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一历史(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初一历史(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初一历史(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初一历史(北师大版)第一单元

2011年—2012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北师大版)阶段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隋的统一

1.581年,北周杨坚(隋文帝)夺取政权,建立隋,年号开皇。

2.589年,隋文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

3.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陈后主叫陈叔宝。

4.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提到:“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句话主要体现的是隋帝国在洛阳有兴洛仓,同时还有含嘉仓,垦田面积大,粮食储备充足,国力强盛。

二、贯通南北的动脉

1.修大运河的目的:

隋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

2.隋炀帝用六年的时间,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3.大运河的具体情况:

以洛阳为中心,北:涿郡,南:余杭;

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4.隋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它的意义:隋大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6.了解隋大运河示意图:P5(会画示意图)

7.隋炀帝修大运河的意义:(“两纽”+“一促进”+“一作用”)

(1)它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2)它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4)此后,历代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8.世界著名的具有经济和战略意义的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最便捷的通道,缩短了欧洲、美洲、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西岸各国间的航道。

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航程从美国东海岸的纽约到西海岸的旧金山,现直接穿过巴拿马运河,可缩短航程12579千米,从纽约到日本横滨则缩短航程5354千米。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唐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分裂动乱走向统一大治的历史时期。

2.与唐帝国盛世辉煌同时名垂青史的是唐太宗,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历代的政治家所推崇。

3.唐朝建立的背景:

(1)隋炀帝的大兴土木,多次发动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引发农民起义。

(2)各地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趁乱纷纷起兵,隋王朝灭亡。

(3)贵族李渊(后来的唐高祖)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最后兼并割据势力,全国归于同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李世民(后来的唐太宗)于626年继位,次年改年号“贞观”。

2.基于李世民的个人经历,他深刻认识到,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的灭亡。他鼓励臣下直言,并能从谏如流。

3.唐太宗时期有名的“谏臣”是魏征,他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4.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任能,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

二、贞观新政(唐太宗的改革)

1.唐太宗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

(1)经济方面:(赋役制度)

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2)政治方面:

A.唐朝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

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六部:吏部—负责选用、考核官吏;

户部—管理户口、赋税

礼部—掌管礼仪

兵部—负责军政

刑部—掌管刑法、诉讼

工部—负责土木兴建

B.三省六部制的作用: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3)法律方面:《唐律疏议》是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就轻。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

2.《贞观政要》

(1)它是唐人吴兢记录唐太宗政绩和他与大臣魏征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分君道、政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等篇目。

(2)书中赞颂唐太宗的德政和治国之术,告诫后世子孙遵循前辈典范,“择善而从”。(3)该书强调君主自身的修养,包括敬贤、纳谏、谦虚、谨慎、戒奢、戒惰等。

(4)该书受到唐朝统治者的重视,被列为皇家子孙的必读书,也受到后世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并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唐太宗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宏伟基业,继承他的事业、使唐朝不入鼎盛的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以及唐玄宗。

一、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妃子,兼通文武,多谋善断,她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武则天的统治

(1)前期:重用酷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

(2)武则天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包括因军功升至五品的士兵都可以列入其中,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

(3)武则天发展了考试选拔的科举制度,不拘一格的录用人才,并创立殿试制度。(如:姚崇、宋璟)

(4)武则天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人口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的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进行改革。

2.姚崇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3.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三、社会经济繁荣

(一)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

1.农业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个体小农获得自主性,提高了劳动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生产发展,

2.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越了前代。

瓷器代表:邢窑白瓷,越窑青瓷

纺织业:越州织造,蜀锦

(二)唐朝疆域P17

1.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四、唐三彩

1.它是唐朝生产的一种彩陶制品。

2.它以黄、绿、蓝、赭等为基本颜色,三彩又蕴涵着多彩的意思,唐玄宗时三彩工艺炉火纯青,因此被称为唐三彩。

3.它代表唐代指套也得突出成就。

4.三彩制品主要用作观赏品和随葬品,造型丰富,因此从多方面反映了唐代的精神风貌、物质生活以及对外交流的情况。

5.它在唐朝时已经输出国外,是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历史见证。

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科举制换发的活力

1.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

2.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3.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4.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查考生的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

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

5.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6.科举制的意义:

(1)实行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2)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3)它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他们中间的

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二、衣食住行时尚

1.唐代物质生活丰富,不同民族、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时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体现出帝国自信开放的宏大气度和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3.茶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成为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品。

4.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有情趣。

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1.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2.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3.阅读P24的每课一得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

一、“天可汗”

1.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东突厥势力最为强大。唐太宗借东突厥内乱之机,派军扫平东突厥。

2.在唐朝开明的政策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1.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他做赞普期间,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

2.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3.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4.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

5.唐穆宗时,唐蕃两个政权又相约盟誓,互不侵犯。唐蕃“甥舅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三.点苍山会盟

1.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逐步统一了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定都太和城。

2.794年正月,在经历了一段摩擦和战争以后,南诏王和唐朝使团在点苍山会盟。

3.南诏积极学习中原先进技术与文化,在行政机构、生产技术与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深受唐朝的影响,社会迅速发展。

4.现存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在造型上也与今西安的唐朝小雁塔相似。

5.南诏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6.了解P30 每课一得

第六课开放与交流

一、遣唐使与鉴真东渡

1.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盛况空前。

2.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3.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来到长安,还取名为晁衡,他与大诗人李白、王维是亲密的朋友。

5.唐玄宗时期,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6.鉴真到达日本,不仅讲授佛经,还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在日本出版了《鉴真上人秘方》,鉴真葬在日本,至今在唐招提寺内安放着他的坐像。

二.玄奘西行

1.玄奘是唐朝的高僧,又称三藏法师。

2.为取经前往佛教圣地天竺。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径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一路上备尝艰辛苦难。

3.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4.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5.玄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6.他还曾把《老子》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三、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1.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2.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商人。

3.长安城的建筑布局,对周边邻国的城市建筑与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市人口近百万。

5.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两大商业区。

第七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传入阿拉伯的火药以及印刷术都是中国唐代发明的。

一、雕版印刷术

1.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

2.唐末,雕版印刷业已比较发达。

3.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

4.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

6.欧洲最初见到的中国印刷品是纸币与纸牌。

二.火药

1.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是人们在炼丹是偶然发现的副产品。

2.唐初,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3.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4.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三、赵州桥

1.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2.赵州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3.赵州桥的建筑结构科学合理,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之称。

4.赵州桥的造型美观大方,后人作诗称赞它是“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

5.赵州桥堪称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代表。

6.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的李春。

7.李春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

8.桥梁技术的发明与完善,使阻隔人们的江河变成通途。

9.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0.赵州桥体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成就的结晶。

11.阅读每课一得P43

第八课璀璨的文学艺术

一、千古吟咏的唐诗

1.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2.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

3.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4.李白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像丰富,激昂奔放,富于浪漫主义精神。

5.李白是“诗仙”。

6.李白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李白写长江的浩渺无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8.李白写黄河奔腾的气势:“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10.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他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

11.后人称杜甫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12.杜甫作品中的“三吏”,“三别”等是不朽的现实主义诗篇。

13.“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4.杜甫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6.大诗人白居易称颂他们“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

17.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观者如山”的乐舞

1.唐太宗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就很有名。

2.白居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四、“满壁风动”的敦煌艺术

1.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2.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

3.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4.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是一座瑰丽的艺术宝库。

初一历史人教版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初一历史人教版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4、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5、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之父”,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A.仓颉——缫丝 B.隶首——文字 C.嫘祖——算盘 D.伶伦——乐谱 6、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 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 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 7、“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 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 C、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8、公元前841年,()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A、汤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文王 9、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A、耧车 B、水排 C、牛耕 D、曲辕犁 既然肯定了思维导图的优越性,接下来就是如何将思维导图传授给学生。在画思维导图前让学生思考,然后进行回答,再进行提炼,而后再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所做。让学 生自然而然的引入到思维导图的学习中来。在一开始思维导图的制 作需要学生的合作共同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慢慢在 训练中掌握技巧和厘清历史线索的能力。当然,要让学生接受思维 导图,那么老师就要坚持在各种场合下面使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发 现图是可以表象思维的,然后学生就会自发地尝试运用图来表述些 什么。其实思维导图在实践中的应用就像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然后把几个小问题再细分,这样呈树形结构分布。把握住历史 事件的主干脉络,也就便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了。 现在大多数网站提供很多做思维导图的方法,例如如何利用工具软件来辅助我们画思维导图,而真正利用思维导图去帮助思维的可 能并不是太多。因此我更倾向于学生用自己方式规划出属于自己思 维的思维导图。将学习的思维过程规范化、流程化,它有利于学习 过程更主动、更规范。譬如在了解没有很强先后联系的事件或所构 成的图没有很强的顺序时,在实际运用中适于一些复习课或知识点 较散的课文,通过思维导图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还能将学生 零散的,不成逻辑的知识点汇集起来,形成有序的知识网络。在讲 到七年级秦汉科技文化时,我试着让学生把相关的科技、文化等知 识点组织起来,再把与之相关的内容一步步串联起来,形成系统认识。 对于一些时间性很强的历史事件,可以采取时间轴的方式,或者复习时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而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的知识点梳理,通过建立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思维导图,明确各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从而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 ○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4产生了宗教观念 A.○1○2○3 B.○1○3○4 C.○1○2○4 D.○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陶胚上的鱼纹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A.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 8.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 D.大汶口文化遗址 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朝代篇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 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政治制度篇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以民主推举的方式选出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目的),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依据),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作用)。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义务)。西周、西 汉、西晋实行过分封制。 4、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民族交流篇 1、秦与匈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两次通西域 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光武帝时期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因此从东汉开始,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 四、改革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 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 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 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 ⑤过群居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 三、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 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 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④能够人工取火。 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单位蟠龙一中命题人史晓华 标准优秀良合格不合格 评价 1.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隋文帝统治时期B.隋炀帝统治时期C.唐太宗统治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 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3.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公元()年: A.公元581年B.公元589年C.公元605年D.公元618年 4.唐太宗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下列属于贞观名臣的是:() A.姚崇房玄龄 B.宋璟杜如晦C.房玄龄杜如晦 D.姚崇宋璟5.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6.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①出现了曲辕犁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创建了四十多处水利工程④出现了翻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在唐朝繁华的大都市中,现在不是省会城市的有:()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8.唐朝时中日交往的重要人物是:() A.鉴真 B.玄奘 C.戒日王 D.戒贤9.下列属于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龙门石窟 B. 敦煌石窟 C.云冈石窟 D. 大同石窟 10.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B.南诏C.回纥D.匈奴 1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黄河大桥B长江大桥C.玉带桥D.赵州桥12.对唐朝“坊”的解释正确的是:() A.住宅区B.手工业作坊C.商业区D.防洪大坝 13.唐代文坛中最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14.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王献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欧阳询1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 B.《古兰经》 C.《木兰辞》 D.《圣经》 16.今天的印度半岛唐朝时称:() A.大食B.罗马C.天竺D.波斯 17.“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瓷器来借代,那么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瓷器珍品是:()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 18.在小说《西游记》中,下列哪个人物有历史原型:() A.唐僧B.孙悟空C.猪八戒D.沙和尚 19.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B.东汉C.东晋D.唐朝 20.下列能够准确形容武则天统治的是:()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二.读图学史(20分): 21.①上图中,是筒车,主要用来;是曲辕犁。(每空2分,共6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时间:45分钟总分:6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部编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复习资料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生产工具的革新:原始社会初期(打制石器)——原始社会中期(磨制石器)——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达到鼎盛)——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云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地点用火工具制造地位 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 知道用火粗糙的石器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约70-20万 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学会使用和长期保 存火种(天然火) 打制石器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 之一 山顶洞人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人工取火 开始掌握磨光和 打孔技术、骨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区别。 原始居民距今 时间 地区 农 业 家畜业 房屋 样式 生产 工具 手工业 河姆渡人 约 7000 年 浙江余姚河 姆渡村 (长江流域) 水 稻 饲养猪 狗水牛 干栏式骨耜 制作黑陶、玉器和乐器骨哨、使 用天然漆、雕刻技术 半坡人 约 6000 年 陕西西安东 部半坡村 (黄河流域) 粟 饲养猪 狗等 半地 穴式 石器、 角器、 骨器等 制作彩陶、乐器、纺织、制衣等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时间:9000-7000年前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2.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大战蚩尤,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种植水稻,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民通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时间地点流域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流域 2、体质形态 3、北京人使用的工具____________生产活动 4、取火方式最早使用还会火的使用意义 5、社会组织(生产关系)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这就形成了 6、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流域 2、体质形态 3、使用的工具____________但已经掌握、技术 4、取火方式开始使用生产生活、、还能生活用品 5、观念懂得会用缝制衣服死后要 6、社会组织(生产关系)由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下来,居住在一起,使用的工具,,,没有的差别※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共同点 不同点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

2、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距今时间_ ___ 地点__ ___流域工具___ __用耕地 2、生产状况种植制造、和 3、生活状况住房子过生活已经挖掘饲养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_ ___ 地点__ ___流域 2、生产工具__ _ 用和等开垦土地用收割庄稼 用骨制、、打猎捕鱼 3、生产状况种植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 4、生活状况住房子屋内有,供和用主食有副食有、、等会、、饲养等动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 、和的国家。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_ _ 地点__ __流域出现_ __陶和_ _ __陶 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 __的发展 3、华夏之祖 一、炎黄战蚩尤 二、黄帝----“人文初祖” 1、黄帝建造制作还教人们发明为后世的奠定了基础 2、他的妻子发明 3、他的属下发明了编出了 4、后人尊称黄帝为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地点流域 2、品质尧,舜, 禹 3、禅让→→这种的办法,叫做 四、原始社会结束 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 原因,, 意义(1) (2) (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完整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西周C.秦朝D.汉朝 2.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在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30年D.公元221年 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唐·李白。此诗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B.齐桓公C.周武王D.汉武帝 4.秦统一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在中央设的官职是①太尉②丞相③御史大夫④郡守⑤县令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③④⑤ 5.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这一称呼最早始于()A.黄帝时期B.夏启时期C.秦始皇时期D.汉武帝时期 6.为巩固统一,加强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秦朝统一了文字。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 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东起辽东,西起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8.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拓疆土,加强集权,强化专制,其中,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措施是()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制度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C.焚书坑儒D.开灵渠,修长城 9.与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秦末农民战争B.楚汉之争C.长平之战D.秦统一六国 10.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这一史实有关的成语是()A.破釜沉舟B.四面楚歌C.项庄舞剑D.三顾茅庐11.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陈胜、吴广起义B.秦朝的暴政C.修建阿房宫D.项羽、刘邦起义 12.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3.西汉的建立者是() A.项羽B.刘邦C.刘秀D.刘彻 14.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汉文帝时期B.汉景帝时期C.汉武帝时期D.汉元帝时期 15.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的措施是() A.重视人才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设立太学D.削弱封国势力1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排斥诸子百家的学说B.排斥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C.排斥法家和道家学说D.排除法家以外的各家学说 1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C.汉武帝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建立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开凿灵渠,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的暴政(秦朝灭亡的原因) (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残酷的刑法;(4)秦二世更加残暴,与赵高狼狈为奸 2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意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最终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政治上措施)“推恩令”与刺史制度的实施与来源: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2(思想文化上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还在长安兴办太学 影响:从此,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3(经济上措施)盐铁专卖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请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在答题卡里。(共4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 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④ D、①②④ 5、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 ④ D、③④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 A、女娲 B、伏羲氏 C、神农氏 D、禹 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 B、舜 C、黄帝 D、炎帝 1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 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 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 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2、“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3、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元 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地点:云南元谋 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 地位:直立行走。 工具:打制石器;用火:天然火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特点: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 用火:人工取火 距今约6000多年 河 姆渡居 民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地点:浙江余姚(南方长江流域) 房屋:干栏式建筑 (优点:通风、防潮) 农作物:水稻 工具:磨制石器 陶器:黑陶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相同点: (1)都从事农业生产;(最重要) (2)都过着定居的生活; (3)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原始农业的发展: 1.我国是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兴起的区域: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从刀耕火种到用耒耜等工具进行耕种; 原始农业出现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出现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不同点: (1)房屋的结构不同; (2)种植的农作物不同; (3)陶器不同:半坡用彩陶,河姆渡用黑陶 不同点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炎黄联盟 1. 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炎帝,结成炎黄联盟。 2. 炎黄联盟在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3. 形成华夏族。 4. 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黄帝的贡献 炎帝:原始农业、手工业、乐器琴瑟、天文历法知识; 黄帝:衣食住行、军事。 下属仓颉发明文字; 妻子嫘祖养蚕抽丝 禅让制 代表人物:尧舜禹 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 (有才能的人) 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 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分封的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对象:宗亲、功臣 含义:将宗亲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并定期纳贡。 作用:保证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测试B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某考古兴趣小组为了探寻原始人类的遗迹,在专家指导下发掘出一些远古遗物,你认为最能说明这是原始人类遗迹的应该是()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 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 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 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 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 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 ○4产生了宗教观念A. ○1○2○3 B. ○1○3○4 C. ○1○2○4 D. ○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右图陶胚上的鱼纹 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A. 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 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 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 化家畜 D. 说明人们通过捕鱼来增补食物 8 .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10.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试卷含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B.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2.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学家。以下属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成就是 A.首创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B.擅长开刀等外科手术 C.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D.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 3.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叫“光武中兴”,他是 A.刘邦B.曹操C.光武帝刘秀D.汉武帝 4.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变化 5.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6.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革命。导致这场“革命”的造纸技术革新家是() A.张角B.蔡伦C.董仲舒D.张衡 8.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孕育出了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与概念范畴的中医学。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 A.擅长针灸的华佗B.尝遍百草的神农氏 C.使用“四诊法”的扁鹊D.“治未病”的张仲景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测试题出题人:李秀芳 一、选择题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 2.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6.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7.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去皮后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 A. 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8.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 9.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人文初祖是指() A.尧B.禹C.黄帝D.炎帝 11.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黄帝 B.尧C.舜D.禹 12.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 13.孙中山曾写文:“中华开国几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孙中山赞扬的是() A.黄帝 B.尧C.舜D.禹 1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②过上定居生活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5.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②普便使用磨制石器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和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 1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二、非选择题 18.识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明的起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起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而的?( ) A.女娲捏出出的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 .猴子变化而的D.由古猿进化而的 2.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 B.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 .元谋县是中华明的发地 D.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 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山顶洞D.半坡原始人 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

.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 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 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 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①④ D.③④ 8.右面的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D.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 .甘薯、玉米D.水稻、粟 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doc

隋唐时期 1.隋朝: 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 589 年,隋灭陈,统一了全国。 2.唐朝: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统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加强,他的年号为贞观,故称其统治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原因或内容有: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不过分压榨农民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戒奢从简,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⑤发展科举⑥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时期,先后进谏200 多次的名臣是 _魏征。 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3.武则天 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 ......... 周政治)。 4.“开元盛世”:在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原因:唐玄宗任用贤才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吏治,注重节俭,重视生产,重用贤臣】。 繁荣表现:①农业:唐代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_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唐代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饮茶之风盛行。 ②手工业:唐代瓷器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世界工艺的珍品唐三彩。 .... ③商业:唐都城长安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长安的布局市为商业区,坊为住宅区。市、坊分开。 5.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6.科举制度: (1)创立:隋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长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②武则天设置了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发展: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只准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出题,用八股文作答。 (4)废除:科举制延续了1300 多年,直到 1905 年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科举制的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文学艺术发展,有利于唐诗繁荣。 7.隋唐大运河 (1)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中心:洛阳,南起余杭(浙江),北至涿郡(今北京)。 (3)联结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4)跨越省份: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和北京天津两直辖市,全长2000 多千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 A、陕西西安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余姚 3、北京周口店有我国著名的古人类遗址。在这个地区生活过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头部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B、使用打制石器, 过群居生活 C、用火取暖和烧烤食物 D、种植水稻 5、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粟就向东传人日本、朝鲜,向西传人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原始社会农业生产中主要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黄帝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6、2016 年 2 月 29 日,“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在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落幕。河姆渡 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粟 D、黄瓜 7、我国已有 48 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是()

A、使用天然火 B、住干栏式房屋 C、挖水井 D、制彩陶 8、“炎联蚩败统天下,种养车行屋建藩。教化群生兴社会,中华始祖拜轩辕。”该诗句歌颂了谁 的主要功绩()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皇帝 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是() A、尧 B、舜 C、鲧 D、禹 10、《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描写反映 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轩辕于是修养道德,整顿军队,研究四季变化特点,种植谷物, 安抚人民,丈量四方的土地……以与炎帝 (人名) 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而得其志。蚩尤 (人名) 作乱,不用帝命。……帝乃 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2007 年 4 月 18 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 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 30000 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 106 米,单眼长 3 米多、鼻高 8 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式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 在中国文明史上,他有咋样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