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8.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的 地质作用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中的水体,主要由地面
水下渗聚集而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File:Well_2006_03.jp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big_image_15/156001.html
井和泉是地下水的人工和天然露头。
地下水分布广泛,在各种气候带均有分布。全球地下水总量约2.37×106km3, 占水圈总量1.71%.

地下水的存在形式
水量
吸着水
又称吸湿水,紧贴 于土粒表面的极薄 水膜约为20层水分 子所聚合,与土壤 间之吸引力相当 大,基本不能被植 物利用。
薄膜水
指在水蒸汽凝结时 形成的水或者是重 力水离去后遗留在 岩石中的水,在岩 石微粒上围绕吸着 水的薄膜形成较厚 的薄膜水。其特点 有不受地心引力影 响、不传导静水压 力、温度0℃以下时 结冰等。
毛细水
指的是地下水受土 粒间孔隙的毛细作 用上升的水分,是受 到水与空气交界面 处表面张力作用的 自由水。其形成过 程通常用物理学中 毛细管现象解释。
重力水
当土壤水分较多, 多余的水分不能被 毛管所吸持,就会 受重力的作用沿土 壤的大孔隙向下渗 透,这部分受重力 支配的水称重力 水。

岩石中的孔隙是地下水储存、运移的场所和通道。 孔隙率
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孔隙率越大、孔隙见连通性越好,储存地下水的空间 就越多,地下水运移能力越强。
Image fro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datas/photo/2004-11-5/039dlsw/djs1_133.jpg

透水性
岩石能透过地下水的性能。 地下水易通过的岩层称为 岩石透水类型 主要岩石种类 岩石透水类型 良透水性 透水 半透水 劣透水 不透水 渗透系数 (m/day) >10 1~10 1~0.1 0.1~0.001 <0.0001
根据王大纯等资料综合,1980
透水层
卵石、砾石、沙层和具有大溶洞的岩石 沙层、砂岩、砾岩和裂隙发育的岩石 粉沙岩、泥灰岩 亚沙土和亚粘土 粘土和无裂隙的岩石

? 含水层:能透过地下水或保存地下水,并在重力作用下能释放 出相当水量的岩层。 ? 隔水层:地下水不易通过的岩层。

地下水分类
1. 包气带水
包气带: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未被地下水充满,所以也称非饱和带,
是大气水和地表水同地下水发生联系并进行水分交换的地带,它是岩土颗粒、水、 空气三者同时存在的一个复杂系统。包气带具有吸收水分、保持水分和传递水分 的能力。
大气 降水
井壁通常干 含水很少
包气带水常以吸着水、薄膜 水、毛细水的形式存在,重力 水较少。包气带水主要做垂直 方向运动。
包气带
井壁逐渐变湿, 但井中仍然无水
有水渗出,形成水面

2. 潜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 力水,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渗流在隔水层之上的岩石孔隙中逐 渐聚集形成,其自由表面称为潜水面。
岩石孔隙被水充满,潜水又称为饱和带水。
潜水面是饱 和带与包气 带的分解面
潜水层
隔水层
隔水层
Image fro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File:Groundwater_flow_times_usgs_cir1139.png


潜水 面
潜 水面
非饱和带
河流
潜水面
含水层
潜水面的高度随地 形、季节而变化
季节变动带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Water_table

3. 承压水
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又称层间水。
透水层 隔水层
潜水面 自流井
承压区
Image fro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File:Artesian_Well.png

自流井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Artesian_well


全国地下水质量分布图
特点: 1.利用的潜力较大; 2.不合理开采严重。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content/2006-10/10/20061010165219.htm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 定义: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 用称为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 机械潜蚀:极其微弱。地下水流速慢,水量分 散,冲击力小。 ? 化学潜蚀:比较显著。地下水中常含有较多CO2和 各种溶剂。

化学潜蚀:地下水通过对岩石、矿物的溶解产生的破坏作用。
化学潜蚀又统称为岩溶作用。广义岩溶作用包括地面流水对岩石的溶解。
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岩溶作用使岩石的孔隙或裂隙逐渐扩大, 形成峰林和巨大洞穴等奇特地形。岩溶作用形成的各种地形通称喀 斯特地形。
Image fro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pedia/commons/e/e9/Karst_minerve.jpg

岩溶作用多发生在气 候炎热潮湿的可溶性 岩石分布地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Guilin

当地下水中含有较多CO2时,发生如下反应: CO2+H2O H++[HCO3]Ca2++2[HCO3]-
CaCO3+H+ +[HCO3]-
难溶的石灰岩逐渐被溶解、破坏,溶解产物随地下水流动带走。
岩溶作用发育条件: 1. 有可溶性岩石 2. 岩石透水性强 3. 地下水中CO2含量高 4. 地下水流动性好

岩溶地形
石芽
水 包气带
漏 斗
石钟乳
落 水 洞
水 潜

石柱
石笋
溶沟 溶洞

岩溶地形
? 溶沟、石芽:地面流水沿岩石裂隙下渗过程
中,溶解地表岩石形成的沟槽(溶沟)和脊状突 起(石芽)。
当溶沟不断加深,石芽增长,形成巨型石芽,称为石林。
Image fro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pedia/commons/4/4d/Yunnanshilin2.jpg

石林
Antequera - Spai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6896581.html,/wiki/Karst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