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阴阳学说”

论“阴阳学说”

论“阴阳学说”
论“阴阳学说”

论“阴”与“阳”

(一)物与运动

自有人类以来,一直在探讨着宇宙、人类的由来等等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相对真理”的长河中,不断地向前游动企图达到“绝对真理”的彼岸。在原子学说风靡于世时,最科学的解释是:一切物质包括宇宙均是由“原子”构成的。随着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子的发现,人们才知道原子构成说离“绝对真理”的彼岸还尚远。

二十世纪末理论物理的研究提出了“弦”理论,弦理论声称宇宙的一切是由同一素材组成,这素材就是“一段段具有震动能量的弦”,弦可能有不同扭动方式,可组合成不同种类的基本粒子和力量。弦有多大哩?假如将一个原子比作整个宇宙的话,弦的大小就是这个宇宙中的地球上的一棵树!

瞧!原本以为“原子”是组成一切物质的最小单元,今日始知其相对于“弦”来说却似我们的宇宙那样大。这就是科学的进步,是进了一大步。

然而人们根据已有的常识可以断定:即使将来证明了“弦”的存在,但它也绝不是最终的答案,还得继续努力寻求更正确的答案,继续在这“相对真理”的长河中游泳下去,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将不断地深入下去,是永无止境的。

但是在总结人类数千年来的求索过程中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为大多数人所忽略,即宇宙间的万物均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有生命的物体其处于运动状态是很明显的,一块石头看起来是“斯文不动”的,但在微观世界里它也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所以可以肯定:大至宇宙(应有众多的宇宙)小至原子、弦等各类物质(体),“运动”是它们固有的特征,绝不可能找到一个“不运动”的物质(体)的。

对物质(体)的认识人们往往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认为它们应当是“摸的着,看得见”的,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是多得很的。当然,有一些物质(体)我们可借助于科学仪器观察到它。但鉴于科学技术的水平,目前人们通过仪器也只能观察到宇宙间的极少极少的物质(体),有专家估计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物质(体)用各式仪器观测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物质(体)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能否对它们进行研究哩?

众所周知,麦克斯威尔方程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二十年后由他的学生赫兹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弦理论的诞生过程:1960年代末,年轻的意大利物理学家,维内齐亚诺,一天他无意发现一本陈旧的物理历史书, 他发现了200年前的一个方程由瑞士数学家欧勒写的……,深入地研究这方程后他很快发表了论文,意外地成名了,令我们也无意间发现了“伟大的”弦理论。

这些发现就是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达到的,意即将被研究的对象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对其建立数学模型之后求解,所得的答案经得起推敲就是正确的解,经不起推敲就表明这建立的“模型”可能还不准确,还得重新建模。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宇宙(不止一个宇宙)间的所有物质只要掌握了它们的运动特征和规律,人们就有可能对它们进行研究探索,从而破析它们、了解它们。

简言之认识物质的流程是这样的:

物质﹦运动→科学探索(数学模型→研究破析)→真相

从事电子电路的科研人员都知道,你可以设计出很好的电路,制造出高精尖的电子仪器来,但你对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的了解不是从它们的微观世界、它的本质去了解的,你是从它们的外部特性去了解的!即电源接上后它们运作起来的表现(即它们的外部特性)你已熟知,你就用四端网络理论或多端网络理论去分析它们的,从而驾驭了它们且为你所用的。

研究系统工程的人更知道,庞大的系统内之各个细节你不一定要很熟悉,你只需要了解整个系统运行时的特征,然后对这些特征方程求解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答案。

(二)粒子与“群”

粒子理论认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科学家发现,夸克和电子都不可再分了,因此把它们称为基本粒子。当今已知的基本粒子并不仅仅是夸克和电子两种,而是多达数百种,而且,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它们的反粒子。所以,基本粒子才是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元。

科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有四种“力”将这些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及生命,并安排了宇宙间的秩序。这四种基本力是: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引力是指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存在的相互吸引的力,电磁力是由粒子的电荷产生的,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叫强力,弱力是改变粒子而不会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效应的力。

20世纪60年代,一个新的理论逐渐浮出水面,这就是超弦理论。超弦理论认为,在每一个基本粒子内部,都有多根细细的线在振动,就像小提琴琴弦的振动一样,因此这些根细细的线就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弦”。因为弦的振动模式的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基本粒子,而且基本粒子并非是一个“点”!基本粒子实际上是一个微小的空间,其间有许多根弦在振动。(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微小的空间,不是三维空间而是十维空间!)上面的论述表明,要了解物质(体)的本质是多么的艰巨和困难!而且可以预言研究得越深入,所发现的新问题将比解决了的问题多,即“刨得越深问题越多”!

现在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

在探讨之前应当强调的一点是:弱力是改变粒子而不会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效应的力,这说明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并非只有几何上(三维空间)的位移运动,粒子性质的改变可看成是粒子在其它的多维空间运动的结果。因此力的广义解释是:物体产生一切变化之根源,比如人的衰老就是“某种力”的作用之结果。

在基本力的作用下,众多粒子可以结合成“群”形成物体,群的出现必将导致情况的更加复杂化。例如各个电子元件是有一定的作用能力的,将它们集合成群后形成电脑并令其遵行一定的规则(软件)就可干更多的“活”!这就是“群”的功效。为什么会这样?可这样来看:各个元件组成了群后,各元件具有的“硬件力”与制定规则形成的“软件力”共同起了作用,才使得这新的物体(电脑)有了更大的能量了,有了更多的“力”。从这可以看出,群的出现就意味着有新的“力”产生了,而力也是可以分为“软力”和“硬力”的,这软力就是群的产物。

实际上我们在研究社会发展史时已用了这样的概念,生产力就是硬力,生产关系就是软力,两者结合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了。

这样的例证是有很多很多的。

经过上述讨论可以作出如下的结论:“力”是产生一切变化的原因,“力”有四种基本力,但由于“群”(物体)的出现,“力”的种类就呈多样性了。

这个结论可给我们指出了研究宇宙(多个)万物的着力点:要研究各个物体的“力”。但是由于力的多样性,这丝毫没有降低我们研究问题的困难度还得继续探索。特别是若想

扩大我们的研究队伍,让更多的不具备较高深的数理知识的人加入研究行列的话,更应该重找“出路”了。

说的严重一点,假如地球发生了灾难人类不得不移居外星球的话,我们已有的科技成果、文明的结晶也要有一套适合保持它们的方法才好。例如,新星球尚属蛮荒时代,面对现实的我们,尽管具有高科技的水平也还是无能为力的,还得以最最原始的方法生活,还得拿着极其原始的工具艰苦地创业。在教育子女方面,由于没有一定的硬件条件做保障,加之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的后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一代不如一代。那么有没有较好的方法能将我们的知识尽可能多的传递给他们哩?

所以,求得一种简单地研究宇宙万物的理论及方法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三)阴阳说

科学的进步、知识的积累告诉我们,众多宇宙间的万物均是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的过程,这就是说万物都是有“寿命”的。在物体存在的每一个瞬间,它们均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下,所以这寿命也可以说就是这些物体的“生命”。维持这生命的硬件力和软件力也可合称为“原动力”。当前我们的讨论的进展如下:

基本粒子→群→物体

基本力→硬件力、软件力→原动力(气)

这让我们知道了物体存在是由于其有原动力之故。这原动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到底是什么也难于彻底地搞清楚,可用Xi来表示。由于物体中存在的原动力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较准确地表示原动力应当用:ΣXi(i=1 to n)表示(ΣXi就是中医里的“气”)。每一个物体的原动力是多种多样的,但每一个物体都是有寿命的,所以可把众多的原动力分作两类:一类是令物体从无到有继而发育、长大成熟的;一类是令物体从有到无的“制衡力”。前者可称作“阳”,后者则称作“阴”。(所以中医里就有了阴阳二气。)它们均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两大特征,或称作物体存在的两大“表象”。这样一来从阴、阳两方面来探讨、分析物体的特性,来了解该物体之本质时就简便得多了。

根据阴、阳之说可将物体的生命过程用图一来表示:

在图一上,横坐标从0到1表示该物体从无到有的“一生”,红线则表示该物一生中阳(气)的变化规律。因为“阳”的逐渐增长的过程也是“阴”的逐渐衰减的过程,即有阴与阳是“互补”的。所以将图一表示成图二后,红色区域则为“阳”的活动范围,蓝色区域

则是“阴”的活动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阳为零时恰是阴为最大,随之阳增阴减,继而阳为最大阴为零。当阳从最大逐渐衰减为零时,阴则由零变至最大,这样该物体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又回归到了其之本质“粒子”状态。

宇宙间的万物均可用图二来描述其一生,所有物体均在这小小的 0 ∽ 1 的区域内,这能容纳万物之场所可称之为“太极”,故有“太极生阴阳”之说。研读图二可以得到几个重要的结论:

1. 万物均由阴与阳组成。

2. “阳”可理解成是维持物体存在的“活力”,“阴”则是约束阳的“阻力”,有

了阴后,阳才能按照正常的轨迹运行。

3. 在t = 0 ∽ 1的范畴内(整个生命过程),红色区域的面积与蓝色区域的面积是

相等的,这表明阴与阳是相等的。即有

阳 = ▏阴▏

4. 在整个生命中的任意时刻,阴与阳必须是互补的,即有

阳 + ▏阴▏= 1

5. 常说的阴、阳平衡应包含有上述两个等式所指。

解读图二还可用下述方法:对图二进行“量化”处理。(类似于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将上述图二按图三进行量化,量化级是0.5,采样4次于是得图四。

将图四中所采得的样品编码得图五。

图五中的第二个码和第四个码,它们在图四中的采样值是一样的,但图四中的第二个采样值的阳是在“阳”的上升沿采到的,所以它在图五中的编码阳爻(编码中的短化线叫作“爻”)要置于上方(上升)。第四个采样中的阳是在阳的下降沿采到的,所以其在编码时阳爻应当置于下方(下降)。

这样处理后,图二所示的阴阳变化图就可以用图五所示的编码来表示了。常说的“阴阳生四象”,指的就是用图五来表示物体的一生,说明任何事物(包括人)的“一生”均有这四种表象(运动的特征)。

综上所述可知,用阴阳学说研究万事万物,就是研究物体一生中的动态轨迹。这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科学方法,当对某事某物活动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外部特性),用此法更是恰到好处。(当然,通过本文的论述也不难看出,中医立“阴阳”为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也是很科学的。)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二节阴阳学说 名解 阴阳学说阴阳阴阳互根阴阳互用阴阳交感阴阳互藏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阴阳自与阴阳平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 单选 1、阴阳得最初得含义就是 A、日月 B、动静 C、气候寒暖 D、日光向背 E、水火 2、阴阳得属性就是 A、相对得 B、不变得 C、绝对得D、量变得E、质变得 3、下列阴与阳得概念中最确切得就是 A阴与阳就是中国古代得两点论 B阴与阳即就是矛盾 C阴与阳即就是对立得事物 D阴与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得属性 E阴与阳说明相互关联着得事件 4、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得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必须就是相互联系得。此话就是下列哪项得内涵?() A阴阳得相关性 B 阴阳属性得规定性 C 阴阳得相对性 D阴阳得可分性E阴阳得对立性 5、事物得阴阳属性随着时间、地点、及对立面得变更,则其属性也随之改变,就是指阴阳得什么性质? A阴阳得相关性 B 阴阳得相对性 C 阴阳属性得规定性 D阴阳得可分性E阴阳得普遍性 6、在阴或阳得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就是指阴阳得什么属性? A阴阳得相关性 B 阴阳得相对性 C 阴阳属性得规定性 D阴阳得可分性E阴阳得普遍性 7、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得时间就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8、昼夜之中,属于阳中之阴得时间就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D前半夜 E后半夜 9、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得阴阳关系就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以上都不就是 10、可用阴阳得互根互用来解释得就是: 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阳盛格阴 11、“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说明了阴阳之间得何种关系: 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动态平衡 12、“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得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13、“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得何种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1.阴阳的基本含义 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的内涵: (1)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指无定在 (2)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才能用阴阳来说明。 如天地、日月、上下、内外等。 阴阳和矛盾的关系 阴阳说明的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相对性:阴阳中复有阴阳(可分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比较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事物阴阳属性也会变化。 (2)绝对性:当对立面固定不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阳 阴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4.阴阳交感互藏

5.阴阳消长 6.阴阳转化 7.阴阳的自和平衡 1.阴阳一体观 含义: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 表现: ①阴阳虽然对立,但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 ②统一体中的阴阳相互依赖而存在,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③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每一方都涵有另一方,阴中含阳,阳中寓阴,所谓阴阳互藏。 2.对立制约 含义: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 举例:“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3.互根互用 含义: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又相互资生、相互为用。 举例:“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4.交感互藏 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中都蕴含有另一方。 5.阴阳消长 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或比例上的对比变化。 消,减少;长,增加。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 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小儿药证真诀》 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着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巢元方 C、陈无泽 D、吴又可 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 A、刘完素3、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 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气血 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 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 A、四时气候的变化 B、昼夜晨昏的变化 C、地理环境 D、社会环境 6、“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名称 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 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7、阴阳的概念是:() 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B、代表白昼和黑夜 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 A、寒与热 B、动与静 C、上升和外出 D、表与里 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 A、绝对的 B、相对的 C、统一的 D、平衡的 10、不属于阴的是:() A、晦晴的 B、内在的 C、静止的D轻清的 11、不属于阳的是:() A、明亮的 B、外在的 C、运动的 D、重浊的 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

() A、制约和消长 B、互根互用 C、相对平衡 D、相互转化 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 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 A、阴阳的对立制约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 D、阴阳的相互转化 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 A、阴阳相互制约 B、阴阳互根 C、阴阳相互转化 D、阴平阳秘 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 A、头面部 B、腰背部 C、腹部 D、体表 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 A、五脏 B、六腑 C、津液 D、血 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失调 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 A、阳虚则寒 B、阴胜则寒 C、阴虚则热 D、阳损及阴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C阴阳两虚D、重阴必阳 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 A、对立制约的 B、互根互用的 C、消长平衡的 D、可以转化的 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 A、阴的绝对亢盛 B、阳的绝对亢盛 C、阴虚而致阳亢 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 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 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 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中医阴阳学说与人体阴阳属性

中医阴阳学说与人体阴阳属性 中国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向背,后用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西周末年,人们从矛盾现象的观察中,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春秋末期的范蠡认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表达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思想。《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阴与阳的矛盾,且处在统一体中。 《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则,认为阴阳的相互交替作用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把阴阳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汉代以后,阴阳学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集前人成果,把阴阳消长说发展为“太虚本动”说,认为天地万物都在阴阳二者的不断交替变化中除旧更新,形成了比较彻底的矛盾发展观。 内容 阴阳被古代医家引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认识和探讨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并被赋予了特定的医学含义,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主要有如下内容: ①阴阳的对立制约。中医认为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既对立、又统一,制约和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就人体来说,阴阳相互对立制约关系处于相对平衡时,人体表现出健康状态。若因某些因素影响,导致这种关系失去平衡时,便会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 ②阴阳的依存互根。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就人体来说,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阴阳学说的概念基本内容中医学应用

阴阳学说的概念、基本内容、中医学应用: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德概括。 最初含义: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后变为:概括世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天星医考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天星医考 (四)阴阳消长 1、阴阳互为消长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 2、阴阳皆消皆长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天星医考 (五)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称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反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六)阴阳自合与平衡 阴阳自合,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趋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指导疾病的防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讲阴阳对立;二、阴阳互根。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排斥,而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阴阳对立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都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事物。阴阳互根在于让我们去认识分析事物的时候,能够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两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对立又统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第三点,叫阴阳消长。消长是指增减、盛衰、进退的意思。所谓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增减、盛衰、进退的变化。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呢?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就是阴与阳之间彼此消长。比如,在自然界,一年四季有阴阳变化的节律。冬至,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到了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春夏期间,阳多而阴少。秋冬,阴多而阳少。这四季的更迭、变化就反映出来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就是阴与阳之间在不断地进行增进、进退和发生盛衰的变化。阴阳消长反映了事物的数量的变化。自然界是如此,不仅是四季,那么昼夜也是如此。比如子时和午时,从子时到午时是阴消阳长;从午时到子时是阳消阴长。那么就是一天,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体现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它们不断地进行着阴阳消长的变化。就人体而言,也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人体阴阳消长的节律,有四时的阴阳,有昼夜的阴阳,它的阴阳变化要与昼夜

四时的阴阳相一致。也就是说,阴阳消长这样一个规律,自然界事物之间、阴阳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这样一个规律,那么人体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消长的规律。中医的阴阳学说,就是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人与天地之间阴阳消长的规律,来阐明生命运动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阴阳消长的意义。一、中医学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说明健康和疾病的问题。阴阳的消和长体现了中医学这个动态的观点,阴和阳它不是绝对的,它是运动的,出现了消和长这种规律。阴和阳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处于一个匀平状态。在哲学上称之为一、也称之为均,也称之为匀。在阴阳消长过程中,处于这种状态下,对事物,意味着处于正常状态;对人体,意味着处于健康状态,所以中医才讲“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张景岳说,“阴阳合和,命曰平人”。这个一、匀、均,是属于常态,属于生理状态,属于健康状态。中医所说的健康,用阴阳学说来解释,是指人机体内部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达到阴阳匀平的状态,机体与环境之间,通过消长的变化达到匀平状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处于阴阳匀平的状态,意味着健康,属于正常的生命过程。二、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疾病的运动规律。阴阳匀平属于常,而阴阳不匀平我们称之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有盛衰的变化,通常称之为偏、异、变,变、偏意味着阴阳消长的结果不能够使机体处于匀平状态,于是从健康状态转化为疾病状态。这就是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在我们医学上它的重要意义。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用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建立起通过动态量变这样一个观点去看待阴阳的运动,来看待事物和生命的运动变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第二节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体现出中华民族辩证思维的特殊精神。其哲理玄奥,反映着宇宙的图式。其影响且远且大,成为人们行为义理的准则。如当今博得世界赞叹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家理论和实战经验的总结,其将阴阳义理在军事行为中运用至极,已达到出神人化的境界。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 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1.阴阳的哲学含义: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气一物两体,分为阴阳。阴阳是气本身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属性,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阴和阳之间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阴阳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而且与天文、历算、医学\农学等具体学科相结合,—并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构成了阴阳的矛盾运动,成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与矛盾的区别:阴阳虽然含有对立统一的意思,但是它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为: (1)阴阳范畴的局限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对立都是矛盾。矛盾范畴,对于各对立面的性质,除了指出其对立统一外,不加任何其他限定。对立统一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因此,矛盾范畴适用于一切领域,是事物和现象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而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而且又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规定,属于一类具体的矛盾。阴阳是标志事物一定的趋向和性态特征的关系范畴。所以,阴阳尽管包罗万象,具有普遍性,但在无限的宇宙中,阴阳毕竟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矛盾形式,其内涵和外延比矛盾范围小很多,其适用范围有;定的限度,仅能对宇宙的事物和现象作一定程度的说明和概括,更不能用以说明社会现象。另外对于唯物辩证法来说,具体矛盾的双方,如有主有从,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则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阴阳学说认为,在相互依存的阴阳矛盾中,一般情况下阳为主导而阴为从属,即阳主阴从。在人体内部阴阳之中,强调以阳为本,阳气既固,阴必从之。“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若失常不固,人就折寿夭亡。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主张、“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乏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总之,阴阳学说对矛盾双方的性态作了具体限定,一方属阴,一方属阳,阳为主,阴为从。一般说来,这种主从关系是固定的,这也表现出阴阳学说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2)阴阳范畴的直观性: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建立在高度科学抽象的基础之上的,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而阴阳范畴,由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阴阳范畴还不可能超出直观的观察的广度和深度,不可能具有严格科学的表现形式,往往有一定的推测的成分。 2.阴阳的医学含义 阴阳范畴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基本的医学概念。在中医学中,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标示事物内在本质属性和性态特征的范踌,既标示两种对立特定的属性,如明与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08 讲 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 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第08 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讲阴阳对立;二、阴阳互根。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排斥,而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阴阳对立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事 物的时候都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事物。阴阳互根在于让我们去认识分析 事物的时候,能够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两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一分为二、 合二而一、对立又统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第三点,叫阴阳消长。消长是指增减、盛衰、进退 的意思。所谓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增减、盛衰、进退的变化。阴阳消长的规律 是什么呢?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就是阴与阳之间彼此消长。比如,在自然界,一 年四季有阴阳变化的节律。冬至,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到了夏至,阴气微上,阳气 微下。春夏期间,阳多而阴少。秋冬,阴多而阳少。这四季的更迭、变化就反映出来 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就是阴与阳之间在不断地进行增进、进退和发生盛衰的变化。 阴阳消长反映了事物的数量的变化。自然界是如此,不仅是四季,那么昼夜也是如此。比如子时和午时,从子时到午时是阴消阳长;从午时到子时是阳消阴长。那么就是一天,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体现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它们不断地进行着阴阳消 长的变化。就人体而言,也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人体阴阳消长的节律,有四时的阴阳,有昼夜的阴阳,它的阴阳变化要与昼夜四时的阴阳相一致。也就是说,阴阳消长这样 一个规律,自然界事物之间、阴阳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这样一个规律,那么人体也存 在着这样一个消长的规律。中医的阴阳学说,就是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人与天地 之间阴阳消长的规律,来阐明生命运动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阴阳消长的意义。一、中医学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说明健康和疾病的问题。阴阳的消和长体现了中医学这个动态的观点,阴和阳它不是 绝对的,它是运动的,出现了消和长这种规律。阴和阳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处于一个 匀平状态。在哲学上称之为一、也称之为均,也称之为匀。在阴阳消长过程中,处于 这种状态下,对事物,意味着处于正常状态;对人体,意味着处于健康状态,所以中 医才讲“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张景岳说,“阴阳合和,命曰平人”。这个一、匀、均,是属于常态,属于生理状态,属于健康状态。中医所说的健康,用阴阳学说来解释,是指人机体内部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达到阴阳匀平的状态,机体与环境之间, 通过消长的变化达到匀平状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处于阴阳匀平的状态, 意味着健康,属于正常的生命过程。二、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疾病的运动规律。阴阳匀平属于常,而阴阳不匀平我们称之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有盛衰的变化,通常 称之为偏、异、变,变、偏意味着阴阳消长的结果不能够使机体处于匀平状态,于是 从健康状态转化为疾病状态。这就是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在我们医学上它的重要意义。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07 讲 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

第07 讲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一) 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讲 了气一元论,讲了气的概念、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气一元论 在中国医学中的作用。这里面难点是气的概念。对于气的概念的理解:第一、中医学从哲学层次上强调,气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第)二、气有运动的属性;(第)三、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本 身一分为阴阳,分阴分阳,阴阳两端的对立统一运动;第四、气是 物质和功能的辩证统一。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气,这样一个哲学概念,与西方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从建立哲学气 的概念,是以云气、天气等气体为模型,从直观,逐渐从常识概念,经过长时间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而抽象出来哲学的物质概念——气;而西方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是以静态的固 体物质、固体模型为基础的。这两种不同的哲学体系所建立的物质 概念,它们的根据是不同,内涵是不同的。我们讲气的可侵入性、 渗透性、感应性,是西方哲学的物质概念所没有的。(气)是物质 又是运动,这一点,东西方哲学物质的概念是相同的。后面讲几点,西方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不存在的。西方哲学讲的物质就是物质,它 在抽象物质的概念里面,不包括物质和功能的辩证统一。而中国古 代哲学气的概念,它非常强调气的运动性,是从气的运动——升降 出入、气化、形气转化来考察世界的发生发展,考察生命的运动, 而不是从气的结构是怎样?这个结构怎样决定了世界的发生发展? 怎样决定了生命的运动过程?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别。所以 请同学们在学习中医学的气一元论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对气的概念 的理解。对气的概念,在高等教育的教材里面曾经有过:一、气是 物质,物质说;二、气是功能(,功能)说;三、气是功能和物质

英文版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Theory of Yin-Yang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具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势力,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The theory of yin-yang is a perspective and methodology originated in ancient China with the unity of opposites being its central premise. Yin-Yang is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two opposite aspects of things or phenomena which are interrelated in the natural worlds. Yin and yang represent not only the two inter-opposite things or forces, but also the two inter-opposite aspects existing within one object. 用阴阳来概括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对立事物或现象具有相关性和阴阳属性的规定性。Two requirements must be met when we describe the unity of opposites in terms of yin-yang: relativity,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pposites, and property stipulation, the rules defining the properties of Yin-Yang. 相关性是指这些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属于同一统一体中的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而不是毫不相干的。如水与火乃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和现象,两者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水性寒而下走,火性热而上炎,故水属阴,火属阳。实际上,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仅是抽象的属性概念,而非指互不相关的具体事物。Relativity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ings or phenomena must belong to the same unity and be inte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For example, water and fire are different states and phenomena of material existence in the nature. They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opposed. Water is cold in nature and flows downward while fire is hot and flames upward. So water pertains to yin and fire to yang. In fact, yin and yang in the theory are just an abstract conception of properties. They are not the actually uninterrelated objects themselves.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是指阴或阳不仅能概括事物或现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且还代表着这两个方面的一定属性。也就是说,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的两个方面,本身就具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属性。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或现象;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等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而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的阴阳属性是相对而言的,是由事物或现象的性质、位置、趋势等因素所决定的。The property stipulation means that yin or yang are used to both describe the two opposite aspects in the same unity and represent the certain properties of the two opposing aspects. It means the two naturally interrelated opposite aspects of an object or phenomenon have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their own: yang equal to that of activeness, progressiveness, and firmness and things or phenomena of these properties , and yin that of inactiveness, decline, and softness and things or phenomena of these properties. But the properties of yin and yang possessed by two opposing two aspects should not be defined arbitrarily or inverted randomly because of the properties’ relativity. They are determined by such factors as their nature, position, or tendencies.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运动变化乃是一切事物构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的对立统一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总纲。中医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生长、发展、变化、衰亡的根源。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yin-yang, everything in the natural world is made up of two opposing aspects - yin and yang, and the constant changes of their relations are the root caus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Unity of opposites i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ial world. TCM holds that yin-yang is both the fundamental law in the natural world

阴阳学说起源

第一节阴阳学说起源 中国术数起源几乎都和易经分不开,易经从无极不用讲到太极开始分为两仪,把宇宙世界与一切事务从两仪角度宏观论述。阴阳学说就是建立在易经两仪现象上,但也是在太极“一”这个概念内,这就有了事务总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关系,阴阳属性共体不可分割对应关系,一个事务变量函数关系也总是呈现对应的增减,阴阳特性不管是在宏观还是微观都体现一致,事物都可以区分阴阳属性。 第二节五行特性现象 五行学说仍然是很宏观论述世界,它的层面低于阴阳学说高于八卦,这就是为什么八卦在赋予基本属性时仍然需要赋予五行属性。五行元素只有简单的五个,【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五行最重要的关系是生与克、排斥与交融。 五行相生关系:金生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 五行相克关系:金克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五行排斥关系:金木互为排斥关系、水火互为排斥关系、土没有排斥关系。 五行交融关系:木土交融、木金交融、火金交融、火水交融、土水交融。 五行特性关系是自然法则所决定,宇宙空间一切莫不如此!怪乎用生辰进行命运预测有一定的准确性!这也是四柱预测的四道计算公式,四柱预测计算核心仅此而已! 第三节天干 五行是总论,还不能有效直接应用。关于天干是如何建立?历史上没有看到一个可以确信的说法!自然法则下层必须继承上层特性关系,就象子女继承父母遗传一样,五行也不例外要继承上层阴阳特性关系,现在我们就好理解十天干的起源和建立依据,五行是5乘阴阳2等于10,这就是十天干建立依据!也就是说五行也需分阴五行与阳五行,十天干由此而建立。这是乙阳先生对易学术数一大贡献!正本清源还五行学说本来面目。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计十个。 十天干从基本认识上首先把它当成符号,在没有赋予自然属性还不能使用。 第四节地支 地支起源和建立我们最为熟悉不过。地球绕日运转一周分十二个间段,就是十二地支起源因素,地球自转一周也可以划分十二个间段,同样在没有赋予自然属性时也只是符号。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计十二个。 第五节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对六十组天干地支的组合称谓,别称有“花甲”、六十花甲、六十甲子等等。“花甲”的排序是按照先写天干第一甲对照地支第一子开始,天干只有十个而地支是十二个,当天干写完后地支还剩下两个,这时天干就循环从甲开始在剩下的地支上写,地支写完也循环从子开始继续写,一直写到天干的最后一个字对应地支最后一个字癸亥,六十“甲子”就算写完。巧写花甲如下:两行竖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 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精、血、津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阴阳失调

关于“阴阳学说”的看法

自古以来,关于风水一说极为流行,但是始终被人们误解为封建迷信,其实仔细研究古代理论,在和今天的易理学相结合,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门极为深奥的科学。 阴和阳是互相对立又是相附相成,既矛盾对立,又互不能分开,是矛盾的对立体;没有阴,也就无所谓阳,犹如白天和黑夜一样。 传统上把白天和太阳视为阳,黑夜和月亮视为阴,把天视为阳,地为阴。地球和月亮是我们肉眼能看得见的两个星球而已,现在科技发达了,其他星球借助于天文望远镜也能看得见,这就说明了宇宙中不只是只有太阳和月亮这两个星球存在,也就证明了宇宙中还有许多我们未知的东西,正如这阳和阴一样,不理解的就不能一概而论,武断地说明这就是封建迷信。 科技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有理由证明,阴阳学说的科学的,而非如人们说的那样。太阳和月亮都按照一定的运行轨迹在运动,就行成了白天和黑夜,白天有太阳照射,晚上有月亮出没,人类祖先很聪明,很快就发现了其规律,制订了夏历,规定每年365天,每月按照大小月平均三十天。每月的十五前后月亮最圆最亮,这是地球上有了人类后就一直如此,而月亮和大海之间有存在着潮汐现象,妇女在每月都要经历一此月经,而每个人的月经时间又都互不相同,这其中一定隐藏着玄机,只是目前还无法解释而已,但是这是客观存在,谁都不会否认的。这个现象男人没有,也就是说男人是太阳,女人是月亮;男女的生殖器官就体现了阴阳关系,男人阳刚,肌肉发达,力气大,女人阴柔,皮肤细腻,力气小;就连生殖器男人都多一点,呈凸出状,女人少一些,呈凹陷状,男女一结合,刚好天衣无缝,阴阳交媾后就会诞生新的生命,这就是宇宙的阴阳理论,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由于阴阳具体表现在风水上的运用,始终无时无刻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所以风水理论的运用,能对后人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祖先风水好,可以福荫子孙之说。 自然界万物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我们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难以解释其中的奥妙和玄机。我以为每个人出生的时辰都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要不为什么同时出生的人长大后命运会不一样呢?绝对没有一个命运相同的人,就是恋生兄弟伙姐妹都不一样的,因为他们不可能同时出生的,他们在母亲的肚子里冥冥中已经安排好了顺序,尽管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或者半个时辰。当然肯定会有同一个时辰出生的,但是他们绝不会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而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和他们成长的环境有关。 常言说:人的命,天早定,胡思乱想不顶用。此言似乎有点悬,但是这并不是宿命论的观点,这也是科学的。可是还有一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此言不差,他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命运都会在不同的时辰里时时在变化,这变化于你出生的时辰有关,风水先生把人出生的时辰叫八字,我们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八字,谁也不例外。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阴阳学说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阴阳学说 一、A1 1、“阴胜则阳病”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对立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2、诊断疾病时以气息分阴阳,属阳者为 A、语声低微 B、语声无力 C、少言沉静 D语声高亢 E、低声懒言 3、人体形体组织按阴阳属性划分,属阴中之阳的是 A、皮 B、脉 C、肉 D筋 E、骨 4、昼夜分阴阳,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5、药味分阴阳,属阳是的 A、酸、苦、咸 B、辛、苦、咸 C、辛、甘、淡 D甘、淡、涩 E、甘、苦、淡 6、“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为消长 D平衡协调 E、互相转化 7、关于阴和阳的概念描述中,最确切的是 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 B、阴和阳即是矛盾 C、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

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 8、下列各项中,属于阴的是 A、脉象洪大 B、面色鲜明 C、迟脉 D脉象滑数 E、声高 9、“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阐述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消长 B、阴阳交感 C、阴阳转化 D阴阳对立 E、阴阳互根 10、所谓“独阴不生,独阳不长”说明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 C、阴阳交感互藏 D阴阳消长 E、以上皆非 11 、“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 A、阴虚

B、阳虚 C、阴盛 D阳盛 E、阴阳两虚 12、对阴阳偏衰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调整阴阳 13、对阴阳偏盛采用的治疗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调整阴阳 14、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损其有余 B、补其不足 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 E、调整阴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