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城建史考试重点大全..

中外城建史考试重点大全..

中外城建史考试重点大全..
中外城建史考试重点大全..

1.八街九陌:西汉长安城的道路系统,将城划分为11个区域,城内的路为街,城外的路为陌。

2.九六城制:城墙建筑方法为黄土夯筑,城的规模为南北9里70步,东西5里10步,呈长方形。所以采用九六的数字,以示尊贵。

3.二十四街:城内东西、南北方向大街各5条,宽度不等,相互交叉形成24段。

4.蕃坊:为照顾外国人的特殊要求而形成的集中居住地段,无明显界限,无任何防御设施,也有中国人居住,受中国行政当局管理,与后来的租界完全不同。

5.坊里:即为这种制度下的一种居住区建设形式

6.瓦子:宋代经济发展的产物,集中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等。市的雏形,是商业文化的集中点,常出现于城门口,寺庙,干道两侧。

7.厢:行政和治安管理的地区单位。

8.周礼制营建:以礼治思想进行城市形制建设的理念。核心思想既是社会等级和宗法关系。都、王城、诸侯城均须严格按照等级来建造,不得在面积、路宽、城门数目等方面与国都一致,各有各的标准和档次。

9.四水贯都:开封城内的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通过三套护城河相互贯通,利用河道将整个开封贯通。

10.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11.市肆:城市中专门用于交易的地方,规划建设的集市。

12.瓮城: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13.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14.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15.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特点:自发性建设

16.陵邑制:起源于汉高祖分布在渭河南北岸,不仅是陵墓更是7个城市区域的副中心,其组织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大片富户迁至此,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相当于今天中等城市的规模

17.平江图:平江图为宋代平江(今苏州城)城市地图。系南宋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明主持刻绘。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城市地图。此图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地图的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采取了平面与立面相结合的形式,兼顾了地图的平面精度和建筑物的立体效果。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和文化艺术的珍贵历史资料。

18.礼治营建制度(《考工记.匠人》:是城邑建设体制的基本制度,反映了城邑建设的体制是礼制营建制度的特定手段,是城邑规划布局的具体建设制度,反映了王城、诸候城、士大夫采邑在城市规模、城市道路、城市门阿之制上的等级关系。

19.人文生态学:是一门人文哲学与生态学相关领域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属于社会生态学范畴,它是研究人类生命优质化进程与生态系统关系的一门科学。 就是人怎么在生态系统里变发展的更好,生态系统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关系的东西。

20.大城市连绵区:还叫做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意思是在某一些城市密集地区,由于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作用的加强,城市的辐射范围不断向四周蔓延,都市区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出现了都市区连成一片的趋势,形成了连成一体的许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比如说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

21.邻里单位:居住区规划的一种理念。由美国建筑师佩里提出来的,用于解决当时城市工业及交通发展带来的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问题的一种手段,将城市交通从居住区中隔离出来,以城市道路作为界限划分出的专门用于居住用地,用地内配有满足思红要求的生活服务设施。现在的居住区规划基本上基于这一理念。

22.簇群城市:1954年欧洲“十次小组”在荷兰召开预备会时,英国建筑师史密森曾提出一种新的城市形态,称之为“簇群城市”。它是根据植物生长变化的规律而提出的一种新城市布局思想。他们设想把这种城市主干道设计成三叉形的道路系统,象征着植物“干茎”,使交通流量得以均匀分布。同时把城市“干茎”设计成自由弯曲的分叉系统,并且带有多触角地蔓延扩展的子系统,就象树枝分叉一样,也兼有蛛网状的连接。这样既可避免车流泛滥,也可有利于各区之间的区分与连接。他们预言,这种城市布局一方面能保持现代城市功能的需要,又能重新获得昔日传统城市的自然气息。同时,这种城市是不断生长变化的,也可使城市与建筑物的分布获得有机的组合。目前许多小区的规划设计与“簇群城市”规划思想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23.田园城市:是为了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置的城市,他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之一限度。城市周围要有永久性农田用地环绕,城市土

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24.带型城市:城市平面呈带状发展,基本理论应该是来源于索利亚玛塔的线性城市。城市各类用地沿着交通干线布局,纵向距离长,主要交通流量为纵向流向,横向距离短,与横向城市边缘接近,靠近自然,环境较好。

25.卫星城市:雷蒙-恩温于1922年出版的《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中正式提出卫星城市的概念。卫星城市系指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集聚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

26.郊区化: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激增,市区地价不断上涨,交通堵塞,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追求低密度、环境优美的独立住宅,和汽车的广泛使用,使得部分人流向市郊和城市外围移居。战后的美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

27.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美洲出现的以传统欧洲小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为基础,建立一种人口相对比较集中,限制小汽车使用和鼓励步行交通,具有积极城市生活和地区场所感的城市发展模式).

28.勒.诺特尔:是闻名世界的造园家,设计的杰作是维康宫和凡尔赛宫及巴黎城市改建的主持者,为巴黎城市发展的方向,指向无限深远的地方。

29.英华庭院:18世纪英国新型的浪漫主义风景园林,追求自然,变化,惊奇,隐藏,和田园情调,强调蛇形的曲线美,有意识的保存自然起伏的地形,同时受到中国传统的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方法的影响,也被称之为如画的园林。

30.希波丹姆:古希腊时期著名的规划建筑师,北陈为城市规划之父。它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仪器盘式道路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形式。城市的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城市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并按照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将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群,私宅地段(工匠、农民、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期规划代表作品有米利都城,普南城。

31.阐述有机疏散理论:简言之,从城市主体——人的行为入手.将其日常行为组织成“在活动中相互关联的功能性的集中点”,以使目前密集的城市得以必要和健康的疏散,是所谓“有机疏散”论的基本内容。

32.营寨城:罗马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中间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在道路交叉口建神庙。罗马营寨城的原型是派拉斯营地。典型是北非提姆加德城。

33.反磁力吸引中心:是英国在卫星城的发展建设中所探索的一种理论。认为每个城市都有一定的吸引范围,如果在该范围外建设城市就形成了另一种吸引。

34.雅典卫城: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2.希腊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35.圣地建筑群:1.利用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2.以神为构图中心。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4.公众场所。

36.场所:是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特定部分;特征:场所的占有性;场所的非空间性;场所的随机性;场所与空间的差异:空间是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具有抽象的概念。场所则强调物体或人对环境特定部分的占有,已满足人对场所的社会使用要求

1、城最初的定义是进行防御的实体,在中国古代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左传中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2、我国城郭之制起源于夏代的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早期城郭关系比较随意,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城在郭内,如江苏武进淹城、山东曲阜鲁城;城附之于郭之一角(城郭并置),如雁下都、齐临淄、韩故城;城郭分设,如赵邯郸。

3、乌尔城建于公元前约2000-2100年,成中间有其天体崇拜作用的山岳台,其同时使城市的公共中心,体现人性与神性的结合。 P11

4、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希波丹姆在希波战争之后将棋盘式道路网的规划结构加以理论阐述,并最先在米利都城的重建工作中加以应用。P28

5、公元前1世纪由奥尔梅客人建设的特奥迪瓦坎城的中心一组举行宗教仪式的纪念性建筑物构成,分布在一条2千米的大道两侧,主要建筑物有太阳神庙、月亮神庙、羽蛇神庙等。P19

6、印度中世纪的莫卧儿王朝在首都阿各大建造了杰出的建筑物泰姬玛哈尔陵墓被称为印度的珍珠。P70

7、日本战国时期,为了战争的需要,封建领主们建造了大量的供瞭望及防御的建筑天守阁P72

8、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李冲主持,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设由宇文恺主持,元大都的规划建设由刘秉忠主持。

9、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特别重要重视中轴线的建设,城市布局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明清北京城以一条长达7.5千米的中轴线构筑了由南到北的重要的节点有:永定门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殿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神武门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

10、被誉为欧洲的客厅的是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11、明清时期的票号业中心城市有平遥和太古,手工业中心城市景德镇,其城市布局特征与其城市性质是相适应的。

12、公元894年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模仿和学习,这其中包括城市建设的学习。日本以我国的唐长安成为样板建设了几代都城,如飞乌地区的藤原京、今京都地区的平安京、奈良地区的平城京。

13、拿破仑第三时期欧斯曼主持的巴黎改造工程,除继续以前的改造市容、装点帝都、拓宽道路、受到交通的工作之外,最主要的是完成了大十字干道和两个环形路。

14、华盛顿规划由郎方主持,他的规划思想和设计手法受到了巴黎的影响。

15、近代有许多思想家和学者进行了城市规划理论的探索,并付诸于实践。如给予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欧文提出了新协和村方案,并到美国展开了实践,傅立叶则把遵循共同社会理想的400户家庭集中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取名法兰斯泰尔,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

16、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提出了著名的《雅典宪章》,指出现代城市应该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1977年,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学者在秘鲁某印加文化遗址签署了著名的马丘比丘宪章,是继雅典宪章后又一个对世界城市规划产生深远影响的文件。

17、现代城市建设立法始于1848年英国颁布的公共卫生法

18、1929年国民党政府制定并公布的首都计划是我国较早的一次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

19、为了缓解城市过于集中而产生的矛盾,芬兰建筑师沙里宁于1918年提出著名的有机疏散理论

20、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在他的著作《正在消灭中的城市》中提出的广亩城市是他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的总结。

1.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各修建了那些广场?比较两个时期广场的不同点?

罗马共和时期的城市广场有:罗曼努姆广场

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广场有: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其中凯撒广场是从共和时期向帝国时期转化的时期建的。

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开放的不规则的空间。广场上的建筑强调自我特征,广场事先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真个广场是长时间陆续建成的,作为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活动中心而存在。广场是市民欢聚的公共活动场所。

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封闭的,规整的空间,事先经过统一的规划,在较短的时间建成的。整个广场强调轴线关系,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广场成为了皇帝们为个人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的纪念场地,皇帝的雕塑开始在广场上占据中央位置。广场以巨大的庙宇,华丽的柱廊来代表各代皇帝的业绩。尤其是图拉真广场,不仅采用轴线对称的方式,而且借鉴了东方的纵向的院落布置方式,通过一连串空间的纵横、大小、开间的变化,反映了用建筑艺术手法造成神秘威严的气氛来深化皇帝的设计思想。

2.阐述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特点?

早期的有佛罗伦萨的安农齐阿广场,规整,轴线对称,三面建筑物有宽大的敞廊,同时敞廊也统一,协调了周边建筑的风格。罗马市政广场:米开朗基罗对广场上人视觉感觉研究比较深,并采用错觉加强视觉感受,(入口的大台阶),元老院的主体突出采用底座等手法,地面铺地的向心性。威尼斯圣马克广场:历时几个世纪形成称为最精致的广场之一,首先它是多个空间,不同尺度的组合,形成渗通、联通的空间(如钟塔的设立);竖向空间和水平空间的对比,竖向钟塔和水平线条建筑对比;并能和海上岛屿中的小教堂形成呼应。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546年,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教堂上部形式较尖的穹窿,改变了传统半圆的样式,显得挺拔有力

3.希波丹姆模式

①探究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美,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一个或一个以上街区。街坊面积一般较小。

②把城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3种住

宅: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4.华盛顿朗方规划的城市布局主要特点?

①不发展或不布置重型、大型的工业建设项目,以保证环境的洁净。②保持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网;许多道路交叉点被设计成圆形、方形广场;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观富于变化。③卓有远见地规定了市中心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33.5米)。④建筑布置同广场、水池保持合理的空间尺度和比例。⑤绿地和公园较多,便于市民的游憩活动,并有利于净化城市环境。

5.简要论述L.柯布西埃的功能理性规划思想?

(1)城市中心地区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2)提高建筑密度解决拥挤问题(3)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和就业密度。(4)建立一个新型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铁路和人车分离的高架道路。

6.阐述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及理想城市方案?

《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设历史的总结,其中有城址选择,城市形态,建筑物选址都作了很多研究,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原则。

成就:1、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2、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3、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4、论述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7.阐述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城市改建特?

1.拓宽调直道路,改善公共设施与卫生条件

2.城市建设突破中世纪城市以宗教建筑为中心的束缚,大型的世俗性公共建筑取代教堂构成城市的主体,如:市政厅、行会建筑及其前面的城市广场占据了城市中心,成为主要景观。

3.城市的防务仍然是着重被强调的,在扩展的城市外缘普遍模仿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设计建造结构复杂的棱堡式的城墙。

4.强调运动感和景深(用轴线串联)

8.阐述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特点?

巴黎城市改建,建筑活动集中地表现路易十四和国家的强大,封闭广场用来彰显个人的丰功伟绩;凡尔赛有着强烈的轴线,对称的平面,十字形水渠以及用列树装饰的道路造成无限深远的透视,反映法国的王权、财富和人超越自然地思想。这个时期,无处不体现王权至上和唯理主义的思想。

9.阐述《雅典宪章》。

1.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的会议上形成2.主要内容:区域规划的观点;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功能;名胜古迹和古建筑的保护;城市规划要考虑三度空间,并主张通过法律保证规划实施。

10.阐述英国新城建设?

英国的新城建设按照规划建设的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1)1946-1954年以哈罗为代表的第一代新城。新城较多地体现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其特点是城市规划比较小,密度比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道路网为环路放射路组成;强调独立与平衡,但对经济问题考虑较少。(2)1955-1966年,以郎科恩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城。新城的特点是城市规模,功能分区弱化,密度有所提高,重视区域经济平衡,把新城作为经济发展点,通过建设发展点来重新分布区域人口,组织区域经济。(3)1967年以后,以密尔顿·凯恩斯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城。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基于区域和区域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反磁力吸引体系,企图在区域范围内进行全面的经济和社会规划,均衡地公布生产力和就业人口,以对抗现代大城市所产生的向心力。城市规模显著扩大,更注重自身经济发展,城市社会生活丰富,环境景观优美,管理高效,以成为区域内平衡分布生产力和人口的节点。

11.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

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

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

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

12.英国旧城改建?

1966年大火带来的机遇。克里斯多夫.仑的伦敦改建计划:

1.适应近代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2.古典主义+法国园林设计手法。

3.城市主轴线、广场序列、放射路。

4.宗教建筑弱化,城市经济职能强化。

5.失败:忽视现状、地形和土地所有制。

6.划时代的意义:资产阶级利益的反映。

成果:1.设置专门机构、制定建筑管理规定。2.有方形广场的建筑群——London Spuare。

3.开放贵族园林为公园。

4.里琴大街的整体风貌。

5.连接重要的公园(里琴公园、克莱森特公园)、道路交叉口的广场、立面形象。

13.巴黎改建的第三时期?

背景:法国国内国际铁路建成,巴黎成为欧洲最大的交通枢纽

目的:功能需要+装点帝都+军事防御

措施:1)完成巴黎大十字和两条环路的建设; 2)连续17年的道路建设(市中心和市区外围)

3)为美化城市面貌,对于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和建筑物顶坡度都有所规定;4)改建市中心大型公共建筑;5)重视城市绿化,修建大面积的公园;6)将巴黎市中心分散到几个区中心,适应了当时由于城市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分区要求;7)完善市政设施建设.

缺点:1)没有解决贫民窟问题 2)没有解决因国内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14.大伦敦发展总体规划:集中发展:反磁力吸引中心城市,城市发展长廊,观念反复(1)圈层式管制:圈层式由内到外划分了四层地域圈,即内圈、近郊圈、绿带圈与外圈。(2)同心圆:大伦敦的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采取放射路与同心环路直交的交通网。伦敦郡人均规划绿地面积大幅提高,重点绿化泰晤士河两岸。

城市规划布局特点:

1.单中心、同心圆、放射+环路、增加绿化;

2.伦敦郡48公里半径的四个圈层;内圈:降低建筑与人口密度、改善内城功能;近郊圈:良好居住地、补充绿化

8公里宽的;绿带圈:限制、运动场和农副基地;外圈:人口疏散地和工业企业。

巴黎地区总体规划:

(1)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安排工业和城市人口的分布。(2)改变向心城市结构,提倡平行带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廊带,保护巴黎旧城方针。(3)打破单一中心模式,树立区域发展的战略思路,区域快速公共交通的联系。

华盛顿地区2000年规划:

(1)放射长廊发展战略长廊串联若干生活区,长廊之间为楔形绿地和农业用地。(2)提倡公共交通,限制高速公路(3)限制市区人口增长。

华盛顿2000年规划:

a.朗方规划

1)借鉴欧洲八个城市,选择两条河的交叉处,北面地势较高用水方便处作为城市发展用地

2)设计以国会和白宫为中心,国会位于最高处,作为全城核心和焦点;3)以国会大厦为中心,设计一条通向托马克河的轴线,并连结白宫和法院,形成三角形放射布局,构成全城结构中心;4)方格型路网和放射路网结合,形成美丽的街道景观;5)大胆的人口预测

b.华盛顿2000年规划—放射长廊发展战略:1)以现有城市为中心,向外建6条放射交通线,即长廊形地带。沿长廊建居住区或卫星镇,长廊之间楔形绿地或农田;2)鼓励公共交通;3)限制建设高速公路;4)改造大部分地区;5)限制市区人口增长;6)就业机构集中在市中心

1.默写《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原文中关于城市规模、布局、空间关系、城市等级等方面的段落,并总结营国制度的基本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周礼.考工记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黄权至上的理念。

营国制度的所奠定的规划系统的主要内容是:

整体规划结构:以宫城为中心,宫城南北轴线作为主轴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围绕宫城对称布置。以礼治国的规划秩序。

形成经纬涂的道路:棋盘式道路,具有方位感。方格网的规划方法。

营国制度主要反映了城邑建设体制,提出了城邑建设体制的基本内容,即王城——都城——诸侯城建设的差异。反映了礼制营建建筑制度,依据爵位、尊卑而定。也反映了城邑规划控制高度,城邑规划布局制度以及具体建设制度。

2.为什么说唐长安城与宋汴梁城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建设的两个阶段?试分析原因?

唐长安城北据龙首源高地,向南低洼处展开。南为秦岭北为渭水,唐长安城为新建都城,由宇文凯规划设计。他的特点是:方正的平面轮廓,且规模巨大,历朝历代城市无法与其媲美,城内功能分区明确。多重城郭关系,有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宫城皇城关系密切,内外区别明确,防卫能力加强。宫城居中,且对称布局,受择中立宫思想的影响,宫城不再几何中心,但位于中轴线偏北段,对整个城市其控制作用,避免市民对皇城的干扰,严谨的做到沿中轴线对称,左祖右庙制,经纬涂式的道路关系,棋盘式道路,严格的里坊制度,集中市肆的制度。水系十分完善,城内有龙首渠,清明渠均与漕运相接。

宋汴梁城在原汴州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由州衙改宫城,州城改都城,由外包一圈罗城,内外三重城墙,城内道路系统以宫城为中心的辐射式路网和方格网结合的路网系统,大道正对各门,城内有四条干道,漕运十分发达。宫城居中心,稍微偏北。旧的市坊分区州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集中设市的历史时期几经结束。北宋末年车给布满繁华的街巷,形成了开放的多功能的街巷空间。专业性分行业的肆已经出现,基层商业网点随之出现,里坊制打破,不同阶级的人杂处,社会经济发达。

唐长安城是对以前城市建设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宋汴梁城则开创了新的一页,是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影响到以后各朝的城市建设。

3.简述中国近代城市的特点?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声开始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的特点。1.发展与进步:a.城市功能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古代城市单一中心展开市肆、闾里布置。而现代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布局变化,出现了工业区,出现了交通枢纽。资本主义商业街区和商业中心也出现了。b.城市公共生活多样化,城市商业中心出现。c.城市市肆建设有所改善。2.茅盾与落后 :a.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城镇分布不均匀性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沿海、沿河和矿产资源地城市发展迅速。 b.消费性和寄生性,主要依靠外国资本的输入 .c.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在城市中反映。主要以现在公共设施分配不均匀性,住宅建设不统一,商业布局不均衡性上等。

4.风水在中国古代被广泛应用于选址,从景观的角度来看,一个理想城址的风水模式应该包含哪些景观特征?

1.形成围合封闭的景观,群山环绕,自有洞天。形成远离尘寰的世外桃源,与中国道家的回归自然,佛家的出世哲学。陶渊明的乌托邦的社会理想及其美学观点已及士大夫的隐逸思想有密切关系。

2.形成中轴对称的景观,以主山——基址——案山——朝山为纵轴,以左肩右臂的青龙白虎山为两翼,以河流为横轴,形成左右对称的风景歌剧或非对称的均衡格局,这又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及礼教观念有一定的联系。使人工与自然相结合,体现秩序性,水系在其中丰富景观构图效果。

3.形成富于层次感的景观,主山后的少祖山,祖山。案山外的朝山,左肩右臂的青龙白虎山之外的护山,均构成重峦叠嶂的风景层次,赋予空间深度感。这种风水格局的追求在景观上正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山水构图上所提到的平远,深远,高远等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的画面效果。使周围景观有深度。

4,富于曲线美,动态美的景观,笔架式起伏的山,金带式弯曲的水。均富有如媚的曲折蜿蜒的动态之美打破了对称构图的严肃性。使风景画面更加流畅,生动,活泼。而水系,天际线,山脉又使得城市景观丰富。

5.简要说明隋唐东都洛阳城的城市平面特征?

隋唐时期采用两京制,由宇文恺规划设计,唐长安城中规中矩,而东都洛阳城则相对比较自由灵活,洛水从中穿过,皇城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宫城位于皇城北半部,地势稍高,这种宫城居高临下的局面也体现帝王权威的思想,城市轴线偏西,但若从更大的范围看则居中。轴线西为苑囿,东为贵族阶级。整个城市平面布局具有以下特征:

①宫城略近正方形,南北稍短,东西稍宽。②宫城对整个城市其控制作用,规划高于长安。

③城市建设与周边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④人工建设与自然的苑囿(以自然环境为主)作了统一整体的规划。⑤仍旧采用封闭里坊制和集中市制。⑥三个市的规划比较适于居住,考虑百姓,较长安好。

6.隋唐长安布局特点及影响?

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道路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

主要布局形制: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主要宫殿坐北朝南。宫城的南面是皇城。宫城、皇城居中偏北,被外城三面包围。这样市在南面。不使“宫殿与居民相参”。

水系与绿化:全城引水分东西二区。东面从浐河上游开渠分水,再分几个支流入城。城内街道两旁都有行道树,一般为槐树,皇城宫城内多为梧桐。

影响:国内:东都洛阳,宋汴梁直接受其影响,金中都仿汴梁,元大都仿金中都,间接受其影响

国外: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完全模仿长安

7.宋东京规划要点?

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成就: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 2)御街千步廊,景观好 3)街巷制代替坊里制 4)城市管理完善(福利院卫生设施,防御等)

影响1)改建而成,布局不是很方正,道路有一定的自发性 2)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有为一般市民服务的行业出现,商业街、夜市出现 3)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格路网,对后世影响很大

8.曹魏邺城规划特点及其意义?

曹魏邺城虽只是王城,不是全国性的都城,但它继往开来,在城市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按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1.平面布局:明确的功能分区,统治阶级与平民的隔离,继承了古代城与郭的区分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

2、道路布局:方格网、重要道路正对城门,中轴线的体现。

邺城规划的后世影响:明确的功能分区,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应用于城市。

9.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

答: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明代北京城:

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

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

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

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

清代北京城:

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

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

10明南京?

明南京城包括外城(防御性质)、应天府城、皇城三重

(1)继往开来,城池选址注重风水(规划形成);(2)不规则形都城的典型。宫城区布局方正,市肆区布局灵活自由(自发形成);(3)皇城区(行政中心区)、军营区、商业中心区。

11.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

1,我国城市发展和分布中心南移——发展上呈“南升北降”态势,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2,形成沿大运河和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3,东南沿海港市兴起,源于我国对外贸易扩大。4,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显著增多。5,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原因:政治因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状况;军事需要。

12.阐述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建设特点?

1,中轴线由局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的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2,宫城由多宫制演变成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北移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大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结构形态。3,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则的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4,市场位置从城北迁移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5,城市物质要素中,寺庙建筑尤其是佛寺建筑大量增加。

13.元大都都城建设的成功之处的主要特点?

1,继承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2,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园囿有机结合。3,完善的上、下水道。4,元大都的规划与建设有统一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得到执行与贯彻。

14.阐述清明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特点?

发展特点:1,城市数量和类型增多。2,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特点。3,众多小城镇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兴起。4,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进一步增强。5,边陲地区的城镇分布地域有了较大扩展。6,沿海大中港口城市停滞与衰落,地方小港口城市兴起与发展。7,北京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都城的位置。

建设特点:1,城市主体结构上礼制规划手法仍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2,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加,在城门外形成关厢的现象比较普遍,城市中商业会馆建筑显著增多。3城市普遍用砖修筑城垣,城市军事设施防御体系更加坚固与完善。4园林建设在一些城市中大量增加并达到相当水平。

15.概述我国古代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规律?

1,政治、军事是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后期城市功能趋向于多元化。2,城市的发展受到社会周期性危机演化的影响,呈波浪型曲线向前发展的轨迹。3,城市发展和分布不平衡,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逐渐分离(呈分离状态)。4,城市数量众多、规模宏大。5,大一统体系中城市的有限变化。

16.阐述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1,早期的耕作制度,2,传统的营建技法,3,特有的文化观念——天圆地方说和天人感应的思想,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相土、形胜与风水说。4,封建政治制度,5,社会经济形态。

17.和古代城市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1.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2.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

3.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

5.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不平衡发展加剧

6. 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

杂化7. 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的“开”而不“放”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8.城市型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

18.我国近代城市在职能方面、功能、结构方面,地域空间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职能方面: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城市型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

功能结构方面:工业区和交通站的出现;公共设施内容增多;市政公用设施发展;资本主义商业区和新的市中心出现地域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由过去的"开”而不“放”型向开放型转变,大多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

19.近代南京首都计划将城市用地分为哪几个功能区,并阐述中央政治区与商业选址考虑的因素?

共分为六大区: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及住宅区。

中央政治区:理由主要是:“盖其地处于山谷之间,在二陵之南,北峻而南广,有顺序开展之观,形胜天然,具神圣尊严之象”;“北部地面居高临下,俯瞰可尽全城,气象尊严,无逾此者”;“于国民思想上则有除旧更新之影响,查世界各国新建国都,多在城外荒郊之地……有鼎新革故之意”。军事上的理由:“紫金山峙立境北,形势险要,一建炮台,实具建瓴之势,军用工厂、机场实在其南,兵营又相接近,调遣灵活。”

商业区:拟布置在明故宫旧址。理由是符合城市向东发展方向,面积广大且地点适合,位于中央政治区和居民区之间,更重要的是“该地现价甚低,大半又属官有,一成为商业区域,地价必倍增加,政府收入因亦大进”。这实际含有土地投机的成分。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 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代表作《童蒙须知》 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

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13.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1952年11月幼儿教育处由原来的司属处调整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单位。 14.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规定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机构,在幼儿教育方面包括: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 15.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16.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17.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优劣取决于城邦是否具有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而天赋、习惯和理性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三条主要途径。

中国城建史考研试题分析及复习资料复习要点

中国城建史——历届考研试题分析与答案复习要点 一、历年考题整理: 1.中建史每年1道题,周礼考工记考过三次,重要的都城考过:汉长安,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宋东京;概念考过城郭,比较题考过唐宋比较。 2.按照时间顺序,比较重要的都城分别有:淹城,汉长安,曹魏邺城,隋唐长安,(东都洛阳),北宋东京,平江府,元大都,明清北京。其中没有考过又相对重要的是曹魏邺城。 3.书本第八章分类总结考过周礼的影响,近代史没有考察过。 4.历年考题几乎没有重复考察,只有周礼考工记连续考两年,再出现也是有可能的。 5.都城结合平面图,考试拿分。 1.宋东京规划要点(2007) 答: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2.汉长安建设的过程与规划要点(2006)

答:修建过程: 1. 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 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 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规划要点: 1. 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 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 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 4.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3.谈谈你对《周礼·考工记》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遵从,千古一致”的这一观点的看法。(2005) 答:《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因为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能体现出来的。北魏洛阳只有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则更多的体现出《城制》,如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而市却在宫南。元大都则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

中国建筑史重点

中外建筑史重点 中建史部分 1.名词解释集锦: 宇文恺&诫 宇文恺:隋代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于他手。 而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筑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之一。 诫:宋代人。长期在将作监任职。 成就:突出成就在于修编《营造法式》; 影响:详细记录当时的官式做法。使后人得以全面了解宋代官式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状况。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 时间:夏朝; 意义:至今为止发现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州桥 春建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37米。在技术与造型上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都料 唐代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 《营造法式》 解释:《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它是当时朝廷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众书中的一本,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由将作监诫所著,书中资料主要采自历来工匠经传可行之法的建筑技术书籍。 特点:①重在工程管理,疏于工程设计;②制定严密的模数制,确定“以材为祖”的设计原则,把一整材分制用文字确定下来;③功限定额的制度,达到十分细密的程度;④注重设计的灵活性; ⑤图文并茂。 里坊制 里坊制确立期:把全城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者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里,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令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时期的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完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在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坞壁阿以旺一颗印 坞壁: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完整版)外国城建史复习资料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 1.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 1)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2)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 4)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 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 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 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 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c.演变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 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 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 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 4.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 a.布局特点: 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b.典型城市:北非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 1)平面正方形 2)两条垂直干道成十字相交,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 3)城市道路网为方格形 4)城市有剧场、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 5)在主要道路起迄点和交叉处,有壮丽的凯旋门,它们之间有列柱街 5.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 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

河南城建学院《中外城建史》试题B答案

平顶山工学院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外城建史》试题B答案 供城市规划专业0513041/2 班使用 一、填空题(25分) 1、商城 2、汉朝 3、瓦子 4、秦 5、里弄 6、帝国主义共占城市 7、新巴比伦王国 8、帝国时期9、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10、田园城市、带形城市、广亩城市11、中心阁12、“功能城市”13、建筑十书14、盖迪斯 15、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 16、人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综合空间 17、适度的集中、均衡的分散 二、选择题(10分) CAACC AACBA 三、简答题(40分) 1、1)唐长安城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影响到城市布局。 长安城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原则,宫城、皇城居中在城市最北面,其它设施则按照封建礼制顺序布局。道路是规整的方格网状系统,有集中的市,市和坊都有封闭的坊墙。 2)宋东京城的布局主要立足点在促进商业的交易,所以城市总体的布局没有严格按照儒家思想的学说。除了皇城、宫城内部布局采取轴线布局,外城的布局比较自由,大街道一般都与商业结合,形成商业街,有集中的市,也有分散的商业街道,市和坊无坊墙。 2、答:城市的产生是在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后,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私有制,才出现了以交换产品的场所-市。所以早期的城市是从农业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与农业的关系很紧密,因此大部分城市都靠近河流。秦汉以后国内有统一的市场,商品流转数量大,商业的运输主要是靠自然水运条件,所以在通航河道的重要渡口或交汇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商业都会,因此这个时期城市的建设靠近河流主要是方便商业的运输。 3、城市的布局体现了明确的侵略意图,有的偏重于军事,有的偏重于商业贸易,有的偏重于交通运输;城市的布局体现了民族矛盾,中国居住区和外国居住区在建筑质量上,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绿地标准,公用设施水平上有显著差别;城市的布局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密集的道路网,众多的临界街坊,反映了资本主义城市以营利为目的的特征。 4、雅典卫城建立在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上,用乱石在四周砌成挡土墙形成的大平台,山势险要,只有西面有个上下的通道。卫市的主要建筑是供奉城邦保护神雅典娜的帕提农神庙。卫城建筑的布局不是刻板简单的轴线关系,而是按照人们祭祀是行走的路线设计的,利用地形,把最好的角度展现给人们,使没段路程展现给人们面前的都是不同的建筑优美景象。 5、圣马可广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达到统一和谐的情调。大广场与靠海的小广场通过钟塔过渡,靠海的大广场和靠海的小广场用用台阶和一对狮子雕像进行过渡。同时广场四周建筑底层采用外廊式做法,使广场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有个过渡。在艺术处理方面,高耸的直塔作为竖直线条,与周围这些建筑物众多的水平线条形成对比。总之,圣马可广场运用了不同空间的互迭手法,视觉上采用相似、对比的手法,使得建筑群体的组合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高峰。 6、1)、进步性:提出了通过限制大城市规模来控制大城市恶性膨胀问题;通过在大城市中布置大面积的绿化带来改变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中心设置公共活动场所,满足人们室外活动的需要;工业区,铁路干线放在城市边缘地带,避免干扰城市。 2)、霍华德没有认清资本主义社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本质,资产阶级不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毫无利润可赚的绿化设施和公共活动场地,更不会对城市人口进行疏散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1341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 48/2(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一、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2、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3、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4、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5、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6、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中国建筑史部分(26学时) 第1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及发展概况(4学时) 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知识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为主,一脉相承;宫式建筑为典型,等级森严;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全民审美素质”等风格特征。 1.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知识点: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封建社会建筑。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首先,我今天跟汪哥交流了一下,他说,你们最好不要都抄这一份答案,最好自己改改,要不都一样的话,分数都不给你们很高,恩,大家好自为之吧。。。。还有这些资料基本上可以了,汪哥说,把这份资料背下来就可以了,觉得还不够详细的,你们自己去问汪哥要卷子吧。。。 一、名词解释4×5(分) 1、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内城、厥城。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2、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3、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4、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内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特点:自发性建设 5、雅典卫城: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2.希腊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6、圣地建筑群:1.利用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2.以神为构图中心。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4.公众场所。 7、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建设时没有统一的规划,路网不规则。战后重建时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他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形式为: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8、罗马营寨城:

建筑史重点

外国建筑史 第一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 1 古埃及建筑史有四个主要时期: (1)古王国时期 玛斯塔巴---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金字塔多层金字塔---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方锥形金字塔---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 (2)中王国时期 峡谷里凿石窟: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3)新王国时期 太阳神庙:卡纳克和鲁克索的阿蒙神庙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面前 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内部的,是大 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仪式的神秘 性相适应. (4)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山岳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乌尔的山岳台,生土 夯筑,第一层为黑色,象征冥界,第二层为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两河流域为青色,象征天堂,第四层为白色,象征明月. 饰面技术:陶钉 琉璃砖---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萨艮二世王宫 伊朗高原:波斯---帕塞玻里斯---仪典中心,帝国的象征 第二篇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古典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先后以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锡尼为中心 克里特:克诺索斯宫殿---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费斯特宫殿 迈锡尼:狮子门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1 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2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的特色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 (1)比例粗壮,开间较小(1)比例细长,开间较宽 (2)檐部较厚重(2)檐部较轻 (3)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3)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外廊上举(4)柱身凹槽的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个(4)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5)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性 (5)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6)柱子的收分卷杀不很明显 (6)柱子收分卷杀较明显(7)使用多种复合的曲面的线脚,线脚上串着(7)线脚很少,偶或有之,也是方线脚雕饰,最重要的母题是盾剑饰、桂叶和忍(8)台基是三层朴素的台阶,而且中央高、冬草叶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外设计史考试重点 中国史 1.制陶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2.彩陶以绚烂的色彩和精美的装饰取胜,称之为“彩陶文化”;黑陶以简洁优美的造型见长,称之为“黑陶文化” 3.原始彩陶种类:半坡型、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这五大类。 4.黑陶“昙花一现”原因主要: 一、陶器的过度薄制违反了陶土的性能。 二、结构的不合理。 三、器物过分追求表面光泽,往往妨碍附件的牢实 四、器物壁体过薄、器鋬过细,难以负荷溶液的重量 五、划纹方法不易掌握得当,等等。 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论述器物设计与工艺的专门著作,记载了各种手工艺的分工情况,提出了朴素的设计观 6.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古代设计史上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商代后期作品。 7.商代青铜器是重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周代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8.金银错: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产生了坚硬而锐利的工具,从而可以对青铜器进行更加细致的加工。它可在青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

发丝,也可以刻出阴文后,镶嵌红铜或金银细丝,再用错石(细岩石)磨错平滑。这种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技术的一种新创造。 9.玉璜形状:半圆形和窄弧型 10.秦陵铜马车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形体巨大、保存完整的铜铸马车。 11.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铜塑。(阅读P31第三段“除此之外”) 12.六朝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瓷器时代。 13.六朝青瓷,最具时代特色的是“莲花纹”和“忍冬纹(通称卷草)”。(详见P40) 14.莲花纹和忍冬纹在六朝的出现并非偶然。它预示着装饰设计视野的拓宽,这是古代设计在装饰题材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15.六朝漆器“夹纻像”的制法,就是以麻布粘贴在其他木、石、土的胎骨上,用胶漆做外壳的造像法。 16.越窑青瓷“似玉”“类冰”;唐代邢瓷“类银类雪”。 17.唐三彩艺术特点(详见P44 - P45)。 18.唐代漆器在设计和制作方面,既有发展也有创新。漆器新品种——雕漆。 19.缂丝(详见P58 - P59)“通经断纬” 20.戗金是宋代新创的一种装饰技法。 21.犀皮漆器(宋代独创),表面光滑,花纹由不同颜色的漆层构成。斑纹天然流动,色泽灿然,非常美观。

中外建筑史的重点

1四大文明是指? 古埃及、古中东、古中国、古印度 2原始人的建筑类型分哪两类?为什么? 居住建筑------为自己和族人提供住所 巨石建筑------为信仰的神秘力量和先人提供膜拜祭祀的场所 3引起建筑变化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国家形态的变化 4主流建筑的三个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一性 5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以及建筑成就? 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雕塑艺术的日臻完善;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具有了协助、组织能力;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色彩轴测图) 建筑成就:开创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产生最早的住宅、府邸(阿玛纳)、宫殿(阿玛纳)、庙宇、城市(卡宏城)陵墓等类型的建筑;建成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创造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提高巨石建筑水平 6金字塔的艺术构思是什么? 埃及人迷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保住尸体,三千年后可以重生 7两河流域的文明是指哪2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8两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对建筑的影响?两河流域建筑的代表作是什么?影响:①建材:土---日晒瓦,牢固耐久,怕水,雨水入墙倒塌成土堆② 常年多下暴雨:须防水、牢固措施③盛产石油:多用沥青保护墙面;木材和石材较少 代表作:乌尔山岳台 9爱琴文化的建筑分哪两部分?各自的风格是什么? 迈锡尼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克里特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10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多立克: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爱奥尼: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科林斯: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11雅典卫城的建造目的以及组成部分,空间特色。

中外城建史复习要点

城与廓: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城为贵族王宫,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廓主要是工商业者、平民、农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商市的集中地。城是保护国君的。郭是看管人民的。也就是说,城是国君所住的地方,也称子城、城、厥城。郭是外城,人民住的地方。 城与市: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而且,城市的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城市代表这种居民点产生的时代,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同时也指这时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开,而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 里坊制:春秋至汉,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闾里制:汉代实行闾里制,25家为一闾,闾里的街道称闾巷,每个闾里用高墙将数十百家围在一个方正的院里。院里四面或两面有门,叫里门。门巷修直,闾里设里正管理,早晚定时启闭里门。 厢坊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迅速,而城市部用地不足,于是沿城门外道路形成新的发展带,起初这些发展带并无城垣,随后为了便于统治阶级的管理,便修筑城垣加以包围。特点:自发性建设 雅典卫城: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1.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2.希腊战争后历经40年建造叫“卫城”实为圣地建筑群和平民公众活动地。 3.祭奠守护神——雅典娜女神。 4.陡峭山地建筑群、按行进路线视线来设计、建筑类型多样。 5.体现希腊民主政治的进步,平民对现实生活的讴歌、和城邦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圣地建筑群:1.利用复杂的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2.以神为构图中心。3.贵族寡头专政时期的产物。4.公众场所。 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建设时没有统一的规划,路网不规则。战后重建时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他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建设的主要的形式为: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罗马营寨城: 公元前300年,罗马人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沿岸。在被征服的地方建造了大量的营地,把它作为城堡的模式,逐渐演变成了营寨城。它的形式主要为: 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中建史大题提纲 1、我国城市产生的时期、基础及其条件 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 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 (2)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出现 (3)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组成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4)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5)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2、中国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其形成评判的标准 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 评断我国早期城市形成的标准: (1)城市需要有一定的规模; (2)需要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宫殿庙宇等行使政治文化职能); (3)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城市经济中心职能); (4)要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给水、排水、城墙、壕沟); (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包括列国王城平面图) 1、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形制多不规整。 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丰富多样。城廓分工明确,城是政治中心,廓是 经济中心。 3、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管子》) 4、列国都城一般由大小城组合,并有多种组合方式 齐临淄——小城在大城一角 鲁国曲阜——内外两重 燕大都——大小城并联 赵邯郸——大小城相隔一定距离 4、宋代都城东京规划特点 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了望亭。 5、汉代长安城建设及其规划要点。 修建过程: 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 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 章宫。 规划要点: 1.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中外城建史试卷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平顶山工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外城建史》试题(A ) 本套试卷共 3 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 、 等。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出自 。 3、城市是伴随着 和 而产生的。 4、我国最早形成集中的市在 朝代。 5、宋代平江府有三套城,他们分别是: 、 。 6、北宋东京的改建诏书是由 发布实施的。 7、古埃及人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对死后的栖身之地都比较看重,所以大多数城市附近 都有座 。 8、古希腊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 是古希腊文化和城市建设全盛时期。 9、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 10、古代中国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古罗马城市中心主要设施 是 ;阿拉伯国家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 11、罗马市政广场 的作品。 12、在古代西亚和波斯城市中,由各种城市设施---商业、作坊、仓库、衙署、 庙宇等共同组成的城市中心我们称为 。 13、最早提出区域规划思想的是 。 14、中世纪西欧城市大致上有三种类型: 、 、 。 15、西汉都城长安城市建设最突出的特点是 。 16、“工业城市”最独特的贡献在于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重要贸易港口城市有( ) A 长安 B 武汉 C 明州 D 上海 2、印度昌迪加尔城是( )作品 A 米开朗琪罗 B 柯布西埃 C 密斯凡德罗 D 翁温和帕 3、下列那些构筑物不属于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 ) A 马面 B 角楼 C 翼城 D 钟鼓楼 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在( )时期改建的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巴洛克时期 C 、法国古典运动时期 5、中国近代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有( ) A 、武汉 B 、汉口 C 、无锡 D 、青岛 6、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天下四聚”( ) A 、汉口 B 、北京 C 、苏州 D 、武昌 7、中国近代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集中的城市是( ) A 、南通 B 、济南 C 、嘉庆 D 无锡 8、最早使用砖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巴比仑 D 、古希腊 9、不属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建设的特征的是( ) A 、 市中心设置广场 B 、密集的道路网 C 、采用大量环状放射性道路 D 、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 10、、被拿破仑誉为 “欧洲最美丽的客厅”的广场是( ) A 、罗马市政广场 B 、圣马可广场 C 、波波罗广场 D 、巴黎 星形广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我国古代曹魏邺城的规划的特点 ☆ ☆ 密 封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

《中外建筑史》习题集 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湖居C.巢居D.蜂居 2.西安半坡遗址是原始社会中国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巢居C.湖居D.蜂巢居 3.印度、巴比伦和罗马人热衷于(),这种自撑式弧形结构使得建筑在跨度和高度上不断增加。 A.拱券B.梁架C.湖居D.蜂居 4.原始人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堆起象征永恒的(),形成了最初的墓葬。 A.穴居B.巢居C.湖居D.石台 二、多项选择题 1.《易·系辞》中的“昔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指的是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 A.湖居B.巢居C.穴居D.帐篷 2.原始社会居住建筑了常见类型有()。 A.穴居B.巢居C.石环D.湖居 3.原始巨石建筑的形式有()。 A.石柱B.列石C.石环D.石台 4.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架形式是()。 A.抬梁B.穿斗C.石环D.石台 三、填空题 1.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和。 2.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3.原始社会纪念性的石柱、列石、石环、石台一般规模巨大,称为 。

4.英国的石环可以称为原始神庙的雏形。 5.马耳他岛上有许多史前庙宇,它们通常由两个小庙和组成。6.法国的巨石建筑之高大令人惊叹,其中最大的一个整石柱直径4.28米,高19.2米,重达260吨。 四、名词解释 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 答案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A 3. A 4. 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D 3.ABCD 4.AB 三、填空题 1.梁架拱券2.功能3.巨石建筑4.索尔兹伯里 5.圆形前院6.布列塔尼 四、名词解释 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 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高5米、直径约32米,当中有5座门状的石塔。据推测,石环中的石杆与石门的排列形状与间距,与在每年主要节日中太阳与月亮起落时所投的影有关。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日出时,最高的一座门状石塔的横梁就变成太阳的祭台,因此,它可算是神庙的雏形。 第二章中西建筑艺术总体特征的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其中“左祖右社”是指()。 A.城市平面呈正方形B.宫殿要中轴线对称C.城市平面边长九里D.宫殿的左边(东)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禝 2.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中国城建史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中国城建史复习资料

1、试述我国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包括产生的时期、基础及产生的条件)?或我国城市产生的条件。(1-4 四选一) 版本一。 (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 (2)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出现 (3)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组成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4)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5)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版本二。 (1).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不断的提高,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也就产生了私有制(直接原因),需要建设具有防卫性质的城廓沟池,这就使原始公社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慢慢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2).“市”或“市井”的产生。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就需要交换,随着交易数量及范围的增大,就产生了固定的场所,即“市”。也就是最初的城市型的居民点。 (3).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区分出来。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4).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5).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 (6).频繁的战争也是促成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7).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2、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点的居住形式及特点(1-4 四选一) 穴居:凿穴而居;上古穴居而野处发展: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巢居: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发展:巢居-干阑式建筑 特点:位置:较高的向阳山坡上,靠近河流 规模:成群密集的房屋,居住形式多以穴居为主 分区:住区、墓区、生产区 3、原始居民点的特点(1-4 四选一) 选址原则:(1)择高而居,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 (2)临近自然水源,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 (3)村落周围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或小盆 布局特征:(1)规模普遍较大。原始的居民点都是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一般规模较大。

中外城建史2 (1)

《中外城建史》模拟1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我国古代的瓦最早出现在时期。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出自 3、我国最早的居住单位是 4、我国最早形成集中的市在朝代 5、宋代平江府有三套城,他们分别是:、 。 6我国最早的石刻城市平面图是 7、古埃及人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对死后的栖身之地都比较看重,所以大多数城市附近都有 座 8、古希腊大致经历四个时期,其中是古希腊文化和城市建设全盛时期。 9、古罗马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表现在。 10、古代中国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古罗马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阿拉伯国家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中世纪西欧城市中心主要设施是。 11、罗马市政广场的作品。 12、在古代西亚和波斯城市中,由各种城市设施---商业、作坊、仓库、衙署、庙宇等共同 组成的城市中心我们称为 13、最早提出区域规划思想的是 14、中世纪西欧城市大致上有三种类型:、、 。 15、雅典宪章的主旨思想是 (本题2分)。 16、工业城”最独特的贡献在于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瓦子出现在中国的什么朝代( BBDBA DDBAB ) A西周B北宋C元朝D明朝 2、印度昌迪加尔城是()作品 A米开朗琪罗B柯布西埃C密斯凡德罗D翁温和帕 3、下列那些构筑物不属于中国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 A马面 B角楼 C翼城 D钟鼓楼 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在()时期改建的 A、文艺复兴运动 B、巴洛克时期 C、法国古典运动时期 5、我国唐代边远地区把马面用做仓库用途的城市是() A、统万城 B、高昌城 C、交河城 D、北庭城 6、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镇() A、汉口 B、佛山 C、朱仙 D、武昌 7、中国近代时期,民族资产阶级集中的城市是() A、南通 B、济南 C、嘉庆 D无锡 8、最早使用砖作为建筑材料的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仑 D、古希腊 9、不属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建设的特征的是() A、市中心设置广场 B、密集的道路网 C、采用大量环状放射性道路 D、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建筑史试题来源:考试大 2007/9/21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 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建筑史试题 课程代码:06216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雅典卫城的建筑群是古希腊柱式的典范,其中帕提农神庙代表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而伊瑞克提翁神庙则是古典盛期____________柱式的代表。 2.希腊化时期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是位于雅典的____________,它也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 3.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王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它的大门立面石板墙裙以象征着睿智和健壮的____________作为浮雕题材,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 4.大大促进古罗马券拱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______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活性火山灰。 5.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是世界上保存得比较好的一所____________建筑风格的宫殿,它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分别叫做拓榴院和狮子院。 6.文艺复兴建筑史,以____________标志着开始。 7.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在建业建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为江南佛教建筑之肇始。 8.我国古代城市中城与郭名称不一,或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为了加强防御,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城门,形成____________。 9.唐宋的造屋模数采用____________。明清采用____________,无斗拱的建筑以檐柱直径为模数。 10.宋《营造法式》中记述的建筑平面分槽形式有:____________、分心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古埃及太阳神庙的特点的是() A.是自然神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 B.建筑上布满彩色的阴刻浮雕作为装饰 C.有一条明显的纵轴线 D.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屋顶逐层降低,地面逐层升高

城建史复习

城建史复习资料 一、古代城市的产生 1、远古聚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 1)基本特征: 1分布区域:西起川陕宁,东抵浙鲁,北至蒙辽,南达云贵两广 2聚居环境:天然洞穴 近水:湖滨、河谷、海岸方便渔猎 居丘:防止洪水淹浸,洞穴口部一般距水面10~100米(多为20~60米) 避风:避开冬季主导方向,洞口一般为南向 通风:洞穴较浅,或生活在洞穴前部 2)影响因素: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2、初期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与聚落的差异 3、“城”与“市”结合的历史意义: “城”的文字内涵——“土地”+“鼎”+“戟”。从“大同”到“小康”,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从而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各易其退,各得其所。”当具有了防御功能的“城”与专司商品交换的“市”结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最早的意义较为完整的“城市”。 二、奴隶制社会的城市 1、我国古代“天圆地方”思想以及“四象”方位的源流 2、“井田制”的特征及其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 1)“井田制”的特征:《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 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以八户农家为单位而集体配授农地,将土地分为井字形的九个单位,每单位百亩,中间位公田,周围是私田。 2)对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影响: 3、《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图标并简述其形制与布局特点1)《营国制度》中关于都城营建的主要内容: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天子之城的规模是长宽各为九里的正方形大城,每边各开三座城门,城中有九条南北向和东西向的干道与城门相通。每条干道的宽度可以容纳九辆马车并排行驶(轨宽八尺)。王宫在城的中央,宫的前面是朝,后面是市。左面是宗庙,右面是社稷。每个“朝”和每个“市”的大小约为百步见方。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同济大学-外国城建史简答部分真题答案

外国城建史——知识要点(古代中古) 第一篇古代的城市 1.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 1)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 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2)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 4)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 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 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 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 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 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 区。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c.演变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 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 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 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 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 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 4.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 a.布局特点: 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b.典型城市:北非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 1)平面正方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