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控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自控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自控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自控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1

第四章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4)(2)(1()()(*

+++=s s s K s H s G

试证明点311j s +-=在根轨迹上,并求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

K 和开环增益K 。

解 若点1s 在根轨迹上,则点1s 应满足相角条件π)12()()(+±=∠k s H s G ,如图解4-1所示。

对于31j s +-=,由相角条件

=∠)()(11s H s G

=++-∠-++-∠-++-∠-)431()231()131(0j j j

ππ

ππ-=---6

320

满足相角条件,因此311j s +-=在根轨迹上。将1s 代入幅值条件:

14

31231131)(*

11=++-?++-?++-=

j j j K s H s G )(

解出 : 12*

=K , 2

3

8*==K K 2 已知开环零、极点如图4-22所示,试绘制相应的根轨迹。

2

解根轨如图解4-2所示:

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

(1)确定

)

20

)(

10

(

)

(

)

(

2+

+

+

=

*

s

s

s

z

s

K

s

G产生纯虚根为1j

±的z值和*

K值;

(2)概略绘出

)2

3

)(

2

3

)(

5.3

)(

1

(

)

(

j

s

j

s

s

s

s

K

s

G

-

+

+

+

+

+

=

*

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

3

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和起始角)。

解(1)闭环特征方程

020030)()20)(10()(2342=++++=++++=***z K s K s s s z s K s s s s D

有 0)30()200()(324=-++-=**ωωωωωK j z K j D

令实虚部分别等于零即: ?????=-=+-**0300200

3

24

ωωωωK z K 把1=ω代入得: 30=*

K , 30199=z 。

(2)系统有五个开环极点:

23,23,5.3,1,054321j p j p p p p --=+-=-=-==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5.3,-∞- []0,1-

② 渐近线: 1 3.5(32)(32) 2.15

(21)3,,555a a j j k σπππ?π--+-++--?==-???+?==±±??

③ 分离点:

02

312315.31111=+++-++++++j d j d d d d 解得: 45.01-=d , 4.22-d (舍去) , 90.125.343j d ±-=、 (舍去)

④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0)23)(23)(5.3)(1()(=+-+++++=*K j s j s s s s s D

把ωj s =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0

5.455.43 )Im(05.795.10)Re(3

52

4ωωωωωωωj K j

解得:

???==*00K ω ,???=±=*90.7102.1K ω,???-=±=*3.15546

52.6K ω(舍去)

⑤ 起始角:根据法则七(相角条件),根轨迹的起始角为

74..923..1461359096..751804=----=p θ

由对称性得,另一起始角为

74.92,根轨迹如图解4-6所示。

4

4 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2)

94(2)()(+++=*s s s K s H s G )

( 试概略绘制系统根轨迹。

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2,-∞- ② 渐近线:

???

???

?±=+=-=--+---=πππ?σ,33)12(323)2(5252k j j a a ③ 分离点:

2

1

5

225

22+=

-++

++d j d j d

解之得:29.3-=d 71.0=d (舍去)

④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02)94()(22=++++=*

)(s K s s s D

把ωj s =代入上方程,令

?????=-+==++-=**

8)72())(Im(0

28134))(Re(3

24ωωωωωωK j D K j D 解得:

?

??=±=*

9621

K ω ⑤ 起始角: πθ)()(129022901+=?--k p

解出

135,4521-==p p θθ 根轨迹如图解4-7所示。

4-8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

93()(2

++=*

s s s K s G 试用根轨迹法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K 值范围。

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0,∞- ②起始角:

30-

③渐近线: ???

????±=+=-=--+-=πππ?σ,33)12(13

6.25.16.25.1k j j a a

④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

0)9()(2=+++=*K s s s s D

把ωj s =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0

9))(Im(0

3))(Re(3

2ωωωωωj D K j D 解得: ???==*00

K ω

?

??=±=*

273

K ω 根轨迹如图解4-8所示。从根轨迹图可知,闭环系统稳定的*

K 范围为270<<*

K ,又

9*K K =,故相应的的K 范围为30<

5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5.0)(2()

52()(2-++-=*s s s s K s G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5.0,2- ② 分离点:由

6

2

11

211215.01j d j d d d --+

+-=++- 解得: 41.01-=d 。

③与虚轴交点:

0)52()5.0)(2()(2=+++-+=*s s K s s s D

把s=j ω代入上方程,令

?????=-==-++-=*

*

*0

)25.1())(Im(0

15)1())(Re(2ωωωωK j D K K j D 解得: ??

?==*

2

.00

K ω ??

?=±=*

75

.025

.1K ω

根轨迹如图解4-10所示。由图解4-10可知系统稳定的*

K 值范围为75.02.0<<*

K ;又

*=K K 5, 所以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为75.31<

6 试绘出下列多项式方程的根轨迹。

⑴02322

3=++++K Ks s s s ;

解 ⑴ 02322

3=++++K Ks s s s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s

s s s K s G 32)

2()(23*

+++=。

根轨迹绘制如下: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0,2- ② 渐近线:

???

????±=+==----++-=22)12(02)2()21(21ππ?σk j j a a ③ 起始角:

48.1926.1259074.541801

=--+=p θ

7

根轨迹如图解4-11(a)所示。

7 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4-23所示,试概略绘制其根轨迹。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3

)

2()

1()(++=*s s K s G 此系统为正反馈系统,应绘零度根轨迹。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2,-∞-,[]+∞-,1 ② 分离点: 1

1

23+=+d d 解得 5.0-=d

③ 起始角:根据相角条件,

∑∑===-n

j j

m i i k 1

1

2πθ

?

得 601=p θ, 602-=p θ, 1803=p θ。 根轨迹如图解4-12所示。

8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

1()(+-=

*s s s K s G 试绘制其根轨迹,并求出使系统产生重实根和纯虚根的*

K 值。

解 由开环传递函数的表达式知需绘制

0根轨迹。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0,2- ),1[∞+; ② 分离点:

1

1211-=++d d d 解得:732.01-=d , 732.22=d

将732.01-==d s , 732.22==d s 代入幅值条件得

54.01=*d K , 46.72=*

d K

③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图解4-12 根轨迹图

8

0)1()2()(=-++=*s K s s s D

把ωj s =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

*

)2())(Im(0

))(Re(2ωωωωK j D K j D 解得: ???==*0

K ω

???=±=*

2

41

.1K ω 根轨迹如图解4-13所示,复平面上的根轨迹为以开环零点为圆心,开环零点到分离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 。系统产生重实根的*

K 为0.54,7.46,产生纯虚根的*

K 为2。

9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参数b 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的根轨迹,并写出2=b 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1)))(4(20

)(b s s s G ++=

(2))

10()

(30)(++=

s s b s s G

解 (1)做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G *

(s)20

4)

4(2+++=

s s s b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4,(--∞ ② 分离点:

4

1

421421+=-++++d j d j d

解得:472.01-=d (舍去),472.82=d

如图解4-14(a)所示,根轨迹为以开环零点为圆心,开环零点到开环极点的距离为半径的圆。 当2=b 时,两个闭环特征根为24.432,1j ±-=λ。 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

)

24.43)(24.43(20

)(j s j s s -+++=

Φ

9

(2)做等效开环传递函数G *

(s)=

)

40(30+s s b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0,40--

② 分离点: 040

11=++d d 解得:20-=d

根轨迹如图解4-14(b)所示,

当2=b 时,两个闭环特征根为44.381-=λ,56.12-=λ 此时闭环传递函数为

)

44.38)(56.1()

2(30)(+++=

Φs s s s

11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4-24所示,试绘制时间常数T 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并分析参数T 的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解:s

s Ts s G 20100

)(23++=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3

2*

)

10020(1)(s

s s T s G ++=

根轨迹绘制如下: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10,(--∞,[]0,10- ② 分离点:

10

23+=d d 解得 30-=d 。 根据幅值条件,对应的015.0=T 。

③ 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010020)(23=+++=s s Ts s D

把ωj s =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0

20))(Im(0

100))(Re(3

2

ωωωωωT j D j D

10

解得: ??

?=±=2

.010

T ω

④ 起始角:?=601p θ

参数T 从零到无穷大变化时的根轨迹如图解4-15所示。

从根轨迹图可以看出,当015.00≤

2.0015.0<T 时,有两支根轨迹在s 右半平面,

此时系统不稳定。

4-16 实系数特征方程

0)6(5)(23=++++=a s a s s s A 要使其根全为实数,试确定参数a 的范围。

解 作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

3)(2()

1(65)1()(2

3+++=+++=

s s s s a s s s s a s G 当0>a 时,需绘制

180根轨迹。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2,3--,[]0,1-

② 渐近线: ???

????±=-+=-=-+--=213)12(21

3132ππ?σk a a

③ 分离点:

1

1

31211+=++++d d d d 解得 47.2-=d

分离点处的根轨迹增益可由幅值条件求得: 4147.01

3

2=+++=

*d d d d K

d

根据以上计算,可绘制出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由

根轨迹图解4-16(a)可以看出,当4147.00≤≤a 时,多项式的根全为实数。

11

当0

0根轨迹。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为:(]3,-∞-,[]1,2--, [)∞,0。

由根轨迹图图解4-16(b)可以看出,当0

12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

15.0()(+=

s K

s G 试根据系统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并估算%3.16%=σ时的K 值。

解 ⑴4

)2(16)(+=

s K

s G

根轨迹绘制如下:

① 实轴的根轨迹:实轴上的除点2-外没有根轨

迹区段。

② 渐近线: ???

????±±=+=-=----=43,44)12(24

2222πππ?σk a a

③ 与虚轴交点:令0)(=ωj D ,解得根轨迹与虚轴交点为2j ±。根轨迹与虚轴交点

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为 642

24

=+=*

j K

相应开环增益为 416*==K K 根轨迹如图解4-18所示。

从根轨迹图中可以看出,当根轨迹增益640*

<

>K ,开环增益4>K ,有两条根轨迹落在右半

s 平面,此时系统不稳定。

⑵ 对二阶系统来说,当%3.16%=σ时,5.0=ξ。系统阻尼角为

605.0arccos ==β

在s 平面作等阻尼线OA ,使之与实轴夹角为

60±。OA 与根轨迹交点为1λ,其余3个交点为2λ,3λ和4λ。而本系统为四阶系统,其闭环极点分布满足主导极点的分布要求,可以认为,1λ、2λ是主导极点,忽略3λ、4λ作用,将该系统近似为二阶系统。不难计算

图解4-18 根轨迹图

12

图解

4-19 根轨迹图

268.1732.01j +-=λ,带入幅值条件可得对应根轨迹增益为:

646.016

|2268.1732.0|4

=++-=j K

13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22)(3()(2+++=*

s s s K s G

要求闭环系统的最大超调量%25%≤σ,调节时间s t s 10≤,试选择*

K 值。

解 根轨迹绘制如下: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3,-∞-

② 渐近线:???

????±=+=-=--+--=πππ?σ,33)12(3

53113k j j a a

③ 与虚轴的交点: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0685)(23=++++=*K s s s s D

把ωj s =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

8))(Im(0

65))(Re(3

2ωωωωωj D K j D 解得: ??

?=±=*

34

83.2K ω

根轨迹如图解4-19所示。

由4.0%25%>?≤ξσ(

4.664.0arccos ==β),在s 平面作等阻尼线OA ,使之

与实轴夹角为

4.66±。OA 与根轨迹交点为1λ,其余2个交点为2λ,3λ。

令 n n n n j j ωωξωξωλ92.04.012

1+-=-+-=

则 n n n n j j ωωξωξωλ92.04.012

2--=---=

特征方程为

32

32

2

33

321)8.0()8.0())()(()(λωλωωλωλλλn n n n s s s s s s s D --+-+=---=

*++++=K s s s 68523

13

比较系数得 ?????+=-=-=-*K

n n n n 688.058.03232

3λωλωωλω

解得 ???

??=-==*

8

.4616.373.13K n λω

由调节时间s t s 10≤, 又5.35

.3≥?=n n s t ξω,当35.0=n ξω时,由根之和可得

3.43-=λ,由幅值条件确定出对应的5.15=*K 。要求闭环系统的最大超调%25%≤σ,

调节时间s t s 10≤,则*

K 取值范围对应为 8.40≤≤*

K 。

(完整word版)自控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1 第四章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4)(2)(1()()(* +++=s s s K s H s G 试证明点311j s +-=在根轨迹上,并求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K 和开环增益K 。 解 若点1s 在根轨迹上,则点1s 应满足相角条件π)12()()(+±=∠k s H s G ,如图解4-1所示。 对于31j s +-=,由相角条件 =∠)()(11s H s G =++-∠-++-∠-++-∠-)431()231()131(0j j j ππ π π -=- - - 6 3 2 满足相角条件,因此311j s +-=在根轨迹上。将1s 代入幅值条件: 14 31231131)(* 11=++-?++-?++-= j j j K s H s G )( 解出 : 12* =K , 2 3 8*==K K 2 已知开环零、极点如图4-22所示,试绘制相应的根轨迹。

2 解根轨如图解4-2所示: 3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 (1)确定 ) 20 )( 10 ( ) ( ) ( 2+ + + = * s s s z s K s G产生纯虚根为1j ±的z值和* K值; (2)概略绘出 )2 3 )( 2 3 )( 5.3 )(1 ( ) ( j s j s s s s K s G - + + + + + = * 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

3 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和起始角)。 解(1)闭环特征方程 020030)()20)(10()(2342=++++=++++=***z K s K s s s z s K s s s s D 有 0)30()200()(3 2 4 =-++-=* * ωωωωωK j z K j D 令实虚部分别等于零即: ?????=-=+-**0 300 200324ωωωωK z K 把1=ω代入得: 30=* K , 199=z 。 (2)系统有五个开环极点: 23,23,5.3,1,054321j p j p p p p --=+-=-=-==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5.3,-∞- []0,1- ② 渐近线: 1 3.5(32)(32) 2.15 (21)3,,555a a j j k σπππ?π--+-++--?==-???+?==±±?? ③ 分离点: 02 312315.31111=+++-++++++j d j d d d d 解得: 45.01-=d , 4.22-d (舍去) , 90.125.343j d ±-=、 (舍去) ④ 与虚轴交点:闭环特征方程为 0)23)(23)(5.3)(1()(=+-+++++=*K j s j s s s s s D 把ωj s =代入上方程,整理,令实虚部分别为零得: ?????=+-==-+=*0 5.455.43 )Im(05.795.10)Re(3 52 4ωωωωωωωj K j 解得: ???==*00K ω ,???=±=*90.7102.1K ω,???-=±=*3 .1554652.6K ω(舍去) ⑤ 起始角:根据法则七(相角条件),根轨迹的起始角为 74..923..1461359096..751804=----=p θ 由对称性得,另一起始角为 74.92,根轨迹如图解4-6所示。

根轨迹法习题和答案

第四章 根轨迹法习题及答案 4-1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4s )(2s )(1s (K )s (H )s (G * +++= 试证明3j 1s 1+-=在根轨迹上,并求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K 和开环增益K 。 解 若点1s 在根轨迹上,则点1s 应满足相角条件 π)12()()(+±=∠k s H s G ,如图所示。 对于31j s +-=,由相角条件 =∠)s (H )s (G 11-++-∠-)13j 1(0 =++-∠-++-∠)43j 1()23j 1( ππ π π -=- - - 6 3 2 满足相角条件,因此311j s +-=在根轨迹上。 将1s 代入幅值条件: 14 3j 123j 113j 1K s H )s (G * 11=++-?++-?++-= )( 解出 : 12K * = , 2 3 8K K *== 4-2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求参数b 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的根轨迹方程,并写出2b =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1))b s )(4s (02)s (G ++= (2)) b s )(2s (s )b 2s (01)s (G +++= 解 (1) ) 4j 2s )(4j 2s () 4s (b 20s 4s )4s (b )s (G 2-++++=+++= '

28 s 6s 20 )s (G 1)s (G )s (2++=+=Φ (2) ) 10s 2s (s )20s 2s (b )s (G 2 2++++='=)3j 1s )(3j 1s (s ) 19j 1s )(19j 1s (b -+++-+++ 40 s 14s 4s ) 4s (10)s (G 1)s (G )s (23++++=+= Φ 4-3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b s )(4s (s 2)s (G ++= ,试绘制参数b 从零变 化到无穷大时的根轨迹,并写出s=-2这一点对应的闭环传递函数。 解 ) 6s (s ) 4s (b )s (G ++= ' 根轨迹如图。 2s -=时4b =, ) 8s )(2s (s 216s 10s s 2)s (2 ++=++=Φ 4-4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 ⑴ ) 1s 5.0)(1s 2.0(s k )s (G ++= (2) )1s 2(s )1s (k )s (G ++= (3) )3s )(2s (s ) 5s (k )s (G *+++= (4) ) 1s (s )2s )(1s (*k )s (G -++= 解 ⑴ ) 2s )(5s (s K 10)1s 5.0)(1s 2.0(s K )s (G ++=++= 三个开环极点:0p 1=,2p 2-=,5p 3-=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5,-∞-, []0,2-

根轨迹法

4-1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在s平面上的分布,如图4-24所示。试绘制以开环增益K 为变量的系统根轨迹的大致图形。 图4-24 题4-1图 4-2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要求用根轨迹法画出当开环增益K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图。 (2).求一对复数主导极点的阻尼比ξ=0.707的K值,且求其相应的一对复数主导极点和另一实数极点。 (3).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4-3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用根轨迹法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并对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2).若增加一个零点z=-1,试问根轨迹有何变化,对系统的稳定性有何影响? (3).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4-4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用根轨迹法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 (2).确定阻尼比ξ=0.5时的闭环极点及其相应的K值。请问对应的静态位置误差系数Kp为多少?

(3).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4-5 试用根轨迹法求下列多项式的根。 并用Matlab编程方法验证之。 4-6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用根轨迹法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并求出系统临界稳定时的K 值。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4-7 设一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用根轨迹法,画出以a为参变量的根轨迹。 (2).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4-8 .设多回路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下图4-25所示。 图4-25 题4-8图

(1).试用根轨迹法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并讨论本系统的稳定情况。 (2).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4-9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确定a值,使根轨迹图分别具有1、2、3个分离点。 (2).画出相应这三种情况的根轨迹,并用Matlab编程方法验证之。 4-10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用根轨迹法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并讨论本系统根轨迹的分离点情况。 (2).求闭环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3).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4-11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试用根轨迹法画出该系统的根轨迹。 (2).闭环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3).对在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内的K值,绘制闭环阶跃响应,分析不同的K值对系统响应有何影响。 (4).用Matlab编程,求解本题。

第四章 根轨迹法习题

第四章 根轨迹法习题 4-1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4)(2)(1()()(* +++= s s s K s H s G 试证明点311j s +-=在根轨迹上,并求出相应的根轨迹增益*K 和开环增益K 。 4-2 已知开环零、极点如图4-2 所示,试绘制相应的根轨迹。 4-3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 ⑴ ) 15. 0)(12.0()(++= s s s K s G ⑵ ) 3)(2()5()(* +++= s s s s K s G ⑶ ) 12()1()(++= s s s K s G 4-4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根轨迹。 ⑴ ) 21)(21() 2()(* j s j s s K s G -++++= ⑵ ) 1010)(1010() 20()(*j s j s s s K s G -++++=

4-5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根轨迹。 ⑴ ) 208()()(2 ++= * s s s K s H s G ⑵ ) 5)(2)(1()()(+++= * s s s s K s H s G ⑶ ) 22)(3() 2()()(2 ++++= * s s s s s K s H s G ⑷ ) 164)(1()1()()(2++-+=* s s s s s K s H s G 4-6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s G ,要求: (1)确定) 20)(10()()(2 +++= * s s s z s K s G 产生纯虚根为1j ±的z 值和*K 值; (2)概略绘出) 23)(23)(5.3)(1()(j s j s s s s K s G -+++++= * 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 确定根轨迹的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和起始角)。 4-7 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2 ) 94(2)()(+++=* s s s K s H s G )( 试概略绘制系统根轨迹。 4-8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93()(2 ++= * s s s K s G 试用根轨迹法确定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4-9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7 4( )1()12()(2 -++= s s s K s G 试绘制系统根轨迹,并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4-10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第4章根轨迹分析法知识题解答

第四章根轨迹分析法 4.1 学习要点 1根轨迹的概念; 2 根轨迹方程及幅值条件与相角条件的应用; 3根轨迹绘制法则与步骤; 4 应用根轨迹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 思考与习题祥解 题4.1 思考与总结下述问题。 (1)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2)在绘制根轨迹时,如何运用幅值条件与相角条件? (3)归纳常规根轨迹与广义根轨迹的区别与应用条件。 (4)总结增加开环零、极点对系统根轨迹的影响,归纳系统需要增加开环零、极点的情况。 答:(1)当系统某一参数发生变化时,闭环特征方程式的特征根在S复平面移动形成的轨线称为根轨迹。根轨迹反映系统闭环特征根随参数变化的走向与分布。 根轨迹法研究当系统的某一参数发生变化时,如何根据系统已知的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来确定系统的闭环特征根的移动轨迹。因此,对于高阶系统,不必求解微分方程,通过根轨迹便可以直观地分析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应用根轨迹可以直观地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以及要满足系统动态要求,应如何配置系统的开环零极点,获得期望的根轨迹走向与分布。 (2)根轨迹上的点是闭环特征方程式的根。根轨迹方程可由闭环特征方程式得到,且为复数方程。可以分解为幅值条件与相角条件。运用相角条件可以确定S复平面上的点是否在根轨迹上;运用幅值条件可以确定根轨迹上的点对应的参数值。 (3)归纳常规根轨迹与广义根轨迹的区别与应用条件。 考察开环放大系数或根轨迹增益变化时得到的闭环特征根移动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除开环放大系数或根轨迹增益变化之外的根轨迹称为广义根轨迹,如系统的参数根轨迹、正反馈系统根轨迹和滞后系统根轨迹等。

自动控制原理 题库 第四章 线性系统根轨迹 习题

4-1将下述特征方程化为适合于用根轨迹法进行分析的形式,写出等价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1)210s cs c +++=,以c 为可变参数。 (2)3(1)(1)0s A Ts +++=,分别以A 和T 为可变参数。 (3)1()01I D P k k s k G s s s τ?? ++ + =? ?+? ? ,分别以P k 、I K 、T 和τ为可变参数。 4-2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31)()(21) K s G s s s += + 试用解析法绘出开环增益K 从0→+∞变化时的闭环根轨迹图。 4-2已知开环零极点分布如下图所示,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 4-3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确定分离点坐标)。 (1)()(0.21)(0.51)K G s s s s = ++ (2)(1)()(21) K s G s s s +=+ (3)(5)()(2)(3) K s G s s s s += ++ 4-4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算出起始角)。 (1)(2) ()(12)(12) K s G s s s j s j += +++- (2)(20) ()(1010)(1010) K s G s s s j s j +=+++-

4-5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为 * 2 ()()(10)(20) K s z G s s s s += ++ 试确定闭环产生纯虚根1j ±的z 值和*K 值。 4-6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2 2 (2)()()(49) K s G s H s s s += ++ 试概略绘出闭环根轨迹图。 4-7设反馈控制系统中 * 2 ()(2)(5) K G s s s s = ++ (1)设()1H s =,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图,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设()12H s s =+,试判断()H s 改变后的系统稳定性,研究由于()H s 改变所产生的影响。 4-8试绘出下列多项式的根轨迹 (1)322320s s s Ks K ++++= (2)323(2)100s s K s K ++++= 4-9两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试问: (1)两系统的根轨迹是否相同?如不同,指出不同之处。 (2)两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否相同?如不同,指出不同之处。 (3)两系统的阶跃响应是否相同?如不同,指出不同之处。 4-10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1)(1) ()K s T s G s s ++= (1)绘出10T =,K 从0→+∞变化时系统的根轨迹图。 (2)在(1)的根轨迹图上,求出满足闭环极点阻尼比0.707ξ=的K 的值。 (3)固定K 等于(2)中得到的数值,绘制1T 从0→+∞变化时的根轨迹图。 (4)从(3)的根轨迹中,求出临界阻尼的闭环极点及相应的1T 的值。 4-11系统如下图所示,试 (1)绘制0β=的根轨迹图。 (2)绘制15K =,22K =时,β从0→+∞变化时的根轨迹图。 (3)应用根轨迹的幅值条件,求(2)中闭环极点为临界阻尼时的β的值。

第四章 根轨迹法 习题

第四章 根轨迹法 4-1试粗略画出对应反馈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前向和反馈传递函数的根轨迹图: ()()() ()s s H s s s K s G 6.01,01.01.02 +=++= 4-2 试粗略地画出反馈系统函数 ()()()() 2 411+-+= s s s K s G 的根轨迹。 4-3 对应负反馈控制系统,其前向和反馈传递函数为 ()()() ()1,42) 1(2 =+++= s H s s s s K s G 试粗略地画出系统的根轨迹。 4-4 对应正反馈重做习题4-3,试问从你的结果中得出什么结论? 4-5 试画出具有以下前向和反馈传递函数的,正反馈系统根轨迹的粗略图。 ()()()()1,412 2=++= s H s s K s G 4-6 试确定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 5 284) 2(2 +++++= s s s s s s K s H s G 对应-∞

自动控制原理_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解答:1开环系统 (1)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稳定。用于系统输入信号及扰动作 用能预先知道时,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2)缺点:不能自动调节被控量的偏差。因此系统元器件参数变化, 外来未知扰动存在时,控制精度差。 2 闭环系统 ⑴优点:不管由于干扰或由于系统本身结构参数变化所引起的被控量 偏离给定值,都会产生控制作用去清除此偏差,所以控制精度较高。 它是一种按偏差调节的控制系统。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⑵缺点:主要缺点是被控量可能出现波动,严重时系统无法工作。 1-2 什么叫反馈?为什么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试举例说明之。 解答:将系统输出信号引回输入端并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的控制方式叫反馈。 闭环控制系统常采用负反馈。由1-1中的描述的闭环系统的优点所证 明。例如,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热电阻(或热电偶)检测出当前炉 子的温度,再与温度值相比较,去控制加热系统,以达到设定值。 1-3 试判断下列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属于何种类型(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 (1) (2) (3) (4) (5)

(6) (7) 解答:(1)线性定常(2)非线性定常(3)线性时变 (4)线性时变(5)非线性定常(6)非线性定常 (7)线性定常 1-4如图1-4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中Q1,Q2分别为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控制的目的是保持水位为一定的高度。 试说明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其方框图。 题1-4图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解答: (1) 方框图如下: ⑵工作原理:系统的控制是保持水箱水位高度不变。水箱是被控对象,水箱的水位是被控量,出水流量Q2的大小对应的水位高度是给定量。当水箱水位高于给定水位,通过浮子连杆机构使阀门关小,进入流量减小,水位降低,当水箱水位低于给定水位时,通过浮子连杆机构使流入管道中的阀门开大,进入流量增加,水位升高到给定水位。 1-5图1-5是液位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保持液位高度不变。水箱是被控对象,水箱液位是被控量,电位器设定电压时(表征液位的希望值Cr)是给定量。

(整理)MATLAB的根轨迹分析法及重点习题.

4.1某系统的结构如题4-1图所示,试求单位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t s ,若要求t s =0.1秒,系统的反馈系数应调整为多少? 解:(1)由系统结构图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100 ()100()1001()()1001*G s s s G s H s s a a s Φ=== +++ 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系统输出为: 12100 ()()()(100)100k k C s R s s s s a s s a =Φ= =+++ 为求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对C(s)进行拉斯反变换: 10 21001001001001 lim ()lim 1001001 lim (100)()lim 11 ()(100)1 ()(1) s s s a s a at k sC s s a a k s a C s s a C s as a s a c t e a →→→-→--=== +=+==- =- +=- 根据定义调节时间等于响应曲线进入5%误差带,并保持在此误差带内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且根据响应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函数表达式可以看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值为 1 a ,因此: 10010011()(1)0.950.051 ln 20 1001 =0.1ln 20=0.3s 10 s s at s at s s c t e a a e t a a t --= -=?=?== 因为题中,所以 (2)若要求t s =0.1秒,则有: 1 ln 20=0.1 100=0.3s t a a = ? 即:若要求调节时间缩小为0.1秒,则需将反馈环节的反馈系数调整为0.3。

4.2已知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题4.2图所示,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试确定其开环传递函数。 解:根据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可以看出: 峰值时间=0.1s p t ,超调量 1.3-1 %= 100%30%1 σ?=; 根据课本中对典型二阶系统222 ()2n n n s s s ωζωωΦ=++暂态性能指标的推导计算可知: %p t e σ-= =结合本题已知阶跃响应曲线可知: 0.1(1)%30% (2) p t e σ-= === 由式(2)可知: 0.3ln 0.30.3832 cot =0.3832 =arccot 0.3832=69.0332=cos =0.3578 e ζ?ζ?ζ?-=?-=?= =即: 将ζ带入式(1)中可得: 0.1 p n t ω= = 回顾题意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其闭环传递函数为222 ()2n n n s s s ωζωωΦ=++,且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所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2222 2 22 2 2211 ()()121211211131.8851 ===224.0753n n n n n n n n n G s s s s G s s G s s G G s s s s ωζωζωωωζωωωζωΦ==Φ==+++++++++,因为:所以:,

自考自控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最基本的要求为 【 A 】 A.稳定性 B.灵敏性 C.快速性 D.准确性 2. 有一线性系统,其输入分别为u 1(t) 和u 2(t) 时,输出分别为y 1(t ) 和y 2(t) 。当输入 为 a 1u 1(t)+a 2u 2(t) 时 (a 1,a 2 为常数),输出应为 【 B 】 A. a 1y 1(t)+y 2(t) B. a 1y 1(t)+a 2y 2(t) C.a 1y 1(t)-a 2y 2(t) D.y 1(t)+a 2y 2(t) 3. 如图所示的非线性为 【 D 】 A. 饱和非线性 B. 死区非线性 C. 磁滞非线性 D. 继电型非线性 4. 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D 】 A.脉冲函数 B.斜坡函数 C.抛物线函数 D.阶跃函数 5. 控制理论中的频率分析法采用的典型输入信号为 【 C 】 A. 阶跃信号 B. 脉冲信号 C. 正弦信号 D. 斜坡信号 6. 单位抛物线函数在0t ≥时的表达式为()x t = 【 C 】 A.t B.2t C.2/2t D.2 2t 7. 函数sin t ω的拉氏变换是 【 A 】 A. 22s ωω+ B.22s s ω+ C.22 1s ω + D.22 s ω+ 8. 函数cos t ω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 B 】

A. 22s ωω+ B.22s s ω+ C.22 1 s ω + D.22s ω+ 9.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 【 B 】 A. 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 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C. 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D. 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0. 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 【 C 】 A. 只与输入信号有关 B. 只与初始条件有关 C. 只与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关 D. 与输入信号、初始条件、系统结构都有关 11. 控制系统中,典型环节的划分是根据 【 D 】 A. 元件或设备的形式 B. 系统的物理结构 C. 环节的连接方式 D. 环节的数学模型 12. 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 D 】 A.代数方程 B.差分方程 C.状态方程 D.特征方程 13. 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 C 】 A. 距离实轴很近 B. 距离实轴很远 C. 距离虚轴很近 D. 距离虚轴很远 14. 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 k G s s s s = ++,该系统为 【 B 】 A. 0型系统 B. 1型系统 C. 2型系统 D. 3型系统 15. 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 t r 、调整时间 t S 等反映出系统的 【 C 】 A. 相对稳定性 B. 绝对稳定性 C. 快速性 D. 准确性 16.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反映了系统的 【 A 】 A.稳态控制精度 B.相对稳定性 C.快速性 D.绝对稳定性 17. 一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 A 】

时域分析法与根轨迹练习题

1. 自动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一般都包含两个分量,即一个是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分量。 2. 函数f(t)=t e 63-的拉氏变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表达式为G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斜坡函数的输入作用下,___________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 四、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1)希望系统所有特征根位于s 平面上s =-2的左侧区域,且ξ不小于0.5。试画出特征根在s 平面上的分布范围(用阴影线表示)。 (2)当特征根处在阴影线范围内时,试求,K T 的取值范围。 (20分) 五、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若()21()r t t =?时,试求 (1)当0f K =时,求系统的响应()c t ,超调量%σ及调节时间s t 。 (2)当0f K ≠时,若要使超调量%σ=20%,试求f K 应为多大?并求出此时的调节时间s t 的值。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说明内反馈f K s 的作用是什么? (20分) 图3 六、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当输入信号()1()r t t =,干扰信号()1()n t t =时,求系统总 的稳态误差e ss 。 (15分) 图4 1、 根轨迹是指_____________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2、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均严格位于s______________半平面

3、在二阶系统中引入比例-微分控制会使系统的阻尼系数________________。 9、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50 ( ) (0.11)(5) G s s s s = ++ ,则在斜坡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_________。 3、某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所示,试求(16分) (1)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s G k 、闭环传递函数 ) ( ) ( s R s C 和误差传递函数 ) ( ) ( s R s E 。 (2)若保证阻尼比0.7 ξ=和单位斜坡函数的稳态误差为0.25 ss e=,求系统参数K和τ。(3) 计算超调量和调节时间。 1、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 (2)(3) K G s H s s s s ,试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并判断使系统稳定的* K范围。 R(s)C(s) - 2 K s N(s) 1 K 5.图4 6.在二阶系统中引入测速反馈控制会使系统的开环增益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0 () (0.11)(5) G s s s = ++ ,则在斜坡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 8.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只决定于闭环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章习题集配套答案

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习题 4-2 单位回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 )(+= s K s G r ,试用解析法绘出r K 从零变化到无穷时的死循环根轨迹图,并判断-2, j1, (-3+j2)是否在根轨迹上。 解:1-s 01s 0r =?=+=时,K 2-s 02s 1r =?=+=时,K 3-s 03s 2r =?=+=时,K …… -2 在根轨迹上,(-3+j2),j1不在根轨迹上。 4-3 回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0≥r K ,试画出各系统的根轨迹图。 (2) )4)(1() 5.1()(+++=s s s s K s G r (3) 2 ) 1()(+=s s K s G r , 解:(2) 1)开环零、极点:p 1=0,p 2=-1,p 3=-4,z=-1.0,n=3,m=1 2)实轴上根轨迹段:(0,-1),(-1.5,-4) 3)根轨迹的渐近线: ? ±=±=-+±= -=----= 902 )12(, 75.12 )5.1(410)2( π π?σm n k a a 夹角交点条渐近线 4)分离点和会合点 6 .05.1141111-=+= ++++d d d d d 试探法求得 (3) 1)开环零、极点:p 1=0,p 2,3=-1,n=3 2)实轴上根轨迹段:(0,-1),(-1,-∞) 3)根轨迹的渐近线:

±=-+±= -=--= 3 )12(,3 2 3110)3( π π?σm n k a a 夹角交点条渐近线 4)分离点和会合点 3 1 01 21- =?=++d d d 5)与虚轴交点:22 3++s s 4-5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2()(++= s s s K s G r , (1) 画出系统的根轨迹,标出分离点和会合点; (2) 当增益r K 为何值时,复数特征根的实部为-2?求出此根。 解: (1) 1)开环零、极点:p 1=0,p 22)实轴上根轨迹段:(0,-13)分离点和会合点 .3,586.02 11112 1 -=-=?+= ++d d d d d (2)系统特征方程为02)1(r r 2 =+++K s K s 2j 2322 122 ,1r r ±-==-=+-=- s K K a b ,,得:由0 1 23 s s s s r 2K -r 21 1K r K j ,20 2r r ±==?=-s K K

根轨迹法

根軌跡法 根軌跡法概述 在時域分析中已經看到,控制系統的性能取決於系統的閉環傳遞函數,因此,可以根據系統閉環傳遞函數的零、極點研究控制系統性能。但對於高階系統,採用解析法求取系統的閉環特征方程根(閉環極點)通常是比較困難的,且當系統某一參數(如開環增益)發生變化時,又需要重新計算,這就給系統分析帶來很大的不便。 1948年,伊万思根据反馈系统中开、死循环传递函数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求解死循环特征方程根的比较简易的图解方法,这种方法称为根轨迹法。因为根轨迹法直观形象,所以在控制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是当开环系统某一参数(如根轨迹增益)从零变化到无穷时,闭环特征方程的根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根轨迹增益K * 是首1形式开环传递函数对应的系数。 在介绍图解法之前,先用直接求根的方法来说明根轨迹的含义。控制系统如上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根轨迹增益。闭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特征方程为: 特征根为: 当系统参数K * (或K)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闭环极点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利用计算结果在S平面上描点并用平滑曲线将其连接,便得到K * (或K)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闭环极点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即根轨迹,如下图所示。图中,根轨迹用粗实线表示,箭头表示K * (或K)增大时两条根轨迹移动的方向。

根轨迹与系统性能 依据根轨迹图(见系统根轨迹图),就能分析系统性能随参数(如K * )变化的规律。 1.稳定性 开环增益从零变到无穷大时,如系统根轨迹图所示的根轨迹全部落在左半s平面,因此,当K>0时,如图控制系统根所示系统是稳定的;如果系统根轨迹越过虚轴进入右半s平面,则在相应K值下系统是不稳定的;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值,就是临界开环增益。 2.稳态性能 由系统根轨迹图可见,开环系统在坐标原点有一个极点,系统属于Ⅰ型系统,因而根轨迹上的K值就等于静态误差系数K v。 当r(t)=1(t)时,e ss = 0; 当r(t)=t时,

根轨迹分析法 参考答案

习题 已知下列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A) A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31)K s s s -+ D *(1)(2) K s s s -- 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A) A 闭环零点和极点 B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阶跃响应 己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6)(3)K G s H s s s s = ++ (1)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0K <<∞); (2) 求系统临界稳定时的*K 值与系统的闭环极点。 解:系统有三个开环极点分别为10p =、23p =-、36p =-。 系统有3条根轨迹分支,分别起始于开环极点,并沿渐进线终止于无穷远。 实轴上的根轨迹区段为(],6-∞-、[]3,0-。 根轨迹的渐近线与实轴交点和夹角分别为 ()()36 33a σ-+-==-,() (0) 321 (1)3 (2)3 a k k k k π ?ππ ?=?+?===???-=? 求分离点方程为 111036 d d d ++=++ 经整理得2660d d ++=,解方程得到1 4.732d =-、2 1.268d =-。显然分离点位于实轴上 []3,0-间,故取2 1.268d =-。 求根轨迹与虚轴交点,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32*()9180D s s s s K =+++= 令j s ω=,然后代入特征方程中,令实部与虚部方程为零,则有 [][]2* 3 Re (j )(j )190 Im (j )(j )1180 G H K G H ωωωωωωω?+=-+=??+=-+=?? 解之得 *00K ω=??=? 、*162 K ω?=±??=?? 显然第一组解是根轨迹的起点,故舍去。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为s =±,对应的根轨迹增益*162K =为临界根轨迹增益。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为临界稳定的2个闭环极点,第 三个闭环极点可由根之和法则求得 1233036λλλλ--=++=+ 解之得39λ=-。即当*162K =时,闭环系统的3 个特征根分别为1λ= 、 2λ=-39λ=-。系统根轨迹如图所示。

自控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典型二阶振荡环节,当0<ξ<0.707时,谐振频率m ω与自然频率n ω 的关系是 ; 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给定值和__________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 3、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 ; 4、负反馈根轨迹起始于 ; 5、当开环增益一定时,采样周期越 ,采样系统稳定性越 ; 6、串联校正装置可分为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__________; 7、理想继电特性的描述函数是 ; 9、对数幅频渐近特性在低频段是一条斜率为-20dB /dec 的直线,则系统存在 个积分环节。 10、串联超前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 ω'的关系,是 。 11、对1800 根轨迹,始于 。 12、当开环增益一定时,采样周期越大,采样系统稳定性越 ; 13、传递函数的定义是 。 14、二阶线性控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的系数大于零是稳定的 条件。 15、要求系统快速性和稳定性好,则闭环极点应在 附近。 16、比例微分环节G(s)=1+T s 的相频特性为)(ωA =_______________。 17、线性定常系统的稳态速位置误差系数定义为 ; 18、比例微分环节G(s)=1+T s 的幅频特性为)(ωA =_______________。 19、对数幅频渐近特性在低频段是一条斜率为-40dB /dec 的直线,则系统有 个积分环节存在。 20、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 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 ω'的关系,是 。 21、对1800根轨迹,实轴上根轨迹段右边开环零极点数之和应为 。 22、当采样周期一定时,加大开环增益会使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变 。 27、线性定常系统的稳态速度误差系数定义为 ; 28、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是 29、线性定常系统的稳态误差与 和 有关; 3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 ; 32、要求系统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较 ; 33、当采样周期一定时,加大开环增益会使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变 ; 34、无纹波最少拍系统比有纹波最少拍系统所增加的拍数是 ;

时域分析法习题及解答

第 三章 时域分析法习题及解答 3-1. 假设温度计可用 1 1 +Ts 传递函数描述其特性,现在用温度计测量盛在容器内的水温。发现需要min 1时间才能指示出实际水温的98%的数值,试问该温度计指示出实际水温从10%变化到90%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解: 41min, =0.25min T T = 3-2. 系统在静止平衡状态下,加入输入信号t t t r +=)(1)(,测得响应为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解:2210.90.910(s+1)()=10s (s+10) C s s s s =+-+ 3-3. 某惯性环节在单位阶跃作用下各时刻的输出值如下表所示。试求环节的传递函数。 0 1 2 3 4 5 6 7 h (t ) 解: 设()1 s Ts φ=+ 3-4. 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3-49所示。试分析参数a 对输出阶跃响应的影响。 解:1()()111 K K Ts s Kas T Ka s Ts φ+==+++ + 当a>0时,系统响应速度变慢; 0T a K -<<时,系统响应速度变快。 3-5. 设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试在[s ]平面上绘出满足下列各要求的系统特征方程式根的可能分布的区域。 1. 707.01>>ξ, 2≥n ω

2.05.0>>ξ, 24≥≥n ω 3. 5.0707.0>>ξ, 2≤n ω 解:①0.707<<1, 2n ξω≥ ②0<0.5, 24n ξω≤≤≤ ③0.50.707, 2n ξω≤≤≤ 3-6. 已知某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如图3-50所示) 今欲采用负反馈的办法将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s t 减小为原来的1.0倍,并保证总放大系数不变。试选择H K 和0K 的值。 解: 解得:00.9 =10H K K = 3-7. 设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为 试分别求出当1 10-=s K 和1 20-=s K 时系统的阻尼比ξ,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及峰值时间p t ,并讨论K 的大小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解: 22()10()1()0.11010G s K K s G s s s K s s K φ= ==+++++ K 增大使%,p t σ↑↓,但不影响调节时间。 3-8. 设二阶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51所示。如果该系统属于单位反馈控制系统,试确定其开环传递函数。 解: 222 ()2n n n s s s ωφξωω=++ 3-9. 设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试求1.2.0=ξ;s T 08.0=;4.0=ξ;s T 08.0=;0.8ξ=;s T 08.0=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调节时间s t 及峰值时间p t 。 2.4.0=ξ;s T 04.0=和4.0=ξ;s T 16.0=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调节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p t 。 3.根据计算结果,讨论参数ξ、T 对阶跃响应的影响。 题解3-5(1) 题解3-5(2) 题 解

第4章根轨迹分析法习题解答

第四章 根轨迹分析法 学习要点 1根轨迹的概念; 2 根轨迹方程及幅值条件与相角条件的应用; 3根轨迹绘制法则与步骤; 4 应用根轨迹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思考与习题祥解 \ 题 思考与总结下述问题。 (1)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2)在绘制根轨迹时,如何运用幅值条件与相角条件 (3)归纳常规根轨迹与广义根轨迹的区别与应用条件。 (4)总结增加开环零、极点对系统根轨迹的影响,归纳系统需要增加开环零、极点的情况。 答:(1)当系统某一参数发生变化时,闭环特征方程式的特征根在S 复平面移动形成的轨线称为根轨迹。根轨迹反映系统闭环特征根随参数变化的走向与分布。 根轨迹法研究当系统的某一参数发生变化时,如何根据系统已知的开环传递函数的零极点,来确定系统的闭环特征根的移动轨迹。因此, 对于高阶系统,不必求解微分方程,通过根轨迹便可以直观地分析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应用根轨迹可以直观地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以及要满足系统动态要求,应如何配置系统的开环零极点,获得期望的根轨迹走向与分布。 (2)根轨迹上的点是闭环特征方程式的根。根轨迹方程可由闭环特征方程式得到,且为复数方程。可以分解为幅值条件与相角条件。运用相角条件可以确定S 复平面上的点是否在根轨迹上;运用幅值条件可以确定根轨迹上的点对应的参数值。 (3)归纳常规根轨迹与广义根轨迹的区别与应用条件。 | 考察开环放大系数或根轨迹增益变化时得到的闭环特征根移动轨迹称为常规根轨迹。除开环放大系数或根轨迹增益变化之外的根轨迹称为广义根轨迹,如系统的参数根轨迹、正反馈系统根轨迹和滞后系统根轨迹等。 绘制参数根轨迹须通过闭环特征方程式等效变换,将要考察的参数变换到开环传递函数中开环放大系数或根轨迹增益的位置上,才可应用根轨迹绘制规则绘制参数变化时的根轨迹图。 正反馈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0)()(1=-s H s G 与负反馈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1()()0G s H s +=存在一个符号差别。因此,正反馈系统的幅值条件与负反馈系统的幅值条件一致,而正反馈系统的相角条件与负反馈系统的相角条件反向。负反馈系统的相角条件(ππk 2+)是180根轨迹,正反馈系统的相角条件(πk 20+)是0根轨迹。因此,绘制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时,凡是与相角有关的绘制法则, 如实轴上的根轨迹,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夹角, 根轨迹出射角和入射角等等,都要变ππk 2+角度为πk 2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