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shao

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shao

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shao
对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探讨shao

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思考

邵开海施工企业在国民经济领域尤其在促进投资形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解决我国人口就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该类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始终是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重要性,找出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成因,从而有效解决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积极推动我国施工企业发展壮大。

一、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企业发展的需要。

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价值运动所产生的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制度、法规、方法和程序,把它们加工成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具体地说,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为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即有关资金的取得、分配与使用的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如各种财务分析报表,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年度计划、规划、金额等。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够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施工企业作为一类特殊的会计核算主体,其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样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在施工企业发展中具有

重要作用:第一,真实反映施工生产过程的有关经济事项,及时提供企业的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各信息使用人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第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第三,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历史成本水平进行分析,可以预测企业前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起决策支持作用。

而低劣、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严重损害施工企业行业命运,而且会助长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尤为必要。

二、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表现

一般理论上讲,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两种类型。无意失真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中发生各类失误。故意失真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也称为会计舞弊。是控制会计基本信息的人员为了会计主体本身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故意篡改、伪造、编造有关的会计凭证,虚报、漏报、瞒报有关的会计数据而造成报出信息与会计主体本身的实际信息不符的现象。

从实践经验来看,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中既有无意失真,也有故意失真,但故意失真成分较多。主要表现有:

1.不按规定正确结转收入。为达到逃避税收、完成利润指标等目的,不按规定根据工程完工程度结算工程收入,或提前估价确认,或延迟结转。

2.会计报表虚假。目前不少施工企业中都存在撤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的情况。甚至有的施工企业设有两套账表,内外有别。对内报表一般都比较认真,对外报表则视不同部门而有所不同。

3.不按规定确认收取的分包管理费。向下属非独立核算工程队、无资质等级证书企业、分包转包单位、挂靠企业收取的管理费,不按规定确认收入。

4.成本核算管理混乱。企业往往以预付工程款结转分包、转包工程成本,使得成本核算极不规范。

5.票据管理混乱。临时用工支出、机械租赁费、材料等项目,往往以假发票、收据、白条列支,人为操纵利润。

6.费用分割不清。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不能正确分摊到每个建设项目,完工工程结转成本、费用时,费用分割不清,根据需要人为调节。

三、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缺失的成因

(一)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并不完善。施工企业会计实务中资产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或有事项等要求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

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进行会计职业判断,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掺杂着会计人员的主观臆断性。

(二)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

施工企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强调搞活经营,重投标、拦工程,而放松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削弱了会计监督。虽然有关部门每年都要进行税收财务检查,一些施工企业也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对会计报表审计验证,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广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支持,也无法形成对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再监督机制。

(三)利益驱动

施工企业多数实行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个人利益驱动,企业的领导者往往可以凭其手中权力使得会计人员作出虚假的“账面利润或帐面亏损”。施工企业收入的不确定性给利润操纵带来一定的操作空间。收入的中间确认是根据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并经业主或甲方签证认可而能够可靠计量的形象进度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进行的。但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由于签证计量时间的滞后和签证计量金额的出入,以及工程变更和索赔收入确认的复杂性,客观上确实给企业如何确认收入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且按完成百分比法确认结转多少成本费用也有较多主观决定,施工企业往往利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成本暂估”等调节利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我国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在一线从事财会工作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数甚少,由于会计人员在财政方面的属地管理,会计后续教育缺乏力度,许多会计师并不熟悉新的会计制度,一些年轻的会计人员缺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对较复杂的会计业务很难较好地处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迫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坚持原则,严格执法,敢于同违规违纪作斗争的少,相反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多。

(五)过于重视施工生产,轻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的施工工期短则一年半载,长则若干年,为了按时保质完成施工任务,施工项目部领导或施工技术人员往往只管抓进度与质量,而忽视成本管理。由此导致业务部门配合不协调,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核算的原始凭证不能及时送到财务部门,造成实际成本核算不及时,尤其是分包工程和民工施工队伍的结算更是严重滞后。

四、改善与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施工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建设

要规范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新环境下施工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减少模糊的会计概念和界限,减少主观臆断,并在后续教育中就相关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指导。

(二)推进施工企业两项内部“责任制度”的建立或完善

一是建立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责权利,强化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施工项目要签订“目标成本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成本、责任人等。根据责任成本完成情况,采取施工过程中奖罚和项目完工后对实际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审计后的奖罚,以此保证成本资料的及时、真实和可靠。二是完善企业内部监督责任制。要做好会计监督,只靠会计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应在企业内部成立会计监督网络体系,各业务部门都有人员参加,各业务部门还要针对自身的职能特点和业务流程制定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共同做好会计信息的监督工作。

(三)积极推进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实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加强上级单位主管部门对下属项目部(单位)的监管,使所属单位财务信息真实,更好地贯彻上级部门的经营策略,努力调动下属项目部(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要有效推行会计委派制就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端正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尤其是接受会计委派项目部(单位)的负责人,更要正确理解、积极支持财务人员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不仅要处理好委派财会人员与所在项目部单位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适度集权与落实经营自主权利的关系。

(四)重视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

的提供者,一定要担负起法律所赋予的会计责任。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宗旨,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也对企业领导负责,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无愧“内当家”“参谋助手”的称号。其次,通过学习《会计法》和财经法规以及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人员做到依法办事,依章行事,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最后,熟悉施工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掌握施工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通过自学,业务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财务专业技能,,从而加强各个环节的财务核算,减少因会计技术失误、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五)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网络化建设,推进“阳光会计”建设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工作的工具和方法相关。督促企业把会计信息作为“厂务公开”、“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广泛接受银行、税务、审计、建设、媒体等相关部门和群众监督。改变传统的会计记账方式,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采用了国家统一规定的财务软件,将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生成具有统一的规范,能有效地防止人为计算错误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