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弥勒佛的点化

弥勒佛的点化

弥勒佛的点化
弥勒佛的点化

弥勒佛的点化

弥勒佛亦称笑佛或喜欢佛。该佛白白胖胖,和谒可亲,给人一种信任感。曾经有幅对联是这样写的: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对联使我受到点化,情不止禁地谈些粗浅的感悟。

生活需要欢笑。笑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说明遇到了值得高兴的事,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使人心态年青,使人健康向上,使人感到生活的充实和乐趣。喜欢笑的人能懂得生活,笑是生活的调味品,笑是驱除忧愁的灵丹妙药,笑是增添人们相互之间的信任和承诺,笑是人们心胸敞亮,善待一切。现在有好些电影娱乐片、相声、小品、戏曲以及报纸、刊物中的小幽默,就是逗你发笑,借以冲淡不必要的苦脑,无端的忧伤。真善美永远是生活的主流,笑是一切旋律中最动人的乐章。

生活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凡是心底善良的人都可以做到。百姓百姓,百人百姓,各人的志趣爱好千差万别,不尽相同,爱好相同的可以成为朋友,政见不一的大可不介怀,只要不是大事大非则予以谅解。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相同的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不一定非要弄个面红耳赤,见个山高水低。“海纳百川”的博大的胸怀是承载爱情、亲情、友情以及人类之爱的方舟,相互拥有关爱和被关爱的温馨,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空前和谐。嫉妒之心不可有,要承认只要是人,他就有优点和不足,“红眼病”要不得,不受功名之累,不受利禄之困,该是你的别人抢不走,不属你的再想来不了,一切顺其自然。君不见那些纵有良田万亩者仍是一日三餐;房千间

夜宿只占一间,百年之后谁也带不走!看破红尘才能大彻大悟,与世无争才能做理解和宽容。

生活需要沟通。朋友、亲人、同事之间都需要沟通,任何人不可能做到万事不求人,生活上大家互相关心,学习上互相帮助,挪动笨重物件需要别人帮忙,红白喜事更需要大家的捧场,这些都是以沟通为前提的。特别是对门四邻,有事无事多走动,闲谈之间多交流,互相了解了有事别人才会热心相助。“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与人之间只要有公事或私事需要来往,那就得以诚相待,一面之缘亦是交情,不可莫然置之,一块共事,形同陌路,与公与私都是不可取的。

许多不同的人组成了一个社会,特别是炎黄子孙,大家的群体意识和观念较为浓厚,共同的利益把大家连在一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56个民族和睦相处,大家多一点快乐,少一点忧愁,多一点包容,少一点狭隘,多一点沟通,少一点冷莫,明天的生活一定更加美好。

玉器雕件的寓意

翡翠寓意 玉石行有句古话,叫“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造型来自于人们的信仰、民间传说、动植物的谐音和暗喻等。要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对玉石造型有更广泛的了解。现择常见者简述如下: 1. 佛: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常取材于大肚弥勒佛造型,是解脱烦恼的化身——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2. 龙:祥瑞的化身,与凤一起寓意成双成对或龙凤呈祥。 3. 凤:祥瑞的化身,与太阳梧桐一起寓意丹凤朝阳。 4. 羊:洋洋得意,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 5. 菊:与松一起寓意松菊延年。 6. 磬:寓意喜庆。 7. 鹅:羲之爱鹅。王羲之是晋代书法家,从家鹅游水中悟出用笔之法,于是养成爱鹅之癖。 8. 蝉:一鸣惊人。 9. 熊:与鹰一起寓意英雄斗志。 10. 虾:弯弯顺。 11. 龟:平安龟或长寿龟。与鹤一起寓意龟鹤同寿。带角神龟即长寿龟。 12. 猪:寓意龙。汉皇子刘彘的彘意思是猪,也是龙。 13. 蟾:蟾与钱谐音,常见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与桂树一起寓意蟾宫折桂。常有三脚蟾与四脚蟾之分。 14. 观音:观音慈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 15. 仙鹤:寓意延年益寿。鹤有一品鸟之称,又意一品当朝或高升一品。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与鹿和梧桐寓意鹤鹿同春。 16. 灵芝:长寿之意。 17. 如来:即如来佛,是万佛之组。 18. 达摩:常有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面壁等造型。达摩面壁九年修行,有“面壁九年成正果,风风火火渡江来”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初祖。 19. 钟馗:扬善驱邪。常有钟馗捉鬼的造型。 20. 和尚:两个和尚寓意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布袋和尚即弥勒佛。 21. 怪兽:与蝙蝠、铜钱、喜鹊一起寓意福禄寿喜。 22. 獾子:寓意欢欢喜喜。 23. 狮子:表示勇敢,两个狮子寓意事事如意。一大一小狮子寓意太师少师,意即位高权重。 24. 喜鹊:两只喜鹊寓意双喜,和獾子一起寓意欢喜。和豹子一起寓意报喜。喜鹊和莲在一起寓意喜得连科。 25. 财神:招财进宝之意。 26. 八仙: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庆寿。八仙是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钟离、曹国舅、蓝采和。有时用八仙持的神物法器寓意八仙或八宝。八种法器是葫芦、扇子、鱼鼓、花篮、阴阳板、横笛、荷花、宝剑。 27. 兰花:与桂花一起寓意兰桂齐芳,即子孙优秀的意思。 28. 梅花:和喜鹊在一起寓意喜上眉梢。松竹梅一起寓意岁寒三友。 29. 驯鹿:福禄之意。与官人一起寓意加官受禄。 30. 麒麟:麒麟送子。祥瑞兽,只在太平盛世出现。 31. 蝙蝠:寓意福到。五个福和寿字或寿桃,寓意五福献寿。和铜钱在一起寓意福在眼前。与日出或海浪一起寓意福如东海。与天官一起寓意天官赐福。 32. 貔貅:据说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是金银财宝,自然浑身宝气, 因此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

《西游记》名著考点复习

初中名著考试《西游记》部分考点概括 (一)作者简介: 吴承恩:明朝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标神话小说《西游记》。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二)思想内容艺术成就: 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人物的活动有广阔的天地,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施展其超人的本领。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西游记》可以说是一部最能体现我国人民丰富想象力的小说,也是一部最接近儿童文学的古代小说。 (三)人物形象: 孙悟空:敢做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猪八戒: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耍小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 沙和尚:憨厚忠诚,尽职尽责,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 唐僧:他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士人气质的人物,作者对他是批评多于肯定。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而又胆小懦弱,而且常常误信谗言,颠倒是非,无理责骂和残忍地处罚为取经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孙悟空。唐僧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这一点是《西游记》和传统的取经故事一个很大不同之处。 (四)读书感言示例: 1、西游记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虽然大家都认为悟空法力高强,是最厉害的,但我却有点不以为然.他法力高强是无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西天取经的旅途之所以会如此有惊无险的顺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劳.西游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3、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

人生飘忽百年内 且须酣畅万古情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一、杜甫《饮中八仙歌》 唐代贺知章、李?Q、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等八人嗜酒豪饮放达,他们都先后在长安住过。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从“饮酒”的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戏题《饮中八仙歌》云: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五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诗分写八人,各人用二句、三句、四句不等,句句押韵,

一韵到底,气脉贯通,一气呵成。诗人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意的笔触,精炼的诗句钩勒出八个人物的形象与神采。宋人诗话评议:“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也,故老杜所题诗,往往亲到其处,益知其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对镜取形是细写,毫发毕露。映灯取影是略写,轮廓逼真。两种手法好像是绘画有工笔与写意。“饮中八仙歌”都是描写醉态,自然更适宜用写意手法。如写贺知章,贺因授秘书监,史称“贺秘监”,他的《咏柳》、《回乡偶书》等诗篇唱传千载。他不仅是著名诗人,还是“一纸才数十字,世甚珍之”(宋朱长文《续书断》)的书法家,《宣和书谱》云:“能文,善草隶,当世称重。”传世品有《草书孝经》,为日本皇室藏御物国宝。更是恬淡风流,放旷不羁的“四明狂客”(贺自号)。孟?ぁ侗臼率?》有一段文苑佳话:贺知章与李白邂逅相逢,酒后兴尽,才知囊中无钱,贺随即解下腰间佩带的金龟抵了酒钱。了解了真性情的贺秘监,才读懂了“狂客风流,落笔精绝”(窦暨《述书赋》)的草书和传诵人口的诗篇,都是作者个人性情的艺术载体。杜甫裁出这样的形象时,剪取一个天真烂漫的侧影,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姿。这是剪影,形象逼真而精炼,这是仙态,世间绝无而仅有。同样,诗中其他七人都各有特色。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1、翡翠灵芝式如意,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 清康熙朝的如意注重雅玩之趣,其材质以竹木类居多。由于皇帝的好尚以及经济因素,这一时期玉石类如意极少,而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弥足珍贵。

2、绿地镂空粉彩福寿如意,长55cm。 此如意仿三镶如意形制,通体在蓝绿色釉上绘云蝠纹,并在如意首、腹、尾部饰精美的金彩镂空纹饰。首部为五蝠捧寿,中腹作双蝠捧寿,尾部为四蝠捧寿,三处的寿字写法皆不同。柄身背面有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识。 此如意器型规整,釉色艳丽。清宫廷所藏瓷如意的制作与一般宫廷用瓷相似,先由内府造办处下属如意馆绘出画样,得皇帝允准后发付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所以质量较高。粉彩瓷器上用镂刻技法自乾隆时期兴起,因工艺难度大而甚为鲜见,此柄瓷如意上采用镂刻技法,足见皇帝对如意这类器物的喜

爱。 ——阳文: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3、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如意首雕突额长髯的寿星,一手托如意,一手持桃,盘腿曲膝端坐于正中。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他们手持法器,神态各异,端坐在流云之上。柄上还浮雕 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柄尾系有

用红丝编结的寿字和以黄丝缠成万字的黄丝穗。如意上的纹饰,雕刻细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4、鹤顶红灵芝如意,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

佛教节日一览表(附:“十斋日”介绍)

佛教节日一览表(附:“十斋日”介绍)正月初一弥勒佛圣诞 正月初五四明知礼尊者圆寂 正月初六定光佛圣诞 正月初六圭峰宗密大师圆寂 正月初九帝释天尊圣诞 正月十一真谛三藏圆寂 正月十二省常法师圆寂 正月十三牛头法融禅师圆寂 正月十七百丈怀海禅师圆寂 正月廿一蕅益法师圆寂 正月廿二见月律师圆寂 二月初一马祖道一禅师圆寂 二月初二太虚大师圆寂 二月初五荆溪湛然尊者圆寂 二月初五玄奘法师圆寂 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道安法师圆寂 二月初九六祖慧能圣诞 二月十一贞诲法师圆寂 二月十三四世班禅大师圆寂

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 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 二月廿六永明法师圆寂 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 三月十六准提菩萨圣诞 三月十六慧可大师圆寂 三月十八昙衍法师圆寂 三月廿八李通玄长者圆寂 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四月初四支遁三藏圆寂 四月初四慈航菩萨涅槃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 四月初八道宣律师诞辰 四月十四省庵法师圆寂 四月十五佛吉祥(卫赛节) 二月廿四善慧菩萨涅槃 四月廿八药王菩萨圣诞 五月初六鉴真法师圆寂五月初六布敦大师圆寂五月初八善慧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

五月十三神会禅师圆寂五月十八法天三藏圆寂五月十八胆巴大师圆寂五月廿六僧祐大师圆寂五月三十弘赞律师诞辰六月初三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初五鸿楚法师往生六月十五不空三藏圆寂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廿一智周大师圆寂六月廿二慧思尊者圆寂七月初四莲池大师圆寂七月初九截流法师圆寂七月十三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五盂兰盆会 七月十五玛尔巴大师圆寂七月十九法上国师往生七月十九承远法师圆寂七月廿一普庵祖师圣诞七月廿二圆测大师圆寂七月廿四法琳大师圆寂

我心目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我心目中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莫高窟之所以非常有名,那是因为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五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伟,保护最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近几十年来,国内为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相比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赤身女人等。有佛经故事画等,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它的石窟主要开凿于盛唐时期。 莫高窟的主要景物有九层楼。

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见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使迦牟尼的“接班人”。 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它攒尖高耸,檐牙错落,铁马叮咚,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我们以莫高窟为骄傲,中国以莫高窟为自豪,世界有了莫高窟,文化遗产将更加丰富,更加壮观。

园林常见水生植物图片及简介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荷花、黄花鸢尾、千屈菜,菖蒲、香蒲、慈姑等。 挺水植物有:荷花、千屈菜、菖蒲、黄菖蒲、水葱、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香蒲、泽泻、旱伞草、芦苇等。 荷花,【英文名】Lotus flower(Hindu Lotus) 【拉丁学名】Nelumbo nucifera 千屈菜,【英文名】Spiked Loosestrlfe,Purple Lythrum,purple loosestrife【拉丁学名】Herba Lythri Salicariae

菖蒲,【英文名】calamus/flag/flagleaf,【拉丁学名】Acorus calamus Linn 水葱,【英文名】Softstem bulrush,【拉丁学名】Scirpus validus Vahl 再力花,【拉丁学名】Thalia dealbata 梭鱼草【英文名】Pickerelweed,【拉丁学名】Pontederia cordata

花叶芦竹【拉丁学名】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 香蒲【拉丁学名】Typha orientalis Presl. 泽泻【拉丁学名】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inn 水竹(别名旱伞草)【拉丁学名】Cyperus alternifolius 浮叶型水生植物: 浮叶型水生植物的根状茎发达,花大,色艳,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常见种类有王莲、睡莲、萍蓬草、芡实、荇菜等。浮叶植物有:睡莲、荇菜、水鳖、芡实等。

《国宝档案》2013-05-09清 翠玉灵芝如意 解说词

《国宝档案》解说词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国宝档案》,“万事如意”是中国人最常说的一句祝福语,其实,如意还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吉祥物件,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近三千件精美的如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禁城,去共赏如意。 北京故宫博物院已收藏明代和清代皇家御用器物,而文明天下,其中仅如意就有近三千件之多,每一件都称得上巧夺天工,价值连城,其中尤其以灵芝造型的如意最为典型。这柄翡翠灵芝式如意,长47.8厘米,用整块翡翠雕刻而成,工匠因材制作,如意周身雕刻小灵芝和石榴花,既保持了翠玉的天然情趣,又把灵芝长寿、石榴多子的美好寓意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样是翠玉灵芝如意,这柄如意就被雕刻成整枝的灵芝状,它长39.3厘米,头部雕刻了大小三个灵芝,手柄雕刻成灵芝的枝干,枝干相互缠绕,缀满了小灵芝,再配上鲜红的丝穗,显得更加富贵华丽。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灵芝是长生不老的仙草和能够起死回生的神药,传说中的寿星“彭祖”,活了700多岁,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就是他常年服食灵芝的缘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灵芝就成为长寿祥瑞之神草,把如意做成灵芝状,恰好表达了灵芝所蕴含的各种美好寓意。

你可能想象不到,如意最初的用途竟然和人们生活中用的爪杖是孪生姐妹,爪杖是用来挠痒的用具,老百姓都亲切的叫它“痒痒挠”和“不求人”,就说它能“触及手不能到达之处,代手之用,可尽如人意”才有了如意的雅号。南北朝时,文人雅士给帝王将相手中的如意起了一个雅号叫“握君”,这是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银质鎏金如意”它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供佛的银如意。中国第一位封建女皇武则天,曾把自己的年号封为“如意”,元代以后如意被赋予更多的吉祥寓意,逐渐成为人们祈福祥瑞的用具和赏玩之物,演化成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符号。 寓意吉祥的如意,在清代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新年第一天,乾隆也要把如意摆在案头,写进诗里。皇帝的女儿出嫁,大臣们也要争送如意,人人皆爱如意,却只有嘉庆皇帝例外。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先从皇宫中无处不在的如意说起。 清代时乾隆皇帝格外喜爱如意,宫廷内陈设如意,到了随处可见的程度。乾隆就在诗中写道:“处处座之旁,率常陈如意。”而英国大使马格尔尼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写道:“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乾隆皇帝专门把宫廷画院成为“如意馆”,在宫廷画中,也不难找到如意的影子。《乾隆雪景行乐图》描绘的是,乾隆一家人在花园赏雪的情景,乾隆皇帝端坐在龙椅上,正兴致

弥勒佛最有名对联

弥勒佛最有名对联 大凡寺庙,进得山门的第一殿即是天王殿。殿中有一尊凸肚袒胸笑口常开的佛像,这即是弥勒佛。挂在弥勒佛像两旁的对联,各处寺庙均不一样,小编整理了以下弥勒佛对联,供大家欣赏! 北京潭柘寺弥勒佛龛两边的对联大概要算最有名的: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四川峨嵋山灵岩寺也有一副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山东济南千佛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弥勒佛前的对联是: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畅怀。 福建鼓山白云峰涌泉寺弥勒佛前的对联是: 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看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 坦荡荡的布袋中,无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乐升平。 台湾高雄市寿山龙泉寺大雄宝殿弥勒像前的对联是: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四川成都附近的新都宝光寺弥勒佛前有一联云: 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守份安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因可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四川乐山寺凌云寺的弥勒佛前的对联曰: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月,观上观下,观别人总是有高有低。 四川峨嵋山洪椿坪弥勒佛堂联云: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佛像两侧,有一副独具特象的对联: 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 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 湖南武冈山胜力寺联: 肚肠宽肥容世界,大大大; 心肺冷静笑人生,哈哈哈。 福州市鼓山涌泉寺联: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由来?

宗教与文化模拟试卷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宗教与文化》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试题为客观题,请按要求填涂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处。 A1. 记载弥勒菩萨故事的佛典,主要有《弥勒上生经》和()。 A. 弥勒下生经 B. 法华经 C. 金刚经 D. 地藏经 B2. 据佛教史料记载,佛典共有()结集。 A. 三次 B. 四次 C. 五次 D. 六次 C3.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悲。 A. 文殊 B. 普贤 C. 观音 D. 地藏 A4. 佛教经典中讲观音最著名的是()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A. 法华经 B. 金刚经 C. 禅经 D. 地藏经 D5. 佛教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 佛 B. 法 C. 僧 D. 律 D6. 所谓“三藏”不包括()。 A. 经 B. 律 C. 论 D. 法 A7. 竖三世佛不包括()。 A. 药师佛 B. 迦业诸佛 C. 释迦牟尼佛 D. 弥勒佛

B8.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行。 A. 文殊 B. 普贤 C. 观音 D. 地藏 D9.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愿。 A. 文殊 B. 普贤 C. 观音 D. 地藏 C10. ()菩萨在中国世俗中的影响几乎超过了一切神祗。 A. 文殊 B. 普贤 C. 观音 D. 地藏 A11. 罗汉是()的简称。 A. 阿罗汉 B. 十八罗汉 C. 五百罗汉 D. 十六罗汉 D12. 以下不属于“天龙八部”的是()。 A. 天众 B. 龙众 C. 夜叉 D. 罗汉 B13. 佛教史上的“第一结集”是由()主持的。 A. 释迦牟尼 B. 迦叶 C. 阿难 D. 优波离 C14. 侍从释迦牟尼时间最长,号称“多闻第一”的大弟子是()。 A. 观世音 B. 迦叶 C. 阿难 D. 优波离 A15. 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专指()。 A. 释迦牟尼 B. 三世佛 C. 七佛 D. 五方佛 D16. 横三世佛不包括()。 A. 药师佛 B. 释迦牟尼佛 C. 阿弥陀佛 D. 弥勒佛 D17. 在民间,释迦牟尼的名号中“如来”和()最常用。 A. 无上士 B. 世间解 C. 天人士 D. 世尊 A18.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智。 A. 文殊 B. 普贤 C. 观音 D. 地藏 C19.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是()。

翡翠常用题材及寓意

翡翠常用题材及其寓意 中国的翡翠雕刻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翡翠雕刻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以此来寄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最美好的祝愿。翡翠雕刻中常见的题材及其寓意如下: 1、福至心灵:雕有蝙蝠、桃、灵芝三种内容。桃,代表长寿,形状似心;?蝙蝠借“蝠”之谐音为“福”;灵芝则表示“灵”义。?三者组合的图案代表幸福的到来使人心有灵犀一点通。 2、鹤鹿同春:雕有鹤、鹿、松。鹿,指“禄”、“六”;鹤,借其谐音表示“合”,鹿、鹤指“六合”,即天地东西南北;松树意指长寿,象征永远沐浴于春天之中,幸福吉祥。 3、二龙戏珠:龙珠乃宝珠也,可避水火,代表逢凶化吉,吉祥如意。 4、流云百福:雕有蝙蝠和层层纹线。前者指“福”,后者象如意,层层云纹表示延绵不断。流云百福表示百福不断之意。 5、鱼龙变化:图案为天上一条龙,水中一条鲤鱼,龙首鱼身,鲤鱼跃于龙门之上。古代有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凡是鲤鱼能跃过龙门的,就可变成龙,否则在额头上留点红而归,永远为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志,飞黄腾达,步步高升之意。 6、松鹤延年:图案为松、鹤两物。松乃百木之长,象征长寿,还可作为有志有节之意,故“松鹤延年”有延年益寿,志节高尚之意。 7、喜上眉梢:图案为梅花枝头站有两只喜鹊。喜鹊指“喜”,两只代表双喜;梅花指“眉”,借喜鹊登在梅花枝头,寓指“喜上眉梢”“双喜临门”。 8、报喜图:图案为豹子与喜鹊。豹为“报”,喜鹊为“喜”,两者相连为“报喜”之意。

9、喜从天降:图案为网上有一蜘蛛。?蜘蛛民间传说为“喜蛛”,此图案有“喜从天降”之意。 10、马上封侯:图案为马上有一只蜜蜂和猴子。借三种动物表示“马上封侯”之意,以此代表马上青云得志,飞黄腾达之意。 如图案为大猴背小猴,则指“辈辈为侯”;如图案为枫树(封)、印、猴(侯),或蜜蜂(封、)猴(侯)、抱印者,称“封侯挂印”。 11、福禄寿喜:图案为蝙蝠、鹿、桃和喜字。分别代表“福”“禄”“寿”“喜”,福禄寿喜表示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 12、长命富贵:图案为雄鸡长鸣(“长命”),立于牡丹花旁,牡丹花乃富贵的象征,连在一起意指“长命富贵”。 如将牡丹花改为若干禾穗(“百岁”),则指“长命百岁”。 13、教子成名:图案为雄鸡教小鸡(子)鸣(名)叫,寓意为“教子成名”。 14、福寿双全:图案为蝙蝠、桃子、二古钱。分别指“福”、“寿”、“双全”,表示希望有幸福,富有和长寿之意。 15、福寿三多:图案为蝙蝠、桃子、石榴(或莲子)。石榴(或莲子)内有许多籽(多子),三者意指“多福、多寿、多子”之意。 16、三星高照:图案为福星、禄星、寿星。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寿星司生死。“三星高照”象征幸福、富有、长寿。 17、多福多寿:图案为一个寿桃,数只蝙蝠,意指福气不断,健康长寿。 18、岁岁平安:图案雕有穗、瓶、鹌鹑。?以“岁岁(穗)平(瓶)安(鹌)”之意表示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19、福在眼前:图案雕有蝙蝠与一枚古钱。古钱为外圆内方,中有一小孔,借“孔”为“眼”,钱为“前”,合称为“福在眼前”。 20、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图案雕有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的图案,来表达“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意。

千佛山简介

千佛山简介 千佛山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千佛山,古城历山”,至今算来,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候大舜帝曾经在此山下耕种,所以千佛山又称“舜耕山”。是人民祭祀舜耕的地方。这里每年都在搞“迁祓(fú)”仪式,借以除恶。“迁祓”就是“迁居高处,祓除不祥”,因“迁祓”于“千佛”谐音,后人就将此山称为千佛山了。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公顷,距离市中心2.5千米,于1959年开辟为公园。主要有兴国禅寺、历山院、大舜石图园、万佛洞、文昌阁、弥勒胜苑和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还有一种说法是隋唐时期,山东境内佛教昌盛,善男信女在山的崖壁上雕凿了许多佛像,兴建了千佛寺,所以称为千佛山。 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山公园的北门,北门为正门。迎面看到的是气势宏伟的四柱三楼石坊,“千佛山”三个字是1922年6月由本寺和尚行洹书字后募立而成。进门后,路两旁是石雕的十八罗汉.我们面前这尊侧身卧佛像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涅槃像,长10米,重50吨,姿态款款,仪表雍容,面颊丰富,双肩宽阔,肉髻(j ì)螺发,双耳垂肩,眉目修长,双眼微睁,胸部装有寓意祥瑞的“卐”字符号,给人以慈祥的感觉,信佛的朋友可以拜拜,以祈求佛祖保佑。 [ 观音园]观音菩萨,是古代东方最著名的慈悲善神。在中国,观音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古语所谓“家家有弥勒,户户有观音“,反映了观音信仰在中华大地普遍盛行和在民众中的深远影响。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园里看到的白衣观音,她身高15米,矗立在水池中央,法相慈蔼,可近可亲。池周围是各种观音的化身,分别是:自在观音、送子观音、数珠观音、渡海观音、杨柳观音等26尊. 好了各位,拜完了观音菩萨咱们开始登山。登山路有两条,我们从西路上山,东路下山。大家看我们前面的这个小亭叫做唐槐亭,建于1957年,又叫四面亭,这里原址是秦琼庙。庙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将秦琼的塑像。现在庙已经不存在了,在原址建了这座唐槐亭。旁边的这棵唐槐,又称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很孝顺,每年都来千佛山为自己的老母亲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上山从来不骑马,而是将马拴在这棵树上。大家看,这棵古槐树干已经空了,但有一颗幼槐穿过树洞茁然生长,就像自己的母亲抱着孩子一样,所以这棵树又叫“母抱子槐”,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我们前面横跨登山盘道的牌坊叫齐烟九点坊,上书“齐烟九点”四字,坊后书有“仰观俯察”四字。牌坊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历城县 令叶圭(guī)书主持修建。“齐烟九点”也是他写的。“仰观俯察”是从《兰亭序》书帖中勾勒放大而成。

云南弥勒大佛简介

云南弥勒佛简介 云南弥勒大佛,很多人都会慕名前去参拜,希望得到它的佛缘庇佑。云南的弥勒县因着它独特的名字和自然风光,是一个佛教圣地,也是一个旅游胜地。而云南弥勒大佛就是此处的一宝。云南弥勒县佛缘甚厚,说不清是先有云南弥勒大佛,还是先有弥勒县。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弥勒县的弥勒寺香火很旺,弥勒大佛很灵。 还有就是弥勒寺是因塑有弥勒大佛而得名的,而它就坐落在风景宜人的弥勒县,这样的巧合,使人不禁怀疑是因为有了弥勒寺才有弥勒县之名,然后经过多年的熏染,弥勒县便演化出一个弥勒大佛的“佛城”。也许弥勒县与弥勒佛的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按历史溯源则截然是两回事。但是将错就错也未尝不可。佛家就是讲究一个缘分。云南弥勒县里有座弥勒寺,寺里住着有名的云南弥勒大佛。那是多么有缘的事。为什么一定要追求各种得名的由来呢? 来到弥勒县,我们便可以看到:锦屏山上,南怀瑾先生亲笔题词的云南弥勒大佛(弥勒布袋相)佛光普照。它高19.99米,远远地就望去就能感受到这尊金光灿灿的大佛播撒出的佛性光辉。沿着1999级台阶绵延而上,千年梯田、百年古树尽收眼底,潺潺清泉灵秀无方,仿若人间仙境。登到山顶,进到弥勒寺参拜一番,对着弥勒佛哈哈大笑一番,你就会发现难容之事大肚能容,可笑之人一笑了之,一切都

阶之绵长,显千年梯田、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遂成"旅游胜地"之大观。登临锦屏仙山弥勒佛境,弥勒县城及一马平川的万亩平畴尽收眼底,让人既心智顿开,思接广远;又烦恼顿消,心旷神怡。每年春节和正月初九庙会等传统节日,上山进寺的香客、朝拜的信徒、观光的旅行者络绎不绝。到弥勒县,游弥勒寺,拜弥勒佛,领略佛教文化、儒家文化、民族文化和谐共处之大观,成了许多人的一大快事。巍巍锦屏,悠悠古寺,县名弥勒寺名弥勒佛名弥勒,这一世间惟一的奇妙异境,集于南滇一地,实属稀罕。其间的因果,自古以来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美妙的传说。相传南北朝年间的一天,大智大慧的如来佛祖,梦见中国南方有一座山峰极像端坐着的弥勒佛,便派弥勒佛菩萨四海巡查,寻找这块吉祥灵地传经布道,弥勒菩萨依梦所示,云游南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弥勒菩萨踏遍了千山万水。一日,来到一个“弥勒”的部落领地,十分疲惫的弥勒菩萨便在一座叫锦屏山的对面路旁树下小憩,困盹中见一个很像自己的佛微笑着走来。弥勒菩萨惊醒后,忽有所顿司,便展眼一看,只见对面的锦屏山俨然似自己悠悠而坐。嗬,好一片灵光佛地!弥勒菩萨便在此地驻定下来,四处传经,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数年后,弥勒佛才又去云游四海。他走后,当地的僧众十分怀念他,便募集资金建起寺庙专门供奉弥勒佛,定名弥勒寺。也就有了县名因佛名由来的传说。然而,穷本溯源,弥勒县之名并非来于佛教,而是起源于古代部落首领的名字。据记载,唐代今县地为南诏国巴甸、布笼甸一带,其首领的名字叫弥勒,故名其部为弥勒部。元宪宗七年(1257年),弥勒部归附元政权,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弥勒千户于此,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弥勒千户为州,称弥勒州,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为弥勒县,相沿至今。但是,也许是自然力与天意的使然,自修弥勒寺于县境之锦屏山,佛教就在这块土地上兴盛起来。按佛法所云,诸事因缘而生,弥勒县之名源于弥勒部,弥勒寺之名本于弥勒佛,寺与县与佛同名之结合,因弥勒而弥勒,正应了一个"缘"字。这就使弥勒县与弥勒佛之间有了种种美妙的传奇故事,就有了"所说弥勒,即非弥勒,也是弥勒"之奥妙。

乐山大佛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乐山大佛开凿之初的历史文化背景 乐山大佛修造耗用时间近一个世纪,屹立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乐山大佛当时的开凿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上的信仰,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和政治、文化、交通等多种元素。只有很好的研究和挖掘乐山大佛当时开凿时的历史源渊,才能更好的宣传乐山大佛的佛教文化思想,更好的保护和发挥乐山大佛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乐山大佛的文化艺术研究和保护。 据民间传说,当时乐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住持是海通和尚。当时凌云山下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民间传说虽然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也反应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当时人们的文化思想意识,从测面也看到了我们的祖先在治理大然时特有的文化智慧,也可感受到当时的自然风景和文化背景,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根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1[1]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2[2]等史料记载,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乐山处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杀水势,永镇风涛。”3[3] 根据韦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载: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和尚圆寂后,工程曾一度中断。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历了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 才完工,大佛修建前后历经90多年时间,近一个世纪之长。 从以上相关史料记载来看,乐山大佛当时的开凿具有很明显的生活实用性,而不仅仅是出于宗教信仰和佛教文化的动机,这也说明了佛教信仰对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佛教的信仰在当时来说,是解决人们心理危急、生活困 1[1]唐代韦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文史杂志》2007年04期。 2[2]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现珍藏于乐山凌云寺内。 3[3]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太原天龙山石窟介绍

太原天龙山石窟介绍 (8米高的被盗走了佛眼的弥勒佛坐像作者:wu98)位于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山腰,始凿于东魏年间(公元534一550年),共有24个洞窟,其中以第九窟“漫山阁”内的唐代石窟为其中精品,内有保存完整的弥勒佛坐像,为古代雕刻艺术的上乘之作。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天龙山 门票:15元,导游费20元 开放时间:8:30~18:0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加油站在晋祠镇上;银行、医院在晋源区有;圣寿寺停车场,收费10元。 交通:没有直接到天龙山的公交车,可在晋祠公园前租面的前往,淡季往返40元,一车可坐7人,人数超过4人时,司机会按10元/人索取车费。旺季面的单程30元,节日期间,会有中巴往返,单程10元/人。 游天龙山最好从山顶开始,车子可以直接送到,然后向山下游览,免去攀爬之苦,司机会在山下的圣寿寺等候,圣寿寺停车场的10元停车费需游客支付。如果是游东峰和西峰的石窟,可以让司机在山顶等候。从山顶到两个石窟的路程很近。 周边景区:晋祠龙山道教石窟太山寺祁县民俗博物馆平遥古城 景点地图 天龙山石窟位置示意图

天龙山石窟内部导游图 景点相关资料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距离著名的晋祠大约20多公里.海拔高1700米左右。属于吕梁山脉,这里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后隋,唐代都有开发。 历史

历史上的弥勒教与摩尼教的融合模板

历史上的弥勒教与摩尼教的融合 马西沙 内容提要: 本文要涉及三种宗教——弥勒教、摩尼教、白莲教。特别要研究弥勒教与摩尼教及其相互融合的历史。意在证明在民间社会流行了近千年的救世思想,到了元代末年终于演化成改天换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行动。与此相关的第二个结论是:所谓元蒙政权被白莲教起义推翻的说法,不是历史的真实。(注) 关键词: 救世,弥勒教,摩尼教,白莲教 一、关于弥勒救世思想 佛教分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两者都传入中土,但终因大乘佛教更具有适应力和吸引力,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伦理,即儒家整合社会的观点有某些相通之处,随后逐渐成为中土佛教的主流。 大乘佛教的净土观念分两种: 一种是弥勒净土观念; 一种是弥陀净土观念。 弥勒净土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影响远大于弥陀净土观念。这从那一时代,有关弥勒佛造像远盛于弥陀佛造像,即可得出这个结论。 日本学者佐滕永智在其《北朝造像铭考》中,列举了云冈、龙门、巩县诸石窟和所知传世金、铜佛像,从而得出结论,北魏等朝代弥勒佛造像150具,弥陀造像仅33具。[1] 弥勒净土思想在魏晋南北朝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所倡导的救世思想及其宣传的彼岸净土——兜率天的美好密切关联。它与苦难和大乱不止的社会现实恰成鲜明对照,进而启迪了某些不甘现实苦难的民众,为在地上建立“人心均平”、“皆同一意”、“人身无有百八之患”、“谷食丰贱”的“佛国净土”起而抗争。由《弥勒上生经》、《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等又引发出大量“伪经”,成为这些反抗者的思想武器。 弥勒净土信仰分两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弥勒由凡人而修行成菩萨果,上至兜 率陀天。 二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世,于龙华树下得成佛果,三行法会,救度世人。 其中最主要部分是弥勒下生尘世间人之居所,于龙华树下成佛,救度世人。弥勒菩萨下生之处名“翅头末,长十二由旬,广七旬,……福德之人交满其中,……丰乐安稳,……时世安乐,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人常慈心,恭敬和顺……”

五大连池风景区介绍

北饮泉位于药泉湖东南150米的石龙岩的西侧,于1954年发现,是饮用矿泉。在泉口可见有二氧化碳气泡冒出,状若沸腾。北饮泉既是饮用天然矿泉水,也是医疗矿泉水。 北饮泉又叫益身园,它是以“北饮泉饮水长廊”为主线,形成这里的景观风格。负有盛名的北饮泉与南饮泉的风格不同,它的建筑形式是以我国北方古典园林风格为主,将园内的石、水、树、亭、廊有机的融为一体。这里是熔岩台地、湿地风光、药泉湖水域组成的水陆交融的景区。这里冬季是五大连池火山冰雪节的主园区,节日里园区内的湖上、园内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冰湖、瀑布景色美不胜收。北饮泉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五大连池市区内。因其位居南饮泉之北,与南饮泉相对,故名。属涌泉。泉水透明无味,含有阳离子、阴离子二氧化碳和少量放射性元素。水温5.5℃。为低温医用重碳酸盐矿泉,对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 龙门石寨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区内。喷发于28-34万年前的龙门山首期喷发的盾火山滚滚岩浆浩浩荡荡顺坡而下,上部凝固后,下部的岩流推进破裂成块,后经多次龙门山喷发运动和大地震筛抖推移,喷涌起许多石块、石柱,有的如禽似兽,有的如塔似锥,而最为气势雄伟、景象壮观的,就是外形如古寨护城石一样的高垒,似倒塌的古城墙,故此被称为龙门石寨,大小石寨相距千米,总面积可达近五十平方公里。 龙门石寨位于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的东部。90多万年前,在林木苍莽的五大连池地区喷发了东西龙门山,滚滚岩浆似大河奔流,浩浩荡荡顺坡而下,形成了景象万千、造型奇绝的熔岩景观。又经多次地震和地壳变迁,在西龙门山西部的山腰平台区形成的一片盾形熔岩台地上,分布着一片片面积大小不等的巨石群,岩石大的直径5米以上。当年岩浆奔流时,喷涌起许多石块、石柱,有的如禽似兽,有的如塔似锥,而最为气势雄伟、景象壮观的,就是外形如古寨护城石一样的高垒,它就是龙门石寨,分为大小龙门石寨两片,达二十多平方公里。 千百年来,古老的达斡尔猎人踩出的“寻踪古道”,两侧是高高的达子香,路边是刺梅果和爬地松,在这一条路上处处有奇观,步步有景致,一直伸延到“古寨城堡”。 如果站在视角开阔石台上,向上看龙门石寨:在左上方的墨绿色的通天道上,巨石如江似河,浩浩荡荡顺坡而下,上连天穹白云,下接无尽石海,好象天河巨石飞泻,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真有摧枯拉朽之势。细看这些巨石,都是古老熔岩,一些表面还保留着绳状流动构造,似乎经历过几次长时间地震,岩块翻滚成无棱无角的巨石,后经几十万年的风化侵蚀,又被地衣苔藓所覆盖,就形成了这种奇妙景象 地下冰河位于东焦得布山北西侧,是以霜雪为主的雪洞,洞底是一条万年以前的地下冰河,目前已开发可供观光的长度为380米,还有150米属于探险区域。埋深25米的地下冰河是当年附近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流动中,表面受冷空气的冷却已凝固成硬壳,而下部熔岩仍在流动,后续岩浆补充不及时就形成了中空。慢慢岩浆冷却凝固了,中空部分也就形成了岩浆隧道。由于当地局部地带有岛状永久冻土存在,伴随着春季融雪、夏季降水的渗入,便形成了九曲十八弯的地下冰河。洞内四季温度为-12℃,洞内全是冰和霜,寒气逼人,洞底呈斜坡状,冰面覆盖,光滑如镜,洞壁挂满霜花,洞的尽头有两株大榕树一样的石柱。真是

吴承恩写《西游记》也出错:弥勒佛当时没大肚皮

《西游记》中,孙猴儿摸着弥勒佛的肚子,一副调皮的样儿 我家有一个弥勒佛不倒翁,历经几次搬家,始终没丢弃。上世纪80年代,物质比较匮乏,小孩子没什么玩具,有一次,父亲出差,带回这个弥勒佛不倒翁。它通体金黄色,方口大肚,憨态可掬,一晃它便发出“哈哈哈哈”的笑声,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几许欢乐。 长大后四处旅行,发现无论天南海北,在香火旺盛的寺院山门中,总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颜开的胖菩萨,这就是弥勒。北京潭柘寺弥勒佛两边有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流传很广。 弥勒佛佛像不像其他佛像那么庄严肃穆,因其亲切随和、贴近生活,所以常被国人乱称为笑佛、大肚弥勒佛。影视剧经典86版电视剧《西游记》,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走到小雷音寺,遇到自称黄眉大王的妖怪,走,走不了;打,打不过,孙悟空百般苦恼无计可施之时,请来弥勒佛帮忙。有一个镜头,孙悟空淘气,去摸弥勒佛的大肚皮,佛祖笑呵呵不跟他计较。 但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寺庙的弥勒佛造像与我们印象中的大肚子佛爷截然不同。比如北京密云出土的唐代弥勒佛造像,面相安详,神态庄肃,躯体雄健,肌肉饱满,完全不是一般人印象中大肚皮、敞口笑的弥勒佛形象。 山西平遥双林寺天王殿中,弥勒佛造像也是宝相庄严,神情肃穆,并没有肉墩墩的大肚皮。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创建年代很早,因古文献记载失详,难以确考。寺中现存最古之碑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姑姑之碑”,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第二十行“重修寺于武平二年”尚可辨认。武平二年(571)是北齐年号,既然是北齐年间重修的,那么创建年代肯定比这个还要早。 同是弥勒佛,怎么形象差距这么大呢?事实上,弥勒佛在中国大乘佛教中的形象共有三个。第一个形象出现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由菩萨变为未来佛,是标准佛像。第三个形象自五代开始出现,五代后梁时期在江浙开始出现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成的大肚僧人形象。 契此和尚,民间又称布袋和尚,明州(宁波)奉化人。据说他常用木杖挑着一只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就捧腹大笑,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据说契此和尚圆寂前,曾留下偈颂:“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此,被僧人认定为是弥勒的转世。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佛像供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为表法弥勒尊佛像,以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象迎接八方善众。 这么看来,《西游记》背景在唐贞观年间,那时弥勒佛还没大肚皮呢!我又不厌其烦地翻了翻《西游记》原著,第六十六回“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中,弥勒佛出场时的描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