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_各章复习题(土壤+植物)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_各章复习题(土壤+植物)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_各章复习题(土壤+植物)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_各章复习题(土壤+植物)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各章复习题土壤+植物

土壤部分 (2)

Chapter 1 土壤农化分析基础 (2)

Chapter 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7)

Chapter 3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11)

Chapter 4 土壤氮的测定 (15)

Chapter 5 土壤磷的测定 (23)

Chapter 6 土壤钾的测定 (27)

Chapter 7 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 (30)

Chapter 8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 (32)

Chapter 9 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 (34)

Chapter 10 土壤中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测定 (37)

Chapter 11 土壤中硅铁铝的测定 (38)

植物部分 (40)

Chapter 12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水分测定 (40)

Chapter 13 植物灰分和各种营养元素的测定 (41)

Chapter 14 农产品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析 (42)

Chapter 15 农产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43)

Chapter 16 籽粒中油脂和脂肪酸的测定 (46)

Chapter 17 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分析 (47)

土壤部分

Chapter 1 土壤农化分析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蒸馏水——利用水与杂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蒸馏,去除杂质后制得的水。

2. 去离子水——水流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后制得的水。(也称:离子交换水)

3. 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原因引起的、变异方向一致的误差,可测定并予以校正,又称

可测误差或易定误差。

4. 偶然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变异方向不定的误差,一般难以测定,又称随机

误差。

5. 对照试验——用标准物质(或参比样品)或标准方法(或参比方法)与待测样品或待测方法同时进行

相同的分析测定,所得结果可用于检验和校正样品测定值。

6. 空白试验——除了不加样品外,完全按照样品测定的同样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的试验,所得结果

(空白试验值)可用以校正样品测定值。

7. 回收试验:在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组分,与等量的另一份相同的试样进行平行分析, 求得加入的被

测组分的回收率, 由回收率检查系统误差的大小。

8. 回收率:%100?=已知量

测定值回收率,可作为分析方法准确度的指标。

9. 工作曲线——用一系列标准溶液完全按照样品测定的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进而得到的描述待测

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值或仪器响应值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10. 标准曲线——用一系列标准溶液获得的,用于描述标准物质的量或浓度与相应的测定值或仪器响应值

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11. 允许相差——是衡量分析结果精密度是否复合要求的一种相对标准。若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差超过

允许相差,则应重做。

二、填空

1. 一般常用两种方法来制备实验室用纯水: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相应地,所制得的水称为:________

水和________水。(蒸馏 离子交换 蒸馏 去离子(或离子交换))

2. 农化分析用纯水的pH 要求________,电导率要求________。(6.5 ~ 7.5 ≤ 2 ~ 1 μS·cm -1)

3. 电导率在________左右的普通纯水即可用于常量分析,某些微量元素分析和精密分析需要用________

以下的优质纯水。(5 μS·cm -1 1 μS·cm -1)

4. 我国化学试剂的规格一般是按纯度来划分的,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级。(优级纯 分

析纯 化学纯)

5. 我国化学试剂的规格一般是按纯度来划分的。对于农化分析常规项目,一般用________纯试剂配制溶

液,标准溶液和标定剂通常用________纯试剂配制。对于微量元素等精密项目的分析,用________纯试剂配制一般溶液,用________纯试剂配制标准溶液。(化学纯 分析纯或优级纯 分析纯 优级纯或更高纯度)

6. 使用硼砂(Na 2B 4O 7·H 2O )作为基准试剂配制溶液时,在称重前应作如下处理:________。(在盛有蔗

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一周)

7. 玻璃器皿的洗涤要则是________,一般先用________水洗刷,再用少量的________水淋洗2-3遍即可,

洗净的器皿内壁应________。一般污痕可用洗衣粉刷洗或用________洗液浸泡后再洗。(用毕立即洗 自来 纯 能均匀地被水湿润,不沾水滴 铬酸)

8. 滤纸一般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________滤纸供一般的定性分析用,________滤纸供精密的

定量分析用,________滤纸不可用于重量分析。(定性定量定性定量定性)

9.测土壤速效磷时选用____________滤纸,测土壤速效钾时选用____________滤纸。(定量定性)

10.农业化学分析误差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过程,其次才是________过程。(样品采集样品制

备分析)

11.农化分析误差的按照来源分为:____________误差、____________误差和____________误差。其中

____________误差对农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采样称样分析采样)

12.农化分析一般需重复________次,评价某一测定方法需重复________次左右。(1~3 10)

三、单选题

1.农化分析用纯水的电导率要求()。B

A. ≤ 10μS·cm-1

B. ≤ 2 ~ 1 μS·cm-1

C. ≥ 5 μS·cm-1

D. ≥ 10 μS·cm-1

2.关于土壤农化分析中试剂的选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一般用化学纯试剂配制溶液,而标准溶液和标定剂通常用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

B. 微量元素的分析一般用分析纯试剂配制溶液,用优级纯或纯度更高的试剂配制标准溶液。

C. 选用试剂时应当注意,由于不同级别的试剂价格相差很大,所以不需要用高一级的试剂时就不要用。

D. 工业用的试剂即使经检查不影响测定结果,也是不可以用的。

3.使用硼砂(Na2B4O7·H2O)作为基准试剂配制溶液时,在称重前应作()处理。B

A. 置于干燥器内干燥4~6小时

B. 置于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一周。

C. 置于105~110℃的烘箱中干燥4~8小时

D. 置于180~200℃的烘箱中干燥4~8小时

4.关于化学试剂的存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总的要求是:―分门别类,通风阴凉‖。

B. 易燃、易爆、易挥发性试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

C. H2O2、HF试剂应贮存在玻璃瓶中。

D. Vc见光易分解,应当放在棕色瓶中或用黑色的纸包好,贮存在黑暗的地方。

5.试剂贮存时,以下不可放在一起的试剂是()。 B

A.硫酸与草酸;B.硫酸与氨水;

C.盐酸与硝酸;D.硝酸与磷酸。

6.下列关于玻璃器皿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软质玻璃(普通玻璃),多制成不需要加热的器皿。

B. 硬质玻璃(硼硅玻璃),可制成加热的器皿。

C. 硬质玻璃器皿可用于硼、锌、砷元素的测定。

D. 硬质玻璃器皿不能用于硼、锌、砷元素的测定。

7.下列关于器皿洗涤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一般用自来水洗刷,再用少量的纯水淋洗2-3遍即可。

B. 洗净的器皿内壁应能均匀地被水湿润,不沾水滴。

C. 一般污痕可用洗衣粉刷洗或用铬酸洗液浸泡后再洗。

D. 若用洗液,用过的洗液不可倒回原瓶继续使用。

8.下列关于塑料器皿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塑料器皿可用于存放有机溶剂。

B. 塑料器皿用来贮存水、标准溶液时,比玻璃容器更优越。

C. 塑料器皿不可用来贮存HF、强碱溶液,但可贮存浓硫酸、浓硝酸、溴水等强氧化剂。

D. 塑料器皿不适用于微量元素的分析工作。

9.农业化学分析误差的最大来源是()。D

A.系统误差

B.分析误差

C.偶然误差

D.采样误差

10.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误差可通过多做平行试验进行克服。( ) C

A.试剂不纯

B.天平不准

C.室温波动

D.方法本身的不足

11.下列关于农化分析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 土壤农化分析的误差主要来源于采样误差,其次才来自于分析误差。

B. 分析误差包括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C. 偶然误差的减免方法是:仔细地进行多次平行试验,取其平均值。

D. 误差可以被消除。

12.下列关于空白试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加标准物质

B. 不加样品

C. 测定步骤和条件完全同样品

D. 所得结果可用以校正样品的测定值

13.21. 浓盐酸(1.19 g/cm3, 37 %)的摩尔浓度约为()。 A

A. 11.6

B.16

C.18

D.36

14.22. 浓硫酸(1. 84 g/cm3, 96 %)的摩尔浓度约为()。C

A. 11.6

B.16

C.18

D.36

15.23. 配1L 1mol·L-1盐酸溶液约需浓盐酸(1.19 g/cm3, 37 %)()mL。A

A. 86

B.63

C.28

D.56

16.24. 配1L 1mol·L-1硫酸溶液约需浓硫酸(1.84 g/cm3, 96 %)()mL。D

A. 86

B.63

C.28

D.56

17.25. 实验室用普通蒸馏水(三级水)的电导率应小于()。 C

A.0.05 μs/cm B.0.5 μs/cm C.5.0 μs/cm D.20 μs/cm

18.27. ()不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D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 提纯试剂

D. 增加平行试验

19.29. 下列关于器皿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 瓷器皿不能接触氢氟酸。

B. 银、镍、铁坩埚不适用于Na2CO3熔融法分解样品。

C. 玛瑙器皿不得加热,可用水浸洗。

D. 聚四氟乙烯塑料可制成坩埚,用于HF-HClO4法消煮样品。

20.30. 关于对照试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用标准物质(或参比样品)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相同的分析测定。

B. 用标准方法(或参比方法)与待测方法同时进行相同的分析测定。

C. 除不加样品外,完全按照样品测定的同样操作步骤和条件进行测定。

D. 所得结果可用于检验和校正样品测定值。

26. 可用作标准试剂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为()。C

A. 优级纯硫酸锌

B. 优级纯氯化镁

C. 优级纯氯化钾

D. 优级纯硫酸铜

28. 不符合农化分析用纯水电导率要求的是()。D

A. 0.01μS·cm-1

B. 0.1 μS·cm-1

C. 1 μS·cm-1

D. 10 μS·cm-1

四、多选题

1.根据实验室用水标准,对实验室用水的()项目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ABCDE

A. pH

B. 电导率

C. 可氧化物限度

D. 吸光度

E. 二氧化硅含量

2.符合农化分析用纯水电导率要求的是()。ABC

A. 0.01μS·cm-1

B. 0.1 μS·cm-1

C. 1 μS·cm-1

D. 10 μS·cm-1

E. 100 μS·cm-1

4. 我国化学试剂的标准及代号为()ABC

A. 国家标准(GB)

B. 行业标准、部颁标准(HG)

C. 企业标准(Q/HG)

D. 部颁标准(QG)

E. 行业标准(GB)

1. 3. 单项分析用的纯水有时需作单项检查,例如,测定氨时须检查()。AB

A. 无氨

B. 无酸碱

C. 无磷

D. 无钾

E. 无钙

2. 5.下列关于试剂选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农业化学常规分析中,一般用化学纯试剂配制溶液,而标准溶液和标定剂通常用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

B. 微量元素的分析一般用分析纯试剂配制溶液,用优级纯或纯度更高的试剂配制标准溶液。

C. 选用试剂时应当注意,由于不同级别的试剂价格相差很大,所以不需要用高一级的试剂时就不要用。

D. 有时,工业用的试剂经检查不影响测定结果,那也是可以用的。

E. 工业用的试剂即使经检查不影响测定结果,也是不可以用的。

3.7. 能作为标准物质的化学试剂,一般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BCD

A. 化学性质稳定

B. 物质组成严格符合化学式

C. 分子量较大

D. 稳定

E. 不含结晶水

4.8. 关于硼砂(Na2B4O7·H2O)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 常作为标定标准碱溶液的基准试剂。

B. 常作为标定标准酸溶液的基准试剂。

C. 作为基准试剂时,应预先置于盛有蔗糖和食盐饱和水溶液的干燥器内平衡一周。

D. 作为基准试剂时,应预先置于105~110℃的烘箱中干燥4~8小时。

E. 作为基准试剂时,应预先置于干燥器内干燥4~8小时。

5.9. 关于农化分析中溶液的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 配制的溶液一般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B. 配混和溶液时,要考虑物质加入的顺序。

C. 某些试剂应当现配现用,例如,钼锑抗试剂。

D. 对于盐酸、氢氧化钠、硫酸亚铁等,如果要得到精确浓度的溶液,可先粗配,再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E.采用基准物质配制标准溶液时,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干燥或平衡处理。

6.10. 关于化学试剂的存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E

A. 总的要求是:―分门别类,通风阴凉‖。

B. 氨水可与硫酸、硝酸等一同贮存与试剂橱内。

C. H2O2、HF应贮存在玻璃瓶中。

D. Vc见光易分解,应当放在棕色瓶中或用黑色的纸包好,贮存在黑暗的地方。

E. 氯化亚锡易被空气氧化,应注意密封保存。

7.下列关于玻璃器皿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 软质玻璃(普通玻璃)热膨胀系数小,易炸裂、破碎,多制成不需要加热的器皿。

B. 硬质玻璃,也称硼硅玻璃,热膨胀系数大,可耐较大温差,可制成加热的器皿。

C. 硬质玻璃器皿不能用于B、Zn、As的测定。

D. 硬质玻璃器皿可用于B、Zn、As的测定。

E. 紫外分光光度法所用的比色皿为石英玻璃制品。

8.下列关于器皿洗涤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 总的要求是―用毕立即洗‖。

B. 一般用自来水洗刷,再用少量的纯水淋洗2-3遍即可。

C. 洗净的玻璃器皿内壁应能均匀地被水湿润,不沾水滴。

D. 一般污痕可用洗衣粉刷洗或用铬酸洗液浸泡后再洗。

E. 有时需根据污垢的化学性质选用适当的洗液浸泡洗涤。用过的洗液都应到回原瓶,还可继续使用。

9.下列关于器皿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 NaO 2(过氧化钠)及其他碱性熔剂也不能在瓷器皿中熔融。

B. 玛瑙器皿不能加热,不能用水浸洗,只能用酒精擦洗。

C. 银、镍、铁三种金属器皿的表面都易氧化而改变重量,不能用于沉淀物的灼烧和称重。

D. 当分析要求很高时,需要对滴定管、移液管等定量器皿的刻度进行校准。

E. 塑料器皿不能用于存放有机溶剂,但可用来贮存水、标准溶液等。

10. 14. 下列关于塑料器皿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A. 塑料器皿不能用于存放有机溶剂。

B. 塑料器皿用来贮存水、标准溶液时,比玻璃容器更优越。

C. 塑料器皿可用来贮存HF 、强碱溶液,但不可贮存浓硫酸、浓硝酸、溴水等强氧化剂。

D. 聚四氟乙烯塑料器皿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很好,使用温度可达到250~300℃。

E. 塑料器皿特别适用于微量元素的分析工作。

11. 以下哪些原因引起的误差无法通过多做平行试验进行克服。( ) ABD

A.试剂不纯

B.天平不准

C.室温波动;

D.方法本身的不足

E. 操作的偶然失误

12. 16. 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来源于( )等方面。 ACE

A.仪器

B. 天气变化

C.分析方法

D. 数据读错

E.试剂

13. 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 ABCD

A.进行对照试验

B.进行空白试验

C. 提纯试剂

D. 校准仪器、量具

E. 增加平行试验

14. 18. 下列关于农化分析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DE

A. 土壤农化分析的误差主要来源于采样误差,其次才来自于分析误差。

B. 分析误差包括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C. 系统误差的减免方法是:仔细地进行多次平行试验,取其平均值。

D. 误差不可以被消除,但可降到最低限度。

E.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主要是由系统误差决定的,精密度则是由偶然误差决定的。

15. 19. 关于空白试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E

A. 加标准物质

B. 不加样品

C.一定要采用标准方法

D. 测定步骤和条件完全同样品

E. 所得结果(空白值)可用以校正样品的测定值

16. 20. 关于土壤农化分析结果的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E

A. 分析结果可表示为x s x 。

B. 常量成分分析结果一般以%表示,如土壤有效养分和微量元素等微量成分的分析结果一般以mgl·kg -1表示。

C. 使用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 -1, mmol·L -1)作为单位时,须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及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D. ppm 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ppm = 10-6 = 1 mg·kg -1。

E. 习惯上,全量测定结果多以烘干土样质量计,而速效养分测定结果则可以风干土样质量计,但须标明。

五、问答题

1. 如何进行土壤农化分析用纯水的质量检查?

(1)外观:无色透明、无沉淀

(2)pH :6.5 ~ 7.5 检查方法:pH 计测定

(3)电导率:≤1~2 μS·cm -1 检查方法:电导仪测定

(4)Cl -:无Cl -反应(加AgNO 3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5)Ca 2+、Mg 2+:遇草酸(铵)无反应

(6)NH 3:<0.05 mg/L

(7)单项分析用的纯水有时需作单项检查,普通去离子水用于钼蓝比色法测磷、硅时,应特别注意水质的检验。

2.蒸馏水和去离子水各有什么优缺点?哪些场合不宜使用普通纯水?

蒸馏水由于经过高温处理,不易霉,但常含有少量金属离子。

去离子水纯度较高,但含有少量微生物,易霉变,不宜久放。

作微量元素分析、精密仪器分析、土壤农化分析方法的研究时,不宜使用普通纯水,需要使用纯度更高的水

3.如何选用合适规格的试剂?

4.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基准物质的确定:基准试剂的含量指标应该在99.9% ~100.1% 。必须化学性质稳定、物质组成严格符合化学式、分子量较大。

(2)基准物质必须经干燥或平衡处理后才能使用。

(3)选用精度符合要求的定量仪器和器皿,如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枪)等。

(4)注意所选用试剂的纯度、水的纯度等。

(5)操作要特别细心和精确。

(6)标准溶液的误差<±0.2 %。

5.简述土壤农化分析中误差的来源及控制误差的途径。

农化分析的误差主要来源于采样误差,其次是称样误差,最后才是分析误差。(1分)(1)采样误差来源: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制备过程。减免方法:①根据目的和要求选用正确的采样方法;②适当增加采样点数。(1分)

(2)称样误差来源:称样过程中由于样品没有混匀而产生的误差。减免方法:①根据要求将待测样品充分磨细混匀;②称样时多点挑取样品。(1分)

(3)分析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分析误差。①系统误差减免方法:对照试验、空白试验、试剂提纯、仪器校准、回收试验等。②偶然误差减免方法:多次测定取平均值。(2分)

6.如何降低农化分析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对照试验、空白试验、试剂提纯、仪器校准、回收试验

六、计算题

1.计算:欲配制浓度为100 mg/L P2O5和100 mg/L K2O 标准溶液混合液1000 mL,需KH2PO4和KCl各多

少克?(已知原子量:K=39.1,H=1.0,P=31.0,Cl=35.5)

答:设需要KH2PO4 xg,KCl yg .

x ? 31.0 / (39.1 + 1.0?2 + 31.0 + 16.0?4)

= (100/1000) ? (1000/1000) ? (31.0?2) / (31.0?2 + 16.0?5) (4分)

x ? 39.1 / (39.1 + 1.0?2 + 31.0 + 16.0?4) + y ? 39.1 / (39.1 + 35.5)

= (100/1000) ? (1000/1000) ? (39.1?2) / (39.1?2 + 16.0) (4分)

解得:x =0.192,y = 0.0533 (2分)

即:需要KH2PO4 0.192 g,KCl 0.0533 g

Chapter 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一、名词解释

12.四分法——一种常用的样品缩分方法,目的在于在不改变试样平均组成的情况下缩小试样量。将土样

混匀后放在塑料盘或塑料布上平铺,(或堆成圆锥形后再将锥顶压平,通过锥顶面的圆心)画两条对角线将样品分成四等份,留取对角的两等份混合,其余弃去。

13.混合样品——由采样单元内若干个采样点所采的土样均匀混合而成。

二、填空

13.采集土壤样品应遵守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代表性典

型性对应性适时性防止污染)

14. 3. 土壤样品的制备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匀和装瓶等。(风干磨细过筛)

15. 4. 常压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时,烘干温度为________,在此温度下,土壤________水被蒸发,而

________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105±2℃吸着结构)

16. 5. 分析土壤的物理性状、速效养分含量、pH、CEC等时,土样过____________目筛,分析土壤的全量

养分、有机质含量等时,土样过____________目筛。(20 60~100)

17. 6. 过20目的土样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等项目的分析,过100目的土样适用于________、

________、等项目的分析。(速效养分含量pH (CEC)全量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

1. 根据是否保持土壤的原有结构,可将土壤样品的类型分为________样品和________样品,农化分析中常

采用_______样品。(扰动型原状土扰动型)

2.根据采样点数分为________样品和________样品,农化分析中常采用_______样品。(单点混合混合)

三、单项选择

21. 1. 关于混合土样的采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土壤的均一程度是决定采样点数最主要的因素。

B. 应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S、N、W等形)随机布点。

C. 每一采样点的厚度、深浅、宽窄可以不一致。

D. 一般采集耕层土壤。

22. 2. 关于土样采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每一采样点的厚度、深浅、宽窄应大体一致。

B. 布点时一般要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等。

C. 用点取法采集剖面土壤样品时,应自上而下分层采样。

D. 用段取法采集剖面土壤样品时,应自上而下整层地均匀采样。

23.关于采集用于测定微量元素的土样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 经土壤调查后,把土壤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单元,分别采集混合土样。

B. 附上标签,标签一式二份,一份放在装土样的袋子里,一份系在袋口。

C. 选用不锈钢、塑料或尼龙工具。

D. 将土样铺放在废旧报纸上进行土样的缩分。

24. 4. 过20目筛的土样不适用于分析()项目。 B

A. 速效养分

B. 全量养分

C. pH

D. CEC

25. 5. 过20目筛的土样不适用于分析()项目。 B

A. 速效养分

B. 有机质

C. pH

D. CEC

26. 6. 过100目筛的土样适用于分析()项目。 B

A. 速效养分

B. 全量养分

C. pH

D. CEC

27.过100目筛的土样适用于分析()项目。 B

A. 速效养分

B. 有机质

C. pH

D. CEC

28.8. 除某些特定目的的研究外,土壤农化分析中一般采用()土样。A

A. 风干

B. 烘干

C. 新鲜

D. ABC都常采用

29.9. 关于土壤样品的制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A. 剔除植物残茬、石块、铁锰结核、石灰结核等非土壤成分。

B. 为加速干燥,将土样置于105℃下烘干。

C. 经充分磨细后,过筛时弃去不能通过的部分。

D. 不经过磨细,将土样直接过100目筛,取通过筛孔的部分进行全量养分的测定。

30.10. 关于土壤样品的制备,下列操作错误的是()。C

A. 剔除植物残茬、石块、铁锰结核、石灰结核等非土壤成分。

B. 将土样,放在塑料盘或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摊成薄层,置于室内通风阴干。

C. 为加速干燥,将土样置于太阳下暴晒。

D. 将经磨细后全部过20目筛的土样混匀铺平,从中随机多点取出10~20克,进一步磨细,全部过100

目筛。

31.12. 关于常压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不适用于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

B. 烘干温度常采用105±2℃。

C. 烘干温度下,土壤有机质不发生分解。

D. 烘干温度下,土壤结构水被蒸发,而吸着水不致被破坏。

32.13. 土壤的吸湿水为5%,则10.000g风干土的烘干土重为()。 C

A.9.500g B.10.500g C.9.524g D.9.425g。

33.14. 计算土壤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时,一般用()土作为计算的基础。 A

A. 烘干

B. 风干

C. 新鲜

D. ABC都可

11. 常压烘干法不适用于()土壤含水量的测定。B

A. 矿质土和有机土

B. 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

C. 矿质土和有机质含量<20%的土壤

D. 有机

土和有机质含量<20%的土壤

四、多项选择

17. 1. 采集土壤样品应遵守的原则有:()。ABCDE

A. 代表性

B. 典型性

C. 对应性

D. 适时性

E. 防止污染

18. 2. 关于混合土样的采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E

A. 每一采样点的厚度、深浅、宽窄可以不一致。

B. 应按照一定的采样路线(S、N、W等形)随机布点。

C. 土壤的均一程度是决定采样点数最主要的因素。

D. 如果所采集的土样量太多,可混匀后随意弃去一部分。

E. 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等特殊点。

19. 3. 关于混合土样的采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D

A. 土壤的均一程度是决定采样点数最主要的因素。

B. 一般采集耕层土壤。

C. 每一采样点的厚度、深浅、宽窄应大体一致。

D. 如果所采集的土样量太多,可用四分法进行缩分

E. 在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等特殊点必须布点。

20. 4. 对于土壤()项目的分析,最好使用新鲜样品。ABCDE

A. pH

B. NO3--N

C. NH4+-N

D. 团粒结构

E. 低价铁

21. 5. 过20目筛的土样适用于分析()项目。ACD

A. 速效养分

B. 全量养分

C. pH

D. CEC

E. 有机质

22. 6. 过100目筛的土样适用于分析()项目。BE

A. 速效养分

B. 全量养分

C. pH

D. CEC

E. 有机质

23.7. 过100目筛的土样不适用于分析()项目。ACD

A. 速效养分

B. 全量养分

C. pH

D. CEC

E. 有机质

24.8. 关于土壤样品的制备,下列操作错误的是()。BCDE

A. 剔除植物残茬、石块、铁锰结核、石灰结核等非土壤成分。

B. 为加速干燥,将土样置于105℃下烘干。

C. 为加速干燥,将土样置于太阳下暴晒。

D. 经充分磨细后,过筛时弃去不能通过的部分。

E. 不经过磨细,将土样直接过100目筛,取通过筛孔的部分进行全量养分的测定。

25.10. 关于常压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不适用于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

B. 烘干温度常采用105±2℃。

C. 烘干温度下,土壤吸着水被蒸发,而结构水不致破坏。

D. 烘干温度下,土壤有机质不能发生分解。

E. 烘干后的土样应立即趁热称重。

五、问答

7.简述采集土壤样品应遵守的原则。

(1)代表性:指采集的样品能反映所要研究的总体的情况。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2)典型性:指采样点的性状能反映所要了解的总体的情况。

(3)对应性:根据分析目的,采样时要注意时间与空间上的对应性;有时还要注意土壤样品与生物样品之间的对应性。

(4)适时性:指采样时间和采样周期

(5)防止污染:特别是对于微量元素分析更要注意防止污染。

8. 2.混合土样的采集应符合哪些要求?

(1)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量均匀一致

(2)采样点数一般每个采样区内的采样点可在5~20个范围内,不宜少于5个点。

(3)采样点的配置常见的采样路线S、N、W形

(4)各点要一致(厚度、深浅、宽窄)

(5)采样时间和频率一般在晚秋或早春采样

(6)避免特殊点避免田边、路边、特殊地形、堆放过肥料的地方

(7)采样量一个混合样品的重量在1 kg左右。如果量很多,可用四分法进行缩分

(8)标签和采样记录。

9. 3. 不同的分析项目对土样细度有何要求?为什么?

10.4. 简述风干土壤样品的制备过程。

(1)风干:室温下干燥土样,有时也采用烘干(35~60℃)的方法。

(2)粉碎:剔除非土壤成分,适当磨细。

(3)过筛:不同的分析项目对筛孔有不同的要求。分析物理性质、速效养分、pH、CEC等用20目样。

分析全量养分、有机质等用60~100目样。

(4)保存:防止霉变,防止污染。

11.5. 风干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六、计算

Chapter 3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

18. 土壤有机碳含量折算成有机质含量的换算系数为________。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外加热重铬酸钾

容量法的氧化率校正系数为________,水合热重铬酸钾容量法的氧化率校正系数为________。(1.724

1.1 1.3)

19.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时,结果的计算公式为

()724.11.10.35c 001????-??=?-k

m V V V kg g )土壤有机质(,式中1.1的含义是____________,1.724的含义是____________。(氧化校正系数 土壤有机碳换算成土壤有机质的平均换算系数)

20. 采用水合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时,结果的计算公式为

()724.13.10.35c 001????-??=?-k

m V V V kg g )土壤有机质(,式中1.3的含义是____________,1.724的含义是____________。(氧化校正系数 土壤有机碳换算成土壤有机质的平均换算系数) 21.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原理是:在油浴温度________、沸腾时间________的外加热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过量的________溶液氧化土壤碳,过量的________用________标准溶液来滴定,从所消耗的________的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180℃ 5分钟 K 2Cr 2O 7-H 2SO 4 K 2Cr 2O 7 FeSO 4 K 2Cr 2O 7) 22.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时,油浴后的溶液颜色应为______,如果以________颜色为主,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弃去重做,重做时要________重铬酸钾用量或________称样量。(黄色或黄中稍带绿色 绿 增加 减少) 23.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时,在滴定时消耗的________溶液的体积应大于空白用量的________,否则,可能氧化不完全,应弃去重做,重做时要________重铬酸钾用量或________称样量。 (FeSO 4 1/3 增加 减少) 24.

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经典方法是________,常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方法能彻底分解土壤有机碳,________方法的测定结果受土壤中还原性物质的影响,________方法测定结果不包括土壤中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和高度缩合的、几乎为元素的有机碳。(干烧法和湿烧法 重铬酸钾容量法 干烧法 重铬酸钾容量法 重铬酸钾容量法) 25. 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土壤有机质时,滴定开始时以________颜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

________颜色,快到终点变为________颜色,如标准亚铁溶液过量半滴,即变成________颜色,表示终点已到。(橙 绿 灰绿色 砖红)

三、单项选择

34. 1. 土壤有机质一般含N 约( ),所以可以从有机质含量估算全N 含量。C

A. 0.1%

B. 1%

C. 5%

D. 15%

35. 2. 土壤有机碳含量折算成有机质含量的换算系数为( )。A

A. 1.724

B. 1.3

C. 1.1

D. 0.58

36. 3. 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氧化率校正系数为( )。C

A. 1.724

B. 1.3

C. 1.1

D. 0.58

37. 4. 水合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氧化率校正系数为( )。B

38. 6. 测定盐土(含较多Cl-)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时,最好采用()。D

A. 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

B. 稀释热重铬酸钾容量法

C. 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D. 湿烧法

39.7. 测定长期沤水的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时,最好采用()。D

A. 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

B. 稀释热重铬酸钾容量法

C. 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D. 湿烧法

40.8. 土壤有机质测定的Van Bemmelen 因数为()。B

A. 1.1

B. 1.724

C. 6.25

D. 1.3

41.10.()不是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 A

A. 中和滴定法

B. 干烧法

C. 湿烧法

D. 重铬酸钾容量法

42.11.()是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常用的方法。 B

A. 干烧法

B.重铬酸钾容量法

C. 比色法

D. TOC(总有机碳)仪法

43.12. 关于干烧法与湿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 均为经典方法,具有较高精密度。

B. 可使土壤有机碳分解完全。

C. 测定结果不受土壤中还原性物质(Fe2+、Cl-、MnO2等)的影响。

D. 测定结果不包括土壤中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

44.13. 关于干烧法与湿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 两者都是将土样中有机碳氧化后,测定释放出的CO2的量。

B. 有机质氧化程度高于重铬酸钾容量法。

C. 适用于长期淹水的水稻土和沼泽土。

D. 测定结果受室温的影响较大。

45.14. 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与干烧法相比,有机质氧化程度相对较低。

B. 测定结果受土壤中还原性物质(Fe2+、Cl-、MnO2等)的影响。

C. 测定结果包括高度缩合的、几乎为元素的有机碳(碳、石墨、煤)。

D. 测定结果不包括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

46.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量样品分析,是通用的常规方法。

B. 有机质氧化程度为干烧法的90~95%。

C. 特别适用于长期淹水的水稻土和沼泽土。

D. 土样有机质含量超过15%时,不易得到准确结果。

47.16. 关于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有机质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

B. Cl-可使有机质测定结果偏高。

C. 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如Fe2+、Mn2+)较多时,测定结果偏高。

D. 要求重铬酸钾的用量过量25%以上,以便使反应完全。

48.17. 关于水合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 有机质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

B. 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量样品分析。

C. 测定结果受室温变化的影响较小。

D. 测定的是易氧化的有机碳,因而,比外加热法更能代表易被微生物分解的土壤活性有机碳。

49.18. 土壤中()含量较高时,对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不大。B

50.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如果(),说明氧化反应可能不完全,应弃去

重做。B

A. 油浴后的溶液为黄色或黄中稍带绿色。

B. 油浴后的溶液以绿色为主。

C. 滴定时消耗FeSO4溶液的体积大于空白用量的1/3。

D. 滴定时消耗FeSO4溶液的体积大于空白用量的1/2。

51.20. 关于Cl-对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Cl-在高温时与Cr2O72-反应,使有机质测定结果偏低。

B. 为减免Cl-的影响,应根据Cl-含量的多少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C. 土壤中Cl-含量较少时,可加少量的Ag2SO4,使Cl-生成AgCl沉淀而除去。

D. 土壤中Cl-含量较多时,需要测定Cl-含量,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校正,或者改用湿烧法测定。

5.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通常采用的反应条件是()。B

A. 油浴220~230 ℃,沸腾5 min

B. 油浴170~180 ℃,沸腾5 min

C. 沙浴220~230 ℃,沸腾10 min

D. 水浴90~100 ℃,保温30 min

9. 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的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B

A. 称100 目土0.2150g ;

B. 加入重铬酸钾- 硫酸溶液10.00mL ,油浴沸腾10min ;

C. 洗涤转移到250mL 三角瓶至体积为70mL ;

D. 加入邻菲罗啉溶液4 滴,用硫酸亚铁滴定至砖红色。

21.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滴定时选择()作指示剂不需加磷酸,且终点易掌握。A

A. 邻啡罗啉

B. 二苯胺

C. 二苯胺磺酸钠

D. 甲基红

22. 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若滴定时以邻啡罗啉作指示剂,则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D

A. 深蓝→绿

B. 红紫→蓝紫→绿

C. 棕红→紫→绿

D. 橙黄→绿→砖红

四、多项选择

26. 1.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ABCDE

A. 干烧法

B. 湿烧法

C. 重铬酸钾容量法

D. 比色法

E. TOC仪法

27. 2. 关于干烧法与湿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说法正确的是()。ABE

A. 均为经典方法,具有较高精密度,可作为标准方法。

B. 可使土壤有机碳分解完全。

C. 土壤中还原性物质(Fe2+、Cl-、MnO2等)对测定有干扰。

D. 测定结果不包括土壤中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

E. 需要用特殊的仪器设备,且很费时间,一般实验室不用。

28. 3. 关于干烧法与湿烧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两者都是将土样中有机碳氧化后,测定释放出的CO2的量。

B. 均可使土壤有机碳分解完全,为经典方法。

C. 测定结果包括土壤中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

D. 测定结果不受土壤中还原性物质(Fe2+、Cl-、MnO2等)的影响。

E. 测定结果受室温的影响较大。

29. 4. 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说法正确的是()。ABE

A. 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量样品分析,是通用的常规方法。

B. 与干烧法相比,有机质氧化程度相对较低

C. 测定结果不受土壤中还原性物质(Fe2+、Cl-、MnO2等)的影响。

D. 测定结果中包括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

E. 土样有机质含量超过15%时,不易得到准确结果。

30. 5. 关于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说法正确的是()。ACE

A. 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量样品分析,是通用的常规方法。

B. 有机质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

C. 测定结果受土壤中还原性物质(Fe2+、Cl-、MnO2等)的影响。

D. 测定结果中包括高度缩合的、几乎为元素的有机碳(碳、石墨、煤)和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的无机碳。

E. 要求重铬酸钾的用量过量25%以上,以便使反应完全。

31. 6. 关于水合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说法正确的是()。BDE

A. 有机质氧化较完全,可达90 ~ 95 %。

B. 操作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量样品分析。

C. 测定结果不受土壤中还原性物质(Fe2+、Cl-、MnO2等)的影响。

D. 测定结果受室温变化的影响较大.

E. 测定的是易氧化的有机碳,因而,比外加热法更能代表易被微生物分解的土壤活性有机碳。

32.7. 土壤中()含量较高时,湿烧法比重铬酸钾容量法更适宜用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ABD

A. Cl-

B. Fe2+

C. Fe3+

D. MnO2

E. CO32-

33.8.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如果(),说明氧化反应可能不完全,应弃

去重做。BD

A. 油浴后的溶液为黄色或黄中稍带绿色。

B. 油浴后的溶液以绿色为主。

C. 滴定时消耗FeSO4溶液的体积大于空白用量的1/3。

D. 滴定时消耗FeSO4溶液的体积小于空白用量的1/3。

E. 滴定时消耗FeSO4溶液的体积大于空白用量的1/2。

五、问答

12.1.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几类?

13.2.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重铬酸钾容量法有何特点?

14.3. 简述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原理。

在过量H2SO4存在下,用过量的K2Cr2O7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K2Cr2O7用标准FeSO4溶液滴定,从所消耗的K2Cr2O7的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进而求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由于不能完全氧化土壤中的有机质,所以需要进行氧化率校正(将测得的有机碳的含量乘以校正系数),外加热法的校正系数为1.1,水合热法(或稀释热法)后者为1.33。

15.4.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如何判断氧化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油浴后的溶液颜色,一般应为黄色或黄中稍带绿色,如果以绿色为主,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弃去重做。

滴定时样品消耗FeSO4溶液的体积应大于空白用量的1/3,否则可能氧化不完全,应弃去重做。

16.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防止土壤中氯化物干扰。土壤中Cl-可使有机质测定结果偏高。土壤中含少量Cl-时,可加少量的Ag2SO4。

(2)为减少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如Fe2+、Mn2+等的干扰,应可充分风干土壤。

(3)消煮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因而油浴温度要严格控制,沸腾时间要从溶液表面开始沸腾时开始准确计时,沸腾标准要尽可能一致。

(4)油浴后的溶液颜色,一般应为黄色或黄中稍带绿色,如果以绿色为主,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增加其用量或减少称样量。

(5)在滴定时消耗的FeSO4溶液的体积应大于空白用量的1/3,否则,可能氧化不完全,应弃去重做。17.简述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本原理。

在外加热条件下(油浴170 ~180℃,沸腾5分钟),

用一定浓度的过量的K2Cr2O7—H2SO4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

过量的K2Cr2O7用标准FeSO4溶液来滴定,

从所消耗的K2Cr2O7的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

由于只能氧化90 %的有机碳,所以需要进行氧化率校正,也就是,要将测得的有机碳的含量乘以校正系数

1.1。

18.8. 简述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原理。

利用浓H2SO4加入到K2Cr2O7水溶液中所产生的热量(稀释热、水合热)来氧化土壤有机质,过量的K2Cr2O7用标准FeSO4标准溶液来滴定,从所消耗的K2Cr2O7的量来计算有机碳的含量。测定结果需要乘以氧化率校正系数1.32(按平均回收率75.8%计算)。

19.6. 试比较外加热和水合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优缺点。

20.9. 测定长期沤水的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时,是采用常规的重铬酸钾容量法更好,还是采用测定CO2的

完全湿烧法更好?为什么?

长期沤水的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如Fe2+、Mn2+)较多时,若采用常规的重铬酸钾容量法,Fe2+、Mn2+会在酸性条件下与Cr2O72-发生反应,造成测定结果偏高。测定CO2的完全湿烧法适合于长期沤水的水稻土,虽经风干处理仍然有亚铁反应的土壤。

六、计算

Chapter 4 土壤氮的测定

一、名词解释

14.土壤有效养分——在一定时间(通常指一个生长季节)内,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土壤养分。

15.土壤有效氮——能够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氮,包括无机的矿物态氮和有机质中易分解的、比较简单

的部分有机氮,是NH4+-N、NO3--N、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氮的总和。

16.土壤速效氮——主要指土壤有效氮中的无机矿物态氮,也就是NH4+-N和NO3--N。

17.土壤碱解氮——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的土壤氮,是当季作物可利用的氮源。

18.土壤水解(性)氮——在化学分析中能用稀碱或稀酸溶解出来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氨基酸、酰胺

和易水解的蛋白质。可较好地反应出近期内土壤的氮素供应状况。

19.开(凯)氏反应——样品用浓H2SO4高温消煮,将各种含N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而转

化为铵态氮。

20.开(凯)氏法——利用浓H2SO4进行高温消煮,将样品中的各种含N有机化合物转化为铵态氮,进而

测定消煮液中的铵态氮,再折算成样品中的氮含量。这种方法不管采用何种加速剂和何种定氮方法,都叫做开氏法。

21.开(凯)氏氮——采用开(凯)氏(Kjeldahl)法测得的样品含氮量,包括样品中的铵态氮和在测定条件

下能转化为铵态氮而被测定的有机态氮。

二、填空

26. 1. 土壤有效氮的测定方法一般可分为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两类,前者又可分为________法和

________法两类,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两类。(生物方法化学方法生物培养同位素测定酸水解碱水解)。

27. 2. 土壤NH4+-N常用________溶液浸提,待测液中NH4+-N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法、________法、

________法、氨气敏电极法、流动注射仪、离子色谱法等。(2 mol L-1 KCl 蒸馏滴定碱解扩散靛酚蓝比色或萘氏比色)

28. 3. 土壤NO3--N常用________溶液浸提,待测液中NO3--N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法、________法、

________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流动注射仪、离子色谱法等。(CaSO4还原蒸馏酚二磺酸比色紫外分光光度)

29. 4. 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消煮过程中常使用混合加速剂K2SO4 : CuSO4 · 5H2O : Se (100:10:1),其中,

K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u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Se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增温剂催化剂指示消煮的终点指示蒸馏前加碱是否足够催化剂)

30. 5. 用化学浸提剂浸提土壤有效养分时,浸提夜中有效养分数量的多少受以下因素的制约: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浸提剂的种类水土比振荡时间提取温度)

31. 6. 碱解扩散法测土壤碱解氮时,土样置于扩散皿的________室,硼酸-指示剂溶液置于扩散皿的

________室,碱溶液加入扩散皿的________室。(外内外)

32.7. 采用常规的开氏法所测得的土壤全氮不包括________氮、________氮等。(硝态亚硝态(或土壤中

难提取性固定态铵))

33.测定旱地土壤碱解氮时,加FeSO4·7H2O粉的目的是________,加Ag2SO4的目的是________,此时因

为________,所以需要提高NaOH 溶液的浓度。(作为还原剂,将NO3--N还原成NH4+-N 作为催化剂FeSO4会中和部分NaOH)

34.9. 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量的原理是:样品在________的参与下,用_______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物,

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________,与硫酸结合成________。加________蒸馏,蒸馏出来的________用硼酸吸收,以________溶液滴定。(加速剂浓硫酸氨硫酸铵碱氨酸标准)

三、单项选择

52.利用开氏反应消煮土壤样品时,常用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其中,K2SO4的作用是()。 A

A. 增温剂

B. 催化剂

C. 氧化剂

D. 指示剂

53.利用开氏反应消煮土壤样品时,常用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其中,Se粉的作用是()。 B

A. 增温剂

B. 催化剂

C. 氧化剂

D. 指示剂

54.利用开氏反应消煮土壤样品时,常用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下列选项中,()不是CuSO4的

作用。 A

A. 增温剂

B. 催化剂

C.判断消煮的终点

D. 指示蒸馏滴定时加碱量是否足够

55. 4. 关于利用开氏反应消煮土壤样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 往往需要使用加速剂,以缩短消煮时间。

B. 使用氧化剂时要注意其氧化还原电位,既须把有机C氧化成CO2,又须防止把NH4+氧化成NO3-。

C. 消煮温度过高,会引起NH4+盐热分解,所以温度不能超过410?C。

D. 当土壤消煮液刚变为灰白稍带绿色清亮时,消煮完毕。

56. 5. 关于利用开氏反应消煮土壤样品,下列说法正中错误的是()。 A

A. 开氏氮即全氮(总氮),包括了样品中所有形态的氮。

B. 使用氧化剂时,若氧化还原电位太高,作用激烈,极易造成氮素损失,使结果偏低。

C. 消煮温度要控制在360~410?C,温度过高又会使铵盐分解,所以温度要控制在360~410?C。

D. 有些有机氮很难转化为铵态氮,在消煮清亮后仍必须再―后煮‖一段时间。

57. 6. 开氏氮包括土壤中的()。 A

A. 绝大部分有机氮

B. NO3--N

C. NO2--N

D. 固定态NH4+-N

58.7. 采用常规的开氏法测得的土壤全氮不包括()。 C

A. 土壤溶液中的NH4+-N

B.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态NH4+-N

C. 土壤中难提取性固定态NH4+-N

D. 绝大部分有机氮

59.8. 关于H2SO4-HClO4消煮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对测定的要求不太高时,可用于N、P联合测定。

B. 对测定的要求很高时,不宜用于N、P联合测定。

C. 为了完全回收N,HClO4用量应多些。

D. 为了完全回收P,HClO4用量应多些。

60.9. ( )不是土壤浸提液中NH4+-N的测定方法。B

A. 碱解扩散法

B. 甲醛法

C. 蒸馏滴定法

D. 靛酚蓝比色法。

61.10. 测定土壤碱解氮时,扩散皿内室盛放的是()。A

A. 硼酸-混合指示剂溶液

B. 风干土样

C. NaOH溶液

D. 酸标准溶液

62.关于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A. ―后煮‖的作用是浓缩消化液。

B. 在样品分析的同时要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C. 硼酸的用量,以能满足吸收NH3为宜。

D. NaOH的用量,以保证NH4+全部蒸出为原则。

63.12.在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时,如果消煮样品时加入了5ml浓H2SO4,那么蒸馏滴定时至少应加入

40% NaOH溶液()mL,以保证将消煮液中的NH4+全部蒸出来。 B

A. 10

B. 20

C. 30

D. 40

64.13. 关于土壤有效氮的测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土壤水解(性)氮常被看作是土壤易矿化氮。

B. 化学方法分为酸水解法和碱水解法,最常用的酸水解法。

C. 生物培养法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有选择性地释放土壤中的有效氮。

D. 化学方法的测定结果与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不及生物培养法。

65.14. 关于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旱地土壤测定时需加FeSO4·7H2O粉,并以Ag2SO4为催化剂。

B. FeSO4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将NO3--N还原成NH4+-N。

C. 因FeSO4会中和部分NaOH,所以测定时需要降低NaOH 溶液的浓度。

D. 水田土壤中硝态氮极微,可不加硫酸亚铁。

66.15. 关于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硼酸-指示剂溶液置于扩散皿内室,土样和NaOH溶液置于扩散皿外室。

B. 特制胶水若沾污到内室,测定结果偏低。

C. 毛玻璃应光面朝上,毛面朝下。

D. 同时做回收率试验。

67.16.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的NH4+-N时,掩蔽剂的加入时间是()。 D

A. 加入显色剂之前

B. 加入显色剂的同时

C. 加入显色剂之后马上

D. 显色1h以后

68.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待测液中的NH4+-N时,加入硝普钠的作用是()。 B

A. 氧化剂

B. 催化剂

C. 指示剂

D. 显色剂

69.23. 碱解扩散法测氮时,碱溶液是加于扩散皿的()。 C

A. 内室

B. 中室

C. 外室

D. 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70.24. 测定旱地土壤碱解氮时,FeSO4·7H2O粉是加于扩散皿的()。 C

A. 内室

B. 中室

C. 外室

D. 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7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N时,()常是最主要的干扰物质。 D

A. Cl-

B. SO42-

C. K+

D. 有机质

72.26. 关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N含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D

A. NO3-在波长203nm和300nm处各有一个吸收峰,在203nm时NO3--N的吸收值最高,

B. 波长203nm时,多数无机盐、土壤有机质都有很高的吸收值。

C. 为减少干扰,一般用波长210nm。

D. 波长210nm时,有机质已无干扰或干扰极少,但多数无机盐仍有较高的吸收值,

73.27. 关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N含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A

A. 无机盐常是最主要的干扰物质。

B. 若OH-、CO32-、HCO3-含量高,可酸化而消除。

C. 若NO2-含量高,可加入氨基磺酸消除。

D. 若Fe3+、Cu2+含量高,可用差值法(Zn还原法)消除。

74.28. 关于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N含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D

A. 酚二磺酸与硝酸的反应要求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B. 应使蒸发液呈微碱性或中性,否则蒸干时NO3--N可能以HNO3态逸出。

C. 主要干扰物质有土壤中的Cl-、NO2-、有机质等。

D. 可加H2O2去除有机质。

75.29. 关于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N含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C

A. 浸提时加入CaSO4是为了得到澄清的土壤浸出液。

B. 去除有机质时宜用活性炭。

C. 在开始水浴蒸发前加CaCO3是为了加速蒸干过程。

D. 碱化时用NH4OH,而不用NaOH。

76.31. 土壤样品经硫酸-混合催化剂消煮分解后,用蒸馏滴定法测定消化液中铵态氮含量。关于加碱量是

否足够,下列说法有误的是()。B

A. 加碱后,蒸馏瓶内溶液变混浊,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说明加碱量足够。

B. 加碱后,蒸馏瓶内溶液变为棕褐色混浊,说明加碱量可能不足。

C. 加碱蒸馏,接受瓶中的H3BO3-指示剂溶液不变蓝,说明加碱量可能不足。

D. 加碱量可根据样品消化时硫酸的用量、消化液定容体积和蒸馏取样量来进行计算。

77.32. 某同学用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以下操作中有误的是()。 C

A. 准确称取过100目筛的风干土样0.5006g于干燥的消化管中。

B. 加混合催化剂1.85g,浓硫酸5mL,摇匀。

C. 在消化管口加小漏斗,消煮至溶液刚变为灰白稍带绿色清亮。

D. 加10 mol/L NaOH 20mL,通入水蒸汽蒸馏,以0.012 mol/L H2SO4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

78.33. 关于农化分析中一些溶液的标定,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A. 蒸馏滴定法测定铵态氮时,用110℃烘干的的硼砂标定H2SO4溶液。

B. 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时,滴定用的FeSO4溶液无需标定。

C. 测定交换性盐基总量时,用110℃烘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

D. EDTA间接滴定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SO42-含量时,用标准Ca2+溶液标定EDTA溶液。

79.关于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在预热仪器和不测定时应将样品室的盖子打开。

B. 应拿比色皿的毛玻璃面。

C. 溶液装入量应为比色皿的2/3~3/4。

D. 测定过程中若改变波长,无需重新调“0.00”和“100”。

19. 土壤NO3--N含量较高时,为使测得的土壤全氮包括NO3--N,可采用()方法分解土壤样品。C

A. 硫酸-混合加速剂

B. 硫酸-高氯酸

C. 硫酸-水杨酸

D. 碳酸钠熔融法

20. 为使测得的土壤全氮包括土壤中难提取性固定态铵,可采用()方法破坏粘土矿物。A

A. 氢氟酸-盐酸

B. 硫酸-高氯酸

C. 硫酸-水杨酸

D. 碳酸钠熔融法

30. 关于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的NO3--N含量,下列操作中不妥的是()。C

A. 用新鲜的土壤样品进行测定。

B. 振荡结束后,放置5分钟,将悬液的上部清液用干滤纸过滤,

C. 滤液收集在刚刚洗净的湿润三角瓶中。

D. 碱化时,向蒸发皿内缓缓加入1:1 NH4OH,溶液呈黄色后再多加2mL。

四、多项选择

34. 1. 测定土壤全氮量的方法有()。ABCD

A.干烧法

B.湿烧法

C.开氏(Kjeldahl)法

D.杜氏(Dumas)法

E. 丘林(Turin)法

35. 2. 关于开氏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 开氏氮中包括了NO3-N、NO2-N和固定态铵。

B. 往往需要使用加速剂,以缩短消煮时间。

C. 使用氧化剂时要注意其氧化还原电位,既须把有机C氧化成CO2,又须防止把NH4+氧化成NO3-。

D. 消煮温度过高,会引起NH4+盐热分解,所以温度不能超过410?C。

E. 当土壤消煮液刚变为灰白稍带绿色清亮时,消煮完毕。

36. 3. 关于开氏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E

A. 开氏氮即全氮(总氮),包括了样品中所有形态的氮。

B. 消煮土壤样品时,常用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 (100:10:1)。

C. 使用氧化剂时,若氧化还原电位太高,作用激烈,极易造成氮素损失,使结果偏低。

D. 高温消煮能促进有机质分解,但温度过高又会使铵盐分解,所以温度要控制在360~410?C。

E. 有些有机氮很难转化为铵态氮,即使有加速剂的存在,在消煮清亮后也仍必须再―后煮‖一段时间。

37. 4. 利用开氏反应消煮土壤样品时,常用混合加速剂K2SO4:CuSO4:Se (100:10:1)。其中,CuSO4的作用

是()。BDE

A. 增温剂

B. 催化剂

C. 氧化剂

D.判断消煮终点

E. 判断蒸馏滴定时加碱量是否足够

38.关于H2SO4-HClO4消煮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对测定的要求不太高时,可用于N、P联合测定。

B. 为了完全回收N,HClO4用量应多些。

C. 为了完全回收N,HClO4用量应少些。

D. 为了完全回收P,HClO4用量应多些。

E. 为了完全回收P,HClO4用量应少些。

39. 6. 关于土壤有效氮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

A. 土壤水解(性)氮常被看作是土壤易矿化氮。

B. 化学方法分为酸水解法和碱水解法,最常用的酸水解法。

C. 生物培养法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利用微生物有选择性地释放土壤中的有效氮。

D. 化学方法的测定结果与作物生长的相关性不及生物培养法。

E. 生物培养法的测定结果与作物生长有较高的相关性。

40.7. 溶液中铵的测定可用()方法。ABCDE

A. 碱解扩散法

B. 萘氏比色法

C. 蒸馏滴定法

D. 氨气敏电极法

E. 靛酚蓝比色法

41.9. 全量磷、钾、硼待测液的制备可用( )方法。CD

A.硫酸-混合催化剂消化

B.硫酸-高氯酸消化

C.氢氧化钠熔融

D.碳酸钠熔融

E.偏硼酸锂熔融

42.开氏氮不包括()。BCD

A. 绝大部分有机氮

B. NO3--N

C. NO2--N

D. 固定态NH4+-N

E. 交换态NH4+-N

43.11. 开氏氮包括()。ABD

A. 土壤溶液中的NH4+-N

B.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交换态NH4+-N

C. 土壤中难提取性固定态NH4+-N

D. 绝大部分有机氮

E. NO3--N和NO2--N

44.12.关于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D

A. 旱地土壤测定时需加FeSO4和Ag2SO4,水田土壤可不加。

B. 因FeSO4会中和部分NaOH,所以测定时需要降低NaOH 溶液的浓度。

C. 硼酸-指示剂溶液置于扩散皿内室,土样和NaOH溶液置于扩散皿外室。

D. 特制胶水若沾污到内室,测定结果偏低。

E. 应同时做回收率试验。

五、问答

21.简述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的原理。

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利用浓硫酸及少量的混合催化剂,

在强热高温下,经过复杂的分解反应,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

加入NaOH碱化,当pH超过10时,NH4+全部变为NH3,

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

再以标准酸溶液滴定,由酸标准液的消耗量计算出土壤全氮含量。

22.开氏定氮时,如何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判断蒸馏时加碱量是否足够?

加碱后,蒸馏瓶内溶液变混浊,有蓝色絮状沉淀(Cu(OH)2生成);

变为棕褐色混浊,Cu(OH)2 CuO;

若无上述现象,可能生成[Cu(OH)4]2-,此时若接收瓶中H3BO3液变蓝,说明碱够,若不变蓝,则可能是加碱不足或其它原因。

23.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土壤全氮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①测定全氮样品必须充分磨细,通过100目筛,这样有机质能够充分的被氧化分解。

②称样量。一般应使样品中的含氮量为1.0~2. 0 mg · g-1(或g · kg-1)。

③对于粘性土壤,消煮前加少量水,润湿土样,使土粒和有机质分散,以提高氮的测定效果。

④硼酸的浓度和用量以能满足吸收NH3为宜。

⑤消煮时,在消化管口插上弯颈小漏斗,起冷凝作用,以减少硫酸的损失。

⑥控制消煮时的温度。消煮时,加热的部位不超过液面,先小火加热,后加强火力,保持消煮液微沸(起减少硫酸损失的作用),硫酸蒸汽在瓶颈上部1/3处冷凝回流为宜。

⑦待消煮液无色或清亮色后,需要再继续煮5~10min。

⑧在半微量蒸馏法中,冷凝管的管口不必插入硼酸溶液中,这样可以防止倒吸,简化洗涤手续。但是,在常量蒸馏法中,由于含氮量较高,冷凝管必须插入到硼酸吸收液中,以免氮的损失。

⑨此法测得的全氮量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方法为:在样品消煮前,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的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

24.4. 开氏法中,消煮土壤样品时,为什么在消煮液澄清后还需要继续消煮一段时间?

当消煮液刚刚变得清亮,并不表示所有的有机氮都已经转化成了铵态氮,因为杂环化合物还没有完全转化为铵态氮,所以消煮液清亮后仍然需要继续消煮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为―后煮‖。

25.5. 土壤有效氮有哪几类测定方法?请比较其优缺点。

土壤有效态氮的测定方法一般分为两类: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

(1)生物方法:生物培养法(好气培养法和厌气培养法)和同位素测定法。

(2)化学方法是用化学方法来模拟生物的反应,包括:酸水解法(丘林法)和碱水解法(碱解扩散法和碱解蒸馏法)。

26.6. 简述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的原理。

在扩散皿中,用1.0 mol · L-1 NaOH水解土壤,使土壤中的易水解氮(潜在有效氮)碱解转化为NH3。NH3不断地扩散逸出,以H3BO3溶液吸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1-3节: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例1:D 例2:(1)①② (2)不合理地上环境没有提供独立的、相同的生长空间 (3)甲、乙两种植物地上部分是否会争夺空气中的资源。 (4)水分和无机盐。 例3:C 例4: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例5:D 例6:(1)A根毛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2)①的名称是根毛,它是由根毛区成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而形成的,其作用是增大根与土壤 的接触面积,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3)保护分裂增大根毛区 (4)根毛区分生区 例7:B 例8:(1)D (2)验证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 (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4)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5)由于谷粒自身含有无机盐,因此在实验开始时应切去谷粒,从而避免植物自身的无机盐对实 验结果造成干扰。 1-5 CABCD 6-10 ABCCB 11-15 DCADC 16.(1)A与D B与C(2)探究光照强弱对两组植物生长影响(3)不合理甲、乙两盆植物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17.(1)少(2)A 18.(1)吸水A(2)乙小于失水 19.(1)没有控制变量,植物种类、浇水量、每天浇水次数应相同。(2)C 20.(1)1 (2)水、空气 (3)根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4)样本数量少 21.(1)对照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 (2)控制变量。 (3)该含铬溶液影响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22.(1)A瓶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瓶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 A (2)A瓶中无变化,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3.(1)对照实验变量。 (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4)_蚂蚁筑巢前后土壤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蚁巢中什么成分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24.(1)同一植物在相同的生育期,对不同的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对同一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3)不同的植物对无机盐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1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

科学八年级第4册第3章知识点提要 1、土壤的成分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矿物质(无机物)、腐殖质(有机物)、空气、水分等非生物成分。土壤中的有机物包括死亡的生物提(遗体)和生物的排泄物(遗物)。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2、土壤是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风化形成的。 3、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根据大小分砂粒、粉砂粒和黏粒三种。根据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 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其中土壤通气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 黏土类土壤;透水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黏土类土壤;保水性最强的是黏土类土壤,最弱的是砂土类土壤。三种土壤中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是壤土类土壤,因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该土壤中空气与水分的比例接近1:1 ,而在砂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大于水分,黏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小于水分。黏土类土壤最容易搓成条,因为其粉粒、黏粒多,黏性强,这样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能力弱。 4、一棵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根系,其中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直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往往比地上部分的分布范围要略大,这有利于固定植物体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有关。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直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须根系。 5、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植物的根尖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其作用分别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伸长、细胞分裂和保护根尖。 6、根毛是根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其作用是扩大了根尖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毛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之所以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因为根尖根毛区细胞液泡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移栽时要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根毛。 7、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盐碱地不能种植农作物是因为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植物脱水而死,一次性施过量的化肥导致作物“烧苗”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植物脱水而死。在探究细胞吸水的原理的实验中,加浓盐水的玻璃管中液面上升,而加清水的玻璃管中的液面下降。 8、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N 、P 和K ,其中主要针对叶起作用的是N ,对茎和根起作用的是K ,对花、果实和种子起作用的是P 。合理施肥的其中一个要求是针对不同作物应适当多施不同种类的化肥,如叶菜类可适当多施N 肥(青菜、包心菜等),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植物营养学 名词接受 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 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用的时期 3、最小养分律;作物的产量受土壤中含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螯合剂和微量元素一起螯合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 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 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5.离子间的协助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 8、土壤供氮能力。指当即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9、绿肥的激发效应;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原有有机质矿化 10、玻璃微量元素肥料;将玻璃和微量元素熔融,然后研磨的粉末物 11、掺混肥;几种单质肥按一定的比例掺混而成的复合肥料 12、根际;距植物根表面一厘米以内的根区土壤,其生物活性较高被 13、闭蓄态磷;被铁铝膜包庇起来的磷酸盐 14、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能够供应养分能力的大小 15、作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16、交换性钾;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可以与溶液中交换性的钾。 17、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 18、活性锰;指高价Mn的氧化物中易被还原成Mn2+的那一部分。 19、;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论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是同等重要的。 20、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 21、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叶部吸收养分进行营养的叫做根外营养 22. 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 23. 根际:根周受植物生长、吸收、分泌显著影响的微域土壤; 24. 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25. 质外体:细胞膜以外的植物组织的连续体; 26. 作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失调最为敏感的时期。 27.有效养分: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28. 29.交换吸附:带电粒子被带相反电荷的土壤胶体可逆吸附的过程 30.养分再利用:早期吸收进入植物体的养分可以被其后生长的器官或组织利用 31.生理酸性肥料:植物选择性吸收后导致环境酸化的肥料 四、简答题:(计26分) 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五大成土因素是指母质、气候、地形、时间、生物,其中生物是主导因素。 2、土壤基本粒级有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电荷价、离子半径和离子浓度。 4、按照吸附机理可以把土壤吸附性能分为交换性吸附、专性吸附和负吸附。 5、产生阳离子专性吸附的土壤胶体物质是铁、铝、锰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被专性吸附的阳离子主要是 BⅠ、BⅡ族和其它过渡金属离子。 6、土壤钾元素形态可分为水溶态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态钾。 7、若土壤的容重为,质量含水量为20%,则土壤的孔隙度为 50% , 空隙比为 1:1 ,三相比为固:液:气=50:: 。 8、旱作土壤有效水含量为田间持水量与萎焉系数的差值。 9、良好的土壤结构性,实质上是具有良好的空隙性,即要求总孔隙大 而且大小孔隙合理分布,有利于土壤水、肥、气、热状况的调节和植物根系活动。 10、根据土壤胶体表面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将土壤胶体表面分为硅氧烷型表面、水合氧化物表面、有机物表面、等3种类型,2:1型粘土矿物的表面属于硅氧烷类型。 11、根据土壤水分所受力的作用,土壤水分类型分为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 12、土壤三相的导热率顺序是固>液>气,热容量顺序是液>固>气。 13、土壤潜性酸包括交换性酸和水解性酸,其中交换性酸度更能代表潜性酸度。 14、一个良好的土壤应该能使植物吃得饱、喝得足、住得好、站得稳。 15、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多样性包括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土壤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 16、土壤胶体电荷产生的原因有同晶替代、吸附、断键、解离。 17、土壤碱度的液相指标是总碱度,固相指标碱化度。 18、土壤水分含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质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土壤水贮量。 19、1:1型粘土矿物是由 1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代表矿物是高岭石;2:1型粘土矿物由 2层硅片和1层铝片结合而成,胀缩型如蒙脱,非胀缩型如伊利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第1、2节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 A.土壤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物质 B.从岩石到土壤 1.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1)物理因素——风、流水、温度等 2)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 3)生物因素 2.岩石变为土壤: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成石 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过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土壤 C.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结构 1)土壤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 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一定的结构 2)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3)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 粒

2.土壤的类型 1)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2)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3)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D.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2.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 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A.植物的根系 1.植物根的分类 1)主根:由胚根直接生长形成的根,数量只有一条,向下生长 2)侧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与主根相比,又细又短,但数量众多 3)不定根:从植物的茎或叶上长出的根 2.植物根系的分类 1)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为直根系 2)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

B. 跟的吸水和失水 1.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2. 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1)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吸水 2)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3. 土壤中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 土壤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木质部细胞→植物体各部分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A. 茎的结构 1. 木质茎的结构 1)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 隙小,起保护作用 2) 韧皮部:在茎横切面上呈筒状 根毛区:根毛区细胞是由伸长区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内涵丰富的细胞液,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黄色 根冠:细胞壁薄,外层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 四章植物与土 壤知识 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 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 土壤中的 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 )测定土壤中^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 V o ;此块土壤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 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i ;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 至液面恰好浸没 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 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V 1-V 2)/ V o 。 (3) 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 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 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 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I 土壤非生物 彳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 腐殖质(有机物) 4、 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 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各种各样的土壤 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 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2、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 的功能。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 1、 三、 植物 的根 与物 质吸 收 1、根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 输送,不易粘结; 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 粒较细 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 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 保水、保肥性最好; 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 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概念 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二、回答题 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 2、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3、植物营养学得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植物得营养成分 一、回答题 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得依据就是什么??2、目前发现得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 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 4、什么就是营养元素得同等重要性与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 5、什么就是有益元素与有毒元素?? 第三章植物对养分得吸收与运输 一、概念 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10、短距离运输11、长距离运输1 2、养分得再分配与再利用1 3、养分协助作用1 4、养分拮抗作用 二、填空题 1、植物吸收养分得器官有( )、()。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得途径就是( )→( )→( )→( )。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得部位就是( ),吸收养分最多得部位就是( )。 4、根系可吸收利用得养分形态有( )、()与( )。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 )、( )与( ),其中( )就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就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得主要方式,其动力就是( )。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得方式有( )与( )。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得机理有( )、( )与( )。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环境条件有()、()、()、( )、( )、()与( )。

9、离子间得相互作用有( )与( )。 三、回答问题 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 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 3、根系吸收养分得方式有哪些?其特点与区别就是什么? 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得途径有哪些? 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得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得吸收? 6、根系吸收得养分有哪些去向? 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得一种补充? 8、养分在植物体内得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就是什么? 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得意义? 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与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 ?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 一、概念?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 8、肥料生理效率9、相对产量10、施肥增产率 11、养分吸收效率12、养分运转效率 13、养分利用效率14、植物营养期 15、作物营养阶段性16、作物营养连续性?17、作物营养临界期 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0、根际21、菌根22、根长23、根密度24根/冠比25、根际效应26、高效植物与耐性植物27、遗传力 28、根系活力 二、简答论述?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得意义。 2、简述植物营养性状基因型差异得表现形式。 3、试述衡量植物养分效率高低得指标。? 4、植物根系得哪些特性会影响养分吸收速率? 5、根系分泌物有什么作用? 6、结合生产实践试述肥料应重点分配在植物营养得哪两个关键时期?

土壤学习题与答案

土壤学试题与答案 一按章节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德国化学家比希创立了(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为植物营养和施肥奠 定了理论基础。 2.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发育完全的自然土壤剖面至少有(表土层)、(淀积层)和母质层三个层次。 4.土壤圈处于(岩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中心部位,是它们相 互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换的枢纽。 5.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指(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 6.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按有效性可分为(有效 肥力)、(潜在肥力) 二、判断题 1.(√)没有生物,土壤就不能形成。 2.(×)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 3.(×)土壤在地球表面是连续分布的。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中,以养分含量多少最重要。 5.(×)一般说来,砂性土壤的肥力比粘性土壤要高,所以农民比较喜欢砂性

土壤。 6.(√)在已开垦的土壤上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分不出哪是 自然肥力,哪是人工能力。 三、名词解释 1. 土壤:是具有肥力特性因而能生产植物收获物的地球陆地疏松表层。 2. 土壤肥力:土壤能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固着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 土壤剖面:在野外观察和研究土壤时,从地面垂直向下直到母质挖一断面。 四、简答题 1. 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那些重要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土壤耕作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3)土壤是农业生产中各项技术措施的基础。 (4)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3. 简述“矿质营养学说”和“归还学说”。 矿质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形成的矿物质。 归还学说: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土壤中矿物质必然引起损耗,如果不把作物由土壤中摄取的那些矿物质归还给土壤,那么到最后土壤会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要想完全避免土壤的这种损耗是不可能的,但是恢复土壤中所损耗的物质是可能的,办法就是施用矿质肥料,使土壤的损耗和营养物质的归还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4. 土壤具有哪些特征? (1)土壤是在母质、气候、地形、生物和时间五种因素下形成的。 (2)土壤以不完全连续的状态覆盖于陆地表面,处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圈相互交接的地带。 (3)土壤具有一定的层次构造。 (4)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体。 (5)土壤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6)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 (7)土壤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

最新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检测卷word版本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个塑料袋在土壤中的自然降解需200年时间,全国每天消耗塑料袋30亿个,制造塑料袋每日消耗石油13000吨,因此我国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全国禁止生产销售超薄购物塑料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环境、节约能源B.防治空气污染 C.治理水污染D.节约能源 2.下列实验中,哪一个实验可以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能燃烧的有机物() 3、我们行进在公园里时,经常发现草坪上有爱心提示牌:“请勿践踏,爱护我”。这是因为经常践踏 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4、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B、树木的每个年轮只包括茎的木质部 C、从植物的年轮可让我们知道南北方向的差异 D、植物年轮是由植物的韧皮部形成的5.嘉兴素有“浙北粮仓”的美誉,水稻是嘉兴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对于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茎能不断加粗B.根为直根系C.能开花结果D.种子中有两片子叶 6.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的灰烬留在 土壤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A.有机物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7、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带土移栽;②去掉部分叶片移栽;③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8.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数的生长,其原因是与破坏树茎部的()有关。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9.有位科学家给一株黑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充分地生长.到它长出麦穗的时候,统计出这株黑麦的根系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约10000km,这么多的根毛的主要作用是()A.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里B.扩大吸收面积 C.运输大量的水分D.储存大量的水分

八年级下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此块土壤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为V 1 。 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V1-V2)/ V0。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固体 土壤非生物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1、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

王-普通土壤学复习题(中农大)

普通土壤学复习题 期中复习题 一、概念题 1、土壤: 简明定义: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综合定义:土壤是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一种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物质;与形成它的岩石和沉积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疏松多孔结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它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机械支撑、水分、养分和空气条件; 支持大部分微生物群体活动,来完成生物物质的循环;维持着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其中通过供给粮食、纤维、水、建筑材料、建设和废物处理用地,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通过滤掉有毒的化学物质和病原生物体,来保护地下水的水质,并提供了废弃物的循环场所和途径或使其无害化。 2、土壤圈:地球表层系统中处于四大圈(气、水、生物、岩石)交界面上最富有生命活力的 土壤连续体或覆盖层。 3、土壤生态系统: 4、土壤肥力 5、自然肥力 6、原生矿物 7、次生矿物 8、粘土矿物 9、硅氧四面体 10、铝氧八面体 11、同晶替代 12、铝片 13、硅片 14、2:1型粘土矿物 15、有机质 16、腐殖质 17、胡敏酸 18、矿物化作用 19、腐殖化作用 20、腐殖化系数 21、激发效应 22、土壤微生物 23、土壤酶 24、菌根 25、根圈微生物 26、R/S比值 27、土粒 28、土壤粒级 29、质地 30、土壤容重 31、土壤孔度 32、当量孔径 33、粘粒 34、质地剖面 35、土壤结构 36、团粒结构 37、毛管持水量

38、毛管悬着水 39、毛管作用 40、土壤水势 41、基质 42、压力势 43、饱和导水势 44、土壤水吸力 4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46、SPAC 47、土壤水入渗 48、土面蒸发 49、土壤通气性 50、土壤导热率 二、问答题 1、土壤的本质是什么?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2、土壤有那些主要功能?如何看待土壤的重要性? 3、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为什么说土壤是农业基础? 5、为什么说土壤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和独立的自然实体? 土壤同自然界其他物质一样,不仅是具有一定的物质组成,形态特征、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实体,而且有着自己发生发展和长期演变的历史,因此,土壤使自然界中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实体。 6、土壤和土地有何联系和区别? 7、土壤在生态系统的地位如何? 8、试比较高岭石、蒙托石和伊利石晶架构造上有何不同? 9、试比较高岭石组矿物和蒙托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10、人们常把砂性土和粘性土看成不良的土壤质地,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11、改良砂性土和粘性土一般常用的有效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12、旱地的土壤质地剖面构型,一般认为以“砂盖垆”较为理想?为什么? 13、为什么砂性土是热性土?而粘性土是冷性土? 14、增施有机肥可以逐渐改变土壤的质地,你认为对吗? 15、什么叫土壤有机质?包括哪些形态?其中哪种最重要? 16、如何将腐殖酸分离出来?17、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18、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为什么? 19、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是什么? 20、什么叫土壤结构体?常见的土壤结构体类型有哪些?它们对土壤的是生产性状的影响是什么? 21、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2、用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时,为什么以烘干土为基数,而不采用湿土为准? 23、什么是土水势?它包括哪几个分势?土水势定量表示单位是什么?用土水势研究土壤水分的优点是什么? 24、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什么用途? 25、什么是土壤水的饱和流和非饱和流?其异同点有哪些? 26、为什么粘质土不饱和导水率高于壤土和砂土?而饱和导水率又低于壤土和砂土? 27、由土壤(面)蒸发所消耗的墒情有哪几个阶段?保墒措施应放在何时才能收效?为什么? 28、京郊农民有“锄头底下有火,锄头底下有水”的说法,这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29、生产上为什么提倡一次灌足,比分次灌好? 30、“冻后聚墒”和土壤的“夜潮”的机制是什么? 31、粘土保水性大于壤土,抗旱力是否也大于壤土? 32、土壤空气组成与大气组成有何不同? 33、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0;此块土壤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 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 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 (V 1-V 2)/ V 0 。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 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 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土壤非生物 液体 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 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 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1、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细 输送,不易粘结;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保水、保肥性最好;通气透水性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题

植物生长与环境复习题 (土壤部分)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活性酸度,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盐基饱和度,团粒结构,腐殖质,肥料,拮抗作用,协助作用,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碱解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晶格固定,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肥料利用率,生理酸性肥料,水溶性磷肥,磷的退化作用,堆肥,基肥,追肥,种肥。 二、填空 1.世界各国对土壤质地进行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大多国家将土壤质地分为()、()、()三种类型。 2.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和()两个转化过程,其中()是释放养分的过程,()是保蓄养分的过程。 3.根据土壤孔隙中水吸力的大小及土壤水分有效性将土壤孔隙分为()、()和()三种类型。 4.土壤中最好的结构体是(),所谓改善土壤结构性,就是要增加土壤中()的含量。 5.按照土壤吸收性能所发生的方式不同可将土壤的吸收性能划分为()、()、()、()和()五种类型。 6.土壤酸度有()和()二种类型。 7.土壤质地层次性一般包括()、()和()等几种类型。 8.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有()、()、()、()和()等五大类群。 9.土壤肥力四大因素是指()、()、()和()。

10.团粒结构具有多级孔隙,在团粒内部是()孔隙,团粒之间是()孔隙,两种孔隙配合适当,而且()也较高,使土壤具有良好的()。 11.土壤胶体通常以带()电荷为主,因而可吸附()离子。 12.影响交换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及其()。 13.在十六种必需营养元素中,被称为肥料三要素的是()、()、()。 14.土壤养分一般以()、()和()三种方式向根表土壤迁移,一般认为,在长距离内,()是补充根表土壤养分的主要形式,而在短距离内,以()补充根表土壤养分更为重要。 15.目前人们通常认为离子以三种方式通过原生质膜,即()、()和()。 16.()和()是植物营养的两个关键时期,也是施肥的两个关键时期。 17.氮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氮素在土壤中容易通过()、()和()三条非生产性途径损失。 18.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磷在土壤中易被()。 19.氮素在土壤中有多种存在形式,通常把()、()、()和()四种形态的氮统称为水解氮或碱解氮,表示土壤中的有效态氮素。 20.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21.养分归还学说是德国化学家()于1840年提出的。 22.石灰性土壤中,过磷酸钙中的磷与()作用,生成()和(),最后大部分形成稳定的(); 23.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其次是(),()最少。 24.钾肥一般要求深施覆土,是因为深层土壤湿度变化小,()固定作用较弱,有利于提高钾肥肥效。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土壤 2.土壤肥力 3.自然肥力 4.人工肥力 5.潜在肥力 6.经济肥力(有效肥力) 7.农业 8.农业生产 9.再生作用10.农业生态系统11.历史自然体12.大气圈13.生物圈14.岩石圈15.土壤圈16.水圈17.土被18.风化壳19.光合作用20.养分库21.矿质营养学说22.腐殖质学说23.归还学说24.土壤肥力递减肆25.发生学学说26.土地生产力27.土壤生产力28.土壤剖面29.土宜30.土壤基本物质 组成。 (二)填空题 1. 土壤是指固态地球具有能够生长的物质层。 2. 土壤与自然界其他物质实体的本质区别是。 3. 土壤肥力是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以及的能力。 4. 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 5. 一般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五种物质构成。 6. 土壤物质组成中,矿物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有机质占土壤质量的_____%占土壤容积的_____%。 7. 土壤孔隙总量占土壤容积的_____%,其中水分占_____%,土壤空气占_____%它们二者是同处于_____之中,而随外界条件变化而相互_____。 8. 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共同决定的。 9. 土壤固相部分是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的。 10. 土壤空气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1. 地球表面的一个圈层,主要由铝硅酸盐物质构成,称为_____或_____。 12. 地壳表面以上是_____圈,以下是_____圈,其中表面有_____圈_____圈和_____圈。 13. 土壤圈位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_____。 14. 农业土壤是_____、_____和_____综合作用的产物。 15. 大农业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大部分,主要由_____和_____所组成。 16. 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生活因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17. 绿色植物的生活因子中由土壤直接提供的因子是_____间接提供的因子是_____、 _____和_____土壤以外提供的因子是_____。 18. 农业生产的实质是绿色植物利用__________把从空中的_____和从土壤吸收的 _____和_____合成转化成_____的过程。 19. 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和_____。 20.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是由_____、_____和_____三个环节组 成的,又称为_____的三个库。 21. 土壤在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_____它是_____和_____的分界面,是_____ 和_____进行_____和_____交换和转换的_____。 22. 人类已开垦利用土壤资源,种植作物几千年,但土壤肥力并未衰竭,这是因为_____的结果。 23. 由于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壤资源的盲目性,造成环境恶化,土壤资源遭到破坏,其造成的后果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 24. 19世纪中叶(1840年)德国化学家(Liebig)创立了_____学说,指出只有不断地向土壤_____和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第四章植 物与土壤知识点总结 一、土壤的成分 1、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1)土壤中的水分:加热土壤,出现水珠 (2)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取用的土壤体积为V 0;此块土壤 放入烧杯后缓慢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土壤,用去的水的体积 为V 1;取与土壤相同体积的铁块放入同样大小的烧杯中加水,直至液面恰好浸没铁块,用去的水的体积为V 2。这块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的算式为:(V 1-V 2)/ V 0 。 (3)土壤中的有机物:先称取一定量的 干燥土壤,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放石 棉网上),现象:土壤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燃烧过后,再称量土壤,发现质量变少。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土壤中的无机盐:过滤土壤浸出液,再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可见 很细的结晶物注:①(1)图实验试管口 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②有机物能燃烧,但不能溶于水;无机盐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 3、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土壤的组成 固体 土壤非生物 液体空气 矿物质颗粒(无机盐):占固体体积的95% 腐殖质(有机物) 4、土壤的形成:主要包括地表岩石的风化和有机物积累两个部分。 岩石的风化:指岩石在风、流水、温度等物理因素和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和各种生物的作用下,不断碎裂的过程。总结: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 下,逐渐风化变成 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1、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根系:一 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 直根系:有明显发达的 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如:大豆、青菜、棉花、菠菜等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 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如:水稻、小麦、蒜、葱等单子叶植物的根系) 2、根具有固定和吸收水和无机盐 的功能。①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 定在地上;②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 土壤分类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细 输送,不易粘结; 通气、透水性最好 ;保水保肥性 差;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而黏,干而硬;保水、保肥性最好 ; 通气透水性差 ;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黏性适中,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归还学说 21 作物营养临界期 41 氨的挥发 2 矿质营养学说 2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42 腐殖化系数 3 最小养分律 23 短距离运输 43 土壤速效钾 4 必需营养元素 24 长距离运输 44 土壤缓效钾 5 有益元素 25 共质体 45 易还原态锰 6 微量元素 26 质外体 46 氮肥利用率 7 肥料三要素 27 养分再利用 47 生理酸性肥料 8 根部营养 28 质流 48 生理碱性肥料 9 根外营养 29 扩散 49 长效氮肥 10 自由空间 30 截获 50 包膜肥料 11 水分自由空间 31 根际 51 合成有机长效氮肥 12 杜南自由空间 32 根际养分亏缺区 52 过磷酸钙的退化 13 主动吸收 33 根分泌物 53 磷的固定作用 14 被动吸收 34 专一性根分泌物 54 枸溶性磷肥 15 离子拮抗作用 35 菌根 55 难溶性磷肥 16 离子相助作用 36 强度因素 56 高品位磷矿 17 维茨效应 37 容量因素 57 异成分溶解 18 离子通道 38 有机氮的矿化 58 闭蓄态磷 19 载体学说 39 硝化作用 59 忌氯作物 20 离子泵学说 40 反硝化作用 60 复合肥料 61 高浓度复合肥料 68 厩肥 75 化成复合肥料 62 二元复合肥料 69 绿肥 76 混成复合肥料 63 多功能复合肥料 70 以磷增氮 77 绿肥 64 多元复合肥料 71 胞饮作用 78 缓冲容量 65 中和值 72 鞭尾病 79 灰分 66 热性肥料 73 花而不实 80 灰分元素 67 冷性肥料 74 激发效应 81 养分化学有效性 82 养分空间有效性 83 养分生物有效性 84 逆境土壤 85 单盐毒害 86 耐盐机理 87 泌盐机理 88 避盐机理 89 基因型 90 养分利用效率 91 生物肥料 92 铵态氮肥 93 硝态氮肥 94 酰胺态氮肥 95 碳/氮 96 铵的晶格固定 97 堆肥 98 生理性缺钙 99 再吸收 100 释放 101交换吸附 102 基肥 103 追肥 104 种肥 105 钙镁磷肥 106 掺和肥料 二、填空题 1、在固体氮肥中易挥发的是________,?吸湿性强的是________?,?宜作追肥的是_______,最适于作根外追肥的是_________。 2、钼在植物体中是________和_______酶的组成成分,所以_______?作物缺钼受影响最为明显。 3、矿质养分在_______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________的运输是双向的。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__________来勾通。 4、人粪尿腐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它不宜与__________肥料混合施用。 5、植物能直接同化____态氮素,_____态氮素则需经过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后才能被同化,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微量元素_____和_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