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用法律基础 复习题

实用法律基础 复习题

实用法律基础 复习题
实用法律基础 复习题

1.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3.全国性的法律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4.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5.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

6.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7.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8.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

9.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

10.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

11.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12.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13.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

14.行政诉讼费用由原、被告双方分担。(×)

15.如果证人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该证人就应该回避。(×)

1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人和其他组织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

17.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

18.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立案后发现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19.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

20.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21.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

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

22.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属于犯罪的实质概念。(×)

23.如果一个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国家就不能将之作为规定为犯罪而加以惩罚。(√)

24.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刑法的限制和保障机能。(×)

25.行为的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的基础。(×)

26.刑法理论将犯罪行为按照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对犯罪客体作不同层次的概括,从而把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类。(√)

27.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任

28.个人独资企业符合法人条件的,可取得法人资格。(×)

29.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或者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

30.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到侵害、犯罪对象未必能决定犯罪的性质是关于犯罪对象的正确表述。(√)

31.李娜是一个体工商户,其家庭成员并不参加李娜的个体经营,但李娜的经营收入却主要用于家庭消费,现因李娜经营不善,欠下大额债务。对其债务,应由李娜的家庭财产清偿。(√)

32.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是指与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书面公开过,或在国内使用公开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不相近似。(√)

33.注册商标的保护期限从商标申请注册之日开始,专利的保护期限从专利授权之日开始。(×)

34.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257、司法权是执行立法机关法律的一种权力,主要指审判权。(√)

35.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36.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37.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38.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的传统和外部表现形式的不同,对古往今来的法律所作的分类。(×)

39.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概括起来,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40.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可以由陪审员和审判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41.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

4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只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

43.承诺的内容应当和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44.法律、行政法规或当事人约定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45.企业法人被撤销、被宣告破产的,应当由其主管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或者企业本身组织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织,进行清算。(×)

46.如果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则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或者委托代理关系终止。(√)

47.第二审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应以上诉的范围为限。(×)

48.公司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可以是记名股票,也可以是无记名股票。(×)

49入伙的新合伙人仅对其入伙后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50.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但担保物的价款超过所担保债务数额的部分属于破产财产。(√)

51.某男现年58 岁,丧偶后与邻村一妇女结婚,并迁到女方家居住,婚姻关系发生变化后,子女对某男的赡养义务随某男的再婚行为而消失。(×)

52.张某入赘到女方王某家,夫妻共同劳动购置得手扶拖拉机一台。一日,张某同王某发生口角后服毒自杀身亡,张某死亡前把拖拉机赠给了其弟,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张某的行为合法。(√)

53.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54.宪法集中反映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5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人民参加管理国家的最基本的一项政治权利。(√)

56.人权就是公民权。(×)

57.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58.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

59.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法律地位。(√)

60.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61.张某男尊女卑的思想严重,不准其妻参加选举,不准其妻参加各种培训,张某的行为严重的侵犯了妻子的人身权利。(×)

62.一名六岁的男孩玩火造成火灾,将邻居家烧毁。因小孩是未成年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法律规定,小孩的父母可以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63.张某为从朝鲜战场归来的伤残军人,政府每年发给他的补助金属于个人的财产,离婚时其妻李某无权与其分割。(√)

64齐某和胡某同居七年,因各种原因没有办理结婚手续,后齐某提出分手,胡某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齐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与胡某的同居关系。(√)

65.王某在父母离婚后由其父单独抚养,改嫁的母亲从未支付过一分抚养费,现其母年迈无人赡养,要求王某承担赡养义务,王某可以对其不予理睬。(×)66.在张某诉其妻离婚纠纷中,经人民法院调解和好,但人民法院没有制作调解和好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的做法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67.宋华与孙丽就离婚问题达成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手续。半年后,孙丽反悔再次到法院就财产分割问题起诉,对此情况,法院将不予受理。(×)

68.李美到法院起诉丈夫离婚,但在开庭之时,李美不知何故拒不到庭,而其丈夫收到传票后如期到庭,在此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缺席判决双方离婚。(×)

69.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70.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

7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72.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73.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

74.我国理论界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划分为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四种。(√)

75.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是由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这说明行为人缺乏认识和意志因素。(√)

7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77.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和死刑。(×)

78.实行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而只会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79.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是指辨认和控制能力减弱的精神病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

第一章

1.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包括().ABC

A. 时间

B. 空间

C. 对人

D. 对物

E. 对事

2.社会主义法律可从剥削阶级的法律文化遗产中批判地继承以下各种有益成分,即()ABCDE

A. 民主性的成分

B. 进步性的成分

C. 科学性的成分 D .技术性的成分 E. 知识性的成分

3.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BCDE

A.法律的解释 B .法律的执行

C. 法律的适用

D. 法律的遵守 E .法律的监督

4.守法的主体包括()ABCDE

A.国家立法机关

B. 国家司法机关

C. 国家行政机关

D. 社会组织

E. 公民个人

5.()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ABC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行政解释

D. 学理解释

第二章

1.我国现行宪法在结构上由( )诸部分组成ABCDE

A. 宪法的名称

B. 宪法序言、总纲

C.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 国家机构

E. 国旗、国徽、首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 )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ABCDE

A. 政治生活

B. 经济生活

C. 文化生活 D .社会生活

E. 家庭生活

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 不受( )的干涉BDE

A. 权力机关

B. 行政机关

C.法律监督机关

D. 社会团体

E. 个人

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国家机关提出( )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BCE

A. 建议

B. 控告

C. 申诉

D. 揭发

E. 检举

5.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的规定, (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BCDE

A. 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B .不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 外国人 D. 被判刑劳动改造的人

E. 被劳动教养的人

第三章

1.发放结婚证的行为是

A.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D.内部行政行为

2.对征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A.所得税B.矿产资源费

C.排污费D.公路养路费

3.治安管理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B.罚款

C.拘留D.强制执行

4.制定的行为是行政机关行政立法行为

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

C.地方规章D.法律

5.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有

A.主体合法B.权限合法

C.程序合法D.内容合法

6.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A.市政府B.市公安局

C.乡政府D.市卫生防疫站

7.公务员的条件有

A.年满18周岁B.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中国公民D.有一定的财产

1.AB 5. ABCD

第四章

1.故意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是指为了犯罪而()

A. 大造舆论

B. 准备工具

C. 制造条件

D. 消除犯罪痕迹

E 排除犯罪障碍

2.《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相当原则

C.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 类推适用原则

3.我国《刑法》对犯罪作了明确规定,犯罪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行为具有()

A. 社会危害性

B. 违反法律性

C. 刑事违法性

D. 应受处罚性

E. 应受刑罚惩罚性

4.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管辖权原则有()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A. 抢劫罪

B. 故意杀人罪

C .制造、运输贩卖毒品罪 D. 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货币罪

6.罪刑法定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排斥习惯法 B .禁止类推

C.禁止溯及既往 D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7.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判处刑罚

A. 主管人员

B.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C.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 责任人员

8.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下列权利()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权利

C.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D.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9.适用假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服刑达到一定期限

2.犯罪分子有严重疾病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继续关押

D. 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

10.下列财产中,属于我国刑法中所指的“公共财产”的是:()

A. 劳动群众所有的财产

B. 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C. 国有公司的财产

1.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运输、管理中的私人财产

C B C C E B C

D B C B C D C B C D B D C D

第五章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

A.年龄适应的民事活动B.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C.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D.人格、身份相适应的民事活动2.《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法人类型有

A.企业法人B.法人合伙式联营

C.个人合伙D.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3.因,委托代理终止

A.被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B.代理期间届满

C.被代理人取消委托D.代理人死亡

4.下列哪些行为会引起债的发生

A.合同B.侵权

C.拾到他人遗失物D.接受他人馈赠

5.出现下列哪些情形,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B.当事人一方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C.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自己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D.债务人分立

2. AD

第六章

1.下列财产中,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

A.房屋B.稿酬

C.承包的土地D.发给死者家属的抚恤金

2.一家4口人外出旅游时不幸遇到车祸,父子身亡,母女幸存,死亡人的遗产A.父之遗产由母、女继承B.父之遗产由母、女、子三人继承

C.子之遗产由父母继承D.子之遗产由母继承

3.继承法中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包括

A.孙子孙女B.非婚生子女

C.外甥侄女D.兄弟姐妹

第八章

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

A.经济法律关系主体B.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C.经济法律关系内容D.经济法律关系诉讼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合伙企业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性经济组织

B.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合伙企业设立及内部管理的基础是合伙协议

D.全体合伙人可以委托某个合伙人管理合伙企业

3.商业秘密应当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

A.新颖性B.秘密性

C.保密性D.实用性

4.下列情形中,属于商业贿赂的是( )

A.金钱回扣B.免费旅游

C.赠送荣誉D.提供色情服务

5.下列情形中,不属于低价倾销的情况的是( )

A.季节性降价B.低价销售鲜活商品

C.因转产而降价销售商品D.降价销售积压商品

第一章

1.法律意识的内容包括( ) A

A. 对法律的基本看法

B. 对行为的评价

C. 法律制度

D. 审判程序

2.惟有()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C

A. 道德习俗

B. 宗教信条

C. 法律

D. 社会章程

3.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C

A. 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B. 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C. 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D. 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

4.罗马法是()性质的法律D

A. 资产阶级

B. 封建制

C. 社会主义

D. 奴隶制

第二章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C

A.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主集中制

2.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 B

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D.自治州、自治县

3.世界范围产生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的宪法 B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 )负责 D

A. 中央军事委员会集体

B. 中共中央政治局

C. 中共中央委员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我国现行宪法第49条规定,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D

A. 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B.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年老父母的义务

C.子女有赡养扶助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义务

D. 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的内容通常是由( )规定的 B

A. 宪法

B. 选举法

C. 行政法规

D. 民事法规

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 C

A. 少数服从多数

B. 集体行使职权

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 平等原则

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C

A. 国有企业

B. 乡镇集体企业

C.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9.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 A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 最高人民法院

10.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 A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罢工自由

C. 人身自由

D. 宗教信仰自由

11.公民的通信权是公民( )的一项重要内容 C

A. 人格权

B. 言论自由权

C. 人身自由

D. 建议控告权

1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D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1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 D

A. 专门审判机关

B. 最高司法机关

C. 特别审判机关

D. 最高审判机关

14.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C

A.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第三章

1.某省政府办公厅以办公厅的名义发布一个有关该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罚的规范性文件,这一做法()

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应当以省长的名义发布

C.是错误的,省级政府无权规定行政处罚的事项

D.是错误的,省政府办公厅是内部办公机构,无关对外实施公共管理职能,

2.以下()的行为,不属于行政行为

A.吊销执照 B. 征税

C.制定规章 D. 发布天气预报

3.某县公安局以曲某涉嫌诈骗为由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县检察院批准对曲某逮捕后对曲某提起公诉,某县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曲某5年徒刑,曲某不服提出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某县法院重审后判决曲某无罪,县检察院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护原判。曲某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组合是正确的赔偿义务机关?()

①县公安局②县人民检察院③县人民法院④市中级人民法院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4.《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A. 宪法

B. 法律

C. 行政法规

D. 地方性法规

5.某中外合资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能够提出复议申请的是哪些人?()

A.外方股东

B.中方股东

C.合资企业

D.与合资企业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债权人

6.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情形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①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前,未依法向当事人告知应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②行政机关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

③行政处罚没有法定依据;

④行政处罚不遵守法定程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

7.我国处理行政纠纷的方式,除行政调解、法院判决以外,还有()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处分

C. 行政仲裁

D. 行政诉讼

8.某市人民政府制定一规章,授权市政府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治理乱设摊点问题,并明确市综合治理委员会直接主管该办公室工作。高某因私自设照相点被市场管理办公室罚款500元,高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本案复议机关是谁?()

A.市人民政府

B.市综合治理委员会

C.市政府市场管理办公室

D.省综合治理委员会

9.张某和李某是邻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误将案外人李某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强行拆毁,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请问:该损失应由谁赔偿?

()

A.应当由张某负责赔偿

B.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赔偿

C.应当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

D.属于意外事件,由李某自己承担

10.主持行政裁决活动的机关是()

1.司法机关

B. 行政机关

C. 检察机关

D. 国家权力机关或人民团体

6.D

第四章

1.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所采取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 B. 从新原则

C. 从旧兼从轻原则

D. 从新兼从轻原则

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A. 一律适用我国法律

B. 除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C. 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D. 如果其本国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构成犯罪必须具备的各个客观事实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

A.犯罪的时间B.犯罪行为

C.危害结果D犯罪的空间

4.()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 聋人

B. 哑巴人

C. 盲人 D .醉酒的人

5.某甲利用会计职务之便贪污了单位的现金2万元,单位组织并未发现,某甲在法律威慑下,主动向单位交回全部赃款,甲的行为构成()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6.按照我国刑罚的规定,下列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有( )

A. 累犯

B. 犯罪未遂

C. 主犯

D.拐卖人口情节特别严重的

7.对于从犯,应当( )

A. 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B.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D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

A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9.某甲预备杀害某乙,一天路遇某乙扬言:你看着,我迟早要结果你的。某甲的扬言属于()

A. 犯罪表示

B. 犯罪未遂

C. 犯罪预备

D. 犯罪行为

10我国《刑法》规定的十类犯罪是根据犯罪的()进行分类的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第五章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是

A.可撤消的民事行为B.可变更的民事活动

C.无效的民事行为D.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

2.公民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为

A.农村承包经营户B.个体工商户

C.法人D.私营企业

3.我国公民从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A.年满10岁B.年满18岁

C.年满16岁D.从出生时起

4.依照法律或者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为

A.法定代理人B.法定代表人

C.指定代表人D.委托代理人

5.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继承人从开始

A.申请人申请宣告死亡日期B.申请人收到判决书的日期

C.人民法院宣告判决的日期D.判决书中确定的失踪人死亡日期

6.某甲外出打工,下落不明,其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某甲死亡的年限应自某甲下落不明满开始

A.10年B.5年

C.4年D.2年

第六章

1.张某在遗嘱中指明将与妻共有的房屋和存款交由长子继承,张某去世后,其长子依遗嘱要求继承房屋和存款,其母和妹妹不同意,因此( )

A.张的长子可依遗嘱继承财产B.遗嘱无效

C.遗嘱部分无效D.张某的遗产应由其妻一人继承

2.法律规定应为胎儿保留遗产份额,胎儿出世后不久去世,为其所留份额( ) A.由其母继承B.在原被继承人的继承人中重新分配

C.由其母和祖父母继承D.由其母和兄姐继承

3.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婚姻属于无效婚姻( )

A.没有爱情的婚姻B.未够结婚年龄骗取结婚证的

C.因受胁迫而结婚的D.草率结婚的

4.夫妻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应严格依协议或判决履行( )

A.不能再行变更B.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C.可以增、减、免D.可以增加、减少,但不能免除

5.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因人身受到伤害所获得的赔偿费( )

A.如果夫妻生活时间较长,归夫妻共有

B.如果夫妻共同生活时间不长,归受伤害方个人所有

C.无论夫妻共同生活时间长短,一律归夫妻共有

D.一律归受害方个人所有

6.侄子女与伯母之间的关系必属于( )

A.三代以内旁系血亲B.三代以内直系血亲

C.三代以内旁系姻亲D.三代以内直系姻系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小抄(必胜版)

综合练习一二名词解释: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及其反映额阶级以及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基本分类。 3、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 4、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 程序,制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 5、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6、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7、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 特殊形式。 8、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 体的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 9、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0、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采取的惩罚措施。 11、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 的原则,即依法办事的原则。 12、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 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13、宪法: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大法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宪政:也称立宪主义,依照宪法规定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5、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参加政治的权利,是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 16、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抽象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权利 和义务关系,并进而将体现在宪法规范中的人民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 17、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18、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组织,其具有行政法上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 19、公务员:是基于一定的行政公务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20、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1、行政立法:行政立法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行为 规范的活动。 22、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 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4、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 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次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5、行政裁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 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6、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采取符 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式,谋求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27、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执行公共事务、适用行政法规则,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在行政主体与行 政相对人之间设定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8、行政救济:从广义上来说,行政救济也是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 法权益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时候补救手段。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测试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测试答案 第一次作业96 广义的法律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2. 法律通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很多时候是潜在的和间接的。 A. 错误 B. 正确 3. 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和依存,不可偏废。 A. 错误 B. 正确 4. 合法的总是符合道德的,违反道德的不一定就是违法的。 A. 错误 B. 正确 5.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6.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A. 错误 B. 正确 7.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也就是说所有案件最多经过两级审判就应该作出终审判决。 A. 错误 B. 正确 8.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 A. 错误 B. 正确 9. 我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错误 B. 正确 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A. 错误 B. 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 60 分。) 1. 以下各项属于实体法的是 A. 刑法 B. 民法 C. 仲裁法 D. 刑事诉讼法 2.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D. 人身利益 3. 法律发展的途径有 A. 法律移植 B. 法律继承 C. 法制改革 D. 法律混合 4. 法的目的性价值包括 A. 正义 B. 平等 C. 自由 D. 秩序 5.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个人自由包括 A. 人身自由 B. 思想自由 C. 住宅不受侵犯 D.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6. 我国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A. 2/3 B. 1/2 C. 3/4 D. 4/5 7. 我国现行宪法为 A. 1954 年宪法 B. 1972 年宪法 C. 1982 年宪法 D. 1992 年宪法 8. 以下哪些选项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A. 纳税 B. 劳动 C. 受教育 D. 选举 9. 我国现行宪法至今为止有()修正案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10. 我国现行宪法的正文主要包括 A. 总纲 B.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 国家机构 D.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总体评价:第二次作业88 1. 行政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2. 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受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A. 错误 B. 正确 3.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4.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只以抽象行政行为而不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诉讼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5. 我国《刑法》规定,聋、哑、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A. 错误 B. 正确 6. 我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7. 刑事案件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A. 错误 B. 正确 8. 上诉不加刑原则,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案件,一律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A. 错误 B. 正确 9. 对于累犯,应当加重处罚。 A. 错误B. 正确 10.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是犯罪未遂。 A. 错误 B. 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1. 我国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 A. 行政合法性原则 B. 行政合理性原则 C. 行政比例原则 D. 程序正义原则 2. 以下各项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有 A. 拘留 B. 拘役 C. 罚金 D. 罚款 3.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4.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5. 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A. 从旧

(法律法规课件)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册题目

(法律法规课件)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册题 目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法 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3.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指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涵义等所作的说明。 4.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5.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形式自治权,实现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法是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 A )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 3.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C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4.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 A.16周岁B.15周岁C.20周岁D.18周岁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C.联邦制D.复合制 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D )。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 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三、多项选择题

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做法及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做法 1.网址是: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7701998.html,/Login/Login.aspx?ReturnUrl=%2f 用户名是学号,密码是:123456. 2.进入后,点击最上边的,然后点击左侧的, 继续点击页面中间的,然后在弹出的页面找到 ,在 前面的空格打钩,然后拉到页面底部,在 点击。 3.点击左侧,显示页面: 再点击,就可以开始做作业了。 4.注意: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5.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2分)广义的法律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3.(2分)我国现行宪法共有4次修正案。√ 4.(2分)法律通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很多时候是潜在的和间接的。√ 5.(2分)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6.(2分)1975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7.(2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英国法学家提出来的。× 8.(2分)根据法律的内容与功能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 9.(2分)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 10.(2分)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11.(2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12.(2分)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有物与行为两种。× 13.(2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 14.(2分)国务院有权制定基本法律。× 15.(2分)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三层次”的特点。× 单选(共15题,共30分) 16.(2分)我国现行的宪法是(D)。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7.(2分)国务院有权制定(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规章 18.(2分)以下属于实体法的是(A)。 A、刑法 B、刑事诉讼法 C、仲裁法 D、行政诉讼法 19.(2分)以下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的是(C)。 A、纳税 B、兵役 C、受教育 D、选举 20.(2分)以下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的是(D)。 A、批评权 B、建议权 C、申诉权 D、宗教信仰自由 21.(2分)以下不属于司法权特征的是(A)。 A、主动性 B、被动性 C、中立性 D、终极性 22.(2分)从诉讼程序传统来看,英美法系更倾向于(B)。 A、职权主义 B、当事人主义 C、超职权主义 D、超当事人主义 23.(2分)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是指(A)。 A、法律继承 B、法律移植 C、法制改革 D、法律制定 24.(2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25.(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A)国家。 A、法治 B、法制 C、现代化 D、有法可依的 26.(2分)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A)以上的多数通过。 A、2/3 B、1/2 C、3/4 D、4/5 27.(2分)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B)基础上建立的。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普通法和判例法 28.(2分)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和过程称之为(A)。 A、立法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29.(2分)在西方思想体系中,法治首先是被作为与(B)相对应的一种治国方略。 A、德治 B、人治 C、礼治 D、法制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从法律的文字表现形式方面划分,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从法律的适用范围方面划分,可分为普通法和特别法; 从法律制定的主体方面划分,可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 从法律的内容方面划分,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等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C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B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A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1950 C D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C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D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C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C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6 C D 11.增值税属于(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A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C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 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社会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2、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关系。 3、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4、社会化: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 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代沟:所谓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6、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7、社会规范:是在特点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的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8、社会群体:广义上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体;狭义上指通过直接的社会互动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类群体。 9、社会不平等: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满足程度上的差异性。 10、社区发展:指通过建设以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 11、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和社会有关的一切行为。 12、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3、拟剧论:是社会学家戈夫曼采取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的理论。 14、社会调查方法: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社会现象和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搜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一系列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15、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动现象。社会学家把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渐进的、突发的社会变动过程与结果都称作社会变迁。 16、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电大期末考试法学专业《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必备小抄最新完整打印版

2017电大法学专业《实用法律基础》课程考试必备小抄最新完整打印版 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及其反映额阶级以及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基本分类。 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 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采取的惩罚措施。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即依法办事的原则。 宪法: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大法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宪政:也称立宪主义,依照宪法规定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参加政治的权利,是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抽象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进而将体现在宪法规范中的人民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 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其具有行政法上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 公务员:是基于一定的行政公务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立法:行政立法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行为规范的活动。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次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行政裁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式,谋求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执行公共事务、适用行政法规则,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设定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行政救济:从广义上来说,行政救济也是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害而采取的各种时候补救手段。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行政额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因违法行政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 制度。 行政补偿: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合法行为造成行政相 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国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制度。 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自然人:自然人斯依自然规律出生的,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人。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的法律行为能力,即自然人能够基于自己的意思,独立 为法律行为的资格。 监护:是指由特定的自然人和法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 财产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 务的组织。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如缔结婚姻的行为,收养行为,遗嘱行为,成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的行为等。 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 物权和担保物权。 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占有、使 用、受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者 占有的土地、房屋、道路、水源、沟渠、管道等不动产在使用、收益时,相互之间 应当给与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共有:共有是数人对同一动产或者不动产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 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 按份共有:是指数人对同一财产按各自确定的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的共同形态。 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关于交易的规则,指买受人不知道出卖人为无权转让而取得 标的物的所有权。 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财产上设定的以优先 受偿权为内容的一种他物权。 抵押权: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 给债权人的,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 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留置权: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 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的关系。 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债的担保:是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为确保债务履行、债权实现而采取的 法律措施。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 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定金:是指订立合同时,为了保证合同个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先行给付另一 方的货币。 债的转移:即债权、债务的转移,在习惯上又称为债的主体的变更。是以新的债权 人代替原债权人(债权人的变更);或以新的债务人替原债务人(债务人的变更),或由新的当事人既承受债权,又承受债务。 债的消灭:是指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使债权债务归于消灭的法律想象。 合同:《合同法》中所指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 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承诺:承诺是对要约的接受,是指受要约人接受要约中的全部条款,向要约人作出 的同意按要约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无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债务人在对方未履行或者未提出 履行之前,拒绝履行的权利。 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因对方当事人欠缺履行债务的能力或者 欠缺信用,拒绝履行合同的权利。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中后履行义务人针对先履行义务人的先期违约的抗辩。 人身权:人身权时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 权利。 人格权:人格权时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并与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 身份权:身份权时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权利。 结婚:结婚,是男女双方确定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是男女双方关于建立婚姻 关系的约定得到法律认可的结果。 继承: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他人取得其遗产的法律制度。 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对继承范围和继承顺序的规定,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 继承方式。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学习知识形考规范标准答案

第一次形考试题及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作业(第一二三章)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道题总计20分) 1.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构成及其活动的基本原则。 3.行政复议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4.具体行政行为 是指国家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为,通常以具体、完整的行政决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具体行政行为通常具有个别效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道题总计20分) 1.惟有( C )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A.道德习俗 B. 宗教信条 C.法律 D.社会章程 2.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 C ) A.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B.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C.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D.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 )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原则 5.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A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6.我国现行《宪法》是制定的时间(D) A.1954年宪法 B.1973年宪法 C.1979年宪法 D.1982年 7.某市人民政府制定一规章,授权市政府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治理乱设摊点问题,并明确市综合治理委员会直接主管该办公室工作。高某因私自设照相点被市场管理办公室罚款

2018年继续教育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 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 B)处罚。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19.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不负刑事责任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考试简答小抄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及其反映额阶级以及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 行的基本分类。 3、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 4、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修改、 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 5、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6、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7、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8、法的适用: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单位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将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 用来解决具体案件的专门活动。 9、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0、法律制裁: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采取的惩罚措施。 11、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即依 法办事的原则。 12、宪法: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一般指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大法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3、宪政:也称立宪主义,依照宪法规定产生的政治制度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的政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4、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参加政治的权利,是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 15、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贯彻落实,即将宪法文字抽象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并进而将体现在宪法规范中的人民意志转化为人们的行为。 16、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关系,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 17、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其具有 行政法上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够独立作为行政诉讼的主体。 18、公务员:是基于一定的行政公务身份而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 19、行政行为: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0、行政立法:行政立法行为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等行为规范的活动。 21、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2、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 政行为。 23、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 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次序或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财产采取紧急性、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4、行政裁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 行政行为。 25、行政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灵活地采取符合法律精神、 原则、规则或政策的指导、劝告、建议等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方式,谋求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力,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26、行政合同:也称行政契约,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执行公共事务、适用行政法规则,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在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 设定彼此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7、行政救济:从广义上来说,行政救济也是行政法制监督的一种形式,是国家为排除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侵害 而采取的各种时候补救手段。 28、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 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29、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 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30、行政额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部分,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对因违法行政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的 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31、行政补偿: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因合法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国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 补偿的制度。 32、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3、自然人:自然人斯依自然规律出生的,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人。 34、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35、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的法律行为能力,即自然人能够基于自己的意思,独立为法律行为的资格。 36、监护:是指由特定的自然人和法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37、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8、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如缔结婚姻的行为,收养行为,遗嘱行为,成立买 卖合同、赠与合同的行为等。 39、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40、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41、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者占有的土地、房屋、道路、水源、沟渠、管道等不动 产在使用、收益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与便利或者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42、共有:共有是数人对同一动产或者不动产共同享有一个所有权。 43、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对同一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 44、按份共有:是指数人对同一财产按各自确定的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的共同形态。 45、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关于交易的规则,指买受人不知道出卖人为无权转让而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电大网上作业答案【实用法律基础】三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模拟练习题(三) (10-13章)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3、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订明试用期。(×) 5、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6、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7、劳动法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为维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秩序。(√) 8、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9、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 10、劳动者不辞而别,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原用人单位不仅可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依法请求新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除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责任外,劳动者也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是劳动立法的开端。(×) 1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申请仲裁。(×) 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15、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16、集体合同均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17、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