亡中寻求希望和出路,这是十分痛苦的事,更何况这一路上艰辛备尝,命悬一瞬呢?文天祥愤于元人强占我大好河山,恨于投降派卖国通敌,忧于国家前途命运,叹于九死一生的经历!文中接连用了二十多个述“死”句,讲述了自己在回归途中的遭遇,一气贯注,似连弩齐发,又

如疾雨砸江,时而令人惊叹不已,时而令人大汗淋漓,时而令人唏嘘战栗。文气蒸腾,荡气回肠,如黄河决堤,似江水奔涌。“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掩卷沉思,文天祥泪流满面,回顾逃亡与求索的道路,感慨万千,好在自己已经沿着强烈的家国意识情感线,回到属于自己的磁场!文天祥爱国却不做作,喜怒哀乐之情跃然纸上,这又让我看到一个真实的爱国者形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文天祥的身上已经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自觉行为,重读《指南录后序》,让我领悟了文天祥浓烈的爱国情和博大的生死情怀。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 除 右 丞相兼枢密使,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统领各路兵马。

[德祐:南宋恭帝赵(xiǎn )年号。德祐二年即公元1276年,三年后南宋亡。除:授官。意思是除

去旧职,授予新职。右丞相:丞相之一。枢密使:枢密院长官,掌管国家

兵权。都督:统率。路: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

时 北 兵已迫 修门 外, 战、 守、 迁 这时,北方的元兵已逼近临安城外,出战、固守、迁都等事

皆 不及 施。都来不及布置。[北兵:即元兵。文天祥不承认元朝,故只称“北兵”。迫:逼近。修门:本是楚国郢都的城门,

后来代指国都城门。迁:指迁都。施:布置,部署。]缙绅、大夫、士萃 于左丞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

相府, 莫 知 计 所出。相府,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解救的办法。

[错误! 错误!

阶。缙绅、大夫、士泛指大小官员。萃(cuì):聚集。莫:否定性指示代词,没有谁。所出:出自哪儿。] 会 使恰逢双方使者

辙 交驰,北 邀当国 者相见,众 谓 予 一行往来频繁,元人约我当权者派人会面,大家认为我去一趟为可以 纾 祸。就可以解除祸患。

[会:适逢。辙:车迹,这里指使臣的车子。当(dānɡ)国者:主持国事的人。当,主持,

掌管。谓:认为,觉得。为:时间副词,将。纾(shū):解除。] 国 事 至 此, 予不得国家形势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

爱 身, 意 北 亦 尚可以口舌动也。顾惜个人的生命了,(再说)估计元人也是可以用言语打动的。

[得:能。爱:吝惜,舍不得。意:动词,估计。以:介词,用,凭。口舌:代言辞。] 初,奉 使往 来,原先,我国使者去去来来,

无 留 北者, 予 更欲 一 觇 北,没有被扣留在元营的,(这次,)我就更想窥视一下元方的虚实,

归 而求救国之 策;于是辞 相 印 不 拜,回来后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我不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就职,

翌 日, 以资政殿学士 行。第二天,便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奉使:奉命出使的人。觇(chān ):窥视。辞:

推却。拜:接受任命,这里指任职。翌(yì)日:第二天。

以:介词,凭……身份。资政殿学士:文天祥的原任官职。]

初至北营, 抗 辞 慷 慨, 上下颇刚到元营,(我与元人)论战的言辞十分激烈,元营上下颇为

惊 动,北 亦 未敢遽 轻吾国。震惊,元人也就不敢马上轻视我国。[抗辞:抗辩。抗,论争。遽(jù):立刻,马上。

] 不幸 吕师孟 构恶于前, 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

贾余庆献谄 于后, 予 羁縻不得 还,贾余庆在我出使后又讨好敌人,我被软禁起来不能回国,

国事 遂 不可收拾。国家局势于是不可收拾了。[不幸:意外得到灾祸。吕师孟:南宋兵部侍郎,暗通元军。构恶:挑

拨,陷害。前、后:均指时间。贾余庆:南宋右丞相,充任祈请使至元军,

暗中通敌卖国,陷害文天祥。羁縻(jī mí):软禁,扣押。还(huán ):回。]

予自度 不得脱, 则 直 前 诟 虏 帅 失信, 数 我自己估计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敌帅不讲信用,列举

吕师孟叔侄为 逆,吕师孟叔侄充当叛逆的罪状,

[度(duó):揣度,估量。直:径直,含有理直气壮,毫不畏惧之意。 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诟(ɡòu ):责骂。虏:对敌人的蔑称。

数(shǔ):列举罪状。叔侄:指吕师孟及其叔叛将吕文焕。逆:叛逆。]

但欲求 死, 不复顾 利害。北 虽 貌只想求得以身殉国,不再考虑个人的安危。元人虽然表面上

敬,实 则 愤怒。对我表示尊敬,实际上却很恼恨我。[但:只。利害:指个人的安危。偏义复词,义

在“害”。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 二贵 酋 名 曰 “馆 伴”, 两个高级头领,名义上是招待我的官员,

夜则 以 兵围所 寓 舍,而 予不得归矣。夜晚却带兵围住我住的馆舍,因此我无法逃归了。[贵:高贵,地位高

的。酋:头领。馆伴:在宾馆招待使者的官员。

以:动词,带领。寓:动词,寄居。而:连词,表结果。]

未几,贾余庆等 以祈请使 诣 北,北 驱不久,贾余庆等人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元兵强迫

予 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我跟贾余庆一道前往,但不在使者之列。[未几:不久。祈请使:南宋求和专使。诣(yì):到……去。

北:指元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市)。驱:赶,这里是强迫之意。并:副词,一同。目:列,名单。]予分当引决,然而 我理当自杀,然而仍然

隐 忍 以 行。昔人云:“ 将 以有为也。”含垢忍辱地前往。古人说:“(忍辱负屈是为了)将来有所作为。”

[分(fèn ):职分。作状语,按职分。引决:拿刀自杀。隐忍:忍耐。以:连词。昔人:指唐朝名将南霁云。]

至 京口,得 间 奔真州, 即具以北 到了镇江,得到一个机会逃往真州, 我立即将元兵内部的

虚实 告 东 西二 阃, 约以连兵大举。虚实情况全部告诉了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与他们约定联兵讨元。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间(jiàn ):空隙,机会。真州:今江苏仪征县。即:就。具:副词,都,全部。以:介词,把,将。东、西:指淮东、淮西。

阃(kǔn ):本指国门,这里借代边帅,即淮东制置使李庭芝,淮西制置使

夏贵。恭帝刘降元后,李庭芝仍苦守扬州,兵败后被杀。大:副词,

大力,奋力。举:指起兵抗击元军。]中 兴 机会, 庶几 在此。

国家复兴的机会 ,也许就在此举了。

留二日,维扬帅 下(在真州,)我停留了两天,维扬的主帅(以为我来劝降,)下了

逐客之令。逐客 令。[中兴:国家衰败之后得以复兴。庶几:大概,也许。维扬:今江苏扬州市。帅:维扬统帅李庭芝。

] 不得已, 变 姓名, 诡踪迹, 草 行 露迫不得已,我变换姓名,隐蔽行踪,在荒草间行进,在露天下

宿, 日与 北 骑 相出没于长淮间。穷 饿睡觉,每天跟元人的骑兵在淮东路一带周旋。 窘迫饥饿,

无 聊,追 购 又 急,天高地迥,没有依靠,元军悬赏追捕得又十分紧急,天高地远,

号 呼 靡 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诡:诡秘莫测,这里作动词,隐蔽。草、露:名词作状语。长淮:指当时

的淮东路(今江苏中部)。穷:指处境窘迫。无聊:没有依靠。购:用重金悬赏缉拿。迥(jiǒnɡ):远。靡及:达不到。—已而后来

得 舟,避 渚 洲, 出 北海,然后渡扬子江,找到一只小船,避开江心洲,出了北海,然后过扬子江,

入 苏州洋,进入苏州洋,]已而:后来。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北海:长江口以北的海面。扬子江:指

长江。苏州洋:长江口外偏南的海面。[展转四明、天台, 以又在四明、天台一带辗转流亡,最后才

至于永嘉。到达永嘉。

—展转:又作“辗转”,多次转移。四明:今浙江宁波市。天台:山名,在宁波南。以:结果连词,才。永嘉: 今浙江

温州市。]

呜呼!予之及于死 者,不知其 几 矣!哎呀!我濒临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之: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及:赶上,面临。其:句中语气词,表揣测、估计。] 诋 大 酋辱骂元兵的高级官员,

当 死;面临着死亡; 骂逆 贼 当 死;与 贵 酋辱骂叛国贼,面临着死亡;与敌方两个重要官员

处 二十日,争 曲直, 屡 当 死;在一起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面临着死亡;

去 京口, 挟 匕首以备不测, 几自 刭逃离京口,身藏匕首以防意外,差点割颈自刎而

死;经 北 舰十余里, 为 巡船所物色,身亡;经北舰巡弋的十多里水面时,被元兵巡逻船盘查,

几 从 鱼腹 死;真州 逐之城门外,差点葬身鱼腹而死;在真州(由于谣传误会),我被赶出城门外,

几 彷徨 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差点于走投无路中死去;到扬州,经瓜洲扬子桥,假使碰上

哨, 无 不死; 扬州城下,进退敌人的哨兵,没有一次是能够生还的;在扬州城下,进退

不 由, 殆 例送死;坐 桂公塘土围 中,骑数 千不能自主,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土围子里,敌骑几千人

过 其 门, 几落 贼手 死; 贾家庄几从土围子门口经过,差点落在贼寇手里而死;在贾家庄几乎

为巡徼 所陵 迫 死;夜 趋高邮, 迷失 道,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夜里奔向高邮,迷失了道路,

几 陷 死;质 明,避哨竹林中, 逻者数十几乎陷没而死;天刚亮时,在竹林里躲避哨兵,碰到几十名

骑, 几 无所 逃死;至高邮, 制 府 檄 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子免死;到了高邮,制置司的通缉令

下, 几 以 捕 系死;行城子河, 出入乱尸 中,下达,又几乎因被逮捕而死;在城子河行船,穿行在乱尸之中,

舟与 哨相 后 先, 几 邂 逅 死;(我们的)船与敌人巡哨一前一后,几乎险些遇敌而死;

至海陵,如高沙,常 恐 无辜 死;道 海安、如皋,到海陵,去高沙,时时担心白白送死;路过海安、如皋,

凡三百里, 北 与寇 往 来 其 间, 无日共三百里路程,元兵与盗匪在这一带往来出没,没有一天

而非可 死;至 通州,几 以 不纳 死;以小 舟不可能死去;到了通州,几乎因为不被收留而死;驾着小船

涉 鲸波 出,无 可 奈 何,而 死 固 穿行在惊涛骇浪之上,实是出于没有办法,至于死本来已经

付之度外矣。置之度外了。[诋(dǐ):辱骂。当(dānɡ):面临。大酋:指元军统帅伯颜。逆贼:指吕氏叔侄及贾余庆。贵酋:指馆伴。

曲直:犹“是非”。去:逃离。文天祥等十二人,在杜架阁的帮助下逃离

京口。以:目的连词,以便。不测:意料不到(的事故)。刭(jǐnɡ):割脖子。

经北舰十余里:指路过元兵防守的水面。为……所……:表被动。物色:

搜寻。从:动词,这里指“钻进”。彷徨:徘徊,游移不定,这里指走投无路。

如:到……去。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城南长江之滨。扬子桥:即扬子津,

在今扬州城南。竟使:假使。不由:不由己,不能自主。殆:副词,几乎。

例:类于,等于。桂公塘:扬州城外小丘,上有残破的土墙。贾家庄:扬州城

外地名,在句中作状语。巡徼(jiào ):本为动词,巡查。这里作名词,指

巡查的队伍。陵:同“凌”,动词,欺侮。趋:奔向。陷死:陷没而死。

质明:天刚亮时。质,正。无所逃死:动宾词组。“所逃死”是动词

“无”的宾语,直译为“逃避死的方法”。所,结构助词,兼有指代的作用。

高邮:今江苏高邮县。制府:即制置司衙门(掌军务)。檄(xí):征召、

声讨的文本,这里指通缉令。以:因。城子河:在江苏高邮县城东南。

邂逅(xiè hòu ):偶然遇上,不期而遇。海陵:今江苏泰州市。无辜:无

罪,白白地。道:取道;经过。海安、如皋:今江苏海安县、如皋县。

寇:盗匪。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以:介词,用,译作“驾”。鲸波:巨浪。

无可奈何:没办法。固:本来,早已。付之度外:犹“置之度外”。]呜呼!死生,昼夜 事也。哎呀!死生是早晚间的事情。

死 而 死矣,而境界 危 恶,层 见 真的遇到死,就死了吧,而处境艰难险恶,层叠交错地出现,

错出, 非 人世 所 堪。不断地发生,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境界:处境。层见错出:不断出现。 堪:经受得住。—痛 定 思 痛, 痛痛苦过去了,现在再回想当时的痛苦,那又是

何如 哉!怎样的痛苦啊!

予在患难中,间以 诗记 所 遭, 今我在患难之中,间或用诗记述那些险恶的遭遇,直到现在

存 其 本 不忍 废。 道中 手自抄录。 还保存着这稿本,舍不得丢掉。在逃亡路上亲手抄录。

使北营, 留 北关外, 为一卷;发 北关 外,记出使元营,被扣留在北关外的诗,为一卷;记从北关外出发,

历吴门、毗陵,渡 瓜洲,复还京口, 为一卷;脱 京口,经吴门、毗陵,渡过瓜洲,重回京口的诗,为一卷;记逃出京口,

趋 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 为一卷;自 海道至奔向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的诗,为一卷;记从海路到

永嘉,来 三山, 为一卷。永嘉,抵达三山的诗,为一卷。[北关外:临安北门外,即皋亭山,元兵驻地。吴门:今苏州

市。毗(pí)陵:今江苏常州市。三山:今福州市。]将 藏之于家, 使 来我将把这诗稿收藏在家中,让后来

者 读之,悲 予 志焉。的人读了它,为我的志向而悲叹。[悲:为……而悲,同情。焉:句末语气词。

] 呜呼!予 之 生也幸, 而 幸 生也 哎呀!我活下来也够幸运的了,然而侥幸地活下来

何 为? 所 求 乎 为 臣, 主 辱,是为了什么呢?所追求的是尽一个臣子的职责,国君受到污辱,

臣 死 有余僇; 所求 乎臣子即使死了也有罪过;(而我现在还没能死成,)所追求的是

为 子, 以父母 之 遗体 行殆,尽一个作为儿子的责任,用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去冒险,

而 死 有余责。即使死了也有罪责。[何为:为何。殆:危险。] 将请罪于君, 君我将向国君请罪,君王

不许; 请罪于 母, 母 不许。不许可;向母亲请罪,母亲大人不同意。[于:向,引进对象。许:同意、许可。

] 请罪于先人 之墓, 生无以 救 国难,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活着没有用来拯救国难的办法,

死 犹 为厉 鬼以击贼, 义也;死后仍要变成凶恶的鬼去杀贼,这才是合乎义理的行为;

赖 天 之灵,宗庙之福,修 我戈矛, 从 王依赖上天的灵气,宗庙的福气,整治我的武器,跟从君王

于师,以为 前驱,雪九庙之 耻,复 高祖之业,投身军旅,作为打头的先锋,雪九庙的耻辱,恢复高祖的业绩,

所谓 誓不与贼 俱 生, 所谓 鞠 躬称得上发誓不跟贼寇一起活着,正如人们所说的勤勤恳恳,

尽 力,死而后已,亦 义 也。竭尽心力,到死为止,这也是合乎义理的行为。[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厉鬼:凶恶的鬼。修我戈矛,从王于师:语出《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

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嗟夫!若予 者,唉!像我这样的人,

将 无往而不得 死 所矣。 向 也使予委骨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我的死地。以前假如我把尸骨抛弃在

草 莽, 予虽浩 然 无所愧怍, 然 微 以 自荒野里,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国君和父母的面前

文 于 君 亲,君 亲其谓 予何!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又将认为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诚 不自意 返 吾 衣 冠,自己的确没有料想到能回到宋朝,重新穿上汉人的服装,

重 见日 月,使 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再见到皇上与皇后,让我随时能死在故国,又有什么遗憾呢!

复 何憾哉!又有什么遗憾呢![微:无,没有。文:文饰。旦夕:早晚,比喻时间短暂。正丘首:古时传说,狐狸在洞外死去时,

一定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所在的土丘,表示对自己

巢穴的依恋。后多用“正丘首”表示死于故乡或故国。]

是年夏 五,改元 景炎,庐陵 文天祥 自这年夏季五月,改年号为景炎,庐陵人文天祥亲自为

序 其 诗,名曰 《指南录》。那本诗集写了序,书名为《指南录》。[是年:即公元1276年。改元:改年号。景炎:

宋端宗赵昰(shì)的年号。序:名词作动

词,作序。《指南录》:文天祥诗集之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动词,授官。即除去旧职,授予新职

(2)都督..

诸路军马 都督:名词作动词,统率 (3)时北兵已迫.

修门外 迫:动词,逼近

(4)缙绅、大夫、士萃.

于左丞相府 萃:动词,聚集 (5)会使..

辙交驰 ①会:副词,适逢 ②使:名词,使者 (6)北邀当.

国者相见 当:动词,主持,掌管 (7)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

祸 ①为:时间副词,将 ②纾:动词,解除 (8)予不得爱.

身 爱:动词,吝惜 (9)意.北亦尚可以..

口舌动也 ①意:动词,估计

②可以:可以凭借 (10)予更欲一觇.

北 觇:动词,窥视 (11)归而.

求救国之策 而:连词,表顺承 (12)于是辞相印不拜.

拜:动词,接受任命 (13)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介词,凭……的身份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译文:满朝大小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府,没有一个人能拿出解救的办法。(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于左丞相府”置于动词“萃”之后;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环节二:分析文理

3.下列各句属于文天祥出使北营严峻形势的一项是( )

①时北兵已迫修门外②战、守、迁皆不及施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④北邀当国者相见⑤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⑥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⑦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⑦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⑤属于文天祥对形势结果的推测,⑥是以往的出使经验,⑦是出使的目的。

4.下列对第1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天祥“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以一身而兼二职,以一身而系国运,说明他当时的地位举足轻重。

B.当时,元军大兵压境,而南宋群臣惊慌失措,聚集在文天祥的府邸,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C.亡国在即,文天祥认为自己“不得爱身”,这可以看出他已经有为国捐躯的决心了。

D.经过权衡,文天祥决定出使,并在第二天立即出发前赴险恶丛生的敌营。

解析:选B B项,“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文天祥“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所以“聚集在文天祥的府邸”错误。

(二)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北亦未敢遽轻

..吾国①遽:副词,立刻

②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2)不幸吕师孟构恶

..于前构恶:动词,挑拨,陷害

(3)予自度.不得脱度:动词,揣度,估量

(4)则.直前诟

..虏帅失信①则:连词,就

②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③诟:动词,责骂

(5)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动词,列举罪状

(6)夜则以

..兵围所寓

..舍①则:连词,表转折,却

②以:动词,带领

③所:代词,所字结构,相当于“……的地方”

④寓:动词,寄居

(7)而.予不得归矣而:连词,表结果,相当于“因此”

(8)北虽貌.敬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抗辞慷慨

..

古义:指意气激昂

今义:指大方

(2)不复顾利害

..

古义:指个人的安危

今义:指利益和损害

3.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译文:刚到元营时,(我与元人)论战的言辞十分激烈,元营上下颇为震惊。(省略句,“抗辞”前省略了主语“我”)

(2)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译文:可不幸的是,吕师孟(与我有夙怨,)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在我出使后又讨好敌人。(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前”“于后”分别置于谓语“构恶”“献谄”之后)

(3)予羁縻不得还。

译文:我被软禁起来不能回国。(被动句,无标志被动词)

环节二:分析文理

4.下列各句不属于直接表现文天祥斗争场面的一句是( )

A.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B.直前诟虏帅失信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D.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解析:选D D项,“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是文天祥敢于辞锋犀利怒斥敌人的原因。

5.下列对第2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主要叙述了文天祥在元军营中不辱使命,捍卫民族尊严的经历。

B.文天祥刚到元营时,痛骂元军统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C.“直前”的动作,“诟”“数”的言辞,使文天祥的凛凛雄姿毕现纸上。

D.虽然军事上失利,但作为国家使节,作者气节坦荡,大义凛然,坚决斗争。

解析:选B B项,“痛骂元军统帅”不是刚到元营时。

(三)阅读课文第3、4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动词,到……去

(2)北驱.予并.往①驱:动词,逼迫

②并:副词,一同

(3)而不在使者之目.目:名词,列,名单

(4)然而隐忍以.行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5)将以有为

..也有为:动词,有所作为

(6)得间.奔真州间:名词,空隙,机会

(7)即具以.北虚实

..告东西二阃①以:介词,把

②虚实:名词,情况

(8)庶几

..在此庶几:副词,大概、也许

(9)诡.踪迹诡:动词,隐蔽

(10)穷.饿无聊穷:形容词,处境窘迫

(11)追购

..又急追购:动词,指元军悬赏追捕

(12)展转

..四明、天台展转:动词,多次转移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穷饿无聊

..

古义:没有依靠

今义:指(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2)以至于

..永嘉

古义:到达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予分.当引决分:名词作状语,按名分

(2)草.行露.宿草、露:名词作状语,在荒草间,在露水中

4.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译文:每天跟元人的骑兵在淮东路一带周旋。(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长淮间”置于动词“相出没”之后)

环节二:分析文理

5.下列各句属于文天祥逃亡中窘迫情形的一项是( )

①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②得间奔真州③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④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⑤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选D ①作者尚未开始逃亡,②叙述找机会逃亡到真州,不属于文天祥逃亡中窘迫的情形。

6.下列对第3、4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说明作者此时已经成了俘虏,完全丧失了国家使节的地位。

B.作者本想一死了之,但是认为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局面还有可能扭转,所以“隐忍以行”。

C.作者刚到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表现了其立志复兴国家的急切心情。

D.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避”“出”“渡”“入”“展转”等,详细铺陈了南归行程。

解析:选D D项,“详细铺陈”错误,这里是简明扼要地写出了南归行程。

(四)阅读课文第5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之及于

...死者,不知其几矣.

①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及:动词,面临……的情况

③于:介词,表“及”的归趋,相当于“到”

④矣:句末语气词

(2)诋.大酋当死诋:辱骂

(3)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

..死

①去:动词,离开,逃离

②以:连词,表目的③自刭:自杀

(4)如.扬州如:动词,到……去

(5)竟使

..遇哨竟使:连词,假使

(6)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送死

..,殆例

①不由:不能自主

②殆:副词,接近于③例:动词,等于,类于

(7)夜趋.高邮趋:动词,奔向

(8)几陷死

..陷死:动词,陷没而死

(9)质明

..,避哨竹林中质明:天刚亮的时候

(10)几以.捕系死以:连词,因为

(11)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①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②凡:副词,总共

(12)几以不纳.死纳:动词,接受,准许进入

(13)以.小舟涉鲸波出以:介词,用,可译为“驾”

(14)而境界

..危恶境界:境地,处境

(15)痛何如

..哉何如:副词,怎样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2)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见”同“现”,出现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为巡船所物色

..

古义:指盘查、搜寻

今义:指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

(2)几彷.徨.死

古义:指走投无路

今义:指犹豫不定,不知往哪儿去好

4.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为巡船所物色。

译文:被元兵巡逻船盘查。(被动句,“为”表被动)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在贾家庄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被动句,“为”表被动)

(3)死生,昼夜事也。

译文:死生是早晚间的事情。(判断句,“……也”表判断)

环节二:分析文理

5.下列对第5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引出了作者九死一生的经历回顾。

B.本段扣住一个“死”字,从赴敌营抗辞说到“至通州”,一口气历数出十八个“死”。

C.“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表明了作者对死亡的态度,而为了“将以有为也”,他万死不辞,对自己经历的磨难无怨无悔。

D.段首,一句“呜呼”总揽全段;段末,一句“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文章的气势推向悲痛的顶点。

解析:选B B项,作者历数十八个“死”,是从赴敌营抗辞说到“以小舟涉鲸波出”。

(五)阅读课文第6~8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间以

..诗记所遭①间:副词,间或,有时

②以:介词,用

(2)使.北营使:动词,出使

(3)使来者

..读之来者:名词,后世的人

(4)悲.予志.焉①悲:动词,思念,同情

②志:名词,心志

(5)臣死有余僇.僇:同“戮”,罪

(6)以父母之遗体

..行殆.①遗体:指父母赐予自己的身体

②殆:形容词作名词,危险

(7)生无以

..救国难无以: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办法

(8)修.我戈矛修:动词,整治

(9)从.王于师从:动词,跟从

(10)以为

..前驱①以:连词,表顺承

②为:动词,作为

(11)若予者.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12)将无往而不得死所

..矣死所:名词,死的地方

(13)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①向:名词,以前

②委:动词,抛,扔

(14)然微以自文于

..君亲.①文:动词,文饰

②于:介词,向

③亲:父母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

译文: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活着没有用来拯救国难的办法,死后仍要变成凶恶的鬼去杀贼,这才是合乎义理的行为。(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先人之墓”置于谓语“请罪”之后) 环节二分析文理

3.下列各句不属于表现作者报国意志的一句是( )

A.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B.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

C.誓不与贼俱生

D.自文于君亲

解析:选D D项的意思是“在君王和父母前文饰自己的过错”,不能表现作者报国意志。

4.下列对第6~8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6段说明诗集的内容是“悲予志”,保存并结集的目的是“以诗记所遭”。

B.作者在第7段中表明:自己死里逃生正是要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国家。

C.作者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表明了他为复兴国家奋斗到底、死而无憾的决心。

D.第7段的议论体现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天祥作为正直士人的代表所能体现的最高思想境界。

解析:选A A项,诗集的内容是“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保存并结集的目的是“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意志

1.从教材中积累

文天祥在元营慷慨陈词,意欲以死报国,以死殉节。后被元军无理扣押,敌人羁縻了他的身躯,却羁縻不了他的气节。他本想“引决”,但为了爱国的最高目的,他审时度势,“隐忍以行”,后来百折不挠,辗转逃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体现出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文天祥是把个人的生死和民族命运联结在了一起,他选择生是为了救亡图存,选择死是为了殉国尽忠,文天祥是高尚的。

2.从历史中积累

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名医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从没有见过像您这样沉着坚强的人,您真是大丈夫!”

3.从现实中积累

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

你相信奇迹吗?你相信既盲又聋又哑的人也能成为作家吗?有的,这个人便是伟大的海伦·凯勒女士。她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苏丽文小姐。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她知道每个人都很爱她,所以她不能辜负他们对她的期望。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

几年以来,当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海伦·凯勒虽然身患残疾,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学教育,以后更致力于教育残疾儿童的社会工作。这种努力上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海伦·凯勒真可算是个身残志坚的人。

海伦·凯勒能够不因残废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上进,所以最后才有卓绝的成就。我们平常人既聪明又健康,假如还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话,真是很对不起自己啊!

4.从名言中积累

(1)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2)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富科

(3)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拉蒂默

(4)意志引人入坦途,悲伤陷人于迷津。——埃·斯宾塞

(5)培养意志是我们生存的目标。——爱献生

(6)力量不是来自体力,而来自不屈不挠的意志。——甘地

5.从佳作中积累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

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

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才能造化成珍贵的琥珀;

种子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水滴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才能穿破坚硬的石块。

(二)这样运用素材

[精彩片段]

诗人泰戈尔曾写下一段鼓动人心的诗句:“我不祈祷在险恶中得到庇护,只祈愿能无畏地面对它们;我不祈求我的痛苦会停止,但求我的心能够征服它。”

没人能向我们保证,怎么做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路走得顺顺当当、无忧无烦;但是,我们自己至少能做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更多的信心和勇气,用微笑去面对可能到来的各种考验,并且相信幸运会降临,届时就能转危为安。

印度国父甘地曾说:“力量不是来自体力,而来自不屈不挠的意志。”一个人的意志,可以成就多少不可思议的奇迹!生活的周遭,什么难题都有,有些人撑不下去,有些人挺了过来,差别只在于意志与决心罢了。想要成为站在应许之地的幸运儿,不能垂头丧气,只要坚持自己的脚步,信心就能将奇迹放在我们的手中。

就像既盲又聋又哑的海伦·凯勒,虽然身体很弱小,但她的精神很强大,她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不断战胜自己,终以强者的姿态走向心中的光明。

[领悟] 运用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和印度国父甘地的名言以及海伦·凯勒的例子表明意志力在人生历程中的作用:人生路上,一切都得靠自己——靠自己的决心,靠自己的意志。

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语文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都清楚,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的反差。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的偏差 生活无处无“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考试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以致有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考试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

(二)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二、解决高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度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是做到“不耻下问” 语文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语文教学理论,刻苦钻研语文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四、学校各项活动情况:积极参与活动,严格要求自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除婚假七天外从未请假一天,也未耽误一节课。上班开会不迟到不早退,较好的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今后继续坚持。本学年即将过去,新的学期年又要来到。我又要踏上新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 发表时间:2011-08-19T17:58:52.780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50期作者:高国政[导读] 多年来,“语文难教,成绩难提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 河南项城市高寺镇松源博士学校高国政 多年来,“语文难教,成绩难提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他们不知熬过多少夜晚,撒下多少汗水,费尽多少心机。然而,得到的回报却往往不如人意。可以说,语文教学效率低,差不多已成为公认的事实。更新教学方法,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提高学生素质和成绩的需要,改革已迫在眉睫。 1.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陈旧、繁复、效率低,已不适应形势需要。我国语文教学法领域一直沿着前苏联凯洛夫模式,教师讲授一篇课文的程序是:析题——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大意——总结写作特点——布置作业,并且还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截然分开。作文教学呢,也是几十年的老面孔:教师命题——简单讲解——学生两节课写好——教师两星期内批改完——教师一节课讲评作文。这种教学模式,结构陈旧,速度慢,效率低,运行程序繁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位置,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发育特点也要求改革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 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类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信息传播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和以前有明显不同。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信息来源广而快。他们不愿意再象上辈人那样,象机器木偶一样坐在教室里,等待老师象喂奶似的去灌输知识,也不愿意听老师花费很长时间才讲清楚的那个问题。只有不断变化的活动才能吸引他们的心。 3.和世界一些教育、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改革。象日本、美国等,他们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各种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活动多,发言积极,并且教师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与从不同的观点,气氛相当活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已到了不改就难以提高成绩,不改就没有出路的地步。 二、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影响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关键是课堂和课外两个环节。因此,要想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也应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 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改过去少散慢差的教学模式为以大容量、紧结构、快速度、高效率为特点的新样式。课堂上要按照教学规律,遵循“三主”方针,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象全国特级教师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无不如此。目前影响较大的“双快”教学法,即快速阅读、快速作文,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教师规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节课),快速阅读课文,完成有关练习,快速讲解,快速作文,快速讲评。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三主”方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这也正是教学大纲中所着力要求的),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课外即课外活动的改革 要改过去的单一,呆板为丰富、有趣。语文是一门“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科学。因此,要认真抓好第二课堂,这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有效措施,其作用决不能低估。在开展活动时,一定要适合青少年特点,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语文成绩为中心。比如可以成立语文兴趣小组,举办知识讲座;可以举行作文竞赛、读书竞赛、演讲比赛;可以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关注社会发展;可以成立文学社团,创办文学社会刊、社报,发表文学作品;也可以组织学生向报刊杂志、广播电台投稿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一定能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中学语文教学成绩的提高。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偏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制作与使用研究方案

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制作与使用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变化最为明显和积极的,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到来,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进入到现实课堂中,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 “微课”(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就是缩小的课堂,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培训翻转课堂的项目中,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它在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如何设计、开发和实施微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课题以高中语文教育为背景,紧紧围绕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设计、制作及使用等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实践等方法,探索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们的浓厚兴趣。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微课”一方面将长期形成的教学活动“碎片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应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恰当的微课实践,教师设计制作和使用微课,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可使学生快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引发、提高其解决问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从培养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学法引导,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入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探究,找到了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对策,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能够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误区;策略 当前背景下,听、说、读、写是高中语文学科中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缺一不可。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阅读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地方甚至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权,以作业代替。2.阅读教学方法太过单一,教师只是锁定课本篇目,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更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心理。3.阅读教学过程太过简单,各类答题技巧充斥,割裂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二、提高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实现整体与局部的有效结合。高中语文阅读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科学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调动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最终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因此,实现阅读教学中整体和局部的有效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主旨、框架、写作的目的。第二,当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有利于基本的认识之后,语文教师应当挑选文章中的重要段落进行讲解。第三,对于涉及到阅读文章解题关键的段落,语文教师应当着重讲解。2.将语文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首先,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认真研读教材,然后从中积累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并背诵文章中优美的句子。其次,鼓励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紧密结合,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又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最后,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所学习的阅读文章选择作文话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写作,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3.鼓励学生多阅读,升华精神境界。阅读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人的发展中阅读的数量越多,往往这个人的知识素养比较高,道德素养也比较高,个人的元认知能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写总结,必须实事求是,事实要准确,不能报喜不报优,不要夸大其词。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本年度我的语文教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 去年X月我担任XX级X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XX、XX 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语文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语文教学杂志进行语文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语文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语文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语文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是做到"不耻下问" 语文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语文教学知识。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11296702.html,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 作者:宋艳红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9期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希望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法 高中学习非常紧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深入理解文章。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灵活,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实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以下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利用情境创设进行教学 语文具有很多意象,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想象,在脑海里勾画场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满足学生的想象,将文章内容情境生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情景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提问的方法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因为问题不仅能够带动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实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巾帼英雄吗?”学生纷纷进行回答,“巾帼”代指女性,“巾帼英雄”就是女性英雄。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了“谁说女子不如男”,提问学生“这段戏文大家知道唱得是哪一个女英雄吗?”学生进行了回答。通过这样的授课形式,学生大大加深了对木兰诗的理解,充分理解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查找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女子不能从军”反映了什么?引导学生阅读全诗,概括出诗歌的情节,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浓缩,第一部分替父从军,人在征途(1~3);第二部分征战前线,十年铁马(4);第三部分功成名就,辞官归乡(5~6);第四部分赞美木兰,讴歌事迹(7)。通过这样,学生能够清晰地全面掌握诗文内容。提问学生通过对诗文的归纳,木兰的可敬与可爱之处在哪?进一步深化诗歌,使木兰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又比如,在学习《小狗包弟》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平常与宠物狗有过接触吗?”,学生针对教师问题进行回答,有的学生回答接触过,特别喜欢宠物狗;有的学生回答害怕狗,没有接触过。这样来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共鸣,提问学生“通过预习《小狗包弟》,结合自身与宠物狗的接触,你有何感想?”很多同学回答,作者十分残忍;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很自私。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深入提问“如果你生活在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1《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word教学参考

【题文】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小说是各省市考核的重点,但总体上看这类文体的阅读的得分率不高,不少考生见到小说阅读题就心里没底,实际小说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小说阅读题的解答还是很有帮助的。 人物形象的题目在小说中是必考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是概括特征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有的是结合环境、情节、标题和主旨进行探究,考题灵活多样,这节微刊我们就来讲解一下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 一、小说的一般阅读方法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作为突破口。 人物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二、考点解读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还能完整展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的关系,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常见设问方式】 (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

(一)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鲁迅在《祝福》里对祥林嫂的眼神描写。 例: 初到鲁镇家做工——顺着眼——安分 再到鲁镇家做工——眼角带着泪,眼光也没有那样精神了——经受丧子之痛,打击沉重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不理会镇上人冷冷的笑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别人嘲笑她的伤疤——瞪着眼——表示自己的愤怒 捐了门槛之后——眼光分外有神——有了生存的希望 沦为乞丐——眼珠间或一轮——生命之火已经接近熄灭 问有无灵魂——眼睛忽然发亮——生命的微光突闪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的变化看出生命之火日渐熄灭。 鲁迅高超的文学手法之一“画眼法”,深刻地惟妙惟肖地活画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2.语言描写 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绘形绘色,跃然纸上。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 光说不写的语文课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要写,就显得非常痛苦,这是缺少锻炼的缘故。写顺了,写惯了就不再觉得是一伯苦事,反而有一种写后的酣畅淋漓的快感。笔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对写的人来说是一种物化的思维的结晶!所以,爱写,是习惯使然,一旦写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思考的方式,那么,语文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就成了一种素质。 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在需要学生花时间去读、去感悟的时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犹如农民在晒干菜时“节约了阳光”,而用烘干的办法一样,得到的是老得蹦掉牙的干菜而已! 教师在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做一个红娘。当学生对课文没有兴趣的时候,教师应当将课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从而愿意甚至主动地阅读文本、开掘课文的内涵;当学生及时提供指导,让学生与广西深入地对话下去……如此教学教师就是学生喜欢的红娘,而不是令人讨厌的“第三者”!

功利性的学习使学习本身失去了与生俱来的那种快乐、那种美妙的感觉。学习势必成为一种附加的、外在的压力。游戏式的学习没有功利性,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由的活动,有利于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没有“游戏时代”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是没有幸福可言的童年。我们决没有理由为了孩子的明天的幸福而剥夺他们今天的快乐。没有快乐的今天哪有幸福的明天? 我们总是苦于无法了解学生,而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儿童文学。读孩子们喜欢读的书,你就会走进那个神奇的缤纷的世界,才有可能读懂儿童、读懂学生。其实,无论到任何时候,文学对于我们心灵的抚慰作用都是无法磨灭的,它给予我们的温馨和美感,将会让我们一生受用。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二) 平时的阅读教学总喜欢抓住文本里的那个最重要的问题,而后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说话,尽量钻到文本的深处,尽量还原作者原来的情趣,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文本后面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请你永安她的灵魂”作结,阿长不过是鲁迅家里的一个保姆,我们还读出她各种各样的毛病,鲁迅为什么如此的祝福她,纪念她呢?抓住此问题,深入文本,读阿长的名字的由来,读阿长的相貌,读阿长切切擦擦的毛病,读阿长粗俗的睡相,读阿长烦

高中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性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有着丰富的语文元素,可用于语文学习的“点”很多。同一篇教学素材在不同的老师那里可以讲出无数的内容来,完成所定的不同目标。所选取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缺乏严密的对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太强等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应当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我们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教学目标? 2. 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3. 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4. 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 5. 如何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 1.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终点,也是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状态的提前确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成的重要参照点; 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做什么。 而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评价与测验这些都不是教学目标。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的时候,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时,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并且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到达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还有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在能力培养等问题上的模糊性;教学目标陈述时所用概念操作性不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及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的不能全面考虑教学的结果;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清等等。 2.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有三个方面: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3.如何表述教学目标

常见的目标表述方式: 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荆轲刺秦王》 知识与技能: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我有一个梦想》 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日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理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探讨“中庸之道”、“和而不同”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论语选读》 抓住课文里的“哭”字重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探讨在宝玉挨打这一事件中哭过的人、不哭的人、应该哭而且可以哭却没有哭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人物形象情感,把握形象个性特点。 探究和鉴赏相结合,以“哭”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把探究性学习和鉴赏性学习自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探究和鉴赏能力。 ——《宝玉挨打》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10篇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1班和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该两班是高三理科基础教学班。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语文兴趣偏低,信心不足。教学过程中,我本着教有耐心,教有定法的原则,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欲望着手,坚守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坚持每课能得、每课必得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审慎、深入思考问题的潜力,授课中摒弃随意性和遍地开花的教学局面,抓住教书育人的重点,艰难推行启发点拨和自觉自主式教法、学法。 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和高三复习用书为主要学习资料,用心培养、发展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的潜力;借助《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主要宣传(CN)期刊《新读写》,引导学生用心健康地阅读,认真超多地写作,将语文融入广阔博精的读写交流之中;坚持每日一读古典名著《孟子》、《庄子》或一诗一美文的课前活动,注重挖掘、发挥中华传统文化里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用心作用的精髓知识,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帮忙学生建立、健全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内涵的正确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学期我完成了高中第五、六册和第一轮总复习用书的教学工作,还引导学生完成了6本《新读写》、3本〈〈中学语文〉〉和部分〈〈孟子〉〉、〈〈庄子〉〉的阅读任务,带领学生到校阅览室上了5次自由阅读写作课;指导林永昌同学撰写了一篇《存善修身正本清源探究中学生透过阅读《孟子》对确立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综合性学习论文。认真落实了八篇作文全写全批的教学任务。指导全体学生参加《名著之旅校第6届科技艺术节子活动之一》,部分学生效果良好。 遵循终身学习,不断自修,努力提升自我的思想,为了不断的提高端正教书育人的潜力和品行,我用心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先后到泉州五中、晋江养正、季延、南侨等中学听课,广泛学习更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怀着求真若渴的愿望,我认真研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培训教材》(1234期),利用网络和电话与同课题的同仁交流切磋,撰写了一篇经典文化读本案例《论语导读》,一篇论文《到底该怎样读论语》及多篇教学反思、心得。兼为组长,我能深入课堂,指导青年教师,担当课题教研联系工作,帮忙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带领大家一齐着手编写课题研究《校本教材》。指导何旋珠、张婷婷等老师撰写案例、论文。一学期来,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和道德品行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总结经验,扎实进步,教学相长。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二): 高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我们二高中语文组现有教师10人,男教师3人,女教师7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用心向上的教研组。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语文教改的大潮中,我们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以《纲要》为指导思想,努力让语文教学充满动感,充满活力,因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将语文教研组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敬业是做教师的根本素质,青年教育家魏书生说:一位教师,要做经师,要做人师。教书的同时始终育人。做经师、做人师是学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是国家利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中学语文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 丁小军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转变观念,变“讲堂”变“学堂” 新课程把语文教学推向了新的阶段,但至今仍有不少语文教师对此认识不足,仍然沿袭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方式,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上课还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方法,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如果说那样的教学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那也只能算是“高耗低效”或“片面短效”,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面教育是相去甚远的。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山东杜郎口中学就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该校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看不到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只有三面黑板,这些黑板就成了学生展现才华的阳光舞台。课堂上的黑板不够用,他们就在教室外的黑板上写,甚至在地上写,到处都可以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场所。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想说就说,想写就写,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获得全面发展。学生的正当行为是不受约束的,读书时或站或坐,表达是自由的,讨论是热烈的,发言是争先恐后的,只要围绕主题,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表达。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启示广大语文教师: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

的学是为了“会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角,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不仅“学会”,而且要最终达到“会学”。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应试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主体突出,生动扎实”的有效课堂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展现智慧,丰富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将传统的“讲堂”变“学堂”。 二、立足课堂,推动“三大转变” 1.教师由“严师”变为“学友” 语文教师要摒弃过去那种师道尊严的思想,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一种亲近感。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觉得课堂气氛很宽松,教师的面孔很亲切,学习起来就会很愉快,就会主动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认真思考问题,积极探寻结果,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共同研究,与学生的关系自然融洽,就能够加速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2.备课由“教案”变“学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内涵的三大要素。对学习的热爱,对探究的痴迷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性条件,把备教案改为备学案,学案就要紧紧围绕学生在课堂上怎样更好地学习而备,要围绕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合作交流而备。根据成功教育教学的策略,要求教师备学案要做到“低”、“小”、“多”、“快”。“低”就是要低起点,几乎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大部分问题;“小”就是小步子,新旧知识之间的跨度要小,让他们充分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在自身的进步中体验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多”就是让学生多参与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方法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方法 摘要:高中生经过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对现代文阅读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够 大概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同时,高中生的社会阅历相对丰富,基本 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老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更 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及现代文阅读的魅力。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 努力激发学生对现代文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 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方法 引言: 新时代的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语文考试中,单靠背诵的基础知 识点所占的比重不断降低,而分析作者情感和划分文章结构等部分不断上升。现代文是最能 够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文体之一,因此近些年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比率不断上升。由于现代文具有一定的含蓄性,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所以是学生失分比较大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学生现代文阅读学习现状,提出具体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现代文阅 读水平。 一、高中生现代文阅读的现状 高中生的生活相对单调,社会阅历相对较为匮乏,情感相对简单,现代文阅读训练也只 是限制在教学课本中,由于学生缺乏丰富的课外阅读储备,不能够深入地阅读和思考,不能 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复杂的情感。除了学生情感体验少这个因素外,学生自身的其他因素也 阻碍学生提升现代文阅读水平,比如,如果学生在日常的现代文学习中没有将作者想要的表 达的感情和自己的真实体会相结合,那么学生所体会到的情感就是和真实生活想脱离的,很 难够高效地提升现代文阅读能力。诸如此类的现状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文章主旨或者只是简单 地了解文章大意并没有深入挖掘情感,只是囫囵吞枣,白白的浪费了进行现代文阅读的时间 和提升阅读能力的机会。 二、提升高中生现代文阅读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现代文阅读考察重点,带领学生有目的训练 高中生学习现代文阅读的过程应该是灵活的、自由的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高中 老师一定要明确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和次要考察内容,让学生能够有目的进行现代文阅读学习,并能够查漏补缺,补充自身相对薄弱的地方。课本中的现代文的用词一般相对巧妙,老 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作者的用词,让学生感受到现代文阅读的魅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寻 找文章关键词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中心情感。除了要对关键词进行赏析,老 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重点句子,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词句储备量,还能够让学生在分析句 子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感受文章的层次感,提升写作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系统 学习文章之前进行语言概括,让学生能够大致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最后,学生想 要真正理解文章的情感就要考虑到作者所在的环境,并站在作者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学生只 有敢于突破自己所在的环境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揣摩作者情感的时候顾及到作者的身份和 性格以及所在的背景,学生才能够真正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提升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培训心得体会篇一:高中语文培训心得(2119字) 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语文新课程的学习中,我颇有收获。一、在语文新课程中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同时着眼“全面”。 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 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安排教学计划。教师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时,既要给优生“发展性匹配”,即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识和新方法,让学生感知最新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又要给中差生“适应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断获得成功,逐步增强信心,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切实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备课包括教材内容的加工,课外信息的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启发性问题和讲解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都要统筹考虑。备课给各层次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上课时还要机动灵活地落实。每节课要通过对学生的质疑、答疑、讨论或练习等判断学情,了解每个学生新的“惑”和新的,

使教学有的放矢。依据层次目标,设计有梯度的问“需” 题或训练题,要遵循以下三个前提: 1、掌握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使设计的问题和训练题 与之“衔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2、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各层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3、使学生有认识上的困难,值得思考与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证使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全面充分地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争取大面积 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读写听说每一方面又有多种方式。读,学生可以朗读、默读、读熟;教师可以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体验和感受。学生也可根据内容略读或精读。学生精读时要在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观点和看法等,并在“讨论”和“训练”时,说或写出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合作、讨论、互助,排除学生对课文理解、领悟的障碍。在讨论时让学生见仁见智,遇到有价值、有话可说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辩论,活跃学生思维,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辩论双方(或多方)必须要专注地听,听出对方的观点,听出对方的漏洞,还要在听的过程中观颜察色,辨析语气语调等;辩论时,学生必然要快速及时地组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除了要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彻底改变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技巧 语文教学研究表明:语文教学以阅读为本,在阅读过程中,尊重阅读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强烈的自我需要意识,还学生以自我感悟的机会,重视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这种模式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与和谐的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承认和肯定,学生的兴趣和想法得到尊重,并由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有效地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设置悬疑,引发兴趣 "引而不发,跃如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一个"引"字。"引"就是启发,就是暗示。要求教师"不发"是为了让学生"发",而且"会发",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引"的最佳方式是设疑提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疑,抓住启发的最佳时机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求知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如在讲述5项链6一文时,我们只着重在理解作者莫泊桑构思深意上提出问题:"

作者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要安排一个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相会的场面?为什么要点明项链是假的这个事实?"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能够没有兴趣吗?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我们实际上把握了小说全部构思的匠心,也把握了全篇的精华。 二、分层教学,注重钻研思考。 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已见,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民主的环境,提供自主条件,既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逗”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如学习《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都固定在“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上面,为了使探索更为深入,可提出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一定会被激活,从而走向更远更深。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里,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三、优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标准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邓文明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邓文明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的弱点,关键在于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 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主的阅读。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 年的教学进度来说,文章论述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新课标主体性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 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 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上世纪 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最后得到 的结论几乎都是:关键在于忽视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对文本主动、自 主的阅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失误直接导致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动摇和削弱,与《语文 课程标准》“阅读教学建议”第四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要 求相背离,影响着语文教育的效果,甚至扼杀了学生对语文原本的兴趣。 根据整个高中阅读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来说,从整体上来 考虑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探究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学生 要实现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按层次进行阅读。教师要借助第 一学年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 学生的视线转移到老师引导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平时积累的经验自觉地加以 运用。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不断地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 趋向高考的要求。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 究性学习,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以类 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 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要立足文本,引导探究;然后把握方向,适时引导;最后提示方法,授之以渔。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 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 地改变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 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个性化阅读 第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强调阅读的兴趣。主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 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根据自 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 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 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 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 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