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园幼儿离园活动组织实施论文

我园幼儿离园活动组织实施论文

我园幼儿离园活动组织实施论文
我园幼儿离园活动组织实施论文

浅谈我园幼儿离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图分类号:g617

离园活动是指幼儿离园前由教师组织开展的一项活动,它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窗口。《纲要》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离园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结束部分,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可以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一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怎样能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做到”要求先行”

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好与坏离不开班级常规的培养,离园活动中包含的进餐活动、餐后安静活动都需要班级常规的支撑。对于进餐活动和餐后活动的常规要求需要班级教师之间统一要求,不要因不同教师主班而导致常规要求有变化,且贵在坚持。孩子从小班就可以倾听离园活动的要求,如此反复,终有一日孩子们能将这些常规要求自觉地转化为实践行动。实践证明,在活动前对孩子提要求比在活动中或活动后提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二、保教合理分工、责任到人

制定完整的离园活动流程及标准,明确幼儿、教师、保育员的职责,在实践操作中具体实施流程标准。主班教师负责在开餐前提要求,并在进餐时督促幼儿落实要求。同时,班级教师可自行分工,每人每天固定负责几组幼儿,这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个孩子的进餐习惯,并对症下药,提高幼儿进餐质量。如有部分孩子进餐完毕,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一、研究的意义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 二、研究目标 1、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和活动空间,不断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幼儿的综合智能、创新意识及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幼儿在认知、艺术、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得到缓解,幼儿的智力长项得到肯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增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整体素质得到发展。 3、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观察、指导、创设、组织、设计活动的技巧,通过创造——学习——再创造,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三、研究内容 (一)探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活动效果。 注意运用分离式、插入式、整合式三种方式,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不断提升活动效果。一般来说,小班前期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因以游戏活动为主,运用“插入式”(同一目标分出许多活动穿插进行)的活动为多。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小班后期,中班大班初期,运用“整合式”(各种目标整合在同一活动中)为主,教师就要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孩子们,主动的去参与活动。大班后期运用“分离式”为主,教师在抛给孩子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使幼儿从中能悟出一定的道理。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设计与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这促使我们重新关注和研究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的问题。 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保教结合 由于保教结合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因此能搜集到的论文、书籍比较丰富。王红霞在《规范幼儿园一日保教行为的探索与实践》中提出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园保教管理的重点。明确了保教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规范的保教常规行为既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检验一个班级教师保教工作质量、幼儿生活习惯、学习兴趣培养的一杆标尺。因此,建立科学的一日活动保教工作秩序、规范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是教育部门和幼儿园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温小利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保教结合》中提出:从幼儿发展角度讲,幼儿的各系统器官没有发育完善,各种心理特征、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没有形成,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免疫功能不成熟,因此幼儿需要成人的保护和养育。从而明确了保教结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保教结合的方法和实践中思考。杨春梅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保教结合的原则》中提出:只有树立科学的保教观,保教有机结合,才能跟上现代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并说明从一些生活活动如盥洗等体现保教结合。 4、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 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方面的内容较多因此可参考的文献资料丰富。如:吕琪在《幼儿音乐教育应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提出:音乐可以提高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幼儿的组织性意识,并且音乐是培养和激发幼儿情操和艺术潜能的重要形式。将音乐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仅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常识和常规,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美感,所以有效的将音乐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是非常必要的。这体现了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李静媛在《浅议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社会性教育》中明确指出: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社会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于萍在《在一日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钟芳在《浅谈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中提出:健康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渗透理念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不仅体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而且健康教育理念和实施更需要适时的渗透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在各层次上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徐爱华在《将"语言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提出:3-6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让孩子积累词汇,学习用词造句,以句说文,在喜闻乐见的讲述过程中去理解词汇。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更好的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应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激发幼儿的说话兴趣。 综合来看,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在以下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和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幼儿园的课程必然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落实。一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应最大发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2、幼儿园一日活动应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的制定一日活动计划,安排一日活

幼儿园区域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课题结题报告 ok3w_ads(“s004”); ok3w_ads(“s005”); 篇一: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园早期阅读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幼儿早期阅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任阳中心幼儿园 一、课题背景 阅读是一项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增加知识的活动。阅读得越多,人的能力及适应性也越强。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而更在乎启蒙阅读意识,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阅读的概念,即要看、要听、要读、通过养成性教育,有力的推动今后的学习。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尽管他们不识字,但他们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自主的阅读者。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认真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习惯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期,抓好这个时期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对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顺利地完成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对进入小学学习书面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早期阅读水平,探讨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特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我们研究的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要附加文字作品的阅读材料,从幼儿兴趣入手,在看、听、说的阅读过程中、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引起幼儿阅读识字的愿望,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观察、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为幼儿入学正式学习书面语言作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 四、理论依据 1、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对大千世界非常好奇,总想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的原因和之间的关系,说明这时期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显示:3—8岁是孩子自主性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语言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文字将与孩子的思维能力相互串联并在生活中发生作用。他们开始认识符号、声音、与意义的关联性,学习如何看待一张纸、一本书、一则新的知识,也尝试用自己所学的语言解释所见的世界,进而自我展现。 2、陈鹤琴的课程理论思想理论,陈鹤琴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论、方法论、目标论,十五条主张,十七条原则,四个教学步骤,五指教学内容等。 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幼儿的发展差异,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并且有相应的材料提出和指导策略,通过互助式学习及过程评价,支持引导和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和提高。 五、研究目标 1、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水平、需求与潜能。 2、梳理有效、多元的早期阅读活动形式与内容。 3、分析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形成系统的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六、研究内容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设计与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设计与研究》 一、选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不仅有利于幼儿园各种活 动的有序开展,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帮助 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安排有序、连贯的一日生活,能使幼儿在身体和情绪的转换中感到舒适和安全,减少由于环境不确定和多变带来的焦虑、紧张,从而在有序生活的过程中感到自信和从容。 正因如此.我们应重视对幼儿在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研究。《幼 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都有相关规定。教育部2012年12月颁布实施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非常强调一日活动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强调教育要自然地融入幼儿的 生活,强调要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自由、自主、快乐地参与活动。 然而,对照《指南》,审视幼儿园的现实情况,我们发现许多幼儿 园在安排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活动环节安排过 于紧密,忽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重集体教学,轻自主游戏,重 室内活动,轻户外自主活动,等等。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为幼儿创设一个贴近其经验和需要,自由、宽松,能促使其充分自主活动的环境,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 日活动,从而促使幼儿快乐成长呢?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 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本文结合一个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的 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 (二)文献综述 研究者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环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环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保教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等相关语词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2000年到2010年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70篇;在“百度学术”中 对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共检索到论文145篇,在青岛书城和青岛幼儿师范学校图书馆书 目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书籍25本。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研究 成果主要有: 1、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环节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天性”。“要发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刘晓娟在《优化幼儿园一日 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分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这些活动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起着特定的作用,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环节。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必须关注幼儿一日环节中的所有活动。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优化幼儿园一日生活,促进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真实而快乐地学习与发展,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化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游戏环节的 相关书籍,论文也较少。 2、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 有很多的文献阐述了关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过渡环节的内容,如:朱细文在《积极对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一文中指出:过渡环节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入流的 细节问题,但是这个细节问题却十分重要。这不仅仅在于它的过渡作用,还在于它本身可以独立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价值,要在于它可以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其他的组织形式之间 建立起积极的联络互动。并且结合了教育部2O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三点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这一规定进行阐述。张凯波在《学前教育研究》一书中提出过渡环节的现状传统的幼儿教育 提倡集体教学,幼儿一日的学习与活动被人为地分割为不同板块,板块之间的转换时间为 过渡环节。并且他也结合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

区域活动论文

区域活动论文:潜能挖掘的摇篮——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说:“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近几年创设的区域活动正验证了这一理念的科学合理性,也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生境互动的价值所在,更完善了教师抓住契机,捕捉兴趣的主导作用。只可惜有些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却流于表面化、简单化、单调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 一、能否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区域活动的快乐,以助幼儿健康成长。 拥有健康,才能快乐;有了快乐,才会健康。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是幼儿园每项活动必须的前提。区域活动是一项集体的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有宽松舒畅的活动氛围,有兴趣无穷的活动形式,才能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区域活动的快乐。喧闹的环境有碍于幼儿静心探究,过分的沉寂,又会使幼儿感到压抑,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 能,力争让每个区域的幼儿在快乐中悟出新道理,发现新问题,而不是幼儿流于表面上命令的扮演者,岂能有快乐可言? 二、能否使区域活动的原则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主题网的前提下进行的主导与主体的相互关系。 新《大纲》中对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主导作用就是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意识,引导其充分感受到创造后的快乐,获得成功、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做教师容易,做个好教师难。现代的幼儿教师光靠热情、服务周到、老化的知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创新的能力以及洞察幼儿心理的能力,拟定符合幼儿阶段性区域主题网的能力。教师在主题网的指引下,有的放矢地投入材料,观察幼儿,发现新问题,既是组织者,又是游戏伙伴,才能有效地发挥主导与主体的真正意义,何乐而不为呢? 三、能否使区域活动的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悉悉相关,并为幼儿熟悉和关注的。 区域活动的材料丰富多彩,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的确是一个创新,一个飞跃,幼儿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论文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论文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什么事需要多长时间,时间和效率管理是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方面。不同的幼儿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了一日常规制度。一日常规规定了幼儿在园的具体活动,也提出了常规要求。幼儿园工作中,执行一日常规就是为了让教师和幼儿形成时间和效率意识,提高教育工作效率。坚持“一日常规”的要求会不会和新《纲要》的精神产生矛盾呢?我不这样认为。新《纲要》重视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尊重他们的主体性,但也强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极等待,也考虑到了幼儿教育当中的时间和效率问题。在坚持“一日常规”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1、严格与灵活。一日常规所规定的是教师和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天里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的,是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幼儿园工作的实际制订出来的。其中所提出的都是一些基本的要求,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在而操作中,有许多的具体情况,需要灵活处理。比如集体活动的时间问题,活动与活动之间过渡时的具体内容。2、主导与主体。幼儿的一日活动都要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即使是活动区活动、自由活动,教师也不能坐在一边,置身幼儿的活动之外,应当积极地观察幼儿的活动,适时指导,开展随机教育。幼儿是发展的主体,在一

日活动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充分展示、自由表达、深刻体验,独立操作。幼儿教育也要讲时间、讲效率,而坚持“一日常规”就是时间和效率管理。晨间接待1、擦净桌椅、窗台,扫净楼梯、走廊,开窗通风。2、7:00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如在室活动,教师要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不做与晨间接待无关的事情。3、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爸爸或妈妈再见”等。早操1、按时出操。2、教师精神饱满地带操,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3、幼儿有良好的做操秩序,动作整齐、规范。进餐一、开饭要求:1、教师提前5分钟打饭。2、餐前1)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2)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放置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等)。3)教师取拿饭菜要用流水肥皂洗手。 3、所有餐具不能放在地上。二、进餐要求:1、饭菜进班后,主班教室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间不过长或过短。3、幼儿进餐时,教师不能坐着,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护班级的进餐常规。给予进餐困难(慢、体弱、患病)的幼儿帮助。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4、进餐不批评或不处理问题,让幼儿愉快进餐,以免妨碍消化或食物卡在身体内引起危险。 5、每次饭菜不要盛的太满,馒头包子要分在托盘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怎么写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怎么写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怎么写一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积极性高,能积极动脑、大胆创作。这是因为,幼儿刚刚脱离婴儿期,他们最接近于人的自然本性,没有生存和学习的压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欲望在心中萌芽并发展,促使他们去游戏、去追求、去探索。另一方面,他们借助于游戏这样一种类同于社会氛围来解决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消除紧张,满足好奇心。通过观察,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区角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区角活动的设置是自由的,开放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进行活动,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了探索、求知、交往、合作的机会,使孩子的欲望得到满足。在娃娃家这个区角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商讨和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

快乐和满足,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和负担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由交往,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需求,他们一会儿做妈妈哄娃娃睡觉,一会儿带娃娃去理发店剪头发,高兴时还可以和娃娃一起去看表演,孩子在自由、温馨的环境中尽情活动,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也就越投入。我们班的洋洋一直比较孤僻,平时不爱与人交往,话也很少,开展区角活动后,他非常喜欢当菜场服务员,每次都会选择在菜场里当服务员,当有顾客来买菜时,他总是积极地介绍,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性格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家长反映在家也愿意和周围的小伙伴交流了,变得开朗了。 二、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理发店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理发师,可是理发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或者改变角色,当理发师的小助手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三、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广泛的范围 “小菜场”等等区域是孩子们自己的天地,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感受、发现和创新,自由自在地交往。孩子们一会儿是娃娃的妈妈,带着娃娃去买菜,一会儿又变成了菜场服务员,为大家称菜,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离园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离园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教育教学论文 幼儿园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对于教师们来说,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难处理的就是离园环节,不少幼儿园教师都戏称该环节是“打仗”的环节。那么,离园环节为什么会让老师们觉得像“打仗”?在这个环节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是值得幼教工作者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时间短、工作量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组织幼儿进餐,收拾碗筷、桌子和地面,帮助幼儿整理服装,组织幼儿餐后活动,等待家长接人等活动,一般情况下,这些活动必须在30—40分钟内完成,给教师们的时间不多,而工作量却相对较大。此外,有些班级人数较多,孩子年龄较小,吃饭还要老师喂,这就更加大了离园环节的工作难度。所以,教师们每到这个环节,总有一种“打仗”的感觉,如何合理分工合作和安排时间对老师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2.分工不明确,工作质量不高。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要求全体幼儿吃完定量的饭菜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班额大、年龄小的班级来说,教师哪怕就是对孩子进行督促、喂饭也不能保证能兼顾到每一个幼儿,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进餐质量。此外,由于该环节时间短而工作量大,有时导致教师没有时间整理孩子的着装和面容而影响班级工作质量。 3.家长接人时间集中,且个别家长还需单独交流。因为幼儿园接送孩子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很多家长都在这一刻蜂拥而至,都想尽快接到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不能按照秩序接人,就很有可能导致场面拥堵,这会大大延长接人的时间且降低安全系数。此外,很多家长还急于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极其希望能跟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做深入交谈,这容易导致主班教师顾此失彼,不能关注全体幼儿,这些都容易引发班级安全事故。 二、措施和建议 1.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做到“要求先行”。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好与坏离不开班级常规的培养,离园活动中包含的进餐活动、餐后安静活动都需要班级常规的支撑。那么,对于进餐活动和餐后活动的常规要求需要班级教师之间统一要求,不要因不同教师主班而导致常规要求有变化,且贵在坚持。由于孩子们忘性大,教师可在离园活动开始前重述离园活动的要求,如此反复,终有一日孩子们能将这些常规要求自觉地转化为实践行动。实践证明,在活动前对孩子提要求比在活动中或活动后提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2.主协教合理分工、责任到人。主班教师负责在开餐前提要求,并在进餐时督促幼儿落实要求。同时,班级教师可自行分工,每人每天固定负责几组幼儿,这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个孩子的进餐习惯,并对症下药,提高幼儿进餐质量。 如有部分孩子进餐完毕,则可由主教教师负责组织这些孩子进行餐后活动,其他教师则继续坚守阵地,待大部分孩子都吃完后,留一位教师继续照顾未进完餐的孩子,同时对桌面、地面进行简单整理,其他教师则协助主班教师开展餐后活动,并检查、整理幼儿的着装和面容是否整洁、干净。 3.开展丰富多彩的餐后活动,避免“一刀切”。晚餐结束后在等待家长接的过程中,孩子们较为兴奋,这个时候教师宜组织安静的活动以平缓孩子的情绪。由于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餐后活动,满足孩子游戏的兴趣和需要,如开展多样的桌面操作活动、手指游戏、区域游戏活动等,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造成孩子

浅谈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浅谈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培养 摘要:加强幼儿的常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规律,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总结出了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培养的内容;同时探索、归纳了幼儿常规培养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以及在培养幼儿一日常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总之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建立一日生活常规,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常规一日生活内容方法、途径 镜头一:有的小朋友一边在画画,一边把脚伸到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下面,结果旁边的小朋友站起来离开时,画画的小朋友被拌倒在地; 镜头二:活动结束后小朋友都跑去喝水,结果好多小朋友把水洒到自己或别人的衣服上; 镜头三:好多幼儿一同去上厕所,由于没有秩序,有的小朋友把尿尿在了别人身上; 镜头四:操作区投入了新的材料,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蜂拥而上,后到的小朋友由于没拿到材料开始和先到的小朋友争执起来; 镜头五:有的小朋友在进餐的时候边吃边说,甚至出现了骨头、鱼刺卡在喉咙里的事故。 所有这些都危及到了幼儿的人身安全,而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幼儿缺乏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因此,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尤为重要,我们着重从安全角度探讨了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规范化,并将总结出的一日生活常规应用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 (一)喝水 1、早上入园后喝一杯水。 2、排好队一个一个地接水,然后站在一边喝水。

幼儿园班级管理论文

幼儿园班级管理论文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长久以来,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研究还很缺乏。但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班级管理又特别重要。 一、创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级内教师之间的关系是班级顺畅的基础,其关系是否和谐,配合的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好坏。要想形成有利的班级团体优势与和谐的教师关系,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教师之间应坦诚相待,加强沟通。班级内的教师应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在相处中必须做到“真诚”二字。主班教师在处理班级中的事情时要与配班教师多沟通、交流。如对于班级孩子的表现是进步了?落后了?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现?对某某小朋友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激励他?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主班老师应及时与配班老师沟通,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既加强了老师之间融洽的关系,又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和班级的管理。主班教师只有坦诚地对待配班教师,配班老师才能自愿地服从主班教师的领导,这样班级才有凝聚力、向心力,班级管理工作也就自然上来了。二是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主班教师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因而要做到严以利己,宽以待人。在处理班级工作时不应独断专行,而应多听其他老师的建议,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把成功的经验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使教师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三是教师之间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幼儿园班级教师一般配备二教一保,三个人负责班级里的一切事务,他们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一个集体,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在班级中的一份责任,既要分工明确,又要配合默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分工,大合作”。像在早锻炼时间,保教人员如果各自为阵,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放任自流,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所以无论在哪一个时间段,班级里的三位保教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默契地配合,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秩序,避免不必要的紊乱而导致工作的无序。二、抓好幼儿的常规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的常规如果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管理工作。《纲要》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要想引导幼儿自我管理,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师生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讨论是孩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而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过程。讨论能让孩子获得正确的认识,调节自己的行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我在制定班级活动常规时,经常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制定活动的规则。二是发挥评价功能,调整已有规则。孩子是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中成长的,他们非常在意这种评价。所以在每天幼儿即将离园时我总要对她们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一次快放学时,我给孩子们发小红花。当我问琪琪小朋友能不能得到时,小朋友们异口同声说“不能!”我问:“为什么他不能得到小红花?”明明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他今天洗手时把水浇到别人身上。”妮妮说:“他在厕所里打人。”文文马上补充说:“我还看见他把玩具扔在地上。”孩子们对琪琪的表现非常不满。于是,我马上抓住这个契机,问孩子:“那你们说说怎么做才能得到小红花?”孩子们纷纷说开了:“要和小朋友团结友爱!”“不能随便玩水。”“不能乱扔玩具。”其实,孩子对于一日规则是早有所知的,但是今天琪琪小朋友没有遵守规则,引起

幼儿园区域活动调研报告2017

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调研报告 ---区域角的建设、开发和使用 一、建设、开发和使用区域角的意义 (一)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区域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区域活动中,幼儿在不断的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他们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区域游戏发展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区域游戏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为教师和幼儿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扩大了幼儿自由交谈的范围,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

为贯彻《纲要》精神,改变幼儿园重集体教学轻个别活动的倾向,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幼教科配合教育局基教科积极倡导幼儿园因地制宜开展区域角活动。然而,目前我市各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现状究竟如何?为求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幼教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下乡调研,旨在通过调研了解我市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相关对策,促进我市幼儿园区域活动效益的提升,也为教师培训提供客观的实践依据和丰富案例。 三、调研内容、形式与对象 (一)调研内容 1、不同办园性质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 2、幼儿园不同年龄班区域角的创设情况。例如:空间的利用、区域的数量、时间的安排、材料的投放等。 3、教师的指导水平。例如: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情况、教师组织幼儿区域活动后的自我反思情况等。 4、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情况。例如: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程度、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等。 (二)调研形式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区域活动论文: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域活动以其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点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问题一]区域设置弃土求洋,缺乏针对性。有些农村幼儿园活动室里处处设置着都市味浓厚的游戏区域,如“贝贝休闲吧”“美味比萨店”“温馨茶座”……而富有乡土气息的种植区角、动物饲养角等并不多见。 [对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展现城市生活也在情理之中,但农村和城市毕竟各有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环境氛围。因此,农村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周围丰富的乡土资源,将之筛选、提炼成幼儿游戏的材料,使区域活动颇具“农家味”。如创设“泥巴区”,让幼儿通过捏、搓、团等方法制作各种泥塑;创设“手工坊”,让幼儿编麦秸、扎稻草人、缝芦苇帘子;创设“美工区”,让幼儿用菜叶印画、用萝卜拓印、用树叶和小草与谷类想象粘贴……这些活动内容和材料,由于贴近幼儿的生活,他们会感到亲切、熟悉,且饶有兴致地投入其中,玩出创意和精彩。 [问题二]操作材料单调陈旧,缺乏丰富性。农村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大多是废旧物或半成品,由于反复使用,许多材料显得破烂陈旧,不卫生。材料的单调陈旧且重复使用,让幼儿产生厌烦情绪,对区域活动兴味索然。 [对策]农村幼儿园教师要做有心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一些卫生、安全、实用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多变、好玩、环保的教玩具。比如,可将竹子做成高低不一的竹高跷。也可在竹筒间连上线,做成小班孩子喜欢的拖拉玩具。又如,可将玉米芯制成保龄球,也可将之切成段蘸上颜料进行印画。 另外,农村幼儿园可以将区域进行整合、链接,打破班级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开展“班级轮换活动”“年级同龄共同活动”“混龄共同活动”等,以丰富区域材料和拓展区域内涵。 [问题三]组织指导随意单一,缺乏有效性。有些农村幼儿园教师认为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自在的活动,应放手让幼儿玩。因此在幼儿分组进入区域后,就不再干预,或随意地在各区域间走动,有时还会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活动,影响幼儿游戏的专注程度。 [对策三]区域活动若任幼儿随心所欲、一直处于“放羊式”的纯自发状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有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对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比如,当扮演“医生”的幼儿无所事事时,教师可采用“平行介入”的策略,自己拿起“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以隐性指导的形式提示、启发和帮助幼儿。又如,当幼儿在区域中争抢玩具时,教师则必须立即“垂直介入”。引导、帮助幼儿正确处理和协调同伴间的关系。 [问题四]活动设计创意平淡,缺乏发展性。农村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大多是安静的桌面操作游戏,如穿珠、拼图等,少有复杂的建构游戏和丰富的角色游戏,不利于幼儿在特定的区域情境中进行游戏。 [对策]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同,他们对区域活动的内容及材料的兴趣点不同。因此,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提供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和能力,拓展、丰富和提升区域内涵,充分体现层次和梯度。比如,可在小班设置“娃娃家”,提供日常生活用品,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并让孩子在模拟的生活情境里熟悉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可为中班创设较复杂的建构区域,提供材质多样、数量足够的成品和半成品材料,启发幼儿进行创造性的建构活动;可在大班区域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映社会生活的角色游戏,且让这些

幼儿园论文:析《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实际操作

---------------------------------------------------------------最新资料推荐------------------------------------------------------ 幼儿园论文:析《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实际操作 1教育无痕成长有迹析《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实际操作: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保证。 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得发展,寓教育于无痕之中,自然融入一日生活中,使用各种具有趣味性、可行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以操作摆弄的方式进行学习,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保证在促进幼儿健康生活的同时,也让幼儿自由、自主、快乐地活动、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指南一日生活渗透课程来自于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 在幼儿期,幼儿的吃、住、行、玩、交往、游戏等活动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幼儿在生活中不断习得成长所需的知识,同时,这些知识被他们不断地在生活中运用、验证,以此形成了幼儿的能力内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才更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 因此我们应当正视生活的教育价值,珍视生活的教育机会,转变 1 / 9

教育观念,以幼儿全面成长为培养目标,突出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方式。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学会尊重幼儿、了解幼儿在生活中每一个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契机,并学会紧抓契机,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指南》自然地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真正做到教育无痕,成长有迹。 一、正视生活教育价值,发现教育培养契机只有教师能够正视生活教育的价值,善于寻找与幼儿学习经验、兴趣、能力、需要的契合点,根据《指南》指导,实现教育生活化、教育游戏化。 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的机会,而幼儿的理解能力不是很强,无法将生活经验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 需要教师在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学会捕捉儿童的真趣,设计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兴趣与需要的教学活动,要学会活用《指南》,抓住教育机会,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情感共鸣,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向着《指南》中提出的合理期望迈进。 如: 户外活动时,中班强仔和小宇开始为谁做小汽车的司机吵起架来,强仔委屈地跑到教师跟前跟老师告状: 老师,小宇抢了我的汽车司机,不还给我。 在这个时候,教师抓住了这个教育的机会,给了他们思考对错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就让幼儿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了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即轻松解决了两位幼儿的矛盾,同时又提高了两位

子课题《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报告

子课题《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环境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规程>>的贯彻落实,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区域活动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幼儿教师的重视,因为它以“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易被幼儿接受,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自由地、不受羁绊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其创造潜能极易被激发出来。相应地,区角中的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幼儿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到发展。但是目前,在区角材料的投放上研究不够深入,还存在不少问题,区角材料更换的时间少合理,有的甚至一成不变,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投放的材料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教师动手动脑的多,幼儿动手动脑的少,相对忽视活动区的教育功能;对部分材料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 介于以上原因,我园就主题性区域材料的投放作了深入研究,努力探索能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相应的区域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情感、能力及培养目标等因素精心设计、准备或制作充足的游戏材料,我们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大胆尝试,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探讨在材料投放上注意些什么、在不同年龄阶段投放怎样的材料、以怎样的方式投放等,力争最大效度地发挥区角材料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尽情地进行创造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对创造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的创新潜能在与材料的交互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课题的界定 1、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指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目标的,在幼儿、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下,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影响、美化和积极利用,使之更加适合幼儿成长的一个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室物质条件与设施,精神环境指教师和幼儿之间所构成的教育氛围及人际关系。 2、材料投放:提供能激发幼儿活动兴趣、促进幼儿发展、满足于幼儿需求的材料。

论文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论文幼儿园教育生活化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幼儿园教育生活化 草皮街幼儿园杨银 科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张雪门提出的“行为课程”也以生活作为理论建构的基点,认为“生活就是教育”,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处在科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科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呢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教育内容生活化 科学的内容就是孩子们学习的对象,由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因此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能关注幼儿身边的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幼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例如:在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中,

幼儿园一日常规论文

幼儿园一日常规论文 幼儿园晨间接待工作常规要求 1.入园时开窗通风,保持班级室内空气流通; 2.利早班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工作态度来迎接家长和幼儿;从 7:30 时间开始以良好微笑姿态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小孩和家长,师生互致问候;用幼儿入园时间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的培养,自然地和幼儿打招呼、问好;引导幼儿学会与人礼貌地打招呼; 3.记下家长反映的一些情况。如:孩子哪不舒服了,孩子的情绪 变化了或者带的药品了等等; 4.晨间检查:每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接受保健大夫的晨间检查。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 皮疹等)。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 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5.晨检牌规范插放绿牌:晨检合格者,领牌进班。黄牌:身体 不适但未带药的幼儿。红牌:带药儿童,须填写“儿童服药单”。没有晨检牌的幼儿,督促家长帮助幼儿前往晨检处接受晨检! 6.晨检记录晨检后,保健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保健医进行临床诊断 决定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7.组织幼儿搬、擦小椅子;有组织地摆放桌面玩具;指导幼儿有 秩序地、安静地玩游戏,有重点地观察一个区域并作相应指导;

8.准备进入早操环节,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收玩具,保持玩具的完整性。 入厕。 某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一日常规要求 ——晨间 1.擦净桌椅、窗台,扫净楼梯、走廊,开窗通风。 2.7:00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如在室活动,教师要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不做与晨间接待无关的事情。 3.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爸爸或妈妈再见”等。 ——早操 1.按时出操。 2.教师精神饱满地带操,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 3.幼儿有良好的做操秩序,动作整齐、规范。 ——进餐: 一、开饭要求 1.教师提前5分钟打饭。 2.餐前 (1)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2)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