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技点播台把“厚生丰民”的新理念变成新举措

科技点播台把“厚生丰民”的新理念变成新举措

科技点播台把“厚生丰民”的新理念变成新举措

——科技点播台16年服务三农总结

农大科技点播台

风风雨雨十六载

为农民传播信息

为教授提供平台

为学校赢得荣誉

造就了栋梁之材

这是原校党委副书记、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有田教授对“科点”(科技点播台)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一、河南农大新老教授作用得以发挥,学生在三农服务“三农”实践中得到的锻炼和提高,农民得到依靠科技支付的实惠。

二、媒体给予报道:十几家媒体的报道赞誉“农民致富的向导”,荣获省委的好评,先后王全书、陈全国副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肯定了河南农大这一为农民增收的有益做法。

三、科技点播台已历经17年,弹指一挥间,好似匆匆过客,转瞬即逝.这些年来,科技点播台的志愿者们,博览群书,从书中吸取不少知识养分,从各个专业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和其他地方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从学校走向农村转入穷乡僻壤经受不少周折,吃尽了苦头,从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中细细品味勇于探索如何把厚生丰民的新理念变成新举措。即“科点”的全部工作可以归纳为“三点”:一、560以上人次新老专家、教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二、370多位大

学生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得到实际的锻炼和提高。三、5万多户农民在“科点”的帮助下得到了实惠。以上就是“科点”“一举三得”将“厚生丰民”的新理念变成新举措的真实总结。

一、全方位培养立体式熏陶

新老专家教授的作用得以发挥,特别是老专家教授。他们有独特而丰富的经历,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为自己的一生作总结,觉得自己一生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传授。那是他们经受人生挫折和享受人生快乐之后的黄昏哲学。如:蒋建平教授所著的《蒋建平文集》;崔金梅教授所著的《小麦的穗》;李有田教授所著的《当代大学生要牢记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关于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及《谈谈测土配方施肥问题》;李广德日志所著的《脚印》等等,都被放在科技点播台办公室书架上,这样学生们能经常读到那些可贵的、其他学生难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实践出真知,老师们将从实践中得到真知总结起来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拥有了一项得天独厚的资源,这项资源信念存在学生头脑里是任何人都拿不走的。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影响有专业知识层面,更有精神层面,为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在学生受到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在特殊的时刻助学生一臂之力。

由于农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出色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听众在《农大科技点播台》帮助下,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力支持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显著的社会服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十几家报社,对其进行

报道,光明日报称赞为“农民致富的向导”。

二、科技点播台主要介绍

(一)、成员的不断壮大

科技点播台成立之初只有两三个人,现在最多47人。从单一的电台发展到“一台”、“一线”、“一网”,从“两报四刊”发表文章,到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面对面、心贴心地交谈,并把农大印刷的大量科普资料亲手发放到农民朋友的手中,农民朋友们打心眼里感谢农大人!

科技点播台成立16年来,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展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体现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现在归纳起来,我们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指,“五项措施”,“三大社会效果”,“五项措施”即:

(一)“一台”河南农大和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科技点播台(二)“一线”即一部专家咨询电话:0371—63554865

(三)“一网”即选择一个运程专业服务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18348059.html,/kjdbt/)

(四)“两刊四报”:“两报”即“河南农村报”和“河南科技报”,“四刊”即《河南农家参谋》每月刊都发表文章,《河南科技杂志》、《河南农业科学》、《中国农技推广》杂志不定期发表文章。

(五)丰富多彩的“三农”社会实践活动。

(二)、科技点播台日常工作情况的简单介绍:

主要包括换届招新,值班,例会,组织活动,接听热线,回信

回电,请教专家,邀请专家,制作橱窗,维护博客,建设网站,扩大宣传等。

(三)、科技点播台各部门工作情况简单介绍:

1、信网部

网站作为工作的重点,用一个月的时间,把网站完善好,将其挂出去。网站进行了将近一年的运行,情况很好,各个部门的管理进行的非常到位。网站正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通过网站更多人了解到了科技点播台,他们通过科技点播台的留言咨询和科技点播台的邮箱进行技术咨询。更为可喜的是,他们中间不只有农民朋友,而且还有农业技术人员,另外很多学生也参与到我们中间,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在网站管理运行中,部分信息网络部成员表现突出,攻克了一个个网站技术问题,至今共上传使用农业技术资料3500多篇,有的文章点击率达2400次以上,为科技点播台网站正常运行做出了很大贡献。

2、办公室

借着迎接评估工作的契机,办公室成员又完善了我们的工作制度,其中包括例会制度、值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科技点播台的日常工作材料也被及时整理印刷,按照农学篇、牧医篇、林园篇等整理存档,以备参考。办公室人员又将科技点播台的历史档案资料整理完善,形成文字版,以资料汇编的形式装订起来,以备参考。另外,办公室监督各部门工作情况,协调各部门日常工作,保证了科技点播台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

3、记者团

记者团成员永远是我台的主力军,总体工作做的不错,尤其是借助图书馆藏书、数据库等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校园网方便的查询系统,使我们的工作的得以高效率的进行。但因为我台总体工作的要求,网站工作急需完善,记者团成员协助信网部成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使我们与老师的交流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经常请教老师,并请老师做客科技点播台。只有请老师参与我们的工作,我们才能保证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4、外宣部

在我们的所有工作中,外宣的工作绝对称的上出色。开创了与学校各集体进行全方位合作的新局面。主要指共同办橱窗,共同组织活动。通过合作,我们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一方面我们节省了人力,另一方面合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我们的橱窗共做了上百期专题,同时丰富了橱窗的内容,增添了学生关心的话题,在校园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学校有很多学生借此得以了解科技点播台,帮助家乡的农民朋友进行咨询,这就是外宣工作成功的体现。

(四)、发挥农大优势,在为“三农”服务中培养学生

关工委的老同志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对青年学生进行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教;另一方面他们还积极参与服务三农的活动,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锻炼学生为“三农”服务的本领。在关工委的帮助下,从1994年起,在河南省经济电台开辟了“农大服务园地”,开设了“专家访谈”、“农民参谋”、“致富小窍

门”、“农大咨询台”4个栏目,着重编排了农村实用技术和一些短平快的致富项目等内容。为保证稿件质量,校关工委专门指派关工委副秘书长、高级农艺师郭应信同志负责稿件把关,并邀请了蒋建平、王守正、崔金梅、张绍文、尹凤阁等16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节目顾问。

“科技点播台”激发了青年志愿者为“三农”服务的热情,他们利用节假日,坚持到生产第一线去进行农业科技服务。1996年,他们来到郏县广阔天地乡大李庄村,该村上千只以上规模的养殖专业户就有10多家,但由于饲料配比不合理、消毒不够彻底等原因,家禽常见病、传染病多有发生,给养殖专业户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村民陈万杰家里养了1800只肉雏鸡,由于垫草更换不及时,鸡舍内空气污浊,地面潮湿污秽,致使家里养的一千多只鸡患病,花了700多元的医药费,也没有治疗好。他顺手抓来一只鸡,问同学们是什么病,同学们仔细观察病鸡,发现该鸡精神萎靡不振,再看粪便有明显血液黏着,是典型的球虫病。同学们给陈万杰开了一个处方,并把该病预防和治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写给了他,不仅治好了陈万杰家的病鸡,而且使该村数万只鸡转危为安,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1998年,在老师带领下,“科技点播台”社会实践小分队到临颍县大袁村,开展科技服务,并举办了果树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的知识讲座,80多人到会听课。有一果农李俊卿,家有50多亩苹果树已种植5年,结果很少,师生们帮助其整枝修剪,并给他制定了管理细则,第二年硕果累累。

通过创办“科技点播台”,广大青年学生了解了国情、省情,加深了与农民之间的感情,深刻领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念;使农民增强了科技兴农的意识,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种、养殖观念,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

青年学生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巩固了专业思想,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人生目标。曾主持过该节目的张治山同学,1997年毕业时被12个养殖和饲料大公司争着聘用,最后被省畜牧局录用。由于他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得到了单位的重用,2000年9月担任该局家禽育种中心经营厂长。他经营的产品运销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所在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家蛋鸡出口企业。两年多来,累计销售种羊1200多只,对外胚胎移植1300多只,销售种鸡150多万套,实现销售收入3200多万元,而且还向东南亚出口种鸡11万套,创汇15万美元。这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在谈到他成功之路时,深有感触的说:“是‘科技点播台’的锻炼,使我顺利闯过了上海的险滩激流。”

2002年5月11日,《点播台》台长潘晓健亲自接待襄县紫云镇农民王自明,王自明在团委书记办公室里讲了他养肉鸡赔了本,想养鹅,潘晓健和王自明一起到郑州牧专拜访养禽专家朱士仁教授,提供养鹅有关技术资料,并推荐了几个鹅苗基地。据事后电台了解,王自明当年养了200多只肉鹅,获得利润2000多元。

2003年春季,由于“非典”的原因,不便下乡传播科技知识,《科技点播台》办公室设立了“足不出户,远程下乡”的办法,即在原小

分队下乡的基础上,利用省电台、一部服务热线和一条科技网站为媒介,在全省广大农村架起一条传播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网络,《点播台》在天灾的时候也坚持为“三农”服务。

(五)、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

1、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真正做到了“双赢”。

3、在实践中同学们更进一步接近了基层,了解基层工作的特点,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科技点播台的社会声誉

三大社会效果:

2005年十二月荣获《河南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光荣称号;2006年三月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协会授予《第六届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光荣称号。第十一届科技点播台台长董晓雅同学被评为《郑州市十佳青年》的光荣称号。

农大科技点播台的产生发展及其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广大农民朋友们心目中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现归纳其原因在于:

一、学校党委和校行政领导是关键;

二、校团委精心策划、细化管理措施得力领导得好;

三、专家顾问团鼎力支持是坚强后盾;

四、校关工委关心教育青年志愿者全面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做了应尽的工作;

五、有些单位齐抓共管是前提,特别是校团委和老干部处的大

力支持;

六、点播台志愿者们努力工作是保证。特别历届点播台台长都

能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张志山、张文波、李志杰、马戍、

魏海涛、王松、潘晓建、宋东东、应伟华、董晓雅、武宁宁、

李珂、何俊丹、李蓓蓓、刘发展、郜书范、李正翔、李晓宁、

王磊、石颖斐、陈永平。点播台16届的青年志愿者们都是从

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品学兼优者。他们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视书如命,惜时如金,如饥似渴地学习,虚心请教老师,毫不

懈怠地作认真负责,分兵把口,忙而不乱,节假日极少休息,

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没有任何物质待遇,靠精神文明的力量

克服工作中的困难。点播台十六年兴盛不衰,志愿者在第一线

奋勇战斗,他们是青年志愿者中的佼佼者与时俱进不断进取。

马克思说:“最先朝气蓬勃的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

令人羡慕的。”

五、办好“科技点播台”的体会:

回顾“科技点播台”的创办17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点播台”越办越好的关键。河南农大校党委、校行政十分关心“科技点播台”工作,把“科

技点播台”看作是对学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办公等条件,安排了固定录音室,安装了电话。今年又增拨了1万多元,更新了设备,提高了录音质量。我们的老校长蒋建平,在职时关心“科技点播台”工作,退下来仍然为其操劳。省广播电台领导同志不断为“科技点播台”提出改进意见,经常到我校指导工作。还定期把我校参与科技点播台的同学请到电台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特别是省教育厅蒋笃运厅长得知我校开展这一活动后,肯定我校老同志为“三农”服务所作出的贡献,积极给我们拨活动经费,希望把“科技点播台”办得更好。

(二)老少结合,充分发挥两个群体作用,使夕阳、朝阳共灿烂,是“科技点播台”越办越好的基础。

我校现有离退休人员659人,占全校教职工人数的1∕3,其中老专家、老教授297人,占离退休人数的45%。政治立场坚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这些是青年人所缺少的。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16年来16次换届,先后有370多名青年志愿者被选拔到点播台工作,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青年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接受新事物快、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进取心强的特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科技兴农的接力棒在科技点播台志愿者手中一届传递一届。这群血气方刚的大学生放弃了休息时间,放弃了节假日,顾不上吃饭就靠大饼、方便面充饥,没有要求过丝毫报酬。

(三)充分发挥农业高效师资和科技密集的优势,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是“科技点播台”生命力所在

许多老同志认为农大的优势在科技,为“三农”服务时农大的责任,只有为“三农”服务,农大才有地位;只有为河南农业作出贡献,农大才能有发展。关工委的老同志许多都是当年服务“三农”的积极分子,退下来后仍然乐意为“三农”服务做贡献。“科技点播台”之所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是因为能够及时地把农民最关心问题通过“科技点播台”传送到那里,正如广大农民群众所说那样:“‘科技点播台’像雪中送炭那样,使我们脑子灵了。思路宽了,办法多了,致富信心强了。”

(四)聘请各学科有声望的离退休老专家、教授作为技术顾问,是办好“科技点播台”重要保证

其主要任务是,经常为“科技点播台”提出意见和建议,回答农村来信、来访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和推荐各方面的年轻专家教授参与“科技点播台”活动。

省委副书记王全书在省委常委会上指出:河南农业大学“通过现代传媒,以一部电台、一条服务热线和一个科技网站为媒介,以学校为中心,在全省农村架起传播农业技术和致富信息的服务网络”(见省委办公厅《每日汇报》第171期)。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要认真总结12年来的经验,找出差距,采取措施,拓宽视野,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科技点播台”的信息含量和高科技含量,进一步把“科技点播台”办好,为“三农”服务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