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本书是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供 中医药类专业用)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中医诊 断学所学之精要。诀后又有具体要求的内容,对歌诀所述进行充分 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 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院校学生及 自学中医者阅读,对临床工作者亦颇具参考价值。

书名: 中医诊断学速记歌诀

作者: 李兴广 杨毅玲

CIP号: 218073

ISBN: 978-7-122-25149-7

责任编辑: 李少华

出版发行: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

购书咨询: 010-********

售后服务: 010-********

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18086562.html,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主 编 李兴广 杨毅玲

编写人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田鹏飞 李兴广 李秀岭

杨毅玲 张 珊 张惠敏

林 燕 姜秀新

中医课程速记丛书是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为蓝本,采用七言或五言歌诀形式编著,概括了中医基础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内容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包括中医诊法、中医辨证、诊断综合运用等内容。该门课程知识点多,而且零散,对学习者来说,快速简便的学习记忆该门课程是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本书按照教材的框架体系将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点编成歌诀,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读者只需熟读背诵数句简单上口的歌诀,便可以迅速掌握复杂的中医诊断学知识,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由于编者知识和经验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请同行及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12月

-----

-----

------

----

---

-----

---

--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体

四、望姿态

第二节 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二、望五官

三、望躯体

四、望四肢

五、望二阴

六、望皮肤

第三节 望排泄物

一、望痰涎

二、望呕吐物

三、望大便

四、望小便

第四节 望小儿示(食)指络脉

一、示(食)指络脉的三关定位

二、示(食)指络脉的观察方法

三、示(食)指络脉的形色变化与意义第五节 望舌

一、舌与脏腑的关系及舌诊原理

二、舌诊的临床意义

三、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舌诊的内容

五、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第二章 闻诊

第一节 听声音

一、正常声音

二、病变声音

第二节 嗅气味

一、病体之气

二、病室之气

第三章 问诊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第三节 问现在症

------------

--------

--

---

----

---

---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五、问耳目

六、问睡眠

七、问饮食口味

八、问二便

九、问女子

十、问男子

十一、问小儿

十二、问情绪

第四章 切诊

第一节 脉诊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二、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脉象要素和平脉特征

四、常见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五、脉象鉴别、相兼脉和真脏脉

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七、脉诊的临床意义及脉症从舍第二节 按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二、按诊的内容

第五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意义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二、八纲辨证的源流

第二节 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第三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一、证候相兼

二、证候转化

三、证候真假

第六章 病因辨证

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一、六淫辨证

二、疫疠辨证

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一节 气病辨证

一、气虚证

二、气陷证

三、气虚不固证

四、气脱证

---

----

--

-----

----------

-----------

------五、气滞证

六、气逆证

七、气闭证

第二节 血病辨证

一、血虚证

二、血瘀证

三、血热证

四、血寒证

第三节 津液病辨证

一、津液亏虚证

二、津液内停证

第四节 气、血同病辨证

一、气血两虚证

二、气虚血瘀证

三、气不摄血证

四、气随血脱证

五、气滞血瘀证

第八章 脏腑辨证

第一节 肝与胆病辨证

一、肝血虚证

二、肝阴虚证

三、肝郁气滞证

四、肝火炽盛证

五、肝阳上亢证

六、肝风内动证

七、寒滞肝脉证

八、肝胆湿热证

九、胆郁痰扰证

第二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一、心气虚证

二、心阳虚证

三、心阳暴脱证

四、心脉痹阻证

五、心血虚证

六、心阴虚证

七、心火亢盛证

八、痰蒙心神证

九、痰火扰神证

十、瘀阻脑络证

十一、小肠实热证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一、脾(胃)气虚证

二、脾虚气陷证

三、脾(胃)阳虚证

四、脾不统血证

五、寒湿困脾证

六、湿热蕴脾证

-----

--------------

-------

------------

----八、寒滞胃脘证

九、胃火炽盛证

十、食滞胃脘证十一、胃脘气滞证十二、胃虚停饮证

第四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一、肺气虚证

二、肺阴虚证

三、肺阳虚证

四、风寒束肺证

五、风热犯肺证

六、燥邪伤肺证

七、寒痰阻肺证

八、肺热炽盛证

九、痰热壅肺证

十、大肠湿热证

十一、肠热腑实证

十二、肠燥津亏证

十三、大肠虚寒证

十四、虫积肠道证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一、肾精不足证

二、肾阴虚证

三、肾气不固证

四、肾阳虚证

五、肾虚水泛证

六、肾不纳气证

七、膀胱湿热证

第六节 脏腑兼证辨证

一、心肾不交证

二、心肾阳虚证

三、心肺气虚证

四、心脾两虚证

五、心肝血虚证

六、脾肺气虚证

七、肺肾阴虚证

八、肝火犯肺证

九、肝胃不和证

十、肝郁脾虚证

十一、肝肾阴虚证

十二、脾肾阳虚证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第一节 六经辨证

一、太阳病证

二、阳明病证

三、少阳病证

---

-----

----

---五、少阴病证

六、厥阴病证

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五、卫气营血的传变第三节 三焦辨证

一、上焦病证

二、中焦病证

三、下焦病证

四、三焦病证的传变第四节 经络辨证

一、十二经脉病证要点

二、奇经八脉病证要点

三、十五络脉病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专门研究如何诊断疾病表现,分析疾病变化,了解病变规律的一门科学。

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和辨证,

望诊观察七方面,神色形态舌排物。

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

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内容】

(一)诊法

望诊——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断病。

闻诊——听病人的语言、呼吸等声音,嗅病人发出的异常气味等以断病。

问诊——询问病人的有关病情资料,如病史、自觉症状等以断病。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切脉和触按病人有关部位以断病。

(二)辨证

症、证、病的区别如下。

症——症状(包括体征),是背离人体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

证——证候,对当时的环境、病因、病机、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病势)等情况的概括。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

辨证——将四诊所获得的资料,根据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对病因、病性、病位、病机、病势等方面作出判断。

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

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内容】

(一)司外揣内

又叫“以表知里”,意为观察、分析病人的外部表现,就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变化。医生诊断疾病时,通过观察、分析患者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去推测、认识存在于体内而不能直接感觉到的病机。临床上,望面色、听声音、问二便、切脉象、触肌肤等,均属“司外”;而对上述临床表现进行辩证思维,以审察病机,识别证候,便是“揣内”。

(二)见微知著

通过观察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全身的病变。这是因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任何一部分都与整体或其他部分密切联系,因而局部可反映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例如,舌的局部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整体状况。

(三)以常达变

以正常的状况为标准,就可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这一原理用于中医诊断,意味着以健康人体的表现或状态去衡量病人,就可发现病人的异常之处及病变所在,从而为作出正确的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

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内容】

(一)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诊断疾病即使局部患病,也应考虑到整个人体及外界环境对病证的影响。

(二)四诊合参

望闻问切诸诊合参,详尽收集临床资料。为什么要四诊合参呢?

① 减少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带来的偏差。

② 四诊各有独特的功能,又有局限性,只能相互补充,不能互相取代。

(三)辨别病证

既辨病又辨证。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