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历史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虹口区三模

高三历史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虹口区三模

高三历史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虹口区三模
高三历史下学期三模考试试题上海虹口区三模

虹口区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练习卷(A)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下图中选出他们取经的西天在:

2.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说: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这种观点的

依据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3.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限制贵族滥用权力D.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4.东汉末赵歧解释“五谷谓稻、黍、稷、麦、菽(豆类的总称)也。”其中,中国原始农耕

时期没有种植的农作物是:

A.稻 B.稷C.麦 D.菽

5.有位学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

6.奥斯曼帝国崛起后,开始积极从事向欧洲的扩张。首当其冲的是:

A.意大利地区B.俄罗斯帝国

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7.某位史学家给一个社会定义:“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

虽然对于上级称臣,实施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依据你的理解,这样的社会实行:

A.小国寡民的城邦制 B.天下共主的封国制

C.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D.郡国并行的二元体制

8.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

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9.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

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良禽择木而栖息,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10.右边的地图中描述的历史时期是: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11.西汉以后,儒学开始走向“经学化”,

这是指这一时期的儒学:

A.成为专门阐释少数经典的学问

B.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产生“三纲五常”等僵化原则

D.成为了谋取官职的唯一途径

12.“它是时代的产物,它兴盛于英吉利民族呼唤主权国家之时,它肩负着两个重大的历史

使命——实现国家统一、确保国家独立。”这里的“它”应该是:

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 C.君主专制 D.君主立宪制

13.下图为一部西方法律文献的部分章节目录。据这部分章节目录来判断,该文献很可能是:

第1章:一般的法

第2—10章:探讨法和各种政体的关系

A.《十二铜表法》B.《民法大全》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论法的精神》

1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

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

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

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

的大企业组织

15.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

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16.“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

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17.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近代上海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

A.仿洋机制品工业→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

B.对外贸易口岸→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

C.仿洋机制品工业→世界大都市→对外贸易口岸

D.对外贸易口岸→世界大都市→仿洋机制品工业

18.主张通过契约产生统治者,否定“君权神授”;又反对推翻契约方式产生的暴君,支持君

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这位自相矛盾的思想家是

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

年,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中要求“中国市场对全世界开放”。在中国近代史上

首次提出这一主张而遭中国政府拒绝的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修约”交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20.一位久居上海的民营资本家一直坚持阅读《申报》,以了解国计民生。这位民营资本家在

1918年的《申报》上可能读到的新闻是:

A.一美商在沪投资开办西餐厅生意火爆 B.京剧名角谭鑫培奉旨进宫给皇帝表演 C.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开通 D.沪地学生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21.某班级开展社会主义运动史图片展时,展出了如下一组图片,并拟定了一些主题。请你

为该组图片选择最为恰当的主题是:

《告工人、士兵和

《和平法令》列宁接见农民请愿代表

农民书》发布

A.十月革命,城市斗争的胜利 B.十月革命,人民政权的胜利

C.十月革命,让战争走开 D.十月革命,工业化的到来

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

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

险事件(右图)。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3.“除化学家制造家……考有新物新法,因创为新字,自应各从其本字外,凡通用名词自

不宜剿袭搀杂。近日少年习气,每喜于文字间袭用外国名词谚语。如:组织、冲突、运动等

字……迂曲难晓……中国自有通用名词,何必拾人牙慧。”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24.在下部令人震惊的著作中,作者伯顿·W·福尔索姆揭露了罗斯福那史诗般神话传奇的

实质,对罗斯福及其经济政策和个人生活持批判态度。最不可能成为支持福尔索姆“批判态

度”的论据是:

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

C.“浪费性支出严重”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

25.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下列代表英美观点的是:

A.“这次事件与其说增强勿宁说削弱中国抗御外侮的力量。”

B.“恐怕对于中国民众抗日激昂的感情有火上添油的危险。”

C.“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D.“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

26.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

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

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27.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28.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

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29.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

④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3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

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以下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请选出

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 炎帝与黄帝对中原的统治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但因其中华共祖的特殊身份,学者一直试图证明其真实,下列依据中,对证明炎黄存在最为有力的是:

A.全国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文明起源时代的文化遗存

B.学者在出土的汉代墓葬中发现了绘有黄帝画像的泥砖

C.先秦时期的大量著作中叙述了炎帝与黄帝的种种事迹

D.古籍中描述的炎黄故事与当代原始部落生活极为相近

32.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33.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33.“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

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作者

的疑问是要说明:

A.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古代美洲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是决定因素

34.以下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判断它主要反映: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A.当时中国乡村社会习俗的变化 B.辛亥革命在中国并不彻底C.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正深入人心D.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35.“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

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从而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A.调整变化是美国宪法保持生命力的动力

B.陈述了美国宪法两百年来的修正完善历程

C.谈判和妥协是美国宪法不断完善的有效机制

D.国家政治制度建设需要随经济发展而调整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贵族的生活:

画家往往在无意中勾勒出时代的痕迹。因而图像有

时会成为比文字更加可靠的史料。中世纪画家为我

们描绘了14世纪早期一位法国大贵族举行圣诞宴

会的场景。

圣诞饮宴(局部,14世纪)

问题:(12分)

(1)宴会主人过着奢华富裕的生活,他的收入可能有哪些来源呢?(3分)

(2)参加他宴会的,除了同阶层的贵族以外,还有主教与附近城市的富商。这些人在日常政治中是什么关系?维持这一关系的制度在西欧称作什么?(2分)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这种制度在西欧是在何时何以终结的?(3分)新的制度是什么?(2分)

37.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浮沉”:

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英国东印度公司道:“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

问题:(14分)

(1)根据材料,分析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的历史因素?(6分)

(2)根据材料,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英国殖民统治所起到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归纳“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4分)

38.文明的创新和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华文明的发展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但几次重要的历史变革和转型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指出:“西周王室覆亡,平王东迁。号为‘东周’。从此到秦帝国统一,中国地区经历了500多年的转变期。这一段历史,传统上被切割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西周覆亡,正如古籍所谓‘礼坏乐崩’,意味着一套文化秩序的崩解。”与此同时,新的秩序也在逐步地建立起来。

材料2:“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中外历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这种观点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历史学家陈寅恪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其不如此。”在唐宋之间的社会历史演变中,秦汉至隋唐的门阀贵族没落下去了,而科举官僚兴起:实物经济受到削弱,而货币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上流社会的士大夫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到平民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问题(12分)

39.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

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问题(12分)

请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40.西方的没落:

材料一: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图:

材料三:1912年斯宾格勒开始了他宏大的写作计划。1918年《西方的没落》带着一战的创伤与反省出现在德国的书店里。从此围绕西方没落的争议也一直在持续: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将占据未来一千年中的前几个世纪,但其没落的征兆早已经预示出来,且今日就在我们周围可以感觉到——这就是西方的没落。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问题(25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的理由?(4分)

(2)综合所学,材料二中“西方……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主要是指什么?(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评价斯宾格勒的“西方没落”说的?(15分)

虹口区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练习卷(A)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5分)

1 C

2 A

3 C

4 C

5 A

6 C

7 B

8 A

9 B 10 D 11 A 12 C 13 D 14 D 15 C 16 D 17 B 18 A 19 B 20 A 21 B 22 A 23 B 24 B 25 A 26 B 27 C 28 D 29 D 30 D

以下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请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分1分0分

31 D A C B

32 C B D A

33 D A B C

34 B A C D

35 C A B D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12分)

(1)庄园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城市自治的赎金等。或世袭财产、征税等合理答案(3分)(2)关系:合作关系(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制度:等级君主制(2分)作用: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等级君主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分)

(3)15世纪下半叶,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西欧政治制度的转变(3分)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2分)

37.(14分)

(1)历史因素:

英国《大宪章》为私人财产的合法性提供了契约和法律的保障,并作为惯例得以延续;

15世纪下半叶,君主专制建立初期,英国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使得商业活动得到国家权力的支持;

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建立在血缘、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必须建立大规模的商业组织来适应广阔的市场(6分)

5.作用:

一方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凭借国家权力,发动对殖民地的战争,抢占殖民地的资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原始积累;

另一方面,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凭借武力去敛财,最终导致殖民地人民反抗,譬如北美大陆殖民地人民发动了独立战争(4分)

6.根本原因: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自由贸易;东印度公司违背自由市场规律,阻碍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4分)

38.(12分)

(2)认同的理由: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

政治:秦汉魏晋以来的豪强世家势力衰落,在科举制下出现了大批平民出身的官僚;

经济:商业外贸发展,出现纸币等

文化:科技文化重大突破,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梦溪笔谈》等,并对外传播影响世界(3分)

不认同的理由: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尽管出现重大变化,但未有本质变化:

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经济上:商品经济虽然发展,但在中国并未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文化上:理学兴起,仍为专制统治服务等(3分)

39.(12分)

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观点概括:陈旭麓先生认为旧的生产方式逐步解体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苦难,产生消极影响,更促进了新生产方式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标志(2分)观点论证:要从自然经济解体、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和工业文明的传播等方面论证

①自然经济解体(即旧生产方式的逐步解体)给社会带来苦难:19世纪40年代开始,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难以维持生计,产生痛苦和迷惘,也造成社会动荡(4分)

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即新生产方式的破土而出)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促使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产生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如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中国不断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4分)

③总结: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代表历史发展潮流,所以传统经济社会结构近代化带来的利才是历史的主题(2分)

40.(25分)

(1)理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或写希腊罗马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亦可(至少写出四点,4分)

(2)主要指:

从国内看,当时西方出现了诸如血汗工厂、劳资矛盾、贫困问题、环境污染、失业严重、

道德沦丧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国际看,国际间竞争加剧,矛盾激化,国际冲突不断,国际局势持续动荡(6分)如果回答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秩序的冲击;战争(一战)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样给分

(3)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1:能对斯宾格勒的“西方没落”说作出科学与否的判断:

·斯宾格勒的“西方没落”说并不完全科学,应该历史的、全面的、辩证的分析西方的历史发展。

水平2:能够有机地将文本内容与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结合起来评论

·西方在人类文明史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今,欧盟的持续发展也说明了西方的进步。但是西方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战争、环境污染、国际冲突等,今天的西方依然是世界多极化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水平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

·材料一可以体现斯宾格勒“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材料二中,欧盟的持

续发展可以斯宾格勒“西方正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材料三中斯宾格勒“今日就在我们周围可以感觉到的西方没落”确实存在等。

水平4:无观点或与情境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

水平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作者的观点判断建立联系。水平2: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与间接信息

水平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信息

水平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三论述

水平1: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作到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1:叙述成结构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