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魂与花魂”——《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评赏.

“诗魂与花魂”——《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评赏.

“诗魂与花魂”——《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评赏

【摘要】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中心人物林黛玉的性情,个性与悲剧性命运来揭示《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思想

价值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林黛玉葬花吟诗魂花魂

清代成书的《红楼梦》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今文学研究

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儿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见这部宏

篇巨作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首

屈一指的,其成功,其显名不是偶然的,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就

我所见,这部小说达到了小说创作的最高境界,即作者用极高的

艺术表达于法,极宏大又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在特定社会时代中

的感受感知,思想情感,遭遇命运,梦幻理想化在一个个具体的现

实的连贯的家族故事里面。而当我们去仔细地阅读这部小说时,

一定会被林黛这个作者匠心独运,细细雕琢出来的人物形象所

吸引的,而在整部小说中她也是作为一个核心人物存在的,可以

说如果没有了林黛玉,这部小说的价值至少丧失一大半。

、群芳所低首也

林黛玉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创新式人物,她同于以前古典

小说中所塑造的众多格式化,唯美化的女子形象,而是集合了中

国传统女子的性情,传统美学理想的种种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作

者并非将这些优点,人物理想特点简单地叠加倾注于一体,那样

塑造出的人将不会是生动的具体的现实的,而是统一起来熔铸

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着独特个性的女子,我想如果可以用一些

词来概括描述林黛玉身上所显现的古典美,个性美和特质的话,

就不外乎以下这些r:仙,洁,伤,泊,逸,自怜,幽怨,灵慧,娇媚,

薄命,天亡。脂砚斋评林黛玉语为:“真可拍案叫绝,足见其以

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

矣”“真冰雪聪明也”可谓抓住了其神质,其精髓。

林黛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两弯似蹙非蹙胃烟眉,一双似

喜非喜含情目”,乍一看就是天生一幅苦命相,似乎成天都愁眉

苦脸,抑郁不乐。但实际上在相貌气质上足以冠压群女了,她长

相娇美,“秉绝代姿容”“具稀世貌美”。而气质神情绝佳,举手

投足之间透着高雅,超尘脱俗,“超逸”“世外仙妹”,可以说是内

在神美与外在形美的完美统一。此外,在林黛玉的身上还有着

一种病态美,这种病态美是由于她天生体弱多病,身世凄凉,命

运多舛,加上爱情婚姻不幸造成的,这也符合中同传统审美的特

点。

不过,作者也有意在林黛玉身上设置了诸多缺点,比如她无

理家之才,不会精打细算过日子;与人沟通理解有很大困难;“小

性儿”“多心?‘猜忌”“刻薄人?‘嘴尖”;容易形成许多固定不变

的心理阴影等等。总之,她天分高,敏慧灵智,自尊心强,特别过

敏,又孤傲不群,对他人有猜疑,排斥,甚至攻击心理,这些不但是

她个人性情特点的反映,也是源于她悲剧性的遭遇命运,试想一

个自幼生母离世,寄人篱下,受尽冷眼,挚友少,知音难遇,爱情饱受挫折,婚姻无人作主的年轻女子怎能不自闭,不与整个环境格

格不入呢?也许林黛玉并不适合这个尘世,也不属于这个凡间,

她的美,性情只有在超越界才能得到普遍认可接受。

二、《葬花吟》

说到林黛玉当然得说说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造诣,而这些

就集中体现就是其创作的《葬花吟》一诗,当然林黛玉创作的诗

在《红楼梦》中还有很多,价值高的也有不少,我权且选取最为

典型的《葬花吟》来分析,进行理解。

这首诗出现在全书的第二十七回,创作的起因是前一天晚

上林黛玉去访怡红院,却冈为、r鬟晴雯未听清她的声音而将她

拒之I'q#t-,恰好听见宝玉,宝钗在房中欢声笑语,之后宝玉与袭人亲送宝钗出『J,她“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来”,第二天足芒种节,园中诸人都来祭奠花神,“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一时之间,黛玉百般滋味

涌上心头,晴雯的蔑视亏待和宝宝钗二人的亲密神情交织着

浮现在朦胧的眼前,诸女的欢颜笑语与自己的自伤自怜又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在自己脆弱的心中,于是一首五十一句,字字

悲怆的《葬花吟》就写就了。

该诗可说达到了林黛玉创作的最高水平,巅峰,因为这是在

情感极度爆发的情形下写成的,其中每个字都饱含血泪,辛酸,

每一句都动人心魄,而整首诗看来,则如杜鹃啼血,哀呼遍布。

并且这些都是其特定身世,特定心情,特点环境的真实写照,全

是自然的流露,毫无做作之态。当年脂砚斋看完此诗后留下了

这样的评语:“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概,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脂主要是从诗的感情上盛赞这首诗的,可说是句句含激赏之意。

“何处有香丘”“质本洁来还沽去,强于污淖陷深沟”表达了

诗人向往理想世界,厌恶现实世界的情怀,也许真的只有“香

丘”才能容得下林黛玉,也只有在那儿,她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地

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和人生价值,而现实中的俗气俗风只会玷

污了这位仙子,精灵。

其实,我们可以用“诗魂”来概括地显现诗才横溢的林黛玉

的形象,而她对花的迷恋,与花的自喻,以及花形象存她身上的

类似性,得“花魂”一称谓也是当之兀愧的了。

三、黛玉之死

其实林黛玉从本质上来说是个悲剧人物,这体现在她的性

情上,遭遇上,恋爱婚姻上,而最最关键的集中的体现就是在她

的死亡上。

黛玉为何会死?黛玉为何会怅然离世?具体直接的原因当

然有很多,这里就不详述了。但我们能列出一条简单的线索来,

即她的性格不为人所容许,造成她恋爱的失败,最后导致她的悲

剧性的死亡。这样一来根源就在于性格特点了,上面已经对黛

玉的性格进行了很多分析,这里进一步将她的性格与她“情敌”

宝钗的性格进行对比分析理解,宝钗是一个具有很强理智的一

般家庭妇女的形象,她很会做人,与他人沟通,以赢得他人的好

感;她把感情的重点放在了解决婚姻问题上;她会有意识有计划

地去适合社会时代规则,对现实有很强的把握能力,也就是说薛

宝钗这个人是个现实主义者,能很好地在尘世中生存发展下去。

而林黛玉呢?则刚好相反,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她把生命的

重点放在了爱情与作诗上,对意境感觉有敏锐的捕捉力和理解

力,也容易沉溺于感情,意境,性灵,她的整个身心被感情所左右

了。她的机智口才伤害了他人,而自闭,忧郁也同时伤害j,她自

己那知识分子式的脆弱的感情,可以明显看到,)诗意的生活在现实中是缺乏适应能力和战斗能力的,

所以注定在婚姻命运上她要彻底输给薛宝钗。

高鹗虽被众多评论家所诟病,但写的黛玉之死这段却显得

异常高明,宝黛二人生命诀别的场面上,作者有意让悲喜剧同时

上演,一个是欢天喜地地举行婚礼,一个哭天喊地地惨死,在潇

湘馆中,最后“‘宝玉,宝玉,你好??’她已结束了最后的呼吸,

又猛然发出一声凄厉的哀呼”就这样一个本不属于这个尘世的

“仙子”带着太多遗憾与无奈离开了??

也许这样一个悲惨的现实正是作者所痛恨而又无法改变

的,也正是这样一种社会现实最终造就了悲剧,“昌明隆盛”的

封建统治社会并不适合作者和林黛玉,而我们能够想象的是有一个“太虚幻境”能真正容纳他(她)们。

黛玉虽然在书中死去了,但她却在读者们的心中得到了永

生。她的灵魂触及了你我,触及了世界宇宙??

参考书目:

[1]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冯其庸著《论红楼梦思想》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1

月版

[3]蔡义江丁维忠等编《红楼梦导读》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o3年1O月版

[4]王昆仑著《红楼梦人物论》北京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