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系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系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系课程教学大纲

(2004版)

南京大学物理系

2004年5月

目录

1.大学物理实验(一) (1)

2.大学物理实验(二) (3)

3.大学物理实验(三) (5)

4.力学 (7)

5.热学 (9)

6.电磁学 (11)

7.光学 (13)

8.原子与亚原子物理学 (15)

9.近代物理实验 (17)

10.数学物理方法 (23)

11.理论力学 (28)

12.电动力学 (30)

13.统计物理 (33)

14.量子力学 (35)

15.固体物理 (37)

16.原子核物理 (40)

17.结构与物性 (42)

18.计算物理 (44)

19.微机原理与应用 (45)

20.C 语言程序设计 (47)

21.统计物理补充 (50)

22.量子力学补充 (52)

23.近代物理设计性实验 (53)

2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55)

25.现代电子技术 (57)

26.晶体衍射 (60)

27.晶体物理性能 (62)

28.铁磁学 (64)

29.磁性材料 (67)

30.粒子物理 (69)

31.反应堆与加速器 (71)

32.生物物理 (73)

33.超导物理与器件 (75)

34.现代光学 (78)

35.光电子技术 (81)

36.半导体物理 (83)

37.半导体器件物理 (85)

38.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7)

39.硬件描述语言 (89)

40.计算机图形学 (91)

41.物理学史 (93)

42.物理英语文献 (95)

43.晶体生长物理学 (97)

44.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基础 (99)

45.微加工技术 (102)

46.能源工学 (103)

47.辐射探测与防护 (105)

48.机械制图 (107)

49.数字电路 (109)

50.电工学 (111)

51.操作系统 (113)

52.计算机网络 (114)

53.计算机辅助设计 (117)

54.汇编语言 (120)

55.离散数学 (122)

56.光通信原理与技术 (124)

57.凝聚态光物理 (126)

58.高新技术中的物理 (128)

59.计算机基础 (130)

60.制冷原理与技术 (133)

61.管理学概论 (135)

62.演示物理 (137)

一、课程编号:1200A

二、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

三、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s(I)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2

五、先修课程:无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为理科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奠定实验物理学的基础,使学生获得实验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使学生初步建立实验物理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形成初步从事物理实验研究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将已知的物理规律运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从事探索未知规律的热情。

七、课程简介:

《大学物理实验(一)》,万春华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九、参考书:

1.《普通物理实验》,林抒、龚镇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

2.《基础物理实验》,沈元华、陆申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十、授课手段:物理实验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

学生主要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期末考核是提供若干个实验中未有的测量题目。要求学生综合所学知识、方法写出测量方案。考核训练旨在开拓学生在实验领域的知识面,同时在实验综合能力上有个飞跃,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二、主讲教师:周进,王思慧,丁剑平,苏为宁,王均义,章建荣,张志方,石荣章,桑海,章建辉,高文莉,杨燚,应学农,李昂,张序余

十三、撰稿人:周进

一、课程编号:1200B

二、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

三、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s(II)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2

五、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实验(一)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大学物理实验(一)的后续课程。继续对学生进行基础实验的训练,要求学生完成12个基础训练的实验项目,以完成“三基”训练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另一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研究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教学手段是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中问题研究”的小论文考试。从开学提要求、期中辅导讲座、期末论文答辩,贯彻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课内学时共48学时,绪论3学时,基本实验36学时,小论文考试9学时。具体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如下:

《大学物理实验(二)》,潘元胜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九、参考书:

1.(美)《大学物理实验》(伯克利物理实验室),A.M.波斯、H.D.杨著,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十、授课手段:物理实验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

学生主要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期末考核进行“实验中问题研究”的小论文考试。

十二、主讲教师:王思慧,王均义,周进,章建荣,张志方,石荣章,桑海,章建辉,高文莉,杨燚,应学农,李昂,张序余

十三、撰稿人:周进

一、课程编号:1200C

二、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三)

三、英文名称:Experiments in Physics(III)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2

五、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实验(一)(二), 普通物理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大学物理实验(三)定位于学生研究型物理实验,以学生为主导形式,通过大学物理实验(三)开设的实验平台,使得学生获得一整套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包含课题的选择,实验设备条件的准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论文的写作以及论文的交流和答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以下能力培养:

1.选择实验研究课题

2.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实验

3.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

4.与老师探讨相关问题,与同学协作的能力

5.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的认证

6.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取得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获得用实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观察现象,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误差表示。

7.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七、课程简介:

八、教材:

九、参考书:

1.设计性研究型物理实验教程,沈元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基础物理实验教程,朱鹤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大学物理实验(二),万春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十、授课手段:物理实验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

学生自主选择上述实验仪器完成4个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完成两篇实验研究论文分别作为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期末论文要求答辩,根据论文的创新性、内容的丰富度和深度、答辩的情况综合评分。

十二、主讲教师:周进,王思慧,苏为宁,于瑶,章建荣,张志方,石荣章,桑海,章建辉

十三、撰稿人:周进

一、课程编号:12005

二、课程名称:力学

三、英文名称:Mechanics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3

五、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目前与力学同时开设)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力学是大学物理课程的第一门课,它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及其规律。力学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其基本原理不仅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也在近、现代物理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相对性原理,惯性与引力等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重要的力学原理和定律,学会建立物理模型,熟悉运用物理图象和数学工具(特别是微积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七、课程简介:

绪论(2学时)

首先简要介绍物理学的概况,同时介绍力学概况以及物理学中力学的地位、力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历史背景,思想与方法,怎样学好力学。

微积分(2学时)

微积分的初步概念及简单应用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1.2. 标系,极坐标系,自然坐标系

1.3 相对运动

第二章:质点动力学(6学时)

2.1. 牛顿三定律,质点动力学的解法举例

2.2.摩擦力,约束运动

第三章:运动定律与非惯性参考系(4学时)

3.1. 平动加速参考系

3.2. 转动参考系,质点相对静止

3.3. 转动参考系,质点相对参考系运动

第四章:质点动力学的运动定理(6学时)

4.1. 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

4.2. 功与能,能量守恒定律

4.3. 对称性与守恒律*

演示实验

运动学与动力学演示(根据学期时间长短而定)

第五章:质点组动力学的运动定理(6学时)

5.1. 两体问题

5.2. 质点组的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组动量定理

5.3. 碰撞,恢复系数。实验室系与质心系*

5.4. 火箭、变质量问题

5.5. 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质点组的角动量与质心角动量

5.6. 动能定理,质点组的动能与质心动能。机械能守恒

第六章:刚体力学(8学时)

6.1. 刚体概念,刚体的平衡

6.2. 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的定点运动*。

第七章:振动与波(8学时)

7.1. 一个自由度的振动,相图*

7.2. 振动的合成,两个自由度的振动*

7.3.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横波与纵波,波速

7.4. 波的能量与强度

7.5. 多普勒效应

7.6. 波的干涉、衍射,惠更斯原理

演示实验(2学时)

刚体、振动与波的演示(根据学期时间长短而定)

八、教材:

力学(上册),第三版,梁昆淼,1995年4月。

九、参考书:

1.梁昆淼:《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2.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3.R.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1964.

4.Charles Kittel, Mechanics, Berkeley Physics Course Vol.I

5.Daniel Kleppner, Robert J.Kolenkow, 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s

6.Kleppner, R.J.Kolenkow著,宁远源等译《力学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7.A.P.弗伦奇著,郭敦仁等译,《牛顿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十、授课手段:课堂多媒体讲解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小论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十二、主讲教师:施毅,张荣,彭茹雯,王思慧,游彪,濮林,鞠国兴

十三、撰稿人:施毅

一、课程编号:12006

二、课程名称:热学

三、英文名称:Thermodynamics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3

五、先修课程: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在热学教学中,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在教学内容上,应做到“实”、“宽”、“新”、“活”。“实”:指严谨扎实,“宽”:指加强热学与力、电、光、近代物理及与天文、化学、生物、气象、地学、环科及工程学科间横向联系。不仅要拓宽知识面,更要加强综合知识能力训练。“活”:指在传播基础知识同时,加强学生掌握、运用和创造知识能力的培养,从而树立通过学习知识去创造知识的思想意识。“新”:指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介绍科学前沿,使之产生浓厚兴趣,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动力,从而产生时代紧迫感。“宽”和“新”要借助渗透法的运用。由于课堂学时很紧,一些“宽”“新”的内容主要依靠学生课外阅读《热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来解决,但是教师在讲课时最好能够蜻蜓点水的点一下。

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课外阅读(或者讲座)、科学小论文四者结合。课堂讨论2次,每次2小时,每次讨论后再讲评2小时,讨论题选自教材中思考题,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教师巡回启发引导。课外讲座由系领导列入学生全年课外讲座计划中,选题由具体情况而定。小论文是否计分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师最好能够做好小论文的启发引导工作,并鼓励学生在学生科学报告会上报告。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七、课程简介:

第一章:导论(8学时)

1.1. 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方法

1.2. 热力学系统平衡态

1.3. 温度与温度计

1.4. 物态方程

1.5. 物质的微观模型

1.6. 理想气体微观描述的初级理论

1.7. 分子间作用力势能与真实气体物态方程

第二章:分子动理论的平衡态理论(8学时)

2.2. 概率论的基本知识

2.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2.4.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

2.5. 气体分子碰壁数及其应用

2.6. 外力场中自由粒子分布,玻尔兹曼分布

2.7. 能量均分定理

第三章:输运现象宏观规律与分子动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6学时)

3.1. 黏性现象的宏观规律

3.2. 扩散现象的宏观规律——菲克定律

3.3. 输运现象宏观规律

3.5. 对流传热

3.6. 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3.7. 气体分子碰撞的概率分布

3.8. 气体输运系数的导出

3.9. 稀薄气体输运过程

第一次课堂讨论,内容第一、二、三章(讨论2学时)

第一次课堂讨论讲评(2学时)

期中考试(2学时)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6学时)

4.1. 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4.2. 功和热量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4.4. 热容与焓

4.5. 第一定律对气体的应用

4.6. 热机

4.7. 焦耳-汤姆逊效应与制冷机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4学时)

5.1. 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

5.2. 卡诺定理

5.3. 熵与熵增加原理

第六章:液态(2学时)

6.1. 液体的表面现象

第七章:相变(4学时)

7.1. 气液相变

7.2. 固-液、固-气相变,相图

第二次课堂讨论2学时,内容第四、五、六、七章

第二次课堂讨论讲评2学时

八、教材:

秦允豪编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及面向21世纪教材——《热学》九、参考书:

见《热学》书

十、授课手段:讲课、课堂讨论、课外阅读与讲座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期中、期末笔试,平时成绩三者综合

十二、主讲教师:秦允豪,王牧,王炜,韩平,桑海,黄以能

十三、撰稿人:秦允豪

一、课程编号:12007

二、课程名称:电磁学

三、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s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3

五、先修课程:微积分、矢量代数和力学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后行的电动力学及电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要为学生“直接”应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作为物理学基础课,应着重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使学生能建立起鲜明的物理图象。在讲授中,应特别注意从实践的观点来分析,综合物理现象和阐明物理规律。

在教学中,还应通过分析、概括丰富的自然想象,联系科学发展和生产实际中的有关事例,注意采用示教和电化教学等手段,以及加强习题运算,课堂讨论等多种途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参考书刊,提倡学生主动研究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七、课程简介:

第一章:真空中固定电荷电场(10学时)

1.1. 静电基本现象,库仑定律

1.2. 电场,电场强度

1.3. 高斯定理

1.4. 静电场力的功

第二章:导体周围的静电场(6学时)

2.1. 静电场中导体平衡条件

2.2. 电容器及其电容,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

2.3. 电场能量

第三章:电介质(8学时)

3.1. 电介质

3.2. 极化强度

3.3. 有电介质的电场强度, 极化强度矢量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3.4.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3.5. 电场的边界条件*

第四章:稳恒电流(6学时)

4.1. 电流强度和电流密度

4.2. 电流的连续方程,稳恒条件

4.3. 欧姆定律,焦耳定律

4.4. 金属导电经典电子论简介*

4.5. 基尔霍夫定律,复杂电路的解法

4.6. 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

第五章:稳恒磁场(6学时)

5.1. 基本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

5.2. 磁场,磁感应矢量

5.3. 毕奥-萨伐尔定律

5.4. 安培定律

5.5. 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5.6. 磁场的高斯定理

5.7. 洛仑兹力

5.8. 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

5.9. 回旋加速器*, 霍尔效应*

第六章:磁介质(6学时)

6.1. 磁介质的磁化,磁化强度矢量

6.2. 磁化强度矢量与磁化电流的关系,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

6.3. 有磁介质时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6.4. 铁磁质的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

6.5. 磁场边界条件*,磁路定理*

6.6. 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第七章:电磁感应(10学时)

7.1.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

7.2. 自感和互感

7.3. 交流发电机原理,电子感应加速器*, 涡流发电机原理,涡流及其应用*,趋肤效应*

7.4. LR电路的暂态过程*, LCR振荡电路*

7.5. 位移电流

第八章:交流电(6学时)

8.1. 交变电流,频率,振幅和位相

8.2. 交流电路中电阻,电容和电感元件

8.3. 阻抗,阻抗的矢量图

8.4. 基尔霍夫定律的复数形式,复阻抗,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8.5. 交流电的功率,功率因数

8.6. 谐振电路与Q值*

8.7. 理想变压器及其输出、输入等效电路、三相电路*

第九章: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电磁波(2学时)

9.1. 麦克斯韦方程组,物质方程

9.2. 电磁波的产生,赫兹实验,电磁波的性质*,电磁波谱*

9.3. 坡印廷矢量,电磁场的物质性*

(打*号的部分为选读内容)

八、教材:

1.徐游:《电磁学》,江苏科技出版社,1987

2.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九、参考书:

1.贾起民、郑永令:《物理学》(电磁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2.[美]哈里德、瑞斯尼克等,李仲卿等译:《物理学》(第二卷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79

3.[美]克劳斯著,安绍萱译:《电磁学》,人民邮电出版社,1978

4.[美]珀赛尔著,南开大学物理系译:《电磁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二卷),科学出版社,1979

5.[苏]塔姆著,钱尚武、赵祖森译:《电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6.[美]费曼著,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二卷

十、授课手段:课堂多媒体讲解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期中考试:课程小论文等灵活形式。期末考试:闭卷考试

十二、主讲教师:沈波,张清明,王慧田,曹庆祺,苏为宁,丁剑平,陈敦军

十三、撰稿人:沈波

一、课程编号:12004

二、课程名称:光学

三、英文名称:Optics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3

五、先修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通过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学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学会如何由实验现象的分析逐步上升到具有规律性理论结果的过程。能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今后的科研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与光有关的问题。

七、课程简介:

第一章:几何光学(10学时)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理:光线传播的三个实验定理,费马原理,棱镜

1.2. 成象的基本概念:同心光束,物象分类,单球面的折射反射成象

1.3. 三种放大倍数:线放大系数,轴放大系数,角放大系数

1.4. 共轴球面系统成象:三基点,基点的作用,共轴球面系统的基点解法

1.5. 光栏:孔径光栏,视场光栏

1.6. 光学仪器:眼睛,目镜,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照相机,投影仪

1.7. 象差:象差的概念,球差,慧差等

看演示实验

第二章:光的电磁波特性(8学时)

2.1. 电磁理论的基本定律,电磁波方程

2.2. 电磁波的能量和动量:辐射度,光压,激光致冷,光镊子等

2.3.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定律,费马定理及其应用,全反射

2.4. 界面上的波:边界条件与光的传播规律,反射比和透射比的推导,布希儒斯特角的引入第三章:光的干涉(14学时)

3.1. 光的干涉现象

3.2. 线性叠加原理和相干条件:电场的叠加原理,能流与光强,相干条件

3.3. 杨氏干涉;实验装置,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3.4. 实现干涉的方法:波前分割法,振幅分割法,牛顿环,应用

3.5. 迈克耳逊干涉仪

3.6. 多光束干涉:原理,法布罗干涉仪,多光束干涉的作用,特征量

3.7. 激光原理简介

第四章:光的衍射(14学时)

4.1. 衍射现象:分类

4.2. 惠更新-菲涅耳原理

4.3. 菲涅耳衍射:球面自由传播半波带法,振幅矢量法,应用,波带片,二元光学元件

4.4. 方和费衍射,单缝衍射理论计算,圆孔衍射

4.5. 分辨本领;瑞利判据,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4.6. 衍射,光栅;结构,强度公式推导,曲线的特点,光谱分析元件的三个参数,位相型光栅,演示实验

4.7. 全息及光信息处理

第五章:光的偏振(14学时)

5.1. 有关偏振光的一般概念;几种偏振光,马吕斯定理

5.2. 各种偏振光的数学表示形式

5.3. 产生偏振光的方法;反射折射产生偏振光,二向色性产生偏振光,散射产生偏振光等

5.4. 双折射:现象,晶体的光轴,主平面,理论解释,双折射偏振器

5.5. 波片,各种波片,用途

5.6. 偏振光干涉;偏振的定性分析

5.7. 旋光性

5.8. 偏振光的应用;光弹效应,电光效应,法拉第效应

八、教材:

高文琦等编, 《光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九、参考书:

1.E. Hecht and A.Zajac, Optics, Addison-Wesle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18640838.html,pany 1976(有中译本)2.M.Born and E.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Cambridge, 7th Ed., 1999)

3.母国光等《光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4.赵凯华等《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十、授课手段:课堂多媒体讲解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课程小论文,期末考试

十二、主讲教师:王牧,丁剑平,周进,王慧田,吴兴龙,张清明

十三、撰稿人:王牧

一、课程编号:12009

二、课程名称:原子和亚原子物理学

三、英文名称:Atomic and subatomic physics

四、周讲课时数:3 学分:3

五、先修课程: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原子和亚原子物理学课程包括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三部分内容,是在经典物理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课程以后,为物理系物理专业和应用物理专业开设的近代物理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向学生引入量子力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量子力学概念和图像,并用它来讨论原子、分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尺度下的基本物理规律。强调物理图像、物理思想和物理模型的建立,重要实验与现象的描述,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衔接。要求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原子的电子壳层和能级结构;原子、分子光谱;原子核的核力和结合能;原子核结构模型;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和原子核反应;基本粒子的性质和分类;对称性和守恒定律;强子结构和标准模型。

七、课程简介: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12学时)

1.1. 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

1.2.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1.3. 薛定谔方程

1.4. 氢原子

第二章:原子物理(18学时)

2.1. 原子结构模型

2.2.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2.3. 原子的能级结构

2.4. 能级跃迁

2.5. 原子光谱

2.6. 内层电子激发和X射线谱

2.7. 外场中的原子

2.8. 分子结构

2.9. 分子内部运动的能级和光谱

第三章:原子核物理(15学时)

3.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3.2. 原子核的核力和结合能

3.3. 原子核结构模型

3.4.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3.5 原子核反应和利用

第四章:粒子物理(12学时)

4.1. 粒子及其基本性质

4.2. 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4.3. 强子的结构

4.4. 相互作用的统一和标准模型

4.5. 粒子和宇宙

考试(3学时)

八、教材:

高政祥编著,《原子和亚原子物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九、参考书:

1.杨福家著,《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2.卢希庭主编,《原子核物理》,原子能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3.杨桂林、江兴方、柯善哲主编,《近代物理》,科学出版社,2004。

4.史斌星编,《量子物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年8月第一版。

5.褚圣麟,《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十、授课手段:口授

十一、成绩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成绩结合

十二、主讲教师:马余强,王伯根,赵经武,宗红石,吴兴龙

十三、撰稿人:马余强

一、课程编号:12013

二、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

三、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modern physics

四、周讲课时数:4 学分:4

五、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

修读近代物理实验课程的学生必须学过普通物理、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电子学实验等课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具有初步阅读一些参考文献的能力。

六、课程目的和要求:

近代物理实验是继普通物理实验、电子学实验后为本科生开设的另一门实验课。

本实验与普通物理实验的区别在于进一步体现当代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进一步对学生加强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能力,灵活运用较现代实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2.让学生掌握近代科学研究的一些常用方法、技术

3.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工作,孜孜不倦求索,认真、严谨、细微的科学工作作风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5.丰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6.着力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

7.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的要求是:

1.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出其基本物理本质,归纳出有一定科学深度的道理。

2.掌握低温、高温、真空及其它常用的物理实验条件获取技术,常用仪器和部分较大型仪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实验数据的获取、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总结成果的方法。

4.能相互协作,完成较复杂实验

5.具有基本的独立工作、独立解决较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