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塞与达伦多夫的冲突论社会学思想比较研究

科塞与达伦多夫的冲突论社会学思想比较研究

科塞与达伦多夫的冲突论社会学思想比较研究
科塞与达伦多夫的冲突论社会学思想比较研究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理论分为功能论与冲突论。 功能论:从系统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冲突论:冲突是社会普遍现象,是对于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它们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一、关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 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 是指当事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 但 不能完全根据自己利益要求自愿达成交易契约的状态。事实上,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都存在着许多摩擦与冲突现象。社会冲突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冲突理论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入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后, 美国社会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 社会动荡日益突出。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时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 人们渴求对社会凸现的种种冲突和矛盾进行理论上的解释。以达伦多夫、科塞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应运而生。社会冲突理论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分, 同时对它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秩序进行批判, 指出了普遍存在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利益分歧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合理地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社会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从而树立了它在学界的地位。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所创立的辨证冲突论推进了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程, 在美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反对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只强调均衡、共识而忽视冲突。他认为, 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 往往同时呈现出矛盾的二 重层面: 即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 等等。

婚姻家庭社会学期末试题汇编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2.核心家庭是指夫妻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夫妇中有一人死亡,但有未婚子女的家庭也应该归为此类。 3.家庭网一般是指有亲属关系的家庭之间所组成的社会网络.是以家长为内 容主线,以家长、家庭为服务对象,以育儿、家庭消费、家长社区为服务主导,全面涵盖家长、家庭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4.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它是由夫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家庭关系。从法律上讲,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5.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具体分为(1)血亲的配偶(2)配偶的血亲(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6.冷暴力一般是指当夫妻之间或其他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武力方 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侮辱等,如不理睬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程度、夫妻间停止或者敷衍性生活、不做或者尽量少做家务,或者冷嘲热讽、侮辱对方人格等,从精神上伤害虐待对方。 7.“普纳路亚”家庭人类家庭的第二种形式。由美国人类学家L H 摩尔根命名, 并把它作为群婚家庭的典型。普那路亚(punalua)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的伙伴”。这个名称是从最早发现实行这种家庭形式的夏威夷群岛的土著人那里来的,由共妻的一群丈夫互称"普那路亚";共夫的一群妻子也互称“普那路亚”。这种 家庭制度是群婚发展的最典型的阶段。原始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族群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合作和社会联系,于是便产生了各族群之间的通婚。同时,在人类本身的生产方面,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通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益,并形成了同母所生子女间不应发生性交关系的观念,于是在家庭内部开始排除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实行两个族群之间的通婚,这就是普那路亚家庭形式。 8.家庭生命周期指家庭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杜瓦儿将家庭

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60分没问题)

社会学概论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 ( ) A.《原强》 B.《群学肄言》 C.《社会学原理》 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 ( ) A.符号 B.规范 C.礼俗 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 ( ) A.偶发群体 B.社会类属 C.次属群体 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 ( ) A.博物馆 B.图书馆 C.俱乐部 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 ( ) A.水平流动 B.向下流动 C.向上流动 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 ( ) A.社会成员心理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 ( ) A.偶婚制家庭 B.伙婚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 ( ) A.巴纳德 B.涂尔干 C.科塞 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 ) A.文化元素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 ( ) A.实证主义 B.非实证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 ) A.社会动力学 B.社会静力学 C.社会进化论 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 )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 ( ) A.工作单位 B.家庭 C.社区 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 A.利益 B.需求 C.生产 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 )

科塞社会冲突理论

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1913-2003) 主要思想 什么是冲突?美国社会学家L.A.Coser解释说,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冲突产生于社会报酬的分配不均以及人们对这种分配不均表现出的失望,只要不直接涉及基本价值观或共同观念,那么,它的性质就不是破坏性的,而只会对社会有好处。这就是Coser强调的冲突的正面功能,他提出了冲突的五项正功能:既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的功能;冲突对于社会与群体具有稳定的功能;冲突对新社会与群体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科塞认为,弹性比较大,比较灵活的社会结构容易出现冲突,但对社会没有根本性的破坏作用,因为这种冲突可以导致群体与群体间接触面的扩大,也可以导致决策过程中集中与民主的结合及社会控制的增强,它对社会的整合和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僵硬的社会结构采取压制手段,不允许或压抑冲突,冲突一旦积累、爆发,其程度势必会更加严重,将对社会结构产生破坏作用。为此,科塞提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安全阀制度,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发泄积累的敌对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使统治者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避免灾难性冲突的爆发,破坏社会整个结构。显然科塞将冲突

看做是促进社会整合与适应性的过程,所强调的社会变迁是改良性的局部的社会调整,而非社会革命,其安全阀机制的探讨也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统治者献计献策而已,因此,可以说是科塞与帕森斯最终是殊途同归,都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和发展。 科塞的冲突理论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科塞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社会冲突的类型 一是现实性冲突和非现实性冲突。所谓现实性冲突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的冲突,因此,冲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例如,工人为了增加工资而参加罢工就是现实性冲突。非现实性冲突是指冲突本身就是目的,冲突高于一切,冲突就是“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再如,一个有恋母情结而憎恨男人的人,为了发泄愤怒而同老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一点思考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 (2008 至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一点思考 ------读郑杭生和谭明方先生关于社会学基本问题论辩有感 科目社会学原理 姓名陈继 专业社会学 入学年月2008年9月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一点思考 ------读郑杭生和谭明方先生关于社会学基本问题论辩有感 摘要: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提法,社会学史上有许多种。但是经过当代社会学者综合分析,可以归纳为:社会整体,社会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而关于社会学研究基本问题的提法,是近年来才被提出来的。围绕着如何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社会学界展开了一系列辩论。但最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从这些社会学者的辩论中获得启迪与教诲,获得真知与灼见。经过分析认为社会学不能囿于一个明确而具体的的研究对象,而应该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针对具体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更不应该执其一段而做过多纠缠。同时,社会学者们应该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来分析、研究转型期中国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并提出便于操作化的方法,而不必苦苦追寻一种“理想化”的概念范畴,以此来共同推动这门学科向前发展,使之成为“科学塔上一颗真正的明珠”。 关键词:研究对象基本问题社会学理性思考 1838年10月,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社会学”一词。针对那一时代面临的社会危机和社会问题努力寻找解决办法,并把整个社会中的问题作为他的社会学研究对象。至今在这已过去的170多年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学者笔耕不辍,勤奋耕耘于这片沃土,孜孜以求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截至目前,社会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说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一、以往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史上有多种提法,创始人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主张以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基本法则的科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即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社会行动即行动遍及于一切人类的行为,只要行动者个体赋予它以主观的意义;我国学者孙本文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即“社会行为”说;费孝通认为,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整体系统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即“社会整体系统”说等。而综上可见,我们能把它们归为以下三类:一是关于社会整体系统,二是关于社会关系,三是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⑤ 对于如何为社会学研究对象下定义,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在《社会学是什么》①一书中指出了三条途径:一是历史的途径,即我们力求通过对经典的社会学家著作的研究,寻求社会学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我们要问:创始人说了些什么?二是经验主义的途径,即我们对现代的社会学著作加以研究,以期发现这门学科最关心的是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问:“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些什么”。三是分析的途径,即我们武断地将某个较大的论题加以划开,确定它们的范围,并将它们分别划归不同的学科。实际上,我们是在问:“理性的指示是什么”。围绕着这三条途径,他指出:社会学一是研究社会的,二是研究社会制度的,三是研究社会关系的。并从这些方面对这门学科作了系统的介绍。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 (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 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 (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

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 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 ④家庭的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1、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 (1)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 (2)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 (3)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 (4)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 (5)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 (6)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 (7)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 (8)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2、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1)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

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

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 内容摘要:不同于社会功能论,社会冲突论以另一种思维来辩证地理解社会现象,无疑是社会学理论上的一朵奇葩。刘易斯〃科塞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以齐美尔的冲突论为素材,完善、证实或证伪其理论并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冲突理论体系。本文就该书的十六个命题,一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冲突整合安全阀制度凝聚功能 一、写作背景 刘易斯·科塞(Lewis Coser,1913-2003),社会学家。科塞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像很多知识分子一样,他先于1933年流亡于法国,后于1941年移民美国。他的学位论文想全面研究齐美尔,但其导师默顿不允许,而是要求他对齐美尔思想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并有所创新。于是,科塞就“社会冲突的功能”展开研究,1954年,他获得哥大的学位,两年后以学位论文为基础的同名著作出版。1968年起,他转至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任教。 60年代,美国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科塞的著作遂名声鹊起。他很快有出版《社会冲突研究续篇》,但影响不及前书,两书的问世及影响使他成为社会学理论中冲突学派的代表人物。但他不愿被披上“冲突科塞”的紧身衣,遂开始了冲突理论之外的研究,《理念人》、《贪婪的制度》、《社会学思想名家》、《一束荆棘花》、《在美国的流亡学者》等先后出版。他还积极宣扬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麦卡锡时代创办《异议》(Dissent,1954)杂志,至今尚存。1975年,科塞曾担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并任该会执委十年,后任学会理事,他还曾担任美国东部社会学学会主席、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 二、著作的主体框架 本著作共包括九章内容,16个命题,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冲突与群体疆界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 因为人们需要的多样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使规范分成许多种类。特纳(R.H.Turner)提出“自发规范”(emergent norms)这个概念,科塞解释说,一个学生在教室里总是坐在那个位子上,别人要是偶尔坐在那里,其他人就会感到奇怪,而偶尔坐到那里的人,自己也会产生坐了别人位子的感觉,这就是自发规范起作用。他还解释说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或在集体行为中,以往的规范不能适应突然变化的环境,于是产生了自发规范[4](p.432)。与自发规范相对应的是规定性规范(prescriptive norms)。规定性规范是由法律、道德、规则、条例以及风俗习惯等规定的。另外科塞还提出特殊规范(particularistic norms)和一般规范(universalistic norms)两个概念[4](p.277)。特殊规范是把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当作特殊的个人来看待的,比如她是我的妻子,他是我的丈夫,他是我的儿子,她是我的母亲等等。所以家庭规范是基于对成员的爱和忠心而建立的,所以是特殊规范。其实特殊规范要比科塞的定义宽泛得多,每个亚文化群体里都有他们的特殊规范,所以要“入境问禁”和入乡随俗,乡俗乡规对一般社会规范来说就是特殊规范。 以上说的规范分类都是从前的社会学家已经做过的,我们的新见解是把社会规范分为公开规范(manifest norms)和隐蔽规范(hidden norms)两种。公开规范是指群体、组织和社会公开宣布的规范,比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各种规章、规则,都是公开宣布的规范。社会生活主要靠公开规范调整,所以人们对这类规范研究较多,而对于隐蔽规范,人们或者没有发现它,或者发现了而认为它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不去研究。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着重对隐蔽规范作些研讨。 隐蔽规范是指公开规范不禁止也不提倡,然而被人们默默遵守着的那类规范。这种规范和公开规范一样普遍,各处都有。就拿最讲究公平竞争的体育比赛来说,它有一套公开而又公平的比赛规则,然而运动员常常使用一些公开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禁止的方法去破坏对方发挥竞技能力。按理说这是不符合比赛宗旨的,但是它并不直接违反规则,所以都这么做,以致成为秘而不宣的策略和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一个机会的争夺,也时常使用隐蔽规范,比如职位的升迁,公开规定是能力与品德的考查,然而在考查背后隐藏着拉关系、走后门等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有规矩可循的,在中国叫“路子”,不懂得这套隐蔽规范叫“不识路子”。不过要特别说明的是,不能把行贿受贿当作隐蔽规范,因为行贿受贿是违反法律的犯罪行为,它不是隐蔽规范。隐蔽规范既不违反公开规范,也不是公开规范明确允许的,它既不是对公开规范的补充,也不是对公开规范的违反,而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对自己有利的不便言明的规范,是一种擦边球式的规范。 隐蔽规范有可能转变成为公开规范,比如花钱买功名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从秦汉时期就有,但不是正途,可以看作是隐蔽规范。到了清代,把捐官定为制度,特别是咸丰、同治以后,捐例大开,于是官员候补就分成两个班次,一班是经过科举考试上来的甲班,另一班是花钱买来功名的捐班。于是花钱买官就从隐蔽规范变成公开规范。 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利己主义自发倾向。人们的行为需要多种规范,而公开规范又不可能作详尽规定,所以人们在做事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要公开规范没有明确禁止的事情和行为就去做,于是就形成了隐蔽规范。我们要特别指出,隐蔽规范与自发规范不同,从产生原因看,隐蔽规范与自发规范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质不同。自发规范体现着群体的共同需要、共同价值标准,使群体活动更有秩序,或使群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有应对的办法;而隐蔽规范总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它不考虑他人和整体的利益,只考虑如何在不违反公开规范的前提下,为自己或小团体争取更多好处。比如“打擦边球”(擦公开规范的边)与“打时间差”(打公开规范新旧交替的差)等办法,就属于隐蔽规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整理 一、冲突理论的起源 (一)马克思 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关注的是阶级冲突,阶级和阶级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一直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当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剥削其他阶级,但是,被统治阶级发现,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革命方式来推翻统治阶级,建立一种更加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恩格斯更多地强调由经济而造成的冲突。 (二)韦伯 韦伯的多元分层冲突理论。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不同群体以及个人利益都能够形成人类社会中的冲突关系,而不仅仅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单一的冲突。韦伯强调的是,社会分层的多维层面,尤其是阶级、地位和权力组织等维度。在韦伯看来,冲突关系的基础可以来自于很多不同的利益类型,包括社会的、物质的和政治的。而其中对社会系统的解释最为重要的利益类型,是政治的或者组织的冲突和统治。 韦伯同时强调冲突的缘起与政治权威合法性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被统治者撤销了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他们更有可能寻求冲突”。由于社会缺乏有效的流动机制,主要是缺乏向上流动的机制,一小部分人掌握了权力、财富和声望,而作为被统治者的绝大部分人则被排除在外,而被统治者拒绝合法性来自于整个社会权力、财富和声望的高度相关。于是他们怀疑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一旦他们当中少部分人利用自身的魅力将被统治者的不满情绪调动起来,冲突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三)齐美尔 齐美尔的有机功能论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互动交往的一种形式,冲突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冲突既是利益冲突的反映,也是社会行动者本能的反应,冲突并不一定引起社会各系统的崩溃和变迁。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保持社会系统整体完整的过程。他的有机功能论是科塞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科塞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着作中形成了他的冲突理论。 齐美尔关注的是不太激烈的冲突,认为冲突不激烈,对社会的整合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冲突激烈,则会对社会的整合发挥消极作用。 二、成熟时期的传统冲突理论 (一)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社会学基础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什么是社会? (1)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2)泛指由共同物质条件联系起来的人群(专指人) 社会是抽象的社会生活 社会现象是社会的具体表现 2、生产关系: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它是人们活动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社会关系是人们共同活动彼此结成的关系。 3、社会关系的特点: 历史性:每一时代社会关系是该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阶级性:任何社会关系都受特定阶级的制约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5、社会学产生:1838 年10 月,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6、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历史条件: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2)思想条件:思想家对社会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形成经济、思想、政治、社会哲学伦理观念。 (3)学术条件:自然科学 *7、社会学功能: (1)理论作用: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2)实践作用: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②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 ③提供组织管理知识; 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二、西方社会学发展史 *1、孔德 (1)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是人的社会学。 (2)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2、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1)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 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 (2)《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阐述了社会学原理 (3)宇宙现象、物理、化学、生物、天体现象 (4)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5)但他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 *3、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也是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冲突理论的探讨》、《走出乌托邦》、《阶级后的冲突》等。达伦多夫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具有普遍存在性并对社会变迁产生深远影响,并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流派——辩证冲突理论。 辩证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达伦多夫创立辩证冲突理论始于对功能主义的批判。针对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社会系统的结构稳定、系统整合、功能协调和价值共识,达伦多夫认为,这实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均衡模式研究,与真正的现实社会不相符。事实上,社会具有辩证的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静态的均衡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动态的冲突性;社会结构既有稳定性,又时刻处于变迁之中;社会系统既具有整合功能,但其各子系统又无时不处于相互冲突之中;社会各

部分进行功能协调时,既会发挥正功能又会发挥反功能;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则往往建立在对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的压制基础之上的。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既承认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强调社会冲突,是典型的辩证社会学观点。 社会冲突的源动力 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既不能归结为诸如人的侵犯性冲动等心理因素,也不能归结为偶然的历史事件,而要归结为特定的社会结构,即社会权威结构。 达伦多夫继承马克思.韦伯的观点,认为权力就是不顾他人反对而实现自身意志的能力,而权威则是合法化的权力。在社会中,基于权力和权威,人们分化为行使权力、拥有权威的人群,以及服从权力、丧失权威的人群。这种分化存在于各种社会组织或团体之中,拥有权威的人群处于统治地位,可以发布命令;失去权威的人群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服从上级命令,且违反权威命令将受到惩罚。达伦多夫将上述统治地位与服从地位的结合称为权威结构,而“强制协作联合体”则指一切具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如企业组织、政党、政府以及工会、教会等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理论分为功能论与冲突论。 功能论:从系统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瞧做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冲突论:冲突就是社会普遍现象,就是对于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与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它们就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就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一、关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就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与过程,就是指当事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但不能完全根据自己利益要求自愿达成交易契约的状态。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都存在着许多摩擦与冲突现象。社会冲突就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冲突理论就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入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后,美国社会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社会动荡日益突出。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时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人们渴求对社会凸现的种种冲突与矛盾进行理论上的解释。以达伦多夫、科塞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应运而生。社会冲突理论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分,同时对它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与谐与秩序进行批判,指出了普遍存在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利益分歧与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合理地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树立了它在学界的地位。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所创立的辨证冲突论推进了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美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她反对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只强调均衡、共识而忽视冲突。她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矛盾的二重层面:即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等等。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无时不在,社会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能促使社会变迁。她指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观点把社会瞧得过于与谐、统一与静止,这就是片面的。社会往往呈现出辨证的二重层面: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达伦多夫试图通过系统地考察与分析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来解决阶级冲突的问题,同时建立起其辩证冲突论的理论框架。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就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结构。但就是这种阶级结构不就是根据就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划分的,而就是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的。权威在组织内的不同分布造成统治与被统治两个阶层,社会成员就是靠着一种压制性力量强行结合在一起的。正就是由于这种阶级结构导致了权威的分配不均而使得这些个人或组织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了冲突。而权力、权威的差别性分配激化了“强制协团体”各子群体之间的斗争。当群体从“准群体”向“显群体”转换时,社会冲突就真正形成了。达伦多夫提出的“准群体"就是指当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处于由人们所承担的角色决定而未被人的意识所察觉的利益阶段时的群体,而当那种由固定角色地位决定的客观利益变成显在的、为人所察知的时候,群体就变成了“显群体”。在“显群体”阶段,“准群体”时期潜在的利益要求就变成了明确地阐述出来的斗争纲领或意识形态。实际上,社会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冲突双方经济利益的对立。冲突团体的矛盾爆发可以打破对峙局面,导致结构的变迁与权威与利益支配关系的再分配。她还认为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企图压制与消灭冲突就是徒劳无益的。在现代社会中,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 另一位美国西方社会学家科塞就是功能冲突学派的重要代表。科塞的理论既有结构功能论的背景,又有冲突论的立场。她批判了功能主义过分强调社会的整合,把社会的冲突、越轨行为一律视为“社会病态”等问题,同时也反对达伦多夫过分强调冲突对社会稳定、整合的破坏性结果。与其她的冲突理论家相比,科塞更重视冲突的过程与结果,尤其就是注意分析社会冲突的功能。她认为,社会冲突绝不仅就是一种破坏社会稳定与整合,单纯引起变迁过程的因

社会学基本理论--各流派观点

1、社会学:是一种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科学. 2、社会学理论:默顿: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从社会研究中得出的一般性原理,是一个总体概念,并不特指某一流派的理论观念。乔治瑞泽尔:社会学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够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解释社会世界,并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 3、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 4、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论:科赛、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行为主义,布劳--结构主义,爱莫森;符号互动论:米德--心灵、自我、社会,布鲁默---定性研究,戈夫曼---戏剧理论。 1、功能主义或者结构功能主义 孔德、史宾赛、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莫顿 正功能: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潜功能:未曾预料到得客观后果。 功能主义的相关特点: 第一、社会每一要素都会对社会发展期作用,因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即'"存在的及是合理的“。 第二、关注系统稳定,协调及最大有效性条件。 第三、社会系统基本上处于动态均衡中。

第四、社会变迁是以渐进、适应的方式进行,而不需要贸然的革命方式进行。 第五、强调价值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作用。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指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规秩序,从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共存的秩序与原则。特征:社会的协调、和谐、秩序是主题。构成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有不同的功能。研究对象有明显的共识性。 社会动力学:从社会纵向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特征:人类社会的变迁就是人类社会秩序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是人类智力或人性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实验观察为基础获得的知识与秩序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阶段。观点: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认为智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 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生物与社会在结构,功能上的相似,依据生物有机体推论社会有机体,从而说明社会性质,整个世界是又无机领域、有机领域和超机领域构成,生物有机体是部分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是整体存在与部分之中。 社会进化论:进化是由同质结构向异质结构进化。 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及方法论: 社会是一个整体,不能还原为个体。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理论 理论渊源 《理论取向、核心议题与路径选择: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探讨》石方军. 理论取向、核心议题与路径选择:社会冲突理论本土化探讨[J]. 浙江社会科 学,2012,12:81-86+162. 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是社会冲突理论研究的先驱,他们关于冲突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研究者们。分别受他们的影响,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理论传统:批判冲突论和分析冲突论。[4](社会冲突两大理论传统的具体论述 见 ,,,, , (,,,,,;,,,,,,,, ,,,,(,,,,),第,,, 两种传统的差异表现在对于社会科学的看法,以及是否相信社会冲突能,,,页) 被消除。批判冲突论者认为社会科学家有道德责任来批判社会,自己的理论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推动力。拒绝把评价与分析分开或者是把价值与事实分开,认为社会分析家不应该把作品与道德承诺分离开来,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几乎是不可能的,社会科学研究是建立在作者特定的观点基础之上的。批判冲突论者大部分相信理想社会秩序的可能性,认为一个社会基本上不是以社会冲突为基础,社会将进化到不再有冲突的境界。冲突论重要代表人物赖特?米尔斯、皮埃尔?布迪厄、法兰克福学派及新马克思主义者都属于这一传统。而受马克斯?韦伯思想影响的分析冲突论者把冲突看作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并永远存在的一个方面,反对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分析,极力倡导一种超阶级、超价值判断的、客观的冲突分析。他们反对社会科学的结论必须有价值评价,力图建立与自然科学一样客观的社会科学。拉尔夫?达伦多夫、刘易斯?科塞和兰德尔?柯林斯等都可以划为这一传统。 《浅析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 王彬彬. 浅析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8:46-47.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与答题要求(传社院,2013)

社会学期末考试的题型与答题要求: 1,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2, 简答题(5题,每题8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3, 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尽可能详细地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10分),并尽可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着重考察描述与分析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准确性(10分)。 社会学期末复习提纲(传社院,2013) 第一讲:社会学导论 ●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经典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主义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尝试运用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某些具体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例如离 婚率上升、农民外出务工或者社交网络使用率提高等现象)。 第三讲:文化 ●文化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的内容有哪些? ●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文化)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以及文化滞后(文化堕距Culture lag)的定义。 ●看待文化的三种态度及其定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以及文化理想主义。 第四讲:社会化 ●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定义 ●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有哪些? ●镜中我理论与角色借用理论的内容 第五讲: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先赋地位、自致地位、角色冲突、角色紧张的定义。 ●印象管理的定义 ●社会互动包括哪些具体类型(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强制)。 第六讲: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的定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