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年人睡眠障碍概述

老年人睡眠障碍概述

老年人睡眠障碍概述
老年人睡眠障碍概述

老年人睡眠障碍概述

睡眠障碍是指脑内网状激活系统及其他区域的神经失控或与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改变而导致的睡眠功能减退或睡眠影响呼吸功能,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睡眠障碍能引起相当的醒觉时病态(如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命性损害),因此,它是目前老年医学研究的重点。

老年人睡眠障碍病因

老年人睡眠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引起睡眠障碍的疾患多神经精神疾病(如脑血管病,周期性肢动,夜间肌痉挛,AD,谵妄,帕金森病,抑郁症,心理,生理性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全身疾患(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夜尿次数增多,疼痛,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改变,酒精依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及药物因素(如安眠药,兴奋剂,激素,甲状腺素,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均可致老年人睡眠障碍,其中夜间肌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在老年人中常见,约占老年疾病的5%;其特点为入睡后小腿屈肌群发生屈曲收缩(30s左右),小腿深部肌肉虫行感或雀啄感而造成患者短暂觉醒,65岁以上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10次/h 者占21%。

2.睡眠易受干扰因素影响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神经系统功能的适应性明显降低,对睡眠时间改变及时差的耐受性较差,不良的睡眠习惯,情绪失调,社会心理因素,不适的睡眠环境或睡眠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二)发病机制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改变和睡眠结构变化,60~80岁健康老人虽就寝时间平均为7.5~8h,但睡眠时间平均为6~6.5h;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降低,Ⅰ期睡眠(浅睡眠)时间延长,而Ⅲ,Ⅳ期睡眠(深睡眠)随增龄而缩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10%以下,75岁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动期及Ⅳ期睡眠基本消失。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症状是什么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症状:

不良睡眠卫生抽搐喘息猝死打鼾烦躁不安反应迟钝肺部感染

老年人睡眠障碍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

2.睡眠呼吸障碍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之比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指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指口鼻气流停止,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暂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先出现CSA,继而出现OSA),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缓解,OSA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有SAS发生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尤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机会增多。

3.嗜睡常见嗜睡是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另一常见现象,其原因有脑部疾病(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全身病变(肺部感染,心衰,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药物因素(安眠药)及环境因素等,由于老年人对身体病变的反应迟钝或症状不明显,有时仅表现为嗜睡;因此,了解老年人嗜睡的意义就在于明确嗜睡的原因,并使之得到尽早的治疗。

睡眠障碍是一种症状,其诊断应着重了解入睡时间,觉醒时间及次数,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伴有的其他系统症状,经分析后确定病因,一般来说,任何原因导致的有效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觉醒次数增多,睡眠质量下降,PSG(多导睡眠图)示睡眠潜伏期>30min,觉醒时间每晚>30min,实际睡眠时间每晚<6h或睡眠期每次呼吸暂停>10s,每小时呼吸暂停30次以上者均可诊断为睡眠障碍,老年人睡眠障碍应判断是由于增龄引起的生理现象还是疾病或药物所致,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呼吸暂停生理记录仪,血气分析,Holter,咽喉镜,头部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睡眠障碍及其病因的诊断,睡眠障碍的病程对判断病因亦有帮助,一过性失眠只表现偶尔几个晚上睡眠困难,紧张的处境及时差,工作的突然变换是主要原因;躯体疾病和心理因素(如哮喘,心衰,悲伤)及持久的处境紧张常导致短程失眠(<1个月);原发性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痛,抑郁症,多种慢性疾病,不良睡眠卫生习惯,药物或酒精影响)是慢性睡眠困难(>1个月)的原因。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检查是什么

老年人睡眠障碍检查项目:

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做哪些检查?

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血气分析异常。

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呼吸暂停生理记录仪,血气分析,Holter,咽喉镜,头部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睡眠障碍及其病因的诊断。

老年人睡眠障碍鉴别诊断

老年人睡眠障碍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区别心理生理性失眠,外源性失眠,药物依赖性失眠,躯体疾病导致失眠等。

老年人睡眠障碍并发症

老年人睡眠障碍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老年人睡眠障碍可引起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

老年人睡眠障碍治疗

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去除干扰因素,进行睡眠锻炼,停用可能引起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内科和精神神经科疾患(如心衰,肺气肿,内分泌疾病,抑郁症,夜间肌痉挛等)以及睡眠障碍性疾病,肌松剂(如妙纳,异舒睡,左旋多巴等)对缓解夜间肌痉挛有效。

2.失眠的治疗

(1)药物治疗:约60%的失眠患者需要长期或偶尔服用安眠药物,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以下几类:①苯二氮卓类:目前应用最多的安眠药物(约占70%),此类药物又分短效,中效和长效3种制剂,其代表分别为三唑仑(半衰期3.5h),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和阿普唑伦,地西泮(安定)和硝西泮(硝基安定),短效制剂易成瘾,撤药易反跳(与用药剂量及时间无关),只宜短期应用于入睡困难者;长

效制剂抑制呼吸较强,白天残留作用(疲乏,昏睡,共济失调,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较明显;故应用中效制剂更安全,一般来说,入睡困难者适用短效制剂,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者适用长效安眠药,②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适用于抑郁症伴失眠者,③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鲁米那)等,目前少用作安眠药,④抗精神病药及其他:如氯丙嗪,甲丙氨酯(眠尔通)适用于伴精神症状者,⑤促睡物质慢波睡眠肽(DSIP),睡眠因子,前列腺素D2等有关睡眠物质:正在研究之中,安眠药物的使用应遵循短期,间断,小量开始,逐渐撤药(每5天减原量的25%)的原则,长期用药者在停用安眠药后可继续接受卡马西平,普萘洛尔,抗抑郁药物治疗,以防戒断反应。

(2)非药物治疗:治疗失眠最重要的是消除导致失眠的各种因素,如消除心理紧张,改变睡眠环境,避免睡前服用影响睡眠的食物或药物,保持睡眠觉醒规律,非药物治疗适用于各类型失眠者,尤其是慢性心理-生理性失眠者,具体方法有:①刺激控制训练:这是一套帮助失眠者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和建立规律性睡眠-觉醒模式的程序,包括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床及卧室只用于睡眠而不在床上阅读,看电视或工作;若上床15~20min不能入睡,则应起床,白天不打瞌睡,清晨准时起床,②睡眠约束:教导失眠者减少在床非睡时间,当睡眠效率超过90%时允许增加15~20min卧床时间,低于80%时应减少15~20min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90%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③放松训练:通过放松来减少精神和躯体的紧张而治疗失眠,放松方法有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沉思,气功,太极拳等,④矛盾意向训练:说服失眠者从事他们最害怕的睡眠行为即不睡,如果失眠者试着不睡焦虑就会减轻,入睡自然容易,⑤光疗:一定强度的光(7000~12001μx)和适当时间的光照可以改变睡眠-觉醒节律,对治疗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如睡眠时相延迟或提前综合征)特别有效,⑥时间疗法:适合于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的患者,嘱患者每天将睡眠时间提前3h,直至睡眠-觉醒周期符合一般社会习惯。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减轻体重,戒酒,睡前禁用催眠药,不用雄激素。

(2)药物治疗:对CSA和MSA有一定效果,具体药物有黄体酮,乙酰唑胺,甲羟孕酮(甲孕酮),氨茶碱,止鼾灵,纳洛酮等,其作用机制为刺激呼吸中枢,增加换气量。

(3)医疗装置:包括:①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鼻扩张器对鼻病和鼻前庭塌陷者可改善通气,减轻经口呼吸引起的口腔干燥症;但对口咽部阻塞疗效差,②膈肌起搏:刺激膈肌收缩,产生呼吸运动,但对OSA疗效差,③舌位置保持器和咽托:主要防止舌后坠和软腭松弛塌陷。

(4)手术治疗:适用于OSA非手术疗效差时,方法有:①腭咽腭垂成形术:防止上咽部狭窄,改善通气,②舌骨悬吊和下颌骨成形术:适用于下颌畸形及下咽部阻塞,③气管造口术:治疗严重OSA,抢救生命;经此术后卒中发生率明显减少,疗效显著,④激光手术:此操作简单,时间短,愈合快,并发症少。

(二)预后

睡眠障碍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诱发或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未行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年病死率为11%~13%,呼吸暂停指数>20

者病死率达37%,较<20者(病死率4%)显著升高;有效地治疗后病死率明显降低。老人吃什么有利于睡眠?

<< 老人文章排行榜

2012-03-05 寻医问药网

我要评论(0)

核心提示:老人要想睡得好需要从饮食上入手,那么老人吃什么有利于睡眠?专家指出,安眠作用最明显的食物有以下八种。

牛奶

牛奶中含有两种催眠物质:一种是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使人昏昏欲睡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另一种是对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的肽类,其中的“类鸦片肽”可以和中枢神经结合,发挥类似鸦片的麻醉、镇痛作用,让人感到全身舒适,有利于解除疲劳并入睡。对于由体虚而导致神经衰弱的人,牛奶的安眠作用更为明显。

小米

在所有谷物中,小米含色氨酸最为丰富。此外,小米含有大量淀粉,吃后容易让人产生温饱感,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

核桃

在临床上,核桃被证明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具体吃法是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显。

葵花子

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晚餐后嗑一些葵花子,还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利于消食化滞,帮助睡眠。

此外,大枣、蜂蜜、醋和全麦面包也是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大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补脾安神的作用。晚饭后用大枣煮汤喝,能加快入睡时间。中医认为,蜂蜜有补中益气、安五脏、合百药

的功效,要想睡得好,临睡前喝一杯蜂蜜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醋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有机酸,消除疲劳的作用非常明显,也可以帮助睡眠。

知道了老人吃什么有利于睡眠,而全麦面包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它具有维持神经系统健康、消除烦躁不安、促进睡眠的作用。

老年人睡眠障碍预防

老年人睡眠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影响老年人睡眠因素繁多,除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适应环境,心情舒畅,永远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

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综述(可编辑修改word版)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因素分析和护理进展 12 级护理4 班1210414161 邵凡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临床表现,重视睡眠障碍的危害和不良影响,通过研究有效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够指导临床与社区护理工作者做好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工作,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睡眠障碍,保证其能够健康快乐地享受晚年生活。 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进展 前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控制睡眠障碍对老年人的影响,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57%会出现睡眠障碍。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1]。 因此,充分研究睡眠障碍以采取应对措施改善老年人睡眠就极为必要,以下是我的分析综述。 主体: 1.睡眠障碍的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质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常表现为患者夜间入睡困难,不能长时间连续睡眠,夜间经常醒来或清晨早醒,第二天醒来没有满足感和精神充沛的感觉,主要以患者进入睡眠周期的潜伏期较正常延长,入睡过程中自身生理性感觉增多为主[2]。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睡行症等,其中以失眠症最为常见。 2.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病情况与特点。 众所周知,年龄越大,睡眠时间越少,一般表现为缺乏深度睡眠,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增加。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夜间敏感性增高,易觉醒,觉醒之后再次睡着困难。在老年人中,虽然就寝时间长,但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降低,Ⅰ期睡眠 ( 浅睡眠 )时间延长而Ⅲ、Ⅳ期睡眠 ( 深睡眠 ) 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0 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 10% 以下,75 岁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动期及Ⅳ期睡眠基本消失[3],因此老年人睡眠障碍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

老年人失眠原因分析

什么原因致使老年人失眠 众所周知。老年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也是失眠的主力军,如果老年人长期失眠,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老年人失眠呢?引发老年人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理性因素:年龄越大,睡得越少,这是众所周知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最常见的症状。 脑部器质性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动脉硬化程度逐渐加重,或伴有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震颤麻痹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可使脑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症状。 全身性疾病:进入老年,全身性疾病发生率增高。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其他退行性脊椎病、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麻木等。这些病,可因为疾病本身或伴有症状而影响睡眠,加重了老年人的失眠。 精神疾病:有关资料统计,老年人中,有抑郁状态及抑郁倾向的比例明显高于年轻人。抑郁症多有失眠、大便不通畅、心慌等症状,其睡眠障碍主要表现早醒及深睡眠减少。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后半夜睡眠障碍越来越严重,主诉多为早醒和醒后难再入睡。 环境因素:这也是引起老年人入睡困难及睡眠不安的原因。比如,屋居临街、邻居喧哗、周围环境嘈杂等,亦可使老年人难于入睡。环境杂乱不宁,还易将睡眠浅的老年人吵醒而不能再入睡。 白天睡眠过多:老年人白天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白天小睡过多,也是影响夜间老年人睡眠的原因之一。老年人一般瞌睡多,在环境安静,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白天小睡容易增多。适当控制白天睡眠,则能明显改善夜间的睡眠质量。 在平时的生活中,晚上睡觉不可能我们不保障自己不失眠,因为现在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出现失眠的症状,所以一旦出现失眠多梦的现象,可能就是因为以上或是其他一些因素造成的,自己学着自我调节,同时有必要立即咨询专家寻求治疗的缓解的办法,这样才不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老年人睡眠障碍

老年人睡眠障碍 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50%以上、长期护理机构中的居民超过65%有睡眠障碍。 社区中的老年人有50%应用处方或非处方催眠药。 睡眠有2个时相,即非快动眼睡眠(NREM),也称慢波睡眠(SWS),以及快动眼睡眠(REM),也称快波睡眠(FWS)或异相睡眠(PS)。 NREM由4个阶段组成,1和2两个阶段是浅睡眠; 第1阶段是觉醒和睡眠间的过渡期。 恢复体力的深睡眠发生在第3和第4阶段。 正常的晚间睡眠从NREM睡眠开始,第一个REM期发生在80 min以后。 然后NREM和REM交替,随着时间的推移,REM睡眠相越来越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结构(睡眠阶段)和睡眠方式(睡眠量和时间选择)都发生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第1阶段和第2阶段可延长或无变化,而第3和第4阶段睡眠特征性的缩短。 REM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尚有争议。 老年人因睡眠障碍反复用药、多重用药的情况极为多见,由此引起的药物相互影响及/或严重不良反应一直是困扰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复杂问题。 为指导对睡眠障碍的处理,作者就其诊断、治疗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1 失眠[1~5] 1.1 概述 1.1.1 症状和体征:失眠往往伴有白天的症状,如疲劳、烦躁以及注意力问题。 失眠主要有4种类型,即入睡困难、容易惊醒、早醒以及非恢复性睡眠。 失眠可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进一步分类。 短暂(或急性)失眠持续时间少于1周(也有定义为少于3 d者), 短期(或亚急性)失眠持续1周到3个月(也有将其定义为3 d到3周者)。 一般认为这两种情况都属于睡眠适应障碍(即与一种可识别的紧张性刺激有关)。 如果症状持续时间更长,通常将其看作是慢性(或长期)失眠。 1.1.2 病史:详细病史是确定失眠病因所必须的。 关键因素包括最近的紧张性刺激以及抑郁或其他精神病症状。 1.1.3 特殊检查:有助于评价失眠的手段或工具包括失眠问卷、家中睡眠记录、症状核对表、心理筛查试验以及对配偶的采访。 作为短暂或慢性失眠的常规评价,无须进行多导睡眠描记。 可得到的其他睡眠诊断研究项目还有便携式睡眠研究腕部活动监测器、静电感应床等,但它们在基层护理中的用途,根据目前所得到的证据尚难以作出确切评价。 1.2 鉴别诊断失眠通常起因于精神心理问题、与疾病有关的症状、药物的影响或睡眠觉醒周期问题。 实际上,老年人失眠的因素可能是多重的。 过度应激、抑郁、焦虑和痛失亲人等,最常导致早醒、入睡时间延长和容易惊醒。 许多疾病可干扰睡眠,包括神经病性疼痛、风湿性疾病、恶性疼痛综合征、起因于心肺疾病的呼吸困难、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夜尿。 据报道,在失眠患者中由药物引起者占10%~15%。 常见的药物包括皮质激素、呼吸系统药物(如伪麻黄碱、β2受体激动剂、茶碱)、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呋塞米和奎尼丁)以及抗抑郁药(如安非他酮、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文拉法辛)。其他可扰乱睡眠的药物尚有西咪替丁、苯妥英、咖啡因和烟碱(尼古丁)。

老年人睡眠障碍

老年人睡眠障碍 周仲华 (中国医科大学全科医师培训中心,沈阳 110001) 1 睡眠障碍常见吗? 睡眠障碍也叫失眠,常表现为难以入睡、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导致睡眠不足、疲乏,病人难以从睡眠中获得体力恢复。有调查表明,大约50%的人曾有过睡眠障碍,有12%的人经常睡眠不好,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睡眠相关问题。睡眠障碍在各个年龄组均常见,老年人尤其常见。虽然睡眠障碍很常见,但是这个问题却常常被医生忽视。 2 引起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睡眠障碍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可能由许多不同的病因引起的症状。 2.1精神生理性失眠通常是短期的,常常由外部环境引起,如因丧偶、家庭财政状况等应激事件所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 2.2药物副作用许多老年人因其他疾病而服用多种处方及非处方药物。睡眠障碍可能是许多药物的直接副作用。常见的药物包括氯丙嗪、苯妥英钠、左旋多巴、糖皮质激素及某些β-受体阻滞剂。咖啡、烟碱、某些中草药和抗组胺药会引起或加重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尿毒症、高钙血症和甲减等疾病经常表现为嗜睡症。 2.3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睡眠模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老年人的生物钟会提前而使得他们可能会在晚上7、8点钟就就寝并酣睡,如果凌晨3点种醒来,他们会疑惑为什么不能再睡。事实上,他们因为夜里睡得少一些而通常在白天小睡1、2个小时。这种睡眠模式是正常的,称为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2.4夜醒需要排尿是老年人夜醒的常见原因,在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老年人中尤其常见,妇女中也常见。老年人由于深睡周期减少,在没有排尿的情况下也会自己醒来。疼痛、呼吸困难、尿频、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他疾病也会干扰正常睡眠。 2.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表现为在睡眠中呼吸反复地暂时停止或呼吸浅慢,这种情况通常会引起病人记不起来的反复觉醒或失眠,也可能会出现白天过度嗜睡,从而影响日常活动,并可导致意外事故等严重后果。间断夜间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的特点,特别是当病人卧位时,鼾声很响足以吵醒配偶或病人本人。病人往往呈现病态肥胖,白天过度嗜睡。催眠药,特别是长效苯二氮卓类,如安定,可加重睡眠呼吸暂停,被认为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应该避免使用。 3.如何评价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病人的症状多种多样。他们可能会诉说自己很疲倦、夜间醒的次数多、早醒或入睡困难。自觉过度疲乏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这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并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入睡困难与精神生理性失眠或晚上过度使用兴奋剂有关;夜间觉醒可能由疼痛、夜尿多等引起。早醒常见于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白天睡眠过多或抑郁病人。表1列出了在评价睡眠障碍的原因时应该向病人询问的重要问题。 表1 探究失眠病人的重要问题 问题出现多久了? 失眠是暂时的还是慢性的? 下列哪一项你有困难:入睡、保持睡眠状态、早醒或夜间醒来几次? 通常你入睡花多长时间?你夜间醒几次,醒多长时间? 失眠伴有疼痛、夜尿或者腿痉挛吗? 你打鼾或者你的家人告诉你打鼾吗?

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综述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因素分析和护理进展 12级护理4班1210414161 邵凡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临床表现,重视睡眠障碍的危害和不良影响,通过研究有效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够指导临床与社区护理工作者做好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工作,帮助老年人积极应对睡眠障碍,保证其能够健康快乐地享受晚年生活。 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护理进展 前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我们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以控制睡眠障碍对老年人的影响,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57%会出现睡眠障碍。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1]。 因此,充分研究睡眠障碍以采取应对措施改善老年人睡眠就极为必要,以下是我的分析综述。 主体: 1.睡眠障碍的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由于睡眠的解剖部位发生病变或生理功能紊乱引起睡眠质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常表现为患者夜间入睡困难,不能长时间连续睡眠,夜间经常醒来或清晨早醒,第二天醒来没有满足感和精神充沛的感觉,主要以患者进入睡眠周期的潜伏期较正常延长,入睡过程中自身生理性感觉增多为主[2]。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睡行症等,其中以失眠症最为常见。 2.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发病情况与特点。 众所周知,年龄越大,睡眠时间越少,一般表现为缺乏深度睡眠,觉醒次数和觉醒时间增加。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夜间敏感性增高,易觉醒,觉醒之后再次睡着困难。在老年人中,虽然就寝时间长,但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加,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降低,Ⅰ期睡眠 ( 浅睡眠 )时间延长而Ⅲ、Ⅳ期睡眠 ( 深睡眠 ) 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0 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 10% 以下,75 岁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动期及Ⅳ期睡眠基本消失[3],因此老年人睡眠障碍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 3.导致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 3.1生理因素/老化因素:

浅谈老年人睡眠障碍及护理干预

浅谈老年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 【摘要】探讨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养成良好的睡眠行为习惯,使睡眠障碍的症状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关键词】老年人睡眠障碍原因分析护理干预 睡眠障碍是一种症状,可以分为入睡难、早醒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患者自觉未能得到充足的睡眠。临床上, 衰老相关性睡眠结构改变的特点是睡眠效率降低、在床上的时间增多、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质量下降、觉醒频度和睡眠期漂移增多、夜间觉醒持续时间延长、打盹频度增加。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不满意率在20 %~50 %之间,并因国家与地区而异。在我国,老年人睡眠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生活质量,也是导致老年人其他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的原因之一。同时,因失眠症可伴发心脏病、抑郁症、痴呆症和其他慢性病症,可使老年失眠症患者原发病情加重。为了提高老年睡眠质量,近年来,国内护理同仁做了大量研究和改进,现将此方面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 1.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大,睡眠生理学将发生很多改变, 老龄化可伴有多数器官系统的生理储备下降,故老年人常不能抵抗以前能够忍受的较小的应激源。这些改变也可出现在维持睡眠的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使提高睡眠质量的功能性储备减少的因素包括:活动量少、光照不足、唤醒阈降低、交感神经活动能力改变、昼

夜节律改变、老年人发生各种疾病问题的频率增加、疾病负荷增加、生活储备降低等,故老年人睡眠不足的发生率较高[1]。 1.2 社会家庭因素社会家庭因素是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激和各种生活事件如离开原工作单位, 经济、地位、生活习惯都发生变化, 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和忧伤感, 加之子 女分居、配偶、老友和同事的患病和死亡,高额的医疗费用, 家人关心的缺失等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悲观、抑郁、思虑过度均可造成心理问题而引起失眠[2]。 1.3 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观察,发现多年来形成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也是造成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如过度饮酒、吸烟、晚餐过多或过少、睡前大量饮水引起夜尿次数增多,睡前喝浓茶、咖啡类等兴奋性物质等等导致夜间迟迟不能入睡。由于这些制品的兴奋和利尿作用, 可引起睡眠紊乱[3]。孙庆等[2]研究显示, 慢性失眠患者中饮酒者占4. 5%, 显著高于对组0. 8%, 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是慢性失眠的危险因素之一。 1.4 躯体疾病因素临床观察表明,80%以上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导致睡眠障碍。凡因躯体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适、咳嗽气喘、皮肤瘙痒、尿急尿频、强迫体位、活动受限以及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内分泌代谢疾病、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等等均可导致睡眠障碍[4]。心力衰竭可引起端坐呼吸及不时觉醒。20% ~ 40% 的脑卒中患者表现为睡眠和觉醒的异常。老年帕金森患者中失眠发生率高达80%[5]。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夜间尿频是影响老年人睡眠障

老年人睡眠障碍及解决途径

老年人睡眠障碍及解决途径 睡眠障碍在老年人中很常见。12%~15%的健康老年人主诉有慢性失眠,有内科或精神科疾病的老年人则更高。老年人除了在睡眠生理方面出现与年龄有关的正常改变外,健康问题和用药较多,加之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均使他们睡眠混乱的风险增大。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失眠,它包括入睡困难、频繁或长时间夜间觉醒以及早醒后不能再睡。老年人以睡眠维持困难为主,虽然不排除其他睡眠障碍。老年人的睡眠改变并非都是病理性的,但是严重的睡眠障碍常常导致白天疲倦、活动力减低、生活质量下降。 一项针对老年人的临床研究显示,认知行为治疗可使70%~80%的老年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而且可长期维持。认知行为治疗包括睡眠限制、刺激调整、认知疗法和睡眠卫生。 睡眠限制把在床上的时间缩短到真正的睡眠时间。例如某患者每晚在床上8小时,平均睡眠6小时,那么治疗第1周给予的最初“睡眠时限”是6小时。这一睡眠时限可根据上一周的睡眠效率而逐渐改变。当睡眠效率超过85%时,床上时间可增加15~20分钟。若睡眠效率低于80%则减少15~20分钟。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维持不变。但规定患者在床上的时间每晚均不少于5小时。 睡眠专家们建议采取下列方法来改善老人的睡眠: 1、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样的事情。

2、调节好自己的睡眠时针,按时睡觉、起床。 3、每天下午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晚饭不饮酒,睡前数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可以少吃点零食或喝杯温牛奶。 5、应戒烟,尤其不要在睡前或失眠时吸烟,尼古丁是刺激剂,会扰乱正常睡眠。 6、睡前要回忆愉快的往事或编撰一个幻想的故事,在愉悦的心情中入睡。 7、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运动,睡前做2~4小时的轻微体力劳动,对睡眠有利。 行为疗法:单用行为疗法或与药物疗法联合使用,是慢性心理——生理性失眠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一方法旨在改善那些使失眠长期存在的因素,其中既包括睡眠训练和睡眠卫生建议,也包括放松技术和睡眠限制疗法。不当的睡眠卫生,指的是患者的日常行为使之不能维持高质量睡眠,且不能保持全天警醒状态。因此,在治疗慢性睡眠障碍患者时,医生有必要向他们强调睡眠卫生的重要性,让他们理解维持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纠正那些可能会损害睡眠质量或数量的行为。如果患者的失眠系由焦虑所致,行为干预可采用放松训练和应激处理等手段。近年来,这些治疗方法已与认知疗法联合应用到失眠治疗中。认知疗法旨在改变患者对睡

老年人睡眠障碍概述

老年人睡眠障碍概述 睡眠障碍是指脑内网状激活系统及其他区域的神经失控或与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改变而导致的睡眠功能减退或睡眠影响呼吸功能,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睡眠障碍能引起相当的醒觉时病态(如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命性损害),因此,它是目前老年医学研究的重点。 老年人睡眠障碍病因 老年人睡眠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引起睡眠障碍的疾患多神经精神疾病(如脑血管病,周期性肢动,夜间肌痉挛,AD,谵妄,帕金森病,抑郁症,心理,生理性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全身疾患(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夜尿次数增多,疼痛,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改变,酒精依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及药物因素(如安眠药,兴奋剂,激素,甲状腺素,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均可致老年人睡眠障碍,其中夜间肌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在老年人中常见,约占老年疾病的5%;其特点为入睡后小腿屈肌群发生屈曲收缩(30s左右),小腿深部肌肉虫行感或雀啄感而造成患者短暂觉醒,65岁以上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10次/h 者占21%。 2.睡眠易受干扰因素影响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神经系统功能的适应性明显降低,对睡眠时间改变及时差的耐受性较差,不良的睡眠习惯,情绪失调,社会心理因素,不适的睡眠环境或睡眠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二)发病机制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改变和睡眠结构变化,60~80岁健康老人虽就寝时间平均为7.5~8h,但睡眠时间平均为6~6.5h;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降低,Ⅰ期睡眠(浅睡眠)时间延长,而Ⅲ,Ⅳ期睡眠(深睡眠)随增龄而缩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10%以下,75岁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动期及Ⅳ期睡眠基本消失。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症状是什么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症状: 不良睡眠卫生抽搐喘息猝死打鼾烦躁不安反应迟钝肺部感染

老人改善睡眠的方法推荐

老人改善睡眠的方法推荐 1、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 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2、洗搓脚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 人护脚”等等。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 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能养成每天 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 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3、刷牙洗脸擦身 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 帮助;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4、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朝朝盐汤,暮暮蜜。”就是说早喝淡盐开水,晚饮蜜糖水。据外医学专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进睡眠的l-色氨酸,睡前1小时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则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从而避免早醒,尤其对经常失眠的老年人更佳。 5、梳头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 守神、止痛明目等。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 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1、指尖摩头 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曲成45度,用指端往返按摩头部1~2分钟。可以加强脑 部供血、强健脑细胞、促进入睡。 2、拇指搓耳 两手大拇指侧面紧贴耳下端,自下而上,由前向后,用力搓摩双耳1~2分钟。可以疏 通经脉、清热安神,防止听力退化。

睡眠障碍的健康教育措施

促进老人睡眠的健康教育措施 1、认真了解老人的睡眠习惯,因人而异地指导和促进老人的正常睡眠如: ⑴每晚睡几小时; ⑵几点就寝、几点起床; ⑶有无特殊习惯如喝饮料、背部按摩等; ⑷是否服安眠药。 2、安排舒适的睡眠环境: ⑴室温与光线: ①根据老人的要求和习惯,关闭门窗,调节室内温度:夏季适宜的温度25~28℃,冬季18~22 ℃, 相对湿度50~60%; ②拉上窗帘(最好是深色)遮挡室外光线,关闭照明灯,可根据需要打开洗手间灯,创造舒适、 安静、光线暗淡的睡眠环境。 ⑵通风换气: 老人入睡前1小时,将卧室的门和窗户打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一般通风时间为20分钟,通风后再关闭门窗(根据季节关闭或开启)。 ⑶保持环境安静,不要有噪音,各种护理工作应尽量集中在白天,不要在睡眠时间进行。要做到 “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保持房间通道通畅。 3、促进老人身体舒适,诱导睡眠: ⑴做好老人洗漱照料: 主动协助老人做好睡前个人卫生如:清洁口腔、洗脸、洗手、排空大小便、清洁会阴部和臀部等,确保老人身体清爽、温暖和舒适。 ⑵整理床铺: ①铺好被窝,拍松枕头,使枕头的高低舒适,枕高以6~9cm为宜; ②根据季节增减盖被(被内适宜温度为32~34℃),或用热水袋温暖被窝,但应在睡前取出热水 袋,防止烫伤。 ⑶保持良好的睡眠姿势: ①主动倾听老人有关睡眠的主诉,协助采取适当的卧位,对腰腿痛的老人要使其在放松的情况 下,采取舒适的卧位睡眠,对受压部位按摩,以减轻疼痛; ②及时解除和控制老人身体的不适如:疼痛、气喘、胸闷、瘙痒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4、心理安慰: 老人有心理压力就会导致睡眠障碍,应密切观察老人的情绪变化,通过与老人谈心,倾听老人的诉说,多陪伴老人等多种方式(尤其鼓励老人的亲属多关心老人),给予老人理解和安慰,缓解老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睡眠。 对睡眠障碍老人的健康教育措施 1、对环境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碍:应为老人创造一个安静、清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幽暗、柔 和、床铺等睡具舒适的睡眠环境。 2、因习惯改变引起的睡眠障碍:应对老人给予疏导,婉言地告诉老人睡眠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与老 人共同分析对老人睡眠不利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帮助老人逐步的改变不适应的或不良的睡眠习惯。 3、由于心理因素诱发的睡眠障碍:应及时的解除老人紧张、焦虑、兴奋、激动、抑郁、思虑等不良的 情绪和精神刺激,保持心理的平衡。

老年人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

睡眠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 睡眠障碍是指脑内网状激活系统及其他区域的神经失 控或与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改变而导致的睡眠功能减退或 睡眠影响呼吸功能。睡眠障碍是困扰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之一,一般而言,健康长寿老人的起居生活较为规律,睡眠良好。相反,长期受失眠困扰者,多伴有某种程度的心理、躯体疾患,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近些年,睡眠障碍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性愈来愈受到普遍的重视。 一、病因 (一)精神疾病 如焦虑、抑郁、严重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 (二)身体疾病 老年人多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风湿病、颈椎病等,这些疾病本身的就可影响睡眠,从而使失眠加重。 (三)药物引起 受体抑制剂、甲状腺补充剂。 (四)其他因素 不良的睡前习惯、睡眠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等。 二、临床表现 (一)夜间敏感性增高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觉醒频繁,睡眠维持困难睡眠断断续续。

(二)白天精力不充沛,常需要通过打盹补觉,睡眠过多甚至嗜睡。 (三)睡眠规律改变,黑白颠倒,白天睡眠时间比晚上长。 (四)早睡早醒,入睡困难。 (五)睡眠时间缩短,多数老年入睡眠的时间不足。 三、并发症 老年入睡眠障碍可引起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改变不良睡眠习惯,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睡前应身心放松,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神经。 2.上床前沐浴,或热水泡脚,按摩足背和足底涌泉穴双侧各100次直至脚底发热,然后就寝。 3.睡前进行洗漱少饮水,排尽大小便。老年人肾气亏虚,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患则应睡前少饮水、解小便后再上床,避免膀胱充盈增加排便次数。

内科病人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

内科病人睡眠障碍的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127-01 睡眠障碍是住院患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刚入院的患者更为明显。住院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现睡眠障碍,它既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 的康复,严重者可致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现就影响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加以 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7年1月至11月对住院患者通过访谈式调查及临床观察发现有60例患者存在不 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男29例,女31例,年龄47岁~76岁,平均年龄56.5岁,睡眠障碍的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入睡困难:从想要入睡到实际入睡时间>1 h者30例,占50%;不能 熟睡:有轻微的声响刺激便醒来,一夜中醒来达2次以上者15例,占25%;早醒:早晨觉 醒时间比以往正常时提前2 h以上,醒来即不能再度入睡者10例,占17%;睡眠时间缩短: 虽有充裕的时间,一夜合计睡眠<5 h者5例,占8%。 2影响住院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 2.1疾病因素从调查中得知,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冠心病夜间频繁心绞痛发作;高血压控制不佳;左心功能不全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出现夜间喘息、咳嗽加重最为多见。其次前列腺肥大 导致夜尿增多,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均可引起睡眠障碍。 2.2环境因素影响患者睡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的噪音、灯光、室温、通风、床铺、夜间的治疗护理活动等。 2.3心理社会因素据调查分析发现,住院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产生上述情绪反应的原因有:疾病病痛的折磨及对疾病预后的恐惧和担忧;经济困 难及家庭支持欠缺;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 2.4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住院后活动减少,白天睡眠时间长;睡前谈论兴奋话题或观看刺激、惊悚性电视等。 3护理对策 3.1尽快减轻病痛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因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3.2加强病区管理 3.2.1睡前做好护理进行室内通风、消除异味、保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中、关大灯、开 地灯、保持床铺干燥、平整。 3.2.2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工作每项护理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除必要的治疗外),避免患 者在沉睡中惊醒,如夜间查房时,要做到“四轻”,光源不可直射患者。 3.2.3减少干扰对于病情复杂多变、夜间入院的患者及打鼾的患者,尽量安置在单间或人 少的病房,以减少干扰。 3.2.4“四轻”治疗车轮子定期上润滑油,护理站的椅子脚下钉皮垫,护士做到“四轻”,病 区内使用手机者,劝其将铃声调到振动,努力为患者创造安静,温馨的休养环境。 3.3加强心理护理

老年人睡眠障碍

老年人睡眠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1.引起睡眠障碍的疾患多神经精神疾病(如脑血管病、周期性肢动、夜间肌痉挛、AD、谵妄、帕金森病、抑郁症、心理、生理性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全身疾患(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夜尿次数增多、疼痛、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改变、酒精依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及药物因素(如安眠药、兴奋剂、激素、甲状腺素、茶碱、喹诺酮类抗生素、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均可致老年人睡眠障碍。其中夜间肌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在老年人中常见,约占老年疾病的5%;其特点为入睡后小腿屈肌群发生屈曲收缩(30s左右)、小腿深部肌肉虫行感或雀啄感而造成患者短暂觉醒。65岁以上充血性心衰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10次/h者占21%。 2.睡眠易受干扰因素影响老年人由于退行性变,神经系统功能的适应性明显降低,对睡眠时间改变及时差的耐受性较差。不良的睡眠习惯、情绪失调、社会心理因素、不适的睡眠环境或睡眠环境的变化均可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二)发病机制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改变和睡眠结构变化,60~80岁健康老人虽就寝时间平均为7.5~8h,但睡眠时间平均为6~6.5h;觉醒次数及时间增加,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降低。Ⅰ期睡眠(浅睡眠)时间延长,而Ⅲ、Ⅳ期睡眠(深睡眠)随增龄而缩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波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10%以下,75岁以上老年人的非快速眼动期及Ⅳ期睡眠基本消失。 老年人睡眠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由于多种病因或干扰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常入睡困难和不能维持睡眠;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有效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减少或小睡导致夜间睡眠-觉醒周期缩短,早起或猫头鹰式的夜间活动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再者,随增龄或疾病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障碍愈明显;表现为昼夜颠倒、时间差性睡眠障碍和夜间工作所致的昼夜节律紊乱。 2.睡眠呼吸障碍多见50岁以上人群中,睡眠后均可能发生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加重呼吸疾病、夜间吸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占睡眠疾患的70%,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男女发病之比为5∶1~10∶1。SAS又分3型,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指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运动存在)、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指口鼻气流停止,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暂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先出现CSA,继而出现OSA)。气道梗阻型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特点是鼾声响、呼吸间歇>10s后发生喘息或鼻音、梗阻缓解。OSA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习惯性打鼾即使不是呼吸暂停,也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是OSA的常见症状)、烦躁不安、白天嗜睡、抑郁、头痛、夜尿、阳萎,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