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迄今最靠谱、最权威、最看得懂的原油价格分析

迄今最靠谱、最权威、最看得懂的原油价格分析

迄今最靠谱、最权威、最看得懂的原油价格分析
迄今最靠谱、最权威、最看得懂的原油价格分析

迄今最靠谱、最权威、最看得懂的原油价格

分析

“有一个能源专家群,前不久,关于油价下跌是否有‘阴谋论’的问题,大家辩论了整整一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对记者说。

最近5个月来,犹如过山车般,国际油价从高位滑落,至今已跌去25%。这次原油阶段性下跌成因为何?“阴谋论”是否站得住脚?油价下跌如何波及相关产业,对中国能源结构乃至宏观经济有何影响?明年油价趋势如何?

近日,记者对张国宝进行了专访。在采访间隙,他会打开手机中各种油价相关信息来与记者探讨,或者念给记者听,“油价信息我天天看,关注已经十多年了,交易员每天都把油价发给我,我存了很长时间,手机都快存不下了,我也舍不得删,我就发到了另外一个邮箱里去。”

一个多小时的探寻之旅,就从他的一个能源微信群开始谈起。

油价虚高:源自游资炒作

NBD:在能源圈里,都说您多次预测准了油价走势,对吗?

张国宝:油价我是天天关注,已经有超过十来年的时间了。实际上油价很难预测对,EIA(美国能源信息署)之前预测10月份的油价应该在109美元每桶,但是10月份已经跌到了80美元每桶,大家都开玩笑说,这么大单位怎么会预测这么不准,EIA也自己解嘲说,能预测到60%已经非常好了。

但是我还常常预测对。北京国际能源俱乐部(一个微信群),有97个专家在里边,我们经常讲到油价的问题。我10月23号在这个群里发了微信,称一周后

国际原油价格会跌入“7时代”,刚好11月4日美国西德克萨斯州的原油(WTI)价格是78.87美元,被我预测对了。

为什么会预测对,因为我不做生意,油价高低跟我没有利益关系,有些人就是有一种心理,特别怕油价下跌,或者是特别希望油价上升,我没有这些心理,我就是很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NBD:近期油价波动,有游资炒作的成分吗?

张国宝:我有一个观点,油价中有虚高成分,100多美元并不是原油的生产成本,也不是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油价偏高是因为地缘政治等方面的炒作因素被放进去了。

此前差不多有两年多的时间,油价一直维持在100美元以上,而且WTI和布伦特油价的差价也越来越大,差距甚至被拉到了14、15美元,于是就有炒作资金在这里边倒差价。这导致油价不完全由供需关系决定。虚高出来的部分,我认为至少有每桶20美元。

国际上也有相同的观点,因为近几年地缘政治一直不稳定,从北非政治事件开始,埃及、利比亚以及叙利亚这些地区的动荡都成为炒作因素。

现在的乌克兰问题也是这样。俄罗斯跟欧盟关系紧张了,要开始制裁了,可能油价就上去了,如果有消息说他们和解了,要达成协议了,油价就又下来了。这种地缘政治对短期内油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下跌原因:阴谋论难成主因

NBD:造成本轮油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张国宝:油价高企是因为原来有根线牵着,这就是国际游资利用地缘政治炒作,推高油价。一旦这根线的拉力承受不住了,油价就下跌了。这个向下的“重力”我觉得最根本的有两个原因,一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国际上对能源的需求在下滑,此前10年,国际新增的原油产能有60%左右是被新兴经济体给“吃掉”的,甚至有人说是80%。而发达国家新增需求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目前如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跌入了低迷状态,中国也从过去的高速变成现在的中高速了,所以石油的总需求在减缓。

以中国原油进口看,去年初就有人预测全年至少要进口3亿多吨,因为前一年进口已达2.7亿吨,接近了3亿吨。结果去年末发现进口增长只有1.8%,需求已经表现出疲软来了。

今年还是这样,上周,我去中石化时问他们,你们现在炼油板块怎么样?他们说化工板块都亏损,炼油板块还可以,不过柴油已经过剩,只有汽油的销售量还有小幅增长。

他们柴油还出口,实际上国内消费负增长,汽油增长可能还是和汽车有点关系。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实际上中国对原油的需求也在放缓。

电也是这样,我国发电不是烧油的,是燃煤为主,但是到上个季度止,电力设备的发电小时数和去年相比平均降低了182小时。

NBD:需求下跌,那么供给呢?

张国宝:我讲的第一条是需求在减弱,第二条就是供应在增加。以美国为例,其页岩油的产量增加以后,现在比2004年也就是十年前的产量增长了56%,虽然有的数字说是增长了百分之八十几,但我宁肯取一个低一点的数字,即便是56%的增长,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是美国自己的原油增长。

另外一个,伊拉克出口原油并没有因ISIS停下来,还在出口,而且还在恢复性地增长。供应增加,需求减弱。这种情况下,市场肯定是出现供大于求的趋势,这是油价下跌的一个基本原因。

还有就是美元走强,因为现在不管是布伦特也好,还是WTI也好,都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升值之后,(油价不变的话)同样的美元不是等于可以多买油了吗?所以相对来说油价就要下跌。

还有一个是QE3,相对于欧洲和日本两个经济体的疲软,美国的经济恢复性地增长,因此美国最近宣布放弃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QE3,交易员担心经济增速放缓,这些都是导致原油价格下跌的因素。

NBD:关于此轮原油价格暴跌,“阴谋论”甚嚣尘上,您在前几天上海举办的《中国煤化工》年会上公开提到过“阴谋论”站不住脚的问题,能不能就此讲一下?

张国宝:其实“阴谋论”最早是俄罗斯自己说的。俄罗斯前财长说,油价低了,就是美国想整俄罗斯,因为油价在106美元(每桶),俄罗斯才能做到财政平衡。美国人把油价打压下来,就会给俄罗斯的经济造成很大困难。之后,可能普京也在某种场合说过类似的话。

还有的观点认为是美国和沙特联合起来,虽说沙特很吃亏,但是还是得看美国的脸色来行事。过去就有人说导致前苏联解体,压垮前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油价下跌。但这些能源圈的人可能过多地夸大了能源的作用,油价真能压垮苏联?我认为油价是没有这个本事的,对此我在微信群里和别人辩论到凌晨,我不同意阴谋论的观点。

为什么不同意?第一,现在国际上的能源体量这么大,石油的买卖每天都是巨额的,单靠一个国家想让它升就让它升,想让它跌就能跌下去的时代已经过去,

美国也做不到。

第二个原因,即使油价真的被美国人为压低了,难道只有俄罗斯一家倒霉吗?沙特也是倒霉的,而且对美国来讲也是双刃剑,因为美国的页岩油的成本比较高,公开资料说是70多美元一桶,也有说80美元的,现在的油价已经差不多持平了,再跌就无钱可赚,如果无钱可赚,不是也打击到了美国一部分人的利益吗?而且美国的产量和消费量依然是世界数一数二,虽然说目前美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只有28%,但是绝对量还是很大的。美国自己的原油产量比沙特少不了多少,只不过大部分自己就消耗掉了。我国一年原油自产量是2亿吨,排在世界第五、六位左右,美国更加靠前,如果油价下跌比较厉害,其页岩油也要受到打击。

所以油价下跌不全对美国有利,起码是个双刃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有人说他宁可自损八百,伤人一千就行了,我说那也不是那么容易,可能是外部人自己想象的。

动向研判:OPEC或小幅限产

NBD: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这个月27日要开会,您觉得会不会有减产的动作?

张国宝:其实油价已经跌了两个月,跌了25%。按道理来讲,OPEC想出手早该出手了,OPEC本来也是维持产油国利益的,可是为什么他们还不出手呢?

最近已经有报道说,他们内部产生了矛盾,有些国家不同意减产。为什么油价那么低他们还不减产,沙特甚至还要增产?这是因为现在美国对OPEC的依赖已经在减少,如果现在减产,很害怕这块份额被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抢走,到时再恢复也恢复不起来,所以他们现在不肯减产,就是要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OPEC本月27号开会,我估计在油价大跌的情况下,会向着限产的方向去

发展,可能会达成一个减产的协议,但是减产的幅度应该不大,而且真正能否落实也要打个问号。毕竟OPEC现在的产量在全世界的比重一半都不到。美国、俄罗斯都不是OPEC成员,OPEC自己减产,别人不减产,就相当于把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NBD:近几天,沙特调升了12月份给亚洲和欧洲客户的原油价格,而调降了给美国客户的油价,这背后是什么逻辑,为了维护市场份额吗?

张国宝:这就是要维持市场份额。为什么布伦特油价会高于WTI呢?因为中国、日本、韩国这些主要的石油需求国都是以东半球的布伦特油价为主要参考价,也就是说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权重对我们影响大,得克萨斯州离我们太远,影响小。而且美国原油自给率比较高,如果沙特维持高油价,那美国就不买他的了。现在这几年,新的原油生产亮点都在美洲,除了美国页岩油以外,加拿大的油砂,墨西哥湾油田,巴西的图皮油田,还有南美的委内瑞拉,基本上都在西半球,也就是说新发现的增长潜力都在西半球,东半球就没有太大的发现。对于沙特来说,因为中日韩对于石油需求还是刚性的,一直比较高,所以沙特就敢于给出比较高的油价。

油价预测:明年70至90美元

NBD:有消息说几大油企已经开始扫货了,这是基于未来油价会回升的判断吗?

张国宝:听说哪个公司又买了几千万桶油,说多少只船向中国驶过来,这些有没有我不知道,但这是有可能的,毕竟油价降了25%。

有人问我,未来油价到底会怎样,是进一步跌还是会回升,跌到多少才托得住?还有人问,会不会跌到2008年那样40美元的水平?

我认为跌到40美元的价格不大可能,因为现在的石油开采成本已经比那个时候高很多,如果跌到40美元,所有产业都撑不住,尤其是美国,撑不住就要减产,一减产又变成供不应求了,所以价格就一定会反弹上去。

但是到底跌到多少呢,我认为可能会在70美元,或者说70美元是最坏的打算了。

NBD:您得出这样结论的依据是什么?70美元是底吗?

张国宝:就是刚才说的亏损,70美元已经是页岩油、油砂的成本价了,不过沙特的开采成本很低,肯定是比70美元要低。

我的预测跟IEA一样,也不一定准。但是大胆说一下的话,我认为高不过90美元,低不过70美元,最大的概率是在75美元到85美元之间,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低于70美元的话,很多人是撑不住的,一定会减产,这种减产不是靠OPEC行政命令让大家来减,是企业自己就会减产。往90美元上看,只要没有突发因素,没有政治变动,比如说11月份美国和伊朗没有就核问题达成妥协、或者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因乌克兰问题没达成协议,我觉得是不至于反弹回去的。

NBD:除了地缘政治因素外,经济复苏方面呢?

张国宝:明年世界总体的经济形势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应该和今年差不多。欧日经济看不到突然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美国的经济增长态势还是比较强劲的,所以美国的需求大,但是美国自己的石油产量也在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反倒在减少。

国内冲击:煤化工面临竞争压力

NBD:对老百姓而言,油价降得越多越好,但这对于中国油气产业乃至中

国能源结构是利是弊?

张国宝:总体而言,我觉得油价的降低对中国而言是利好,因为毕竟中国58%的原油依靠进口。有人还测算过,油价下降能让中国少花好几百亿美元,但这对不同行业的意义是不同的。

在跌势延续状态下,“两桶油”不会认为自己占便宜了,他们会说自己亏损了。为什么?因为之前进的油都是高价进来的。

还比如说设备制造企业,尤其出口比较多的行业,随着油价下跌,国际上对于新油田的投入会减少,这意味着机械设备需求减少。微信群中有一个做钻井设备的,他就说,快别让油价再降了,再降超过60美元每桶,就真影响中国石油装备出口了。同样的,国内的油田如果没有开发的积极性,设备需求投入也会减少。

我觉得对中国来说,油价下跌对于新能源的影响不大,对于能源结构影响也不大。我们国家和西方不一样,西方有30%左右是油气发电,而我们国家油气发电很少,大部分都用煤发电。而我们的新能源主要用在发电上,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同时国内天然气发电量也不大,大部分还是城市民用燃气,占了41%。所以对风能、太阳能影响不大。

NBD:对于煤化工行业而言,油价下跌会否带来冲击?

张国宝:对煤化工倒是有影响。因为我国现在有8000万吨原油是用在石油化工上的。我国每年的原油消费量大概是4.8亿吨,其中自产2亿,进口2.8亿吨。4.8亿吨原油中作为燃料的可能是4亿吨,作为化工原料的是8000万吨,这8000万吨原油就是要跟煤化工来作比较的。如果油价降低,煤化工的盈利水平就降低了,甚至有可能没有盈利,因为比较优势会下降。

新型的煤化工无非就是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烯烃其实是和石脑油制烯烃竞争的,现在煤制烯烃比石脑油制烯烃要便宜的多,但是油价降低之后,石脑油制烯烃对煤制烯烃就有了成本上的竞争力。

NBD:油价对煤化工的平衡点在哪里?

张国宝:这个我还没有算过,因为现在煤价也在下跌,但现在基本上已经止跌了,而且最近略有回升。油价略有下降,那么煤化工对于石油化工的竞争优势就在减少,这样石油价格对于煤化工就会有影响,针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影响。

NBD:您还曾经说过,如果油价低于75美元,煤制油的经济竞争力就很弱了。

张国宝:是的,目前按照中国自己的油价和煤价来比较的话,煤制油还是有优势的。现在差不多4吨煤做1吨油,但是我估计油价跌到70美元左右,煤制油就竞争不过原油了。

(来源:长兴岛石化市场)

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性产品,素有“工业血液”之称。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与日剧增,石油与各国的经济愈来愈密切。油价的每一次波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 据世界银行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近57%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00年至2008年以来,石油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于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9年石油价格出现下跌,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石油价格又恢复上涨趋势。 二、国际石油价格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一)石油的商品属性——供求关系决定油价方向 决定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由于原油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因此原油短期供给弹性较小,所以在没有新的大型油田被发现以及重大技术创新出现时,影响原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原油需求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7月以前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而石油供给相对增长缓慢,石油剩余产能明显不足,导致石油供求处于脆弱平衡状态。油价大涨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点——就是需求拉动型增长,而2008年7月以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关键在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传统经济规律和理论仍然是有效的,决定价格基本方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供求关系。2008年以来在各国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制造业反弹,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尤其是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走在了复苏的前列,使得国际石油需求有所增长,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趋势要大于石油产量的趋势,相对来讲对石油需求要大于石油的供给,使得石油价格上涨。 (二)石油库存——影响油价波动预期 1.何为石油库存 石油库存分为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商业库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石油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的情况下企业能够高效运作,同时防止潜在的原油供给不足;国家战略储备的主要目的是应付石油危机。 2.石油库存与油价 石油库存对油价的影响是复杂的,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增加商业库存,减少当期供应,从而刺激现货价格上涨,期货现货价差减小;当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时,石油公司倾向于减少商业库存,增加当期供应,从而导致现货价格下降,与期货价格形成合理价差。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变化及相应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牛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2)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2)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2) (三)美元贬值助推国际油价上涨 (3) (四)OPEC限产保价措施逐步发挥作用 (3) (五)石油作为“黑色黄金”具有保值功能 (3) 二、2010年国际油价稳步上行 (4) (一)全球经济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 (4) (二)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剩余产能和库存充裕 (5) (三)美元仍可能维持弱势 (6) (四)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困扰国际油市 (6) (五)商品期货市场监管不力导致投机炒作继续盛行 (7) (六)基本结论 (7) 三、国际油价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 (一)油价上涨并未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 (8) (二)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9) (三)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 (9) (四)推动节能并促进替代能源行业的发展 (9)

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逐级回升的走势。截至10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年内最高点(10月21日81.37美元)较年初最低点(2月12日33.98美元)飙升139%,10月末较上年末飙升了82.4%,但前10个月WTI平均油价为每桶59.1美元,同比降幅仍然高达44%。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将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美元继续疲软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使得国际油价将呈上行趋势,但全球经济难以强劲增长等因素制约国际油价上涨空间。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处于严重衰退之中。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领域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全球石油需求出现明显减少,全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减少150万桶左右,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当然,对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的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油价。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各国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衰退而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大量注入流动性。美联储通过回购长期国债、再贴现、定期拍卖机制(TAF)等方式,使得美国基础货币投放由正常时期的8310.92亿美元上升至最高峰时期曾达17701.77亿美元。因此,各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新的流动性,而实体经济疲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内容摘要: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WTI 原油期价基本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全年平均期价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温和低速增长,石油需求与2012年基本持平,供给较为充裕。美欧日等经济体同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助推国际油价上涨,但由于缺乏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速急剧反弹作为支撑,对油价的推动作用有限。中东等产油国地缘政治风险存在加剧的可能。因此,201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可能会向上突破,初步预测,2013年WTI原油期货均价约为每桶98美元左右。 一、2012年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波动剧烈。WTI原油期价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峰谷波幅超过了40%,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截至11月底,纽约市场WTI原油期价平均为94.6美元/桶,北海Brent原油期价平均为111.9美元/桶,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WTI原油期货价格与Brent的平均差距保持在每桶17美元左右,近期二者差价约为21美元。总体来看,近期WTI原油期价将在每桶80-100美元之间震荡,预计全年WTI原油期价平均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 1、年初伊朗局势助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与上年非常相似的是,2012年初地缘政治动荡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只不过2011年为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以及利比亚战争,而2012年为伊朗核问题,加上2012年初全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价由上年末的每桶98.8美元飙涨至2月24日的109.77美元,上涨了10.9美元,涨幅达到11.1%,并创出年内最高水平。此后直到5月初,WTI油价一直在100-110美元之间的高位窄幅震荡。估计这段时间“地缘政治溢价”约为每桶10美元。 2、5月初之后国际油价暴跌回归基本面 5月初以来,伊朗迫于欧美国家金融制裁乃至石油禁运措施,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欧美大国也因国内大选问题,无心进一步扩大伊朗紧张局势,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二季度美日欧GDP分别增长1.3%、0.7%和-0.7%,较一季度显著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也较上年减弱,同时利比亚产量恢复和美国大幅增产使得石油供应大幅增长。这一阶段国际油价出现跳水式的大跌走势,至6月底,WTI原油期价跌至每桶77.69美元,创出过去9个月来的新低,较年内高点猛跌32美元,下挫了29.2%。 3、7月初以后量化宽松预期刺激国际油价反弹

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 记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 06期)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的趋势,但也暴露出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下面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 (1)稀缺性。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一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战略属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其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国际关系和国家实力等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各国纷纷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争取石油价格控制权、建立大规模的石油战略储备。 2 长期影响因素 (1)供应因素。在石油供应中,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由此可见,OPEC的石油供应对调控国际油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供应不足。OPEC国家凭借其独有的垄断地位,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较大产量对应较小边际收益,较小产量对应较大边际收益,这一特点促使OPEC单个国家的实际产量经常小于组织统一制定的配额。2007年11月,OPEC组织对生产协议作出进一步调整,协议只规定总体生产目标,而对生产配额不作明确规定,这一改变加剧了OPEC国家的继续减产行为,也给国际原油供给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石油需求强劲增长,OPEC减产推动石油价格迅速上涨;2008年9月以来OPEC三次减产则是在石油需求和价格双双回落时作出的,它对石油价格的回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后石油时代下,易开采、低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难开采、高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全球石油资源的压力一直在持续,原油储采比的指标持续下降,下降的储采比意味着原油开采量的增加速度大于探明储量增长速度,此时原油价格会上升,生产者降低产量的同时会增加勘探力度,随着储采比逐渐上升,原油价格得以回落;反之亦然。因此,储采比决定原油价格的长期走势。 (2)需求因素。2004年以来,OECD、亚太、欧盟、北美等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率,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欧盟国家石油需求基本呈现递增趋势,2006年后虽略有下降,但绝对需求量仍然很大。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强劲的需求增长带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国际几十年原油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培训课件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内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内变化及相应时期内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近年来石油价格走势及影响分析

近年来石油价格走势及影响分析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 脉之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日益扩大。到1993年,我国由石油自给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并由此而引发了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逐步变革。1998年6月1日,我国实现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并因此引起石油价格的一系列波动。石油和石油化工生产在我市工业中占有相当份额,价格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影响这些行业乃至全市经济的发展。 一、近年来我市石油价格变动趋势。 1、石油价格虽有起落但一路走高。 从1997年到2001年,我市石油出厂价格一路走高,每吨由1997年的866元上升到2000年的1713元,2001年回落到1474元;以1997年为100的价格指数,1998年至2001年分别为106·64、126·89、209·91和185·52。几年来石油价格虽小有起伏但保持上升趋势不变,尤其是2000年石油价格暴涨,当年指数为165·43,涨幅超过65个百分点;2001年,石油价格在经过前一年的高位震荡后有所回落,但实际价格已经远高于三年前。 2、下游产品价格波动频繁。 石油价格变动自然会带动石油加工产品价格波动。其中,首当其冲是成品油。1997年以来,我市汽油、柴油价格起落较频繁:1998年、1999年及2001年指数较低,2000年指数相对较高。总体来说,成品油价格指数走势呈波浪型。 其它石油加工产品,在我市主要有:石油液化气、纯苯、乙烯、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等等,这些产品均或多或少的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3、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市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影响较大。 几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文简称总指数)始终在低位线上徘徊。1997年-2001年分别为98·32、94·71、96·37、102·76、95·87。1999年石油价格指数为118·99;同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比上一年增长1·66个百分点,其中,由石油拉动0·69个百分点。2000年,石油价格再创新高,指数高达165·43,拉动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上升2·64个百分点。2001年石油价格指数下滑到88·38,拉动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下降2·85个百分点。见以下数据及图表。(以上年价格为100)二、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市相关行业的影响。 石油作为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产业关联度是较高的。目前我市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对石油工业的依赖度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增长、波动必然影响我市整个经济的进程,对某些直接相关的部门,更是左右了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国际油价预测与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换、现有原油储备、局部战争以及现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对于国际油价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国际油价将是稳步增长的趋势,直至可替代能源的出现,否则这一趋势将不可逆转。 一、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工业以及现代石油化工业的兴起,可以说石油已经深入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以及农药、化肥、炸药、医药、染料、油漆、合成洗涤剂这些产品的出现都离不开石油,我们穿的衣服、用的煤油、汽油、柴油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石油就寸步难行。正是由于石油用途广泛导致世界性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二战起到现在国际油价,在稳步提升着,而这种提升跟需求增加密不可分。在未找到能够替代石油的廉价能源之前,人类对石油的需求是逐步增加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趋势可能被打破,而那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后的必然。 二、世界原油储备对油价的影响 目前世界原油储备状况基本能满足实际需求,但是站在长久角度来看,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原油价格只能继续提升。 石油安全一直是工业化国家的心病。二战时日本就是被美国的能源禁运逼得铤而走险发动珍珠港袭击;纳粹德国的许多军事行动也是为油所迫,如为夺取高加索油田而转移进攻方向,最终导致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战争后期德国不得不靠工业酒精和“液化煤”维持。1973年,阿拉伯国家为报复西方支持以色列,发动“石油战争”,导致西方战后最大经济危机。面对危机,美国为首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组建国

际能源署,敦促各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国际能源署规定,成员国的石油储备应相当于该国90天原油或成品油净进口量。 美国目前的战略石油储备高达7.2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也有3.5亿桶,据称足够满足国内158天的需求。另外,每天航行在世界各大洋的美国石油公司油轮相当于储备8000万桶原油,等于全世界一天的石油产量。美国巨量的石油储备,成为实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 另外,虽然石油短期内在全球范围内不会出现短缺,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石油市场会平稳发展,更不意味着国际石油价格能保持稳定。 由此可见,原油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各国都在储备,目前原油供给远远大于实际需求原油价格却在增长,所以说各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也从一定角度上刺激了国际油价的增长,如果将战略原油储备投放市场,国际油价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下降,因此国际油价与原油储备密不可分。 三、战争局部冲突对原油的影响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 去年的利比亚战争也对原油价格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虽然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全世界的原油产量中占比不大只占全球的2%。资料显示,利比亚石油产量为160万桶/日,石油出口量约为130万桶/日。就这样小的比例,在短时期内对国际油价依旧产生了影响,由此可见局部战争对国际油价产生着影响,但是这种波动相对而言是短暂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基本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中国石油价格现状及分析

中国石油行业价格趋势分析方案 目录 摘要 (1) 一、严峻的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2) (一)、中国石油依存度逐年升高 (2) (二)、世界油气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对中国的影响 (3) (三)、世界石油价格变化多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4) 二、对策分析 (4) (一)、压缩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 (4) 1、节约使用 (4) 2、开辟新能源 (5) 3、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 (5) (二)、积极应用政治和外交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 (5) 1、为什么? (5) 2、怎么做? (6) (三)、加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步伐 (8) (四)、参考文献: (9) [1] 《21世纪中国石油发展战略》 (9) [2]《价格理论与实践》 (9) [3] 《价格学》 (9) 摘要 我国作为石油的消费大国及进口大国,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变动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高油价的冲击,对我国石油市场的稳定提出更大的挑战。本文首先通过石油依存测算,客观地反映出我国石油市场价格变动对其他各行业的影响。而后对中国石油市场的价格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行定价机制及其缺点所在。面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冲击,我国石油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完善价格机制需要从诸多方面入手,本文仅选取了三个重要的改革方向进行详细分析,并且相应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希望本文对我国成品油市场全面开放之后价格机制的完善,以及缓解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起

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需求量迅速增大,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大幅提高,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深入分析石油价格的波动,进而进一步研究我国石油定价机制,对于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基于理论系统分析、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统计分析及对比分析紧密结合,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石油价格波动及其定价机制,可以说目前的机制对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减弱国际市场价格非正常波动对国内的负面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目前实行的石油定价机制中还是存在不少弊端 【关键字】中国、石油、价格、波动 一、严峻的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一)、中国石油依存度逐年升高 表1:中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统计与预测(亿元,万吨) 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正在迅速攀升,中长期无下降势头,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特别是近五 2005 2010 2015 2020 生 产 18000 19500 19000 18500 消 费 28000 34000 39800 48400 净 进 10000 14500 20800 30000 依 存度 35.7 42.6 52.3 62.0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三年萎靡不振。2013 年,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的的平均价格为逾108 美元(与2012 年和2011 年的表现一样)。投资者本来担忧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会导致供应过剩,但由于全球其他地区产量下降,这种担忧未能成为现实。对追踪大宗商品的众多投资者和押注原油波动性的对冲基金而言,这意味着回报欠佳。对投资银行来说,它意味着缺少业务,因为消费者认为不需要对冲。只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简称欧佩克)对持续的高收入感到高兴。因此,投资者是应该放弃布伦特原油,还是应期待2014 年会有所不同?分析师们观点不一。. 许多人相信,在2014 年,产量增幅最终将超过需求的温和增长,从而压低价格并考验欧佩克平衡市场和保持价格稳定的决心。 花旗(Citi) 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艾德?摩尔斯(Ed Morse)说:“深海开采技术成熟之后的美国页岩气革命,绘制了一幅强劲的供应图景。”花旗预计布伦特原油在2014 年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98 美元。不过,其他人则辩

称,供应将令人失望,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提供有力支持。 JBC 能源咨询公司(JBC Energy) 的迈克尔?代-米夏伊(Michael Dei-Michei) 表示:“最近几年的模式可能会不断重复,因为确实没有实质变化。” JBC 能源咨询公司预计2014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每桶110 美元。 为何会出现截然相反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对欧佩克内部供应中断情况增多的风险存在不同看法。. 虽然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可以说产量中断——从利比亚内战到为制止伊朗发展核项目而对其发起石油制裁——会对总体价格产生同等的影响。许多分析师再次将欧佩克产量视为不可知因素。 例如,巴克莱(Barclays) 预计,2014 年非欧佩克供应增幅将比全球需求增幅高出约50 万桶。但分析师米思文?马赫什(Miswin Mahesh) 表示,由于许多欧佩克国家产量的不确定性,这仅仅意味着原油价格面临温和的下行压力。在利比亚,武装分子们继续阻止主

2018年原油价格专题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2018年原油价格专题市场投资分析报告

[table_page] 1. 油价对PPI、CPI的传导 (4) 1.1. 原油价格对PPI、CPI传导途径 (4) 1.2. 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同步性较强 (4) 2. 投入产出表法用于测算油价变动对物价最大潜在影响 (6) 2.1. 投入产出表测算方法简介 (6) 2.2. 油价上涨对各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 (7) 2.3. 油价上涨100%将带动PPI、CPI分别上涨11.50%、4.75% (8) 3. 油价通过油气产品的传导 (10) 3.1. 原油价格与CPI交通工具用燃料同步性增强、同步时滞缩短 (10) 3.2. 原油价格对CPI水电燃料影响较为显著 (11) 4. 油价通过有机化工产品的传导 (12) 4.1. 油价对塑料、橡胶、化纤价格影响较为显著 (12) 4.2. 塑料、橡胶价格变动对终端消费价格传导较为明显 (13) 4.3. 化纤价格变动对终端消费价格的传导并不明显 (14) 5. 油价对粮食价格的传导 (15) 5.1. 库存较高、原油价格对粮价传导显著走弱 (15) 5.2. 油价上涨50%将带动CPI上涨0.40% (16) 6. 油价对CPI冲击:美国案例 (16) 7. 2018年油价上涨可能拉动CPI上涨0.3%左右 (17) 7.1. 供给承压:OPEC新添减产成员国、中东地缘局势紧张、页岩油企业资本扩张受限 (18) 7.2. 需求支撑力度较强:全球经济回暖、美原油库存创最近三年新低 (19) 7.3. 美元指数维持弱强势格局、对油价压制有所减弱 (20) 8. 2018年物价展望 (20) 8.1. 预计CPI前高后低、中枢2.7% (20) 8.2. 预计PPI前高后低、中枢4.0% (21) 图1:原油产业链 (4) 图2:中国原油、原油及油品对外依存度(%) (4) 图3:中国原油进口金额比重:分地区(2017年11月) (4) 图4:布油现货价与中石油、中石化原油期末平均实现价格(美元/桶) (5) 图5:国内汽油、柴油与WTI原油价格(元/吨、美元/桶) (6) 图6:投入产出表一般表式 (7) 图7:中国原油消费量占煤炭、原油、天然气三大能源消费量比重(%) (10)

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摘要: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直是国际社会争夺的焦点。近些年来受地缘政治、国际资本流动、突发事件与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动荡不安。文章从最基本的供求规律视角出发,介绍了世界石油供求格局演变的进程,总结出世界石油供需总体上表现为需求略大于供给,供需平衡紧张,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呈现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石油需求中心的趋势。同时对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进行探析,指出石油价格在长期内主要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而国际政治、投机行为等随机因素则会引起国际石油价格的短期波动。 1世界石油供需格局的演变 1.1生产格局的演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范围内民主独立运动深入开展,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同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引领下,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勘探、生产技术得到不断提升和推广,世界石油生产量及生产格局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整个20世纪中,世界石油产量从1900年的 20.43Mt[1],上升到2000年的3600Mt,2007年世界石油产量达到了3900Mt。在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世界石油生产格局也有了极大的改变,从过去的以西方国家垄断的单极格局演变为现在的以产油国为主导的多极格局。不过,由于资源禀赋的原因,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石油产量也是十分悬殊。 世界石油的生产中心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欧洲及欧亚大陆3块区域。中东地区石油年产量占世界的总产量的30%以上,其次是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0%以上。近几年北美地区石油年产量出现减产的情况,但其总量仍保持在16%以上。非洲地区石油产量并不高,但近几年该地区石油年产量的增长很快,到2007年该地区年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65%左右。 就单个国家来分析,2007年沙特阿拉伯以微弱的优势保持世界第一石油生产国的美称,生产总量为493Mt;俄罗斯的产量达到491Mt,成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近几年,美国石油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其石油产量仍然位居世界各国前列,2007年其总量为311Mt,位居世界第三。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三年萎靡不振。2013年,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的的平均价格为逾108美元(与2012年和2011年的表现一样)。投资者本来担忧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会导致供应过剩,但由于全球其他地区产量下降,这种担忧未能成为现实。 对追踪大宗商品的众多投资者和押注原油波动性的对冲基金而言,这意味着回报欠佳。对投资银行来说,它意味着缺少业务,因为消费者认为不需要对冲。只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对持续的高收入感到高兴。 因此,投资者是应该放弃布伦特原油,还是应期待2014年会有所不同?分析师们观点不一。

许多人相信,在2014年,产量增幅最终将超过需求的温和增长,从而压低价格并考验欧佩克平衡市场和保持价格稳定的决心。 花旗(Citi)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艾德?摩尔斯(Ed Morse)说:“深海开采技术成熟之后的美国页岩气革命,绘制了一幅强劲的供应图景。”花旗预计布伦特原油在2014年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98美元。 不过,其他人则辩称,供应将令人失望,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提供有力支持。 JBC能源咨询公司(JBC Energy)的迈克尔?代-米夏伊(Michael Dei-Michei)表示:“最近几年的模式可能会不断重复,因为确实没有实质变化。”JBC能源咨询公司预计201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每桶110美元。 为何会出现截然相反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对欧佩克内部供应中断情况增多的风险存在不同看法。

虽然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可以说产量中断——从利比亚内战到为制止伊朗发展核项目而对其发起石油制裁——会对总体价格产生同等的影响。许多分析师再次将欧佩克产量视为不可知因素。 例如,巴克莱(Barclays)预计,2014年非欧佩克供应增幅将比全球需求增幅高出约50万桶。但分析师米思文?马赫什(Miswin Mahesh)表示,由于许多欧佩克国家产量的不确定性,这仅仅意味着原油价格面临温和的下行压力。 在利比亚,武装分子们继续阻止主要港口的石油出口。事实可能证明,国际社会很难达成一项取消对伊朗制裁的全面协议。在委内瑞拉,交易员日益担心,政治动荡可能影响到石油行业。 人们担心产量下滑数据,而且还怀疑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长能否实现宏大的预期目标。例如,哈萨克斯坦巨大的卡沙干(Kashagan)油田最近由于天然气泄漏而停产,而且至少在今年春季前不会复产。

2017年国际原油价格深度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5月

正文目录 1. 14年以来原油价格下跌源于供给冲击 (5) 1.1页岩油与OPEC供给冲击,致使油价下跌 (5) 1.2低油价下部分产能出清,主要产油国产量分化 (8) 1.3为抢夺市场份额,OPEC持续增产打压油价 (10) 2.OPEC冻产预期推高油价,历经曲折最终达成 (12) 2.1OPEC冻产之路历经曲折,沙特伊朗成为焦点 (12) 2.2财政危机埋下伏笔,倒逼产油国走出囚徒困境 (13) 2.3冻产预期推高油价,历史性协议最终达成 (17) 3. 减产执行成为未来油价走向关键因素 (20) 3.1追溯过往经验,减产实践往往存在折扣 (20) 3.1.1OPEC历次减产难以完全执行 (20) 3.1.2俄罗斯对减产承诺的落实较差 (21) 3.2本次减产较为积极,首月实现良好开端 (23) 3.2.1 OPEC与俄罗斯减产态度积极,增强市场信心 (23) 3.2.2减产首月启动良好开端,未来或与供需、油价牵扯 (23) 3.3受限于高库存与页岩油,市场将缓慢恢复平衡 (27) 3.3.1减产将推动市场再平衡,库存消化仍待时日 (27) 3.3.2美国页岩油卷土重来,限制减产和油价上涨 (29) 4.相关建议和主要公司分析 (32)

图目录 图1: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美元/桶) (5) 图2:11-15年世界石油产量持续增长 (6) 图3:11-15年间产量增量最大的来源是OPEC和美国 (6) 图4:2016年产量在1000万桶/日的国家 (7) 图5:全球原油主要供给格局 (7) 图6:长期的油价下跌导致非OPEC产油国产量出现大幅下跌 (8) 图7:2014-2016年主要非OPEC主要国家增量(万桶/日) (9) 图8:减产前快速增长,俄罗斯产量达历史新高 (9) 图9:美国主要致密油气产区 (10) 图10:七大产区致密油产能收缩(万桶/日) (10) 图11:OPEC组织月产量统计(万桶/日) (11) 图12:OPEC成员国产能、产量(万桶/日)开工率(%)统计 (12) 图13:OPEC主要产油国原油产量(万桶/日) (13) 图14:主要产油国沙特财政逐渐恶化 (14) 图15:沙特财政盈亏平衡油价(美元/桶) (14) 图16:卢布贬值抵消部分油价下跌带来的损失 (15) 图17:低油价导致俄罗斯财政赤字持续扩大 (15) 图18:俄罗斯外汇储备在逐步减少(百亿美元) (16) 图19:油价下跌导致卢布持续贬值 (16) 图18:2016OPEC年冻产曲折达成 (18) 图19:OPEC历史上减产情况 (21) 图20:俄罗斯历史上三次承诺减产执行效果不佳(万桶/日) (22) 图21:2010-2015年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资本支出仍然上升(百亿卢布)22 图22:OPEC减产日收入(亿美元)受益减产上升 (26) 图23:美国原油库存处于历史较高位(百万桶) (27) 图24:完全按照目标减产执行,原油市场有望在17年Q2实现再平衡 (28) 图25:OECD原油总库存下降,但仍高于平均水平 (28) 图26:预计全球原油平衡在2017、2018年实现 (29) 图27:美国七大页岩产区产量开始回升(万桶/日) (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