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物学分类

动物学分类

动物学分类
动物学分类

动物学分类

第一篇动物分类原理和方法

第一章动物分类学概述

一、

1、分类学:一般也叫系统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有机体分类

的科学。是建立在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的基础上,把各个学科的知识用于分类学领域中,是一门理论课的基础研究。

2、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的种类,探讨动物之间的亲缘关

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动物学分支学科。主要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生态、胚胎发育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判定其相互类似和差异的程度,而确定动物界中各个物种,并依各物种间的异同,规定其所属的分类阶元,列成分类系统,以阐明其演化过程,故又称系统动物学。

二、动物分类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目的意义:对发展起基础知识

2、研究内容:

○1研究、区分和确定动物界各物种,予以命名,加以描述,提供正确认识和辨别物种的知识和资料。

○2根据物种之间的异同,确定所属的分类阶元层次,制定各个物类的分类系统。

○3探寻物种或物类之间的亲缘关系,追暑期进化过程。

三、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第一阶段:或称地区种类研究阶段,以林奈为代表。

第二阶段:进化思想阶段,以达尔文为代表。

第三阶段:种群研究阶段。

1、传统分类学派

代表较古老或传统的观念与方法。分类学者常根据自己对该类群的深入研究中得到的经验或直觉印象建立不同的分类系统。这些系统并不一定要求反映系统发育实际,主要是为了分类实践中使用方便。设定统一的准则,理论依据也往往含糊不清。

2、支序分类学派

基本工作原则是:认为最能或唯一能反映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是分类单元之间的血缘关系,而反映血缘关系的最确切的办法为共同祖先的相对近度。因此严格规定任何一个自然类群,不论其阶元级别的高低,均应源自同一祖先,即应该是一个单系群。因此,一个分类单元是否为单系群,就成为归类的标准。

3、进化分类学派

这一学派与支序分类学派分歧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化认为建立系统关系时,单纯依靠血缘关系不能完全概括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全部情况,尚需考虑各分支之间

的进化程度。

○2进化认为凡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的类群均为单系群或单源群。

○3进化认为在方法论上生物分类学家的工作是要分出动物的实际具体类群,支序学派方法带有过多的形式逻辑成分,实验性太强。

○4在分类系统的安排上,进化指出支序的做法中,编辑的层次太多,致使系统过于臃肿,在实践中无法使用。

4、数值分类学派

认为其化学派在分类时给各种特征以不同的加权,这样主观因素太大,是不科学的。他们主张不应给特征以任何加权,通过大量的不加权特征所得到的总体相似度,可以反映分类单元之间的近似程度。通过大量的特征状态数值化以后,可借助电子计算机的运算,求得各分类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称为数值分类,又认为大量表征特征可以反映近似程度,故又称为表征分类。数值分类目前多用作检验其化学派成果。

第二章分类阶元

第一节物种及其形成方式

1、物种:与其他种群在生殖隔离的繁殖群体或繁殖种

群。

2、生殖隔离:

A 配合前隔离

○1生态隔离或栖息地隔离

○2时间式季节隔离

○3行为隔离

○4配子隔离

B 配合后隔离

3、物种形成方式:

A 异域形成

B 领域形成

C 同域形成

4、一些与种有关的概念:

同域种:在同一区域里,可以生活许多种类。

地方性种群:许多分布广泛的种分布于同一地区。

异域种: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种类。

中间类型:指在两个异域种分布范围之间的另一类群,即像动物种,又像植物种的类群。

第二节种下阶元

1、亚种:是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态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

群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遗传特征。

亚种的划分:

○1种内两个异域分布的种群

○2具有可以分辨的形态等方面的区别,而其差异个体至

少达到种群总体的75%。

○3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

○4在分布区交界处存在中间过渡类群。

2、变种:具有形态、生理、遗传特征上的差异,但在地理

分布上可能重叠的群体。

3、亲缘种:两个以上的种群彼此间特征差别甚微,且同域

分布而不相杂交,又称姊妹种。

4、超种:极相近似的几个种,其分布区域不相重叠,即使

互有接触,彼此也不互配生育。超种所包括的各种其间形态差别常不显著,犹如亲缘种一般。

第三节种上阶元

一、分类体系

林奈首先创立分类阶元:

1、纲、目、属、种、变种

2、界、门、纲、目、科、属、种、亚种

3、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总

科、科、亚科、总属、属、亚属、种、亚种

二、属:一群较为邻近的种所组成。

特征:

1、包括一群推测在系统发育方面具有共同起源的种。

2、它是包括在物种学中的

3、林奈对各制中,种名表明个性,显示区别,属名则显示

共性。

4、属的划分对属间区别的程度应与属的大小(含种数的多

少)成反相关,即单型属应具有很明显的独特性状。而

种类多的大属、种间区别可以较小。

5、一个多型属必须选定一个模式种作为概念固着点。

三、科:是一群属的集合,包括形态、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为科的界限相对比较明确。而且与属相比,相对比较稳

定,反映科间的间断程度大。

科的特征:

1、科的设置要以一个模式属作为科的概念固着点,在7

个基分类阶元中,科是在命名法上受到实际的属、

种和标本所限制的最高阶元。

2、属的分布通常限于一个大陆或几个相邻的大陆,而

科的分布却常是世界性的,所以研究常以科为单位。

四、目、纲、门

通常是内部结构上的差异(可根据结构基型来确定),而不是明显地以适应性状来区别,也不受模式种与模式属的限制。

第三章分类程序

第一节标本的采集和收藏

一、分类学研究用的标本,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已有

的收藏,二是由研究者自己收集。

二、标本的野外采集

1、每个种的数量不宜过少。(缺乏代表性)

2、采集的时间和地点应当结合所研究的类群的生态环

境及生物学特征周密考虑。(一般异常的种群在种的

分布区边缘常发现)应当对不同季节的标本进行采

集。

3、采集时,对同种不同分布点的标本按不同的标本来

收集,便于各地区系调查和动物地理学研究。

4、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同种动物应当同时收集。

5、记录:采集地点(具体到乡级)采集地的海拔高度,

采集时间,采集人,生态环境身体体色及体型,采

集的大致数量。

6、对标本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不同的处理。

○1、分子生物学研究——100%酒精

○2、传统分类研究——75%酒精

○3、细胞分类研究——注射秋素——KCL低渗——固定液——75%酒精

三、标本整理

根据不同的类群,做专门的处理。

1、鸟兽的剥制标本,经野外制作后即可应用,兽类的

骨头必须干净。

2、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无脊椎动物标本通常没于

酒精或福尔马林。

3、多数昆虫必须以针插干制作标本保存,有翅需展翅;

制作外生殖器的需杀菌。

4、细小昆虫需制玻璃标本。

5、制作标签,制作人、地区、序号等。

四、标本收藏

一般标本收藏:

1、按照分类系统对标本进行编码排列。

2、相关记录材料与标本一同存藏。

3、某些定不出名的标本请教专家,应有整理、鉴定专家名

单。

4、未鉴定标本:

(1)、初步鉴定到科、属,放入所属科、属中。

(2)、按地域分类。

模式标本收藏:

1、专门收藏,放在隔离的收藏室中,避免在普通研究中不

断使用。

2、特殊颜色的标签:正模:红色标签。

配模:绿色标签。

副模:黄色标签。

模式标本:为了使各种生物的名称与其所指的物种之间具有固定的,可以查核的依据。确立一个种类时,除了需要文字

描述和图解外,尚需将当时研究和确立该种时所用的标本,以及以后与之有关的某些特定标本。赋以特殊意义,另加重视。并长期妥善保存,作为今后稽考的最有效资料。此即为模式标本。因此,模式标本的最主要作用是作为物种名称的依附实体,或所谓“名称的携带者”。

模式标本的规定:

1、只有单一标本才具有充分权威。

2、应该用一个种(或亚种)的全部材料进行补充描记。

应说明这模式标本和其他标本之间的差别。

3、是在使用一个名称而发生争议情况下的终审裁决

者。

模式标本的种类:

1、正模:原始描记发表时由命名者所选定的一个模式标

本,或记载时所依据的唯一标本(独模标本)(正模:

性别、采集地、采集日期和存放地点等,红色标签)其

上注明“正模”字样及学名和命名者姓名,一般存在永

久性机构。

2、副模:命名者所依据的一系列标本中,除一个正模,其

他的为副模。

3、配模:与正模标本相对性别的一个副模,一般选用与正

模产地、采集日期尽量相同的副模。

4、群模:早期的分类工作者在来选定正模标本的情况下,

命名者据以原始描记的每一个标本。

5、选模:近代分类学在研究和整理早期分类学者所制定的

群模时,从中选出一个称为选模,其余为副选模。

6、新模:在原始模式系列完全丢失或损失而不能使用时,

需要重新指定新的模式。

7、地模:产于种或亚种的模式产地的标本,无论是否是模

式系列的一部分。

第二节标本的鉴定

一、鉴定步骤

1、首先检索到目和科,一般用书或手册。

2、检索至属和种,用近期发表的专著,订正性文章及书中

插图对照,校对地理分布的记载,一一校对。

3、查考近期目录和常年文献。

4、查阅原始文献。

5、与模式标本或其他已正确鉴定的标本来做对比。

6、鉴定标签。

二、分类性状

1、什么叫分类性状?

一个有机体或一群有机体借之与另一分类阶元的有机体相区别或借之与同阶元的有机体相存的任何属性。

2、分类性状的种类:形态性状、生理性状、生态性状、行为性状、地理性状。

第三节鉴定结果的整理

一、描记

1、一般描记:一个对分类阶元的分类性状的比较全面记

述,不单独找出与其他类群相区别的性状。

2、原始描记:新种的描记

3、再描记:进一步对种再次描记。

二、编制检索表

作用:查找种属

原则:○1适应种群所有个体

○2性状必须绝对的

○3性状必须是外部的直观的

○4性状比较稳定的

○5文体是电报或像描记一样,短语一般用分号隔开。

三、检索表类型

1、逐项退格式

2、对选并靠检索表

3、双岐括号检索表

第四节分类学论文的写作

(1)、新亚种、新种、新属用较短的文章描写,但如果把一些材料归于较大规模和较综合性的研究著作中。

(2)、尽量少用单篇的描记大家熟悉的类群,若对某类群了解较少可用单篇描记。

(3)、发表著作的规模和数量,取决于著作的质量而非数量。

一、分类论文的形式

1、纲要和评论综述

是一个类群所有知识的阐明总结,不需要包括新的材料或新的解释。

2、订正:把新资料或新见解通过提要和再评价,并与以前的知识相结合提出的。

3、专著:是完备的分类学著作,包括所有种,亚种和其他分类单元的完整分类处理,并包括作者对下列各方面知识的积累。

4、动物区系论著:取自一个地理区域,使一个特定地区的鉴定工作成为可能,对这个地理所有物种或一个种群研究。

5、图谱:目的纯粹是为了分类。

6、手册和指南:主要为了野外鉴定和野外考察使用。

7、目录和分类名录:

目录:基本上是分类学论文的索引。

分类名录:提供一个类群的轮廓,并为参考者和排列收藏提供简便方法。包括一系列有效学名与同物异名。

二、分类学论文的写作

1、题目

○1保证文章在文献中的显著性与意义。

○2易于归类的关键词。

○3不使用标点。

主要部分:

○1对所涉及的领域作清整说明。

○2所处理的阶元的科学名称。

○3以科学名称指明所涉及的科和目。

○4地理区域,地物区系或产地。

2、著者姓名和地址

3、致谢

4、序言

5、方法和材料

6、正文:

○1所涉及的最高级阶元的定义。

○2所有中间阶元。

○3同物异名。

○4模式种讨论。

○5产地。

○6模式标本的保存处。

7、同物异名

○1新的同物异名表示法:学名,定名者,年,出版等。

○2按发表单位进行排列。

○3无标点符号。

8、参考文献:作者姓名,题目,出版处,卷数,页数,年

份。

第二篇无脊椎动物分类学

无脊椎动物分类学重要意义

1992年,132.5万个整个无脊椎动物占全部动物137万个的96.71%,占全部生物(173.9万个)的76.19%。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系统

动物界:

1、原生动物门

2、中生动物门

3、后生动物门:

(1)、侧生动物:扁盘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2)、真后生动物:

○1两胚层,辐射对称:腔肠动物,栉水母动物

○2三胚层,两侧对称:

○1无体腔:扁形动物门、颚胃动物门、纽形动物门。

○2假体腔: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动吻动物门、轮虫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内肛动物门。

○3真体腔:软体动物门、腮曳动物门、星虫动物门、螠虫动物门、环节动物门、须腕动物门、缘步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幕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

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一、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

1、个体微小,多数≤30,形态多样。

2、具有单个细胞基本结构和动物的各种生活机能。

3、其生理机能有多个细胞器完成。

4、具有简单的群体,有的种具有植物特征。

5、世界性分布,对环境变化敏感,具有趋光(眼虫)、趋

食(变形虫)、趋化(草履虫)、趋温、趋电、趋流、趋热等应激性,体内具有N肽。

6、生殖:无性(二分裂、裂体、孢子、出芽)

有性(配子、接合)、有世代交替,有包囊。二、原生动物的分类与系统发展

a.分类的关键特征是细胞器超微结构,运动和生殖方式,核酸序列。

分为四个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孢子虫纲、纤毛虫纲。b.分类(进行了修正)分七个亚门——1980

○1鉴于许多鞭毛虫的生活史中有变形期,许多肉足虫的生活史中有鞭毛期,有的种类本身就兼有鞭毛和伪足,所以把两大纲合并为肉鞭动物亚门。

○2传统的孢子虫纲内有些种类的生活史中并不出现孢子,应当分出来。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某些种类在子孢子或裂殖时期其顶端有一个复杂的亚显微结构——顶复体,因而将其独

立为顶复动物亚门,与微孢子虫亚门,粘体动物亚门,囊孢子虫亚门并列。

○3传统的分类中把盘卷虫类放在肉足纲内,现已证明它的丝网并不是伪足,而是坚硬的,无生命的丝,因而独立为盘卷动物亚门。

三、大纲概述

(一)、鞭毛总纲

1、主要特征:

(1)、以鞭毛为运动胞器,兼具捕食,感觉功能。

(2)、营养方式:光合、吞噬、渗透。

(3)、繁殖方式:裂殖、出芽、配子等。可形成包囊。

植鞭毛纲:具色素体,自养,具坚硬的衣膜或壁。例:盘藻、团藻、夜光虫、裸腰鞭虫。

动鞭毛纲: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鳃隐鞭虫、领鞭毛虫、(二)、肉足总纲

1、主要特征:伪足运动,摄食,分外,内质(凝,溶胶)具壳,表面裸露或有几丁质,硅质,碳质沙粒,有些具有硅质骨骼。繁殖,二分裂,有的有性生殖:淡水,海水,寄生。

2、分类:根足纲:(有壳目,有孔虫目)

稽足纲:(太阳虫目,放射虫目)

有壳目:体外具几丁质或拟壳质构成的单室壳,或体外有粘液粘着沙粒等外来物质形成沙质壳。壳的一端具有一大孔,

伪足由此孔伸出,伪足叶型或丝型。无性生殖是纵二分裂或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异配生殖但配子呈变形虫状,包囊现象普遍。

有孔虫目:具有CaCO3或拟壳构成的单室壳或多室壳,壳的形状多种。多室壳是由殖壳室按一定方向及

第二章中生动物门

第三章多孔动物门

第四章刺胞动物门

第五章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原腔动物门

第七章环节动物们

第八章软体动物门

第九章节肢动物门

教科版《给动物分类》公开课优秀教案 1

《给动物分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分类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能运用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方法。知道有些动物的外观和行为方式是相似的,有些却大不相同。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 二、活动重难点 1.知道有些动物的外观和行为方式是相似的,有些却大不相同。 2.通过分类让学生建立对生物多样性的初步认识。 三、活动资源 动物卡片(每组1套)、磁力贴、PPT。 四、注意事项 1.建议用动物图片在黑板上呈现分类过程。学生分组活动也要准备各种动物图片,并且图片下方要留有空白,这样便于统一编号。 2.可以先复习第一单元中学习过的分类方法,再进入新课,这样既有衔接又易于固化分类的方法。 3.本单元已详细认识过蜗牛、鱼。可以从这两种动物入手进而找一些较为相近的动物进行补充并第一次分类。在进行第二次分类时,可直接出示十种动物,尽量挑选常见的动物,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为准进行相应调换,但种类不宜太多。 4.本课是第二次进行分类教学。教师可通过板书列序号的形式渗透二歧分类法,不用讲解什么是二歧分类。 五、活动过程 (一)回顾蜗牛和鱼的特点 1.出示蜗牛和鱼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还认识这两种动物吗?

2.它们在身体结构、运动、呼吸和反应等方面都有哪些特点? (1)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 蜗牛能对外界的触碰产生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等。它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 (2)鱼具有鳞片、鳍、鳃、嘴和眼等身体结构。 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适应水生环境。 3.这两种动物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1)有眼、口。(2)没有腿。 不同:(1)一个生活在陆地或水边,一个生活在水里。(2)蜗牛用腹足(脚)运动,鱼用鳍运动。(3)蜗牛有壳,鱼没有。 (二)探索给多种动物分类 1.如果增加两种动物(出示图片:)你们能试着给这四种动物进行分类吗? 【预设1】按是否用鳃呼吸分类。 【预设2】按是否完全生活在水里分类。 【预设3】按是否用腹足运动分类。 【预设4】按是否有鳍分类。 2.小结:同学们把具有相同特点的动物归为一类,把不具有相同的特点的归为另一类,生物学家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对已知的自然界数百万种生物进行划分的,其中一种划分方式是把生物分为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我们把这种方法就叫做“分类”。 【教学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回忆前面观察过的动物,说说它们的特点。为后续的分类活动分散难点。本环节的小结是向学生介绍科学家观察研究生物的方法——分类。 【提示】(1)第一次分类时给的动物种类不宜太多。可以在先说了特点之后,再进行分类。(2)第一次分类是在全班讨论基础上,请1~2名学生到黑板上以磁力贴形式呈现分类结果。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楚分类的标准。关于分类标准的讲解在后面会有详细指导。

动物学考研就业前景解读

专业介绍 动物学专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专业。主要是来研究、揭露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分类与演化、遗传、发育、胜利等等的一门科学。动物学(zoology),亦称“动物”,是生物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有时还介绍农业、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动物的地理分布。主要目的就是阐明动物界物质运动形式和生命的基本规律,从而达到保护动物资源,并且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一些理论、方法等。 动物学的学科特点需要我们特备注意横纵向的比较总结,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书得层面,比如无脊椎动物的一些身体体质、器官形态、幼虫形态等。所有的门类都应该进行横向及纵向的规划学习。 就业前景 20世纪以来,由于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促成了动物学的飞跃。当今的动物学,已由过去的观察描述阶段,上升到了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峰。而进化学说的新成就又进一步证明,突变产生的新遗传基础在进化中有重要的意义,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不同方向发展。 当宠物医生是偏见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宠物拥有量逐渐增加,对于小动物医学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多。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一谈到学“动物医学”就认为将来毕业是当宠物医生。其实,除了从事宠物医生的工作外,畜牧业农场、牧场的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是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之一。 动物医学专业不仅为大规模的畜牧养殖提供了保证,也对人类疾病的防疫、食品安全等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人类很多致命传染性疾病都来源于动物,动

物医学的发展可以为人类建立一堵更好的安全屏障。例如,1996年英国发现疯牛病后,欧盟执委会立刻禁止英国牛肉出口,并责成英国将年龄在30个月以上的400万头牛全部宰杀并销毁。不但如此,动物医学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等结合得更为紧密。 动物医学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有不少,但从就业来说,真正从事临床工作的不到20%。除了考研、出国以外,很大一部分同学毕业以后去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农业局、畜牧局、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各级兽医站、动物实验中心、生物公司、兽药厂、疫苗厂、饲料厂等单位,从事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卫生防疫、动物性食品和畜产品的检验、研制兽医生物药品等工作。本科毕业生做相关销售的也比较多,硕士博士大多做研发或临床。 薪资水平 据数据显示,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规模在7000-8000人,本科就业率85%-90%,男生比例为52%,女生比例为48%。 当然,名牌大学的该专业就业率比较高,工作去向也比较稳定。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动物医学院的毕业生每年约有50%深造,其中约有40%的留在本校

ASM汽车橡胶产品分类系统标准中文

A S T M D2000–98 C (出版日期1999-11-24,汽车工程师学会同意,SAE推荐J200) 汽车橡胶产品分类系统标准*1 1.范围 1.1本分类系统把用于汽车的橡胶产品(但不限于此)列表示出硫化橡胶(天然胶,再生胶,合成胶,单一或混合 胶)的特性. 注1.本分类系统可用于其他工业的需要,就象SAE的钢号一样.但必须记住:本系统服务于汽车工业. 使用时请用最新版本. 1.2本分类系统的前提是:所有橡胶制品的性质可以划分入特有的材料牌号.这些牌号被由基于耐热老化的 TYPE(类别)和基于耐油溶胀CLASSES(等级),结合描述附加要求的值,从而建立基本的LEVELS(水平),这些值允许全面描述所有弹性材料的质量. 1.3对于一件特殊产品,如果本分类系统的早先版本与具体规范有抵触,则以新版本为准. 注2.当橡胶产品用于未被本分类系统描述的非常特殊用途,采购方应首先与供方磋商,建立适宜的特性,试验方法和规范试验界限. 1.4在S1(译者注:国际单位)单元中陈述的值被视为标准. 2.参考文件. 2.1ASTM标准 D395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压缩变形;*2 D412 硫化橡胶,热塑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试验方法—拉伸;*2 D429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与硬底层黏结;*2 D430 橡胶老化试验方法-----动态寿命;*2 D471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液体效应; *2 D573 橡胶试验方法----空气炉中老化; *2 D575 橡胶压缩特性试验方法; *2 D624 常规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的撕裂强度试验方法; *2 D865 橡胶试验方法----空气中热老化; *2 D925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表面瑕疵(接触,移动和扩散); *2 D945 压缩或剪切中橡胶性能的试验方法(机械示波器); *2 D1053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低温硬化:柔性的聚合物和涂织物; *2 D1171 橡胶老化试验方法----表面臭氧裂纹,室内和室外(三角试样) *2 D1329 评价橡胶性能的试验方法---- 低温回弹(TR试验); *2 D1349 橡胶实践----试验温度标准; *2 D1418 橡胶和橡胶乳液的实践----术语; *2 D2137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柔性聚合物和涂织物的脆性点; *2 D2240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硬度; *2 D3183 橡胶实践----用产品上取样的试样准备; *2 D5964 橡胶实践----IRM902和IRM903替代ASTM 2号油和ASTM 3号油. *2 3.目的 3.1本分类目录的目的是给工程师选择实际的,可行的橡胶材料,并进一步提供一个简单的”Line—Call—Out”规 定材料牌号的方法. 3.2本分类系统被发展成允许未来的橡胶材料增加叙述值,而不必完全重组分类系统,且方便结合未来的新试验 方法,以保持与工业需求的改进同步. 4.类别(Type)和等级(Class) 4.1前缀字符“M”用于表示分类系统基于国际单位制(SI). 注3“Call –out”不用字符”M”,他参考早先出版与1980年的”英寸—磅”制. 4.2橡胶材料以类别(耐热)和等级(耐液)为基础进行设计.类别和等级用字母表示,见表1,表2和9.1中的图. 4.3类别(Type)基于拉伸强度变化不大于±30%,伸长率变化不大于-50%,在相应的温度下保持70h,硬度 (变化)不超过15点. 在该温度下决定这些材料的类型.按表1. 4.4等级(Class)基于材料耐液性,是在ASTM 3号油中浸润70h,保持表1规定的温度,除非所有最高温度是 150℃(稳定性上限),每个等级溶账的极限见表2. 4.4.1在实践D5964 中ASTM 2号和3号油已分别被IRM902和IRM903油代替.这些油与ASTM 2号和3 号油相似,但不相同.

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6给动物分类教案教科版

《给动物分类》 【教材简析】 分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分类对学生掌握事物的特征 具有积极意义。本课借助动物的多样性,训练学生的分类能力,让学生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小学中段的教学目标,所以本课的分类练习不是 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题材,依据自己的分类标准,进 行的分类练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 教科书第40页“聚焦”部分首先对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描述。动物的种类这么多,如何更方便地学习呢?教科书告诉学生“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分类”。科学 家对动物的分类大多是动物形态学的分类,但这句话所要传达给学生的重点是,分类是一 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因此这节课我们也来分类,用分类的方法进一步观察动物。 本课“探索”部分的主要任务是给动物分类,其实就是学生用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在 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之前观察动物形态时的发现,如有足、有壳、生活在水里等,同时也需要对动物形态进行再一次观察并分析。就像记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观察一样,分类也有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作用。 教科书分三步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1.给下面的动物卡片编号。动物不像植物,它会运动,所以这里的动物以卡片的形式给学生。教科书出示了狗、蝴蝶、鸡、蛞蝓、蚂蚁、 金鱼、蜗牛、老虎、喜鹊和蛤等。这些动物都是前面几课出现过的,学生对它们比较熟悉。考虑到动物较多,教科书指导学生给动物卡片编号,这样一年级学生记录起来就方便多了。每个小组的动物要一样,并且编号也一样,便于交流和讨论。2.自己确定一种分类标准,给动物分类。这里的分类标准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肯定,如根据是不是生活在水里,分 成生活在水里的和生活在陆地上的两类;根据有没有脚,分成有脚的和没脚的两类;根据 有没有毛,分成有毛的和没毛的两类;根据是不是会飞,分成会飞的和不会飞的两类;根 据有没有壳,分成有壳的和没壳的两类等等。学生只需达到以一个标准将动物分成两类这 个程度即可。3.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这里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意识的任务,使学生不仅要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还要愿意倾听他人的信息。 最后的研讨环节“我们有哪些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是对之前分类标准的一个小结, 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现了动物的多样性。同一种动物因为 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归为不同类别,体现了动物形态特征的不同。 另外,本课还联系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了动物和植物单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这其实是在启发学生寻找动物 和植物所共有的生物特征,如都会长大、都需要摄取营养、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等。 【学情分析】

动物学实验报告--肖敬旺.

广州大学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动物学实习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13生物技术 学号:1314300053 姓名:肖敬旺 指导老师:舒琥、易祖盛、吴毅、李海燕 胡俊杰、侯丽萍、余文华 实习单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习时间:2014.5.26—2014.5.30 广州大学教务处制

正文: 一、实习目的(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二、实习内容(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5月26日至5月30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5日的动物学实习。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广州市内的陆上动物实习和深圳东山珍珠岛的临海动物实习。 5月26日,早上8:30在生化楼下进行了简单而重要的动物学实习动员。老师在动员大会上阐明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随后我们变出发去中山大学博物馆参观,其中收藏的标本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37种,以及护士鲨、豹纹鲨、翻车鱼等百余种珍稀动物标本,此外还有北极熊、企鹅、鸵鸟等国外的珍稀动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500多件,其中7.8米长萨斯特鱼龙、3. 5米的新中国龙、兴义龙以及鳞齿鱼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展览价值。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接触了那么多的动物标本。随后我们便出发去广州动物园,广州动物园于19 58年建成开放,目前饲养和展览着国内外400多种近5000头 (只) 动物,是我国三大城市动物园之一。在布局上,北部的麻鹰岗顶为猩猩馆、狒狒等灵长类兽舍,南坡设置中小型兽笼,西南坡有熊山、狮山、虎山、河马池等。与麻鹰岗隔湖相望的大片山岗地上,分布着猴山、熊猫馆、大象房、长颈鹿馆、犀馆、斑马馆、鹿舍等。 5月27日,早上8:30在生化楼下集中,随后我们去科学中心坐公交车向长洲岛出发。长洲岛的实习主要是捕捉昆虫,由于田野上的昆虫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所以我们主要在长洲岛附近的田野上进行捉虫活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捕虫网比较陌生,使用起来不太熟练,所以捕获的昆虫数量较少。但经过一个小时后,逐渐能熟练使用捕虫工具,慢慢捕获到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昆虫。天气比较炎热,但是我们捕捉的非常愉快。下午,我们在生化楼504对捕获回来的昆虫进行处理,为今天捕捉到的标本展翅并制作标本,进行分类。 5月28日,早上8:30在生化楼集合,乘车向深圳东山珍珠岛出发。经过了将近3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红树林并在此进行实习。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沿着泥沙

动物学论文

脊椎动物中各纲动物胸骨比较 摘要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演变的趋势是由软骨变为硬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备到完备。 鱼类没有胸骨。从两栖类开始有胸骨出现,但无足目和有尾目中的一些种类也不具胸骨。两栖纲动物处于由水栖转向陆生过渡的地位,骨骼系统已具备比鱼纲更大的坚固性和灵活性。爬行纲动物的骨骼系统比两栖纲更加坚固。鸟纲动物的骨骼是以轻而坚固为最大特征的。哺乳纲动物的骨骼十分坚固,骨化程度很高,是对于陆地生活更进一步的适应。 关键词脊椎动物骨骼系统胸骨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演变的趋势是由软骨变为硬骨,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备到完备。一般脊椎动物骨骼系统可分为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胸骨和肋骨)和 附肢骨骼(包括带骨漕骨或肢骨)。下面就中各纲动物胸骨作一下比较。 两栖纲 两栖类开始有胸骨出现,但无足目和有尾目中的一些种类也不具胸骨。有尾两栖类中具有胸骨者,也只是一块简单的软骨板。无尾两栖类开始有较发达的胸骨。蛙的胸骨包括位于上乌喙骨前方的肩胸骨和位于上乌喙骨后方的胸骨体及剑胸骨。蟾蜍缺前方的肩胸骨。两栖类尚无明显的肋骨,故胸骨不与脊柱相连,而仅和肩带相接。 爬行纲 蜥蜴的胸骨为位于腹中线的一块软骨板,两侧与数对肋骨相连。膜原骨除锁骨外,另有间锁骨(即上胸骨),把锁骨和胸骨连接起来。大多数爬行类皆有间锁骨,这块骨片一直保存到原始哺乳类。 鸟纲 鸟类的胸骨特别发达,是飞翔肌肉的起点绝大多数鸟类的胸骨中央具高耸的龙骨突,以扩大胸肌的附着面。这类具尤骨突的鸟在分类上归入突胸总目,不善飞翔的少数鸟,如鸵鸟类,胸骨扁平,无龙骨突起,分类上归入平胸总目。 哺乳纲 哺乳类的胸骨包括一系列骨片,最前一节为胸骨柄,中间各节称胸骨体,最后一节为剑胸骨。剑胸骨末端接一宽而扁的软骨,称剑状软骨。善于飞翔的翼手

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嘉善县逸夫小学唐玉珍 【教材简析】 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 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 【学生分析】 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 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 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的目标 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 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

昆虫的分类

摘要:通过对学校不同环境下的昆虫的调查和分类来了解学校的昆虫有哪些目 和科,从而来了解这些昆虫的形态学特征;以及调查了解这些昆虫的生活 习性。 关键词:学校:昆虫;调查;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 我校是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经纬:114.9728° 27.1075°)一个红土地的革命之地。在此空气污染较少,湖水还较干净,这里是个多丘陵的地带,植被也较多,也有较多的昆虫分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采集工具主要有:捕虫网、吸虫管、毒瓶、采集袋、标本盒、三角纸、剪刀、镊子、放大镜、记录本。 1.1.2昆虫标本制作工具:还软器、昆虫针、三级台、展翅台、三角台、粘虫胶和滤纸条等。 1.2方法 1.2.1昆虫的捕捉方法 昆虫标本是昆虫分类的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就成为昆虫研究的基本技术。 本实验依据昆虫的基本特征及其生活习性,运用采集昆虫标本,观察昆虫的基本形态进行昆虫的基本分类。 根据各类昆虫的生活习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对于一般的昆虫,如蝗虫、蜻蜓、蝴蝶等,多采用捕虫网进行捕捉,而像叶蝉、飞虱等体态较小的多用吸虫管捕捉。同时,捕捉的昆虫立即用毒瓶杀死,以免因为昆虫挣扎而造成肢体残缺。对于鳞翅目的昆虫,在毒死后必须包在三角纸内,避免损伤鳞翅,使标本不完整。 1.2.1标本的制作 采集回来的昆虫标本,必须经加工、整理,制作成标本,才能长期保存,供研究使用。 采集回来的昆虫标本经过一段时间一般都比较干燥,不仅容易损毁,而且无法整理,在制作标本前必须还软。在干燥器的底部放入干净的湿沙,加清水,再滴入几滴碳酸或甲醛溶液(以防标本霉变),将昆虫放在瓷隔板上,数日后即可软化。标本还软后,即可依次针插、整姿或展翅。 制作标本后还需要制作标本的标签,注标本的采集人姓名,采集时间、地点、昆虫的种名、昆虫所属的目,编号。贴好标签的昆虫标本存放在标本盒,然后放入专门的标本橱内保存,以免发虫或霉变。 2、结果与分析

电气产品分类

电气产品分类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高压配电装置及高压电器 高压配电装置:金属铠装式移开式高压开关柜(KYN)间隔移开式高压开关柜(JYN)箱式固定式高压开关柜(XGN)箱式环网式高压开关柜(HXGN)高压电器:高压断路器 二、低压配电装置及低压电器 低压配电装置:抽出式低压柜照明配电箱 低压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框架式断路器(ACB)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微型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 接触器、电机起动器:交流接触器全压电机启动器交流减压电机启动器(星三角、自耦)软启动综合启动器变频电机启动器 电源切换系统及元器件: PC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B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热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热继电器电动机保护器 隔离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交流型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电工测量及自动控制仪表:交流电能表电压表电流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三、变压器及电源系统 配电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 预装式变电站:户外式预装变电站 应急电源装置:普通型柴油发电机组在线互动式UPS 直流EPS 交流照明类EPS 交流动力类EPS 交流动力变频类EPS 直流电源屏:直流电源屏 四、防雷及接地装置

防雷及过电压保护装置:避雷针单相电源电涌保护器三相电源电涌保护器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 五、照明开关、插座 普通照明开关: 带指示灯照明开关: 防溅型照明开关: 普通单相插座: 单相空调专用插座: 单相带开关插座: 单相防溅型插座: 地面插座: 三相插座: 延时开关: 六、照明装置及调光设备 电光源:白炽灯环形荧光灯直管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低压钠灯高压钠灯 LED灯无极灯光纤灯 照明灯具:投光灯具航空障碍灯具吸顶灯具嵌入式灯具筒灯具路灯及庭院灯具照明反光板 照明配件:电子镇流器 照明节电装置:照明节电装置 七、输、配电器材

1.1《给动物分类》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课题给动物分类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4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2、生物学家是怎么给动物分类的呢? 明确: 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具有脊椎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展示脊椎图片,让学生辨认脊椎。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 5、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有哪些? 二、摸脊椎活动 1、活动要求:两位同学互相合作,摸摸对方的脊椎是什么样的。每人体验一次。 提示:首先找准脊椎位置。 2、体验交流: 脊椎是高等动物的特征。脊椎摸上去是一节一节的。 3、思考:脊椎连接起来有什么作用? 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一)做脊椎模型 1、准备材料:线轴6 个、圆纸片5 张、棉线、胶带、剪刀。 2、制作步骤 ①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②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③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3、试一试 ①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 ②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二)研讨 1、脊椎有什么作用? 明确: 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如果脊椎不是一节一节的,而是一整根,那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确: 身体不能自由活动。 四、课堂练习阅读教材 在老师的指导 下,认识脊椎 列举 两人合作,互 摸脊椎,体验 交流 认识材料 制作模型 动手试试 研讨交流 了解并学会生物 学家给动物的分 类。 了解常见的脊椎 动物和无脊椎动 物 了解脊椎特点 实验探究脊椎的 作用。

动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动物学2复习题整理 脊索:位于身体背部的一条支持身体的纵轴的棒状结构。位置: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逆行变态: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之 圆口动物:无能动的上下颌和成对的附肢 洄游:鱼类在一定的时期内为满足生殖、索饵及越冬所需的条件,集成大群,沿着固定的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往返迁徙的现象,称之 舌接式和自接式:舌接式,鱼类以舌颌骨将下颌悬挂于脑颅的形式称之,舌颌骨下端通过小块骨和方骨相连;自接式:颚方软骨直接与脑颅相连,其上的方骨与下颌的关节骨成关节,见于肺鱼和陆地脊椎动物。 初生颌和次生颌:原始,软骨鱼由腭方软骨、麦氏软骨组成上、下颌;次生颌有上颌部分(前颌骨、颌骨、翼骨、方骨等)下颌部分(齿骨、关节骨、隅骨) 鳍式:表达鱼鳍组成,鳍条类别数目的书面格式。鳍式中,“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鳍棘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数目,鳍棘与软鳍条连续用半字线“—”表示,鱼棘或软鳍条数目范围用一字线“——”表示,背鳍若分离时用“,”插入其间 韦伯氏器:鲤形目鱼类在鳔与内耳之间依靠由舟骨、间插骨、三脚骨等骨组成的结构,具特殊感觉功能,能感觉高频率、低强度的声音 性逆转:性腺在发育从胚胎期到性成熟期均为卵巢,只产卵子,经第一次繁殖后卵巢内部发生变化,逐渐转变为精巢而呈现雄鱼特征。 亚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已初步发育,至产卵前进入器官形成阶段,并出现脑泡及眼点等,是介于卵生和卵胎生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 潘氏孔:鳄类的心室为完全隔离,但在左右体动脉的基部尚有一孔相通连,称为潘氏孔,为一极敏感的热能感受器,能感知温血动物的位置、距离以利觅食 颊窝和唇窝:蝰科蝮亚科和蟒科的蛇所特有。为一极敏感的热能感受器,能感知温血动物的位置、距离,以利觅食。颊窝,眼鼻之间(蝮蛇、竹叶青、响尾蛇等)唇窝,蟒类唇鳞表面,灵敏度稍低 开放式骨盘:与产大型的羊膜卵有关,鸟类趾骨退化,而且左右坐骨、耻骨不像其他陆生脊椎动物那样在腹中线处相汇合联结,而是一起向侧后方伸展 愈合荐骨(综荐骨):由部分胸椎、腰椎、荐椎及部分尾椎愈合而成,而且又与骨盆相愈合,使之更好地支持鸟的体重,完成路上行走。 双重呼吸:鸟类在飞翔时,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之 早成雏晚成雏:早成雏,幼鸟孵出时已充分发育,备有密绒,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可随亲鸟觅食;晚成雏,幼鸟出壳时未充分发育,体表裸露,眼未睁开,而需亲鸟喂食 异凹形椎体:鸟类颈椎椎体的水平切面呈前凹形,矢状切面成后凹形。又称马鞍型 胎盘: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而形成的结构。【胎盘可分为无蜕膜胎盘(散布状胎盘和叶状胎盘)和蜕膜胎盘(环状胎盘和盘状胎盘)】 胎生:胎儿借胎盘与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直到发育成为幼儿时才产出的生殖方式 裂齿: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的齿状突如剪刀状相交,特化为裂齿 同功器官:某些器官功能上相同,有时形态也相似,但其来源和基本结构不同 同源器官:某些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不一定相同,但其基本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来源却相同种群:是占有一定地域的一群同种个体的自然组合,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内,同种个体是相互依赖、彼此制约的统一整体。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进化的

(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 2.6 给动物分类 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2.6《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课题给动物分类单元 2 学科科学年级 1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 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科学探究 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 2、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科学态度 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2、认识到分类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重点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 难点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活动 动物王国要开运动大会。国王邀请所有的动物参加。 比赛项目有:游泳比赛、飞行比赛、奔跑比赛 ……各比赛项目谁能参加,谁不能参加,你知道吗? 填报运动员参赛表。 2、小结 其实,刚才的活动就是给动物进行分类。分类是一种 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 物。为了便于研究,有的科学家一生都在对动物进行 分类研究。交流并填表在无形中知道 分类概念,由浅 入深,了解分类 的意义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你还记得这些动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征? 这些动物该怎样分类? 【方法指导】 第一步:给下面的动物卡片编号。 第二步:自己确定一份分类标准,给动物分类。 第三步: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二、研讨 1、我们有哪些给动物分类的方法? 【提示】 水中的和陆地上的 会飞的和不会飞的 有羽毛的和没有羽毛的 …… 2、动植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我们可以从哪些交流回答 给动物分类 讨论交流 掌握分类方法, 正确地给动物分 类

方面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提示】 ①会运动 ②会长大 ③需要空气 ④需要水 ⑤会繁殖 ⑥会死亡 三、课堂练习:按要求进行分类(只填序号)(1)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 (2)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 (3)会飞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会飞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提高 (一)动物,我们的朋友 导盲犬可以帮助盲人安全地走路、乘车和传递物品。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的生长。 蜣螂以粪便为食,它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鸟吃害虫,是害虫的天敌。 蜜蜂可以传粉利于果实的形成。 奶牛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乳汁。 (二)我们要保护动物 为失去父母的动物幼崽喂食。 给小鸟做个窝,让它有栖息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 知道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不同吗?查阅资料,与同学分享。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 认真听,并 参与交流 课后查阅 学会动植物比 较,寻找生命的 共同点 检测课堂学习情 况 增强保护动物意 识 培养探索兴趣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 方法;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 好地认识动物。在科学探究中,能运用观察与描述、 比较与分类等方法,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 与同学讨论、交流。 总结课堂 板书 编号 给动物分类标准 分享 板书设计

动物学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动物学实习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肖敬旺指导老师:实习单位: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习时间: 13生物技术 1314300053 舒琥、易祖盛、吴毅、李海燕 胡俊杰、侯丽萍、余文华 2014.5.26—2014.5.30 广州大学教务处制 正文: 一、实习目的 (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二、实习内容(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5月26日至5月30日,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5日的动物学实习。本次 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广州市内的陆上动物实习和深圳东山珍珠岛的临海动物实习。 5月27日,早上8:30在生化楼下集中,随后我们去科学中心坐公交车向长洲岛出发。 长洲岛的实习主要是捕捉昆虫,由于田野上的昆虫数量多而且种类繁多,所以我们主要在长 洲岛附近的田野上进行捉虫活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对捕虫网比较陌生,使用起来不太熟 练,所以捕获的昆虫数量较少。但经过一个小时后,逐渐能熟练使用捕虫工具,慢慢捕获到 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昆虫。天气比较炎热,但是我们捕捉的非常愉快。下午,我们在生化楼504 对捕获回来的昆虫进行处理,为今天捕捉到的标本展翅并制作标本,进行分类。 5月28日,早上8:30在生化楼集合,乘车向深圳东山珍珠岛出发。经过了将近3个小 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红树林并在此进行实习。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 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 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 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的场所。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 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沿着泥沙 滩采集贝壳,因为路不好走,所以走得时候很小心翼翼。虽然鞋子都沾满了泥,不过非 常开心。随后我们坐车去我们住宿的地方,吃过晚饭后我们便在篮球场上对我们今天的贝壳 之类的进行分类。 5月29日,早上9点钟我们出发去南澳岛参观了卖鱼的市场,认识了许多之前未见过的 种类,随后我们便去买东西吃了,哈哈蹭吃,非常开心。下午我们便出发去小岛收集贝壳, 最爽的事情莫过于坐飞艇了,那速度就是快,特别是在超越别人的那一刻,内心不免有一丝 自豪感,在到达岛屿后我们便分工合作,去海边,沙滩等地方寻找我们所期望的东西,我们 发现了许多海胆海参之类的东西,甚至有些东西开始把海胆直接弄到就吃,太厉害了,持续 了将近3个小时的海边收集工作我们坐船回去了,还是那种感觉,坐船非常爽。晚上我们便 又是在球场上面开始工作了,一起工作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但是又是那么短暂的。 5月30日,上午,我们在珍珠岛上观看工人植珠过程操作,并去了标本室看标本,大家 也购买了一些珍珠粉之类的。中午吃完饭后,大家整理个人内务后乘车返回大学城。至此, 整个动物学实习过程结束。 ……… 三、实习总结或体会(宋体,加粗,四号、左对齐,)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一、复习回顾:商品的使用价值分为几种使用价值? 二、课程引入:超市里的商品是不是全部堆在一起的,有没进行分类的? 三、讲授新课 1、商品分类的定义: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根据商品的属性或特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划分成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类或品目,以及品种、花色、规格等。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我国商品有23个门类。 大类是按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行业来划分的,我国商品在门类的基础上分87个大类。 中类是指商品种类,是若干具有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如针棉织品 小类是根据商品的某些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划分的,如针织外衣等。 商品的品种是按商品的性质、成分等特征来划分是指具体商品名称,如运动衣等。 商品的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细区分,包括花色、规格等,如170/95A运动衣 国家标准GB7635-87《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 A农、林、牧、渔业产品 01 农业产品 02 营林产品 03 人工饲养动物和捕猎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04 渔业产品 05 观赏植物 06 其它农、林、牧、渔业产品 B矿产品及竹、木采伐产品 07 煤、石油和天然气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 10 非金属矿采选产品 11 木、竹采伐产品 2、商品分类的作用 通过商品分类,可以将成千上万种商品在生产、交换、流通中,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条理化、系统化,以实现商品使用的合理化和流通管理的现代化。因此,商品分类对发展生产,促进流通,满足消费,提高现代管理水平等有着重要作用。 1)商品科学分类是深入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和准确认识、评价商品质量的重要方 法,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提高商业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的 重要手段 3)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编商品目录的前提,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 基础工程。 4)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国际经济信息资源共享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年级科学下册2.6《给动物分类》教案教科版

2.6 给动物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动物具有多样性。 2.动物之间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知道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体会动物的异同,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2.能与同学讨论并形成多种分类标准。 3.通过分类活动,不断完善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并分享他人的分类依据和结果。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分类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动物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 教学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具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组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卡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1套教科书中10种动物的彩色大卡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 一、聚焦新课 1.课件出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动物吗?学生说出动物的名 字。 2.教师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 行了分类。(板书:给动物分类) 二、给动物分类 (一)给动物卡片编号 1.依次出示动物卡片,提问:这些动物你认识吗?请学生说说动物的名字,并简 要说说该动物有什么特点。 2.给这些动物卡片编号。 教师:为了便于分类和交流,我们统一给动物卡片编上号。 教师示范:在狗卡片上标上①号,蝴蝶卡片上标上②号,鸡卡片上标上③号,蛞蝓 卡片上标上④号,蚂蚁卡片上标上⑤号,金鱼卡片上标上⑥号,蜗牛卡片上标上⑦号, 老虎卡片上标上⑧号,喜鹊卡片上标上⑨号,蛤卡片上标上⑩号 (投影展示在屏幕上) 3.给学生分发卡片,学生参照屏幕统一给动物编号。 (二)给动物分类 1.分类活动。 教师提问:你能给这些动物分类吗?怎么进行分类呢? 引导学生做出如下回答:想要给动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并且每次分类只 有一个标准。 教师举例:有的动物有脚,有的动物没有脚,因此,我能确定一个分类标准:有没 有脚。将有脚的狗、蝴蝶、鸡、蛞蝓、蚂蚁、蜗牛、老虎、喜鹊、蛤归为一类(边说边 将这些动物卡片摆放到一起),将没有脚的金鱼归为另一类(将金鱼卡片放到另一边)。

从比较动物学研究看人类适宜食谱

从比较动物学研究看人类的适宜食谱 (2012-07-0113:29:40) 何裕民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依赖食物为生。人体结构决定了人能够吃什么;而长期吃什么的慢性适应过程,久而久之,又导致了结构的某种变化;因此,这是个进化与相互适应的慢长过程。我们可以从人体与相应动物的比较动物学研究结果中,了解现代人类究竟应该怎么吃,才算是合理的!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教授曾经做过这方面的比较研究,很有意义。我们不妨来借来看看: 动物牙齿差异:门齿是用来咀嚼植物,臼齿用来咀嚼谷物,犬齿用来撕咬肉类。牙齿的特点表明:人是杂食性的。 动物肠道的长短差异:草食类动物和食肉类动物的肠道长短是不一样的。兔子身长为0.4米,肠道长8米,肠道是身长的20倍;山羊的肠道为身长的22倍。 肉食动物中,老虎身长为1.3米,肠子只有5.4米,肠/身比为4.1倍。狼的肠/身比仅为的3.5倍。 人的肠道,十二指肠60厘米,小肠长度6~8米,大肠长度则为1.5米,约为身高的4~6倍。从肠道的长度看,人类更接近食肉动物。 草食动物的食物中,植物类的营养成分相对较低,而纤维素含量很高,消化纤维素是需要特殊消化酶的。因此,草食动物为了更好地从植物物中获取充分能量,进化的结果就是消化道需要长一些。 肉食动物吃的肉类食物营养丰富,且容易腐烂。所以,肉食动物的肠道很光滑,形状像管道,短而内壁光直,没有凹凸不平之处,不存在一些褶皱。肉是食物链中最高端的产物,食物营养高度浓缩且充足,不需要很长的肠道去慢慢消化

吸收。且进化导致肠道短直及光滑,利于食物迅速通过的同时,把因肉类腐烂产生的毒素尽快排出体外。 草食动物的肠道内壁凹凸不平,布满小的突起和许多皱褶,就像崎岖的山间小道,以便增加与植物性食物的接触面,并让食物在缓慢通过的同时,得以被最大程度地吸收。 人类胃肠道的结构特性更接近于草食动物。胃壁内表面有大量皱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小肠内壁表面有丰富的环形皱襞,皱襞上还有许多绒毛结构,大大增加了与食物接触的面积,促使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的时间相对长,消化更充分。 肉食动物胃内的酸度比食草动物强20倍。人类的胃酸度与草食动物相似。 肉食动物的唾液是酸性的;草食动物的唾液则是碱性的,这有助于植物性食物的辅助消化。人类的唾液是弱酸性或碱性的;接近于草食动物。 肉食动物无需利用膳食纤维来促进肠道运动。草食动物则需要膳食纤维来帮助食物在它那又长又凹凸不平的肠道中移动,以免肠道被发酵的食物堵塞。人类和草食动物一样需要充分的膳食纤维。 胆固醇对肉食动物的消化系统来说完全不成问题,猫科动物可以随意进食高胆固醇的食物,不会影响其健康。人类则不行!人类无需从饮食中补充胆固醇,因为其自身就能产生。 肉食动物都有可以用于抓捕的利爪和尖牙,这是它们的生存武器;但它们没有平坦的、用于咀嚼的臼齿。草食动物一般没有可以捕抓的爪子或尖牙;但具有可用于咀嚼的平坦臼齿。人类则两者兼备,而更偏重于草食。 总之,人体结构的进化过程就告诉人们:人类是杂食动物,应该以植物类食物为主,兼顾动物类食物。光吃某一类食物,或者过多地摄取肉类,都不符合人的生理构造(以上内容,部分参见了于康教授的《吃好每天三顿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