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FAQ

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FAQ

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FAQ
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FAQ

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FAQ

页面显示

1 问:页面课程图片排序错乱

答:网页缩放比例调整为100%

2 问:课程介绍文字排版错乱

答: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推荐使用chrome或360浏览器

3 问:页面显示不完整或内容缺失

答:页面内容未加载完整,请检查网络,刷新页面,如无法解决,为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推荐使用chrome或360浏览器

4 问:课程介绍输入保存后,排版错乱或显示乱码

答: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推荐使用chrome或360浏览器

作业、测验

1 问:作业提交报错

答:超出字数限制,作业字数不超过1万字

2 问:作业是否可以二次提交

答:作业提交后不可二次提交,请谨慎作答

3 问:作业提交后是否可以重新编辑

答:作业提交后不可以重新编辑,请慎重作答

4 问:如何查看作业分数

答:作业提交后,由教师批阅或学生互评后,可以在学习页面作业栏目中,已批阅的作业看到分数与评价。

5 问:作业已过期如何提交

答:作业有截止日期,超出日期无法提交作业,作业分数记0分,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提交,请联系授课教师更改截止时间

6 问:测验是否可以二次作答

答:测验提交后系统自动评定分数,不可以二次作答,请慎重答题

7 问:测验答题完毕后,哪里可以看到正确答案

答:测验答题完毕提交后,正确答案、解析及分数自动显示出来

视频播放

1 问:视频无法播放,或加载时间过长

答:请检查网络设置,或更换其他浏览器,推荐使用chrome或360浏览器2 问:视频播放报错

答:请检查网络或联系授课教师

3 问:观看视频是否可以快进或拖动

答:首次观看视频不可以快时或拖动,重复观看可以快进或拖动

4 问:本节视频与下节视频内容不连续

答:请检查本节中是否包含多个视频。如没有,请联系授课教师

5 问:视频是否有断点续看功能

答:有断点续看功能,从上次退出位置继续观看

6 问:如何查看章节学习进度

答:视频观看页面右侧,章节菜单中,章节后有观看进度,空心表示没有观看,半心表示已观看但没有观看完整,实心表示已观看完成。

选课问题

1 问:不是在学课程如何学习

答:平台不开放公开选课,如有课程想要学习,请联系本校教务处

2 问:如何查看已选择课程

答:学生登录后,点击页面左上角个人头像,进入个人中心,选择在学课程3 问:如何查看开课进度

答:在课程页面下面,显示课程大纲,每章节显示是否开课及开课时间

笔记、讨论区、小组

1 问:笔记如何添加

答:可以在观看视频视频时,在页面右侧笔记栏目添加,自动关联章节,也可以在学习页面下方笔记栏目中添加,选择章节关联

2 问:讨论区发贴如何管理

答:本人只可能管理自己发布的内容。授课教师默认为讨论区管理员,可以管理所有内容。

3 问:没有课程小组如何处理

答:小组未创建或小组未关联课程,请联系授课教师

4 问:如何参加其他小组

答:在首页社区栏目中,可能看到所有小组,可申请加入,审批通过后,可以加入小组

内容上传

1 问:上传后的视频无法播放

答:请检查课件管理中,已上传的课程是否已转码成功

2 问:课程管理与拓展资料的区别

答:课程管理只限于视频和PDF文件,可以添加到章节中。拓展资料可以上传课程相关的所有材料,供学生下载学习

3 问:文件上传是否有限制

答:课程管理中,单个视频不超过1G,可以批量上传。拓展资料中,除执行文件外,无限制

4 问:视频转码时间

答:课件上传后,显示转码中,转码时间依据上传视频大小有差别,一般为30分钟以内,如长时间没有转码成功,请重新上传,或联系客服人员。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本科校用,仅供参考)

二、建设要求 1.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0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 2.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5.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期为2年,要求在2016年面向学生进行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试点期间,要加强网上辅导和答疑,课堂讨论时间一般要求占课程总学时的一半,教师教学工作量按课程原设课时统计。项目结题时,需要提交:在线开放课程网站、总结报告、改革方案(含教学大纲、课程具体教学计划、实施方案等)、学生学习感受与调查总结报告、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相关教学研究论文等其他成果。

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1.1.1.平台概述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即是统一的数据资源与交换应用服务平台系统,是对数字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还包括数据交换平台,是实现数字化校园数据共享,提供深层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 通过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系统的建设,以《学校信息化数据标准》为基础,建立学校的数据中心平台,实现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明确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的接口规范;保证数据的准确一致,“谁产生、谁维护”;建立可以提供为整个学校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为学校的将来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为后续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的通用数据库平台,保证新的系统建立在数据中心平台上时,不会产生新的分散数据。

图:共享数据中心架构图 1.1. 2.平台目标 通过共享数据中心设计将达到以下目标: ?建立全校性的共享数据中心; ?实现全校信息编码的统一和一致; ?保证任何两个业务系统之间没有冗余业务数据; ?保证“谁产生、谁维护”,所有的数据都只有唯一的维护者;

?保证可以提供反映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 ?保证可以为整个学校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 ?为学校的将来的决策支持系统积累分析数据。 1.1.3.平台功能 ?主题数据库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采用作为国家标准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2012年版为中心数据库设计依据,并在对高校各业务系统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增减,并形成最终的该校的事实信息标准。 ?共享数据中心管理与监控 图:共享数据中心监控管理

共享数据中心库管理与监控系统基于严密的安全规范下,实现对元数据的管理、数据模型管理、数据中心监管等功能。其主要功能特性有: ⑴主题(数据子集)管理:可以灵活地随时修改、增加 和删除子集,以方便地将数据库表分配到其中的某个 子集中。 ⑵表管理:可以轻松地完成数据库表的增加、删除和修 改,也可以方便地添加和删除外键。 ⑶表数据管理:包括查询、导出、新增、删除、修改数 据等 ⑷权限管理:用户访问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库表的权 限管理。数据中心管理系统提供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 制(RBAC)机制,可以灵活地定义角色、用户和相应 的权限,保证数据访问的安全。只有相关授权的用户,才可以进行对应的管理操作。 ⑸数据库备份:数据库手动和自动备份及备份还原;数 据库备份点查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 推荐单位 所属学校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公共课□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其他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课程负责人 申报日期 教育厅制 二○一六年十一月

填写要求 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5.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最终学历职称电话学位职务传真所在院系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研究方向 1-2 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不超过五项) 1-3 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课程类别:公共课、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其他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福建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福建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课程内容与资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合理、有序的设计知识单元和拆分、配置知识点及技能点。 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视频、音频、教案和演示文稿等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统筹、集成,应用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资源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应用于教或学的某一环节、支持教学或学习过程。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层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本身与每个教学单元、专题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目标实现与否可以测量;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明确学习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3.教学活动设计。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异步讨论、笔记、信息提醒、测验、教师答疑、作业、同伴互评、线下讨论、问卷、实时讨论、维基和一对一辅导。 4.学习评价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有明确合理的课程整体评价策略和各学习周、知识单元的评价策略,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必须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数量及评分的标准等;反馈及时;能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评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随堂小测验、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讨论、调查、线下考试、期末考试和作业,原则上每个一级单元至少有一份习题作业。 5. 团队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良好师德、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至少应承担本课程25%以上的授课视频录制任务;课程主讲教师应为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人员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鼓励开展跨校、跨专业、跨层次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课程团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

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教师端操作手册

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教师端使用手册

目录 1.登录 (2) 2.注册 (3) 3.忘记密码 (5) 4.教师空间 (7) 4.1创建课程 (8) (1) .MOOC课程的创建 (9) (2) .SPOC课程的创建 (10) (2.1).独立课程 (11) (2.2).同步课程 (12) (2.3).异步课程 (14) 4.2管理(课程详情页) (14) 4.2.1母课的课程详情页 (15) 4.2.1.1课程信息 (16) 4.2.1.2课程资料 (18) 4.2.1.3教学计划 (21) 4.2.2子课的课程详情页 (23) 4.2.2.1班级管理 (24) 4.2.2.2教学计划 (27) 4.2.2.3练习考试 (28) 4.2.2.4统计分析 (34) 4.2.2.5笔记 (36) 4.2.2.6讨论区 (37) 4.2.2.7课程评价 (37) 4.2.2.8公告 (38) 4.2.2.9MOOC申请 (38) 4.2.3同步课程的课程详情页 (39) 4.2.4异步课程的课程详情页 (41) 4.3开课/重新开课 (42) 4.4课程发布 (43) 4.5预览 (45) 4.6我管理的MOOC课程 (46) 4.7我管理的SPOC课程 (46) 4.8公告管理 (46) 4.9在线学习情况 (48) 4.10成绩管理 (48) 4.11讨论管理 (48) 4.12题库管理 (49) 4.13作业管理 (49) 4.14考试管理 (50) 4.15测验管理 (50) 5.账户设置 (51)

5.1个人信息 (51) 5.2账户安全 (52) 5.3认证信息 (52) 系统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30795.html,/ 角色:教师、学生、高校管理员、课程管理员 注:教师用户可使用之前老平台的账号进行登录。若是新用户则需要高校管理员进行教师/学生账号的创建。系统注册账号默认为学生身份。 1.登录 操作步骤: ①:首先进入系统,点击主页右上角的登录按钮,进入登录页。如图所示: ②进入登录页后,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点击【登录】按钮进入系统。(注:可直接用老平台账号登录)如图所示:

(完整word版)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1: 东北林业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1.通过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2.以在线开放课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深度探究、思辩、互动与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整合数字化教学内容,实现学习过程的即时管理,达到师生在线互动,调动学习者参与积极性,将网络资源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4.以先进的“学习中心”教学共享平台为依托,融合先进教学理念,应用前沿信息科技,共享优质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展现学校水平和实力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计划“十三 —1—

五”期间自主建设20门左右的慕课,1000门左右的在线课程。 二、建设范围 1.在线开放课程为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在“学习中心”平台上建设的,在教学建设与改革中有特色和成效的课程。 2.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主讲教师能充分利用在线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三、建设要求 1.教学内容与资源 教学内容既要精炼简洁、思路清晰,又能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课程资源要系统、完整、丰富,应包括按照知识点提供的视频、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试题库、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等。 2.教学设计与方法 课程建设需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和考试方法改—2—

数据资源共享

附件: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大连理工大学信息化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质量控制,推动学校数据资源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发挥数据资源在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学校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数据资源,是学校的公共资源,是指我校各职能部处(办)、直属单位、各学部(学院、部)(以下简称各业务部门)以及全校师生员工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获取的各类信息化数据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各业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信息化系统形成的信息化数据资源等。 第三条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是指学校办学过程中对数据资源的标准与规范,对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交换、共享与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 第四条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建设原则。按照《大连理工大学数据标准》及教育部相关标准进行信息化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交换、共享和应用工作,坚持“一数一源”“多元校核”,统筹建设信息化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和共享交换体系。 (二)全面共享原则。以全面共享为根本,不共享为例外。在保证数据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业务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提供各类信息化

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使数据资源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使用需要及决策支持。 (三)依法使用原则。对学校数据资源进行合法、合理使用,不得滥用,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学校秘密和个人隐私,切实维护数据资源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安全可控原则。依托学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数据资源共享安全机制,确保数据资源安全。 第五条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确保数据资源完整准确。建立学校办学中所需全部数据资源的产生和采集机制,按照业务部门要求和数据资源质量管理规范建立数据资源交换和质量核查机制,保障各个环节数据完整、准确、真实和规范。 (二)确保数据资源安全可靠。建立数据资源的分级管理与备份、容灾和恢复机制;建立数据操作日志记录机制,保证数据资源 更改可追溯;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要求,做好数据资源保密工作。 (三)确保数据资源充分共享。建立数据资源一次产生、采集机制,避免多头采集,重复采集;建立公共数据平台交换机制,明确数据资源的产生单位和使用单位,确保一次产生、采集的数据可供多方使用。 (四)确保数据资源使用规范。规范数据的使用,建立数据使用的审批、公开等管理机制,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数据辅助管理与决策。 第二章管理机构 第六条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是我校信息化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学校信息化数据资源建设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 第七条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组(以下简称工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版)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 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经历着极大的变革和挑战,多媒体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模式,其特征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兼容多种教学形式,优化和有机组合不同媒体。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资源的应用为学科知识的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过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和创新学习,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次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放了教学时空,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及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改的核心,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关键是相应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成败,是提高现代化教学的“瓶颈”。建设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当务之急,意义重大: (1)建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信息社会里不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更特别注重人才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各种通信设施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具备自学能力的人,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搜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受众面广、量大的创新创业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高职院校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 二、功能定位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定位于“能学、辅教”。“能学”指凡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均能够通过自主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不同起点的系统化、个性化学习,并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以外,通过使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巩固所学和拓展学习。 三、建设要求 (一)内容要求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能够涵盖课程标准(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内容、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包含

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适当,能够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申报学校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资源要求 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系统、完整、科学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资源配置及利用、课程改革成果,有力支撑教学目标实现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微课程等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支持教学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各类典型新技术应用、生产案例、教学案例、专题讲座、素材资源,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要实现有效稳定的运行除了要以先进的技术体系作为基础,以合理的共享方式作为依托,以完善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作为协调,以公平的分配原则和相应的激励政策为动力,还要有行政干预机制和配套的法律保护制度为保障。 标签: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对策 doi:10.193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30795.html,ki.16723198.2016.21.098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面临着如下两大问题: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投入有限,造成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如何使优质而稀缺的高校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实现共享,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2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资源共享内在拉动力不足 受传统高校办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本位主义、自我封闭、传统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国大部分高校只关注自身利益,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与规划。这种各自为政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此外,传统高校固守重学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等观念也禁锢了教育资源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 2.2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和行政化干预过多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 目前,虽然我国省级政府承担着占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职责,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仍为中央,由中央采取行政手段遥控各级各类高校,地方政府的这种权利失位严重影响了资源共享决策的制定,制约了资源共享的实现。另外,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化”管理特征明显,内部资源的分配也需要层层审批,且行政过程繁琐复杂,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高校师生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此外,高校内部也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一直缺乏交流与沟通,长期以来都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整体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系统内很难达成协调与合作,导致高校内部资源难以合理利用,资源共享模式难以实现。 2.3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相关的技术支持以及制度配套已成为高校资源共享问题难以实现的主要障碍

湖北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湖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技术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课程内容与资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合理、有序的设计知识单元和拆分、配置知识点及技能点。 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视频、音频、教案和演示文稿等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内容准确、系统、完整,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了统筹、集成,应用效果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拓展资源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特点、建设优势,应用于教或学的某一环节、支持教学或学习过程。 2.教学设计与方法。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层次制定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本身与每个教学单元、专题都有明确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目标实现与否可以测量;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明确学习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3.教学活动设计。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能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在线异步讨论、笔记、信息提醒、测验、教师答疑、作业、同伴互评、线下讨论、

问卷、实时讨论、维基和一对一辅导。 4.学习评价设计。根据课程特点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有明确合理的课程整体评价策略和各学习周、知识单元的评价策略,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必须的各项学习活动的数量及评分的标准等;反馈及时;能记录学习和交互过程,并用于学习评价和教学研究。评价类型包括但不限于随堂小测验、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讨论、调查、线下考试、期末考试和作业,原则上每个一级单元至少有一份习题作业。 5.团队支持与服务。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良好师德、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至少应承担本课程25%以上的授课视频录制任务;课程主讲教师应为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人员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经验;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鼓励开展跨校、跨专业、跨层次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课程团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团队成员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课程正式运行后,能保证每学年都对外校开放,课程团队应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 6.教学效果与影响。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内容和反馈,全面跟踪和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对进度缓慢或有可能弃学的学生进行回访和提醒,同时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 —- 2 - —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效果

1.建设了协作与分工明确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创建互动、讨论组等大量问题,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分工合作,改革了传统教育教师单打独斗的弊端,有助于不同教学与学习理念的拓展与传播。 2.转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在资源共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平台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反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教”的被弱化,学习者的“学”的主体作用被强化。利用“贴心大学”平台提供的速课课件,学习者可以提前进行课程预习,利用教学课件、课程录像、教学视频或微课等进行学习或者课后的巩固复习。“贴心大学”交互平台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交互学习模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贴心大学提供的一种在线学习、交互学习的新模式。一用网络平台,学习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学习的限制,提供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自主的安排学习。 3.推动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网络平台上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完善的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学习区、互动交流区、实践实训区和评价考核区等,利用在线开放教学网络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多元化的交互式和应用性教学,促进学生的主体学习、主动学习。 4.推动了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考核内容利用“贴心大学”平台提供,包括资源利用情况、交互情况、答疑情况、作业提交、综合考试等,在线开放课程还能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并生成基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反馈数据。所以,资源共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了教与学评价体制的变革。 5.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内容及实践环节涉及教学等多学科内容,相关学科之间紧密相关。在精品在线开放网络平台建设中可以实现学科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

高校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高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高校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高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

1.项目概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校园已成为各高等院校的普遍共识。由于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数据标准各异,业务系统各自为政,导致数据非集成化并形成了许多的信息孤岛,这使得大量数据无法共享和利用,获得更大价值。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平台对校园内散乱分布的数据进行集成化整合,同时将原来分散、利用率低下的信息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对于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下一阶段——智慧校园建设的工作基础。完成对学校内大数据有机的整合和继承管理,掌握学校各项活动中发生的庞大、海量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分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是大数据时代下支撑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 2.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高校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平台设计目标及思路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带有“大教育”的特性,具有全员(从全日制学生到全民,面向所有人)、全程(从学前教育到终身教育,服务各个教育阶段)、全方位(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无所不在的教育,虚实结合的教育)等特点。随着在线平台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将自己的授课视频放上网。互联网上的眼睛将使所有错误无所遁形,在无数人的编辑之下,知识传播的形式将不断优化、效率会不断提高。在数据的不断累积当中,视频将会沉淀下来,成为经典的学习材料。 目前,建设以全局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其建设可以有效消除信息孤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各职能部处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其他业务部门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的交换、共享、分析、挖掘,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为高校建设以及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完整版)浙江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和制作规范

附件1: 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和制作规范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2.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首先要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2.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学分设置标准自行认定学分。 5.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课程组成员均在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除主讲教师外,还需配备必要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课程正式运行后,能保证每学年都对外校开放。课程团队应负责课程相关教师的培训及教学研讨工作。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形成一支教学、辅导、设计和技术支持等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优秀课程教

《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b130795.html, 《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武存喜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9年第11期 摘要:文章结合《化工设备》课程资源开发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系统论述了课程建设思路、具体做法、课程资源建设经验等,以智慧职教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例简要讲解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法,说明了《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成果;认为好的在线开放课程需要建设优质资源,只有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和实力雄厚的数字资源制作公司密切协作才能制作出优质资源。 关键词:化工设备;在线开放课程;微课;原创动画;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文献标志码:B ; ; ; ;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22-0047-04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著名高校开始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浪潮,尤其是慕课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也加入了网络开放课程的洪流,国内著名的网络课程平台有智慧职教、网易云课堂、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等[1-3]。 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教育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该项赛事一直延续至今。学院从2015年开始对全院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同时开始举办院级微课大赛。教师对微课的认识由浅入深,初步学会了制作微课,知道了微课是微小的教学片段,特点是短、小、精、悍[4][5]。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教育技术等正在不断推动着教育变革,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可能,而开发在线开放课程(由一系列微课和其他资源组成)让学习者系统学习某一专业领域知识也成为可能。由于带有网络属性,学习者不限于在校学生还是社会学习者,一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先行者(例如浙江大学翁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黄明睿等)取得了成功,翁恺老师的选课人数超过了100万人,黄明睿老师课程上线第一天选课人数超过了1万人,教学效果特别好,网络好评不断[6-9]。在榜样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 2012年,笔者主持建成了《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院级精品课程。2017年院级教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结题验收,主要完成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和电子教案的制作等工作。虽然制作了几节教学视频,但与微课的要求相差甚远,每节视频教学内容时长约50分钟,不适合大规模网络传播,不系统,没有覆盖课程的主要内容。此时,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高考扩招,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下滑,基础越来越差,传统的

大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附件1 大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 1. 教学内容与资源。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碎片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每个短视频以5-15分钟时长为宜,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应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 教学设计与方法。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 教学活动与评价。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网上作业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 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探索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性学习和体验式学习。课程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 4. 教学效果与影响。要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跟踪评价并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基于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全程记录和跟踪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反馈,全面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行为,改进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课程共享作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支持各高校之间在合作、共赢、协议的基础上实现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互认。课程的初始学分由推荐该课程的高校设定,其它高校可在双方协议的

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1.doc

高校信息化建设方案1 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我校自2000年建立校园网络以来,学校各职能部门利用校园网络已初步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目前我校各部门所应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学生处的学生管理系统,教务处的教务系统,网管中心的网络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系统,人事处的人事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 从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见,以上大量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均分布在二级部门进行低水平,重复管理。各重要数据的产生源大多分布在各二级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现有的比较重要的应用几乎都没有应用级别的备份。 因此建立一个集中管理、规范的数据中心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数据不统一为学校带来的影响 由于这些系统没有进行过统一的规划与统一的管理,因此经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数据的及时性 由于缺乏数据的统一管理,在数据上报时总是不能够及时有效的上报数据。 2、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工作人员各人做事方式和能力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上的差异,管理执行过程中难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正确、即时、协同高效。 3、数据的重复性 由于数据不统一各院系及各职能部门经常会出现重复统计数据的现象发生,增加了各工作人的工作量。 4、数据的安全性 由于工作人员可以在本地机器上导出,拷贝并借助第三方工具(QQ/OUTLOOK/FTP等)在公网上传递文件,学校的机密也容易从内部泄露;计算机的硬件损坏造成学校重要数据丢失,造成学校经济损失。 三、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根据我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结合数字校园发展大方向,我校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应是建设一个中心、一套标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开发一系列应用系统,集成部分原有系统;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个性化、可订制的综合校园信息服务门户。“一个中心”是立足于应用系统长期发展与建设的需要,集中管理全校网络应用和软硬件平台的校园网数据中心;“一套标准”是指符合国家、教育部、相关行业标准并用于规范学校各业务系统持续建设的信息编码标准集;“四个应用支撑与管理平台”是为实现全校数据共享和信息编码统一的共享数据平台,为业务系统开发提供快速定义和开发集成接口的业务构建平台,为全校师生用户在校园网上提供惟一数字身份的统

高校校园闲置资源的共享平台商业计划书

高校校园闲置资源的共享平台 商业计划书

第一章项目概要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 分享经济是指将社会海量的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二者一脉相承,其相结合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其可以实现对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把熟人之间的分享关系扩大到了陌生人群体,提升了社会成员的互信水平,同时促进了交易方式由大规模单一中心转向去中心化的个性化定制。 “校园资源共享”针对于校园内的闲置资源庞大的现象,包括毕业季与开学季置换旧物交易、平时的闲置雨伞、充电宝等隐性闲置资源、老师与同学的闲置时间、知识和技能等。立足于互联网平台,定位于校园用户群体,基于四种“剩余”的分享模式,开发旧物交易、跑腿服务、校园租赁、Live、找TA、有问、求职七个板块,旨在解决学生个人、社团、老师群体、社会四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B2B、C2C、C2B模式对接各个闲置资源群体,并与线下商家进行合作,通过对校园用户群体的需求入手,把握校园市场,以提升校园生活品质为目标,打造优质大学生活为宗旨,逐步扩大市场和相关业务,从而使得社会效应最大化。 图1--0-1 闲置资源与“校园资源共享”的关系

第二章团队与产品 2.1 团队概况 2.2 产品概况 “校园资源共享”是一款面向校园闲置资源交易与共享的APP。APP以“万物皆可共享”为核心理念,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让校园内学生和老师闲置的知识、物品、体力、技能得到流通和变现。为了实现这一理念,APP在实名注册、用户实时地理位置上传的基础上设置了七大产品模块。 图2-1 内测APP截图 2.2.1 租赁 闲置物品的租赁是“校园资源共享”APP的基础模块。 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推广,大学生和老师对于闲置租赁的接受度越来越广。校园内的租赁交易有着需求量大、响应快速、交易真实可溯的特点,买家和卖家都可以通过该子平台进行长期或短期租赁,并由平台进行保障,保证租赁交易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