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18精编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

追问:比较一下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

如果大部分学生选择最后一种方法,教师要提问简便在哪里。

(3)试一试。

①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前两题:

24×10= 20×10=

学生口答,说说口算的方法。

要求:请大家各自出一道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题来考考其他同学。

学生出题,教师板书:()×10=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总结出两位数乘十的口算方法吗?

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十,只要在这个数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得到积。

②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第三小题。

让学生与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汇报: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X|k | B | 1 . c|O |m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两个0就是600。

提问:为什么要加两个0?

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即可。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第2页例2。

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

师:根据称出的结果,你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30千克。

追问:你会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约收获蒜头多少千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馈,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导: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这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追问:你想怎么估算?

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这三组题有什么特点?上下两题的答案一样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多一个0,那么积也应该多添一个0。

2.完成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重点说说“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表格,指名说说想法,再进行计算。

最后集体反馈,交流分析、思考的过程,同学之间相互评价、补充。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7×8+3= 6×6+4= 5×9+7=

2.用竖式计算。

23×3= 21×2= 32×4=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里就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3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2箱迷你南瓜,每箱24个)

追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共多少个?)

(2)估算。

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回答预设:

方法一:把24看成20,20×12=240(个)

方法二:把24看成25,12看成10,25×10=250(个)

方法三:把24看成20,12看成10,20×10=200(个)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估算的结果接近正确答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小组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做补充。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并请学生说说列式的理由。

方法一:6个2箱是12箱,每箱24个,先算2箱是48个,再算6个48是288个。

列式:24×2=48(个) 48×6=288(个)

方法二:将12箱拆分成2箱和10箱,每箱24个,先算2箱,2乘24得48个,再算10箱,10乘24是240个,相加是288个。(重点理解方法二)

列式:2×24=48(个) 10×24=240(个)

48+240=288(个)

……

探究笔算方法。

明确: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师指出:在把两个所得的乘积相加时,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

教师板书: 2 4

× 1 2

4 8

2 4

2 8 8

(4)归纳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字,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教学“试一试”。

引导:怎样检验我们算得对不对?

(调换24和12的位置相乘)

学生尝试计算12×24,指名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并提问:第二步2乘12,末尾的4和什么位对齐,为什么?

强调:计算的结果是288,说明我们前面的计算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用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第二步乘得的积的书写位置,计算要正确)

2.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汇报。

3.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4.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

5.完成教材第5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42×4= 72×7= 28×3=

56×2= 47×4= 74×3=

2.用竖式计算。

13×12= 22×33=

要求学生计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3.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5页例4。X k B 1 . c o m

提问:每箱迷你南瓜24个,53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指导学生列出:24×53。

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是求53个24是多少)

2.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用已经掌握的算法试着算一算,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的问题?你准备怎样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

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

出示算式进行讲评:

24×53=

2 4

× 5 3

7 2

师:这里的72是哪个数乘哪个数的积?(3×24)用另一个乘数个位上的3乘24,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接下来应该怎么算?(用十位上的5去乘24)所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哪一位对齐?(十位)最后怎么算?(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学生尝试笔算,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如果这个学生计算有问题,就多请几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判断谁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并帮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分析是哪一步出了问题。

3.归纳小结。

师:看来通过同学们的努力,都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了,你觉得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

(2)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的数相加。

提醒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后,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4.检验算式。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方法来验算24×53。(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53×24=1272。

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每组对应完成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说说计算步骤。

教师巡视时注意发现典型错例,指名上台板演,并让学生判断板演的答案是否正确。

学生判断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题按错误的原因分成几类,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这样分的理由以及防止错误的方法。

2.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反思:计算中有没有错误?前面分析的一些防止错误的方法在这里的计算中是否得到了运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3.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并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最后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名读出商品的价格及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汇报。

汇报:花最少的钱选择便宜的衣服,列式:25×48=1200(元);花最多的钱选择贵的衣服,列式:25×64=1600(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一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题。

出事题目,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说出得数。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2题。

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乘得的结果和哪一位对齐及进位。

导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提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先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让学生列式计算,最后全班共同订正。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读题并理解题意。

要求学生先估计哪种球的销售额最高,再算出每种球的总价,比一比,填一填。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和实际的计算结果。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6题。

让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上方;再竖式计算,用估算检验竖式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指名汇报,要求学生将错题改正在习题旁,并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要求卡车超载了没有,需要先求什么?(货物的总重量)

让学生估一估,并说说理由。

说明:超载意味着货物的总重量大于卡车的载重。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8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

估算:租5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估算5辆车能坐多少人,即5×48,把48看成50,大约是250人,不够)

提问:至少要租多少辆这样的客车?这里的“至少”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出示图片,使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小组讨论:

(1)付出4000元,找回一些说明了什么?

(2)估计哪一种砖比较合适,为什么?

(3)实际用了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让学生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30=900,大约是900)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算出32×30的积呢?(口算或笔算)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2.优化算法。

(1)谈话:计算32×30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小结:做计算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动脑筋选择简单便捷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得出:第二种。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让做错题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先让学生观察,再判断,并说说对错。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4.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两步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积累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灵活组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购物的经验吗?这节课我们跟随小明的脚步,到商场去走一走,看看他在购物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模拟商场的场景图,学生根据课件给出的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出示:一个乒乓球2元,一袋5个,小明买了一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一共要多少元?列式为:2×5=10(元)

课件出示:每袋乒乓球5个,有6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6袋一共有多少个?列式为:5×6=30(个)

2.同学们帮小明解决了很多他在商场里遇到的问题,你瞧,商场里迎来了大客户,这是体育课的王老师,他想为学校添置一些体育用品。

课件出示: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王老师买了6袋乒乓球。那么他需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1.组织探究:你能帮王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可以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

提问: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解决办法?

各小组自由汇报,教师边听边板书,指名学生表述自己所列式子的意义。

方法一:5×6=30(个) 30×2=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一根据“有6袋乒乓球”和“每袋5个”,先算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再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算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二:2×5=10(元) 10×6=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二根据“乒乓球每个2元”和“每袋5个”,先算每袋乒乓球多少元;再根据“有6袋乒乓球”,算出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2×6=12(元) 12×5=60(元)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白:方法三先算假设每袋1个的情况下,6袋乒乓球多少元,再算每袋5个一共要多少元。

(方法三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明列式的理由,如果学生只列式但说不出理由,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由于算法比较难理解,建议不要用这种方法)

3.归纳反思。

(1)提问:你用的是哪种方法?方法一还是方法二?结果怎么样?

虽然方法一和方法二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互相交换方法进行检

验。

(2)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归纳: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读题,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也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算得是否正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算出什么,怎样算。

2.完成教材第12页“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每层有5个教室,每个教室放6盆花,这幢教学楼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师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放了多少盆花”是指这幢教学楼的所有教室一共要放多少盆花?

(1)提问:哪些信息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先求什么?

(2)追问: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教室,也可以先算出每层教室需要放多少盆花)

(3)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讲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练习二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体会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0×20 300×8 10×70 50×80

70×50 63×10 9×200 400×6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随机抽取几题指名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根据13×2=26,快速说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130×2 13×200 130×20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板演,说说计算方法,展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及得数。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5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提问: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学生计算,集体交流算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提问:你能找出有联系的条件吗?想想它们能算什么?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评讲时展示不同的解题方法,并指明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懂图意。

提问:要求“买5件大衣一共要多少元?”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怎么求?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复习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复习,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第一单元即将结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系统地整理,复习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1题。

让学生先口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师小结:(1)两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先算0前面的数的乘积。然后数一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中的每一位,并注意进位。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上台板演。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出:

(1)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个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个位;再用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去乘第二个乘数的十位数字,所得积的末位对齐乘数的十位。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引导:计算时,你通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3题。

指名估算,并引导学生回忆估算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4.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5.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0题。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2)出示第二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

(3)出示第三组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上下两题的联系。

6.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11题。

(1)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

(2)出示第二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

归纳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7的1倍、2倍、3倍……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4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再说说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完成教材第15页“复习”第5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不可能是第一种,第一种是48元,48×19大约是1000元,超过800元,可能是第二种38元的篮球,38×19大约是800元,且低于800元,第三种是28元,28×19大约是600元,不需要付800元,所以是第二种篮球。

追问:买篮球一共要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3.完成教材第16页“复习”第7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说说要求“电视机多少台”需要先求什么。

4.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2、13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先确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想可以算出什么,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讲。

5.完成教材第17页“复习”第15题。

让学生先根据学过的方位知识,弄清图中几处地点的相应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在平面图上指一指或画一画。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交流共享

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2 4 5 3

× 1 1 × 1 1

2 4 5 3

2 4 5 3

2 6 4 5 8 3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汇报:

①24×11=26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4;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2;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2+4=6。

②53×11=583,所得的积个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是3;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是5;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是5+3=8。

(2)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测62×11的积。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3)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3×11 16×11 43×11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4)出示题目:64×11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再问: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是从哪里来的?

(5)试一试:59×11 67×11

2.小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时,可以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百位上,个位上的数字写在积的个位上,再把两个数字之和写在积的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如果满10,要向百位进1。

3.提问:你能出一些像这样的算式考考大家吗?

学生出题,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反馈完善

1.探究两个乘数十位相同,个位相加是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

(1)出示题目:22×28 35×35 56×54

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在小组交流说说算式里的两个两位数的特点。

引导:像这样的算式,老师能直接算出得数,即22×28=616、35×35=1225、56×54=3024,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验证老师的计算是否正确。

学生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相应过程。

(3)你随便出这样的算式老师还能一下子说出得数。

让学生试着出题。

(4)追问: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当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为10时,它们的乘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同其本身加1之和的积。

2.试一试。

(1)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

15×15 43×47 69×61

(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018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应用题大全500题

1.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 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 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 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 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

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 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 8. 在3千米长的公路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一共要分多少段? 9. 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 10. 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 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

11. 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 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12. 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13. 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14. 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15. 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16.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5-5)*120=1200 1200/(10+2)=100 1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 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8)*60=480 480/(8+2)=48 18 .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 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钱? 给小红多少钱? (7+5)/3=4 8/4=2 2*(7-4)=6 8-6=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2018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

2018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计2018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以下单元: 合运算5、年、月、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两位数乘两位数 10、期末复习2、千米和吨3、解决问题的策略7、分数的初步认识(二)4、混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8、小数的初步认识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 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能运用有 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初步建立度 概念以及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 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1千米的长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从问题开 始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两级的混合 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数,以及判断平年、闰 年;认识 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 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 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1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24时计时法,会用24是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能用所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 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7、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 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用简单的描述一些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 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8、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 能结合具发展应用意识,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 性。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千米和吨、解决问题的策略、混合运算以及年、月、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措施 1、数与计算的教学,要算用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 生的数感。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试卷2018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 知识点和常考点: 1.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3. 确定一个方向,能判断出其他方向的方法:按照顺时针方向“东—南—西—北” 4.以一个物体为中心来判断另一个物体在什么方向:如“学校在小明在的( )方向”,这时候要以小明家为中心。 5. 学会描述路线:从( 开始地点 )出发,往( )方向,经过( ),到达(目的地 )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三个小朋友分别从家出发去学校。(如图) (1)小刚出门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最后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 帮小动物找家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 小鸭的家 小猪的家 学校 小红家 小刚家 小明家 60米 50米 100米 40米 70米 北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方升起,傍晚在()方落下。 A.东 B. 西 C. 南 D. 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面走。 A.东 B. 西 C. 南 D. 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面。 A.东 B. 西 C. 南 D. 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伟的座位的()方向。 A.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5. 西南与()相对。 A.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三、一起去逛街 下面是公交车线路图 我从新华路乘公交车向()方向坐()站地到公园,再向()方向坐()站地到书店,最后向()方向坐()站地就到火车站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

1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指导】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

形象性。因此教学本单元,要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发表看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 地图上认识方向…………………………………………………….1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1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页例1和“做一做”,第5页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的方位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 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017-2018苏教版3三年级上册《小学生数学报》全套试卷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 2.第二单元使用 3.第三单元使用 4.第四单元使用 5.第五单元使用 6.第六单元使用 7.第七单元使用 8.期末使用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2017年秋学期苏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598×6的积大约是();613×8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 3.800×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O。 4.5个18的和与18的()倍相等。 5.口26×3的积是三位数,口里最大填(),口36×7得数大于1000,口里最小填()。 6.要使口18×3的积是四位数,口最小填()。 7.在○里填上“>”“<”或“=”。 500×40○900×3400×4○800×3300×3+300○300×4 32×0○15+06×70○60×7308×7○708×3 8.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9。 9.在4×597、403×8、6×484这3个乘法算式中,积是2904的算式是 。我是这样想的:。 二、计算题(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80×0=6×60=5×800= 200×5=7×70=O×888= 2.列竖式计算。(12分) 42×3=416×6=610×5=802×5=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 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例1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 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 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 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 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参看课本第3页)

2018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

—1— 2018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20分) 1、2010年4月20日晚,央视赈灾晚会共收到社会各界为玉树捐款2175000000元,2175000000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元,四舍五入到亿位约等于( )亿元。 2、3.2 时=( )时( )分 ( )升= 2升5毫升 3、12∶( )=0.8 =80 ) (=( )÷5=( )% 。 4、按规律填空: 1、8、 2、9、 3、10、( )、11、……106、( )…… 5、老师带领20名男生和25 名女生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老师击鼓学生传花。男生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 ),女生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 )。 6、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9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75、85、85、85、90、92、95、95、96。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7、要使514□是3的倍数,□里最小填( );若含有因数2,□里最大填( )。 8、右图是由同样大小的小方块堆积起来的,已知每个小方块棱长 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9、一幅地图,它的线段比例尺是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2— 是(),已知图上距离8厘米,实际距离是()。 1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1∶3,它们高的比是(∶);若这个圆柱的高是8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正方形面积一定,则边长与边长成反比例。() 12、试制一批工艺品,90件合格,合格率90%。() 1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4、气温20°记作+20,那么零下10°记作-10。() 15、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6、完成一项工作,甲独做要12天完成,乙独做要10天完成,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A.12:10 B.10:12 C.5:6 D.6:5 17、今年,爸爸a岁,莉莉(a-25)岁;10年后,两人相差()岁。 A.10 B.25+10 C.25-10 D.25 1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2:3:1,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钝角B.锐角C.等腰D.直角 19、在算式□÷△=○……18中,△最小是()。 A.17 B.18 C.19 D.20 20、将右图直角三角形ABC以AB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圆锥体 积是V,那么V=()。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整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整册教案 导读: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教学过程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3、

你说我做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2018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命题 陈方圆 得分 一、仔细甄别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42分)。 1. 下面算式积大约是1800的是( )。 A.31×59 B.39×51 C. 41×58 2.口算35×20是,先算35×2,再在末尾添上( )个0。 A. 1 B.2 C. 3 3. 测量高速公路的长度,一般用单位( )。 A.米 B. 平方米 C. 千米 4. 下列年份中是闰年的是( )。 A.2018年 B. 2100年 C. 2016年 5. 学校买32个热水瓶,每个24元,算式中的“72”表示( )。 A.买30个热水瓶需要72元 B. 买3个热水瓶需要72元 C. 买30个热水瓶需要720元 6.夏令营从7月15日开始,到8月4日结束,一共经历了( )。 A.19天 B. 20天 C. 21天 7.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12厘米。 B. 妙妙的生日是每年的2月29日。 C. 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吨。 装 订 线 校 区 : 班级: 姓名: 考场 : 座 位号:

8. 右图中,长方形被分为甲、乙两个部分,这两部分( )。 A. 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 B. 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C. 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9. 3000千克棉花和3吨铁比一比,( )。 A. 铁重 B. 棉花重 C. 一样重 10.下面的图形中,( )的阴影部分可以用0.4表示。 B. C. 11.陈老师把36支钢笔平均分成9份,其中3份是这些钢笔的( )。 A. 363 B.93 C. 369 12. 下面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6分米=106米 B. 3平方米=300平方厘米 C. 6千克=106 吨 13. 计算36÷12-2时,要先算( )。 A.除法 B. 减法 C. 不确定 14. 72除以12与6的差,商是多少,列式是( )。 A.72÷ 12-6 B.72÷ (12-6) C. 72-12÷6 15. 比较200÷(4×5)○ 200÷4÷5,○填( )。 A.> B. < C. = 16. 妈妈在工厂的工作时间是7:30~11:30,13:00~17:30,妈妈一天工作( )。 A.8小时30分 B. 9小时30分 C. 10小时30分 17. 一年中,天数一定相等的两个季度是( )。

2018-2019新苏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苏教版三年级(上)期末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一个西瓜大约重( )。A.4克B.40克C.4千克 2.下列物品中,大约2克重的物品是()。 3.用4个边长l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周长最短的是图()。 4.在算式★÷8=12……口中,符合要求的被除数一共有( )个。A.3B.5C.6 D.7 5.下面算式中,得数是“三十多”的是()。 A.67÷3B.98÷5C.69÷2 D.75÷5 6.在738÷2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 )。 A.要分12个一 B.已经分了12个一C.要分12个十 D.已经分了12个十7.下面图()的涂色部分能用4 3表示。 8.一根彩带,第一次用去全长的 92,第二次用去全长的93,已经用去的彩带与全长的一半相比,结果( )。A.比一半短B.比一半长 C.正好是全长的一半二、填空题(第5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口04×6的积是三千多,口里最小填(),最大填()。

4.小华、小丽和阳阳参加50米游泳比赛,小华比阳阳多用1秒,小丽比阳阳少用1秒,()游得最快,()游得最慢。 5.某学校阶梯教室有312个座位,全校1200名师生分4场观看一部电影,能都有座位吗?为什么? 6.一张长方形纸对折1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如果连续对折3次,得到的图形是整张纸的()。 7.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刚好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1),已知 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8.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种不同的长方形,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或()厘米。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5÷3=60÷4=3×16=45+26= 42÷2=400×4=55÷5=300×3= 2.列竖式计算。 114×5=3×207=419÷4= 750×8=360÷3=803÷4=

2018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70分钟) 一、填空。20分(每题2分) 1、4分=( )秒 4000米=( )千米 1吨 - 600千克=( )千克 7厘米 - 6毫米=( )毫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头大象重约4( ) 上课铃声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0( ) 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约1( ) 一架飞机每时飞行约900( ) 3、钟面上秒针从3走到8,走了( )大格,是( )秒。 4、 6<40里最大能填( )。 5、右图涂色部分占全部的 ()() ,再涂( )块, 涂色 部分就占全部的 8 6 。 6 、如下图所示,用火柴棒摆小正方形,23根火柴棒最多能摆( )个小正方形,还剩( …… 7. 在○里填上“>”、“<”或“=” 85 83 41 91 5时 500分 8吨 8000克 8、50米跑步比赛,小亮的成绩是11秒,小强的成绩是9秒,( )跑得快。 9、《大风车》节目从9:20开始到10:00结束,播出时间为( )分钟。 10、★÷9=8……▲,▲最大是( ),★最大是( )。 二、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打“×”)10分(每题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装……………………………………订…………………………线…………………………………………………

1、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8 1。---------- ( ) 2、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一位数,积一定还是三位数。----- ( )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 4、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 )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每个长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0分(每题2分) 1、教室的门高约是20( )。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2、不计算,找出得数大于3000的算式。( ) A 、6×498 B 、8×401 C 、905×3 3、 2013年2月10日是大年初一,那天( )是晴天。 A 、一定 B 、不可能 C 、可能 4、用一根长20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围成的正方形边长是( )厘米。 A 、4 B 、5 C 、10 5.在□÷8=9……□中,余数是( )。 A 、>8 B 、<8 C 、=8 四、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16分(每题1分) 34+46= 228+60= 100-56= 45÷5= 24×5= 800×3= 538-200= 32÷7= 4241+= =+8385 51_54= 1-72= 103×5≈ 299×4≈ 789×0= 6×7+8= 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验算每题3分,其它每题2分) ☆764+295= ☆406-198= 42×6=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 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 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018-2019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1.直接写得数。(11分) 420×2=125×4=16×50=300÷6= 720÷8=60×30=690÷23=421×3≈ 531÷9≈391×5≈246÷6≈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4分) *①48×72=②206×35=③40×230= *④234÷6=⑤329÷7=⑥395÷4= 3.用递等式计算:(12分) 74 + 360÷4×772×23 + 540÷60 (154-89)×14÷7480÷(206-198) 4.文字式题:(6分) ① 648除以8的商,乘以12,② 547与23的和除以6, 积是多少?商是多少? 二.快乐的选择,我要最准确的一个。(5分) (1)爷爷早晨起床时间是() ① 5:45 ② 9:27 ③ 15:45 ④ 17:45 ⑵要使345×□的积是一个三位数,□最大是()。 ① 2 ② 3 ③ 4 ④ 5 ⑶当除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时, 余数最大是( )。 ① 89 ② 90 ③ 98 ④ 99 ⑷一根水管锯成两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分钟。 ① 6 ② 10 ③ 12 ④ 24 ⑸把除数9错写成6,结果得到的商是3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① 10 ② 20 ③ 30 ④ 40 三.认真思考,对号入座。(20分) ⑴ 400的25是()()是25的100倍。

⑵ 60分=()秒 144小时=()日 ⑶ 6000米=()千米 3吨=()千克 5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⑷ 7分米是米,写成小数是()米,2元5角是()元。 ⑸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它右边的小数或分数。 (6)你知道吗?①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年的二月份有()天,全年有()天。 ②科技展览馆每上午8时开馆,下午5时闭馆。每天展览()小时。 ③一本书8元钱,王老师带101元钱,最多可以买到()本书。 ④一台彩电售价785元,买3台,大约要花()元。 ⑤ 2015年全年有()天,第二季度有()天。 四.只列式,不计算:(12分) 1. 李明平均每分钟走80米,从家到学校要走12分钟。他家离学校多少米? 列式:; 2.王大伯种5棵苹果树共收苹果280千克,平均每棵收多少千克? 列式: 3.粮店运来面粉120袋,运来的大米比面粉的3倍少35袋,运来大米多少袋? 列式: 4.我校新建的“培园”教学楼有4层,每层楼有9间教室。如果每间教室能容纳50位同学,这座教学楼共可容纳多少位同学? 列式: 五、解决问题:(20分) 1.一架客机上午11:30从厦门飞往青岛,下午2:30到达青岛机场。已知厦门到青岛的航程有2250千米,问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

2018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2018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可打印修改)

2018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一填.(24分)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块,小明吃了3块,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 ),剩下的爸爸吃了, 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 )。 2., ,。6165是()个个()是373() ()里有()个763.□76÷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 4.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周长是(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0米,长为8米,它的面积是( )。 6.6.05读作 _________ ,十点一二写作 _________ . 7.□68÷7,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_________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面最大可填 _________ . 8.一辆客车上午11:30从雷山县城出发,当天下午3:30到达贵阳,途中用去 _________ 小时. 9. 3平方米= _________ 平方分米 4吨= _________ 千克 7角= _________ 元 2年= _________ 个月. 10.一台洗衣机售价1998元,买3台大约要花 _________ 元. 11.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写在横线上: 7 9.07 9.97 9.79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12.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 _________ ; 黑板长4 _________ .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约是7 _________ ; 小青体重27 _________ . 13. △=O+ O + O ,△+ O =40,则O = _________ ,△= _________ . 二、判一判.(对的在横线里打“√”,错的打“×”)(8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名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苏教版 2018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数学期中质量检测题 (时间:70分钟 ) 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 一、仔细审题,正确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 1千米=()米8000千克=( )吨 2. 61×27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在()位。 3. 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奥运会,这一年是()年,这年的上半年有()天。 4. 奶奶在我家连续住了两个月(62天),这两个月份是()月和()月。 5.填上合适的单位。 飞机每小时飞行900( ) 一辆卡车装货5( ) 一幢35层的大楼高105()一头牛重320() 6、平年的2月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 7.一年有()个季度,2015年第一季度有()天,2015年上半年比下半年少()天。 8.在里填上“>”、“<”或“=”。 32××30 2千克 990千克 10×千克吨 1千米米 9.最小的两位数与28的积是(),41乘19的积大约是()。 10.计算60+40×2时,应先算(),再算(),结果是()。 11.第一节课8:20—9:00,我们冈中小学第一节课的时间是()分钟。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①33×52 ②38×66 ③66×43 2.40×63-3应先算()。 ①减法②乘法③加法 3. 沿着400米的跑道跑了20圈是()千米。 ①8000 ②80 ③8

4.某童装厂第一车间有12人,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童装4套,四月份一共生产多少套?正确的列式是() ①4×12 ②4×12×30 ③4×12×31 5、妈妈早上8时上班,下午4时下班,妈妈每天工作()小时。 ①8 ②12 ③4 三、认真分析,判断是非。(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只有几个0……() 2.李红9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3.2008年和2100年都是闰年。…………………………………() 4.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3时。…………………………() 5.900÷3÷2与900÷6的结果相等。………………………………()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共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6分) 900÷3= 24+10= 17×2= 12×30= 50×80= 240÷2= 5×19= 200-5= 70×90= 9×200= 10×14= 39×2=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小题2分,验算2分,共16分) 46×58= *51×39 = 38×45= 60×72= *93×65 = 68×7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