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英语专业网络教育学历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英语专业网络教育学历学生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高校网络教育英语专业学生情况调查报告Learner Profile of Tertiary-level Web-based Degree-bearing Programm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曹文,王彤,唐锦兰

作者介绍:

曹文,1966,女,汉,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王彤,1978,女,汉,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唐锦兰,1968,女,汉,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100089

联系电话:

88810163、136********

【摘要】本文基于对中国八所开办英语专业学历学位教育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261名学生的问卷调研,对网络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往学习经历、电脑和网络技能、以及网络学习状况等信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这一调研结果对网络教育在资源开发、助学服务和课程考核三个层面所带来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教育、英语专业、学生情况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a research study encompassing eight online institutes in China running degree-bearing programm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e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 learner profile concerning learner’s demographical information, previous learning experience, computer and Internet skills and online learning practice. The study findings,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61 learners at the eight online institutes, should become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to the online education managers in their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resource development, learner support services and learner assessment scheme.

Key words: web-based educatio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learner profile

一、调研背景

从1999年至今,国家教育部已正式批准了68所高校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院校。截至2003年底,试点高校招收学生2,301,305人,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0%以上,开设有十大学科门类的153种专业,涉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张尧学2004:18)。经过几年的试点,这些院校已初步建立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卫星、局域宽带网、有线电视、互联网、光盘)实施教学的网络教育体系,在政策制定、资源建设、网络技术建设和应用、学习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从零到逐成体系的成果(Liu 2005)。然而,纵观这一领域这几年的科研焦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调研并不充实。现代远程教育真正的消费群体――学习者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没有成为科研的主角。在网络教育学院引以为豪地介绍他们的师资、资源、设备、技术、服务时,它们是否了解网络教育的终端使用者――学生是如何期待、使用和评价它们所构建的网络教育体系,并从中受益呢?

了解学生是任何负责任的教育都无疑要倡导的,但在网络教育中对学生的了解更加至关重要,因为网络教育必须具备对资源开发、技术应用和服务模式等前瞻性的决策能力,它不能象校园教育那样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求随时确定或者变换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而且由于它以在职人员为主,它的教育对象在各方面的差异性要远远高于年龄、经历和学习环境相似的在校大学生。因此网络教育不能沉溺于对“教什么”(what is taught) 的决策,而需要首先了解“教谁”(to whom it is taught)(Evans 1994:14)。

二、调研目的

本文作者以了解网络教育学生的现实状况为调研重点,于2004年春季对全国八所开办英语专业学历学位教育的网络教育学院26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调研涵盖两个主题:一是学生基本情况调研,二是学生对资源、助学服务和课程考核这三个网络教育的核心要素的期望、使用和评价。本调研报告总结了第一主题的调研结果,针对第二主题的调研报告已发表在顾曰国(2004)主编的《网络教育初探》一书中。

本调研之所以关注英语专业学历学位教育,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本文作者直接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因此把它作为科研重点;另一方面,作者认为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特点,这样的调研必须基于同一学科专业的学生群体,才有利于从事这一学科专业的网络

教育工作者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策划和实施教学方案。

本调研针对学生情况的四个方面展开:个人情况、以往学习经历、电脑和网络技能以及网络学习情况,这些信息构成了对高校网络教育英语专业学生生存状态的概括性描述,而这一描述将对网络英语专业教育在资源、助学服务和课程考核三个体系的模式、内容以及传输手段的选择上提供决策参考,并对今后这方面的调研提供方向性建议。

三、调研设计

1、参与调研的网络教育学院

参与调研的网络教育学院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属于教育部批准的68家网络教育学院之一,开办英语专业学历学位的网络教育达到一年以上,并且准备延续这一教育项目。

2)在总部有不少于50名在读一年以上的英语专业学生。

3)愿意参与此项调研,并给予协助。

笔者通过搜索68家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站查阅到其中23家开办了英语专业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随后笔者以学生身份进行的电话咨询确定了这23家中的10家为调研对象,其他13家有10家虽然推出了这一项目,但没有、暂缓或者停止了招生;有2家采取的是全日制在校教学模式,因此不在调研范围之内;有1家刚刚推出这一项目,学生人数没有达到要求。最后,笔者通过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向这10家网络教育学院的领导层说明了这一调研项目,有8家确认参加调研,另外2家谢绝。确认参加调研的网络教育学院情况介绍如表一。

表一:参加调研的网络教育学院情况

以上8家网院在地理位置、学生人数、办学时间和主要教学模式上都具备了中国高校网络英语专业教育的代表性。这8家中,有3家为综合类大学,4家为师范院校,因此他们的网络教育学院开设多种专业,其英语专业学生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比例不超过10%,8家中只有一家为外语专业院校,只开办英语专业教育项目。

2、学生样本

学生样本从两个层次专科和专升本学习时间满一年的学生群体中各抽取一个自然班(有四家网络教育学院只有专升本层次学生),共发放560份问卷,回收261份问卷,回收率46.6%,其中有效问卷240份,答案不齐全的问卷21份,这21份问卷未进入数据处理程序。

3、调研方法

调研采取了问卷团体施测方式,在学生前来各网络教育学院总部学习中心参加学习活动时发放、填写并回收。问卷的设计参照了相关的研究(Evans 1994; Woodley and Ashby 1994; Biner et al 1996; White 1997; Murphy & Yum 1998; Gardner and Miller 1999; Brace-Govan et al 2000;张建伟等2003),以及《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3),并针对中国网络教育的具体情况而编制。在正式调研前,笔者在8家网络教育学院的其中一家抽取专科和专升本层次学习时间满一年的学生各10名试填写问卷,并根据他们的填写情况和反馈建议修改了部分不明确或者使用了学术专有用词的问题。调研结果采用SPSS 11.5进行了数据分析。

四、调研结果

1、学生的个人情况

学生的个人情况分为基本情况和工作情况。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情况和学费负担等信息。在240名被调研的学生中,男性占24.6%,女性占75.4%。18~20岁占9.6%,21~29岁占58.3%,30~39岁占26.7%,40~49岁占4.6%,50岁以上占0.8%。有孩子的家庭占21.7%,已婚但没有孩子的家庭占15%,单身且没有孩子的家庭占63.3%。自己承担学习费用的占95%,自己和单位共同承担的占3.3%,由单位承担的占1.7%。

学生的工作情况包括职业、工作性质、工作时间、单位规模、职位和工作中使用英语等信息。在240名被调研的学生中,70%为全职工作,7.5%为非全职工作,7.1%暂时没有工作,15.4%为在校学生。除学生外,从事教育的占12.9%,从事商业的占55.8%,医疗的占3.8%,政府机关2.1%,其他10%。除没有工作的22.5%外,在现在单位工作时间不满两年的为24.5%,两到五年的为24.2%,五年以上的为28.8%;在10人以下单位工作的的占5%,10人到100人的占29.6%,100人以上的占42.9%;普通员工占53.3%,中层管理者占22.9%,高层管理者占1.3%;在单位工作需要使用英语的占57.5%,不需要使用英语的占20%。

2、以往的学习经历

参与调研的学生中高中学历的占32.9%,大专学历的占57.5%,大学本科为9.2%,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为0.4%。调研主要关注学生在参加网络教育前的英语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的时间、主要方式、使用媒介和学习设备、以及自我评估的英语水平(见表二)。

表二:调研学生在参加网络教育前的英语学习情况

3、电脑和上网技能

调研针对网络教育对学生电脑和上网技能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考查,包括学生的电脑技能、打字技能、网络、电子邮件和多媒体光盘的认知何使用情况、以及上网方式(见表三、表四)。

表三:学生在参加网络教育之前的电脑和打字技能

表四:学生使用网络、电子邮件和多媒体光盘的情况

在上网方式上,调研学生中53.3%使用ADSL,21.7%通过电话线,12.1%使用小区宽带,7.9%是其他途径,还有3.7%不知道自己的上网方式。

4、学习情况

这部分调研主要了解被调研学生参加网络英语学习的相关信息,包括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场所、对学业收获的反馈、对学习模式的期望、对网络学习的接受度、学习困难、以及对网院课程和助学服务的满意度。

表五列举了学生参加网络英语学习的目的前五大选项。

表五:学生参加网络教育的原因

调研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情况:学习时间的零整、一周七天学习时间的分布、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周总平均学习时间。表六汇总了相关信息。

表六:学习时间情况一览

学生主要学习场所分别为家里(77.5%)、办公室或集体宿舍(37.1%)、上班或办事的路上(18.3%)、网吧或图书馆等公共学习场所(16.7%)。学生到学习中心所需要的时间为单程平均45分钟。

在学业收获方面,被调研学生分别就其英语水平、英语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电脑和网络技能、归属感和集体感以及专业兴趣几个方面按五量表进行了评议,表七总结了相关信息。

表七:学生的学业收获

在学习模式上,

调研考查了学生对面授和在线两种学习方式的期望,38.8%的学生希望以面授为主,在线学习为辅,26.3%希望以在线学习为主,面授为辅,21.3%的学生希望面授和在线学习各占一半,12.5%的学生希望全面授学习,1.3%的学生希望全在线学习。

调研在考查学生对网络教育的接受度时采取了与传统面授教育相比的方式,要求学生就表八中列举的五个方面,按五量表进行评议。

表八: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接受度 学生反映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前五项依次为:课程内容量大(54.6%)、没有掌握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34.7%)、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网院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34.3%)、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33.3%)、课程内容难度大(30.6%)。

在整体满意度上,对于网院课程,7.9%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57%认为基本满意,35.1%不满意;对于网院的助学服务,8.8%表示非常满意,65.6%表示基本满意,25.6%表示不满意。

五、调研总结

本文第四部分分别总结了调研所收集的学生个人情况、以往学习经历、电脑和网络技能以及网络学习情况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概括性描述了高校网络教育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典型群体。这一群体多为女性,单身,年龄在20~29岁之间,自己承担学习费用。大多数为在规模达到100人以上的单位从事商务工作的普通员工,全职工作,工作时间从一年到五年以上不等,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

在学习经历上,这一群体多为大专学历层次(57.5%)。他们在正规教育体系学习英语的时间多在三年以上,近40%长达八年以上(初中、高中各三年,大专两年),超过一半的学生是通过上课跟老师学的方式学习英语,学习的主要媒介是纸介读物(64.6%),电视、录音磁带和广播也占有超过或将近50%的比例。他们经常使用的学习设备是录音机(72.5%)和收音机(63.8%),电脑、电视和VCD/DVD机也有较高的利用率(均在50%左右),学生自我评估的英文水平集中在高中毕业到大学英语四级(40.4%)之间。

在电脑和网络技能方面,这一群体已掌握了基本的电脑运用技能(只有4.2%不会使用)和打字技巧(能够快速打字的学生占75.9%),在上网、收发电子邮件和多媒体光盘的使用方面,认知度和使用率都比较高(均为70%以上),相比之下多媒体光盘的使用率偏低。多数学生(超过65%)使用宽带上网。

在学习方面,这一群体参加网络教育的动机内外因并重,即为获得学历(84.6%)和学好英语(84.2%),他们选择网络教育而非其他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其学习时间灵活(73.8%)。

从学习时间上看,他们的学习时间或零或整,或兼而有之;工作日和周末都用于学习情况比较多(43.8%);在一天当中,学习时间不固定和在晚上学习的人占相当的比例(81.7%),平均周学习时间在5到10小时之间,或者更少。家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从家到学习中心单程需要45分钟。

在学业收获上,他们对专业兴趣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给予了充分肯定,相对来说,他们认为归属感和集体感方面的收获比较小,其次是英语水平和英语学习方法。

在学习模式上,他们对在线学习加面授这种混合学习模式的认可度要高于对单一模式的期望,其中38.8%更加希望以面授为主,在线学习为辅。多数学生(67.1%)非常或者比较认同传统面授比网络教育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他们认为在教室里和同学老师一起学习非常或比较重要(79.2%),但同时他们对于是否能够面对面地见到老师没有表现出同样高的期待,特别是在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他们不会选择网络学习方式这一问题上,多数学生(60.8%)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

学生对资源和助学服务的满意度集中在基本满意这一选项上(分别为57%和65.6%)。学生的学习困难集中体现在资源(量大、难度大)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利用资源、安排学习时间)这两个方面。

六、调研启示

第五部分对调研结果的总结描述了高校网络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在个人信息、以往学习经历、电脑和网络技能以及网络学习这四方面的群体特征,虽然这些特征需要更深层次的调研来探究其所以然,但仅就已收集的数据仍能够对网络教育学院在资源、助学服务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的决策有重要启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流学习者群体

网络教育学院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群体在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职位、单位规模、

工作时间和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情况等典型特性,有针对性地面向这些英语专业的

潜在学生,培养和发展这一教育项目的主流消费人群,同时根据他们的群体特性做

好对资源、助学服务和考核的前瞻性策划。

2、适应性教育

从学生以往学习经历可以看出,他们中的多数已学习了较长时间的英语(6年以上),学习方式多为上课跟老师学,学习媒介中常使用的是纸介读物、电视、录音磁带和

广播,习惯使用的设备是录音机和收音机,对面授辅导和在教室里学习等校园教育

拥有的特性仍充满期待。然而,网络教育要求其学生具备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使

用电脑,发挥网络媒介优势,面授课时大幅度削减甚至取消,学习场所多为家里。

这些要求同学生以往的学习经历以及对网络教育的期待有相当的差距,这就意味着

适应性教育需要贯穿学生学习过程始终,特别是他们开始进入网络教育的阶段,否

则新型网络学习模式对他们的期望与他们固有的学习习惯之间的冲突将会给他们

的学习带来困难。

3、综合素质教育

网络教育学院在资源、助学服务和考核中往往关注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

握,然而一些非学科因素(如电脑和网络技能、获取和筛选资源、管理时间等自主

学习能力、归属感和集体感需求、对网络教育的认可度等)却也对于学生的成败起

到同等关键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成为资源开发、助学服务和考核的共同目标。

4、学习模式

网络教育的学习模式需要充分体现时间、地点的灵活性,因为这是学生选择网络教育而非其他教育模式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时间或整或零意味着学习内容的设计应该化整为零,彼此相对独立,同时有承前启后的明确引导。学生在一天中的学习时间多为不固定,其次是在晚上,这就要求在线或非在线实时助学服务项目应该安排在多时间段供学生选择,特别是晚间。学习模式中最难决策的是面授辅导,一方面它弱化了网络教育在时间和地点上的灵活性,而另一方面它又被学生广为认可和期待,同时它在情感、沟通、过程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网络教育不能简单地拒绝面授,而应该将它作为助学服务的一个选项,适时适量地提供给学生。5、媒介选择

虽然这次调研表明学生的电脑和网络技能以及网络条件已不构成对学习的障碍,但是,拥有技能和条件并不能保证实际应用,这一点在学生对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资源的低使用率(Cao 2004:27)以及对在线助学服务的低使用率(Wang 2004:46)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网络教育中的资源开发和传输以及助学服务的提供多基于网络和多媒体光盘等媒介,然而学生使用纸介教材、通过电视和广播学习英语等习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的媒介选择上应该被迎合还是被改造?另外,在这次调研中选择MP3机和手机作为学习英语主要媒介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分别为6.7%和1.7%),但是这两种媒介近一年在功能、普及率等方面发展迅速,网络教育学院是否将它们纳入媒介的选项中?网络教育学院在资源、助学服务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都需要就开发和传输媒介做出选择,这一选择需要在体现教育目的、学生的使用习惯、可获得性等方面综合决策。

6、多样性原则

从本次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教育英语专业学生虽然拥有一些共性,但个性差异也同样明显。网络教育之所以能够使个性化教学和服务成为可能,是因为体现了多样性原则,没有哪一种模式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比如在助学服务的媒介选择上,可以采取传统的面授、电话、电子邮件,甚至信函,同时提供线上实时和非实时的文字、声音和图像的交流,学生根据其学习习惯、设备条件、实际问题等选择

适合的媒介寻求帮助。在资源开发上,可以启用纸介、录音带、光盘、网络等多种

媒介,将文字、音频或视频资源独立或混合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在家里学习时浏览

网络课件、在上班路上听下载到MP3机上的音频文件、在出差的旅馆里浏览多媒体

光盘、躺在床上时阅读纸介教材。

七、结束语

本文总结分析了对中国八所开办英语专业学历学位教育的高校网络教育学院261名学生问卷调研所收集的信息,描述了这一学习群体在个人情况、以往学习经历、电脑和网络技能、以及网络学习状况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并提出这些特征对网络教育在资源开发、助学服务和课程考核三个层面所带来的启示。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网络教育是广义上的概念,即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开展的教育项目,包括基于多媒体光盘、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的教育形式,参加调研的八所网院在这方面的不同,会对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比如,如果一所网院采用多媒体光盘+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没有面授辅导这一环节,同提供面授辅导的网院学生相比,这个网院的学生可能对面授形成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接受并适应现实,一种是对面授产生极高的期望和依赖感。因此,下一步的调研需要按网院统计调研结果,由此可能看出网院教学模式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

此外,本次调研的局限性还表现在没有将专科和专升本学生的数据分类统计,这两部分学生在个人情况和以往学习经历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影响他们在电脑和网络技能以及网络学习状况上。另外,参加调研的学生均来自这些网院的总部学习中心,一般情况下,总部学习中心在各方面工作所享有的支持力度和到位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学习中心,并且学生抽样来自那些来学习中心参加活动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动力、自主性等方面可能强于那些没有来参加活动的学生,由此可以判断本次调研所收集的数据代表了网络教育相对正面积极的情况。

本文报告和分析的信息仅为这次调研所收集的学生基本情况方面的数据,调研还收集了学生对资源、助学服务和课程考核这三个网络教育的核心要素的期望、使用和评价方面的数据,对两组数据的综合分析将更深入地挖掘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探究网络教育在资源、助学服务和课程考核的现状、困境和发展,这些在Cao(2004)、Wang(2004)和Tang(2004)

的报告中有详细的阐述。

参考文献

Brace-Govan, J. & V. Clulow. 2000. Varying expectations of online student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findings from a journal study. Distance Education21/1

Biner, P. M. & M. Summers et al. 1996.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interactive telecourses as a function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prior telecourse experience. Distance Education 17/1 Cao, W. 2004.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provision -- a descriptive picture of tertiary-level web-based degree programm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顾曰国(主编): 9~29 Evans, T. 1994. Understanding Learners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

Gardner, D. & L. Miller. 1999.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ambridge: CUP.

Liu, Y. 2005. Status quo of 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 policy review. unpublished speech at 2005 Sino-UK e-Learning Workshop

Lockwood, F.(ed) 1994. Materials Production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Murphy D. & J.C.K. Yum. 1998. Understanding Hong Kong distance learners. Distance Education 19/1:64~80.

Tang, J.L. 2004. Assessment in tertiary-level online degree-granting program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 a descriptive picture. 顾曰国(主编): 60~84

Wang, T. 2004. Learner support and tutor support in web-based degree programs in tertiary-level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a descriptive picture. 顾曰国(主编):30~59

White, C.J. 1997. Effects of mode of study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istance Education 18/1:178~196.

Woodley, A & A. Ashby. 1994. Target audience: assembling a profile your learners. Lockwood (ed): 18~26

顾曰国(主编),2004,《网络教育初探》,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尧学,2004,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4第八期:18~22。

张建伟等,2003,中国远程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改进,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8705150.html,/20030912/3090827_3.shtml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8705150.html,/focus/cnnic_13/index.shtml1

1本文完成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已发布了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