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G 6CAM 案例2

UG 6CAM 案例2

UG 6CAM 案例2
UG 6CAM 案例2

第3章潜水镜模仁

3.1作业描述

在这个作业中,你将完成一个潜水镜模具型芯的加工任务。潜水镜模具型芯如图3-1所示。

在本作业中的工艺规划或者方法,在顺序和内容上,可能接近你的公司所使用的工艺和方法;也可能不接近。它模仿这样的情形——相同的模具由不同的公司制造,由于每个公司在商场上的竞争优势不同,以至它们的加工方法各异,但是最终的结果——最后的模具是相同的。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获得方法的理解和NX多种高级加工选项的应用。它允许你按照所熟悉的创建方法或者工艺定制刀位轨迹。

图3-1潜水镜模仁

图3-2是NX加工过程的流程图,它标明了创建和处理刀位轨迹的过程步骤。你将使用这个流程图作为引导,贯穿本次作业。

图3-2 Unigraphics加工过程的流程图操作指导:

3.2 打开文件

?按下Open file 图标

?打开文件”X:\case\original\3.prt,如图所示。

?单击OK,进入NX环境。

图3-3 潜水镜模仁

3.3 进入加工环境

?单击standard工具栏上Start→Manufacturing。如图3-4所示。

图3-4 进入Manufacturing模块

?弹出machining Environment对话框。

?CAM Session Configuration选择cam_general

?CMA Setup选择mill_contour,

?单击Initialize。

3.4 创建加工坐标系MCS

?在Manufacturing Create工具栏上点击Create Geometry图标。如图3-5所示。

图3-5manufacturing Create

?弹出Create Geometry对话框,如图3-6所示。

图3-6 Creat Geometry

设置如下:

?Type: mill_contour

?Subtype : MCS

?Parent Group : GEOMETRY

?Name : MCS

?单击OK。

?弹出MCS对话框,如图3-7所示。

图3-7 MCS

?点击Constructor图标,弹出CSYS Constructor对话框,选择

?Inferred图标,单击OK,返回MCS对话框。

?勾选Clearance,单击Specify,弹出

?Plane Constructor对话框,选择XC-YC平面,在Offset栏中输入10,单击OK,返回MCS对话框,再单击OK。

图3-8 设置MCS

3.5 设置WORKPIECE

创建几何体父节点。选择workpiece图标。如图3-9所示。

Parent Group : MCS

Name : WORKPIECE_1

图3-9 Create Geometry

选择零件几何体,打开第4层,选择粉色毛坯实体作为毛坯几何体。

图3-10 设置WORKPIECE

3.6 创建刀具

?在Manufacturing Create工具栏上点击Create Tool图标,弹出Create Tool图标, 如图3-11所示。设置如下:

?Type : mill_contour

?Subtype : MILL

?Parent Group : GENERIC_MACHINE

?Name : D25R5

?选择OK,弹出Milling Tool对话框,设置如下:

?Diameter : 25

?Lower Radius : 5

?选择OK。

图3-11 Milling Tool-5 Parameters 再按以上方法创建D12R0.5,D10R5,D12的刀具。如图3-12所示。

图3-12Operation Navigator

3.7 创建粗加工刀轨

我们来创建粗加工刀轨,在子类型(Subtype)栏中单击CAVITY MILL图标。弹出Create Operation对话框,如图3-13所示。设置如下:

?Type : mill_contour

?Subtype : cavity mill

?Program : NC_PROGRAM

?Use Geometry : WORKPIECE_1

?Use Tool : DM25_R5

?Use Method : METHOD

?Name : L1

图3-13 创建粗加工操作

?点击OK,弹出CAVITY_MILL对话框,如图3-14所示。

?设置如下:

?Cut Method : Follow Periphery

?Stepover : Tool Diameter

?Percent: 70

?Depth Per Cut : 0.5

图3-14 CAVITY_MILL

?点击Method图标,弹出Engage/Retract对话框,设置如下:

?Horizontal : 12

?Transfer Method : Clearance Plane

?设置完成后,点击OK返回CAVITY_ILL对话框,

?点击Cutting,弹出Cut Parameters对话框,如图3-15所示。选择Strategy选项:设置如下:

?Cut Order : Level First

?Cut Direction : Climb Cut

?勾选:Inward

?Region Sequencing : Optimize

?选择Stock选项

?Part Side Stock : 0.25

图3-15 Cut Parameters

?设置完成后,选择OK,返回CAVITY_MILL对话框。

?选择Avoidance,弹出如下对话框:

?From Point 设为Z50

?Gohome point 设为z50

?Clearance Plane 设为Z10

?单击OK,返回Cavity_mill对话框:

?点击Feed Rates图标,弹出速度和转速对话框(Feeds and Speeds)

设置如下:

?Spindle Speed(rpm) : 2200.00

?Engage : 1200

?Cut : 1800

(注:Speeds和Feeds仅供参考,不同的材料,工艺以及刀具和机床这些设置都会不同。以下每一个程序中Feeds and Speeds设置方法相似,不再累述。)

?点击OK,返回CAVITY_MILL对话框。

?选择Generate图标,生成刀位轨迹。如图3-16所示。

?选择OK,接受刀位轨迹。

图3-16 粗加工生成的刀位轨迹

3.8 接下来将用ZLEVEL(等高铣)半精加工侧壁

●在子类型(Subtype)栏中单击ZLEVEL_PROFILE图标。如图3-17所示。

设置如下:

Program : NC_PROGRAM

Use Geometry : WORKPIECE_1

Use Tool : D12R0.5

Use Method : METHOD

Name : L2

图3-17 创建等高铣操作

●选择OK,弹出ZLEVEL_PROFILE对话框。

●选择Cut Area图标,点击Select,选择如图3-18所示高亮区域。

图3-18 选择红色高亮显示区域

选择好后点击OK返回ZLEVEL_PROFILE对话框。如图3-19所示。

设置如下:

Depth Per Cut : 0.2

Merge Distance : 3.0

Minimum Cut Length: 1

Cut Order : Depth First

图3-19 设置切削深度

●选择Cutting图标。设置如下:

Part Side Stock : 0.1

选择OK。

●选择生成(Generate)图标,生成刀路轨迹。刀位轨迹如图3-20所示。

?刀轨生成后,选择OK。

?选择OK,接受刀轨。

3-20 等高铣生成的刀位轨迹

3.9 侧面精加工

在加工导航器上点右键,copy L2并粘贴,重命名为L3,双击L3。如图3-21所示。

3-21 复制程式

?选择Cutting图标,弹出Cut Parameters对话框,点击Stock选项,将Part Side Stock设为0.

?刀位轨迹如图3-22所示。

图3-22 生成的刀位轨迹

3.10 表面半精加工

?在Manufacturing Create 工具栏中点击Create Operation图标,弹出Create Operation对话框,设置如下:

Type : mill_contour

Subtype : FIXED_CONTOUR

Program :NC_ PROGRAM

Use Geometry : WORKPIECE_1

Use Tool : D10R5

Use Method : METHOD

Name : L4

?点击OK,弹出FIXED_CORNER对话框,Drive Method选择Area Milling。如图3-23所示。

图3-23 设置Drive Method

?弹出Area Milling Method对话框,如图3-24所示。设置如下:

?Steep Containment : None

?Pattern : Parallel Lines

?Cut Type : zig-zag

?Cut Angle : User Difined

?Degrees : 45

?Stepover :Constant

?Distance : 0.6

图3-24 Area Milling Method

选择OK,返回Area Milling Method对话框,点击Cutting图标,设置余量为0.1。

选择Cut Area图标,选择如图3-25所示红色区域,选择好后,单击OK,返回Area Milling Method对话框。

图3-25 加工红色高亮显示区域

?选择Non-Cutting图标,弹出Non-cutting Moves对话框,如图3-26,设置如下:?Case : Default

?Status : Clearance

?点击Clearance图标,输入安全平面高度。

?设置完成后,选择OK,返回Area Milling Method对话框。

?

图3-26 Non-cutting Moves

?择Generate图标,生成刀位轨迹。如图3-28所示。

?选择OK,接受刀轨。

刀轨的放大图。图3-29所示。

图3-29生成表面半精加工的刀位轨迹放大图

3.11表面精加工

?在加工导航器上点右键,copy L4并粘贴,重命名为L5,双击L5。

?选择Area Milling,弹出Area Milling Method对话框,设置如下:

Degrees : 135

Distance : 0.2

?选择OK返回Fixed_CONTOUR对话框,点击Cutting,设置余量为0。

?生成的刀位轨迹如图3-30所示。

图3-30生成表面半加工的刀位轨迹

3.12 加工中部区域

?在加工导航器上点右键,copy L4并粘贴,重命名为L6双击L6

?选择Cut Area图标,点击Select图标,弹出Cut Area对话框,选择图3-31所示区域。

?生成的刀位轨迹如图3-32所示。

图3-32 生成的刀位轨迹

?按照这种方法设置及加工另外一表面区域。

3.13 加工底面

?在Manufacturing Create 工具栏中点击Create Operation图标,弹出Create Operation 对话框,设置如下:

Type : mill_planar

Subtype : FACE_MILLING_AREA

Program : NC_PROGRAM

Use Geometry : WORKPIECE_1

Use Tool : D12

Use Method : METHOD

Name : L8

?选择OK,弹出FACE_MILLING_AREA对话框,选择Cut Area图标,点击Select图标,弹出Cut Area对话框,选择如图3-33所示红色区域。

图3-33选择红色高亮显示的区域

?点击OK返回FACE_MILLING_AREA对话框。

设置如下:

Cut Method : Follow Periphery

Stepover : Tool Diameter

Percent : 75

?点击Cutting,勾选Island Cleanup选项。

?选择OK,返回FACE_MILLING_AREA对话框,选择Generate图标,生成刀位轨迹。如图3-34所示。

?选择OK,接受刀轨。

图3-34 生成的面铣刀位轨迹

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 在Ⅹ中学,二年级三位男生在五楼抽烟被教育处老师逮到。进行了教育和批评之后,交由班主任处理。这次是他们半月以来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班主任非常生气。三人之中的李某成绩最差,并且在上期写了数学考不及格就转学的保证书。于是以这个借口,班主任准备轰他回家。 他母亲非常生气一声不响离开学校,留他一人给老师道歉。他在我每节课下课站在办公室外向班主任求情。都被班主任拒绝。中午时他终于离开办公室。班主任在教室工作到下午一点。下午两点半,他又开始出现在办公室外。班主任仍然没有理他。跟他讲了几句话,他流下了眼泪。当时班主任并没有被他的眼泪所打动。(后来想他大约是被同学们感动的)办公室外站了两节课后,他拿给了班主任一张全班同学签名的悔过书。而老师看到全班同学签名的悔过书,就去开班会,讨论该怎么惩罚她。 而他们一起讨论时,老师说按照他之前写的保证书,让他回家,这时候有的女同学哭着求老师给他一个机会,讲到非常动情,有讲他态度诚恳的,有讲他早上主动打扫卫生的,有对他充满希望的,有分析他的心理因素的。说以后全班同学帮老师监督他,帮助他,全班同学都求老师给李某机会,而他也保证以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学生们以一个好的班级,优秀的班级为条件预支她们的话语权和信誉。将李保进教室。 分析 社会心理学家对群体心理学怀有浓厚的兴趣,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而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系统、集体、初级群体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促使群体成员结合在一起区别于其他群体成员的一种群体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而案例中的李某同学虽然违反了学校的校规,而让班主任非常生气,但是他知道自己错了,向老师那儿道歉,但是老是不理他,而他知错能改的行为得到了班里其他同学的支持,而班里的全部成员都对他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都对老师说,他平时好的表现,都非常相信他,感情非常好,都非常舍不得让他离开这个班级。 与此同时,班里其他同学的行为让李某特别感动,让他觉得有种归属感,他的母亲不仅不帮她求老师,也不管他就离开了学校,但是班里的同学们不仅不批评他,反而用宽容的心接纳他,并且全班一起悔过书给老师,让老师给他一个

心理学案例分析(原题库)

1、做一个小实验:举起你的双手,手指伸直,让十指交叉。请注意看,是你的左拇指在上呢,还是右拇指在上?如果左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艺术型”的人;如果右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思想型”的人。请分析说明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机能不同,左半球主要机能是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要机能是具体形象思维;又由于大脑两半球对肢体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左手属右半球支配,右手属左半球支配。所以,右拇指在上就可能是“思想型”的人,左拇指在上就可能是“艺术型”的人。 2、有一位学生在田间小路上行走,突然看见一条蛇,这是什么心理过程?看到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又是什么心理过程?这两种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这位学生在行走中看见蛇,这是认识过程。看见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是情感过程。这两种心理过程密切联系着,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产生于认识,反过来又影响认识,积极的情感推动认识,消极的情感阻碍认识。 3、为了把课上得生动形象一些,胡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实物等。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了桌上,有的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教学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运用注意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原因。 答:利用直观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这是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但教具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特别是老师进教室后把教具放在讲桌上或挂在黑板上,学生的注意会被这些教具所吸引而不注意听讲。等到使用教具时,这些教具已经失去了刺激的新异性,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4、教师讲课,声音要有抑扬顿挫;板书时要用彩色粉笔标示重点;教科书的某些地方用黑体字排印或加重点号。请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对比程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更准确、更清晰地选择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心理学案例分析

十二、实例分析题 1、做一个小实验:举起你的双手,手指伸直,让十指交叉。请注意看,是你的左拇指在上呢,还是右拇指在上?如果左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艺术型”的人;如果右拇指在上,那你就属于“思想型”的人。请分析说明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答: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机能不同,左半球主要机能是抽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要机能是具体形象思维;又由于大脑两半球对肢体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左手属右半球支配,右手属左半球支配。所以,右拇指在上就可能是“思想型”的人,左拇指在上就可能是“艺术型”的人。 2、有一位学生在田间小路上行走,突然看见一条蛇,这是什么心理过程?看到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又是什么心理过程?这两种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答:这位学生在行走中看见蛇,这是认识过程。看见蛇后感到恐惧害怕,这是情感过程。 这两种心理过程密切联系着,认识过程是情感产生的基础,情感产生于认识,反过来又影响认识,积极的情感推动认识,消极的情感阻碍认识。 3、为了把课上得生动形象一些,胡老师今天带来了不少直观教具,有标本、图片、实物等。进教室后他把这些教具放在了桌上,有的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教学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运用注意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原因。答:利用直观教具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这是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但教具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特别是老师进教室后把教具放在讲桌上或挂在黑板上,学生的注意会被这些教具所吸引而不注意听讲。等到使用教具时,这些教具已经失去了刺激的新异性,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4、教师讲课,声音要有抑扬顿挫;板书时要用彩色粉笔标示重点;教科书的某些地方用黑体字排印或加重点号。请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象与背景的对比程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更准确、更清晰地选择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选择性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组织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小组协作方式 通过案例可知,该机床厂自推行目标管理之后,企业经营管理得到了改善,企业内部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企业的应变能力随之增强,企业素质也行应得到了提高,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目标管理在企业运行中至关重要。那目标管理如何具体实施,这也将成为组织所要探究的问题。对此,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述。 一、首先,我们应注意目标制定的原则。 根据案例可知,该厂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实施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目标制定阶段,一般来说,组织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互惠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 (一)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那在案例中应表现为,该厂的目标既要有利于服务对象,还有有利于该厂的员工,同时还要有利于该厂的决策层以及领导层。 (二)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那该厂的目标制定一定不能过于笼统和抽象,目标的实现程度应该是可以衡量的。例如可以将总目标设定成应生产多少件产品,员工出勤率应达到多少等。 (三)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应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例如该厂将目标细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总目标的制订、部门目标的制订、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全厂首先是制定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各个部门又根据总的目标制定部门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部门到个人这样一个过程,最终使得总目标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二、其次,在目标管理中,我们还要注意目标实施的方法。 目标实施也是该厂目标管理的第二个阶段。该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以下三项工作: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加强经济考核、重视信息反馈工作。 (一)加强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由于该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定量的明确目标,所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人们会自觉地、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这种“自

心理学案例分析

六、实例分析题(请运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对下列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求原理运用恰当、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1、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 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2、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二位同学各属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教育。 3、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4、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5、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目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吸烟。据一项调查,抽烟的比例高达70%,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合你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加以分析,请说出吸烟大学生们种种心态? 6、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7、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大意,坚持已见。根据上述特征,判断甲、乙两位同学的气质类型,并分析两种气质类型积极与消极因素,而后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8、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座谈,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由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公西华不明白教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由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孔夫子向学生施教的心理依据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社会学案例3

社会学案例3

案例十:在全球化贸易中,我国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的利润是微薄的,尤其是在制衣和制鞋等方面,能够获得的利润很少,农民工“虽勤劳而不富裕”。讨论:分析这种现象? 答:所谓的勤劳而不富裕,实际上研究的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亦即为什么在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大量投入却产出偏低。 1.福利制度苛刻阻碍技术革新 我们应该承认,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中国人是勤劳而不富裕。的确,中国人均的许多资源都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福利制度非常苛刻。无业人员没有救济金,失业者最多只能领到2年的救济金,且金额低得可怜。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失业救济金的支撑,那么便宜的劳动力将比比皆是。由于缺乏失业救济金的保障,许多中国人不得不在没有资金实力的条件下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公司或企业,响应政府鼓吹的“创业”号召,与需求内的企业抢饭碗,大大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多数企业不仅没有资金开发先进技术与设备,而且也没有资金奖励技术革新者,导致社会生产力水平长期地、远远地低于发达国家。如果中国无条件地发放最低标准的无业救济金与失业救济金,那么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大部分超过实际需求的企业会因付不起工资而倒闭,大大减少企业“吃不饱”的现象,提高工业企业追求技术革新的能力。人们往往指责中国的企业目光短浅,只顾眼前,没有忧患意识。 2、福利制度苛刻导致人口泛滥 西方经济学只承认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的才能对财富的

产技术真的有价值,那么只要它存在于产品中,产品就会有这部分价值。但是,现代社会的产品成本里都不包含已过期的专利技术价值。所以说,中国改革30年,仅仅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而生产技术没有根本性的提高。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竟然远远低于30年前欧美日的水平。30年来,从国外转移到中国的生产技术,科技含量并不高,这种改革当然会维持祖传的勤劳而不富裕的局面。 案例十二:在历史上,为了争得社会权力和声望,牧区牧主会大量地增加自己所有的牲畜数量,以此为基点,哈丁提出了著名的公共资源灾难理论,对草场资源的非理性使用及其造成的恶果给予进一步的阐发。由于个人所得好处超过他所分担的成本,每个私有者都被鼓励增加自己畜群的数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过牧超载和草牧场退化。 讨论:草牧场历来是牧区公共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森林、河流、海洋等资源均具有类似的性质。结合熟知的某类公共资源,讨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中部崛起应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应鼓励资本向中部转移,适当加大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 同时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部地区在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崛起的过程中,一定要吸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坚决避免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牺牲资源和环境求发展等情况。发挥投资作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发挥投资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

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基础心理学案例

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 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 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 案例 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 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

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人怎会变成“狼”? [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社会学案例2

案例六: 他者的眼光:龙应台、杨振宁眼中的中国大学和大学生,学生不敢跟教授讨论期末论文成绩,他们认为那样教授会很生气,认为是怀疑他的批判能力,不尊重他的权威。对于成绩,学生不讨论、不询问,也不争执,否则等于向教授挑战。这样,当教授即便是做出了极端荒唐的事也不会遭到同学反对,因为学生被灌输了20年“师道尊严”的观念。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很少得到回应:语言的问题在其次,思想的贫乏才是症结所在。学生很用功,可是当问到“为什么”时,就瞠目结舌了——不知道,没想过,没有学过,老师没有教过他,课本里没有。讨论: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遇到了什么问题?症结在哪里?如何解决? 答:盲目扩招,工厂式教育,大学生如流水线产品,教育质量没有跟上量的发展。大学的氛围也参合进了更多社会的恶习,学之不学,只走流程! 大学教育的体制存在问题。 重拾教育之本,以育人为本,让大学回归学术的园地,精简编制,放缓扩建的步伐,加强师资、底蕴的培育。 官本位!现象;定位错位现象;学术量化考评现象;英语与专业学习的错位现象;研究生教育学店化!现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学术行为失范现象;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现象;师资选聘唯文凭化!现象; 填表教授!现象 (一)大学德育低效的表现:认知与行为背离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常常在大学里发生碰撞,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很容易使大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产生迷茫、困惑和疑问,尤其在我国社会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巨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不少大学生被多种道德观念困扰,在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时,容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信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出现失衡现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渐渐地滋生蔓延起来。从具体的大学德育来说,经过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基本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仰,也就是说基本上内化为道德信念。然而在内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却在外化为行为时出现了背离现象。就是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却常常不能从自己做起,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 (二)大学德育低效的症结:认识与实践脱离 从德育实施的效果来看,确实出现了大学生道德知与行背离的低效现象。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能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与此相应的德育内容大而不当,宽而无边。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又存在道德教育在不断被弱化的问题。在德育方法上,主要是机械灌输,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体验。实际的德育评价,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核心尺度,它是学生能否评优、能否升学、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真实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doc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仅供参考) 【案例】: 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在抱起宝宝的同时,用摇鼓弄出声音,宝宝不哭了,后来,当宝宝再哭的时候,妈妈用摇鼓弄出声音,宝宝停止了哭泣,请问这是为什么?请说明原理。 【条件反射,在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婴儿建立了条件反射】 【案例】给幼儿观看两只机器蜗牛,一只爬得快,另一只爬得慢,当快蜗牛停下来的时候,慢蜗牛还在爬,但是最终未能赶上快的蜗牛。让幼儿I可答哪一只蜗牛先停下来,大部分幼儿说慢蜗牛先停下来,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感知觉理论分析。 【幼儿的时间知觉的发展和成熟比较晚,幼儿借助距离的长短认识时间概念,认为走的路程短,时间就短,是典型的时空关系的混淆。] 【案例】有一?位教师在教幼儿背诵前,先把诗的内容绘成美丽的图也,再用故事形式向幼儿讲述诗的内容,进而引导幼儿对诗中提及的“眠”、“晓”、“啼鸟”等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你觉得老师的做法符合幼儿记忆的特点吗?为什么?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幼儿的记忆特点。由于幼儿的形象识记优于语词识记,幼儿喜欢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对感兴趣的事物识记效果比较好,教师用故事的方式吸引了幼儿的兴趣,识记的效果当然比单调的灌输要好得多。】 【案例】2010年春晚,一个小女孩背诵《百家姓》的镜头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各方争论。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评价之。 【幼儿的容易运用机械记忆,所以在记忆《百家姓》这些无意义字符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要认为这是什么特殊的能力,更不能将其作为“神童”的标志。】 【案例1]周二的早上入园时,小强对老师说:“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海南岛玩儿了,太好玩了,还潜水了老师愣住了,昨天是星期一,小强在幼儿园啊!于是就批评小强:“爱撤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请分析小强的行为,并对教师的评价做分析。 【由于幼儿的记忆不精确、不完整,经常记住非木质、富有情绪色彩的或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把主观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混为一谈,所以容易歪曲事实,千万不能借此认为是品德出现问题。】 【案例2]一个孩子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幼儿很想去看妈妈,但是大人不允许。过了两天,幼儿告诉老师:“我到医院去看妈妈了。”请分析幼儿的反应。

社会学概论解答和案例分析

四、简答题(10个里面考2个) 1. 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 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领导者的权力既没有划分,也不受限制,组织的一切活动均由领导者一人决定。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领导者及其成员的职位都是建立在初级关系基础上,成员利益处于相互制约之中。 2. 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或“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各类帮困基金中心、残疾人联合会等。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1)NGO是一种组织,是在有限政府、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框架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2)NGO是通过公民自组织、多元、参与性地管理共同事务,实现社会公益的机制。3)NGO是一种体现了多元社会自治的治理理念。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 四、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 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4.如何全面理解越轨的含义? 一般认为,那些为某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判定为违反其规范、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是越轨行为。对越轨进行全面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越轨行为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第二、越轨行为未必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第三、越轨行为未必总是自愿的;第四、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第五、越轨行为可以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所为。此外,越轨行为的后果并不一定仅仅是

社会学案例分析模板

案例分析模板 上海市的一位陶姓女工被闸北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据报道,这位女工前一段时间假冒企业名义在社会上集资,以到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诱饵,骗得一些市民共计两万余元的钱款。根据报纸上的介绍,这位女工之所以进行金钱诈骗,既不是为了自己挥霍,也不是用于自己的正常消费,而是为了给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提供赞助。其目的是为了儿子在学校中可以得到老师的热心照料和重点辅导。 ——上海《生活周刊》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社会角色的相关理论,分析陶姓女工诈骗这一事件。 答案: 首先,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任何社会角色总是与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的。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其次,社会角色的扮演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必须经过人和某种规范的认可才能扮演。也就是说,要进行角色确定,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来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该角色。 第三,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也会出现角色失调的问题。其中角色混淆和角色失败是其中的两种表现。在角色混淆中,角色认知不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第四,陶姓女工在确定自己是孩子的母亲这一角色上不存在问题。但是在非法集资这一问题上,陶姓女工没有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即出现了角色确定不当,即属于角色认知不清,从而做出了假冒企业名义违法集资的行为。 第五,陶姓女工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由于角色认知不清,即陶姓女工对自己所扮演角色(即女工)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从而导致了角色失败,即从自由的公民—女工变为阶下囚—被批准逮捕。 答题原则: 第一,先将所运用的原理内容写出来。如上例中的首先、其次和第三。 第二,结合案例,运用原理进行分析。如上例中的第四和第五。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与答案解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实例分析题(请运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对下列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求原理运用恰当、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1、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2、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二位同学各属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教育。 3、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4、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5、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目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吸烟。据一项调查,抽烟的比例高达70%,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合你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加以分析,请说出吸烟大学生们种种心态? 6、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7、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

法社会学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在当今网络和媒体发达的时代,对有法律意义的典型事件作社会学分析,对中国法治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轰动一时的肖志军、李丽云事件,苏力教授曾作过详细分析,但从法律社会学层面上看,并不成功,在其论证的经验起点、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法学人去批评、思考和检讨。 一、起点:事件的回顾与再梳理—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自身逻辑、社会情怀和社会共识 韦伯指出:“社会科学产生于对实际问题的关注,而且还受到人们所要实现的社会变革愿望的刺激。” [3]同理,肖志军、李丽云事件作为一个“实际问题”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对法律问题进行社会学意义上的认识、分析和探讨的一个生活标本,我们于其中观察社会各群体的生活状态、抽出社会关注焦点、寻找法律在适应层面上的漏洞、整合社会大众对法律规范的各种主张,这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同时,法律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必须克服那种拟定片面事实、局限于单一范畴和方法、预定价值倾向、偏重单方利益的做法。这又如韦伯所说:“某个具体的‘结果’的原因必须从总体条件中去寻找,因为它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而不是别的方式‘共同起的作用’(act jointy)才形成某种结果的。” [4]因此,对肖、李事件来说,它撩起人们内心激情的起始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法律关注、批评和修法建议的各种社会声音、社会背景是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这是我们立论的基础和“总体条件”。 (一)成为公共事件的起因:一尸两命—又一个秋菊式的困惑 肖、李事件中的“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是什么呢?,那就是本事件中由于医方缺少“临门一脚”,坚守“非签字不手术”的规则,导致李丽云及其婴儿非自然的、非 不可抗力的死亡,这无疑是整个事件的起因[5],是生命的逝去让人伧然落泪而奋笔疾书。 [6]法律人不能有半点轻视这种普通人情感的倾向。这种情感的基础聚合力是强大的。首先,这里的权利关注是具体的,李丽云母婴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存在,而非杜撰的“理想的生命体”,所以不存在苏文指出的什么抽象的自由主义和权利口号;其次,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水平使我们在面对任何个体生命时,能回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样一种彻底的人文境界,李丽云母婴的生命是“值钱的”,所以有理由认为规矩应让位于 生命而不是相反[7]。可以说,即便李之死是“一件事”意义上的(下文将说明肖、李事件在中国不是孤立的),它也未必没有让人反思的价值。 更有社会性意义的是,李丽云母婴之死这个事件不但有足够的论题聚合力而且还有足够的论题散发力。首先,尽管有个人的特殊因素,但肖、李二人相对贫困的状况与民工身份,难免不让人联想到如“同命不同价”案中农村户口方的吃亏、孙志刚案中孙本人的卑微地位造成的惨剧等。在这些事件中,社会不断暴露自身的法律公正问题,这也造就了当事人的弱势地位与媒体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的奇特社会现象,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也许正是通过这种

世界心理学经典案例

世界经典心理学案例 不合理信念——“合理化情绪疗法“ ★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四种因素:能力、努力、难度、运气。能力和努力属于稳定因素,难度和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当人成功时应多作稳定归因,当人失败时应多作不稳定归因,这有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活力。 ★案例分析: 乔治是一名年轻的学生。在学校里,他喜欢上了一名叫简的女孩。乔治为了追求简,学会了跳交谊舞。为了避免请简跳舞过程中出现差错,他曾试图邀请简跳舞前反复想象请她跳舞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可是到了舞会现场,当乔治看到长相漂亮、衣着时尚时的简时,他又不敢请她跳舞了。他害怕如果请简跳舞被她拒绝的话,今后很难再有勇气去追求她。事后,乔治回到宿舍又因没有邀请简跳舞而懊悔。 乔治怀疑自己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于是他主动去寻找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治疗师在了解了乔治的情况后,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和异性交往时的心理障碍,便决定对他采取“合理化情绪疗法“。合理化情绪疗法分为五个步骤,每个步骤所需要考虑的要点以及实现的目标分别是—— A.激发事件。作为治疗师,首先需要了解来访者的症状是由何种事件激发的。 B.信念。治疗师分析来访者面对激发事件时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其背后的信念,对于那些 不合理的信念要帮助他清除掉。C.后果。治疗师要了解来访者因激发事件影响而造成的不良心理结果。D.辩论。治疗师通过与来访者的辩论,使其认识到产生不合理信念的盲目性以及持有不合理信念的危害性。E.效果。治疗师通过与来访者辩论后使来访者找到

真实的自我及科学的行为策略。 治疗师通过仔细探寻,很快就发现乔治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以下三个信念,它们可能是不合理的,需要加以辩论:1.我被拒绝,是因为我很蠢。2.没有简,我的生命中就不会快乐。3.避免行动就可以避免失败。在接下来的环节,治疗师利用开放式询问和限制性询问同乔治展开了温和的辩论。 经过反复辩论,乔治原先所持有的这些不合理信念都被驳倒了。乔治意识到了以下三个新的观点:1.我被拒绝了,还有可能是因为对方没有看清我的优点。2.没有简,我的生命中仍然会有很多快乐。3.避免行动很可能恰好是失败的原因。在认识到这些新的观点后,乔治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成功地拥有了一颗“时尚“的心灵。

社会学概论解答和案例分析(精华版)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2013秋季精华版) 一、考卷形式:半开卷考试+机考 二、考试时间:90分钟,以考试通知单为准 三、考试题型 1、单选题20个,20分 2、多选题20个,40分 3、判断题10个,10分 4、简答题2个,14分 5、案例分析题1个,16分 四、复习策略:把主观题部分认认真真抄在半开卷用纸上,多理解。平时打字不快的同学请提前练习打字。单选和多选要多做多看。 下面的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的答案请抄在半开卷用纸上。 四、简答题(10个里面考2个) 1. 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 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领导者的权力既没有划分,也不受限制,组织的一切活动均由领导者一人决定。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领导者及其成员的职位都是建立在初级关系基础上,成员利益处于相互制约之中。 2. 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或“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各类帮困基金中心、残疾人联合会等。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1)NGO是一种组织,是在有限政府、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框架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2)NGO 是通过公民自组织、多元、参与性地管理共同事务,实现社会公益的机制。3)NGO是一种体现了多元社会自治的治理理念。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 四、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 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4.如何全面理解越轨的含义? 一般认为,那些为某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判定为违反其规范、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是越轨行为。对越轨进行全面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越轨行为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第二、越轨行为未必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第三、越轨行为未必总是自愿的;第四、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第五、越轨行为可以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所为。此外,越轨行为的后果并不一定仅仅是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危害,有的越轨行为也会自己产生很大的危害。 5. 社会控制有哪些特点? 第一、社会控制的非个人性;它体现的是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集团或社会的一般要求和利益。第二、社会控制的约束性;其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所认可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三、社会控制的多向性;无论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内容、还是实施主体都具有多向性特征。第四、社会控制的规范性。社会控制的目的是要求社会成员能够遵守社会规范。 6.城市社区有哪些特点? 所谓城市社区是指大量异质居民居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职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从事职业以非农业为主,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比较发展,各种设施齐全;第二、人口素质较高,具有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第三、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出现匿名性、非个性化、宽容等特点;第四、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第五、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倾向。 7.举例说明如何确定社会角色? 在社会舞台上,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首先需要对所担当的角色有一个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自己到底承担着哪些角色,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二是确定自己在某一条件下适宜的行为方式,即回答“我该怎么做”的问题。

心理学案例报告范例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7-12-02 02:58 - 阅读:2656 - 评论:0 摘要:杨晓(化名),女,25岁,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直视别人,怕别人看出不自然表情,不敢和别人交往,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系 统症状。明知这种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精神痛苦2年。诊断为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神经症,社交恐怖症,运用森田疗法结合系统脱敏疗法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一般资料 1、一般情况: 杨晓,女性,25岁,未婚,中专文化,私人企业工作,来自农村,姐2人,父母健在,家庭经济状态一般。 2、个人成长史: 家住农村,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内向,怕见人,特别爱面子,争强好胜。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 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有一次因放学回家晚了,父亲以为在外贪玩,我还未来得及解释,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个耳光,瞬间脸上出 现红红的手掌印,疼得像火烧似的,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

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 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3、精神状态: 着装整洁,貌龄相称,谈话中总是低着头说话,不敢正视人,偶尔抬头看人,便立即躲闪,并表现出局促不安、紧张脸红。明知这 种反应是不必要的,但不能克制并因此而感到痛苦,迫切希望治疗。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未患过严重疾病,但上班后害怕与人交流,怕别人注视自己,与人讲话紧张,伴心慌、脸红、气促,好像全身发抖;自 己单独时候无任何反应。 5、社会功能: 不敢与人交往,说话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上班时注意力不集中,以至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回避社交场合,产生辞职的想法。 二、主诉: 与人交往时紧张,不敢正视别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不自然的表情2年,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个人陈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