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 泥笔筒

7 泥笔筒

7 泥笔筒
7 泥笔筒

小学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设计笔筒》 苏教版新版

设计笔筒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使用DSM软件设计笔筒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知识点有“圆”和“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除此以外,还有视角调节、视图缩放、在操作过程中设置具体参数、拉动圆角的方法等知识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学情分析】 创意笔筒是学生学习DSM软件以来的第一件正式作品。这节课之前学生只是简单接触了DSM软件,对于DSM软件每个窗口、工具的具体作用还知之甚少。画圆形的方法和上节课学习的“线条”工具的使用方法虽有不同,但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拉动”工具的操作方法比较直观,易于掌握。“壳体”工具则需要设置具体参数,要让学生体会这种操作方法对于设计精度的重要性。学习拉动圆角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做事认真、重视细节的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案例学习,了解设计笔筒的基本过程。 2.学会圆、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绘制笔筒模型。 3.在3D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使用圆、壳体、拉动等工具设计笔筒的方法。 难点:能灵活使用各种工具,独立设计一个创意笔筒。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 出示图片,展示各式各样的笔筒。

图1 (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笔筒具有哪些一般特征?(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外观和功能)。 适时小结:好的笔筒需要美观性和实用性兼备。 2. 分析实物笔筒。 (1)出示3D打印好的笔筒实物,学生观察。 (2)请学生说一说这个笔筒外形和功能上的特点。(3)出示笔筒的DSM软件设计图。 图2 3.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1课《设计笔筒》。

创意笔筒说课稿

创意笔筒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3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创意笔筒》。 《创意笔筒》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主体五——小小设计师。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从三个维度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一、说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归纳笔筒的特点(外形、功能、材料);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纸盒和其他材料。 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研讨分享,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加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生生点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反思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善于整理学习用品、家用小物品的好习惯;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二、说重难点 根据以上活动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笔筒的制作与加工。教学难点是笔筒的结构设计。 三、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实现活动目标,我将采用 四、说教学过程 这一节课需要学生课前搜集笔筒的相关资料,做一次市场调查,收集各种制作笔筒的材料。 围绕以上活动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引一引,谈一谈,做一做,展一展四个环节。环节一:引一引 我设计了一个小情境:同学们,看,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工具零乱地躺在讲桌上,杂乱无章,该怎么办呢?哪位同学帮老师出出主意?通过这一简单的情境引出笔筒。接下来通过提出“同学们有笔筒吗?你们的笔筒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进入第二环节——谈一谈。

环节二:谈一谈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课件播放古今中外笔筒的图片及学生的分享,了解各种笔筒的材质、造型等特点,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可用来制作笔筒的废旧材料,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金点子。由此突破本节课设计笔筒这一难点。 接下来通过手工笔筒的实物展示,让学生发挥想象,猜想笔筒的制作方法,教师作总结。进入第三环节——做一做。 环节三:做一做 在制作笔筒之前,先让学生做手指操,进行预热,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手工制作中。在制作过程中,小组研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在学生制作完成后,进入展一展环节。 环节四:展一展 每组挑选一名代表,结合自己的制作过程、制作方法、作品创意进行展示。之后采取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点评方式。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设计。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 六、板书设计

简易笔筒的设计制作

《简易笔筒的设计制作》活动案例 姓名:秦慧敏 单位:淮北市濉溪县临涣中学 电子邮箱:

摘要: 本次综合活动课设置了《简易笔筒的设计》制作活动,贯穿了设计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完整经历了发现、明确问题,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材料的挑选和方案构思、呈现,模型的制作,试验,交流与评价,理清了知识脉络,让每个学生经历设计活动,使学生感悟技术的思想方法、逐步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保持对技术问题的兴趣,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关键词:通用技术设计制作简易笔筒 设计缘起: 新课程改革对通用技术这一领域的要求是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让他们参与到技术制作活动中来。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的“怎样进行设计”和第四章“设计的实现——制作”,根据“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拓展能力搭建富有典型意义的学习平台”的教学要求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实践活动要简便易行的客观要求,我设计了《简易笔筒的设计》制作活动,整个设计和制作过程贯穿着设计的一般过程。 本活动的实施,旨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思想,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感受设计的喜悦。在这个笔筒的设计制作过程中,主要选择的材料是学生身边的一些旧书、塑料瓶、纸盒等废旧材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

究实践,设计结实、耐用、功能多样、实用性强且富有创意的笔筒,可以说,小小笔筒也融合了大智慧。 二、学情分析: 参与年级:高一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前面的一段时间的学习,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学生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发现、明确问题,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材料的挑选和方案构思、呈现,对技术和设计有一定的理解,在课堂中他们通常会有一种想要亲身经历模型制作的冲动。他们对模型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中,课堂上他们接触过一些实物模型。另外,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至今他们还没有真正动手去实践过,所以他们很期待也很有激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简易笔筒的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再次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体验设计制作后的成功感,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 2、知道设计的一般过程中有模型或原型制作这一重要环节。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能根据自己构思的方案制作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在技术学习中“做”的重要性,提升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实现方法的迁移。 2、“废物回收利用”,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生活用品、

《变废为宝——做笔筒》

变废为宝——做笔筒 长临河学区中心校阮玉云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旨在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设计不同造型的笔筒。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创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也有用玉、石、竹、木雕刻而成的。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变废为宝制作笔筒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利用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做笔筒,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初步感受笔筒文化,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掌握设计制作笔筒的方法,启发创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废旧瓶制作、装饰成实用美观、实用、新颖的笔筒。 教学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自己录制好的笔筒制作过程,拍摄好的其他班学生制作笔筒时的图片视频等)、自制笔筒、学生自制笔筒数只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笔筒的资料、双面胶、彩纸、塑料瓶、易拉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老朋友(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次性纸杯、蛋壳),你还记得它们吗?这两件东西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被我们遗忘丢弃,然而你们却用自己的小巧手把这些废弃物变成了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出示蛋壳造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被废弃的物品等待着我们去将它们变废为宝,你们看今天这节美术课啊,我给你们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可是它有点不好意思出来,因为老师是从垃圾箱里把它找来的,不过经过老师的精心打扮,它现在已经变废为宝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你们想认识它吗? 2、教师取出自制的笔筒,随手放上几支笔。它是什么?喜欢这些笔筒吗?它跟你见到的笔筒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小结:是啊,这些生活中的废弃物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今天,我们就一起动手变废为宝,利用自己带来的废弃材料做笔筒。(板书课题:变废为宝——做笔筒) 二、了解新知,探索发现

泥条盘制方法

泥条盘制方法 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尼罗河边的陶罐,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 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此法是制陶的技法中最为古 老的方法。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日本的绳纹古陶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Handbuilding),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搓泥条: 方法一:

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 方法二: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1. 放在案板上。 45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 成度, 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 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 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 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 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 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 即可复原。 盘制方法: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

05-21《设计笔筒》教学设计

第21课设计笔筒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使用DSM软件设计笔筒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知识点有“圆”和“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除此以外,还有视角调节、视图缩放、在操作过程中设置具体参数、拉动圆角的方法等知识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学情分析】 创意笔筒是学生学习DSM软件以来的第一件正式作品。这节课之前学生只是简单接触了DSM软件,对于DSM软件每个窗口、工具的具体作用还知之甚少。画圆形的方法和上节课学习的“线条”工具的使用方法虽有不同,但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拉动”工具的操作方法比较直观,易于掌握。“壳体”工具则需要设置具体参数,要让学生体会这种操作方法对于设计精度的重要性。学习拉动圆角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做事认真、重视细节的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案例学习,了解设计笔筒的基本过程。 2.学会圆、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绘制笔筒模型。 3.在3D模型设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使用圆、壳体、拉动等工具设计笔筒的方法。 难点:能灵活使用各种工具,独立设计一个创意笔筒。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 出示图片,展示各式各样的笔筒。

图1 (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笔筒具有哪些一般特征?(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外观和功能)。 适时小结:好的笔筒需要美观性和实用性兼备。 2. 分析实物笔筒。 (1)出示3D打印好的笔筒实物,学生观察。 (2)请学生说一说这个笔筒外形和功能上的特点。(3)出示笔筒的DSM软件设计图。 图2 3.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1课《设计笔筒》。

(完整版)《创意笔筒》教学设计

《创意笔筒》教学设计 一、主题背景说明 《创意笔筒》,是省教材六年级上册《小小设计师》中的内容。本次活动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笔筒入手,通过调查、构思、设计和制作等活动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技术设计制作的过程,了解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于生活实践。 本主题活动还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理念,喝完的饮料瓶、废弃的牙膏盒和薯片筒等,都可以成为笔筒制作的材料。因此,通过这一主题的实施,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制作经验,也懂得了一些基本技法,如:剪、画、编、折等。这都为创意笔筒的制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创意笔筒的制作除运用了上述技法,还需要学生掌握切割、分隔等技法,这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调查、课内图片观察、交流、讨论,能用简单的设计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能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调试、反思和改进。 3.通过收集废旧材料和制作创意笔筒,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培养善于整理学习用品、家用小物品的好习惯;增强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纸盒笔筒的制作(组合、分割、分隔) 教学难点:纸盒笔筒的结构设计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笔筒实物、剪刀、美工刀、直尺、垫板等。 学生准备:各种废旧材料、双面胶、胶棒、各类彩纸、彩笔、各种文具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反馈,激趣导入 1.课前调查反馈 教师活动:(在熟悉学生时,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创新笔筒调查表”进行了问卷调查)上课伊始,教师将调查统计的结果,以柱形图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

《笔筒设计》教案1

《笔筒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的发展,及外形和功能特点. 收集各种适宜做笔筒的纸盒,并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笔筒制作的设想。 2、欣赏笔筒的过程中,探究笔筒的特点及制作方法,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纸盒、塑料瓶、 易拉罐等多种造型展开想象,进行加工、美化装饰。 3、在活动中,学生能善于发现、乐于探究、敢于创新;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笔筒的外形和功能特点.探究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创造出一只美观、实用、新颖的笔筒。 难点:功能和外形的巧妙组合、外观的点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自制笔筒数只。 学生准备双面胶、纸盒、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走进笔筒世界,激发兴趣。 1、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被废弃的东西,你们看(教师随机出示纸盒、塑料瓶)。今天,大家把它们请到这里,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呢? 生:用它来做节节虫、吊饰、帽子。 生:用它来做花瓶、垃圾桶。 生:用它还可以来做花篮。 师:大家真了不起,这些被废弃的东西,经过你们的想象,都成了有用的物品。 (解析: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回忆以前的课程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的各种物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2、想知道老师做了什么吗?(教师取出自制的笔筒,稍后,随手放上几支笔) 喜欢这些笔筒吗?它跟你见到的笔筒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有许多花纹,看上去很美。 生:比平时见到的笔筒更特别了。

生:颜色更鲜艳了。 生:这些笔筒是利用塑料瓶、纸盒等材料制作的,不是工厂里生产的。 师小结:是啊,这些生活的废弃物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今天,我们就用同学们带来的废弃材料来学做笔筒。(板书) (解析: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的笔筒来吸引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进入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了解新知,探索发现。 1、欣赏中感受笔筒。 师:现在,老师带你们进入“笔筒世界”,它们有些是古代能工巧匠创造的,有些是利用废物精心制作的。看看自己喜欢哪个笔筒? 师(介绍):笔筒是“文房清供”的一种,是指传统文房四宝基础上一种辅助用具,包括笔筒、砚台等,比铜的起源较早,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到了明朝走向了成熟,出现了不少风格,流传世间作品有很多,由于它既有日常生活的实用之物,又可成为书桌上的陈设品,所以它集实用与赏玩于一体,深受爱书写、绘画的学者喜爱。 (解析:学生虽然不知道文房四宝,但在这里边欣赏边介绍关于笔筒的历史,给学生一个文化的熏陶)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笔筒, 2、这些笔筒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这些笔筒又可爱的卡通形象。 生:古代的瓷器笔筒很简洁,给你高雅的感觉。 生:这些笔筒让我们觉得很美、有花纹、实用的。 屏幕显示:颜色、图案漂亮、外形新颖实用。 3、探究方法。 师:怎样才能做出一只美观、新颖、实用的笔筒呢?老师给每组发一件笔筒,个组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探究。(方法、造型、色彩、装饰、实用稳定) 第一小组研究笔筒的外形。 第二小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 第三小组研究笔筒的颜色。 第四小组研究笔筒的图案。 第五小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多功能笔筒设计报告(学生版)

技术与设计1 多功能笔筒的设计与 制作 项目名称:多功能笔筒的设计与制作 班级: 小组成员: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 通用技术 2011年9月

前言 多功能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承载了技术与设计1的只是与技能。整个设计和制作过程贯穿着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方案的构思阶段,需要小组协作、探讨,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设计分析,并且用草图等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图样或构思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笔筒原型,期间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并体现制作的工艺水平;作品完成后要根据功能特点撰写使用说明书,完成设计的评价。在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国策和那个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技术素养。

一、设计意图和功能要求: 1、设计意图: 2、功能要求:能方便取放常用工具(以笔为主),有两个以上的功能区,结 构分布有创意,简介美观。总体尺寸:长不大于180mm;宽不大于150mm; 高不高于150mm。 二、材料准备: 1、提供原材料:多层板(600*150*7);三合板(300*150*3)。(单位:mm),割 锯后至少有六块板以上,六处以上连接。其余材料不限,但需自备。 2、使用工具: 三、设计思路和方案: 1、设计分析(发现问题与需求分析): 2、设计构思与表达: (1)效果图(轴测图):

(2)三视图: (3)备料图:

(4)排料图: 3、样品制作: 4、方案修改与优化: 5、实物制作: 6、外观包装,完成作品。 四、产品使用与维护说明:

1、注意事项: 2、作品特色(设计风格): 3、学会的工艺: 4、解决问题: 5、待解决的问题: 六、小组成员分工及完成情况:组长: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笔筒设计》的教学与反思

5.《笔筒设计》的教学与反思 《笔筒设计》是执教老师对《生活与劳动》第七册第七课《自制笔筒》的一个改造内容。本课时教学,执教老师在劳技新理念的指导下,十分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意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 本课时的简要教学过程如下: 一、展示师作、欣赏引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4、5个自己课前制作的笔筒作品,让学生认认它们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 (评:小学4年级的学生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体,单体的、合体的,不同材料,瓶子的、竹筒的,不同手法,贴、粘、扎、刻、烙等,以形象可感的技术作品来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较好地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 二、观察比较笔筒,了解制作过程 观察这些笔筒,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它们不仅形状多样、装饰漂亮,而且功能特别,有的具有时钟的功能,有的还能看气温。 这些笔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教师解剖其中作品,简要示范、讲解操作要点。 在学生有欲望制作一个自己的笔筒的基础上,推介教师设置的材料站,引导学生从材料的选用、形状的设计、功能的拓展等去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笔筒。 (评:从观察、分析、解剖教师的笔筒作品,打开学生设计各式笔筒的思路,了解笔筒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师材料站的设置,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个性化的设计提供了现实的更大可能性。) 三、确定制作方案,合作完成制作 学生四人学习小组讨论确定一个笔筒设计的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制作活动的初步分工,尝试操作。 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比划、简单构图等交流小组设计思想。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教师运用多媒体给予学生制作过程中注意点和解决方法的友情提示,同时小音量播放轻松、活泼音乐,营造愉悦氛围,学生制作活动时,教师在小组间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困难。 (评:学生小组动手前的设计思想交流,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产生亮点和火花,从二十多分钟后的学生展示作品看,也印证了这一点。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看,采用4人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一个创意作品的安排也是比较合理的,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有一个“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机会。)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并开启实物展示投影仪,帮助学生在介绍作品时将局部细节加以放大。 各组学生推选作品推介发言人,踊跃上台介绍本组作品,并和本组其它同学一起接受其它组同学们的询问和质疑。 对全班十三件作品(其中一件是未来得及完工的半成品)进行星级投票,共同参与评价。 请得星不同的几组分别谈谈制作活动的体验和感受。

笔筒设计及加工

项目名称 笔筒设计与加工

目录 一、前言 (1) 二、项目名称确定 (2) 三、课例背景介绍 (3) 四、学习目标设定 (5) 五、学习任务描述 (6) 六、学习内容组织 (7) 七、教学情境创设 (8) 八、教学资源准备 (9) 九、教学过程实施 (10) 十、教学评价设计 (11) 十一、教学反思 (12) 附一:《笔筒加工工艺的优化》课例 (14) 附二:《笔筒设计与加工》项目任务单 (16) 附三:设备及工量刃具准备单 (17) 附四:学习记录和自我评价表 (18) 附五:小组互评表 (19) 附六:教师评价表 (20)

一、前言 本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的理念,我校机电专业对照《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提出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成为省课程改革实验点。 作为一名机电专业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按照学校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通过参加此次课例评比,希望能通过与全省职教同行的学习交流,进一步深刻理解专业课程改革的内涵,以期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专家评委扶正。 2009年10月25日

二、项目名称确定 1、选用教材 《数控车铣加工技术》是我校中职数控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该教材由本人牵头负责开发,分为基础平台和五个实施项目。这五个实施项目既循序渐进,又各有侧重,涉及了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编程、产品质量控制、金属材料、公差配合、仿真加工、自动编程、CAD绘图等内容。在完成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融会贯通,在获得相应操作技能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综合素质。 《数控车铣加工技术》项目课程的具体内容如下。

多功能笔筒设计报告学生版

. . . . 技术与设计1 多功能笔筒的设计与 制作 项目名称:多功能笔筒的设计与制作 班级: 小组成员: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 通用技术 2011年9月

前言 多功能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承载了技术与设计1的只是与技能。整个设计和制作过程贯穿着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方案的构思阶段,需要小组协作、探讨,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设计分析,并且用草图等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图样或构思选择材料和工具制作笔筒原型,期间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并体现制作的工艺水平;作品完成后要根据功能特点撰写使用说明书,完成设计的评价。在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国策和那个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技术素养。

一、设计意图和功能要求: 1、设计意图: 2、功能要求:能方便取放常用工具(以笔为主),有两个以上的功能区,结 构分布有创意,简介美观。总体尺寸:长不大于180mm;宽不大于150mm; 高不高于150mm。 二、材料准备: 1、提供原材料:多层板(600*150*7);三合板(300*150*3)。(单位:mm), 割锯后至少有六块板以上,六处以上连接。其余材料不限,但需自备。 2、使用工具: 三、设计思路和方案: 1、设计分析(发现问题与需求分析): 2、设计构思与表达: (1)效果图(轴测图):

(2)三视图: (3)备料图:

(4)排料图: 3、样品制作: 4、方案修改与优化: 5、实物制作: 6、外观包装,完成作品。 四、产品使用与维护说明:

1、注意事项: 2、作品特色(设计风格): 3、学会的工艺: 4、解决问题: 5、待解决的问题: 六、小组成员分工及完成情况:组长: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泥条盘笔筒》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

《泥条盘笔筒》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 常熟市徐市中心小学徐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 2、使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技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敏感。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剪辑光盘中制作泥条笔筒的录像片段、泥、泥工工具等。 学生:一些常用的辅助工具等。 教学重难点 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泥条。 引语:“大家看这是什么?想一想我们拿它可以做些什么呢?” 2、指名交流。 3、教师出示泥条盘制的笔筒。 引语:“看看老师用它做了什么?你们想试一试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泥条盘笔筒。”(板书课题:泥条盘笔筒) 二、了解步骤方法 1、猜一猜、说一说 (1)仔细观察一下,你们猜一猜:这一根根细细的泥条是如何变成这个笔

筒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猜想。 2、看一看、比一比 (1)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让一根根泥条变成笔筒的。再估计一下哪些环节会有难度?可以相互探讨一下。 (2)指名交流一下。(估计在“搓”和“盘”两个环节有难度)追问:你觉得难在什么地方?(“搓”可能粗细不均匀;“盘”可能易松动,不整齐;“切”可能不够圆等) (教师根据交流进行板书:拍切搓盘) 教师指出:第一步书上是“滚压”泥片,因为我们现在改用了木槌,所以现在是“拍”泥片。 3、看录像、记关键 我们来看一段有关的录像,相信会对大家有帮助和启发。一定要认真看,仔细听。 三、启发探究 1、笔筒做好了,不过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谁来给老师出出主意,看怎样可以使它变得更好看? 2、学生交流。 3、小结:俗话说得好“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我们对一件成功的作品进行装饰(板书:装饰)也很重要,它可以使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 四、尝试制作 1、明确要求 接下来,我们来一个比赛。我们采用同桌两个人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个泥条

盘泥条

综合实践活动《盘泥条》 活动设想: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国度。五千年中,陶瓷文化无不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相联。它一直伴随着炎黄子孙走向文明社会。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文化意义及价值,我给学生展示几个有较高代表性的陶瓷作品:人面鱼纹盆、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紫砂壶、景德镇的瓷器。同时进行必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欣赏陶瓷作品,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陶瓷的兴趣和创作陶艺作品冲动。 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次活动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才产生的。“泥条盘筑”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他们的亲身体验,来源于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学生一直都在玩,搓泥条、泥条盘筑、作品简单装饰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掌握技术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创新。 其实,要掌握搓泥条的要领,泥条盘筑的技巧、作品装饰的黏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40分钟内一个学生不可能完成整个制作过程,而陶土的特性决定学生不能用两个时间段来完成作品,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应该提倡合作学习,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以4人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协作配合,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其次,要掌握搓泥条、泥条盘筑的要领,除了必要的提示方法,还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我通过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针对性地分析、解决,并在操作体验中总结、领悟要领,逐步掌握各层泥条衔接处的定位及黏贴等技巧。这样做既有利学生少走弯路,又能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认识。 最后,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内容安排、形象体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最好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课程结束前,我展示评价标准,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让全班同学欣赏讨论,发表各小组的意见,对学生作品、小组合作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注意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独创性,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表现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及审美能力,使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优胜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活动目标: 1、彩泥代替陶泥,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彩泥造型技能和简单的例题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3、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活动重点:泥条盘筑的方法和装饰方法。 活动难点:怎样制作出牢固的作品。 活动准备:橡皮泥、陶瓷小玩具、口哨 活动过程:

简易笔筒的设计

简易笔筒的设计 ——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第2课时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总的思路为: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内在提升和应用,侧重于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结构,深化对知识点特别是稳定性和强度的理解。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简单结构设计过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结构与设计》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认识结构,知道影响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及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也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潜能,但是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缺乏对结构设计的思考和技术实践。(三)教学目标 《简单结构的设计》的总体目标是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图样,做出模型和原型。 本课时在上述总体目标之下,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以实例形式强化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以笔筒结构设计为项目学习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绘制设计草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设计对象简单结构并能进行简单设计的能力。 B、过程和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实践,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 2、交流体验,多元评价,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结构设计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敢于竞争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废物再利用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难点: 针对所选材料和结构,处理好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 1、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借助课件、学案和模型创设情境,进行导学;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5个任务,以任务为线索,让学生主动进入学习内容的各个环节;联系当前所倡导的理念,如“回收利用好再生”的环保理念,低碳生活方式等,引导学生采用生活中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体现学习的社会性。 2、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男女生搭配,动手能力强的和相对较弱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 三、教具准备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圆形月饼盒1个;折纸笔筒1个。 分组学具:1、必备材料:包装纸,剪刀,小刀,胶带,胶水等; 2、可选材料:矿泉水甁、广告传单、废旧报纸、卷纸芯。 四、教学过程

《笔筒设计》的教学与反思

5?《笔筒设计》的教学与反思 《笔筒设计》是执教老师对《生活与劳动》第七册第七课《自制笔筒》的一个改造内容。本课时教学,执教老师在劳技新理念的指导下,十分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意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技术素养的形成。 本课时的简要教学过程如下: 一、展示师作、欣赏引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4、5个自己课前制作的笔筒作品,让学生认认它们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的? (评:小学4年级的学生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体,单体的、合体的,不同材料,瓶子的、竹筒的,不同手法,贴、粘、扌L、刻、烙等,以形象可感的技术作品来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较好地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 二、观察比较笔筒,了解制作过程 观察这些笔筒,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它们不仅形状多样、装饰漂亮,而且功能特别,有的具有时钟的功能,有的还能看气温。 这些笔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教师解剖其中作品,简要示范、讲解操作要点。 在学生有欲望制作一个自己的笔筒的基础上,推介教师设置的材料站,引导学生从材料的选用、形状的设计、功能的拓展等去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笔筒。 (评:从观察、分析、解剖教师的笔筒作品,打开学生设计各式笔筒的思路,了解笔筒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师材料站的设置,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个性化的设计提供了现实的更大可能性。) 三、确定制作方案,合作完成制作 学生四人学习小组讨论确定一个笔筒设计的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制作活动的初步分工,尝试操作。 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比划、简单构图等交流小组设计思想。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教师运用多媒体给予学生制作过程中注意点和解决方法的友情提示,同时小音量播放轻松、活泼音乐,营造愉悦氛围,学生制作活动时,教师在小组间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困难。 (评:学生小组动手前的设计思想交流,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产生亮点和火花,从二十多分钟后的学生展示作品看,也印证了这一点。从一节课的教学时间看,采用4人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一个创意作品的安排也是比较合理的,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有一个“在游泳中学习游泳”的机会。)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并开启实物展示投影仪,帮助学生在介绍作品时将局部细节加以放大。 各组学生推选作品推介发言人,踊跃上台介绍本组作品,并和本组其它同学一起接受其它组同学们的询问和质疑。 对全班十三件作品(其中一件是未来得及完工的半成品)进行星级投票,共同参与评价。 请得星不同的几组分别谈谈制作活动的体验和感受。 (评:在学生广泛参与评价的基础上,谈谈对作品和小组合作活动的体验和感受,是学

用泥片制作笔筒

用泥片制作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与技巧,运用此方法做简单的泥制品。 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精确、严密地进行技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与技巧,运用此方法做简单的泥制品。 难点:把泥团滚压成泥片以及把筒体片围在筒底片上并捏合,加泥修齐笔筒。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刻)、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线、尺。 2、学生准备: 课前去玩具店或礼品店调查,了解泥制品和泥制品的价格。 自然泥、垫板、泥刀、滚子、瓶盖、线、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去玩具店或礼品店经过调查,了解了哪些泥制品和泥制品的价格呢? 2、投影各种泥制品的图片。 仰韶文化(图1) 网纹彩陶船形壶 商周(图2) 兽面纹彩绘陶罐 秦(图3) 灰陶跪射武士佣 唐(图4) 三彩陶骆驼载乐佣

3、引语:上节课学习了泥条盘笔筒,除了用泥条盘,还能用什么方法做笔筒呢? 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办法。 二、学习教材,讲解制作方法。 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比较一下,与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比一比哪一种方法更好? 2、指名学生说说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注意补充和纠正,并指出圆底片的周长必须等于圆柱形筒体片的长度。 3、请学生演示用线测量圆底片周长的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 (1)把泥团压扁后滚压成泥片; (2)用瓶盖压切下圆形泥片做筒底; (3)用线量筒底泥片圆周的长度,滚压做筒体的泥片; (4)用筒底泥片周长定筒体泥片的长度,切去多余部分; (5)刻麻筒体泥片底边,并涂泥浆; (6)把筒体泥片围在筒底泥片上; (7)合围、捏合,再加泥修齐笔筒。 三、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视。 1、同桌合作,依照图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2、轻音乐背景下教师巡视辅导。 3、指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制作过程。 四、作品展示,互动评价。 1、做好的放到黑板上展示。

设计笔筒的心得体会

设计笔筒的心得体会 篇一:简单笔筒的设计教学反思 “简单笔筒的设计”教学反思 阿尔孜古力 我这节课的设计,让学生能自由的接受教师所带来的知识,不管用什么方法,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欢声笑语中掌握知识,体会课堂中的绿意,本课不足之处是在作业展评中,很多同学都尝试了点线面的装饰方法,但很少注意了“线的粗细排列”和“点的疏密排列”,所以我可以从这方面点评,以增加作品的美感。学生作品以形象装饰的笔筒居多,主要原因是老师亲自示范了这个环节,学生受到一定的限制,老师应该告知学生:“老师只是示范了一个过程,请小朋友设计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笔筒。”引导学生设计创意独特的笔筒造型。 另外我认为最满意的环节是设计为学生提供大量笔筒范做,出示教师的作品并以小组研究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带着问题研究笔筒的制作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这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解决教学重点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了设计、制作的方法,学生在尝试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动脑,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交流信息,不断地找到

新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我在巡视指导中不断地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方法和线索,成为了学生交流信息的组织者。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手脑并用,不但在作品设计和制作步骤上千差万别,而且在具体部件的制作中,发现了许多好的方法。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形成技术意识,培养技术思维,提高技术能力,培养劳动态度和习惯,真正体现“在动手和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 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这一新的理念。 一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的作品,鲜艳的色彩,不同的造型,别致的设计……让我感叹孩子们的创意如此丰富。有收获也有困惑,在个别学生的制作指导上,在课堂展示讲评环节我还心存疑惑,评价时全班同学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如果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这样就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扎扎实实去研究让每一节课都能高质量的上好。 以上是我对《简单笔筒的设计》一课的教学反思,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篇二:我的笔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篇三:简单笔筒的设计说课稿

笔筒设计

刚开始拿到制作笔筒这个课题的时候,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但渐渐地我发现,我低估了它。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那些工业化生产的笔筒,大都是圆柱状,从收纳的角度说,这是最具收纳效果的,从美观来说,封闭的圆形也让人感觉舒适。但正因这种形状太过于普遍,我就想换一种形态。于是我就将方形和三角形这两种带有棱角的元素加进来,并且,我想要的不是分裂的几何体,我希望最后的效果是一种和谐融洽的状态,一个整体。开始选择材料的时候,小清新的想法开始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我并不希望放置于我桌上的东西太深沉而压抑心情,我希望那将是一种浅色低调的,本来就不需要任何涂抹的,最后我选择了一次

性的竹筷。在经过消毒水的浸泡之后,竹筷呈现出接近米黄的颜色。层层搭建,实现我想要的小清新的作品理念。 任何好作品的诞生过程自然不会是一帆风顺,在笔筒的制作过程中第一遇到的麻烦便是原材料的处理。我们都知道筷子是竹生产出来的因此难免会有发霉虫蛀的情况,即使一次性筷子经过了严格的消毒处理,但难保没有发霉的可能,于是我特意找了一个大晴天,把所有的筷子拿出来暴晒,减小虫蛀发霉的可能。接下来,我将所有的尺寸都标好,发现在我预想的原本的主体结构之外还多了不少材料,于是便有了搭建形似城市剪影的尺子架的想法。将所有尺寸的原料都准备好后,选择底座又难住了我,考虑到泡沫

太轻并且与竹材格格不入。并且塑料、玻璃等都太难处理的情况后,我选择了加厚的实木做底座。但由于硬度太大,无法手工割断,于是我和合买木板的同学特意请了环艺楼的木工师傅用机器帮忙割断,如此一来,省了不少功夫,我只需用砂纸将边缘粗糙的部分打磨平整,所有的准备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实际的搭建工作开始进行,其中最大的难题是胶水干的比较慢,要进行下一部分的搭建会有一个比较长的缓冲时间,最后搭建完成后,整个作品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于是我将之前做模型剩余的边角料收集了一下,选择了最清新的绿色薄纸做了一朵花放于剪影架旁,并装饰了结构粘合处,最后,完成了!

泥条盘筑器皿[新版]

泥条盘筑器皿[新版] 《泥条盘筑器皿》 教学目标: 1)学习泥条盘筑器皿的方法。 2)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勇于创新,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泥条盘筑器皿的方法。教学难点: 盘筑器皿牢固)美观。 教学准备: 陶艺泥)报纸)剪刀)泥刀)垫板)设计图)装饰)袋。 时间教学: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搓泥条和盘粘两种泥塑基本技法,应用这两种技法不仅可以盘平面物品,还可以盘立体器皿呢~看——你知道这个圆柱形笔筒是用什么方法塑造出来的吗, 课件——〈笔筒〉 今天,我们也来用泥条盘筑法盘筑个器皿,好不好, 板书课题——泥条盘筑器皿 二)新课 这个笔筒是分几步盘筑出来的呢 ,打书P22看图)读书) 汇报 小组思考讨论:泥条盘筑器皿的步骤方法,

a) 打底 b) 盘筑 c) 装饰 你觉得那步最难,怎样才能盘得牢固, 口越来越大怎样盘,—演示 ——整齐)抹平内侧 ——压紧或抹平内侧。 ——简单)美观。 看——盘筑并装饰好的器皿多漂亮呀~ 课件欣赏 三)实践: 你们学会了吗,下面的时间就留给同学们,2人一组)分工合作)盘筑一个与众不同的器皿吧~ 注意:a) 盘筑器皿整齐)牢固)美观。 b) 使用剪刀)泥塑刀注意安全. 四)评比展示: 创新:想法 提建议修改)注意 收获)体会 五)小结: 这节课每个同学既动手又动脑,设计盘筑的器皿都很漂亮。 在生活中,许多艺术家运用各种技法制作的作品都非常精美,这些都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课件欣赏六)实践: 预习盘筑小动物 七)板书设计:

泥条盘筑器皿 步骤: 要求: a) 打底——整齐)抹平内侧 b) 盘筑——压紧或抹平内侧。 c) 装饰——简单)美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