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斯二维曲面拟合拟合公式

高斯二维曲面拟合拟合公式

高斯二维曲面拟合拟合公式
高斯二维曲面拟合拟合公式

T x,y=T′x,y

+a0exp ?((x?x0)cos?+(y?y0)sin?)2

2a x2

?((x?x0)sin??(y?y0)cos?)2

y

?T=T x,y?T′x,y

ln?T=ln a0?((x?x0)cos?+(y?y0)sin?)2

x

2

?

((x?x0)sin??(y?y0)cos?)2

y

2

A=B?C

A=a1,a2,…,a N T

a i=?T i?ln?T i

B=b1,b2,…,b N T

b i=?T i,?T i?x i,?T i?y i,?T i?x i?y i,?T i?x i2,?T i?y i2

C=[c1,c2,…,c6]T

c1=lna0?x02cos2?+2x0y0sin?cos?+y02sin2?

2a x2

?

x02sin2??2x0y0sin?cos?+y02cos2?

2a y2

c2=x0cos2?+y0sin?cos?

x

+

x0sin2??y0sin?cos?

y

c3=y0sin2?+x0sin?cos?

x

2

+

y0cos2??x0sin?cos?

y

2

c4=(?

1

a x2

+

1

a y2

)sin?cos?

c5=?(

cos2?

2a x2

+

sin2?

2a y2

)

c6=?(

sin2?

2a x2

+

cos2?

2a y2

)

c4=?(

1

a x2

?

1

a y2

)sin?cos?

c5=?

1

a x2

+(

1

a x2

?

1

a y2

)sin2?

c6=?

1

a x2

+(

1

a x2

?

1

a y2

)cos2?

1

x

2

?

1

y

2

=?

c4 ?2c

5

=

1

x

+c4tan?

?2c6=

1

a x2

+

c4

tan?

tan??

1

tan?

=

2(c6?c5)

c4

2(c 6?c 5)c 4=k, tan ?=p p 2?kp ?1=0

p =k ± k 2+4 ?∈ 0°,90°

tan?∈ 0,+∞ i =1,2,…,N(N:参与拟合数据个数)

高斯求和公式,分组计算

整数巧算问题2-高斯求和与分组求和 授课时间:年月日 一、知识要点 (一)高斯求和公式 当一个算式中每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差值一定时我们可以使用高斯求和公式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和=(首项+尾项)项数 项数=(尾项-首项)公差+1 其中项数就是整个算式的数字个数,在运用高斯公式时,难点就是找准算式的项数。 (二)分组求和 在数学计算特别是繁杂的计算中往往在题目之后隐藏着一些规律,我们可以按照规律对算式中的数字先进行分组,再计算,可以极大的节省我们的计算时间。 二、精讲精练 (一)高斯求和公式 【例题1】计算1+2+3+……+99 练习1: 1、1+2+3+……+198+199 2、2+3+4+……+199+200 3、2+3+4+……+997+998 【例题2】现在有一组数字为2,4,6……98,100请问这组数一共有多少个数字?

1、现在有一组数字为3,4,5……98,917请问这组数一共有多少个数字? 2、现在有一组数字为98,100,102……1234,1236请问这组数一共有多少个数字? 3、现在有一组数字为3,6,9……99,102请问这组数一共有多少个数字? 【例题3】计算2+4+6+……+998+1000 练习3: 1、1+3+5+……+97+99 2、3+6+9+……+198+201 3、7+14+21+……+994+1001 【例题4】有一组数为1,3,5……97,99,这组数中的第30项是多少?

1、有一组数为2,4,6……98,100,在这组数中的第40项是多少? 2、有一组数为1,3,5……97,99,在这组数中的第20项和第30项的差是多少? 3、有一组数为1,3,5……97,99……999,1001,在这组数中的第400项和第100项的差是多少?【例题5】1+2-3-4+5+6-7-8+……+97+98-99-100+101 练习5: 1、1+2-3-4+5+6-7-8+9+10 2、1+2-3-4+5+6-7-8+……+197+198-199-200+201 3、1+3-5-7+9+11-13-15+……-1999+2001

高斯求和讲解

第3讲高斯求和 德国着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例5 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厘米2,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 新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 一、相关概念 大地坐标系由大地基准面和地图投影确定,由地图投影到特定椭圆柱面后在南北两极剪开展开而成,是对地球表面的逼近,各国或地区有各自的大地基准面,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基准面为:基准面,为GPS基准面,17届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上推荐,椭圆柱长半轴a=6378137m,短半轴b=; 2.西安80坐标系,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上推荐,椭圆柱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 3.北京54坐标系,参照前苏联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建立,椭圆柱长半轴a=6378245m, 短半轴b=; 通常所说的高斯投影有三种,即投影后: a)角度不变(正角投影),投影后经线和纬线仍然垂直; b)长度不变; c)面积不变; 大地坐标一般采用高斯正角投影,即在地球球心放一点光源,地图投影到过与中央经线相切的椭圆柱面上而成;可分带投影,按中央经线经度值分带,有每6度一带或每3度一带两种(起始带中央经线经度为均为3度,即:6度带1带位置0-6度,3度带1带位置度),即所谓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图表11高斯投影和分带 地球某点经度(L)为过该点和地球自转轴的半圆与子午线所在半圆夹角,东半球为东经,西半球为西经;地球某点纬度(B)为所在水平面法线与赤道圆面的线面角。 正算是已知大地坐标(L,B),求解高斯平面坐标(X,Y),为确保Y值为正,Y增加500公里;反算则是由高斯平面坐标(X,Y)求解大地坐标(L,B)。 二、计算模型: 地球椭球面由椭圆绕地球自转轴旋转180度而成。 图表 1 椭圆 椭圆长半轴a,椭圆短半轴b, 椭圆方程:

(1) 图表2椭球面 椭球面方程: y2 a2+ x2 b2 + z2 a2 =1 /*************************************** 与网上充斥的将函数关系先展开为泰勒级数,再依据投影规则确定各参数不同,本文直接依据空间立体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结果。 *****/ (一)正算 由图表1,

曲面拟合实例教程总结

例7.2.1试用最小二乘法求拟合曲线,并估计其误差,做出拟合曲线。 (1)做散点图 x=[-2.5,-1.7,-1.1,-0.8,0,0.1,1.5,2.7,3.6]; y=[-192.9,-85.50,-36.15,-26.52,-9.10,-8.43,-13.12,6.50,68.04]; plot(x,y,'r*') legend('实验数据(xi,yi)') xlabel('x'),ylabel('y') title('例7.2.1的数据点(xi,yi)的散点图') 2.CFTOOL工具箱使用 Shift+enter:换行输入 Gaussian:高斯曲线 Interpolant:最小二乘法差值 Polynomial:多项式 3.y1=polyfit(x,y,3) 拟合多项式的阶数为3 4.matlab绘制三维曲面图已知曲线关系方程 以二元函数图z = xexp(-x^2-y^2) 为例讲解基本操作, (1)首先需要利用meshgrid函数生成X-Y平面的网格数据,如下所示: % 生成二维网格数据 xa = [-2,0.2,2]; ya =[-1,0.15,1.5]; [x,y] = meshgrid(xa,ya); (2)此外,需要计算纵轴数据(z轴),如下所示: % calculate z data z = x.*exp(-x.^2 - y.^2); (3)在计算出(x,y,z)数据后,就可以使用三维绘图函数mesh绘制三维曲面图,如下所示:mesh(x,y,z); 4(2)、另一种方法: [x,y] = meshgrid(-2:0.2:2,-1:0.15:1.5); z = x.*exp(-x.^2 - y.^2); mesh(x,y,z); 5.由三组散点图绘制曲面(网格划分) xyz=[40 2 1.4 40 5 2.5 40 7 1.4 40 9 0.9 70 8 5.6 ]; tri = delaunay(xyz(:,1), xyz(:,2));

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

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2.2.2. 1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 B, x,y 高斯投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⑴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⑵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⑶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由第一条件知中央子午线东西两侧的投影必然对称于中央子午线,即 式中,x为的偶函数,y为的奇函数;,即, 如展开为的级数,收敛。 (2-10) 式中是待定系数,它们都是纬度B的函数。 由第三个条件知: 分别对和q求偏导数并代入上式 (2-11) 上两式两边相等,其必要充分条件是同次幂前的系数应相等,即

(2-12) (2-12)是一种递推公式,只要确定了就可依次确定其余各系数。 由第二条件知:位于中央子午线上的点,投影后的纵坐标x应等于投影前从赤道量至该点的子午线弧长X,即(2-10)式第一式中,当时有: (2-13) 顾及(对于中央子午线) 得: (2-14,15) (2-16) 依次求得并代入(2-10)式,得到高斯投影正算公式

(2-17) 2.2.2. 2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 x,y B, 投影方程: (2-18)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推导要复杂些。 ⑴由x求底点纬度(垂足纬度),对应的有底点处的等量纬度,求x,y与 的关系式,仿照式有, 由于y和椭球半径相比较小(1/16.37),可将展开为y的幂级数;又由于是对称投影,q必是y的偶函数,必是y的奇函数。 (2-19) 是待定系数,它们都是x的函数. 由第三条件知: ,

, (2-20) (2-19)式分别对x和y求偏导数并代入上式 上式相等必要充分条件,是同次幂y前的系数相等, 第二条件,当y=0时,点在中央子午线上,即x=X,对应的点称为底点,其纬度为底点纬度,也就是x=X时的子午线弧长所对应的纬度,设所对应的等量纬度为。也就是在底点展开为y的幂级数。 由(2-19)1式 依次求得其它各系数 (2-21) (2-21)1 ………… 将代入(2-19)1式得

小学奥数题讲解: 高斯求和(等差数列)

小学奥数题讲解:高斯求和(等差数列) 德国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 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 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能够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 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 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 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 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 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能够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三维点云处理和规则曲面拟合算法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II页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研究现状 (2) 1.2.1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 (2) 1.2.2三维点云数据处理 (3) 1.2.3规则曲面拟合 (6) 1.3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7) 1.4本文结构安排 (8) 2基础知识 (9) 2.1点云数据 (9) 2.2点邻域关系 (10) 2.3三维点云数据的法矢和曲率计算 (11) 2.3.1法矢计算 (11) 2.3.2曲率计算 (14) 2.4本章小结 (14) 3三维点云数据精简算法研究 (16) 3.1基于点间距均匀分布的点云精简算法 (16) 3.1.1算法原理 (17) 3.1.2实验分析 (18) 3.2特征保留的均匀精简算法 (20) 3.2.1算法原理 (20) 3.2.2实验分析 (21) 3.3本章小结 (23) 4三维点云数据去噪算法研究 (24) 4.1体外噪声 (25) 4.1.1算法原理 (25) 4.1.2实验验证 (26) 4.2体内噪声 (27)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V页 4.2.1算法原理 (27) 4.2.2实验验证 (29) 4.3背景点云噪声数据 (29) 4.3.1算法原理 (30) 4.3.2实验分析 (31) 4.4本章小结 (31) 5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规则曲面拟合算法研究 (33) 5.1线性形体拟合 (33) 5.1.1平面拟合 (34) 5.1.2直线拟合 (34) 5.2非线性形体拟合 (35) 5.2.1球拟合 (35) 5.2.2二维圆拟合 (36) 5.2.3三维圆拟合 (37) 5.2.4圆柱拟合 (38) 5.2.5圆锥拟合 (38) 5.3异常数据的剔除 (42) 5.4实验分析 (43) 5.4.1直线 (43) 5.4.2平面 (45) 5.4.3圆 (46) 5.4.4球 (48) 5.4.5圆柱 (49) 5.4.6圆锥 (51) 5.5本章小结 (55) 6应用实例 (56) 6.1应用背景 (56) 6.2仿真试验 (57) 6.3真实试验 (60)

奥数高斯求和

奥数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 + 2+3 + 4+ …+ 99+ 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 + 100= 2+ 99= 3 + 98=-= 49+ 5 2 = 50+ 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 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 + 100)X 100 + 2 = 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 1, 2, 3, 4, 5, (100) (2) 1, 3, 5, 7, 9,…,99;( 3) 8, 15, 22, 29, 36,…,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二(首项+末项)X项数+ 2。 例1 1+2+3+ …+ 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 2, 3,-, 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2) 8,

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 + 1999)X 1999- 2= 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 31 = ?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 12, 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 末项是31,共有31-11 + 1 = 21 (项)。 原式二(11+31)X 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项数二(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二首项+公差x(项数-1 )。 例3 3 + 7+11+ …+ 99=? 分析与解:3, 7, 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二(99- 3)- 4+ 1= 25, 原式=(3+ 99)X 25- 2= 1275。 例4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 3X(40-1 ) = 142, 和=(25+ 142)X 40- 2= 3340。

基于曲面拟合的图像分割算法

基于曲面拟合的图像分割算法 作者:禹建东孔月萍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第22期 摘要:传统分割方法,在光照不均匀情况下,很难得到理想的分割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阈值曲面分割方法。首先利用偏离项和光顺项构造拟合曲面方程,然后使用在统一的大光顺项因子条件下求解的拟合结果,来构造自适应的偏离因子与光顺因子,最后利用这些自适应因子第二次精确拟合阈值曲面。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照度不均匀的图像,分割结果明显优于传统全局阈值法。 关键词:图像分割;拟合;阈值曲面;B样条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22-106-02 Image Segmentation Based on Surface Fitting YU Jiandong,KONG Yuep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Xi′an,710055,Chi 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egmentation method cannot get the ideal result under the non-uniform illumination.With regard to this situation,a segmentation method using threshold surface based on surface fitting is proposed.Firstly,using deflection item and fairing item to construct the equation of fitting surface.Secondly,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adaptive weight factors,using the result of fitting surface with more heavy fairing item,then fit the threshold surface exactly again.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ha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method. Keywords:image segmentation;fitting;threshold surface;B-spline 1 引言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实现图像内容识别之前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分割效果的好坏,决定了识别正确率的高低。 传统的全局阈值法,只有在对双峰特征的图像时才有较好的效果。而当图像中存在照度不均匀、或者背景灰度变化等情况,则往往达不到令人满意的分割结果。因此自适应阈值分割技术应运而生,它主要利用图像的局部特征,根据不同的区域自适应地选取相应阈值,构造一个用于分割的阈值曲面。其中分割效果比较好的如近些年出现的基于变分的图像分割,它利用图

四年级数学高斯求和讲解

四年级数学高斯求和讲解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例5 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12厘米2,边长是1根火柴棍。问:(1)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整个图形由多少根火柴棍摆成?

高斯正算公式-Read

椭球参数: P34 克氏椭球: a =6378245.0 e 2=0.006693421622966 e ′2=0.006693421622966 WGS84椭球: a =6387137.0 e 2=0.006694379901 e ′2 =0.00673949674227 中央经线:L 0=6N -3 高斯正算公式: P125 x =X +N 2 tcos 2Bl 2+N 24 t(5-t 2+9η2+4η4)cos 4Bl 4+N 720 t(61-58t 2+t 4)cos 6Bl 6 y =NcosBl +N 6 (1-t 2+η2)cos 3Bl 3+N 120 (5-18t 2+t 4+14η2-58η2t 2)cos 5Bl 5 令m =(cosB )·l ·л180 则上式为: x =X +Nt[(12 +(124 (5-t 2+9η2+4η4)+ 1720 (61-58t 2+t 4)m 2)m 2)m 2] y =N[(1+(16 (1-t 2+η2)+ 1120 (5-18t 2+t 4+14η2-58η2t 2)m 2)m 2)m] 其中: X 为子午线弧长:X =a 0B -a 22 sin2B +a 44 sin4B -a 66 sin6B P71 N 为卯酉圈曲率半径:N =a(1-e 2sin 2B) -1/2 P67 t =tanB η=e ′cosB P33 X 中 a 0=m 0+m 22 +38 m 4+516 m 6+35128 m 8+…… P71 a 2= m 22 +m 42 +1532 m 6+716 m 8 a 4= m 48 +316 m 6+732 m 8 a 6= m 632 +m 816 又 m 0=a(1-e 2) P67 m 2=32 e 2m 0 m 4=54 e 2m 2 m 6=76 e 2m 4 m 8=98 e 2m 6

四年级奥数《高斯求和》答案及解析

高斯求和 德国着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99;(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 (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否构成等差数列。 例2 11+12+13+ (31)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1,12,13,…,31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1,末项是31,共有31-11+1=21(项)。 原式=(11+31)×21÷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例3 3+7+11+ (99) 分析与解:3,7,11,…,99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项数=(99-3)÷4+1=25, 原式=(3+99)×25÷2=1275。 例4 求首项是2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40项的和。 解:末项=25+3×(40-1)=142, 和=(25+142)×40÷2=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求和有关的问题。

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83

§8.3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任何一种投影①坐标对应关系是最主要的;②如果是正形投影,除了满足正形投影的条件外(C-R 偏微分方程),还有它本身的特殊条件。 8.3.1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 B,l ? x,y 高斯投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②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由第一条件知中央子午线东西两侧的投影必然对称于中央子午线,即(8-10)式中,x 为l 的偶函数,y 为l 的奇函数;0330'≤l ,即20/1/≈''''ρl ,如展开为l 的级数,收敛。 +++=++++=553316644220l m l m l m y l m l m l m m x (8-33) 式中 ,,10m m 是待定系数,它们都是纬度B 的函数。 由第三个条件知: q y l x l y q x ??-=????=??, (8-33)式分别对l 和q 求偏导数并代入上式 ----=++++++=+++553315 63424 42204 52 3164253l dq dm l dq dm l dq dm l m l m l m l dq dm l dq dm dq dm l m l m m (8-34) 上两式两边相等,其必要充分条件是同次幂l 前的系数应相等,即

dq dm m dq dm m dq dm m 231 20 13121? =? -== (8-35) (8-35)是一种递推公式,只要确定了 0m 就可依次确定其余各系数。 由第二条件知:位于中央子午线上的点,投影后的纵坐标x 应等于投影前从赤道量至该点的子午线弧长X ,即(8-33)式第一式中,当0=l 时有: 0m X x == (8-36) 顾及(对于中央子午线) B V M r M B N dq dB M dB dX cos cos 2 ==== 得: B V c B N r dq dB dB dX dq dX dq dm m cos cos 01===?===(8-37,38) B B N dq dB dB dm dq dm m cos sin 2 2121112=?-=?-= (8-39) 依次求得6543,,,m m m m 并代入(8-33)式,得到高斯投影正算公式

高程拟合的方法和原理(二次曲面拟合代码)

高程拟合的方法和原理(二次曲面拟合代码) By Kiseigo kiseig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18739506.html,/lvyeqish 2011-01-06 22:37:14 '原理是用方程 h=b0+b1*x+b2*y+b3*x*x+b4*y*y+b5*x*y 来表达曲面,h指的是高程异常值,比如WGS84到bj54的高程差,然后根据6或者6个以上的公共点求出b0,b1……b5,然后如果要求某点的高程值,输入它的x,y就可以得到高程异常值h,然后利用WGS84的BLH中的H加上高程异常值就可以得到54的高程. '这个程序经过2011年01月上旬的实战精度比较高,不过存在一个弱点,就是如果北坐标比较大,如2333444.555,应该先人为的去掉最高位,这样矩阵运算才不会出异常。这是因为矩阵运算的算法不够完善。有空再解决它。 'Code By Kiseigo 2011.01.06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mdCalc_Click() Dim matA() As Double Dim matB() As Double ReDim matA(6, 5) As Double '7个已知点 ReDim matB(6, 0) As Double Call SetKnownValueAB(matA, matB) Dim arrPara() As Double 'b0,b1,b2……b6这6个参数 Call CalcB0toB6(matA, matB, arrPara) '计算b0,b1,b2……b6这6个参数

Dim Hout As Double Hout = calcHfit(11, 3, arrPara) '计算某位置的高程,这里刚好取已知点来验算 FrmMain.Caption = Format(Hout, "0.000") '结果得93.7,说明结果正确End Sub '求高程拟合(二次曲面拟合)的参数B0,B1,B2,B3,B4,B5,B6 By Kiseigo 2011.01.06 21:53 Helped by BluePan '输入matA(5,5) 最少6行,也就是最少6个已知高程点 '输入matB(5, 0) 最少6个点,这里是高程值,matB(0)是第一个点 '输出:B0toB6Out, 下标从0取起,一维数组,下标0-5 Public Function CalcB0toB6(matA() As Double, matB() As Double, B0toB6Out() As Double) '假设方程是 h=b0+b1*x+b2*y+b3*x*x+b4*y*y+b5*x*y; 方程由BluePan提供 Dim maxPt As Integer '公共点个数,要求>=6个.6表示6个点。 maxPt = UBound(matA, 1) + 1 '步骤1:加1空行,加1空列.因为矩阵运算是从1开始,麻烦 Call RedimMatrisAFrom1Nor0(matA) Call RedimMatrisAFrom1Nor0(matB) '步骤2:计算 AT * A 矩阵 Dim matAT() As Double 'A的转置矩阵 ReDim matAT(UBound(matA, 2), UBound(matA, 1)) Call MTrans(UBound(matAT, 1), UBound(matAT, 2), matA, matAT) '求A 的转置矩阵 Dim ATA() As Double 'A的转置*A ReDim ATA(UBound(matAT, 1), UBound(matA, 2)) '方阵 Call MMul(UBound(matAT, 1), UBound(matAT, 2), UBound(matA, 2), matAT, matA, ATA) '计算ATA(A的转置*A ) '步骤3:计算(A的转置*A) 的逆矩阵 Dim ATAinv() As Double 'A的转置*A 的逆矩阵 ReDim ATAinv(UBound(ATA, 1), UBound(ATA, 2)) Dim i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 For i = 0 To UBound(ATA, 1) For j = 0 To UBound(ATA, 2) ATAinv(i, j) = ATA(i, j) Next j

高斯求和讲解

高斯求和讲解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3讲高斯求和 德国着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2+3+4+…+99+100=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5050。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100=2+99=3+98=…=49+52=50+51。 1~100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50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高斯把这道题巧算为 (1+100)×100÷2=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种求和方法,真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适用于“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例如: (1)1,2,3,4,5, (100) (2)1,3,5,7,9, (99) (3)8,15,22,29,36, (71) 其中(1)是首项为1,末项为10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2)是首项为1,末项为99,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3)是首项为8,末项为71,公差为7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和=(首项+末项)×项数÷2。 例1 1+2+3+ (1999) 分析与解:这串加数1,2,3,…,1999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1999,共有1999个数。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 原式=(1+1999)×1999÷2=1999000。

高斯五点公式详细计算方法

高斯五点公式详细计算方法 A A R K 1= ,B B R K 1= , A B AB K K K -= 则p 点坐标如下: ??????+±+=∑ =2 2 1 2(cos i S AB i A A n i i A p V l l K lv K R l x x α ? ? ????+±+=∑ =2 21 2(sin i S AB i A A n i i A p V l l K lv K R l y y α p 点方位角: ) 2(2 S AB A A P l l K l K + ±=α α 式中:A α=起始方位角 l =p 点到A 的距离 S l =曲线总长 P α=p 点切线方位角 五节点系数 : 28095 1184634425.051==R R 49683 2393143352.042==R R 4444 2844444444 .03 =R 046910070 .0151=-=V V 2307653449 .0142=-=V V 5.03=V 四节点系数:R 1=R 4=0.1739274266 R 2=R 3=0.3260725774 V 1=1-V 4=0.0694318442 V 2=1-V 3=0.3300094782 三节点系数:R 1=R 3=0.27777778 R 2=0.44444444 V1=1-V 3=0.1127016654 V 2=0.5 其中: A r A A K l R l l K ==π180 r S AB r B A S B A S AB l K l R R l R R l l l K ) 2() (9022 2 2 = -= π (其中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未知2010-04-03 10:47:15 本站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 任何一种投影①坐标对应关系是最主要的;②如果是正形投影,除了满足正形投影的条件外( C-R 偏微分方程),还有它本身的特殊条件。 1.1 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 B, x,y 高斯投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②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由第一条件知中央子午线东西两侧的投影必然对称于中央子午线,即 (8-10) 式中, x 为 的偶函数, y 为的奇函数;,即,如展开为的级数,收敛。 ( 8-33 ) 式中是待定系数,它们都是纬度 B 的函数。 由第三个条件知: (8-33) 式分别对和 q 求偏导数并代入上式

(8-34) 上两式两边相等,其必要充分条件是同次幂前的系数应相等,即 (8-35) (8-35) 是一种递推公式,只要确定了就可依次确定其余各系数。 由第二条件知 : 位于中央子午线上的点,投影后的纵坐标 x 应等于投影前从赤道量至该点的子午线弧长 X ,即 (8-33) 式第一式中,当时有: (8-36) 顾及 ( 对于中央子午线 )

得: (8-37,38) (8-39) 依次求得并代入 (8-33) 式,得到高斯投影正算公式 (8-42) 1.2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 x,y B, 投影方程: (8-43)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x 坐标轴投影后为中央子午线是投影的对称轴;② x 坐标轴投影后长度不变;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推导要复杂些。 ①由 x 求底点纬度 ( 垂足纬度 ), 对应的有底点处的等量纬度,求 x,y 与 的关系式,仿照 (8-10) 式有, 由于 y 和椭球半径相比较小 (1/16.37) ,可将展开为 y 的幂级数;又由于是对称投影, q 必是 y 的偶函数,必是 y 的奇函数。 (8-45) 是待定系数,它们都是 x 的函数 . 由第三条件知: , , (8-21)

MATALAB三维曲面拟合及其数学建模模型、案例参考

三维曲线(非线性)拟合步骤 1 设定目标函数. (M函数书写)% 可以是任意的 例如: function f=mydata(a,data) %y的值目标函数值或者是第三维的,a=[a(1) ,a(2)] 列向量 x=data(1,:); %data 是一2维数组,x=x1 y=data(2,:); %data 是一2维数组,x=x2 f=a(1)*x+a(2)*x.*y; %这里的a(1),a(2)为目标函数的系数值。f的值相当于ydata的值 2 然后给出数据xdata和ydata的数据和拟合函数lsqcurvefit 例如: x1=[1.0500 1.0520 1.0530 1.0900 1.0990 1.1020 1.1240 1.1420... 1.1490 1.0500 1.0520 1.0530 1.0900 1.0990 1.1020 1.1240 1.1420 1.1490]; x2=[3.8500 1.6500 2.7500 5.5000 7.7000 3.3000 4.9500 8.2500 11.5500... 1.6500 2.7500 3.8500 7.7000 3.3000 5.5000 8.2500 11.5500 4.9500]; ydata=[56.2000 62.8000 62.2000 40.8000 61.4000 57.5000 44.5000 54.8000... 53.9000 64.2000 62.9000 64.1000 63.0000 62.2000 64.2000 63.6000... 52.5000 62.0000]; data=[x1;x2]; %类似于将x1 x2整合成一个2维数组。 a0= [-0.0014,0.07]; option=optimset('MaxFunEvals',5000); format long; [a,resnorm]=lsqcurvefit(@mydata,a0,data,ydata,[],[],option); yy=mydata(a,data); result=[ydata' yy' (yy-ydata)'] % a的值为拟合的目标函数的参数值利用lsqcurvefit进行拟合的它完整的语法形式是:% [x,resnorm,residual,exitflag,output,lambda,jacobian] =lsqcurvefit(fun,x0,xdata,ydata,lb,ub,options) 二维曲线(非线性)拟合步骤 1.function F = myfun(x,xdata) F = x(1)*xdata.^2 + x(2)*sin(xdata) + x(3)*xdata.^3; % 可以是任意的 2.然后给出数据xdata和ydat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