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元御学术思想浅析

黄元御学术思想浅析

黄元御学术思想浅析
黄元御学术思想浅析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总结

黄元御学术思想及用药总结(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436人已读 重视中气,扶阳抑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 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 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 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 4、血病的治疗: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 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

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扶阳抑阴,方用黄芽汤: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 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滞不行,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加陈皮、杏仁以理肺。调理中气者,才是治疗之根本。

各家学说考试重点

流派⑴有师承关系⑵有独立的鲜明的学术见解. 中医学术6流派: 医经,经方,河间,xx,寒温,汇通. 医经学派: ㈠校正疏证诸家⑴校勘研究诸家①林亿”新校正”<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②胡澍<素问校义>⑵注释疏证诸家①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释方法: 迁移整理;通篇释义,义理周详;补七篇大论,传运气之学②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水平甚高③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㈡分类诸家⑴全面而无选择的分类①杨上善(隋唐)<黄帝内经太素>29类②张介宾(明)<类经>12类⑵选择内容分类①滑寿<读素问钞>12类选择性分类研究<黄帝内经>第一家②李中梓(明末清初)<内经知要>8类③沈又彭(清)<医经读>4类,分类最少”平,病,诊,治”㈢专题发挥诸家⑴华佗<中藏经>脏腑辨证⑵巢元方<诸病原侯论>病原证候学,第一部论述多种疾病病原证候的专著⑶①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北宣南局,<太平和剂局方>②陈无咎<明教方>义乌三溪: xx: xx;xx: xx;xx: 虞抟.经方学派⑴王焘<外台秘要>⑵葛洪<肘后备急方>(简便廉验)⑶陈延之<小品方>不重医理的阐述而以搜集防病备急的经验方为要⑷许叔微<普济本事方>⑸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⑹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河间学派1刘完素(字守真)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学术思想: ㈠抗害承制论㈡火热论-火热病的治疗⑴表证-辛凉或甘寒以解表①夏暑季节外感,不宜使用麻黄,桂枝等热药发表.感寒,寒性药物,以加减用之,否则就会热②邪热郁遏于表,出现寒战,为阳热郁极而产生的假象,不可使以为寒,必须从脉证上详细分辨③表证兼有内热,通常采用表里双解之法,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⑵里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

脉。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容之一。《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重脾胃即重元气

重脾胃即重元气 《内经》中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虽指阴阳而占,实际还是元气的问题,因为凡病无论表里标本,元气 能抵抗,便能却病;元气不能抵抗。病必告危。故凡遇病重 而体力(元气)不支时,当先固其元气,俟元气来复,再议祛 邪。若拘于治病,而不顾及元气。未有不债事的。赵老亦常 说:“人岂能无病,病之生死,不单在受邪之轻重,而重在体 力之盛衰。”这也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两句话,是长 期临床实践中体会出来的结论。从这里可以看出赵老的学术 观点,是重元气,重脾胃,而这两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的。重 脾胃是方法,重元气是目的,因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重 脾胃即达到重元气了。以上阐述了赵老的主要学术观点,明 其所论,尚须进一步掌握其重脾胃之技艺。现分述如下: 1重脾胃、重元气,必须时时处处维护胃气综观历代医家, 重脾胃、重元气者.莫过于脾胃论坛的“盟主”——李东垣。 但有人认为,李氏生于兵荒马乱的金元时代,人民流离失所,饥饱不定故脾胃病多,现在社会安定.人民生活美好, 脾胃病自然减少。重脾胃已失其意义,不必过于强调。其实 太过与不及,都是不正常.饥饿与过饱,对脾胃来说都是损 伤,要做到维护脾胃,不只是平时要维护,得病时也要维护, 尤其在患重病时更要维护。再进一步说。脾胃本身有病要维

护,脾胃本身未病,也要维护,这就是赵老的多年临证体验, 所以他不论何病,都加一些维护脾胃的药,以利于疾病的康 复。赵老强调重脾胃.不完全等同于补脾胃,而是从 脾胃所固有的生理特性出发,从多方而实施有益于脾胃的方 法,这些方法并不局限于药物方面。因此历代医书中所论及 的,诸如通过养心安神、不妄作劳、调其饮食、适其寒温、 抗御外邪、力除痰瘀等颐护脾胃的原则和方法,他都十分赞 赏。此外尚有他个人的一些见解,一是利用五行相生理论指 导,人之一生,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量最大的,唯有脾胃受 纳的水谷,因而脾胃负载最重,唯畏其衰而不健运。如何维 护其健运不衰.除了强壮本脏腑的“胃气”之外,尚可借助“火 生土”的力量。这里“生”有资助之意,火指“心阳”或“命火”均能温养中土,助其动力,强其运化,因此有“脾喜温”的说法, 脾喜得阳助。临床上凡遇火热证需用苦寒药清热泻火解毒时, 应掌握其用量.适可而止,不必过剂。以防苦寒碍胃。二是 利用五行相克的理论指导,“木克土”,肝气、肝火、肝阳, 在疾病的病理变化中,常会克伤脾胃,应先实脾土,以杜滋 蔓之祸,此即《金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 意。赵老在治肝胆系统疾病时,常加麦谷芽、淮山药之类, 此意不仅在于保土,更进~步以防“土塞木郁”,足见其用心 良苦。肝气主疏泄,在精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脾胃 病,因精神因素诱发、复发或加重者,不乏其人。赵老治此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19086071.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后期医学家。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

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张仲景故里位于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 张仲景疑案 作者:张功耀 2007年,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一个课题组进行了一项“中国公民中医药素质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一位偏远农村大字不识的老农民中医药素质最高。这个结果令国人惊讶,令中医信徒感叹。惊讶者认为,要得我国国民中医药素质的提高,首先就得倒退到大字不识,否则,中国人的中医药素质无法提高。感叹者认为,要得国民中医药素质提高,还得率先把通行于全世界的医学科学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强行普及他们自以为是的“东方科学”。 这个课题组设计了一个问卷,试图测试受试者是否知道“医圣张仲景”。若将这个问卷拿给我回答,我是绝不承认张仲景的医圣地位的。原因很简单,张仲景没有可信的行医经历。把张仲景说成医生尚且勉强,更何况升格为“医圣”! 最近,我综合研判了有关张仲景的史料。我发现,不用说要我承认张仲景为医圣十分困难,就连历史上是否真有张仲景其人,我也可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与张仲景有关的文献疑窦 按照我国“后朝修前朝的历史”的修史习惯,南朝范晔先生费时13年,考订众家之说,著成《后汉书》一部,为后汉史研究保存了一份难得的史料。这部最

【名医临证经验】黄元御麻瑞亭与下气汤

【名医临证经验】黄元御、麻瑞亭与下气汤 黄元御(1705年~1758年),名玉路,字元御,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四库全书》收录黄氏医籍十一部,计一百零一卷,近二百万字。近年来其医学著作受到重视,学术思想与经验亦得到传播与应用。其中《四圣心源》一书,最受青睐。 他将中土脾胃列为阴阳之气的枢纽。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一旦中土不安,胃土当降而不降,脾土当升而不升,就会出现阴阳五行乖乱之局。这种土踞中央,枢运四旁的认知,可以追溯到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列中央为五行之土,土为中轴,木火金水顺次位于东南西北四位。黄氏云:“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言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四圣心源·天人解篇》)中气之分,脾为湿土,胃为燥土,湿气过则伤阳,燥气过则伤阴。 而黄氏认为,“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四圣心源·六气解》)又说:“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四圣心源·六气解》)

这是他强调五脏之病以湿病为多的理论依据,所以他在“劳伤解”篇中指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麻氏在其《医林五十年》中,开篇所言“阴阳五行”“天人相参”等,基本是黄元御《四圣心源》的简化篇,但阐述的更直接、更明白。湿浊盘踞中焦,必碍气机之运行,故祛湿必健脾,亦必调理气机;湿浊运化,气机运行,中焦升降有序,四旁自然转动不息,人的生生之气如环无端,病患自然逃遁。方义析义《伤寒论》361条云:“少阴负趺阳者为顺。”少阴为肾水,趺阳为胃土。中土健旺,则土能克水,中气不败,则生生之气不绝,故为顺。黄氏云:“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四圣心源·六气解》)麻瑞亭则云:“伤寒如此,内伤杂病十之八九,亦属少阴负趺阳为顺。所以治疗内伤杂病,首在调中健中,旁及四维,随证施治。中土健运,升降复常,气血畅旺,经脉调和,则病剧者可瘥,病轻者可愈。”(麻瑞亭《医林五十年·治疗大法篇》)基于五行之中,以中土为轴;中土致病,以胃气不降,湿盛为患,所以黄氏特立下气汤为治疗胃气不降、气滞湿阻之主方。是方君药为半夏与茯苓,半夏专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下冲逆而除痰嗽,降阴浊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胀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黄氏认为,

成中医大各家学说重点整理上课讲义

1.尤在泾认为中风中寒,有汗无汗全在体质或在风在寒 2.喻昌言葛根汤所针对的是太阳阳明合并(太阳阳明病或阳明表証) 3.孙思邈创制的治疗肺痈的方剂是千金苇茎汤 4.钱乙治疗心气热,常用哪里导赤散 5.钱乙“五脏所主”的内容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6.刘河间所创制的地黄饮子,主要是治疗暗痱 7.刘河间对中风的病机的人是强调将息失宜,心火暴甚 8.李杲提出内伤头痛的临床特征是,内伤外感的鉴别要点有哪些? 痛势绵绵、时痛时止、长久不愈。 外感者,头痛不止,必待表解或传入里头痛方罢,内伤者,头痛时作时止。 9.王好古阴证鉴别要点是什么? (1)发热辩(2)口渴辩(3)烦躁辩(4)咳逆辩(5)便秘辩(6)下血辩 (7)小便不利辩(8)小便色赤辩(9)手足自汗辩 (10)全身有汗辩(11)谵言妄语辩(12)厥阴辩 “若病在少阴,则有面赤,默默不欲语,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身表如冰石,脉沉细。若病在厥阴,则四肢厥逆,爪甲青,面黎目黑色,或自汗不止,脉沉弦无力。若病阴毒证,身表如冰石,四肢厥逆,体如被杖,脉沉细而微,或六至以至八至、九至、十至而不可数”。“惟太阴一证,手足自温,自利不渴,尺寸脉俱沉而弱” 10.钱乙治疗五脏虚实证所用方剂 (1)心气热:导赤散;心实热:泻心汤;心虚热:生犀散;心虚肝热:安神丸; (2)肝实热:泻青丸;肝肾俱虚:地黄丸; (3)脾实热:泻黄散;邪热伤脾:玉露散;脾气虚:益黄散; (4)肺实证:泻白散或甘桔汤;肺有痰热:葶苈丸;肺气虚:阿胶散 (5)肾虚:地黄丸 (1)心虚:生犀散.安神圆;心实:泻心汤.导赤散 (2)肝虚:地黄圆;肝实:泻青圆,泻白散 (3)脾虚:益黄散;脾实:泻黄散,玉露散 (4)肝虚:补肺阿胶散,泻白散,益黄散;肺实:泻白散,甘桔汤,葶苈圆 (5)肾虚:补肾地黄圆 11.许叔微认为,仲景《伤寒论》辨证的关键在于辨清表里虚实 12.许叔微治疗“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休作无时,服诸热不效”时,他认为应该『宜先取去,然后调治易差,不可以畏虚以养病』(温脾汤) 13.擅长表里双解,并创制防风通圣散的医家是刘完素 14.李杲升阳散火汤区别于一般辛温解表法的关键所在是酸甘化阴敛阴,寓收于散,方中用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治疗胃衰过食生冷,遏郁阳气所致的发热证)

黄元御学术思想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但治疗起来颇感棘手,经常缠绵难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到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可谓切中病机,如运用得当,确实能收到桴鼓相应的疗效。 黄元御《四圣心源·鼻病根原》[1]说: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又说:肺金生水而主皮毛,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毛。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喷嚏。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伤寒论》之麻黄汤[2]能开皮毛之闭,并降肺逆,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方。方中麻黄开皮毛之闭,泄卫气。桂枝益表阳,调荣卫。卫闭则肺逆而不降,故用杏仁降肺逆。卫气偏郁,运动不圆,中气必虚,故用炙甘草以补中气。临症时常与黄元御之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进行加减治疗。(1)根据脉象调整麻黄的用量。如脉偏紧,麻黄用量则偏大,可用6~15g;如脉象偏润,则用3~6g。(2)根据症状加减药物。如清鼻涕多,加桑叶15~30g以收降肺金;如鼻塞不通,加牛蒡子10~20g,降肺逆而通鼻窍。(3)根据脏腑的虚实加减药物。如肺金虚或结滞,加生山药30g或麦冬15g补肺或开结滞;如脾土虚加’四君’之类;如木旺侮金,加生白芍15g以降甲木,甲木降则肺金降;如木虚脉润,加乌梅15~30g,大补木气以助肺金收降。 例1:患者,男,29岁,2009年10月30日诊。打喷嚏、流鼻涕6年。每于秋冬季时,由热到冷环境即发作。发作时连打喷嚏,然后流清鼻涕,伴有持续性鼻塞,发作严重时咳嗽、哮喘。在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中西医药治疗效果不佳。现经常用滴鼻净以缓解鼻塞之一时。刻诊:时常打喷嚏、流清涕,鼻涕量多,鼻塞持续不通。纳可,二便调。舌降红,苔薄白,脉弦,右关中沉取无力。诊断:鼻渊(寒闭肺卫,肺金不降)。治疗:开卫闭,降肺金。方药:麻黄汤和桔梗元参汤加减。生麻黄12g,桂枝10g,杏仁12g,炙甘草6g,桔梗10g,元参20g,桑叶30g,薄荷10g,生山药30g,白扁豆20g,党参15g,7剂。服完第三剂药时症状明显减轻,服完7剂药后略有鼻塞,其余症状基本消失。加牛蒡子15g,续7剂而愈。 方解:麻黄开卫闭,薄荷助之,桂枝益表阳,杏仁降肺逆,桔梗、桑叶助之,桑叶并收敛清鼻涕,肺金郁遏而热,不能凉降,故用元参清热以助肺降,中虚土湿,升降不利,故用党参、山药、扁豆、甘草等补中去湿,以助升降。二诊时加牛蒡子助通鼻窍。药症相符,病愈。 例2,患者,女,30岁,2010年2月19日诊。打喷嚏、流鼻涕4年,加重1年。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者一年四季均发作。早晨起床后打喷嚏,流清涕,夜间鼻塞。口苦,性急易怒。冬季手脚冰凉。舌尖红,苔薄白,脉弦,右尺不足。诊断:鼻渊(水寒土湿,肺金不降)。治疗:温水去湿,收降肺金。方药:麻黄汤和桔梗元参汤加减。生麻黄12g,桂枝10g,杏仁10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桔梗10g,元参15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丹参15g,牛蒡子12g,巴戟天10g,8剂。二诊时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续7剂而愈。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浅谈张仲景脉法的运用 1脉法概要 《伤寒杂病论》包抱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伤寒论》凡22篇,其中《平脉法》,《辨脉法》两面篇,着重论述了脉学的理论及实践;辨六经病各篇,合398条,113方,其中脉证并举的有135条之多,共叙述了60种脉象(单脉18种,相兼脉42种)。《金匮要略方论》共三卷25篇,包括40多种疾病,载方205首(其中四首只载方名而未见药味,不包括后三篇),脉证并举者有120余处(论述单脉18种,相兼脉51种)。此书中非脉学专书,但对脉象的论述已基本开成体系,它既不同于《内经》的理论阐述,双有异于后世诸家之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辨治特色。 (1)   以阴阳为辨脉总纲。阴阳学说不但是辨证的总纲,而且也是辨脉之总纲。仲景首先将脉分为阴脉阳脉,然后借以辨别阴证阳证。如《辨脉法》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又如“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阴结也”。可见仲景脉法应用阴阳的大体,首先以脉象分阴阳。如浮、大、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

所谓阳脉,即以脉来有力,较平脉有余,为太过之脉;所谓阴脉,即脉来无力,较平脉不足,为不及之脉。有余之脉,多为阳证实证;不足之脉,多为阴证虚证。其次,诊脉部位分阴阳,以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主上焦,如寸口微,上焦阳不足,无以温煦肌表,故恶寒;尺脉弱,下焦阴不足,阴虚而发热,据此可诊为阴阳俱不足,而致恶寒发热(《辨脉法》)。还可以浮沉取法分阴阳,如阳浮而阴弱,辨寸口脉之浮沉,浮取为阳,沉取为阴,阳浮则为卫气强,故见发热,阴弱则为营气虚,阳不敛汗,故汗自出(《伤寒论》第三12条)。总之,阴阳用之于脉法,可分脉象之阴阳、证候之阴阳、取脉部位之阴阳、取法浮沉之阴阳,从而辨别病在表、在里、在气、在营、在上、在下等不同情况,故阴阳为脉法之总纲。 (2)   脉与四时相应。四时气候之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有着一定的影响,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关系,这种天人相应的观点,是中医整体观的内容之一。《内经》对此论述甚为详尽,在《伤寒杂病论》中,因时辨脉的思想也是有论述。如《平脉法》曰:“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又云:“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肺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秋死。他皆仿此。”从而体现了应时辨脉的特点。 由于中时气候不同,人体五脏各有当旺之时,故五脏气血盛衰于脉中亦可察见。四时脉象有微小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春主肝,其脉微弦;夏主心,其脉微洪;秋主肺,其脉微毛;冬主肾,其脉微沉。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文章编号:1001-6910(2009)10-0008-02·学术探讨· 张仲景辨证论治不寐六法 张凤岭1,蒋士卿2 (1.新乡市中医院,河南新乡453003;2.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关键词:张仲景 不寐/中医药疗法 养血安神 滋肾清心 益气养心 补肾温阳 和胃化滞 舒肝化郁 中图分类号:R249.1 文献标志码:A 《伤寒杂病论》创立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并不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由多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所组成,即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临床中须按照张仲景的辨证思路,将多种辨证方法合理运用,才能明显提高辨治疾病的疗效。多种论治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是《伤寒杂病论》辨治疾病的精华。现探析张仲景辨治不寐六法如下。 1 养血安神法 年老之人,气虚血少,劳心过度,伤心耗血;或女子崩漏,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足则无以奉养心神,导致虚烦、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心悸、怔忡等。《景岳全书·不寐》曰:“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心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故可见面色少华而萎黄、舌淡、脉细弱等血少气亏之证。虚烦者,热而不实,心中扰乱,郁而不宁,津液亏虚,五内枯燥,乃荣血不足、阴盛阳微所致。其病机在于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故治宜养血安神[1-2],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之酸枣仁汤。方中酸枣仁甘酸而平,重用先煎,甘平养血宁心,酸平敛阴柔肝;知母甘寒,清热润燥除烦;茯苓甘平,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川芎辛散,行气活血,配酸枣仁酸收辛散以调肝理血安神。诸药配伍,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2 滋肾清心法 先天不足,房劳过度,易导致肾阴亏损,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阴,心阳失潜,独亢于上,扰乱心神,夜不安睡。徐东皋云:“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火独亢,不得眠者。”心阴亏虚,不能制阳,心火不能下交于肾,可导致失眠心烦;阴液不足,肾府失养,可见腰膝酸软;阴虚津液不能内守,可见盗汗、咽干;舌红、脉细,均为阴精不足之象[3]。治宜滋肾清心,方选《伤寒论》第303条黄连阿胶汤。方中阿胶、芍药、鸡子黄补阴液、敛阴气,内护真阴;黄芩配黄连,直泻心火而内坚真阴。诸药配伍,心肾交会,水升火降,共奏滋阴和阳之效。3 益气养心法 大吐、大泻、大下、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伤及脾胃,久则致脾虚不运,胃气不和,食少纳呆,气血生化乏源,无以上奉于心,导致心神不安,从而发生失眠、多梦、心悸。脾气亏虚,则神疲气短,饮食无味;胃气虚弱,胃失和降,则腹痛隐隐。舌淡、脉弦细,均为气虚之证。治宜益气养心,方选《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载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小建中汤温中补虚;黄芪为补气要药,得饴糖甘温益气,配桂枝则温阳以化气,伍白芍又有益气和营之效。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之效。 4 补肾温阳法 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阳渐衰,不能蒸腾肾阴上济于心,心阳独亢,导致失眠多梦,夜寐早醒,心神不安。《征治要寥·虚损门》曰:“年高人阳衰不寐。”肾阳虚衰,下元不固,小便淋沥,膀胱气化无权,故见溺不得出;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亏虚,故腰脊酸软无力;阳虚不能温养形体,故兼形寒肢冷、精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脉沉细等一派阳气虚弱之证。治宜补肾温阳,方选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虽阴阳并补,但侧重补阳。方中以附子、桂枝为君,温补肾阳;配地黄、山茱萸、山药为臣,补益肾阴以摄阳,并防附子、桂枝之辛燥伤阴;茯苓、泽泻、牡丹皮利湿泻火,以泻肾浊。诸药相配,阴阳相济,共奏温补肾气之效。 5 和胃化滞法 饮食不节,宿食停滞;或肠中燥屎累累,导致胃气不和,升降失常,以致睡卧不安。《素问》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嗳腐吞酸;燥结大肠,故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则腹中胀痛;舌苔腻、脉滑,为胃肠积滞之象。治宜和胃化滞,方选调胃承气汤。方中芒硝、大黄去胃家之糟粕,使气得以下;甘草生胃家之津液,使气得以上。三药配伍,攻补兼施,使胃气得和,腑气得通,夜寐自安。 6 疏肝化郁法 五志过极,情志失调,久则郁怒伤肝。肝藏血,血舍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热邪内扰, ·8 · 中医研究 2009年10月 第22卷 第10期 T C M R e s.O c t o b e r2009V o l.22N o.10

宋立群教授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经验_马文政

2013年第6期?55? 拿不仅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颈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改善颈部肌肉的疲劳状态。推拿后部分患者局部肌肉紧张得以缓解,小的关节通过被动活动幅度来达到为神经血管组织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内环境,症状能暂行缓解,但疗效不能巩固。在多年对该病治疗时笔者同时发现,腰髋部骨骼及软组织的病变导致的脊柱平衡失调也是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病因。通过对腰髋部的推拿梳理,对局部的慢性病变起了很好的治疗作用,调整了脊柱的生理曲度,疏通经络,对肾俞等穴位的按压能够补肾固本,强身健体,因此疗效持久,总有效率高,明显优于单纯的颈部推拿。 参考文献 [1] 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 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8.  (2013-08-22 收稿) 震颤麻痹又称为“帕金森氏病”,是中年以上比较多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变性疾病,其病理上表现为黑质和蓝斑核变性,导致多巴胺神经元严重缺失。 临床上表现可见双手搓丸样震颤、肌张力强直、运动迟缓、步伐缓慢等,严重者甚至有记忆障碍和痴呆等症状。目前现代临床常见的有震颤麻痹综合征、老年性震颤、小脑萎缩、脊髓小脑变性症等。西药主要用多巴胺和抗乙酰胆碱药物治疗,因而其副作用较大,故中药治疗上发挥了很好的优势。1 中医对震颤麻痹的认识 震颤麻痹属于祖国医学中的“内风”、“颤振”、“振掉”等范畴。《素问?五常政大论》对此病症状的描述有“掉振鼓栗”、“其病摇动”、“掉眩颠疾”。可见此病主要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根据五行学说,推演络绎:中医认为“诸风”所引起的颤振(即“掉”),皆和肝脏密切相关。而王肯堂在《证治准绳?颤振》中云:“此病壮年少见,中年之后始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素问》中又论述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若年事渐高,或劳倦太过,以致肾中之精血虚亏,失以滋养之职,无以濡养肝木;盖肝为风木之脏,体阴用阳,肝失调达,故虚风内动。《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将振掉,骨将惫矣。”可知本病病机多属肝肾亏虚。再如《医宗己任》中论曰:"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孙一奎在《赤水玄珠?颤振门》中指出:“气虚 宋立群教授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经验 马文政 高思博 宋立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150040) 摘 要 震颤麻痹在中医的治疗中属于疑难杂症,故治疗起来极为不易。导师宋立群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肝肾同源理论,以及脾肾为先后天之本,从脾肾论治震颤麻痹屡收佳效。 关键词 震颤麻痹 健脾益肾 经验  * 通讯作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040 颤振,用参术汤”,“血虚而振,用秘方定心丸”,可见气血虚弱,加之“此病中年此后始有之,老年尤多”,也是构成颤振的病机之一。然而,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提出该病以邪实为患,风、火、痰致病为标。[2] 中医认为震颤麻痹的病因病机多属于风、火、痰、瘀阻滞经络;或肝肾阴虚,无以濡养筋脉;或气血不足,难以温养筋脉;或久病入络,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筋脉失养所导致的肢体颤抖、麻痹等症。本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病位在肝,涉及到脾肾,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脑髓、筋脉失于濡养;标实则以风、火、痰、瘀为主。 2 浅谈肝肾以及脾肾与震颤麻痹的相关性 明?张景岳《类经?疾病类(一)》言:“掉,摇也……,风主动摇,木之化也,故属于肝。”《赤水玄珠》中,指出“颤振者,病人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3],颤振之人手足震颤,而肢体动摇,肌肉挛急而强直,实乃风之故,皆因肝木精血亏虚不能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肾生骨髓,髓生肝”。盖肾水为肝母,肾虚则水不涵木,肝肾交亏,下虚则高摇,以致颤振。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乙癸同源论》中明确提出“乙癸同源,肝肾同治”的学术思想。[4]肝肾同属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本同源而异形,同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然精血互生则是肝肾同源的基础。[5]又有《内经》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肝肾从经脉上相通并同隶属于奇经。[6]因肝肾在生理上密切相关,故在病理上可肝肾同治,以达到益肾养肝的目的。

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浅谈张仲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导语:防微杜渐治未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 防微杜渐治未病 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曾抨击那些不注重摄养身体的人是“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养生大法,它非常重视“治未病”。他在《金匮要略》开篇第一句就直陈“上工治未病,何也?”接着他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例,阐述了预防疾病的方法。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大自然的支配。是能动的顺从大自然的变化,还是被动的接受大自然的约束,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张仲景认为人的能动性应当占主导地位。他形象地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人怎样才能象轻舟那样自由地在水上遨游呢?他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这与《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是一致的。而保持身心健康或防治疾病恶化的关键在于“养慎”。所谓“养慎”,就是内养正气,外御病邪。他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张仲景防重于治的养生思想。文中所说的“不令”,“适中即医治之”,“才觉即导引”等,都包含有早期防治的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张仲景把“导引吐纳”放在首位,这不是偶然的。导引是以肢体运动、自摩自捏、伸缩手足为特点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

月经过少临证心得(一)

月经过少临证心得(一) 【关键词】月经过少;中医药疗法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病之一。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增大,以及一些女性多次药物或人工流产等诸多因素,使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月经过少往往是闭经的前驱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均可导致闭经。笔者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脾肾虚弱,肝郁不畅,挟有血瘀。临证采用健补脾肾、疏肝理气、活血通经法治疗,多能获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病因 1.1避孕因素 我国育龄妇女避孕多以放置避孕环、口服避孕药、输卵管结扎为主,刮宫引产的方法也屡屡使用,这些因素往往会造成肾气不充、肝失条达,并影响脾胃功能而致冲任失调。 1.2精神因素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思想、行为多处于紧张过劳状态,极易造成肝郁不畅、脾失健运。 1.3生活因素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及唯美意识的提高,常使得一些妇女因受误导而过度服用保健品、瘦身产品,致使脾胃损伤,中气不足,气血虚弱,甚或肾气不足、气滞血瘀。 2病机 女子以血为本,月经为血所化,而血来源于脏腑,故月经不调与脏腑功能及气血失调密切相关,特别是与肾、肝、脾有着直接关系。月经是肾气、天癸、冲任脉、胞宫协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则先天之精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下成熟,促使月经来潮;同时,冲任二脉出于胞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对月经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傅青主女科》认为:“经水出诸于肾……经原非血,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医学正传·妇人科》曰:“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气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渐而至于闭塞不通。”可见,月经正常与否,与肾的关系非常密切。肾精不足致胞脉空虚,血海不能满盈,甚或无血可下,则发为本病。《临证指南医案》强调“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血液充盈,则冲脉盛满。肝主疏泄,能调节一身之气机,肝气条达则任脉通利,从而胞宫得养,经事正常。如久郁伤肝,肝失条达,气血运行受阻,血海不能满盈则致少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脾之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对月经的来潮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血海不充,同样可致本病。

清代名医黄元御运用调理中气学术思想治疗七类病症

清代名医黄元御运用调理中气学术思想治疗七类病症 重视中气,扶阳抑阴。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调理中气者,才是治疗之根本。 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 4、血病的治疗: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蛎、附子、砂仁。木郁生热者,宜加泽泻、丹皮,以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用知母、黄柏之苦寒伤阴。 6、神病的治疗:胃气不降则心神不安,治宜和中安神,方用金鼎汤:甘草、茯苓、半夏、桂枝、芍药、龙骨、牡蛎。 7、水病的治疗:扶阳抑阴,方用黄芽汤:人参、干姜、甘草、茯苓。共奏补火泻水、升降中气之效,阳旺湿去,水火自调,诸病自愈。心火上炎,心悸烦乱,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滞不行,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不通,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伤寒论》脉法心得与分享

《伤寒论》脉法心得 (2011-11-04 19:52:11) 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 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

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