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汉服的低声吟唱

为汉服的低声吟唱

为汉服的低声吟唱
为汉服的低声吟唱

为汉服的低声吟唱

A: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

全班: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B: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

全班: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C:我也曾梦回大唐,和一个叫李白的诗人云游四方,他用来下酒的是剑锋上的寒光,他的情人是空中的月亮。

全班:我曾见他在月下徘徊、高歌吟唱,长风吹开他的发带,长袍飘逸宛如仙人模样。

D:可是后来换了帝王,他用一杯酒捧起了文人,摒弃了武将。

全班:他的子孙最终躲进了人间天堂,把大片的土地拱手相让。

E;时间的车轮悠悠荡荡,终于在甲申那里失了方向。于是全班:瘦西湖畔,梅花岭上,为纪念这个悲剧建起一座祠堂。E:那个叫史可法的文弱书生,他不愿散开高束的发髻,更

不能脱去祖先留给他的衣裳,于是他决定与城共存共亡,丢了性命,护了信仰。

全班:残酷的杀戮,如山的尸骨,并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千百年后,它依然会在中华大地上熠熠发光。B:就在千百年后的今天,我坐进麦当劳的厅堂,我穿起古奇牌的时装,我随口唱着my heart will go on,却莫名其妙的心伤,因为我听到一个声音大声的说:

全班:忘了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全班:我记得了,一群褐发篮眼的豺狼,带着尖船利炮,拆了我们的庙宇,毁了我们的殿堂。

D:于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公德牌坊,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全班: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在哪里,我的汉家儿郎?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

A: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

全班: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制作汉服必看的量度尺寸基本体位

制作汉服量度尺寸基本体位 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 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但注意其宽窄比例要与人的脸型与身材配合,不可太夸张。如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女性6-8cm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男衣与女衣在量衣的尺寸上主要区别在腰节线,即男士的腰节线在腰下靠近胯关节的位置,女士的腰节线按正常位置即可。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则建议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为汉女服的讲究是不露手,现代虽然可放宽些标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观。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从传统华服与汉服看市场发展前景

从传统华服与汉服看市场发展前景 摘要:当中国每年以10%GDP持续发展几十年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像一角被遗忘的断垣在市场经济的暴风雨中艰难行进。汉服,在中华传统服饰中占核心地位,在消亡了350多年后的今天,又该以怎样的面貌从人们的记忆中苏醒,站在世界人民的眼前。面对清旗装改制的旗袍与当下流行的唐装,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正确对待,又该以何种更好的方式让传统汉服与旗袍、唐装兼容并存。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服饰体系出发,以复兴汉服为切入口,基于当前汉服的消费情况,探讨传统华服在当代的市场发展前景,重振中华传统文明。由于华服是新兴的文化产业,本文不免出现纰漏与错误,恳请有关专家与学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更好传承中华传统文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中华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美丽的服饰。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席卷,甚至日韩文化的入侵,西式服装几乎穿在了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日韩服饰也有不少的追随者。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则悄无声息地被人们忘却在记忆之外。在当代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不断受西方文化冲击又不断与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普通一员,又该如何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守卫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灿烂文化?这将是一条任重而漫长的探索道路,需要我们及我们的后人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出的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一条复兴的道路。 一、汉服,华服的文化回归与复兴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精深的古老民族,是一个温敦谦和、友好宽容的礼仪之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常惯之以华夏”何为华夏?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称华”。重视衣冠,重视礼仪充分体现了我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所谓华服,是指中华56 个民族不同服饰的总称。汉服,即指汉族人的民族服饰。具体指的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汉民族服装。一般而言,汉服从属于华

汉服男子束发方法图解教程(现在道士也在用)

汉服男子束发方法图解教程(现在道士也在用) 2010年05月25日星期二 20:16 本文转载自繁星若尘 现在很多同袍都在用女子发髻的方法。其实男子束发和和女子盘发不同,女子的盘发自有奥妙,是先盘发再插簪子,抽掉簪子的话头发会自动散落下来。而男子发髻即使拔去簪子,不去拆它是不会散的。 首先看男子用发簪: 古代男子发簪其实是很长的,有15-20cm。这里说的10cm是因为道士买不到簪子不得已用了加工过(去掉花)的女簪。 男子发簪长的短的都有,比较随意,文物里长的有20cm,短的才13cm。跟女簪主要区别在于装饰纹样比较简单,偏向实用性。 男子发簪大致是这个样子的 文物:宋代鎏金男子发簪长19CM 簪头直径1.5CM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用笄来固定发髻,笄的用途除了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需要用笄来固定。 《辞海》里有这样的解释: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史记.?滑稽列传》里说:“前有堕珥,后有遗簪”。杜甫《春望》中也有“白头 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句。中国汉人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冠笄礼为男女成年的标志。 款式上,玉簪有男用和女用之分,一般的说男用发簪长一些,更注重实用性,簪头装饰纹样比较简洁,吉祥福寿的图案据多。清代以降,因为男人都留起了阴阳头,玉簪便多为女性所用,女用发簪的端头呈如意状,刻有云纹图样。总体来说男簪长度一般在20cm甚至更长。似乎一般祭祀及重大礼仪时候贵族会用玉簪(是指和田玉,古代没有翡翠),但是日常用的发簪并不建议用玉簪,因为优质的玉价格昂贵且容易损坏。 束发方法图示(现在道士也在用) 这是一种男子束发的过程,现在道士还在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束发,后脑的头发都是应该束到头顶的,除非头发太短束不到头顶。影视剧中泛滥的半束半披的发型是对先人的亵渎。

从传统华服与汉服看市场发展前景

从传统华服与汉服看市 场发展前景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从传统华服与汉服看市场发展前景摘要:当中国每年以10%GDP持续发展几十年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像一角被遗忘的断垣在市场经济的暴风雨中艰难行进。汉服,在中华传统服饰中占核心地位,在消亡了350多年后的今天,又该以怎样的面貌从人们的记忆中苏醒,站在世界人民的眼前。面对清旗装改制的旗袍与当下流行的唐装,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正确对待,又该以何种更好的方式让传统汉服与旗袍、唐装兼容并存。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服饰体系出发,以复兴汉服为切入口,基于当前汉服的消费情况,探讨传统华服在当代的市场发展前景,重振中华传统文明。由于华服是新兴的文化产业,本文不免出现纰漏与错误,恳请有关专家与学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更好传承中华传统文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中华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美丽的服饰。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席卷,甚至日韩文化的入侵,西式服装几乎穿在了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日韩服饰也有不少的追随者。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则悄无声息地被人们忘却在记忆之外。在当代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不断受西方文化冲击又不断与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普通一员,又该如何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守卫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灿烂文化?这将是一条任重而漫长的探索道路,需要我们及我们的后人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出的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一条复兴的道路。 一、汉服,华服的文化回归与复兴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精深的古老民族,是一个温敦谦和、友好宽容的礼仪之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常惯之以“华夏”,何为华夏“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称华”。重视衣冠,重视礼仪充分体现了我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所谓华服,是指中华56个民族不同服饰的总称。汉服,即指汉族人的民族服饰。具体指的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汉民族服装。一般而言,汉服从属于华服系统,由于汉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汉服是华服系统的核心、主流和代表。传统汉服在保持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又在不同历史时期受不同外来文化的影响,融入了各种元素,因此汉服的历史悠久,承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而华服是包括了汉服和其他55个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以及改良后的中山装、旗袍和唐装在内的中华服饰的总和。汉服与中山装、旗袍、唐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于华服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 汉服发展悠悠4000余载,上启炎黄,下至明末,谨承周礼,延续道统,是世界少有的传承时间最长的民族服饰。汉服虽历经历朝不断发展,然其基本特征一直保持不变,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服饰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兼有盘领,直领),褒衣大袖(亦有窄衣小袖),结缨无扣,上衣下裳或上下连裳,线条流畅,飘逸潇洒。与之对比,满服的特色是立领歪(对)襟,小袖盘扣,滚边无腰,上袍下裤。民国时期盛行以致在这之后100多年里别认为是中国服饰代表的旗袍是在满族旗装的基础上,采用西方裁剪方式,良好地体现东

汉服制作教程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韩国、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曲裾是华夏衣冠体系中深衣的一种。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 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套装。 襦裙从有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襦裙是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 但今天看来,曲裾深衣有着别样的风韵,是汉服中最能体现女子婀娜优雅的装束——不论是下摆宽敞的曲裾,还是楚风浓郁的汉代鱼尾式“三绕膝”。

浅析汉服的发展与未来

浅析汉服的发展与未来 摘要:“汉服运动”的兴起,让汉服重新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焦点。汉服文化、礼仪正确的使用和传播,都关系着汉服传承与发展。而如何让汉服登上国际舞台,推向国际市场,让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也成为了汉服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汉服运动,汉服发展,汉服未来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而是包括衣服、冠帽、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的礼仪系统。汉服使用独特的裁剪方式,穿在人的身上,配合以束腰等手段,会随着人体的结构,汉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反映了汉族传统的思想和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这短短十几年,围绕着“民族服装”所展开了多种社会活动和文化实践,先后出现了“唐装”的流行、“汉服”的讨论以及“汉服运动”等,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2004年和2005年“汉服运动”被响亮提出,穿汉服从单一的个体行为,慢慢演变为一种公众运动,众多汉服爱好者们围绕“汉服”进行网络大讨论,把最初的朴素“崇古”的想法转为正规的文化运营、商业运营。弘扬传统服饰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汉服的传承和弘扬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雅是俗,汉服毋庸置疑地成为最能抓住人们眼球的服装。汉服的重提,再次让人们思量传统服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一、汉服的发展 近年来,“汉服”的曝光率直线上升,这股汉服掀起的热潮逐渐壮大成为了一场“汉服运动”。它有着明确的社会价值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1]。 一种文化如果不是真正被人喜欢和向往,不会形成巨大的生命力,特别是80后的我们受到古典影视作品、戏剧、文学的影响,即使穿着批量生产的成衣,也会对古典的服饰有特殊的向往。 (一)汉服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汉服运动”刚开始是富有民间性和草根性的活动。但随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加入、赞赏与鼓励,加入“汉服运动”的社会阶层逐渐有所扩大。与此同时,它也开始产生了“精英主义”的情绪与倾向,自认为找到了“汉服”这唯一可以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汉服运动”的目的之一,据说就是要唤醒汉族乃至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 汉服爱好者们不断进行有关“汉服”的各种宣传、造势、表演和实践活动,致力于引起各种现代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他们向群众百姓解释汉服的由来,说

手工制作汉服入门之剖析

手工制作汉服入门之·工具篇 基本需要:剪刀、针、线、划粉、拆刀、软尺、直尺、有缝纫机更好啦、熨斗~ 1、剪刀篇:专业穿裁布剪刀:(最好备一把,剪布必要的直,它都能做到,需要注意的是它一定不能用来剪其他物品,忌剪胶布,塑料及一些会损害刀锋的东西,保持干净干燥)普通价格在10-80元。 普通家用剪刀: 可以剪,不过要把握好剪直线,买把新的专门用来剪布料也是可以的,但不太适合大面积的剪裁。价格在2-20元 纱剪:剪线头必备神器,快速,但要注意有时候它藏在布料里划破布料的坑爹事情出现。比较容易生锈,保持干燥。价格在普通5-3元。

以上三种剪刀是基本的……也足够用了,在普通的超市都能买到的,要好的可以去专门买缝纫工具的店~~~~(我才不告诉你们我有6把剪刀↖( ̄▽ ̄") ~) ---------------------------------------剪刀篇完----------------------------------------- 2、针线篇 针的话建议用马牌手缝针,我用了十几年,没错是十几年,我很小时候就做针线活赚零花钱了我会说?千万别买那种路摊上1块2块一个小圆盒里面各种尺寸的针,用几次就会钝,而且短得要死,一点都不好用,我一想到如果要用来缝东西,我就潸然落泪。虐心啊~ 这种手缝针,细长,针眼小。可能对于不常缝纫的人来说有难度,习惯就好,也可以选择大一点的型号。 价格在1-5元

线: 线似乎不难选择,其实线也有不同材质,也会影响到缝纫的品质。 棉缝纫线-耐热性好,弹性、耐磨性、抗潮性、抗细菌能力较差,适于高速缝纫和耐久压烫。 涤纶缝纫线-强度高,线迹平挺美观、耐磨;不霉不腐,价格低,颜色丰富,不易掉色,不皱缩。 涤棉缝纫线-由65%涤纶短纤维和35%棉纤维混纺制成,线的强度高,耐磨性好,缩水率小柔韧性及弹性较好,耐热性好。可缝制各种衣物。 尼龙缝纫线---强伸大、弹性好,质地光滑、有丝质光泽,耐磨性优良。 锦纶线---断裂强度高、耐磨性好、吸湿性小、弹性很高,但耐热性不够,一般控制在120℃左右。一般用于缝制化纤面料、呢绒、羊毛衫等。 维纶线---价格较低,断裂强度高,耐磨性低于锦纶线,化学稳定性好,主要缝纫各种面粉袋、布胶鞋鞋帮、帆布、锁扣眼、钉扣等。 丝线---表面光滑,光泽柔和,弹性好,耐高温。用于缝制呢绒服装、绸缎面料;人造丝色彩鲜艳,但强度差,吸湿性很差,价格较便宜。大多用于机绣。

汉服的发展史

汉服的发展史 一、什么是汉服 二、汉服的样式特征 三、汉服的消亡 四、汉服礼服的内涵 五、历代汉服展示 一、什么是汉服 汉民族传统服饰(简称“汉服”),主要是指约西元前二十一世纪至西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标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们称这

种与“胡服”相对存在的概念为“衣裳”,如“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系辞下》]、“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诗经·曹风·蜉蝣》] 这也是“华夏”之称的来历。《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即使唐代以后,人们还在用“华服”来区别“胡服”,如“华服萧条,鞠为茂草”[《宋书》卷九五列]、“改华服以就胡,变雅音而入郑”[《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传》]。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 与“汉服”词汇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渠犂传:“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汉承秦制[《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衣冠是在先秦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衣服制度”也就是“华夏衣冠制度”。 唐代,华服又有一个新的名称“唐服”又叫霓裳。《旧唐书》],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新唐书》]、“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妪侍,出楼前西向拜。” [《旧唐书》] 又如白居易的《缚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将吐蕃服装与唐服相对比较,并把穿唐服与“汉家礼仪”联系起来;元稹也有《缚戎人》:“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前句描写心向大唐,后句“梳汉发”正是簪笄礼的别称。因此,狭义唐服或唐装就是指称华夏衣冠。

传统文化教案20课汉服

第七单元传统服饰 20课汉服 【教学目标】 了解汉服的发展历程和式样,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等形式,来了解汉族的发展历程和服饰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各族的文化,从汉族的服饰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和样式。 难点:通过观看华美飘逸的汉服和汉服服饰的样式,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右边图片,你知道这是谁的剧照吗?他穿着 什么服饰?(利用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 兴趣。)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 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 小姐穿上旗袍。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 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 服饰。汉服起源何时?让我们走进本课的学习——汉 服。 二、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 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三、汉服 1、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你知道夏商 时期的中原地区,华夏族穿什么样的服饰? 2、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样的服饰?有何影响?(深衣) 3、汉服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 这一风格。这种袍服有何特点? 4、成语故事:你知道“胡服骑射”的故事吗?(请一 位学生讲一讲) 5、你说我说: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服饰?对赵国有何影响? 教师点拨:汉族服饰很注重吸收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汉服宽衣博带、常裙长袍,拖拖沓沓,作战十分不便。而胡人的服装,短衣窄袖,轻便利落。“胡服骑射”极大地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四、拓展思维:

有关汉服的粗略市场预测及营销方案

有关汉服的粗略市场预测 及营销方案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汉服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市场定位 二、市场现状 三、市场分析 第二部分 SWOT分析 一、汉服同现代时尚服装对比分析 二、”小组设想”系列汉服与其他品牌汉服对比分析第三部分营销4P策略 一、产品策略(Product) 二、定价策略( Price ) 三、分销策略(Place) 四、促销策略( Promotion ) 五、其他营销策略 第四部分风险因素及其对策 一、市场风险 二、财务风险 三、其他风险

前言 当你在户口本上看到“汉族”这个词语时,你是否想过它到底代表的是什么?当五十六个民族相聚一堂,各个少数民族都穿着具有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衣装之时,你是否想过真正承载汉民族文化服饰是什么? 你是否也困惑过,我们穿着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服饰,却不知道真正属于自己的衣服是什么,在何方。华夏民族有着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精妙的文化,由于种种的原因,近四百年来,我们不得不抛弃我们的衣着。可是汉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我们有自己的衣服,这就是汉服。 《左传》中曾言:“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主要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在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近年来,古装大片《大汉天子》、《汉武大帝》、《大明宫词》等播出,尤其是最近《大祠堂》、《孔子》,《美人心计》的热映,美衣华服更是掀起一阵浪潮。汉服复兴运动正在华夏大地上轰轰烈烈的展开,随着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汉服的商业化将成为必将成为一大趋势。 汉服的销售首先在网上兴盛起来,双玉瓯,重回汉唐,如梦霓裳等淘宝店铺在业内已是小有名气;在北京,广东,南京,杭州等历史悠久的大城市,汉服实体店也纷纷安家落户。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汉服的营销存在着诸多问题,小规模的销售也无法满足广大汉服爱好者的需求,一种合理,有效的经营模式呼之欲出。 第一部分汉服市场分析与预测 在民族文化不断自觉的今天,越来越多自发的民间“汉服”运动与组织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开花,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汉服热”。 一、市场定位 1、地区定位:经济发达且历史文化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或自然文化旅游景区。

汉服裁剪制作的一些常识

汉服裁剪制作的一些常识 一、汉服常识篇什么是汉服要做汉服,首先要知道汉服的基本常识。汉服,不是古装,也不是单指汉朝的服装,而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举个例子,就如同藏族人穿的藏袍,朝鲜族穿的朝鲜服一样,一个真正热爱自己民族的汉人就应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汉服!汉服的种类汉服有很多种类,总的来说,简单的可以分成礼服和常服。礼服指在正式隆重的场合所穿的衣服,对形制要求很严格,衣缘的宽度、袖子的长与宽、甚至颜色花纹的搭配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必须穿中衣。而常服就是指在平常日子里穿的衣服了,可以穿着上班、做家务、甚至下田耕作,常服的要求没丵礼服那么严格,总的来说,常服的特点只要遵循交领右衽(当然也有对领、直领的)、系带(不用现代的纽扣、拉链之类的东西),平面剪裁就可以了。汉服的女装主要有曲裾、襦裙、褙子…… 汉服的男装主要有直裾、直身、短打(也适合女生) ...... 二、材料准备篇缝纫工具A 、缝纫机,功能是缝合布料,缝纫机主要分两种:旧式的脚踏式的(此优点是速度可以灵活掌握,适合新手,本人用的就是这种)、电动缝纫机。(如果没有缝纫机,用手工缝也可以哈,就是速度太慢,而且不容易把线条缝直!估计一个月才能做一件汉服了)B 、锁边机,功能是把布料的缝合的边缘锁好,不至

于边缘散开。锁边机也有好多种,便宜的100 多元,贵的有1000 多甚至几千的。自己学做,买个100 多元的三线锁边机就可以了。在布料批发市场上有买的。C 、其他工具:剪刀一把,直尺一把,软尺一把(一元钱就可以买到,功能是用来量人的各种尺寸!),划粉一盒(用来在布料上画裁剪线条,可以洗掉。),各种颜色的缝纫线(根据布料颜色,一般什么颜色的布料就用什么颜色的线。)面料A 、做汉服的面料很多,只要你去趟布料市场就知道了,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对于新手,一般来说,颜色搭配可以选近似色,花布与素色布搭配,最容易出效果。注意的是要考虑布料的缩水问题,在面料搭配上尽量使用同一种类型的面料,比如棉布搭配棉布,丝绸搭配丝绸。B 、关于面料价格,这个没的说,自己去跟老板砍价,呵呵。一般棉布在10 元左右/ 米,化纤的织锦缎10 几元/ 米,提花棉20 左右/ 米。尽量不要用发光的化纤面料做汉服,因为穿上感觉很廉价,也很舞台化,容易让人产生这是戏服、影楼装的感觉。个人觉得用棉布、麻做常服很不错,织锦缎适合做礼服,也适合做衣服的边缘。C 、关于面料的用量。(根据个人裁剪方式不同,用量也不一样,我写的是自己在实际制作中的用量。)曲裾:主料4 米(150 厘米宽),衣缘及腰带2 米(150 厘米宽);襦裙:上襦3 米(150 厘米宽),裙子(包括上襦的衣缘)3 米(150 厘米宽),腰带0.5 米;褙子:

汉服带来的经济产业

汉服带来的经济产业 汉服,华夏民族的传统服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纷繁复杂的服饰体系,狭义上来说汉服是汉民族的服装。汉服基本上属于现代名词,是相对于其它民族的服饰而言的汉民族服装。 汉服并非一直延续的,在外族入侵中华时曾被割裂(如:元、清两朝,尤堪满清王朝),而且汉服被非千古不变,她是进化的,在历史长流渊源流转中,虽着华夏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也随之而包容,在朝代的更替中不同时融合外族服饰的优点长处,如赵武灵王吸取胡服,又如盛唐之时对燕北、西域服饰的吸取,等等。 虽然汉服离我们有些久远,一度只是存在于卷书集中的文字,但是因为“汉服复兴运动”又将她重新的带回了人间。汉服复兴有过两次,一次是民国初年,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参与其中的人物都是在历史中响当当的人,如袁世凯,张大千等。另一次就是现在,开始于21世纪之初,这次的复兴运动真正的将汉服从历史、屏幕中带入了市井凡尘。随着网络的发展,天南地北的人沟通更加便利,媒体的发达,汉服也借此东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汉服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有网络的传播让分散在天南地北的同袍通过网络联系了在一起。同时也随着网络联系产生了一个以汉服为中心的团体——同袍。同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也是一个相对松散的集体。汉服社团在社会、在校园之中慢慢的形成、发展、成熟,在国内各地,及至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同袍的存在,以地域为中心形成的社团,都通过网络联系了在一起。 虽然汉服的复兴,同时也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以汉服及汉文化为核心的产业——汉服产业。这个产业辐射包含文化、婚庆、会展、饰品等等行业。当然这个以汉服为核心的产业并未完成成熟,在目前依然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没有统一而完整的相应标准,虽然汉服

汉服社商业计划书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THE TIANFU COLLEGE OF SWUFE 商业计划书 参赛团队: 参赛组长: 参赛队员: 指导老师:

目录 摘要 (3) 第一部分项目简介 (3) 第二部分项目分析 (5) 第三部分项目设计 (7) (1)产品设计 (7) (2)经营设计 (10) (3)技术设计 (10) (4)组织管理设计 (10) 第四部分财务分析 (11) 第五部分风险控制 (17) 第六部分项目建设 (17)

摘要 汉服社APP是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创造盈利为前期经营理念网上交易平台,它着力于便捷性,丰富性和共赢性,满足新时代实惠,时尚和环保要求,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同时也给经营者带来巨大利润,实现出售方,租赁方,购买方及中介方多方共赢。 我们的APP由买家客户端和卖家客户端构成,其中买家客户端由5部分构成,分别为进入界面,首页,逛逛,文化,以及我的汉服。其中进入界面为欢迎界面,它采用无广告模式(前期)和广告模式(后期);首页为贴吧形式,它是汉服爱好者交流的主要地带,其中允许广告链接,但是链接的产品一般为我们APP平台上的产品,并且,我们APP会滚动置顶贴和推荐每日精选的商家;逛逛是我们APP商业盈利点之一,主要为购买商品的详细界面,例如商品的搜索,广告的滑动,主题活动……我的汉服主要为用户个人基本页面以及购物信息,物流信息以及我的足迹。 卖家客户端主要分为3个板块,分别为交易元素,交易管理中心以及活动,信息以及基础店铺的设置。这样的设置让买家和卖家泾渭分明,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可使双方达到最大化的满足,同时也使我们的APP更加系统,方便管理。 第一部分项目简介 (1)项目背景 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内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与兴起。曾经由于文革时期导致压抑在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渴望得到了释放。改革开放后,加大的对外交流也会使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逐步兴起。以及在经历韩国申遗的事件后,国内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与重视。民间也开始逐渐兴起国学热,兴起弘扬与发挥传统文化。在

汉服裁剪工艺教程详解

础知识图解-1 ★★现在汉服常服结构分类大纲(附图,草案)★★ ★总大纲包括: ★一常服(基本提炼历史上各有代表性的服饰作为日常汉服) ★二礼服(采用一丝不苟的古制) ★三首服(冠帽巾类,历史上礼服和常服配用的冠巾都很丰富,因此汉服复兴越多吸取越好) ★四鞋类(鞋履屐等) ★五配件类(玉配绦带的挂法,披帛的搭配等) ★这里先说常服★———————————————————————————————————— ★常服 ★一服制分类 ★1衣裳连制类(深衣) ★A男式:朱子制直裾 ★B女式:汉制曲裾 ★〈说明,按现代穿法,男穿直裾,女穿曲裾效果会比较好一些,直裾里面又分汉代直裾,宋明时代穿的直裾,以及朱子家礼中的深衣等,个人感觉朱子深衣好些,下裳幅片比较多,开的幅度也比较大,甚有儒士之风,而宋代直裾幅度比较小,剪裁比较直,汉代直裾则比较生硬,花纹繁乱;女子曲裾,只有汉代的三绕膝〉 ★2衣裳分开类(两截) ★A男式:上衣下裳 ★B女式:襦裙 ★a唐式襦裙(系处胸上) ★b宋式襦裙(系处胸下) ★c明式襦裙(系处腰部)

★〈说明,男子上衣下裳只有选择先秦士大夫的那种统一装束,后来可能觉得出官入相行动不方便,干脆穿上了衣裳连制的深衣,甚至还是觉得麻烦,以至后来发展成了上下通裁一剪裁到底的长衫,不过在历代礼服中仍保留着男子上衣下裳的装扮,由于礼服比较复杂,将其谈化,只保留样式,就可以作为现代的常服了;女子只有襦裙,由于历代样式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是组合搭配的问题,只采用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穿法即可,既按裙系的位置划分,襦,历代长度大小不一,现代制订标准,基本还是以短(齐腰),长(齐膝)两种为好〉 ★3上下通裁类 ★A男式 ★a直裰(有束腰,有衣缘) ★b长衫(无束腰,无衣缘) ★4圆领类 ★A男式 ★a唐式袍衫(小圆领) ★b明式阑衫(大圆领) ★〈说明,由于历代常服用圆领的不多,大概只唐朝平民兴起的小袍褂,多用于公服礼服中,常服既取两样,大圆领小圆领即可,作为单独的一个分类〉 ★5背心类 ★A褙子 ★a男式:明式对襟儒衫 ★b女式: ★⑴明式对襟 ★⑵交领长褙子 ★⑶交领短褙子 ★B旋袄 ★b女式: ★⑴宋式直领

《汉服略考》--关于汉服概念及发展史的第一篇专业学术论文

《汉服略考》--关于汉服概念及发展史的第一篇专业学术论文 张梦玥女士,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溟之幽思)(学士) 2004年10月初,《联合早报》报道了一群青年穿着“汉服”祭祀袁崇焕将军的事迹,引起轩然大波[1]。他们穿着类似影视剧的古装,称其为“汉服”。互联网上关于“汉服”的争论极为激烈,对立观点比比皆是。有人认为“汉服”是一个伪命题,有人认为“汉服”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那么到底是炒作的生造概念还是中国文化图腾,笔者就“汉服”词汇源流作一个粗略的爬梳。 遍查字典、词典,没有词条解释,甚至也没有论文论述,似乎大家更喜欢用“古装”而忌讳用“汉服”[2]。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偏正式限定性短语。“服”即是“服装”“服饰”“衣服”[3];前面的“汉”是限定词,表明“服”的外延局限在“汉”涵义覆盖范围内。或者说,“汉服”隶属于“服饰”概念,是其一个具体分支,且具备“服饰”的一般属性。 那么“汉服”本身的特定涵义又是什么?难道是“汉”与“服”的简单相加吗?我们从文献中寻找答案。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标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们称这种与“胡服”相对存在的概念为“衣裳”,如“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5]这也是“华夏”之称的来历。《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即使唐代以后,人们还在用“华服”来区别“胡服”,如“华服萧条,鞠为茂草”[6]、“改华服以就胡,变雅音而入郑”[7]。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8]。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9]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 与“汉服”词汇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渠犂传:“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汉承秦制[10],衣冠是在先秦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衣服制度”也就是“华夏衣冠制度”。 唐代,华服又有一个新的名称“唐服”[11],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兵何日来?”[12]、“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妪侍,出楼前西向拜。”[13]又如白居易的《缚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将吐蕃服装与唐服相对比较,并把穿唐服与“汉家礼仪”联系起来;元稹也有《缚戎人》:“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前句描写心向大唐,后句“梳汉发”正是簪笄礼的别称。因此,狭义唐服或唐装就是指称华夏衣冠。 汉朝以后,人们逐渐用“汉人”一词来指代华夏人。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便是汉族传统服饰,如“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14]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如“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诡汉服,号邢君牙兵,入吴山、宝鸡,焚聚落,略畜牧、丁壮,杀老孺,断手剔目,乃去。”[15]尽管唐代与汉代常服是两种款式,但是“汉服”一词已经完全定性。

汉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SWOT分析

第40卷第4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40 No.4 2019年4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r.2019 汉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SWOT分析 夏翠兰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文化也随之走上“复兴之路”。但在当下,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进而促进汉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汉服文化;国学;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9)04-0127-03 随着党和国家对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和中共 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汉服热等社会现象逐渐升温,汉服文化也随之走上“复兴之路”,众多专家学者也逐渐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此,变成与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等观点可以看出,复兴汉服文化运动走上时代前沿。纵观汉服复兴运动,汉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以各地汉服爱好者或汉服社团举办的汉服文化活动为主,汉服文化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汉服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远远不够,汉服文化教育人才紧缺、汉服文化传播局限于服装设计、舞台表演上等,文章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进而促进汉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国人去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 汉服界定 纵观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中,对“汉服”的定义并不确切,如果服饰类型进行划分的标准,存在不科学性。一来民族服饰是具有时代发展性和传承性等特点,二来服饰文化是深受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影响的。为此,对汉服这一概念要作一个概念的界定,使其成为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汉服包括汉代及其他古代的装束,却不是单纯的古代衣冠,而是从夏朝至明朝末 收稿日期:2018-08-10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国学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汉服缝制课程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KYJ2018018);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汉服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XKY041 )。 作者简介:夏翠兰(1982-),女,湖南常宁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哲学与汉服文化。年,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穿着的、形制与款式相对稳定、流传和影响范围较广以及具有传承性质的、承载了礼仪文化与象征意义的服饰体系。因此为了明确针对研究的角度与深度以及方便说明,本文中所提到的“汉服”,均指代汉民族传统服饰这一概念。 二 汉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因素(Strengths) 1.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汉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形式,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古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融合了时代的文化积淀和每一个朝代的人的思想。同时汉服也是汉民族审美艺术、社会价值、人文风俗等的整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各个朝代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法制度、宇宙观念,都在汉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相比,汉服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中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汉民族风貌特征,同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形成了鲜明对比,汉服的背后承载的是汉族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工艺和审美艺术,毫不夸张地说汉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对汉服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既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 2. 汉服产业蓬勃发展。从汉服会员层面看,截止2018年4月,汉服吧的会员人数已经达873469人,同比2017年,增幅比例高达19%,这意味着汉服产业的主体消费人群达百万之众。从汉服产业商家来看,根据汉服资讯的统计,淘宝店能正常打开的汉服商家已达655家,比去年所统计的增长了25.96%,汉服商家已分布全国27个省、区、直辖市,涉及全国79.41%的省级行政区。从汉服产业 DOI:10.16336/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18863711.html,43-1459/z.2019.04.040 127

子归韶衿汉服社精彩活动策划

子归韶衿汉服社活动策划 一、活动名称:子归韶衿,勿忘初心 二、活动背景: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汉服运动是华夏文明复兴运动。“汉服”是一个具有 历史性意义的文化概念,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汉服运动”本质上不是为了一件衣服,它在文化复兴的意义之外,也是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华夏文明的发展与日新是永无至今的过程。汉服是文明复兴的起点。 三、活动目的:汉服社的系列活动给喜爱汉服的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并展示自我的平台, 从而增强同学们对华夏文明及汉服的兴趣。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华夏辉煌的文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校人文气息。 四、汉服社活动系列流程简述 阶段1、汉服及传统礼仪展示 阶段2、汉服知识讲座(涵盖内容为:“现代汉服复兴必须坚持形制”和“如何区分汉服和影楼服”) 阶段3、【汉服礼仪—成人礼】 阶段4、纸汉服制作 阶段5、古典水袖舞学习/斟茶饮茶学习茶文化 阶段6、根据上述系列活动拍摄汉服宣传片微电影 注:阶段5、6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斟酌其可行性 五、活动流程详述 1. 汉服及传统礼仪展示 这一活动可以向大家展示多款已知的汉服,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圆领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活动前选出合适的人员进行培训,教导传统礼仪,活动时由他们一一进行展示(背景音乐可商讨再决定),并有专门的解说员介绍每款汉服的特点、细节等。当全员展示完毕后,由解说员讲解传统礼仪,传统礼仪主要包括揖礼、拜礼、正坐立、对弈(射)礼 ,其间并由展示汉服的人员在旁演示,可让同学们一起学习传统礼仪,并可以及时指点其中的错误之处。 2.汉服知识讲座 涵盖内容为:“现代汉服复兴必须坚持形制”和“如何区分汉服和影楼服”。 3.【汉服礼仪—成人礼】 【冠礼】 冠礼所需的服饰及摆放问题 中衣1件(代替童子服),比较好的深衣1件(举礼过程中可不更换),自制软裹幞头1个或可系带的小巾1个,布鞋1双。 衣服的摆放方位:公服、皂衫、深衣,分别叠好、衣领朝东,由北向南依次置于席上,席置于场地东侧。

汉服---半臂制作教程

虽然说是教程。。。由于自己本身制作的还不够好,以前也没做过教程,就算分享一下制作经验吧 首先我们要准备的是2米的主料布,半米的衣缘异色边布料,这里我是淡紫色搭深紫色,比较清新,还有打版用的牛皮纸(其他纸也可以) 打版的话,用的是原来自己做褙子的版(好吧我很懒),注意袖子(个人感觉袖子宽25厘米比较好,通袖长可以量自己手水平举着的时候左边肘关节到右边肘关节的距离)袖子下面胸围的宽度那里是自己胸围的一半,适当放

量一些,还要预留出缝进去的宽度才行 对了,这个形状的我其实也是凭感觉画的,左右对称就好(我是有多随便。。。。) 忘了说了,由于寝室很窄,我就带到图书馆的自习室里大桌子上搞的(很适合学生党哦),要方便一些注意我打版的方法其实是不正规的,但是由于纸不够大,这样很偷懒的说。。 然后这里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大概画一条带幅度的斜线吧,我没测量,凭感觉,(一般来说感觉夏天挖领宽1 7厘米应该还是合适的?挖领子记得左右对称啊)从领右边画一条线到那啥地方(腰边吧)夏天的话交领可以浅一 点,不用在腋下

然后剪开 然后沿中缝线剪开 然后把布料铺平,版按在布料上,用粉笔勾出轮廓(注意在布料上布局合理,以免乱剪到后面不够用。。。)(后面我发现袖子短了。。所以添了一块。。,大家注意汉服半臂袖子单穿的话尤其汉子,太短会不好看)记得

预留出中缝的位置

之后就把这个版翻过去画(之前画的木有对称布料的边缘所以重画了。。。),衣服的后片稍微用粉笔在领口挖一点(如图所示)注意边缘要圆润一点衣服的另一边也是用同样方法,但是版方向要相反,(翻过来画)

然后不是剪下来那块?找地方画下来,同样的,方向相反的再画一个 把刚刚画好的都剪下来(注意之前画的肩膀上对折的地方不要剪开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