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浅谈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浅谈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浅谈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浅谈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

作者姓名:赵东成

专业名称:会计学

指导教师:王震讲师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

1.本人已认真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34号令)、《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成理工教发〔2013〕30号)文件并已知晓教育部、学院对论文作假行为处理的有关规定,知晓论文作假可能导致作假者被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注销学位证书、开除学籍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等后果。

2.本人已认真学习《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手册》,已知晓学院对论文撰写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3.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题目:

浅谈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本人对该论文的真实性、原创性负责。若论文按有关程序调查后被认定存在作假行为,本人自行承担相应的后果。

承诺人(学生签名):

年月日

注:学位论文指向我校申请学士学位所提交

的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

报告。

摘要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一直都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甚至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已成为经济理论界和各相关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现状、特点、成因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十家云南省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资产结构、债务成因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具体发现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债务分析对策

Abstract

The debt probl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issu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ven affect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how to properly solve the debt probl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economic theory and related departments. This artic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tatus qu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debt problem characteristics, caus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e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Yunnan province.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listed companies, asset structure, debt, and the debt problem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und specific.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debt,Analysis,countermeasure

目录

摘要 ................................. II Abstract ............................ III 目录 ................................. IV 前言 . (1)

1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分析 (2)

1.1国有企业负债程度描述 (2)

1.2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3)

1.2.1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现状 (3)

1.2.2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特点 (3)

1.3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4)

2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6)

2.1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基本成因 (6)

2.2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直接成因 (8)

3 云南省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概述 (9)

3.1 云南省国有企业债务情况 (9)

3.1.1 云南省国有企业规模 .............

3.1.2 云南省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

3.1.3 云南省国有企业债务引发的不良后果3.2 云南省国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3.2.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3.2.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3.2.3 偿债能力保障程度的分析..........

3.3 云南省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4 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对策及成功经验..

4.1 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对策..........

4.1.1 对策之一:财政注资方式..........

4.1.2 对策之二:对于负债过重的国有企业,可减轻税赋 .................................

4.1.3 对策之三: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 .........................................

4.1.4 对策之四: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1.5 对策之五:完善自我发展机制......

4.1.6 对策之六:银行豁免方式..........

4.1.7 对策之七:发育资本市场方式......

4.1.8 以往处理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成功经验 ...........................................

4.2解决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改革:债权转股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前言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因素。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更是与国有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高负债是困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难题。因此,高负债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关注的重点。

1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分析

1.1国有企业负债程度描述

1.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比率。是企业的全部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于分析企业借用他人资本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二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当资产负债率超过100%,说明企业已资不抵债,债权人将蒙受损失。该指标40%一60%为正常。若超过70%,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西方国家以70%为警戒线。

据中国财政部统计2016年11月末,中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319558.6亿元,同比增长10.6%;负债总额876178.1亿元,同比增长10.9%;所有者权益合计443380.5亿元,同比增长10.1%。2016年11月末中国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4%。中央企业资产总额691548亿元,同比增长8.9%;负债总额471880.1亿元,同比增长9.6%;所有者权益合计219667.9亿元,同比增长7.6%。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28010.6亿元,同比增长12.5%;负债总额404298亿元,同比增长12.5%;所有者权益合计223712.6亿元,同比增长12.6%。可以看出到2016年11月末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同以往对比一直在增长,按照这个程度发展国有企业将会面临因过度

负债导致的更加严重的一系列问题。

2.长期负债比率。这一比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和所有者提供的资金来源和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果的强弱,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

计算公式: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X100% 一般来说,这一比率不应超过100%。否则,便意味着企业的长期债务必须用流动负债方能还清。这是一种“借债还债”的作法,尽管会取得暂时的平衡,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经营业绩作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爆发债务危机。

国有企业长期负债逐年增加,长期负债比率高,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高负债率与低利润率并存的局面,企业严重的缺乏自我融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深,企业财务清算约束渐趋硬化,过度负债问题愈来愈凸现出来。

1.2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一般说来有两种表现:一是企业的资产负俊率过高,二是存在大量不良债务。之所以称之为问题,是已形成的债务尚无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且由此衍生的新债务仍在不断形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债务的绝对值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负演率,都是相当高的,企业和银行都负担沉重。国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8千万亿元.仅利息每年就需支付数百亿元。同时,银行也被企业的不良贷款拖得举步维艰。银行面临破产的危险。

1.2.1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现状

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债务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过度负债。企业资本不足以及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从本质上说,它是“拨改贷”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体制性的资金错位和缺位。从资本形成机制来说,它是债本错位,即借入资本和自有资本的错位造成的先天性缺陷。

1.2.2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特点

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最大特点就是负债逐年攀升,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2017年1月国资委负责人表示,部分国有企业杠杆率仍然偏高,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介绍说,从国有企业自身来看,2016年国资监管系统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3.6万亿元,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了年初预定的效益恢复性增长目标,但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应引起重视,“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和地区分化加剧;部分企业杠杆率仍然偏高,部分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部分企业子企业亏损面较大,资本运营效率有待提升;境外经营风险持续加大,部分境外企业经营效益下滑;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治理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下大力气推进。”

我国企业的平均负债水平远高于国际公认的50%的资产负债警戒水平。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81%,其中约有27.6%的国有企业账面负债总额超过其资产总额,另有21.5%的企业若以挂帐损失冲抵所有者权益,将实际成为空壳。这说明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已处于极度不安全状态。从同一国家的不同行业来看,

企业资产负债率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资产流动性差别与资金密集度的差别。

资产流动性较强的行业,其周转能力或变现能力较强,偿债能力一般要大于资产流动性较弱的行业,因而负债比率要高些。如商业企业一般比工业企业负债率要高。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而言,技术密集型企业资产利润率较高,资产负债率高些。现以美国各行业负债比率为例,医药、汽车、电子、电气负债率在30%以下,而零售、公用事业、钢铁行业负债率在40%以上。

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刻,全球化无处不在的今天,企业的经营成败是一个国家是否可以立足世界的重要基石,而目前在经济体制改革后的短短20几年内,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企业所受打击一波又一波,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民族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壮大,所以对企业的负债改革,扭亏为盈已经迫在眉睫。

1.3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1.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不仅直接危及国有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使其生产经营活动难以为继国有企业负债比率过高,必然导致利息负担沉重、成本上升,偿债能力下降、利润水平下降。而这经常是国有企业债务负债进一步加重的起点。

2.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加大了国有银行的经营风险

国有企业巨额的债务主要是欠国家专业银行的贷款,是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如果债务问题不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还加大了国有银行

的经营风险。

3.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制约着国有企业的重组

如何解决传统体制和体制转轨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性包袱,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解决大量的不良债务问题。这一问题是现实中无法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意味着要重新建立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以解决传统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对于资不抵债濒于破产的企业,破产意味着绝大部分债务不能偿还,直接损害最大债权人,即银行的利益,因而受到很大的阻力,从而导致国有资本的退出十分艰难。国有资本难从某些低效率领域退出,也就难以有更大的实力来进入重点领域,从而直接影响着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对当时规模巨大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作过分析。他认为,接近30%的银行不良资产是各地政府的不良决策造成的,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留下了巨大的不良资产;另有30%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所致;还有20%是银行自身因素造成的;剩余20%则为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所致。

4.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维持运转,造成了银行信贷的扩张,而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提高存贷利率,抽紧银根:但紧缩信贷又会使国有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导致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三角债增加,职工发不出工资,企业濒临破产。

国家宏观调控陷入了两难的选择。运用金融杠杆治理通货膨胀,政策到位。国有企业生产萎缩,政策不到位,通货膨胀压不下来,整个经济运行无法调整。近几年的实践,恰恰是以牺牲国有企业为代价,从而使通货膨胀得到有效地治理;但同时,国家又不得不将大

量的资金投入低效运转的国有企业中,维持其生存。结果严重影响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2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2.1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基本成因

造成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负债过重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国有企业负债过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l、国家投入少,使企业先天不足,在统收统支的旧体制下,国拨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占80%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国拨流动资金均未达到占全部流动资金30%的要求。改革以来,企业流动资金自1983年核定后再不作补充,从而.使企业的自有资金先夭不足。十多年来受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资料价格迅猛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已使原核定的流动资金远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尽管国家规定可从销售收入中提取1%用来增补流动资金,但只能少数盈利企业能增补一点,大多数企业只有靠增加银行贷款。

2、实行“拨改贷”,加重了企业负担。从1984年实行“拨改贷”以后,由于没有及时界定国家投资与银行贷款的区别,混淆了资本金和负债的界限,结果企业用贷款进行国家资产投资后,既要向债权人(银行)偿还贷款本息,又要让所有者(政府)收取投资效益.致使国有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如齐齐哈尔造纸厂1985年从建行贷款(拨改贷)6000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改造,近十年来虽然企业已偿还4,800万元.然而到洲年末.连本带利尚欠 1.1亿元,使企业叫苦不迭,真所谓“不改造等死、岱款改造找死”。

3、财政该补未补,占银行贷款。由人民银行统管流动资金以后,企业所需流动资金几乎成为“全额信贷”,不仅企业经营性亏损要用银行贷款堵窟窿,而且属政策性亏损也长期挤占银行贷款。如建华机械厂,88年以前利润都在200。万元以上,从90年以来由干军品任务大量压缩,转民品又受资金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企业连年亏损.累计亏损1.7亿元.截止94年未弥补亏损挂帐7000多万元.不仅挤占挪用了银行贷款.而且也加重了企业的债务负担.

4、企业办社会,扩大了企业负债。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化程度低下.企业办社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十分普遍,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沉重,非生产性支出占用企业资金过多,且逐年增加。如职工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学校、职工住宅及文化娱乐设施等占用的资金和费用支出,企业离退休职工工资及医疗费用支出等等。近几年来,由于受工资调整、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这部分支出呈日益增长之势。国有企业只能依靠扩大负债(主要是增加银行贷款)来予以补充。

从国有企业负债结构看,主要向金融机构借款。财政性借款(包括基本建设基金和各种财政性周转金);向上级有关部门的借款,企业之问相互拖欠款;欠本企业职工款等。当前国有企业的负债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借款,银行与企业间成为最大的债权人和债务人。而在其借款中,不良负债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国有企业负债过重和大量逾期、呆滞贷款的出现,导致银行的信贷资金大量沉淀,可运用的资金急剧减少,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经营难度和经营风险。当前国有企业负债过重问题如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仅使国有企业难以摆脱困境,长此下去势必把银行拖垮,使国家银行将面临倒闭的危险境地,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银行和企业之间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借贷并不是不同所有者之间为实现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借贷,而是同一个所有者自己借自己的钱,对借贷双方都无真止意义。债务对作为债务人的企业没有所有权上的真正约束,不存在内在压力和自我约束去为生存而清偿债务,反而产生不借白不借,债多不愁的观念。另一方面,银行也没有自我约束的机制,缺乏在负债业务中降低成本,在资产业务中增加盈利的动力,反而出现为维持账面利润而向无偿还能力的企业继续放贷的做法,导致债务问题日趋严重。

2.2 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直接成因

1.国家对企业注资严重不足

2.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决策失误。

企业经营管理不普,连年亏损,导致权益资本为负,造成企业高负债;另一方面是重大决策失误,一是未经充分的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就上马大的更新改造和引进项目,由于经济效果不理想造成难以还贷。二是企业扩张兼并的步子过大过快,由于被兼并企业带人巨额彼务而造成负债过度。

3.企业承担的非经济职能,使大量资金未进入。

生产经营领城,社会负担占用了大童资金,使企业难堪重负,造成非经营负债。比如:①承担安排社会就业职能,造成在职冗员过多。②兴办部分社会公益事业,如学校、医院等。③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离退休职工养老费用成倍增长,使企业负担越来越重。

4.银行管理不当和体制缺陷。

①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松弛,信贷规模失控。

②未及时处理呆账,而是增贷补息,使风险后移,加大了处理呆账的难度。

③企业信用非社会化,债权不流通;同时缺少资产资金化机制,企业资产闲置而资金不足。

5.政府干预、决策失误,以及政策性因紊,造成企业非经济,非自然负债。

①受数里型、速度型发展战略思想的支配和地方利益的驭使,地方政府在对产业结构缺乏深刻分析和统筹规划的情况下,盲目立项,重复建设,造成结构性经营亏损,致使企业负俄累不。

②政府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损害企业的利益,使权益流失,负债过度。

③各级政府干预银企间的资金借贷关系,造成不合理的银行信贷资金和企业负债,如“现场办公贷款”、“利税人库贷款”、“基本生活费贷款”等。

3 云南省国有企业债务问题概述

3.1 云南省国有企业债务情况

17家省企的总资产为11807亿元,而负债总计为8623亿元,整体的资产负债率为73%。

资产负债率超过80%的,除了云南煤化和云锡控股,还有十四冶、云天化集团、云南物流集团。而低于50%的,只有白药控股、云南机场集团和世博旅游集团。

以绝对数额计算,云南公投公司和云投集团负债超过千亿,云南城投集团接近千亿。而债务较少的,也是规模最小的几个企业——云南农垦集团、世博旅游集团、云南物流集团和白药控股。

负债高企,对企业最大的影响是财务费用。17家企业去年的财务费用合计高达239亿元,而它们的净利润为亏损102亿元。

财务负担最重的,也是负债最多的企业。云南公投公司去年的财务费用接近60亿元,云南煤化则接近40亿元,云天化集团超过30亿元,云冶集团、云锡控股和云南城投集团则超过20亿元。

云南城投的财务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15%,云南煤化的财务费率接近25%,而云南公投公司的财务费率更是高达29%。

以财务费用与总负债推算,这17家国企的年化财务利率总体约为 2.77%。其中,云南煤化利率最高,为 5.66%,而云锡控股和云南机场集团的利率,也超过了4%。

综上所述,云南国有企业负债沉重。

3.1.1 云南省国有企业规模

老师第三章内容因为计算量太大我之后会根据财务报表计算出类似工作薄1的一些大项内容再根据公式计算对比十家公司的情况最后作出分析比较得出总结

3.1.2 云南省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

3.1.3 云南省国有企业债务引发的不良后果

云南云维

3.2 云南省国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3.2.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l)流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的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基本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在目前及今后的营业周期内提供现金,偿付短期债务,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的能力。按照国际标准值,流动比率应大于等于200%,企业才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100% (2)速动率比。

计算公式为:

速动率比=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3)现金率比。

计算公式为:

现金率比=(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或短期投资)/流动负债=(速动资产-应收账款)/流动负债

3.2.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长期偿债能力

(l)固定比率。是指固定资产净值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既反映了企业的投资规模,也反映了偿债能力。

计算公式是:

固定比率=固定资产净值/所有者权益x100%

从理论上讲,固定资产应以自有资金解决,因为固定资产价值收回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以借入资金,特别是流动负债解决,会形成流动负债到期后,投入到固定资产的资金却没有收回的结果。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削弱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正常情况下,这一比率不得高于100%。

(2)固定长期适合率。是指固定资产净值与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之和的比率。

计算公式:

固定长期适合率二固定资产净值(/所有者权益+

长期负债)x100%

企业固定资产,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长期借款补充,但比值必须小于1,否则,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中包含了流动负债,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3)资产负债率。

计算公式: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 本准则中的债务重组涉及的债权和债务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工具。 第三条债务重组一般包括下列方式,或下列一种以上方式的组合: (一)债务人以资产清偿债务; (二)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 (三)除本条第一项和第二项以外,采用调整债务本金、改变债务利息、变更还款期限等方式修改债权和债务的其他条款,形成重组债权和重组债务。 第四条本准则适用于所有债务重组,但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债务重组中涉及的债权、重组债权、债务、重组

债务和其他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列报,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二)通过债务重组形成企业合并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三)债权人或债务人中的一方直接或间接对另一方持股且以股东身份进行债务重组的,或者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债务重组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债务重组的交易实质是债权人或债务人进行了权益性分配或接受了权益性投入的,适用权益性交易的有关会计处理规定。 第二章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第五条以资产清偿债务或者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应当在相关资产符合其定义和确认条件时予以确认。 第六条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初始确认受让的金融资产以外的资产时,应当按照下列原则以成本计量: 存货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和使该资产达到当前位置和状态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成本。 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投资的成本,包括放弃债权的公

关于瑞典、芬兰企业债务重组情况的考察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126 关于瑞典、芬兰企业债务重组情况的考察报告完整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瑞典、芬兰企业债务重组情况 的考察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为了借鉴国外企业债务重组的经验,我们赴瑞典、芬兰考察了企业债务重组情况。瑞典、芬兰两国都很重视企业的债务重组工作,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债务危机防范机制和债务重组机制,对我国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工作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瑞典、芬兰两国企业债务重组基本情况 (一)两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都曾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

新时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以及不断扩大对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投资力度,国有企业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它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才优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大型国有施工企业陷入了人才流失的困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各业竞争都非常激烈,人才是最重要资源,企业之间对人才的抢夺也愈演愈烈。分析了国有施工企业人员流失的成因,并提出了减少人才流失的建设性意见。只有留住人才的企业,才能占领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国有施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措施 近年来国有施工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给企业经营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那么为何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嚴重?如何解决人才流失难题?就需要我们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找出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施工企业人才的流失,壮大企业的人力资源。 一、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社会大发展背景下的结果 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适应政策、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未曾停歇,“大锅饭”、“铁饭碗”等名词已是过去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到今天公务员、事业编制的书面考试及所有用人单位的面试,用人体制的市场化特征充分形成。人才市场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人才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性质的国有施工企业、民营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大型国有施工企业员工应聘的的主要去向。人类对更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注重个人才华的充分施展,在意企业对自身价值的认可程度,人才的合理流动必然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软实力不足 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积极的价值观引领。大型国有施工企业因其员工数量多,传统思维、传统观念被深深烙上了时代发展的印记,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多是通过大大小小的会议宣讲灌输为主,未能与员工的思维、行动真正融合,企业的氛围和制度汇聚员工正能量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形不成强的聚合力、向心力。人才成长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的发展规划没有好的契合点,人才在通向企业精神家园的道路上产生了迷茫。 二、解决人才流失的对策与思路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凝聚力

企业债务重组协议(示范协议).pdf

企业债务重组契约(示范契约) Corporate debt restructuring agreement (契约范本)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W-HT-006903

企业债务重组契约(示范契约) 说明:以下契约书内容主要作用是:经过平等磋商达成一致意思后订立的协 议,规定了相互之间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应当享有的权利,可用于电子存档或 打印使用(使用时请看清是否适合您使用)。 债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债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定义 除非另有特别解释或说明,在本契约及本契约相关各方另行签署的其他相关文件 (包括但不限于本契约及各担保契约)中,下述词语均依如下定义进行解释:1.“基准日”是指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2.“截至基准日的债务余额”是指截至基准日(含该日)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清偿的《借款合同》项下的全部到期债务余额,含本金及利息。 3.“重组日”是指本契约生效之日。 4.“重组预备期间”指基准日(不含该日)至重组日(含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 第 2 页

5.“重组债务”是指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清偿的、截至基准日(含该日)的债务余额与其在重组预备期间内的利息之和。 6.“重组债权”是指债权人享有的、与重组债务等值的债权。 7.“重组债务利息”是指自重组日(不含该日)起至全部重组债务清偿日止,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支付的、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确定的重组债务的利息总额。8.“债务重组期间”指自重组日(不含该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含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 9.“全部债务”是指重组债务与重组债务利息之和。 10.“全部债权”:指债权人享有的、与全部债务等值的债权。 11.“原贷款债权担保”是指债权人从银行受让贷款债权时受让的与原贷款债权担保相关的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权益。 12.“第三方”是指各方以外的任何国内外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13.“工作日”是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日以外的正常工作日。 第二条陈述、保证与承诺 各方确认,各方向对方作出的陈述、保证与承诺,是各方按本契约进行债务重组 的重要前提条件,各方依赖下述陈述与保证签署本契约。 1.将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尽各方的最大努力,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促使债务 重组顺利完成。 2.忠实履行各自的义务,不从事任何对债务重组造成损害的行为。 3.各方与第三方签订的任何契约_不对签署及履行本契约组成不利影响。 4.严格保守在债务重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方商业秘密。 5.在本契约中所作出的陈述和保证是连续有效的。 第 3 页

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毕业论文 ‘ 论文题目: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 专业班级:行政管理本科 学生姓名:周宇 指导教师:汪老师 2016 年11 月29 日

目录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2) 一、影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 (3) 1、薪酬水平低 (3) 2、福利缺乏吸引力 (3) 3、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3) 4、企业整体氛围差 (4) 5、企业发展前景 (4) 二、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4) 1、做好人才筛选第一关——严把招聘关 (5)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5) 3、设计员工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福利 (6) 4、引入职业生涯规划 (7)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7)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8) 7、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把握好主动权 (8) 参考文献 (10)

写作提纲 企业告别了“商品短缺”、“资本圈钱”的时期,已走向人才竞争的时代,谁占有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经济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主动权。但综观我国国企人力资源使用现状,普遍面临着人才流失频繁的窘境。人才严重流失,必将成为制约国有企业顺利发展的瓶颈,认真研究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影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现状 1、薪酬水平低 2、福利缺乏吸引力 3、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 4、企业整体氛围差 5、企业发展前景 二、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1、做好人才筛选第一关——严把招聘关 2、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3、设计员工需要的、有吸引力的福利 4、引入职业生涯规划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在管理过程中,企业把握好主动权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2019版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2019版 2020年4月 目录 一、总体要求① (2) 二、关于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 (3)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 (3)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 (5) 三、关于适用范围 (7) 四、关于债权和债务的终止确认 (9) (一)以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 (9) (二)修改其他条款 (10) (三)组合方式 (10) 五、关于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11) (一)以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 (11) (二)修改其他条款 (13) (三)组合方式 (14) 六、关于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15) (一)债务人以资产清偿债务 (15) (二)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 (16) (三)修改其他条款 (16) (四)组合方式 (17) 七、相关示例 (17) 八、关于债务重组的相关披露 (27) 九、关于新旧准则的衔接规定 (28) 附录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修订说明 (28) 一、本准则的修订背景 (28) 二、本准则的修订过程 (30) 三、关于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31) 四、关于本准则的适用范围 (32) 五、关于债务重组的定义 (32) 六、关于债权人受让资产的初始计量 (33) 七、关于债务重组相关损益 (33) 八、关于多项资产清偿债务的处置损益 (34) 1/ 34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2019版 一、总体要求① ①本应用指南适用于执行财政部2017年修订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本准则)规范了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本准则明确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债务重组涉及的债权和债务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工具。债务重组方式主要包括采用债务人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修改其他条款方式,以及上述一种以上方式的组合。 本准则规定,债务重组采用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或者采用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方式且导致债权人将债权转为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的,债权人初始确认受让的非金融资产应当以成本计量。债务重组采用债务人以多项资产清偿债务或者组合方式的,债权人应当首先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确认和计量受让的金融资产和重组债权,然后按照受让各项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扣除受让金融资产和重组债权确认金额后的净额进行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分别确定各项资 2/ 34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模式实际应用研究 在现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周边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其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这一系列巨大的变化都要归功于国内经济发展方面上。然而,最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虽然表面非常正常,但是内部竞争却非常的激烈。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企业内部的财务调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企业内部财务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企业债务重组的案例也经常发生。这已经成为了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企业自身债务重组最终结果如何,将会直接地对企业接下来的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标签:国有企业;债务重组;应用研究 如今国内市场发展情况越来越好,这与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大企业只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住脚步,才能够实现企业内长期发展的目标,这也就促使了国内市场不断改革进步的良性循环现象出现。但是,有一些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其竞争压力并不大,从而导致其内部财务方面逐渐出现漏洞,国有企业中出现债务重组的情况也很常见。本文针对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对我国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方面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相关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最近几年,经济理论领域逐渐地提出了一些债务重组相关模式,根据重组主体不同一般能够分成以下三种: 1.1 将银行作为主体 将银行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中心思路主要是通过将银行在各个国有企业中债务重组方面产生的作用进行应用,然后把银行中的呆账准备金以及银行自身资本金作为冲销破产企业中债务的款项。 这种将银行作为主体来进行债务重组的相关模式虽然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并且与企业以及银行的需求也相互适应,但是其实际收效却非常小。在无法保证这种模式不会再形成其他的不良债务这一前提下,这种模式还无法具备将原有债务进行解决的能力。并且,假如企业出现了借钱不还或者进一步发生了其他情况,那么双方的状况就会更糟糕。所以,在对减免不良债务这方面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建立起新的机制。不管是全部将企业中存在的债务免除,还是只免除一部分,其共同的前提条件都是通过将债务免除来对企业内部相关的整顿和结构调整以及竞争能力进行促进和提升。同时免除债务仅能在涉及具体企业这一基础之下进行,也就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决定,并不能笼统进行。 1.2 将财政作为主体 将财政作为主体的这种债务重组相关模式其核心是将企业中的财务通过举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与解决对策

摘要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而人才是人力资源中层次较高的部分,他们具有较好的内在素质,能通过创造性劳动,为企业做出较大的贡献,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关键的作用。而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竞争力,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极大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的现状出发,解释人才的流失原因及留住人才的措施,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目录 绪论 (1) 1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 (1) 1.1 老工业和老企业人才流失较多 (1) 1.2 核心人才流失较多 (1) 1.3 企业的中青年骨干流失较多 (2) 1.4 区域间的人才流动 (2) 2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 (2) 2.1 人工成本增加 (2) 2.2 影响企业员工的士气 (3) 2.3 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 (3) 2.4 重要客户流失,影响企业形象 (3) 3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 (4) 3.1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4) 3.1.1 薪酬制度缺乏合理性 (5) 3.1.2 福利缺乏吸引力 (5) 3.1.3 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员工缺乏自我发展机会 (5) 3.2 缺乏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环境 (5) 3.3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 (5) 3.4 企业发展前景差 (6) 4 国有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对策 (6) 4.1 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6) 4.1.1 根据市场规律,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7) 4.1.2 优化福利制度 (7) 4.1.3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我价值 (7)

企业债务重组协议(示范协议)

企业债务重组协议(示范协议) Corporate debt restructuring agreement (协议范本) 姓名: 单位: 日期: 编号:YW-HT-006903

企业债务重组协议(示范协议) 说明:以下协议书内容主要作用是: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思后订立的协议,规定了相互之间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应当享有的权利,可用于电子存档或 打印使用(使用时请看清是否适合您使用)。 债权人:合同编号: 法定代表人:签订地址: 债务人:签订日期: 年月日 法定代表人: 第一条定义 除非另有特别解释或说明,在本协议及本协议相关各方另行签署的其他相关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本协议及各担保协议)中,下述词语均依如下定义进行解释:1.“基准日”是指年月日。 2.“截至基准日的债务余额”是指截至基准日(含该日)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清偿的《借款合同》项下的全部到期债务余额,含本金及利息。 3.“重组日”是指本协议生效之日。 4.“重组预备期间”指基准日(不含该日)至重组日(含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

5.“重组债务”是指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清偿的、截至基准日(含该日)的债务余额与其在重组预备期间内的利息之和。 6.“重组债权”是指债权人享有的、与重组债务等值的债权。 7.“重组债务利息”是指自重组日(不含该日)起至全部重组债务清偿日止,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支付的、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确定的重组债务的利息总额。8.“债务重组期间”指自重组日(不含该日)起至年月日(含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 9.“全部债务”是指重组债务与重组债务利息之和。 10.“全部债权”:指债权人享有的、与全部债务等值的债权。 11.“原贷款债权担保”是指债权人从银行受让贷款债权时受让的与原贷款债权担 保相关的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权益。 12.“第三方”是指各方以外的任何国内外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13.“工作日”是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日以外的正常工作日。 第二条陈述、保证与承诺 各方确认,各方向对方作出的陈述、保证与承诺,是各方按本协议进行债务重组的重要前提条件,各方依赖下述陈述与保证签署本协议。 1.将依据 诚实信用原则,尽各方的最大努力,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促使债务重组顺利完成。2.忠实履行各自的义务,不从事任何对债务重组造成损害的行为。 3.各方与第三方签订的任何协议_不对签署及履行本协议构成不利影响。 4.严格保守在债务重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方商业秘密。 5.在本协议中所作出的陈述和保证是连续有效的。

关于国有企业债务情况的调查_工作报告

关于国有企业债务情况的调查关于国有企业债务情况的调查 为了研究解决我市国有企业拖欠职工债务问题,有效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我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市维稳办会同市国资委等有关部门,于11月初,对我市东北无线电厂和辽宁电子设备厂拖欠职工债务的情况进行专题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企业现状 东北无线电厂、辽宁电子设备厂是国有企业,处于破产状况。其中东北无线电厂始建于1960年,是原电子工业部直属生产移动通讯设备的大二型军工企业,1986年下放到地方管理,1996年破产。企业原有职工1836人,解除劳动关系1218人,离退休职工599人,并轨职工13人。资产总额4879.6万元,其中房屋建筑折款2213.1万元,机械设备271.5万元,土地2395万元。企业负债总额5603万元,企业欠缴职工各类保险金131.4万元,拖欠职工债务2809万元,合计2940.4万元。 辽宁电子设备厂,始建于1959年,是电子工业部直属生产高中频感应加热设备的骨干企业,1996年企业破产,被辽宁电力电子集团整体接收,1999年辽宁电力电子集团解体,企业划归铁岭市管理。企业原有职工1652人,并轨人员939人,离退休457人,在册职工83人。企业资产总额329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145万元,固定资1 / 4

产2153万元。企业负债总额5075万元,欠缴职工各类保险金542.8万元,拖欠职工债务2637.3万元,合计3129.9万元。 二、债务的成因 1、经营管理性原因。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企业不能适应市场形势变化的需要,对市场需求往往缺乏应变能力,盲目生产,有限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在销售和定价方面还没有利用现代促销手段和价格政策,企业对生产经营,缺乏严格的管理,资金、设备、人力的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劳动、物耗无定额,质量无检验,奖惩不严明,分配不合理等,造成企业在竞争中失利,效益下降,债务增多。 2、制度性原因。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实施拨款改为贷款后,因缺乏宏观制度的科学规范、保障和监督,又缺乏自身的更新。从政府财政方面考虑,因政府向企业的层层让利导致财力日益分散,而将对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从主观上讲,是将无偿投入,改为有偿借贷,从而迫使企业走向市场,在客观效果上,银行贷款成为国有企业资金的唯一来源,因而也必然使企业走上负债的道路。 3、政策性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按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理应在改革初始阶段让相当部分的国有企业逐步退出竞争队伍,但在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政策性口号下,硬要让相当部分不能适应市场方式的国有企业生存下来,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主管政府要求当地银行向亏损的国有企业贷款,而有些贷款 2 / 4

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4700字

浅谈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4700字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虽然还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民营、私营、合资、独资等企业正在不断壮大,它们与国有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人才流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影响了国企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影响,同时提出国企要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应从建立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建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等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毕业 人才流失;薪酬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一、国企人才现状 人才流失指的是属于特定群体、组织、地域的专门人才或其他有才能的人离开自己原来所依附或服务的群体,而到了另外的群体、组织或者地域。人才离开原服务的对象而另谋他就,其实是人才流动的经常状态,关键是人才流动之后能否及时获得补充。从长远看,正常情况下,在地位、环境、条件基本接近的竞争主体之间,人才流失和获得一般能处于均衡状态,即人员进退相当,来去相抵。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流失实际上指的是由于竞争主体在地位、环境、条件、实力相差较大,导致一定的时期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的一方的人才单向的向有优势的一方转移,双方的人才流动呈现出较强的不均衡性和不平等性。 就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不正常的人才流失现象,具有数量锐减、结构劣化、且流失趋势愈演愈烈的特点。企业中的人才离职现象过于严重,常表现在企业可用的人才越来越少,用人感到捉襟见肘。国企人才流失,使得企业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科技对企业的贡献率逐渐下降,使得不少企业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严重影响了国企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足部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国有企业领导人也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来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就业环境日益宽松,越来越多的国企人才跳槽到民企和外企。据有关部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国企的人才流动率正迅速上升,中高层技术、管理人员的流失率还有加速的趋势。国企源源不断地向民企和外企输送着高质量人才。虽然人才在企业间流动是正常现象,但一个企业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无异于釜底抽薪,会给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重大威胁。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摆在国企老总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国企人才流失的影响及原因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间的竞争更多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一支有着强大凝聚力的优秀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人才流失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企业每引进一位人才都要花费大量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人才流失就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创造价值的降低,而且企业要承担相当高的人员替换成本,优秀人才的替换成本更大。据分析,企业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至少需投入2个月的时间、4个月的薪金才可以找到新的合适的替代人选,还需要3~6个月的时间让其熟悉、适应工作,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此外,企业还要承担因人才流失带来的技术泄密,正在进行的项目因停滞造成重大损失,企业现有员工队伍人心不稳等各种不利影响。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人才能够专心为本企业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为什么国企人才越来越不钟情于“铁饭碗”,一有机会就“另择良主”呢?造成国企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解释 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债务重组的基本特征;(2)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3)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4)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涉及的或有应付(或者应收)金额。 一、债务重组的基本特征 本准则第二条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指因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等,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的情况。 “债权人作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情形主要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的利率等。 在认定债务重组时,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综合考虑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否在自愿基础上达成重组协议、是否有法院作出裁定、债权人和债务人是否相互独立、是否构成关联方关系或者关联方关系是否对债务重组产生实质影响等情形加以判断。

二、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债务重组采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计量: (一)非现金资产属于企业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且该金融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金融资产的市价作为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非现金资产属于金融资产但该金融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的估值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三)非现金资产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其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作适当调整后,确定其公允价值;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仍不能确定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应当根据交易双方自愿进行的、公允的资产交易金额为依据确定其公允价值,交易双方协议的价格不公允的除外。 三、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一)债务人的处理 对于债务人而言,发生债务重组时,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 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

企业债务重组协议

企业债务重组协议 债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 债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 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定义 除非另有特别解释或说明,在本协议及本协议相关各方另行签署的其他相关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本协议及各担保协议)中,下述词语均依如下定义进行解释: 1.“基准日”是指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2.“截至基准日的债务余额”是指截至基准日(含该日)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清偿的《借款合同》项下的全部到期债务余额,含本金及利息。 3.“重组日”是指本协议生效之日。 4.“重组预备期间”指基准日(不含该日)至重组日(含该日)

之间的时间间隔。 5.“重组债务”是指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清偿的、截至基准日(含该日)的债务余额与其在重组预备期间内的利息之和。6.“重组债权”是指债权人享有的、与重组债务等值的债权。7.“重组债务利息”是指自重组日(不含该日)起至全部重组债务清偿日止,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支付的、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确定的重组债务的利息总额。 8.“债务重组期间”指自重组日(不含该日)起至_____日(含该日)之间的时间间隔。_____月_____年. 9.“全部债务”是指重组债务与重组债务利息之和。10.“全部债权”:指债权人享有的、与全部债务等值的债权。11.“原贷款债权担保”是指债权人从银行受让贷款债权时受让的与原贷款债权担保相关的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权益。12.“第三方”是指各方以外的任何国内外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13.“工作日”是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公休日以外的正常工作日。 第二条陈述、保证与承诺 各方确认,各方向对方作出的陈述、保证与承诺,是各方按本协议进行债务重组的重要前提条件,各方依赖下述陈述与保证签署本协议。

国有企业债务与风险防范

国有企业债务与风险防范

主要的是粮食和棉花亏损历史挂账数额大。其他国有企业潜亏也很严重,即使是经营性亏损不属于政策补贴范围,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同样是隐性赤字,构成财政缺口。 6.企业直接融资的风险。国有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例如发行企业债券和签发商业票据等方式筹措债务资金,虽然是向社会公众获取资金,具有硬约束性质,但是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非排他性及代理问题等,容易造成效益低下,经营不善,可能引致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再加上企业财务风险的放大作用,同样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在企业无法偿还的情况下,迫于社会的压力,财政承担风险。 二、国有企业债务对财政风险的影响 1.国有企业债务影响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政府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债务一方面使财政出现支出“越位”。政府财政承担了本应由市场来承担的支出,如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居民价格补贴、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另一方面促使财政出现支出“缺位”,如财政应承担的基础教育、基础科学、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农业、社会保障等,却因财力不足而无法保障,致使这些方面的发展滞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2.引发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增加有限,而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因此容易引发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又与政府债务互为因果。预算赤字,导致国债发行,形成国债余额,而国债余额反过来形成国债利息的支付负担,迫使政府扩大财政赤字,结果陷入“赤字扩大——债务

增加——利息负担增加——赤字继续扩大”的循环之中。 3.国有企业债务积重难返,拖累财政。如果财政支持(补贴)帮助企业恢复了正常经营,提高了偿债能力,国有企业和财政将会出现双赢。但是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既有宏观政策不适的因素,也有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不当的因素,既有制度供给不足与缺陷,又有运行机制的矛盾和问题,原因众多且复杂多变,使得国有企业和财政陷入两难境地。国有企业债务犹如一个无底洞,恶性循环,财政陷入其中无力脱身。 4.财政介入国有企业债务,可能陷入更深困境。财政介入国有企业债务,很多时候是出于避免政治风险,但是如果负担过重,影响其他方面的支出,同样也会引起其他政治风险,这样必然会使财政挪东补西,陷入更深困境。 三、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 1.政企关系不顺。首先,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不顺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一大障碍,也是产生财政风险的原因。具体表现为政府作为所有者的身份与国有资产保全相矛盾。政府始终没有彻底割舍与国有企业的资金软预算约束关系,对国有企业负无限责任,存在一种“父爱”情结。我国国有企业总的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大批企业将破产,即使有了政府支持,只要国有企业没有根本好转,财政仍然面临极大的债务风险。其次,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关系不顺。国有银行一方面体现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是特殊的企业。国有银行吸收居民储蓄,对居民有很强的负债约束,但

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

职 业教育研究 !""#?$近年来,国有企业自改制重组后,人才的“跳槽”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才的跳槽问题一直是困扰当前国企的一个重要话题。仅以 石油企业为例,一方面是平均每年有!"左右的高级管理人 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跳槽流失;另一方面在大专院校毕业生“双选”会的应聘台前却门可罗雀。这种状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国企人才跳槽的 原因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国有企业人才跳槽的主要原因,除人才自身的因素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等方面 的原因。 (一)从人才自身因素看,价值观、个人追求和个性特点、能力与专长等都是影响人才跳槽的因素。就目前情况而言,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是导致人才跳槽的主要诱因。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总是要进行理性的合理权衡和取舍,有条件的时候就一定会选择“最优解”。人才通过劳动实现其自身价值,人才价值在得到承认的同时,必须得到相应的待遇,并渴望得到较高的报酬;当个人的劳动付出与回报不相符或者自认为自身价值未被体现时,人才便会产生失落感,出现跳槽的冲动。 国有企业在工资待遇分配上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还不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人才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相当程度上偏离了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与按劳分配的政策明显不符,与经营的资产规模和效益也不挂钩,人才跳槽就在情理之中了。一位曾在某国有企业担任市场开发部部长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业务能力很强,敬业精神也不错,为企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一位难得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他的年薪不足#万,月奖和年终奖也是象征性的。如此的回报使他觉得没有实现其自身价值,便寻求跳槽的机会,果然这位开发部部长只干了两年时间,就另攀高枝,到一家愿出$%万年薪的企业。从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看,国企中技能人才跳槽的相对较少,队伍较稳定,因为技能人才的薪酬和其他企业的工资收入相接近,有的还高于其他企业。因此,工资待遇低是国企人才跳槽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国企地理 位置偏僻,远离城市和人口密集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困难,这在大部分石油企业和部分军工国防企业中尤为突出。这是造成国企人才跳槽的又一动因。 (二)从企业因素看,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内部分配形式、管理方式等都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人才的管理、使用和培养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特别是在人才使用上,还不能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对员工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往往把人才长期放置在一个岗位上从事几乎一成不变的工作,对人才的评估、培训计划、轮岗计划、考核计划、职业目标等均没有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才看不到发展希望;部分领导素质不高,人才观念淡薄,把引进的人才当作简单的劳动者,生活上不关心,工作上不支持,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人才便千方百计地寻找另谋高就的 机会。这其中虽然有其自身利益驱动的原因,但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不无关系。(三)从社会原因分析,一是国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性政策力度不够,规范性的个人收入制度也不健全,导致个人收入差异过大,形成不均衡或不公平。二是对人才的流动或跳槽,国家没有一套成熟、配套的政策,特别是缺乏对流出单位利益保障的合理政策和制度,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导致人才竞争的不公平。国企由于体制原因,很难与外企公平竞争。三是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以及培养模式与企业不相适应,企业急需的人才学校不能提供,造成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适时补充,形成一些专业人才相对过剩,一些专业人才紧缺,这种人才供给畸形和企业需求畸形也助长了紧缺专业人才的跳槽。 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措施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不仅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加大了同其他企业的差距,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制订并采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更新观念,明确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劳动力素质不高,高素质的人才相对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谈企业竞争力或参与国际竞争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在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把人才战略提到强国强企的战略高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 资源配置机制,以政策激励为主导的人才资本吸引机制,以惟才是举、惟才是用为政策取向 的人才开发机制,以大教育、大培训为主导的人才资本积累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爱才、惜才、护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一支由专家、学术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由高级技师、技师为主体的技能人 才队伍。(二)重视人才价值的体现 人才在经济社会和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重视体现人才价值将成为一种必然。人才的薪酬虽不能完全体现出人才的价值,但能体现企业对人才所付出劳动的认可和回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中国的人才市场也同样存在与世界人才市场接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人才市场化的观念,引入劳动力市场价位,按市场价格确定本企业的人才价格。国有企业多年来形成的旨在维持企业内部相对平衡的分配制度,靠工龄长工资的无激 励效果的分配政策, 已严重不适应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所以, 我们应该在兼顾效益的原则下尽可能地给人才以较好的回报,承认人才的劳动和贡献,按市场标准确定人才薪酬,这是防止人才流失的重要 措施。 (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要实施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政策,重奖有突出贡献和突出业绩的人才。一是设立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二是加大月度、年度奖金的分配力度,打破大锅饭,拉开奖金档次,使奖金向有贡献的人才倾斜。三是设置专家特殊津贴,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设置特殊津贴以提高其工资待遇。通过以上措施,使人才感到有奔头,安心企业工作。 (四)搭建人才宽松的成长平台 在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还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广阔的道路。物质待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因此,要强化和规范人才管理,给人才一个成长、成才的良好工作环境,规范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人才使用上,要让人才感到有奔头,有盼头,要给人才提供内部流动的空间,满足人才的创新感、挑战感,切实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安心工作。 (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在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中,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少,但结构不尽合理,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市场需要的战略型、经营型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高级 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思考 余大权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重庆!"""#$) 摘要!国有企业 人才的跳槽问题,是当前困扰企业的一个重要话题。造成国企人才跳槽的原因,除人才自身因素外,还有企业和社会的原因。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就要重视人才价值。 理论与应用研究 !

方案-《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解析 '[关键词] 债务重组;公允价值;差异;损益 [摘要] 国际趋同,是 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为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准确、客观的反映各种复杂的现实经济业务,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构建统一会计信息平台。2006年 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本文对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的重点、难点、新旧准则的差异及衔接问题进行了解析,并探讨了执行新准则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的影响。 1998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2001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将非现金资产抵债的计价基础由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并不再确认债务重组损益。从而避免了对公允价值的滥用,抑制了一部分利润操纵行为。但是这种“一刀切”的规定有悖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难以协调。在充分考虑到经济 变化以及修订前准则实施情况的基础上,2006年财政部对准则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并更名为《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一、新准则重点、难点解析 (一)债务重组涵义的理解 新准则将债务重组界定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了让步的事项。”说明我国具体准则的范围限定在对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时债权人做出了让步的债务重组。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债务人没有发生财务困难时发生的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其实质属于捐赠,使用其他准则;②企业破产清算时发生的债务重组,属于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非持续经营条件下的债务重组不属于债务重组准则涉及的范围,其会计处理由相关的会计规范予以规定。在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时,情况比较复杂,其债务重组无论是否属于持续经营,本准则也不予涉及。③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所进行的债务重组,如果债权人没有让步,而是采取以物抵债或诉讼方式解决,没有直接发生权益或损益变更,不涉及会计的确认和披露,也不必进行会计处理。只有在让步的情况下才是新准则规定的债务重组,适用债务重组具体准则。 (二)正确确定债务重组日 债务重组日即为债务重组完成日,即债务人履行协议或法院裁定,将相关资产 给债权人、将债务转为资本或修改后的偿债条件开始执行的日期。债务重组可能发生在债务到期前、到期日或到期后。对于以资产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重组日为资产已经到达债权人手里或已经交付债权人使用,并办理了有关债务解除手续的日期。 (三)债务重组损益与企业日常活动损益的核算。 债务重组损益应于债务重组日确认和计量。因其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应在“营业外损益”账户进行核算。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分清债务重组利得和转让资产损益的界限。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转让资产损益。转让非现金资产时涉及相关税费的,在计算转让资产损益时,还要区别相关税费的不同性质,考虑其是否计入转让资产损益。债务人核算转让资产损益时一般不需要单独设置帐户进行核算。如:债务人以存货清偿债务的,把转让的存货作为销售处理,转让资产损益为销售收入与其成本及相关减值准备之间的差额;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清偿债务的,把转让的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清理处理,转让资产损益作为固定资产清理收入与清理支出之间的差额,如为收益,在“营业外损益”账户下的“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明细账户核算;如为损失,在“营业外损益”账户下的“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