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对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对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对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对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文献综述

赖海根

(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09化本1班)摘要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对环境的污染,教师应该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融入绿色化学理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体会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述,传统发展观念导致传统化学教育存在缺点,找出国内外对于绿色化学教育开展的情况,综合论述了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应用现况与探索,以及绿色化学教育的进一步实现与趋势。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教育概述现况探索趋势

1 前言

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前沿,又是化学教育发展的必须。如果要成为全面发展并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的人,就必须接受绿色化学教育,绿色化学是近年来产生和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则称绿色化工技术,它涵盖了原料绿色化、反应绿色化、催化剂绿色化、溶剂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等五个方面.它的含义不仅仅是一种颜色的表述,它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的内涵,是当代化学工作者的一种战略性的反思[1]。

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任务应该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 如何面对绿色化学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当前素质教育, 把绿色化学教育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2]。

2 绿色化学概述

2.1 绿色化学的概念[3]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或清洁化学( Clean Chemistry),它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来减少甚至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 不再产生废物, 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2.2 绿色化学的兴起

在追查环境污染的根源时, 人们认为化学是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 许多人还认为现代科技与文明是污染的一切根源, 产生谈化色变的不正常心理,环境污染是在早期社会生产发展中, 为了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利润, 过度掠夺自然资源, 任意排放三废, 肆意破坏生态所造成的恶果, 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社会意识和工艺的落后。化学贯穿在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各个环节中, 所以化学家应首先成为环境的朋友, 绿色化学就是化学家在研究环境问题和环保方法时产生的, 是化学家对环境保护的贡献[4]。

2.3 绿色化学的原则[5]

绿色化学的具体内涵体现在使用化学品应遵循4R原则: (1)拒用危害品原则(Rejection):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拒绝使用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和重复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 这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2)减量使用原则( Reduction):对教学需要又无法替代的使用有毒物质或产生有毒物质的实验, 可通过减量使用原则加以控制。(3)循环使用原则(Recycling):包括回收未反映的原料、副产物以及助溶剂、催化剂等非反应试剂。(4)重新利用原则( Reuse)。循环使用和重新利用可有效实现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目标要求, 既是减少废物排放的需要, 也是降低实验成本的需要。

3 传统发展观念导致传统化学教育存在缺点

3.1传统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实现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作为是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发展观认为,GNP高的国家就是经济强国,人均GNP多的国家就是经济成功或经济繁荣的国家,GNP增长迅速的国家就是经济上取得很大进步的国家。因此,追求GNP的增长就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但是,这种片面追求GNP增长的发展战略没有建立在生态基础之上,没有确保那些支持长期增长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受刭保护和发展,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发展,其结果是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或崩溃.最终使经济发展因失去健全的生态基础而难以维持[6]。

3.2传统化学教育存在的缺点[7]

传统的化学教育及由此形成的化学和化学工业不可避免地成为传统发展观的产物。传统的化学教育追求教育出更适合传统化学工业生产的人才,但这些人才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只注重原料和产品的价格差,只注重产生了多少效益,不同程度地存在“原料低价、资源无价”的价格扭曲现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能源及资源浪费、破坏人类身体健康等严峻的问题。开辟新的化学教育手段,克服甚至消除传统化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是化学工作者一项艰巨而不可避免的任务。

4 国内外对于绿色化学教育开展

4.1国外开展绿色化学教育

从国外看,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设立了一个新奖项“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对每年在绿色化学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化学家和企业颁奖。日本也制订了新阳光计划,确定了绿色化学的研究与开发内容。许多西方国家更是鼓励本国大学开展独立的绿色化学课程。在风起云涌的绿色化学浪潮中,1999 年世界第一本Green Chemistry 杂志诞生,2002 年,美国化学会出版了第一本绿色化学教科书[8]。

美国的George Washington大学的绿色大学, 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加拿大Waterloo 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大学为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学生通过联机自学然后每周参加一次一小时的讨论课共十四次,第十五次测验[9]。

4.2 国内开展绿色化学教育

国内开展绿色化学的高校日益增多。1998年, 我国的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示范工程, 把绿色教育绿色。国内的中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相继成立了绿色化学研究机构,2003 年中国石化出版社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组织了《绿色化学化

工丛书》的编写.同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化学与化工学科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化学一绿色化学教学研究”作为10个研究课题之一[10]。

香山科学会议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召开学术研讨会, 绿色化学科研中心与科技专辑也相继出现。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的绿色化学无论在宣传教育还是在研究成果方面都还有不小差距。还需加大投入, 直起猛追。使我国在21世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同时, 我国人民能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环境国度中[11]。

5 对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应用现况与探索

5.1加强教师的绿色化学意识

绿色化学教育的前提离开教师的绿色化学意识,绿色化学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自觉的用绿色化学意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改进传统的教学思路,在强调化合物的功能和反应效率的同时,认真强调存在的环境危害和如何防治,让学生明白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绿色化学意识,明确安全的化学过程是制造出来的。同时教师要关注科技前沿的科技文献,及时将新的绿色化学内容引入教学中,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绿色化学意识解决问题。例如,在设计合成路线时,引导学生设计更安全、对环境更良性的合成路线[12]。

5.2应用绿色化学改革教材[13]

应当在化学类教材中添加多个国家于绿色化学领域的探究成果和应用,以及绿色化学的相应理论知识从学生方面来谈,应多和教师进行绿色化学方面知识的交流和讨论,加强这类知识有相当的必要性;从教师方面来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对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关注

5.3将绿色化学融入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教师则要充分起到教学中的带头作用,以自身为模范,树立节能和绿色环保意识应尽量多接触了解绿色环保的相关书籍和文章等,将之融入课堂,变更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方式,多针对部分化学物质排放的有害性进行强调,而不应当仅仅对其具体效用与功能进行教导[14].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平时对绿色化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多进行关注,尽力在课堂中将其发展动向与过程传授给学生

5.4对教材知识进行灵活补充

教材是在一定时间内固定不变的,而科学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的,针对科学发展中绿色化学方面知识的变动,相对于一成不变的书籍,教师应当灵活的进行一定的补充扩展教学,使得学生的绿色化学知识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延续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些滞后和过时的信息尤其是在有机化学上的体现,许多有机物质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这些都需要教师于教授过程当中注意强调的,针对这些有机物质可以多利用生物科技,凭借微生物做催化剂将其合成所需的化学制剂,从而减少排放等

5.5将绿色化学融入实验

实验实训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直接接触到有毒气体、液体、固体,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要让学生从反应原理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尾气的吸收、废气废渣的处理等方面参与实验,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而且能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验, 拥有环境保护知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增强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有效参与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达到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使绿色化学教育思想真正体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5.6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绿色化学行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深入社会实践, 通过自己组织、设计、实验,最后获得成功,才能体验到一种精神满足感。教师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绿色化学教育。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看一看,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液的转化利用,如何变废为宝[15]。

6 对绿色化学教育的进一步实现与趋势

6. 1 推广微型化学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21世纪开始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实验方法,是在微型化学仪器中进行实验, 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而获得比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的一种新型的化学实验方法。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试剂用量, 缩短实验时间,降低环境污染,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于耗量大、污染重、成本高的化学试验,开设微型化学实验尤为重要[16]。

6. 2 开展串联实验

所谓串联实验是指通过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巧妙地安排实验项目和实验次序,使上一个实验的产物成为下一个试验的原料使用。传统的化学实验通常把各个实验孤立起来,这样就会因为重复实验设置而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为此, 我们对同一门课程的各个实验以及各门课程实验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 通过合理安排实验次序, 打破个实验间的壁垒,广泛开展串联实验。如在有机实验教学中可以把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折光率的测定实验串联,把苯甲酸的制备与熔点的测定串联。同时还可以把无机化学中溶液的配置与分析化学中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串联;把有机化学中的合成实验与仪器分析中产品的纯度测定实验串联。通过以上方法, 可使药品循环使用, 不但提高了药品的利用率; 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6. 3 引进微波、超声波技术

微波作为一种新型能量形式,应用于化学反应具有条件温和、能耗低、反应速度快、产品易钝化、便于自动控制、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超声波化学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可提高许多反映的速度, 改善目标产物的选择性, 提高催化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散性等。在化学实验中引入微波、超声波技术, 如微波消化、微波灼烧、超声催化, 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 还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先进科学技术的了解, 激发求知欲。这些技术的引入对增强化学实验内容的绿色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而也是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一个重要途径[18]。

6. 4 妥善处理实验废弃物

化学实验要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不及时加以处理就随意排放, 久而久之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且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根据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分别处理的原则,首先考虑回收利用, 然后再根据废弃物的性质, 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常见的废气, 可经吸附、吸收、氧化或分解等方法处理后排放。常见的废液, 可采取中和、萃取、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进行处理; 有毒或含有贵重金属有回收价值的废液, 应妥善保存,待实验结束后统一安排学生进行废液综合处理实验, 这样既处理了废液, 保护了环境,又使学生学到了废液的处理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6. 5 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

在当前高等教育中,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理论教学, 但在实验教学中则相对

落后。常规的、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可避免地消耗许多药品和水资源, 尤其是对于一些试剂药品昂贵、实验中容易引起爆炸或必须采用有毒、有害的试剂(如苯、苯酚、砷化物、重金属等),并在整个实验中排放较多的有毒气体、有害废水的实验, 给师生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且对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手段,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仿真完成(尤其是非标设备、价格昂贵的仪器、难以购买的试剂等)。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实验原理、装置、流程、实验过程进行仿真, 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所做实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实验方式, 又使那些毒性大、危险性较大、试剂昂贵的实验变成了绿色化的实验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17]。

7 结论

绿色化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化学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的产物, 对化学本身而言是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实施绿色化学不但能产生重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能, 而且活动本身也能说明化学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显示了人的能动性. 作为新世纪的一代, 不但要有能力去发展新的、对环境有益的化学, 以防止化学污染, 同时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化学, 接受绿色化学, 为绿色化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绿色化学的实质是提倡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强调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保护增值; 强调清洁生产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化学实验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减少实验室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最佳选择。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能满足绿色的要求。要使绿色化学进一步发展、壮大和普及, 必须绿色学校先行、绿色实验室先行;必须培养大量具有绿色意识和绿色化学技术的人才。我们作为高校的教师, 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绿色化学意识和绿色化学技术的高级人才, 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敏辰.化学教育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3):91.

[2] 蔡卫权,张懿, 李会泉.绿色化学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J]. 化学通报,2003,( 9) :606-609.

[3] 杜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5.

[4] 蔡国权, 张懿.绿色化学教育现状及其面临的现状[ J].化学通报,2003,( 9): 60~66.

[5] 胡常伟,李贤均.绿色化学原理及应用.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4.

[6] 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 J] .化学教育, 2001,( 1) :1-4.

[4] 陈正林.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渗透浅谈[ J].化学教学,2001,( 11): 18-20.

[8] 王学松,丁菲. 中学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J]. 化学教学, 1999, (11) :7-9.

[9] 刘静玲. 绿色生活与未来[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0] 周宁怀. 抓住机遇, 大力推行微型无机化学实验[ J]. 2000.

[12] 江玉萍. 浅谈高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13] 钱诗靖. 绿色化学及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14] 董昌耀,杨世忠. 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J] .化学教育, 2002, (11) :9-11.

[15] 刘先国, 高山.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国外分析仪器,2002,( 2): 21~ 25.

[16] 江玉萍. 浅谈高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17] 钱诗靖. 绿色化学及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18] 周建国. 绿色化学与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 J]实验室科学, 2006.

对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

文献综述

姓名:赖海根

学号: 090601150

系别: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专业: 化学教育

年级: _ 09级

指导老师:蔡文联(教授)

文献综述怎么才能写好 如何读外国文献

为什么读文献? 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关键信息(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论述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

文献综述范例模板

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题目关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2017 年 6 月

一、前言 中华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如今由于消费行为、传播环境的碎片化与多元化、民族意识的回归等因素,给老字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改变当今老字号面临的逐渐衰亡的现象,重振老字号品牌。本文搜集了20篇相关文献并根据各家学者的观点,整理汇总成一篇文献综述。先是对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做归纳整理,接着对当今中华老字号发展的现状情况进行了搜集整合,着重分析了当下中华老字号面临的问题,如缺乏创新、品牌传播方式落后、商标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同时根据各位学者针对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便为今后对中华老字号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二、正文 (一)、中华老字号的概念和界定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珍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中华老字号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解释,以下有几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概念和界定: 熊长博(2011)在《中医药老字号的现代化之路》中指出:2006年商务部官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定义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除此之外,品牌的创建时长不得低于50年。[1]程国鹰(2011)在《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品牌创新策略研究》里将中华老字号的界定整理出来,具体为: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地资本和港澳台地区资本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刘婧维(2014)在《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营销研究》中认为中华老字号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工艺,历史悠久,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赢得了良好信誉的产品品牌。[3]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为一种具体的行动。近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有关企业社会 责任的理论观点、内容及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 Sheldon,1924)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企业社会责任是基于当时出现的一系列 社会矛盾与西方经济活动的问题, 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尤其是劳工问题 和劳资冲突等而提起的。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 依然存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外 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一)国外主要观点 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都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但是 不同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具体包括什么,具体责任之间是否有层级关 系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在此只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观点。 1、同级观。在这种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履行的具体社会责任没有主 次之分,是并列关系。Eells & Walton(1961)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当企 业在与社会领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问题以及治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麦克奎尔(Mc Guire,1963)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 法律责任,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阿齐?卡罗尔(Carroll,1979)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责任和慈善 责任。而J.J.Brummer(1991)又进一步把企业责任划分为经济、法律、道德 和社会四种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责任;法律责任是指为法律规定的企业义务;道德责任则包括企业就其性质和可能的后果具有 充分的理解能力,对人类福利具有重大影响力及有能力对行为及其后果加以控制;社会责任是企业行为低于社会要求的标准,及引起的后果,应受到惩罚。斯 蒂芬?P?罗宾斯则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超过法律和经济要求的、企业为 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2、层级观。在此观点下,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 层级观念,以著名的金字塔模型为代表。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基.B.卡罗尔(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 德和慈善期望,并形成金字塔形状。底层为企业的经济责任,也是企业最基本 的社会责任,指企业首先负有生产、盈利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责任。第二层为 企业的法律责任,即企业需要在法律要求下履行其经济使命。第三层为企业的 道德责任,包括道德标准、规范,反映了股东、员工、消费者和社区关心公平 公正的期望,以及对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尊重和保护等。顶层为企业的慈善 责任,即企业自愿开展行动或者项目来促进人类福利的发展,体现了社会要求 企业成为优秀企业公民的愿望。

培训与开发的文献综述

培训与开发文献综述 摘要:在现代社会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各大小企业都在不断发掘生存之道,但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找一小片栖息之地那样简单,更有寻求于长久道之说,所以人道主义应运而生,人力资源发展的地位也自然日益加强,人才的竞争自古以来就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力量。可见,人才制高点是企业运营成败的关键。培训虽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培育和加强企业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是获得人力资本增值的最直接的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本篇论文结合大量国内外知名专家的相关资料,希望能给广大需要培训的机构和将来计划走此路径的人员以借鉴价值。 关键词:人员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专家理论文献 1国内外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国内人员培训与开发定义 1.1.1张石森,欧阳云在《哈佛MBA培训与激励全书》一书中提出:人力资 源的培训与开发是指为了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增进员工的能力,从而促进员工现在和未来工作业绩所做的努力。其中,培训集中于现在的工作,而开发则是雇员们对未来工作的准备。一个组织的培训和开发实践能够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减少不希望的流动可能性来对竞争优势作贡献,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1.1.2张俊娟,韩伟静在《企业培训体系设计全案》一书中指出:初级培训 是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和工作事项而设计,基于“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问题出发。常见的有只是,技能,态度的培训。深层次的培训是解决如何实现可持续创新,可持续变革,可持续良性发展,怎样获得面对问题的思路,如何思考才有效等问题。其内容包括潜能挖掘,思维培训,问题解决等,针对的不是一次或一时的问题解决,而是侧重于获得无数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掌握高效思考的技能。[2] 1.1.3华敏在《培训管理工具箱》一书中指出:从狭义上讲,培训是指为提 高人们实际工作能力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学习行为。从广义上讲,培训是创造智力资本的途径。智力资本包括基本技能,高级技能,对客户和生产系统的了解以及自我激发的创造力。完整意义上的培训包括两方面: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作者:田宗学https://www.wendangku.net/doc/b726616.html, 2011-9-15 9:53:52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绿色化学”是指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将绿色化学知识自然、生动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关注绿色化学,推动绿色化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教学 化学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施清洁生产既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可以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因此,绿色化学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使绿色化学的观点与新课标的教学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怎样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呢? 一、绿色化学教育体现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我国环境保护的教育已纳入化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教材之中。解决化学污染,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需要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化学实验中贯穿绿色化学思想。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其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从化学科学观点来看,绿色化学是化学科学基础内容的更新;从环境观点来看,它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来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所以,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不仅是现实所迫,也是迎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点带面,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二是见缝插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知识。三是学以致用,用绿色化学观点改进中学化学实验。 二、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一)以点带面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利用化学学科优势,教师可以以点带面,介绍环境污染及其危害,逐步树立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想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例如:在讲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时,先让学生阅读“图4-19 空气质量日报”,并由学生相互讨论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严重性。进而有的放矢地讲述了世界环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又如在讲“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节时,采用分组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后提出3个探究问题——①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或走访专家、学者,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并体会绿色化学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②对中央电视台7台报道中的污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垃圾污染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等问题,谈谈防止污染的重要性并探讨应采取的措施,写出一篇小论文。 ③怎样应对塑料快餐盒的方便性、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这样既可以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2篇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2篇 关于教育社会学论文范文一: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 基础教育整天围着书本转,老师是从早跟到晚,就是让学生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其它方面几乎很难顾及到,而且把老师也累得够呛。甚至把老师变成了传授书本知识的工具,老师只要能把班里的成绩带上去,就是好老师,就是优秀老师,否则这个老师是不合格的,没有水平的。殊不知,老师的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学生,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不像学生,就与老师的言行多少是有关系的,比如有老师教导学生要知恩图报,要感恩这个世界,可是他自己却并没有任何感恩的行动,甚至传出他不好的话语来。 道德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人要是不讲道德或不讲理,与动物又有何异,所以我们骂那些没有道德或良心的人叫禽兽不如或猪狗不如。由此可见,道德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道德是被人内化而接受的,它与法律不同,因为违反法律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裁和惩罚,而对于违反道德的人,我们通常则会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因为道德没有刚性的要求,它更多是依赖人的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一种刺激反应,凭着这种自觉性和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反应,人进行自我约束,所以“慎独”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其实是非常容易看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人,就有道德存在的地方,而且道

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可以通过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来观察和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出国民素质的高低,更能体现出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所以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道德教育也是最难做好的教育。道德教育与书本知识教育不同,书本知识教育可以通过考试来测量,而道德教育是否做好,人们的道德素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很难通过考试来测量的。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是通过书本来这个途径来实现的,其测量方式也是考试,但是考试成绩高是否意味着道德素质就高,是否意味着道德教育就做好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纸上他可以这样写,可实际他会怎么做我们很难去要求他,而且他写的是否就是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他内心是否真正接受了这样一种理论和思想,我们往往很难把握。“当今人们已不满足于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考试分数或能力分数,他们更希望考试能够提供诊断信息,能够报告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道德教育在当下非常难做,就连我们的精英群体——大学生,现在也变得非常难教育,其知识水平高低先不说,就看他们的日常表现,我们就能发现,我们的道德教育其实是处于滑坡状态,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课,无非是把它当成考试课,至于里面所要求的,不少学生往往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只要考试能过关就可以了。因此,道德教育考试化也是当下道德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且现在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取代考试。其实,用考试方式测量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效果欠佳,而不用考试方式测量,又找不到更好的测量办法,所以道德教育现在面临两难困境。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没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726616.html, 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作者:高晓方 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2期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得到广泛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更是引发了关于企业 社会责任必要性的两次学术论战。然而,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着重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辩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内涵承担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源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使人们开始思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1924年,欧利文·谢尔顿在《管理的哲学》中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概念,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自谢尔顿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著名的讨论莫过于贝利-多德、贝利-曼恩之间的两次学术论战。 (一)CSR两次学术论战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贝利-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之后,贝利和多德争论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多德放弃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而贝利反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贝利-曼恩之争使得贝利-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员工培训中文文献综述

目录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2) 2.关于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的阐述 (3) 2.1强化理论 (3) 2.2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3) 2.3目标设定理论 (4) 2.4期望理论 (4) 2.5学习型组织理论 (4) 3.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小民营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活力强、发展迅速、见效快等特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在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增加财政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还相当原始,主要方式仍然是会议学习和师带徒形式,主要内容是创业史、岗位基本技能、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训期也较为短。而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搞培训,结果员工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培训体系的规划,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者专业化素质不高,培训资料和教材缺乏,培训政策不到位等等,导致培训目标并没有与岗位相联系,培训并未与员工个人发展和工作绩效的提高相联系。 因此,对于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在此笔者就查阅到的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的国内文献综述如下: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认同度、向心力和归属感,使员工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员工培训,其实就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关于员工培训体系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谈到员工培训体系的构成,很多学者的观点却都不致相同。谌新民和徐汪奇在《员工培训方案》一书中认为,一个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规划体系:承接公司战略目标,并对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梯队规划与发展储备,保障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会出现人才断层,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三方面。 (2)培训课程体系: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与人才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是必需的,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范文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农村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难的分析及解决方法学生姓名: 杨红学号:专业名称: 教育管理学习层次: 本科年级: 12秋指导老师: 高井坪职称: 副教授教学点: 湖口九江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目录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1三、论题的研究方法……………………………………………………………2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2五、参考文献……………………………………………………………………2六、论文提纲……………………………………………………………………5七、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81.宣传自己的事自己管的思想………………………………………82.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班规的自觉性……………………………83.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94.制定学生自主管理机制…………………………………………………11八、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121.要建立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全员制…………………………………122.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123.树立典型…………………………………………………………………13 论文提纲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 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则必须依靠良好的班级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

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的研究文献综述

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的研究文献综述 周丽萍 (广州市协和中学广东广州510160) 摘要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文献,重点阅读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和原电池教学设计的文献,对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进行了汇总。对突破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的教学策略,从新课引入、实验设计、微观分析工作原理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给出选修4关于原电池教学设计的建议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行适当的科学探究实验,突破双液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这个重难点。 关键词原电池思维障碍点综述 在中国知网上以“原电池”为主题进行检索,再以“中学化学”为主题进行二次检索共有63篇文献,其中11篇分析了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43篇涉及原电池的教学设计,4篇是原电池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研究,2篇是原电池方程式书写的研究,2篇是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关于原电池教学内容衔接的研究,1篇是关于国外教材原电池内容的编排特点的研究。笔者重点阅读了有关原电池教学难点突破和原电池教学设计的文献,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 学生在认知原电池的过程中,存在的思维障碍点可以参看表1: 表1 学生认知原电池的思维障碍点汇总表 研究者题目研究内容 廖小燕、谢祥林[1]《基于学习条件的原电池教学策略》①学生对持续电流的产生需形成闭合回路 这一个物理常识缺乏深刻理解,例如 Cu-Zn-H2SO4这种原电池,不清楚稀硫酸的 作用; ②学生对原电池内外电路的认识不清楚 李啊琴[2]《“原电池”学习中的错误概念及其转化教学初步研究》①不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②电极反应式书写困难 李淑荣[3]《“原电池”学习困难情况调查与教学①电极判断;②电极反应式书写;③阴阳离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

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分析 1.绿色化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绿色化学教育虽然说在当前我国的化学教育中已经被提出了有好几年的时间,但是具体到落实状况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效果,这些问题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当然也存在一些教学模式的问题。 1.1绿色化学观念淡薄 因为绿色化学教育这一概念所提出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观念的重视程度就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到化学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就表现在不论是化学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充分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的观念极为淡薄。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1首先是传统化学教学内容的影响,面对着绿色化学这一新兴事物,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都对于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1.1.2其次,教学压力导致的,当前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教师也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因此,无法分心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其观念意识必然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1.1.3最后,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比较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因此,按理说应该能够接受绿色化学的概念,但是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由于当前并不存在较为完善的绿色化学教育体系,化学教师也不会重点去突出绿色化学的观念,所以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意识到绿色化

学的魅力,甚至还有的学生认为绿色化学教育过于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这种偏见的存在也是比较普遍的。 1.2绿色化学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绿色化学教育因为经验的不足等问题,其整体的体系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 1.2.1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教材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仍然沿用传统的化学教材无法做到真正的绿色化学教育; 1.2.2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仍然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一模式,而绿色化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的机会,促进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模式无法达到相应的绿色化学教育效果; 1.2.3最后,对于绿色化学教育过程来说,如果进行充分的实践教学,就必须依靠大量的物质条件支持,而这在很多地方都无法得到实现,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制约绿色化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2.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措施 2.1革新化学教育传统观念 针对当前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观念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革新当前的传统化学教育观念,尤其是要重点针对化学教师进行思想观念的革新,具体来说,首先在本学校内部加强化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研讨绿色化学教育的要点和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主要化学教师走出去,

文献综述模板范文

海南大学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报告 题目:芦荟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初探 学号: 20070124035 姓名:张宇博 年级: 2007级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系别:化工系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陈祎平(教授)/梁振益(工程师) 完成日期: 2011 年3月30日

前言 浸渍法是在提取时将中草药溶解于溶剂中,以使其有效成分浸出、提取出来。选取溶剂时依照相似相溶原理。但浸出率较低,如果用水溶解,提取液还会发霉变质,因此注意加入适当的防腐剂。 渗漉法是将中草药粉末先装在渗漉器中使药材浸渍24~48h膨胀,然后不断添加新溶剂,使其自上而下渗透过药材,从渗漉器下部流出、收集浸出液的一种浸出方法。经典液体色谱技术分离量大,载样品多,操作方便,设备简单,能在单位时间内获得较多量分离组分,是进行天然产物常用的方法。 在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下,人类越来越青睐于绿色的健康产品。含有芦荟及其有效成分的产品是众多健康产品中的佼佼者。对芦荟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也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多种多样的芦荟产品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但国内很少有高附加值芦荟产品的生产与推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芦荟的相关报道与研究,为芦荟产品的研发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文献参考。。 鉴于化学农药本身固有的缺点和人们不合理的长期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天然物质中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杀虫物质,以开发新型的杀虫剂。从植物中筛选杀虫活性成分,开发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又有人称之为“中草药农药”,由于其来源于天然的生物,具有与环境良好的相容性,易降解,残效期短,不污染环境,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其研究和开发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农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途,己成为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杀虫植物的抽提物可以直接用于防治害虫,或者与其他农药复配使用以提高药效和安全性,或者以杀虫活性物质为模板,研制和开发新型的杀虫剂。 芦荟作为百合科中的一个属种,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有着较强的市场开发潜力,具有生命力强,药用价值高等特点,有良好的产业开发利用前景,对它的研究和开发将会给人类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本文阐述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的涵义,当前中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化学与人文两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情感、利用学科交叉影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指导使化学与人文自然渗透四方面讲述化学与人文的渗透。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但现如今化学教育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比如,知识信息量增长,知识技术的更新加快,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等。而我国化学教育现状却有些不尽人意:教育质量不如意、效益不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教学压力大……对于这些难题,我国有很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他们发表了很多关余化学教育有关的论文、期刊、专著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这些教育专家们是如何看待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这个问题的。 许多专家学者们的著作都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看法。 像《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学说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5]。该文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四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材和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三要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要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项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

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综述

员工培训外文文献综述 第 1 页 目录 1、Literature Research ............................................................... ......................................................................... 2 2、外文文献翻 译 ..................................................................... ................................................ . (5) 1、Literature Research Employee training needs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staff training in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ambiguity, will lead to blindness training .The guiding theory of employee training, with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expansion of business scal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First,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taff skills training The late 19th century, early 20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such as Taylor and Gilbreth first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raining.Taylor is the father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piecework" system, "Plant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so on.As the results of his theory first time in history of science from the experience up.He foun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low productivity workers are lack of training, Without the correct operation method and

绿色化学复习资料

填空题 1、环境因子仅仅体现了废物和目标产物的相对比例,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其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程度还和相应废物的性质以及废物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有关。 2、分子机器是指在生命过程中,最需要高度的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以酶作为催化剂的。这些酶催化的反应通常都是高度专一、高选择性和原子经济的。因此,这种酶催化剂被称为分子机器,其大小以纳米计。 3、在生产商用亲电性物质时,不把产品直接做成亲电性的成品,而采用一些掩蔽剂把亲电基团掩蔽起来,使用时再用适当的试剂去掉掩蔽剂,使需要的亲电物质现场生成,这种方法称为掩蔽法。这样,就减少了该产品在生产、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危险性。 4、化工过程强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包括发展新设备和新技术,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和现行设备和技术相比,使反应体积变得更小,过程变得更清洁,能量的利用更为有效的任何化学工程的进步都可认为是化工过程强化。化工过程强化可以通过设备改进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方法的改进来实现。 5、在水溶液及土壤环境中,有机物的降解机理主要是生物降解,这也是现代污水处理厂水处理的理论基础。因此,通过分子设计不仅可增大化学品的安全性,同时也可增大产生的污物的可处理性。 6、大部分对水生生物有毒的化学品都是通过麻醉作用而使水生生物中毒的。特征致命化学品均有其特殊机理,其分子通常能和细胞大分子反应,从而产生除麻醉作用模式以外的其他毒性,称为特征的毒效模式。 7、绿色化学致力于研究经济技术上可行的、以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对人类无害的化学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研究经济技术上可行的、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对人类无害的化学过程的设计和使用。 8、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反应有两大特征:1)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 2)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因达到了零废物排放),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或者说从源头上消除了由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的污染。 9、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主要是指:1)考虑原料本身的危险性性;2)使用可再生资源 10、全球环境问题包括一、全球气候变暖;二、核冬天的威胁;三、臭氧层破坏;四、光化学烟雾和大气污染;五、酸雨;六、生物多样性锐减;七、森林的破坏;八、荒漠化。 11、导致臭氧层破坏的物质主要是水蒸气、氮氧化物和氟氯烃。 12、清洁生产通常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13、光化学烟雾:人类向大气圈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粉尘等,在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之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氧化合物和烃类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光化学烟雾中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氧化剂,故又称为氧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小编收集了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文献综述范文【一】 概述, 学前智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智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原则, 是对0岁至入小学前儿童实施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 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趋势, 简述 自80年代以来,加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保健学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尝试新的改革,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制度、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了解并研究这些新的动向,将有助于我们借鉴别国的经验,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将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综述如下。 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 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60年代,美、日、苏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压力下,都以高、新、难等原则 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苏、日、德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智育中心”,忽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复归,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呼吁要纠偏。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的”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和情感问题应被看成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4月,日本开始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