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批评性分析

《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批评性分析

《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批评性分析
《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批评性分析

《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

研究》的批评性分析

课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教师:

作者:

班级:

学号:

日期:2012年6月28日

对《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批评性分析

摘要:文章采用会话完形测试和访谈法,考察了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策略的特点并将之与Chen Rong 所研究的中、美学生汉、英应答策略进行对比分析以考查中国学生应答策略之不同。本文通过对内容结构,引据论证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批评性分析。

关键词:英汉恭维语,应答策略,中国学生

1.文章基本信息

本文作者系李慧,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二语习得研究; 李经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焦新平,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外语教学研究。文章发表于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5期。

1.1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国内外有关恭维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第二,研究设计及研究过程;第三,数据分析;第四,研究结论及理论阐释;第五,结语。其中第三部分作为文章主题又分为中国学生英/汉恭维语应答策略使用特征分析和本研究调查数据与Chen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主次明确,详略得当。1.2主要内容

1.2.1 第一部分: 现状分析以及创作根源。

作者从国外谈到国内,依次递进。关于国外研究,作者提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旨在揭示恭维语的句法结构和程式化特征;另一方面是对恭维语应答策略的研究。关于国内研究作者认为,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恭维言语行为及其应答模式进行了跨文化对比研究,其中以理论阐释较多,实证研究较少。

因此,作者针对国内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的重点:首先,中国学生

在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中的应答策略究竟具有哪些特征。其次,与20 世纪90 年代初Chen 考查的中、美大学生的恭维应答情况相比,本研究中大学生的英、汉应答策略有何变化。最后,中国英语学习者是否真的存在过度使用“接受”策略的现象。如果确实存在,应该如何分析这一现象。

1.2.2 第二部分: 研究步骤及设计

研究对象为某高校大二年级40 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某重点中学初一和高一年级各40 名学生。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使用会话完形测试( DCT) 来获取数据。进行恭维应答跨文化对比研究的参照数据取自Chen对美国大二学生英语恭维应答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步骤:问卷设计,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分析,访谈。

1.2.3 第三部分: 数据分析。

文章恭维话题为四组:外貌;衣着;所有物;成就

文章恭维策略为四大主策略(接受,回赞,偏离话题,拒绝)和十大次要策略。

在中国学生英/汉恭维语应答策略使用特征分析一项中得出的结论为:中国人并不总是拒绝别人的恭维,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恭维应答,中国学生的首选应答策略均为“接受”而非“拒绝”。中国学生应答汉语恭维言语行时,其语言策略的运用形式更加多样化。这可能是得益于其较好的母语文化基础。

在本研究调查数据与Chen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一项中得出结论:总体上看,本研究中的汉语应答策略分布比较接近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大学生的英语应答策略分布。相对来说,中国大学生所使用英语应答的策略种类单一,以“接受”为主,与美国大学生的策略分布差异较大,且不同于对应汉语组的策略分布模式。此外,中国学生英语应答时各次要策略的频率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主策略“接受”,且均以次要策略“感谢”为最高,达到70% 以上。另外的三个主策略( “回赞”、“偏离话题”和“拒绝”) 所占比例相当低,且其中某些次要策略的比例为零。这一结果证实了李俊儒提出的“中国学生应答恭维时过度使用接受策略”的说法。

1.2.4 第四部分:最终结论及理论阐述

首先,面对恭维,现在的中国学生无论是用英语还是用汉语应答,其首选策略均为“接受”而非“拒绝”,研究所揭示的汉语恭维应答方式的变化说明由于

不同时期社会文化因素对语言及其使用者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学生在恭维应答言语行为上采用了不同的应答模式。

其次,对英语恭维应答策略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学生确实存在过度使用“接受”策略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可能会限制其语言策略的使用和发挥,使之只能采用简单的应答模式; 而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英语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最后,中国大学生的汉语应答模式多样且语言表达丰富,与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大学生的应答模式接近,而其英语应答模式单一,既不同于美国大学生组也不同于对应汉语组的应答模式,出现了典型的中介语现象。大学生单一的英语应答行为表明,他们在用英语应答时有意识地启用了中介语话语系统,力图避开母语话语系统的干扰。但由于对目标语话语系统掌握得不完善,学生的英文应答模式又有别于美国大学生的英文应答模式。

1.2.5 第五部分:结论

这一结果充分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的恭维应答言语行为发生了变化。

2. 文章我之见

2.1优点

2.1.1 研究有意义

本人认为文章的研究对于语言研究,外语教学,外语学习等都有重要积极的意义。可以清楚的了解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指导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及学习者本人的学习方法。而且对于语言研究者,尤其是二语习得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虽然不是新领域中的研究,但是是对新时代新变化的研究,非常具有时效性,改变了以往我们对英汉两国恭维语应答策略的定势认识。

2.1.2结构清晰明确,论证逻辑严密

文章从引论到设计过程到数据分析到结论阐述到最后的总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作者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中国学生对英语恭维语的应答策略;对汉语恭维语的应答策略;与美国学生的对比,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这些基础事实调查,科学分析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比外,作者还提出了导致上述结论的可能性原因。

设计步骤中的最后一步访谈是为了厘清问卷中的疑问而设计。这一步骤保证了问卷的真实可靠性,是本文的引证及结论更加有说服力。

另外,文章中的折线图让人眼前一亮。折线图相比图表能更直观的表现数据,让读者加深对数据及结论的理解。

2.1.3语言平实,简单易懂

除去作者在数据分析处理上需要使用的社会科学软件统计包外,其他的论证即使是非此专业的人员也能看懂,可见本文的普及性以及大众的可接受程度非常高。

2.1.4 引论及结论明确清晰

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分别给读者了一个简略而明确的文章大意以及最终结论,便于读者选读。

2.2 缺点

2.2.1 止于现象而无确切原因分析

虽然文章结尾提出了自己所认为的关于美国学生应答策略缺失的不足,但是,与文章密切相关的关于产生中国学生当前这种应答策略现象的原因问题,文章仅仅给出了可能,或许,大概,类似于这样的不确定结论。对于这种没有事实调查做支撑的断言,个人认为虽然会对后面的研究者有一些启发作用,但也会对他人产生思维定势,思路限制的不利影响,使其他学者研究者在以后的分析中无法创新。文章中不应该出现这种模糊的定义及分析。作者可以选择假设而非此种主观推论。

2.2.2 引用他人陈旧数据

在文章第三部分中与美国学生的对比中,作者引用了1993年Chen,R的调查数据。相比本文的发表时间2011年整整早了18年,当今时代飞速发展,变化也日新月异,这种陈旧的数据的引用是十分不可取的。跟陈旧数据对比得出的结论就不再权威有意义了,影响了整篇文章的真实可靠性。作者应该实地调查,引用新数据。

2.2.3 引用文献陈旧

文章中的引用文献共12篇,其中80年代的4篇,90年代的5篇,2000年以后的仅有3篇,这大大影响了文章的时效性。

3.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章的价值。虽然优点很多,但是文章中的致命缺点导致第三部分数据分析中的美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对比的不可靠性,使文章的价值大大折扣,但仍然不能抹杀作者对于中国学生的恭维语策略分析的正确性。

Work Cited:

[1] 李慧,李经纬,焦新平.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5).

文学隐喻特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18280.html, 文学隐喻特性分析 作者:张知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7期 摘要: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文学隐喻来源于文学家个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需要创造者独特的洞察力,也需要读者有更高的感知能力去理解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拟以张爱玲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隐喻为例,尽力找出张氏话语的隐喻世界,旨在分析文学隐喻的特性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文学隐喻特性启示 作者简介:张知馨,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023-02 一、引言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纳入修辞学领域进行研究,现代隐喻学以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开辟了 隐喻研究的新途径,认为它不仅仅是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作者这样界定隐喻的本质:通过另一件事情来理解、经验某事。。隐喻不仅属于语言的,而且属于思想、活力、行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善于运用隐喻这一语言艺术的人是天才,创造隐喻的天赋依赖从不同事物中发现相同。人们隐喻式的感知也由于认识主体的情感、 态度、联想使人们开阔了对客体的认识。张爱玲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怀着天才梦的作家,隐喻在其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隐喻已然渗透成为她的一种思 维方式,一个认识世界、理解时代的重要工具。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隐喻内涵 张爱玲在小说世界中执着地表达自己对于世界最为真实的体认感,她无情地将解剖刀指向 自己,还原最彻底的人性。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 1.引言 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批评性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 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势关系。 在语言学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 & 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以及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理论, 主张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实现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选择即意义),而CDA正是主张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试图使人们意识到以前所没意识到的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2)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3) 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Fairclough 承认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毫无激情而纯客观的”社会科学,批评性话语分析家都是带着激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投入工作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为被压迫群体谋求解放。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方法不严谨。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 隐喻的批评性分析主要是以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语篇(特别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揭示隐喻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关系。通过对肯尼迪就职演说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分析和阐释后发现,演讲中所采用的概念隐喻主要集中在冲突、旅行和身体三个方面。隐喻可以有效地激发听众的内心情感,更容易接受肯尼迪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帮助演讲者达到既定交际目的。 一、引言 政治性演说词被认为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文体,尽管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语言,但带有极其浓重的书面语特点。不可否认,总统就职演说属于政治性语篇,是被总统用来宣扬本届政府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政策的一种有力工具。 传统语篇分析的研究焦点主要围绕词汇语法层面的意义表达现象,而无法解释文本构建过程中的话语选择现象,更不能深入分析话语选择背后的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效果。用隐喻表达思想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既是修辞手段也是思维方式,也正是一种有意识的话语选择。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曾经指出“隐喻普通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更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所依赖的概念本身就是隐喻的。”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更是演说者实施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灌输和宣扬其价值体系的主要工具。Wilson认为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可以完成特定的交际目的,同时有利于解释政治主张,从而唤醒听众的认同感。因此在阅读一些政治语篇时,应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方法,针对出现的隐喻,进一步剖析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略,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类语篇和提高思辨能力。 二、批评隐喻分析 隐喻的批评性分析其实属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范畴。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主要任务就是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从多个角度分析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权力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批评隐喻分析恰恰是以隐喻为出发点,分析研究隐喻与其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等之间的关系。 批评隐喻分析是Chariteris-Black在2004年就已经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该分析法旨在把语言分析与社会知识和个人的认知理解结合起来,去解释特定的语篇类型中,为何人们更愿意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情感。具体而言,批评隐喻分析就是以特定语篇中的隐喻为研究点,剖析作者的立场、权力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如何影响隐喻的选择,进而揭示隐喻在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塑造和传播作用。Chariteris-Black和Lakoff多以党派纲领文件和竞选语篇为分析语料,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隐喻各个方面的作用,比如灌输思想模式、改变意识形态、维持权力关系、激发公众情感以及引导舆论方向,其目的就是透过语篇中的隐喻现象,阐释隐喻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常丽娟 摘 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主要揭示语篇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理论发展、研究的原则、内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新动态等方面加以概括, 预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发展的新动态。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学;概述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含义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其所涉及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具有极强的实践导向作用。批评语言学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传统语言学忽略了语篇的社会属性,而批评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语言不单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语篇本身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语篇如何产生这种意义的过程感兴趣。在国外,批判性话语分析正在迅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日益壮大,有关专著增多,国际性的刊物和地区性的合作项目出现。相比较而言,国内批判性话语分析起步较晚,但已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 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前景,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进行评述。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综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的几位反主流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家,如 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 等等。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田海龙,2003:40)。它是一种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批评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和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的社会批评理论。他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所有

浅析《窃听风暴》意识形态的建构

浅析《窃听风暴》意识形态的建构 【摘要】电影,无论是作为工业还是文化产业而言,都是在政治及商业机制控制下产生的。同时,电影制作也是主观意识的反映,是控制大众意识形态的手段。本文以德语电影《窃听风暴》为例,从文本编码、叙事结构等媒介语言方面分析,探讨电影中意识形态的构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中都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力量。”1两人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也正是这两位德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更为讽刺的是,社会主义分化了他们的祖国。德国在二战后被美、苏两大阵营瓜分为西德和东德。影片中发生的故事正是讲述在1984年,整个东德笼罩在国家安全局的高压统治之下,魏斯曼是国安局的一名特工,奉命监听东德戏剧家德瑞曼及其女友克莉丝塔西兰。在监听过程中,魏斯曼渐渐对这家人的生活产生了兴趣,开始暗中帮助他们。德瑞曼匿名登在西德《明镜》报上的文章引起了特工的注意,随后,克莉丝被捕后出卖了男友,最终内疚自杀。魏斯曼帮他们脱离了危险,但随后被发现并革职。多年后,德瑞曼翻查资料得知魏斯曼曾帮自己脱离险境,为他著书,名叫《好人的奏鸣曲》。 极权主义下的统治 终身致力于文化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英国人斯图亚特·霍尔建立了一套编码解码的理论,他告诉我们,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编码者与解码者采用的代码不一样,文本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而这种意义的断裂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立场密切相关。2按照霍尔的理论,呈现在电影中文本身即是一个编码的成品,语句或场景里折射的是作者的直接态度。影片的开头,一段无声独白清晰地给读者交代了故事的大背景。“1984年,东柏林全面封锁,人民受到斯塔西严密监控,也就是东德秘密警察。这是一个由10万专职人员20万线民所组成的情报机构,他们确保了无产阶级专政,其开宗明义的目标就是无所不知”。这段文字不足百字,却包含了多个诸如“全面封锁”“人民”“严密监控”“秘密警察”“无产阶级专政”等带有强烈阶级色彩的词语,给影片渲染出一种沉重、严肃的氛围。不仅如此,影片中通过艺术家的文章赤裸裸地对社会主义统治进行了讽刺和鞭挞。影片中以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况,反映东德极权统治的无情和冷酷。艺术家处处受到政治控制,甚至要为事业委屈献身。其中,导演雅思卡被文化部长列入黑名单后郁郁寡欢,最终选择自杀。好友之死激发了德瑞曼批判极权政府的决心。这是他写给雅思卡的悼词,也是后来发表在西德《明镜》报中的文章。“在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 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口郭婕聂启平 摘要:近年来,利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的方法受到了国外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隐喻分析这一全新的隐喻分析方法;然后分析了语料库与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笔者利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例示了如何运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隐喻批评隐喻分析语篇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关隐喻理论的探讨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修辞学鼻祖亚里士多德以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隐喻仅仅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其主要功能是修饰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这一观点被人们视为定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R i char 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才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进行研究的局限。R i char d s认为,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流,它是人类进行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1980年,著名语言学家G eor ge L akof f和M ar k J ohns on在他们的M et aphor s W e L i ve砂一书中更是明确提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手段。从此,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在认知隐喻理论中,影响力最广的就是L akof 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由L a kof f&Johnson(1980)创立,在此基础上,Lakof f(1993)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是隐喻性地构建的,所以,作为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它被认为足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i deal i zed cogn i t i ve m odel)。如今,由于其强大的解释力,概念隐喻理论已经在隐喻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然而,在受到追捧的同时,概念隐喻理论也受到了~些学者的批评。其中,C har t er i s—B1t i ck(2004)和D ei gnan(2005)认为,以L akof f为代表的学者在论证概念隐喻理论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内省式的语料,这些语料是不可靠的。因此,C har t er i s-Bl ack(2004)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C r i t i c al M e t a ph or A nal ys i s)这一新的隐喻研究法,他把语料库的法引入了隐喻研究之中,为解决概 2010.10念隐喻理论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出路。鉴于此,本文将简要介绍批评隐喻分析的理论,然后再利用实例来探讨语料库方法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具体运用问题。 二、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隐喻分析是一种崭新而具有开创意义的隐喻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综合利用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隐喻,揭示隐喻语篇背后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态度和信念(纪玉华,2007)。该方法自提出以来,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如G o at l y,2007;0’H al l or an,2007;W o dak,2006)。 C har t er i s—Bl ack(2005:13)认为,隐喻能够影响人们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因为它能利用语言激发人们潜意识中的情感潜势;通过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建立积极或消极的联系,它可以对我们建立在好与坏的区分上的价值观和信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C har t er i s-B l a c k (2004,2005)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媒体还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特别是常规隐喻)都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当隐喻用于劝导时能够表达作者的评价,因而它构成了文本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他认为,对政治家、媒体和神权统治者等具有权势的人物或机构的语言进行批评隐喻分析,能够深刻地揭示影响他们选用表达情感的词语的冈素。 C a m er on&Low(1999:88)把隐喻分析分为三个阶段:1.收集语篇中的隐喻例证;2.从收集到的例证中归纳出它们所代表的概念隐喻;3.利用归纳出来的概念隐喻推导出构成或制约人们信念和行为的理解或思维模式。这三个阶段类似于Fai r cl oug h(1995)提出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描述、理解与阐释”三步分析方法。结合C am er o n&Low 和F ai r cl ough等人的分析方法,C hart er i s~B l ack(2004:34~35)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隐喻分析模型,该模型也分为三个阶段:隐喻识别(m et aphor i de nt i f i cat i on)——它涉及到隐喻的概念意义,即辨别隐喻是否存在丁:语料库的文本之中(具体操作法将在下文详细阐述),以及字面的始源域和隐喻性的目标域之间是否存在张力;隐喻理

CDA批评话语分析简介

Outline Definition The aims of CDA The principle of CDA The sets of CDA Methodolog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 analytic method springing up in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mainly studies public discourses and non-literature discourses.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nalyzing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iscourse under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aims to disclose relations among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It methodology is built on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Definiti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discourse that views language as a form of social practice and focuses on the ways social and political domination are reproduced in text and talk. CDA is a type of discourse analytical research that primarily studies the way social power abuse, dominance and inequality are enacted, reproduced and resisted by text and talk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With such dissident researc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ts take

批评话语分析与政治语篇翻译

第9卷第2期 2012年2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Feb.2012Vol.9No.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了解中国,因此,很多政治语篇如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等都需要译成外文。在政治语篇特别是官方政治文件的翻译中,忠实于原文往往是对译者的首要要求,但是政治语篇的翻译过程也不仅仅是语言文本的单纯转换,也会有很多其它因素左右着翻译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文将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政治语篇的翻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这一话语研究方法最早由R.Fowler 等人 在Language and Control (Fowler et al ,1979)一书中提出,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与主流话语分析(mainstream discourse analysis )不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研究语言形式与权力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丁建新、廖益清,2001:305)批评话语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ibid )Fairclough (1995)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一种三维的概念:1.语篇(text ),口语或书面语;2.话语实践(discourse practice ),包括语篇的生成与解释;3.社会文化实践。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一般应包括:1.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2.对语篇与话语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3.对话语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 批评话语分析的这些基本观点要求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而韩礼德(1978)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结构提出了纯粹功能性解释,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要实现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并提出语言的三大功能为: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和篇章功能(textual function ),在具体的语言形式中这三大功能分别可以通过及物(transitivity )系统、语气(mood )系统和主述位(theme )系统来实现。因此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自然成了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具体分析方法。(辛斌,2005:55-57)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语篇的分类系统,及物系统,情态 系统和转换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语篇的意识形态作出有意义的概括。 三、政治语篇翻译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非文学领域。一个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包括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司法官员、商业组织、新闻机构等的话语。另一个是个人话语,即个人间发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谈。(辛斌,2005:57-58)因此一些官方发言和文件便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热点,同样,这些政治性语篇翻译的过程,也是语言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过程。虽然原文和译文都代表了本国政府的立场,但是相同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为例,对其中英文本进行分类、转换、情态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说明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中语言形式和功能上的差异与意识形态的体现之间的关系。(一)分类 分类是指用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owler et al ,1979:210)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辛斌,2005:65)分类系统往往最能反映发话人的世界观,因而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认真考察语篇中对核心过程和人物的描述会帮助我们清楚了解发话人的态度和立场。(辛斌,1996:23)对同一事物选择不同的词来描述,就能反应出说话者的不同态度和倾向性。 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本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文中有些地方选择了不同的词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并不完全是字对字的直译。比如,文中有一句“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应的译文是“completed a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non-working urban residents ”,其中的“城镇居民”被译为“non-working urban residents ”,即“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这样的译文向目的语读者传达的潜在意义为我国有工作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建立,现在要进一步完善的是那些没有工作的居民的医疗保险,表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并不是刚刚建立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涵盖的范围更加全面了,这样翻译意在维护我国“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读。又如,原文中大部分的“我国”在译文中都翻译为“China ”,“我国”是第一人称的口吻,而“China ”则是第三人称,这种变化体现出了说话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远近。 批评话语分析与政治语篇翻译 ———以《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为例 汪 颖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政治语篇翻译过程中词语选择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加以探讨,以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为例,主要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其中英文本进行分类、转换、情态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说明意识形态与政治语篇翻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政治语篇;翻译;意识形态 125··

批评性话语

谈话语分析的批评性 摘要:话语分析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的语言学分支,而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强调了“批评性”,即提示社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本文就“批语性”的产生、目的、定义,及其发展、应用,以及实现“批语性”最初目的的理论框架进行综述,也提出了其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话语分析批评性目的理论框架 一、引言 话语分析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理论框架上受到诸如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各语言学分支的影响,同时从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许多学科上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1979年R.Fowler,B.Hodge,G.Kress和T.Trew出版了《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第一次提出“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的语篇分析方法。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揭开了批评语篇分析研究的序幕。 从批评的视角对话语进行研究,是话语分析的新的探索,在近30年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理论框架。为什么提出“批评性”视角,其目的、定义、发展,以及由些建立的理论框架能否达到批评目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二、“批评性”的提出 批评语言学家最初提出批评性是在70年代末受到文学批评学家们将语篇被评为一种话语方式,考察语言如何在社会环境下运作的思潮下引导下开始的,认为传统的语篇分析方法忽视了语篇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篇生成和解释过程的社会和历史条件。批评话语分析从“批判”、“揭露”、“否定”的立场揭示话语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的联系,目的在于消除不平等现象,解构现有的社会体制。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是解构主义,因而其后果含消极成分。 如果从哲学基础上来考察,可以从Habermas和Faucoult找到批评话语分析中批评性的来源。Habermas在1973年发表了《理论与实践》一书,主张话语分析应该拿起批评的武器,把语言研究与人类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平等而奋斗。这就使一般的话语分析增加了“批评”的内涵。事实上,在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中,许多学者历来提倡“怀疑”、“批评”或“批判”的精神。另外是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的批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是Faucoult)及其后继者新法兰克福学派(Neo-Frankfurtians)所倡导的“批评性社会理论”。批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_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 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 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 ol.5)。Kirsten Malmkj?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 Orto ny (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 et 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 nitiv e 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 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 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 11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_魏欣欣

#学术评述#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魏欣欣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是国外近二十几年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本文拟从哲学、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等角度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四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评述,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必要信息。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0)01-0162-07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国外话语研究的一种新发展,严格说来,它既不是一种研究学派,也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仅仅是话语研究者/在进行语言、符号和话语分析时共同使用的一种研究视角01。它研究的主要不是语言是什么,而是语言为什么是这样;它感兴趣的不是话语本身的意义,而是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并为之服务o。自1979年Fo w ler等人出版5语言与控制6一书以来,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界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从多学科汲取营养,发展出各种分析理论和方法,形成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话语实践。在分析中,它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因而往往被忽视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目前,它为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等)所采用。本文拟就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分析方法做一评述,希望为国内相关领域理解和从事话语分析提供必要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国内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做贡献。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三大转向中逐渐孕育而成的,即哲学的语言转向、语言教学的语篇转向和文学评论的语言转向?。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 作者简介:魏欣欣,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162

批评话语分析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话语制衡的批评话语分析 汤红娟 (乐山师范学院,乐山614000) 提要:话语制衡在话语交际中有惠人利己的语用功能。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看,话语制衡是话语交际者在社会权力、社会阶层、年龄、认知能力等语境因素的制约下,为保全面子和均衡面子采用的话语策略。本文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话语制衡为例,通过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及语境因素的分析,探讨话语制衡的语用功能和语用原则;阐明话语制衡在发挥惠人利己语用功能的前提下,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机制。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话语制衡;语用原则;电影《金陵十三钗》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13)02-0036-5 On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in the Flowers of War 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erspective Tang Hong-jua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614000,China)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have both self-favored and other-interested pragmatic functions i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erspective,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purport to be the corresponding discourse strategies the interlocutors apply in order to save face and balance face under the restrictions of contextual elements like social power,class,age,and cognitive abil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ts contextual elements and delves into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principles.Based on the exemplification of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in the movie,the Flowers of War,this paper elaborates how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help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human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on the condition of executing both self-favored and other-interested pragmatic functions.Key word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pragmatic principle;the Flowers of War 1批评话语分析和语境因素 批评话语分析是1979年由R.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社会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社会现实中的权力失衡现象在话语中的反映,主要探讨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揭示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与社会结构和权力建构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效能(Fairclough2003,Gee1999,Mar-tin2000,Wodak2001,廖益清1999,刘立华2008)。批评话语不仅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因而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语言的社会实践性、话语呈现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批评话语分析有3种研究方法。第一,批评话语分析运用历史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和解释语言的变化,特别是那些由于受到社会权力的影响而发生的言语变化。第二,批评话语分析以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为本,话语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话语和语境媒介发生间接联系,这种联系是批评话语分析所描述和解释的对象。第三,批评话语分析是解释性的,对不同的受众来说,由于情感态度、阶级地位、种族、性别、年龄、认知能力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尤其是由于涉及的语境因素的不同,相同话语可以有不同的诠释(王占斌苑春鸣2007)。 语境因素是指话语或言语行为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语言上下文或非语言的主客观环境因素(武瑷华2006)。van Dijk曾说,“我们可以将语境分为全局语境(global context)和局 2013年第2期总第171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13,No.2 Serial No.171

语言学纲要练习答案

练习四语音 一、名词解释 1.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品质。 2.元音就是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 3.发音时气流强的叫送气。 4.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中有互补关系的各个音素,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5.区别特征是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二、填空题 1.音素。 2.拉丁字母。 3.音高;音重;音长;音强;音高。 4.肺;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器。 5.元音;辅音;受阻。 6.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央、低、不圆唇。 7.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双唇、送气、清、塞。 8.音位。 9.条件变体;自由变体;自由变体。 10.声母;韵母;声调;韵母;韵头;韵尾。 11.开口呼;合口呼;齐齿呼;撮口呼。 12.脱落。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A; 5.C; 6.D; 7.B; 8.B; 9.D;10.C。 四、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10.对。 五、分析题 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 a: 舌面前低不圆唇 A:舌面央低不圆唇 ɑ: 舌面后低不圆唇 u:舌面后高圆唇 g:舌根浊塞音 k‘:舌根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2.根据描写写出音素。 ①e;②o;③ü;④p;⑤ch;⑥x 3.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 ①k—k‘:送气与否②i—y:唇形圆展 ③u—o:舌位高低④y—u:舌位前后 ⑤m—n:发音部位不同⑥?—z:清浊不同 六、问答题 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见教材第57-58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