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2004年 矿 床 地 质

 MIN ERAL DEPOSITS第23卷 第4期

文章编号:0258-7106(2004)04-0520-13

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Ξ

毛景文 李晓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摘 要 深部流体(地幔流体)及其成岩成矿作用的研究是当今地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最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文章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地幔流体的组成、地幔流体中碳氧、氢氧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地幔流体类型和运移形式,以及地幔流体活动的构造背景,并对地幔流体与金属矿床、油气田盆地等成矿成藏作用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地质学 地幔流体 油气藏 金属矿床 稀有气体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 综述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几年,深部流体一词广泛使用,但是,目前对它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毕思文(1996)认为深部流体主要指地幔来源的流体,包括非生物成因的天然气。胡文暄等(2001)认为深部流体指来源于地幔的流体,是一种以CO2等气体组分为主的富气流体。而杨雷等(2001)将盆地基底以下的流体统称为深部流体,主要包括地幔流体和地壳深部流体;深部流体是与深部壳幔环境(物相、温度、压力和氧逸度等)处于平衡的液体、气体和挥发分。笔者在执行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中的“深部流体成矿系统”课题的早期(2000年),曾经将深部流体定义为主要包括地幔流体以及板块俯冲过程中岩石脱水所产生的流体、深变质过程中由脱水作用(dehydration)形成的流体以及与地幔物质上涌有关的岩浆水。由于深部流体来自地球深部,在其向上运移过程中往往与浅部流体(包括大气降水、地层水等)发生混合作用,导致人们对深部流体的认识容易产生差异,因此,如何定义深部流体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鉴于一般文献中缺乏对深部流体物质来源的具体地球圈层的界定,本文将深部流体视为地幔来源的流体,也称地幔流体。

1 地幔流体的组成

1.1 地幔流体的基本组成

地幔曾长期被认为是一种致密的干体系,直到20世纪70年代岩石学家开始注意到地幔交代作用并通过研究才发现地幔流体的存在。Bailey在东非和德国的碱性玄武岩中发现辉石岩地幔包体中有云母和角闪石,提出辉石岩可能是地幔橄榄岩经过交代的产物(杜乐天,1996a)。Frey等(1974)发现亏损的橄榄岩富含L REE,推测是流体带入的结果。世界上碱性岩浆都是以富L REE为特征,源于亏损地幔。Menzies等(1980)认为这是由于交代作用带入了L REE,然后经熔融产生碱性岩浆。Frey等(1974)首次发现玄武岩中地幔包体橄榄岩高镁低钙,并明显富集一系列不相容元素K、P、Ti、L REE、Th和U。Dawson等(1980)称之为隐蔽交代(cryp2 tic),他认为这是由于交代作用产生的流体为富含CO2的流体,如果流体富含OH-,则出现显交代(patent)。通过详细研究南非等地金伯利岩及其中的包体,Dawson等(1980)发现金伯利岩中富含一系列不相容元素和自然元素Ag、Cu、铂族元素、Ni、Fe、石墨等,石榴石边部或全部晶体已经变为混浊,被微晶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尖晶石等集合体所交代,他还发现了云母岩的地幔包体。Navon等(1988)在博茨瓦纳和扎伊尔的立方金刚石中及包壳金刚石的包壳中发现了显微流体包裹体,并分析了其流体组分,认为该流体代表了这种金刚石生长环境中的流体介质。这一发现表明在150~200km深处的地幔仍然存在着流体,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郑建平等(1994)在中国辽宁复县50号岩管金伯利岩中发现了微小流体包裹体,测定其气相和液相成分

Ξ本文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编号:G1999043211)的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毛景文,男,1956年生,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Email:Jingwenm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727032.html,。收稿日期 2004-08-17;改回日期 2004-09-10。张绮玲编辑。

都是以CO2为主,还有一些H2O、H2S和CH4等。关于地幔流体的成分,Bailey(1978)最早提出主要由CO2组成,同时含有碱质组分及H2O、Al、Fe、Mn、Ca、Ti、Rb、Sr、Ba、Zr、Nb、Y、La等,还有高浓度C、卤素和N2;更多学者(Wyllie,1987;Eggler,1987; Schneider et al.,1986;Pasteris,1987;孙丰月等, 1995)倾向于它们属于C-H-O体系。其他一些学者提出的体系也比较相似,例如,CO2-H2O-F-Cl-S (Anderson et al.,1987);H-O-C-S-F-Cl(Spera, 1987);C-O-H-S(Eggler,1987);CO2-H2O(Hol2 loway,1971),CO2-H2O-F-Cl(Lloyd,1987)等。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尽管大家在认识上有一些区别,但总体上可以认为地幔流体是一种以C-H-O或CO2-H2O为主的流体系统。

胡文暄等(2001)通过大量观测数据和理论分析,指出地球内部蕴含着大量流体,并从未间断地向外释放着。全球陆地火山每年释放出的CO2约有800Mt(即每天释放出200多万吨),原始地球中CO2的72%(质量分数)、N2的12%(质量分数)仍然留在地幔中(G erlach,1991;Zhang et al.,1993)。中国东部幔源岩石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实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气液包裹体的主要成分是CO和CO2,还有一些N2、H2和CH4。Spera(1987)甚至认为Fe-Ni组成的地核是碳的重要储集场所,由于碳具有易溶于铁的特点,所以某些铁陨石中具有高含量的碳。Trull等(1993)估计地幔中碳丰度大约为50×10-6~250×10-6。

除了在地幔岩的流体包裹体中发现H2O以外,过去10年间,大量实验岩石学和矿物分子光谱学研究(例如,Schrauder et al.,1994;陈丰,1994)证明石榴石、橄榄石、辉石等无水矿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氢。从Mao等(1992)的相图粗略地推断,氢在低压区可能是流体,而在高压区可能为固体。陈丰(1996)认为地球深部是氢的重要储库,氢主要以吸附或溶解氢、氢化物和固体氢形式存在。Badding等(1978)根据FeH的状态方程计算出在12.5g/cm3密度时地核中FeH的摩尔分数为40%~95%。

杜乐天(1988;1989;1990)最早注意到地幔流体这一研究前沿,并观察到碱金属是地幔流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将地幔流体概括为HACONS化合物(H代表氢、卤素和热,A代表碱金属,C代表碳,O 代表氧,N代表氮,S为硫,简称为幔汁)系统的观点。他结合以往对矿床形成过程中碱金属交代作用的研究(杜乐天,1983;1986),全面论述了地幔流体-碱质交代-成矿作用的关系(杜乐天,1996a;1996b),开创了地幔流体与成矿关系的研究新方向。戎嘉树等(1995)在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中鉴定出直径1~5 mm的浆胞,其中富含大量碱金属和挥发组分, w(K2O)高达12%,w(Na2O)达7.5%。这种浆胞由斜方辉石熔融而成,熔体玻璃中常有新生的橄榄石和铬透辉石。在这种熔体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CaO、Na2O、K2O的带入和SiO2、MgO的带出。林传勇等(1994)也在吉林省伊通火山群中的尖晶石相的二辉橄榄岩、异剥橄榄岩和辉石岩幔源包体中发现了富K、Na玻璃体,其成分为〔w(B)〕:SiO252%~60%、Al2O320%~24%、Na2O3.0%~10.0%、K2O 4.1%~10.6%、FeO0.9%~4.4%、MgO0.3%~1.8%和CaO0.1%~3.9%。它与以往在国内外已经发现的富钠玻璃(Frey et al.,1974;Mysen et al., 1975;Francis,1976;Maaloe et al.,1979;Jones et al.,1983;Scheneider et al.,1986;

郑海飞等, 1987)不同,以富钾钠贫钙为特征(图1),这可能反映出前者为地幔本身的流体,后者是壳幔强烈相互作用区域的产物。朱永峰(1995)曾指出洋壳中广泛分布着w(K2O)约为1.5%的碱性玄武岩类岩石,它们发生熔融的深度很大(达400km),表明地幔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碱金属和水。

图1 玻璃体的Ca-Na-K图解(林传勇等,1994) 1—引自Mysen等(1875);2—引自G irod等(1981);3—引自

Maaloe等(1979);4—引自Francis等(1976);5—引自Frey等

(1974);6—引自郑海飞等(1987);7—引自林传勇等(1994) Fig.1 Diagram of Ca-Na-K in vitreum body

(after Lin et al.,1994)

1—after Mysen et al.,1875;2—after G irod et al.,1981;3—after Maaloe et al.,1979;4—after Francis et al.,1976;5—after Frey et al.,1974;6—after Zheng et al.,1987;7—after Lin et al.,1994

125

 第23卷 第4期 毛景文等: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从上述可以得出结论:地幔流体是一种以CO2-H2O(或C-H-O)和碱金属元素以及其他挥发组分F、Cl、S、P、卤素等组成的流体系统。在地幔流体聚集的部位指示出曾发生过地幔交代作用。正是地幔的交代作用和分熔作用导致生成碱性玄武岩浆和碱性岩浆,地幔流体通过排气作用上升到地壳,开始表壳地球化学循环,并参与成岩成矿过程。

1.2 地幔流体的同位素特征

1.2.1 地幔中碳的同位素

地幔中的碳主要以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碳酸岩、地幔包体中的CO2流体包裹体和石墨、大洋中脊溢出的CO2等形式存在,其同位素组成是通过对各类含碳物质的碳同位素测定获得的。

一般认为,碳酸岩中的矿物与金刚石可以作为地幔碳的样品,而且这些样品的δ13C分布体现了地幔δ13C的分布。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深入,发现地幔的碳同位素分布十分不均一。如G al2 imov(1985)总结了前苏联700多个金刚石的数据,虽然大部分金刚石的δ13C值落在-2‰~-9‰之间,但范围却宽达-34.2‰~+2.4‰。即使是金伯利岩筒中的金刚石,其δ13C变化范围也很宽,但主要分布在-2‰~-9‰之间。Deines(1992)对比了前苏联和南非大陆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的碳同位素分布,它们没有明显的不同,δ13C具有同样宽的范围。

地幔岩中石墨和金刚石的碳同位素数据较少。Jaques等(1990)报道了橄榄岩中金刚石的δ13C值分别为-3.7‰和-5.6‰。Deines等(1987)测定的来自Roberts Victor的2个石墨-金刚石榴辉岩中石墨和金刚石的δ13C,发现它们落在-4‰~-7‰之间,且石墨比共生的金刚石略富集13C。而Deines等(1991)研究了博茨瓦纳的Orapa的70个榴辉岩中的石墨和金刚石,发现石墨的δ13C在- 4.6‰~-7.8‰之间,而金刚石的δ13C却落在-4‰~-23‰之间。Boyd等(1994)研究了非洲南部、澳大利亚和北美等地的八面体金刚石,分出高碳和低碳两类,δ13C值分别为-6.4‰~-2.9‰和-19.4‰~-9.5‰,δ13C值与δ13N值呈负相关关系。刘建明等(2003)测得中国鲁西金伯利岩碳同位素组成为-4.8‰~-7.6‰。

地幔包体中的δ13C值变化很大,其范围大致与金刚石相同,如中国东部的超镁铁质地幔包体的δ13C 值在-2.9‰~-35.7‰之间,而且同一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提取出的CO2,其δ13C值不同(储雪蕾

等,1995)。玄武岩的碳同位素组成分布几乎与金刚石、地幔包体相同。已经测得的火山排出的CO2,其δ13C值在0‰~-31‰之间,大部分在-4‰~-5‰之间(储雪蕾,1996)。

作为大陆岩石圈构造背景和地幔交代作用的指示岩石(杨学明等,1998),碳酸岩的δ13C的变化范围较小,在-2‰~-8‰之间。但是,碳是地幔的一个次要元素,其分布可能不均匀,从不同地幔来源岩石或者包体的碳同位素组成来看,地幔样品的δ13C 值变化很大,大约从0变化到-35‰,远远超过地幔中氧的同位素变化范围。目前,大家普遍的共识是,地幔δ13C值分布范围大,显示双峰特征,主峰众数为-5.5‰(主要范围:-2‰~-9‰),同时,在-15‰~-25‰区间还有一个低缓的次峰(郑永飞等, 1999)。对地幔碳同位素组成不均一的解释有多种,包括地幔原始不均一、深俯冲陆壳物质的混染、多阶段去气、岩浆结晶分异等。通常认为δ13C高值主峰可能代表了正常地幔原始碳的组成,而负的低值次峰则可能是陆壳深俯冲、拆沉作用等引起的再循环,陆壳物质或地幔多阶段脱气作用造成的(刘建明等, 2003)。

1.2.2 地幔中的氢、氧同位素

与地幔碳同位素相比,氧同位素基本落在较窄的范围内,碳酸岩的δ18O值变化范围为+4‰~+ 27‰,原生未蚀变的碳酸岩为+6‰~+9‰。从玄武岩及其中的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包体所获得的地幔氧同位素组成范围为+5‰~+6‰,但总的来说,地幔岩石中δ18O值为(5.7±0.3)‰(Taylor,1980)。

中国东部二辉橄榄岩在1200℃释放的H2O的δD为-31.1‰~-96.4‰,平均为-67.0‰(吴茂炳等,2003)。Sheppard等(1970)根据对地幔来源的金云母的分析,认为岩浆或地幔来源水的δD值为(-48±20)‰;Boettcher等(1980)测得地幔来源的金伯利岩及其捕虏体中的水的δD值为-50‰,而Taylor则认为含水地幔的δD值为-50‰~-80‰。Pineau等(1990)报道了大西洋中脊玄武岩玻璃的气泡中δD值为(-64±2)‰。Kyser等(1984)认为大洋玄武岩的δD为(-80±5)‰,总的来说,地幔中的氢同位素数值变化范围在-50‰~-80‰。

1.2.3 地幔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

地幔中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以He、Ar同位素研究最为深入,其次是Ne。对地幔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是从研究地幔来源的岩石入手的。这些岩石中

225

矿 床 地 质 2004年 

包含着地幔稀有气体的组成,如火山岩、火山气体、地幔捕虏体和金刚石等。在地幔来源的各种物质中,由于陆相火山岩在喷发的时候混染了大气组分的稀有气体,而弧后火山岩(被认为是第三种地幔来源的岩石)可能受俯冲时地壳物质的混染,因此,海相火山岩被认为是研究地幔稀有气体最好的样品,洋中脊玄武岩和洋岛玄武岩常常被用来研究地幔物质的组成。虽然后两种岩石均来自地幔,但是它们的组成却不相同。洋中脊玄武岩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或者是脱气的地幔;而洋岛玄武岩却是热点(或地幔柱)火山岩,代表了亏损相对较少和缺少挥发分的地幔物质。由于这两种岩石的年龄偏新,因此大洋火山岩所提供的信息仅仅是现代或者近代地幔组成的信息。利用金刚石来研究地幔的稀有气体同位素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幔的物质组成提供了可能,因为大部分金刚石都形成于前寒武纪。一些学者对地幔捕虏体、地幔岩中的巨晶矿物进行了地幔物质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徐胜等,1997;2002; Scarsi,2000;Matsumoto et al.,2000;2001;2002;徐士进等,2003),但是这些成果多是建立在洋岛玄武岩和大洋玄武岩研究的基础上的。

洋中脊玄武岩的3He/4He比值比较集中,而热点火山岩的3He/4He比值具有较宽的变化范围,最高的是洋中脊玄武岩的几倍(Zindler et al.,1986; Kurz,1993)。Zindler等(1986)认为洋岛玄武岩3He/4He比值的波动是岩浆喷发之前岩浆源区放射成因4He叠加的结果,而Hiyagon(1986)则认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热点玄武岩地幔源区的不均一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大西洋及太平洋洋中脊玄武岩的研究表明,3He/4He比值很集中,为(8±1) Ra(Ra为大气中3He/4He比值1.4×10-6),显示MORB源区He同位素组成的均一性。洋岛玄武岩大多出露于大洋中的热点区,如冰岛、夏威夷、Samoa 等,它们多具有高的3He/4He比值,如夏威夷最年轻的Loihi海山玄武岩玻璃中3He/4He比值变化在15 Ra~35Ra。而Breddam等(2001)在冰岛发现了3He/4He比值高达42.9Ra的玄武岩。

Ozima等(2002)总结了地幔物质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特点,结果显示洋中脊玄武岩3He/4He比值为0.9×10-5~1.4×10-5;Loihi洋岛玄武岩3He/4He 比值为0.7×10-5~5×10-5;Samoan捕虏体3He/4He比值为1.2×10-5~4×10-5;金刚石中3He/4He比值为0.01×10-5~20×10-5。而不同来源地幔物质的40Ar/36Ar比值则变化较大,洋中脊玄武岩为10000~30000;Loihi洋岛玄武岩为400~4000;Samoan捕虏体为350~12000;金刚石中40Ar/36Ar比值>300。相对来说,Ne同位素则比较均一,20Ne/22Ne和21Ne/22Ne比值在洋中脊玄武岩中分别为9.8~13和0.029~0.06;在Loihi洋岛玄武岩中分别为9.6~12和0.026~0.04;在Samoan 捕虏体中分别为9.8~12和0.029~0.042;在金刚石中分别为11.4~12和0.04~0.06。

1.3 地幔流体类型和运移形式

Kanoeka等(1985)通过稀有气体He-Ar同位素研究,将地幔流体分为3个主要源区,即①地幔柱型(plume或P型)源区,约670km深的下地幔与上地幔的交界处或核幔界面;②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型下面的亏损地幔,包括洋区和大陆区的岩石圈地幔,也可能包括软流圈和整个上地幔;③岛弧型(arc或AC 源区):岛弧深部和贝奥夫带以上的地幔,包含俯冲作用带来的再循环物质。路风香(1996)通过对华北金刚石的系统研究,推测地幔流体可能有3种来源,一是来自核幔之间的超深流体,二是软流层起源的熔-流体,三是与幔源岩浆有关的晚期流体。杜乐天(1988)根据地幔流体在地球的垂向分布将它们分成4个类型:①氢流(发自液态铁外地核或核幔边界);

②氢型幔汁(H-HACONS流体),由氢流路过下、中地幔演化而成,各种不相容元素均以氢化物形式存在;③碱型幔汁(A-HACONS流体),由氢型幔汁穿过上地幔进一步演化而成,特点是流体中特别富含碱金属;④氧型幔汁(O-HACONS流体),由碱型幔汁沿破裂带上涌进入地壳进一步演化而成。在流体中出现氧的化合物(例如CO2、H2O、SO2),但仍然富含H2、羟类、CO、碱金属化合物等强还原性流体成分。氧型幔汁渗入是形成花岗质岩浆、安山质岩浆及低速带的主要因素。

在地幔流体研究早期,认为富含CO2-H2O的地幔流体运移到上地幔相当于角闪石相稳定区的深度(约120~170km),H2O与地幔岩发生了强烈的地幔交代作用,形成角闪石橄榄岩,其结果是地幔流体中的H2O被大量消耗。由于CO2对各种微量元素的溶解度极低,导致大量元素的沉淀富集,形成一个特定的交代带(Wylie,1987)。随着进一步研究,对于地幔流体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地幔本身,例如,在夏威夷、冰岛等地幔柱区,地幔流体正在源源不断上

325

 第23卷 第4期 毛景文等: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涌,其3He/4He 比值为7~9Ra ;在中国东部沿郯庐断裂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中的富氦CO 2气藏(图2)都显示出地幔流体卸载的迹象(Mao et al.,2002a )。根据地幔流体的活动特点,曹荣龙等(1995)提出的交代作用类型包括:①原地地幔交代作用,地幔流体在地幔中进行的交代作用;②上升过程中的交代作用,

地幔岩包体被寄主岩浆携带上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幔流体交代作用,部分仍处于地幔的压力-温

图2 沿郯庐断裂系统主要气藏和幔源包体分布图

(根据陶明信等,1996修改)

各气藏的氦同位素和碳同位素值标注在内。Ⅰ—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构造-地球物理梯度带,分割西部隆起带和东部断陷带;Ⅱ—郯庐断裂带。二氧化碳和氦气藏:1—万金塔;2—界3井;

3—黄骅;4—胜利;5—闵桥;6—黄桥;7—三水

Fig.2 Distribution of major gas fields with mantle derived enclaves in volcanic rocks along the Tanlu fault zone

system (modified after Tao et al.,1996)

The helium and carbon is otope in major gas fields are included.Ⅰ—T ecto-nic-geophysical gradient belt along Da Hinggan Mountains ,T aihang Moun 2tains and Wuling Mountain ,which separates the west uplift belt from the east depression belt ;Ⅱ—T anlu fault zone.G as fields and CO 2res ources :1—Wanjinta ;2—Jie 3Jing ;3—Huangye ;4—Shengli ;5—Minqiao ;

6—Huangqiao ;7—Sanshui

度范围,部分则可能已处于地壳的条件;③地壳中的地幔交代作用,地幔流体穿过莫霍面在相应于岩石圈地壳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对地壳物质产生的交代作用和成岩成矿过程。

地幔流体是如何迁移的?这是大家关心的科学问题。迁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地幔内部,其二是迁移到地壳或表壳。在地幔内部,按照传统的动力学观点,可将地幔流体的迁移划分为渗滤机制(percolation-controlled )和扩散机制(diffusion-con 2trolled )(Bodinier et al.,1990)。Lundstrom (1995)通过研究玄武岩的抽提作用(basalt extraction )提出了两种地幔流体迁移模式:平衡空隙流动(equilibri 2um porous flow )和动态熔融(dynamic melting ),并认为前者是地幔流体的主要迁移模式。对于地幔流体向地幔以外运移,也存在两种形式:地幔流体随着地幔岩浆的侵位或喷溢向地壳及向地表转移;地幔流体通常呈超临界状态,具有高密度、高扩散系数、介于气体与液体之间的黏度和超高溶解度,因而富含不相容元素和碱金属元素。已知在岩浆喷溢的间歇期,甚至在一些壳幔相互作用的地区仍然有明显的地幔流体活动,所以说后一种形式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丁清峰等(2001)推测当地幔流体沿深大断裂运移时,往往会形成线状热异常。另外,杨雷等(2001)提出超基性岩的次生蚀变,例如,橄榄岩的蛇纹石化可以把封存在地幔来源的H 释放出来,在油气盆地中富集。对于地幔流体的运移方式仍然不十分清楚,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张荣华等(2001)认为研究深部流体至少有3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即地球深部流体的性质,尤其是跨越临界态时的变化特点,深部流体的流动过程以及矿物与溶液的反应动

力学过程。

1.4 地幔流体的来源及主要活动区的构造背景

地幔流体来源何处?是地球深部固有的,还是从外部捕获而来?从曹荣龙等(1995)、张鸿翔等(2000)、刘丛强等(2001)、丁清峰等(2001)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来看,主要认识有两种:①地球内部固有的。在地球形成早期,从星云团到固体地球演化阶段,连续不断的脱气作用产生了大气圈和水圈,但是仍然有部分H 和C 被保存在地核和地幔中。正如Spera (1987)和Badding 等(1978)所指出的那样,在核幔中存在巨大的H 储库和C 储库。黎诺(1993)根据地球质量和旋转等物理特点坚持认为地核是空心的或仅有气体存在,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奇谈怪论,

4

25 矿 床 地 质 2004年 

今天来看也许有一定道理;②地壳流体在板块运动中被携带入地幔。通常在洋壳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部时,赋存在大洋岩石中的空隙水和含水矿物中的结晶水在软流圈逐渐被熔化,C-H-O和一些其他表壳组分重新被携入地幔,开始新的地球化学循环。此外,认为是在岩石圈加厚区,下地壳作为山根的一部分受挤压被锲入岩石圈深部(邓晋福等,1996),相应的地壳物质及流体同样可以被带入地幔。后两种形式的壳幔相互作用可能是大陆地幔流体来源的主要方式。

顾名思义,地幔流体主要存在于地幔,尽管不排除部分核幔边界,甚至地核来源。地幔流体运移受一定构造环境的制约。目前来看,主要有4种:①地幔柱区;②大陆裂谷区;③大陆减薄区(或伸展带);

④深大断裂及其次一级断裂(包括大型走滑断裂带中的拉分盆地)。这些构造环境可以总结为岩石圈物质的发散地带。在这些地带,地幔物质和流体(包括岩浆)向上涌动,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导致地幔流体向表壳运移,甚至飘逸到大气圈。

2 地幔流体与成矿成藏作用

同研究地幔岩中地幔流体相比较,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地幔流体研究的难度更大。由于当地幔流体离开地幔后,将与不同源的流体(包括变质流体、地层建造水、大气降水等)发生混合作用,逐渐被稀释,况且在目前条件下,还没有有效地区分地幔流体与岩浆流体的方法。杜乐天(1996a;1996b)强调碱交代作用作为地幔流体成矿的标志,但这不是排他性的证据。因为无论是在与I型花岗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系统、与S型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成矿系统、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稀有-稀土-金成矿系统,还是在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成矿系统中,都发育有碱质交代作用,例如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绢云母化和冰长石化。在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宁芜玢岩铁矿中发育十分强烈的钠长石化和钠柱石化(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到目前为止,尽管只有极少数矿床具有显著的地幔流体成矿的遗痕,但对于绝大多数矿床来说,这项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更多是鉴别是否有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

2.1 与地幔流体活动有关的典型矿床

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有其特殊性,有些矿床往往

在全球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澳大利亚的Olympic Dam U-Cu-Au-REE矿和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有-稀土-铁矿。曹荣龙等(1995)对白云鄂博稀土矿床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解剖,提出这一超大型矿床是地幔流体交代的产物,其证据有:①稀土矿石和单矿物的锶初始比值I Sr(t)低于0.7030;②稀土矿物独居石Sm-Nd 等时线确定的143Nd/144Nd初始值(εNd=8.4)显示为地幔来源;③多种氟碳酸盐稀土矿物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 4.12‰~- 5.19‰,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来自地幔;④金属硫化物中硫同位素δ34S值平均为-0.71‰,与陨石硫一致;⑤稀土氟碳酸盐、霓石、萤石和重晶石等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属于CO2-H2O体系,且CO2多于H2O,包裹体中CO2的δ13C值为- 4.18‰~-8.53‰,δ18O水平均值为8.1‰,为典型的岩浆流体或地幔流体。此外,在白云鄂博矿区东西长30km、南北宽4km的范围内,普遍出现了渗透性的萤石化、钠闪石化、霓石化、磷灰石化、云母化以及钾长石化现象。这种富碱、富铁、富挥发组分的围岩蚀变组合也是地幔流体成矿的一个重要特征。

碲是一种分散元素,在地球圈层中的分布为(w Te):地壳0.0004×10-6,地幔0.01×10-6,地核0.52×10-6(黎彤,1976)。在地质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碲趋向于分散。然而在四川大水沟却形成了一个罕见的碲高度富集、特高品位(碲品位w Te1%~15%,最高可达30%)的独立矿床(曹志敏等, 1995;陈毓川等,1996)。大水沟碲矿形成的时代为94Ma(毛景文等,1997),但是在区内未见90~100 Ma时期岩浆活动的记录。13条NN E向的矿脉全部分布于夹在三叠纪大理岩中的玄武岩层内,当矿脉延伸到碳酸盐岩内时即尖灭。矿脉内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磁黄铁矿、辉碲铋矿等为主,局部出现几乎纯的金属矿物集合体,非金属矿物为碳酸盐类、富钾硅酸盐矿物及石英、电气石。虽然成矿围岩是基性岩类,但在矿脉两侧发育的蚀变带则以富钾硅酸盐为主。成矿流体为CO2-H2O组合,矿脉中碳酸盐类的碳、氧同位素,金属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白云母、黑云母和石英的氢、氧同位素以及惰性气体同位素一致表明成矿流体来自地幔(Mao et al.,2002b)。壳幔相互作用过程的地幔排气可能是形成这类特殊矿床的主要因素。

2.2 地幔流体参与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碳、氢、氧、硫同位素及成矿时代、与非岩浆活动

525

 第23卷 第4期 毛景文等: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有关的碱质交代作用及其流体特征等联合研究可以比较有效地探讨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地幔流体在上升过程中通常与其他来源的流体发生混合作用,在大多数矿床中没有鲜明的地幔流体的标记,只能在某些方面捕获到地幔流体参与成矿过程的信息。氦同位素被认为是示踪地幔流体的有效方法。Zindler等(1986)提出亏损地幔的3He/4He比值为7~9Ra,而地壳仅为0.01~0.05 Ra(Stuart et al.,1995)。近几年,氦同位素研究显示,不少金属矿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有地幔流体的参与。哀牢山金矿的3He/4He比值为0.42~0.78 Ra(Burnard et al.,1999);云南马厂箐斑岩铜矿中3He/4He为0.56~1.75Ra(胡瑞忠等,1997);韩国Dae Hwa W-Mo矿3He/4He为0.33~2.68Ra (Stuart et al.,1995);四川大渡河金矿田3He/4He为0.16~0.86Ra(李晓峰等,2004)。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壳幔相互作用强烈的地带,3He/4He比值在其中的后沟金矿为1.5Ra,在黄土梁金矿为0.66 Ra,牛圈金矿为2.07Ra,小营盘金矿为1.57Ra,金厂峪金矿为3.57Ra,胡杖子金矿为1.73~9Ra,花市金矿为4.64Ra,沙坡峪金矿为2.07Ra,鱼耳崖金矿为3.14Ra,田家村金矿为3.14Ra,兴隆银矿为4.93Ra(王宝德等,2003),在东坪金矿3He/4He为0.3~5.2Ra(毛景文等,2001;Mao et al.,2003)。蔡明海等(2004)测得广西大厂矿田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得成矿流体的3He/4He比值为1.2~2.9Ra,茶山锑矿的成矿流体中该值为0.78Ra,这些结果说明从矿化活动中心向外,含矿流体中地幔流体的数量已减少。张连昌等(2002)测得胶东邓格庄石英脉型金矿的3He/4He为1.93~2.14Ra,焦家蚀变岩型金矿的3He/4He为1.64~2.36Ra,蓬家夼和发云夼拆离带中角砾岩型金矿的3He/4He为0.43~0.79 Ra,说明从石英脉型和破碎蚀变岩型到角砾岩型矿石,地幔流体在成矿流体中所占的比例降低,这与硫、氢、氧、碳同位素研究结果相吻合。位于郯庐大断裂旁侧的湖南万古金矿具有很高的3He/4He比值,达3~7.2Ra,计算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成分有45.2%~95.7%来自地幔(Mao et al.,2002a)。

2.3 地幔流体与盆地气藏

过去十几年间,在中国东部的含油气盆地中,发现了28个CO2气藏,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其中松辽盆地的万

金塔气田、苏北盆地的黄桥气田和三水盆地的沙头圩气藏已经开发(戴金星等,1995;李先奇等,1997)。同时在这些油气田中氦浓度超过了0.05%而达到了氦气藏的工业品位(陶明信等,1996,1997)。更有意义的是这些二氧化碳和氦气藏都显示出非烃原岩,表明它们与深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徐永昌等, 1998;戴金星等,1995;陶明信等,1996)。不少学者对这些气藏进行了碳、氧同位素和氦同位素测定(徐永昌等,1998;陶明信等,1996;李先奇等,1997),结果表明氦气的3He/4He比值为0.7~7.2Ra,主要集中在3~7.2Ra之间,40Ar/36Ar比值变化在573~7744之间,主要集中于1000~2000;二氧化碳气的δ13C值变化在- 3.4‰~-16.9‰,绝大部分在-4‰~-9‰之间。这些结果反映出,无论是二氧化碳还是氦气都主要来源于地幔。在陶明信等(1996)的工作基础上,将主要的二氧化碳气藏和氦气藏的氦同位素及δ13C值标在图2中,可以看出,沿着郯庐断裂及其在华南的延伸部分两侧的气藏都清楚地显示出地幔来源。事实上,沿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深源火山岩非常发育,从黑龙江方正、鸡西,至山东蓬莱、临句和安徽的女山,岩性为碱性橄榄岩、碧玄岩和霞石岩,其中地幔包体丰富(赵大升等,1983),流体包裹体中CO2含量均较高,普遍在50%~60%,最高达80%(杨学勇等,1999)。已经发现的气藏与出露的地幔包体在空间分布上吻合较好,说明两者来源的一致性。一般认为,这些幔源岩浆成因的CO2和氦气是通过构造-岩浆活动以断裂为通道将深部的气体释放出来,并在适宜的构造部位和圈闭环境中聚集成藏的。在漆家福等(1995)研究的基础上,陈永见等(1999)提出的新生代渤海湾幔源CO2成藏模式(图3)比较好地反映了成藏过程。CO2/3He比值是示踪气藏来源的有效方法(许多等,1999), CO2/3He比值为2×109~7×109被认为是地幔来源气体的范围(Lollar et al.,1997),壳源气体该比值往往大于7×109。G iggenbach(1993)在新西兰的研究表明,随板块俯冲进入地幔,沉积碳重新释放,与幔源气体混合,导致火山气体的CO2/3He比值大幅度升高,而随着远离火山岛弧,沉积碳的影响逐渐减弱,至弧后拉张地区已经完全成为地幔源气体。Porceli等(1992)通过对大陆伸展区幔源包体的研究,指出大陆幔源气体具有与大洋相同的CO2/3He 比值。

625

矿 床 地 质 2004年 

图3 渤海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幔源岩浆CO2气藏的生成模式图(据漆家福等,1995;陈永见,1999)

1—第四系和上第三系;2—下第三系;3—上部地壳脆性伸展构造;4—下部地壳脆性伸展与韧性伸展互层,有大量基性岩墙侵入;5—壳下岩石圈韧性伸展层,有基性岩墙底辟侵入;6—软流圈;7—裂陷盆地中主干伸展断裂;8—走滑断层及深断层;9—中下地壳中的拆离断层;10—莫霍面(壳幔截面);11—岩浆源区及其通道;12—软流圈中的热对流及其对上覆岩石圈的拖曳;13—幔源岩浆CO2气运移方向Fig.3 Model diagram show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CO2reservoir of mantle-derived magmatic origin in the

Cenozoic rift basin of Bohai Gulf(affer Qi et al.,1995;Chen et al.,1999)

1—Quaternary and Upper Tertiary;2—Lower Tertiary;3—Brittl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in upper crust;4—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brittle and ductil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with the intrusion of base dikes beneath the crust;5—Ductile extensional zone beneath lithosphere;6—Astheno2 sphere;7—Major faults in depression basin;8—Strike-slip fault and deep fault;9—Fractures in middle and lower crust;10.Moho;11—Sources and path of magma;12—Heat convection in asthenosphere and its dragging force on lithosphere;13—Pathway of mantle-derived CO2

由于CO2气藏与石油的时空分布和成因上的密切关系,关于无机生油的研究越来越多。Scheneider 等(1986)提出地幔流体的种类受氧逸度的控制,当氧逸度较高时,地幔流体主要是CO2-H2O;当氧逸度较低时,地幔流体种类为CH4-H2O。G iardini等(1982)和Sugisaki等(1994)甚至认为在地幔中可能存在无机石油或碳水化合物。夏林圻等(1996)测定地幔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中CH4和H2的摩尔分数分别高达12.1%和10.8%。赫英等(2001a)推测岩石圈不同圈层的界面处可能孕育不同类型的气体,从浅部到深部,H2O、CO2、CH4、H2有顺次富集的趋势。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可能是CO2的聚集带,而氢有更深的来源。上述表明,地幔中至少存在可以形成石油的物质组分,一旦这些组分运移到地壳浅部而且得以保存,必然形成油气田。金之钧等(2002)对东营凹陷的天然气烷、烃进行了碳同位素(包括CO2、CH4、C2H6、C3H8)测定,指出其成因可能是地幔流体与有机成因的油气的混合。甲烷的碳同位素数据分为高δ13C值和低δ13C值两个区,前者出现于地幔流体强烈活动的断裂带中,而后者为有机类型。

2.4 断陷盆地中固体矿产与气藏共生

按照人们的传统认知,在山区勘查金属矿床,在盆地寻找石油天然气藏。过去10年,在渤海湾盆地发现油气藏、CO2气藏、氦气藏与金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杨申镳等对胜利油田原油灰分和区内一些花岗片麻岩、玄武岩、辉绿岩、泥岩和砂岩等岩石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原油富含贵金属,其中w Au为0.0009×10-6~0.001×10-6,w Ag为0.096×10-6~0.639×10-6,w Ni为0.02×10-6~0.08×10-6。片麻岩和玄武岩含金分别为0.0424×10-6和0.02×10-6~0.08×10-6(华仁民等,2001)。赫英等(1995)在胜利油田非烃气藏对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含金量测定,发现气藏区的岩石w Au0.0031×10-6~2.15×10-6,大部分在0.20×10-6~0.92×10-6之间,而非气藏区同类岩石的含金量为0.0012×10-6~0.0055×10-6。因此,赫英等(2001b)指出二氧化碳含金是盆地和火山岩类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富集地幔岩浆去气是其形成的主要机制。杜乐天(1996)初步提出一个这方面的成矿成藏模型图,简明地刻划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建立两者之间的成因关系和桥梁对于探讨同一地质背景下,地幔排气对形成不同形式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3 结论

地幔流体及其与成岩成矿的关系一直是大家关

725

 第23卷 第4期 毛景文等: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注的科学问题。地幔流体的组成及其如何从深部地幔运移到成岩成矿成藏系统以及其在运移过程中的水-岩反应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H2O和CO2是地幔流体的主要气相组分。在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地幔流体参与不同金属矿床和油气藏成油气作用已经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客观事实。在大型矿集区以及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有地幔流体的参与,地幔流体参与矿产资源形成的程度及其参与方式是否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产资源的主要因素和巨量金属堆积的控制因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预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新的成矿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深部流体与成岩成矿的关系必将越来越受到广大地质学家的青睐,并最终将在深部流体的来源、运移方式及其在运移过程中的水-岩反应,以及深部流体对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控制因素等方面取得重要的成果。

R eferences

Anderson 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727032.html,position of the earth[J].Science,243:367~370.

Badding J V,Hemley R J and Mao H K.1978.High-pressure chemistry of hydrogen in metals:in situ study of iron hydride[J].Nature, 353:421~424.

Bailey D K.1978.Continental rifting mantle degassing[A].In:Neu2 mann and Ramberg,eds.Petrology and G eochemistry of Continen2 tal Rifting[C].1~13.

Bi S W.1996.A universal theory of system science for fluids in the earth [J].Earth Scine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Bei2 jing),3(3-4):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Bodinier J L,Vasseur G and Vernieres J.1990.Mechanism of mantle metasomatism:geochemical evidence from Lherz orogenic periotite [J].Journal of Petrology,31:597~628.

Boettcher A L and O’Neil J R.1980.Stable istope,chemical and pet2 rogarphic studies of high-pressure amphiboles and micas:evidence for metasomatism in the mantle source regions of alkali basalts and kimberlites[J].Am.J.Sci.,280(A):594~621.

Boyd S R,Pineau F and Jowoy M.1994.Modelling the growth of natu2 ral diamond[J].Chemical G eology,116:29~42.

Breddam K and Kurz M D.2001.Helium isotope signatures of Iceland alkaline lavas[J].EOS Trans.Am.G eophys.Union.,82:1315. Burnard P G,Hu R,Turner G,et al.1999.Mantle,crustal and atmo2 spheric noble gases in Aulaoshan gold depsoits,Yunnan Province, China[J].G eochinm.Cosmochim.Acta,63:1595~1604.

Cai M H,Mao J W,Liang T,et al.2004.Helium and argon isotopic component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Dachang Tin-polymetallic deposit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s[J].Mineral Deposits,23(2):225~23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ao R L and Zhu H S.1995.The mantle fluid and metallogeny[J].Ad2 vance in Earth Science,10(4):324~32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ao Z M,Wen C Q,Li B H,et al.1995.The discussion on the genesis

of the first tellurm deposit,Chin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25(6):647~654(in Chinese).

Chen F.1994.The discovery of hydrogen in the interior of earth[J].

Bu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 eochemistry,13(3):156~157(in Chinese).

Chen F.1996.Hydrogen—the important source of fluid in earth interior [J].Earth Scien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Bei2 jing),3(3-4):72~7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en Y C,Mao J W,L R N,et al.1996.G eology and geochemisty of the Dashuigou tellurium(gold)deposit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J].Beijing:Atomic Energy Press.1~146(in Chinese with Eng2 lish abstract).

Chen Y X,Liu D L,Y X Y,et al.1999.A primary study on the rela2 tionship between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system and mantle-de2 rived magmatogenetic CO2in east China[J].G eology and G eochem2 istry,27(1):38~4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hu X L.1995.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C and O isotope in CO2fluid inclusions in untramafic xenolith,east Chi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0(1):63~64(in Chinese).

Chu X L.1996.Carbon isotopes in mantle[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11(5):447~45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ai J X,Song Y,Dai C S,et al.1995.The inorganic gas in east China and its gas-forming condition[M].Beijing:Science Press.1~21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awson J B and Pinkerton H J.1980.Erution of Oldoinyo Lengai, Tanizana:exceptionally viscous and large carbonatite lava flows and evidence for coexisting silicate and carbonatite magma[J].G eology, 22:709~802.

Deines P,Harris J W and Gurney J J.1987.Carbon isotopic composi2 tion,nitrogen content and inclusion composition of diamonds from the Roberts Victor kimbertite,South Africa:evidence forδ13C de2 pletion in the mantle[J].G eochim.Cosmochim.Acta,51:1227~1243.

Deines P,Harris J W,Robinson D N,et al.1991.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variation in diamond and graphite eclogites from Orapa, Botswana[J].G eochim.Cosmochim.Acta,55:515~524. Deines P.1992.Mantle carbon:concentration,mode of occurrence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A].In:Schidlowski,et al.,eds.Early or2 ganic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ineral and energy resources[C].

Berlin:Springer-Verlag.133~146.

Deng J F.1996.Continental root and plume structure in China,the key to continental geodynamics[M].Beijing:G eol.Pub.House(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ing Q F and Sun F Y.2001.Advance on mantle-derived fluid[J].

G 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3):21~3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u L T.1983.G eochemistry common featur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alka2 line metasomatism[J].Mineral Deposits,2(1):33~41(in Chi2 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u L T.1986.G eochemical principles of alkaline metasomatism[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B),81~90(in Chinese).

Du L T.1988.H-A-C-O-N-S mantle ichor[J].G eotectonica et Metallo2 genic,12(1):87~9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u L T.1989.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mantle icher,H-A-C-O-N-S fluid[J].G 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c,13(1):91~98(In Chi2 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u L T.1990.Hypothesis of mantle icher(HACONS)[J].Bu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 eochemistry,(1):39~42(in Chi2 nese).

825

矿 床 地 质 2004年 

Du L T.1996a.G eochemical principles of hydrocarbon alkali-fluids(re2 construction of hydrothermalism and magmatism theory)[M].Bei2 jing:Science Press.1~55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u L T.1996b.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ustal fluids and mantle fluids [J].Earth Scine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Bei2 jing),3(4):172~18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Eggler D H.1987.Solubility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in mantle metasomatic fluids:experimental constraints[A].In:Menzies,ed.

Mantle Metasomatism[C].21~39.

Francis D M.1976.The origin of amphibole in lherzolite xenoliths from Nunivak Island,Alaska[J].Journal of Petrology,17(3):357~378.

Frey F A and Green D H.1974.The mineralogy,geochemistry and ori2 gin of lherzolite inclusions in Victorian basanities[J].G eochim.

Cosmochim.Acta,38(7):1023~1059.

G alimov E M.1985.The relation between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variation i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diamonds[J].G eocheminterm, 22(1):118~142.

G erlach T M.1991.Present-day CO2emissions from volcanoes[J].

EOS,72(23):249~255.

G iardini A,Melton C and Mitchell R.1982.The nature of the upper

400km of the Earth and its potential as the source for non-biogenic petroleum[J].J.Petrol.G eol.,5:173~190.

G iggenbach W F.1993.Isotopic composition of helium and CO2and

CH4contents in gases produced along the New Zealand Part of a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J].G eochinm.Cosmochim.Acta,57

(14):3427~3455.

G irod M,Dautria,J M and De G ivoani R.1981.A first insight in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pper mantle under the Hoggar area(southern Algeria):the lherzolite in the alkali basalts[J].Contrib.Mineral.

Petrol.,77(1):66~73.

He Y,Wang D Y,Zhu Z Q,et al.1995.Possibility of gold-bearing vol2 canic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nongas-field,Shengli gas field,China [J].Mineral Deposit,14(3):291~29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e Y,Mao J W,Wang R T,et al.2001a.Carbon dioxide-rich and gold-bearing fluids degassed from mantle-derived magma,reality and possibility[J].Earth Scine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8(4):265~26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e Y,Wang D Y and Liao S L.2001b.Volcanic rocks,basin evolution and related CO2-Au mineralization in Shengli oil-field,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G eology,36(4):454~46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iyagon H and Ozima M.1986.Partition of noble gases between olivine and basalt melt[J].G eochim.Cosmochim.Acta,50:2045~2057.

Holloway J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727032.html,position of fluid phase solutes in a basalt-H2O-CO2sysyem[J].G 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n Bullitin,82:233~238.

Hu R Z,Bi X W,Turner G,et al.1999.Helium and argon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gold mineralization fluid of Ailaoshan gold mineral2 ization belt[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9(4):321~330(in Chinese).

Hu W X,Sun R,Zhang W L,et al.2001.Characteristics of gold ore-forming fluids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 by mutual mixing and acting og deep-derived fluids and shallow-seeped ones[J].Earth Scine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8(4):281~28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Hua R M,Yang S B.Li B L.et al.2001.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2

mentrations of gold and other ore elements in crude oil and oil-field water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J].G eology J.China Univ.,7(3): 345~35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Jaques A L,O’Neill H St C and Smith C B.1990.Diamondiferous peri2 dotite xenoliths from the Argyle(A KI)lamproite pipe,Western Australia[J].Contributions to Mineral Petrology,104:255~275. Jin Z J,Zhang L P,Zeng C H,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727032.html,pound genesis hydro2 carbon related to Dongying depression and mantle-derived CO2-rich fluid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7(16):1276~1280(in Chi2 nese).

Jones A P,Smith J V and Dawson J B.1983.G lasses in mantle xeno2 liths from Olmani,Tanzania[J].Journal of G eology,91(2):167~178.

Kanoeka I and Takaoka N.1985.Noble-gas state in the earth’s interior -some constraints on the present state[J].Chemical G eology,52: 75~95.

Kurz M D.1993.Mantle heterogeneity beneath oceanic island:some in2 ference from isotopes[J].Proc.Roy.Soc.London,A342:91~103.

Kyser T K and O’Neil J R.1984.Hydrogen isotope systematics of sub2 marine basalts[J].G eochim.Csmochim.Acta,48:2123~2133. Li N.1993.Hollow structure model of the earth[J].Bulletin of the In2 stitute of Mineral Deposit,Chinese Academy of G eological Science, 26(1):1~2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T.1976.The earth content of chemical element[J].G eochimica,5

(3):167~17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X F,Mao J W,Wang D H,et al.2004.Helium and argon isotopic systematics in fluid inclusion of the gold deposits along the Daduhe river,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J].Acta G eologica Sinica,78(2):403~41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 X Q and Dai J X.1997.G 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2 ysis of CO2fields(pools)in East China[J].Experimental Petroleum G eology,19:215~22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2 stract).

Lin C Y,Xu Y G,Shi L B,et al.1994.K-and Na-rich glasses in man2 tle xenoliths from Y itong,Jilin Province,China:Evidence for up2 per mantle fluid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9(9):820~823 (in Chinese).

Liu C Q,Huang Z L,Li H P,et al.2001.The geofluid in the mantle and its role in ore-forming processes[J].Earth Scine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8(4):231~24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iu J M,Zhang H F,Sun J G,et al.2003.G eochemical research on C-O and Sr-Nd isotopes of mantle-derived rocks from Shandong Province,Chin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33(10):921~930(in Chinese).

Lloyd F E.1987.Characterization of mantle fluids in spinel Iherzolites and alkali clinopyroxenites from the West Eifel and Southwest Uga2 da[A].In:Menzies,ed.Mantle Metasomatism[M].91~120. Lollar B S,Ballentine C J and O’Nions R K.1997.The fate of mantle derived carbon in a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Integration of C/ He relationship and stable isotope signature[J].G eochim.Cos2 mochim.Acta,61(1):2295~2307.

Lu F X.1996.Deep mantle and its fluids[J].Earth Scinece Frontiers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3(4):181~18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Lundstrom C C.1995.Mantle melting and basalt extraction by equilibri2 um porous flow[J].Science,270:1958~1960.

Maaloe S and Prinzlau I.1979.Natural partial melting of spinel lherzo2

925

 第23卷 第4期 毛景文等: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lite[J].Journal of Petrology,20(4):727~741.

Mao H K and Hemley R J.1992.Hydrogen at high pressur[J].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s,80(5-6):234~247.

Mao J W,Chen Y C and Li H Y.1997.Study of40Ar/39Ar Dating on the Dashuigou Tellurium Deposit,Sichuan[J].Acta G eoscientia Sinica,18(4):397~39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o J W and Wei J X.2000.Helium and argon isotopic componemts of fluid inclusion and tracing to the source of metallogenic fluid in the Dashuigou tellurium deposit of Sichuan Province[J].Acta G eoscien2 tia Sinica,21(1):58~6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o J W and Li Y Q.2001.Fluid inclusions of the Dongping gold tel2 luride deposit in Hebei Province,China:involvement of mantle fluid in metallogenesis[J].Mineral Deposits,20(1):23~3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Mao J W,Kerrich Robert,Li H Y,et al.2002a.High3He/4He ratios in the Wangu gold deposit,Hunan Province,China:implications for mantle fluid along the Tanlu deep fault zone[J].G eochemical Jour2 nal,36(3):197~208.

Mao J W,Wang Y T,Ding T P,et al.2002b.Dashuigou tellurium de2 posit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an example of mantle fluid evolv2 ing in mineralized process:evidences from C,O,H,S Isotopes [J].Resource G eology,52(1):15~23.

Mao J W,Li Y Q,G oldfrab R,et al.2003.Fluid inclusions noble gas studies of the Dongping gold deposit,Heibei Province,China:A mantle connection for mineralization[J].Econ.G eol.,98:517~534.

Matsumoto T,Honda M and McDougall I.2000.Noble gases in pyroxenites and metasomated peridotites from the newer volcanics, southeastern Australia:implications for mantle metasomatism[J].

Chem.G eol.,168:49~73.

Matsumoto T,Chen Y and Matsuda J.2001.Concomoitant occourrence of primodial and recycled gases in the Earth’s mantle[J].Earth Planet Sci.Lett.,185:35~47.

Matsumoto T,Seta A and Matsuda J.2002.Helium in the Archean ko2 matities revised:significantly high3He/4He ratios revealed by frac2 tional crushing gas extraction[J].Earth Planet Sci.Lett.,196: 213~225.

Menzies M A and Halliday A.1980.Lithosphere domains beneath the Archaean and Proteroziic crust od Scotland[J].Journal of Pertalo2 gy,275~302.

Mysen B O and Botcher A L.1975.Melting of a hydrous mantle:1.

phase relations of natural pridotite at high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s with controlled activities of water,carbon dioxide and hydrogen [J].Journal of Petrology,16(3):549~593.

Navon O,Hutcheon I D and Rossman G R.1988.Mantle derived fluid in diamond micro-inclusions[J].Nature,335(27):784~789. Ningwu Research Group.1978.Ningwu porphyrite iron ores[M].Bei2 jing:G eol.Pub.House.196p(in Chinese).

Ozima M and Podosek F A.2002.Noble gas geochemistry[M].Cam2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217.

Pasteris J D.1987.Fluid inclusions in mantle xenoliths[A].In:Nixon P H,ed.Mantle xenoliths[C].John Wiley and Sons.691~707. Pineau F and Methez E A.1990.Carbon isotopes in xenoliths from the Hualalai volcano,Hawaii,and the generation of isotopic variability [J].G eochim.Cosmochim.Acta,54:2117~2127.

Porceli D R,O’Nions R K,G aler S G,et al.1992.Isotopic relation2 ship of volatile and lithophile trace elements in continental ultramafic xenoliths[J].Contribution of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10:528~538.Qi J F,Zhang Y W and Lu K Z.1995.Extensional pattern and dynamic process of the Cenozoic rifting basin in the Bohai bay[J].Experi2 mental Petroleum G eology,14(4):216~32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Rong J S and Du L T.1995.G odization of orthopyroxene in mantle xenoliths[J].Acta Petrologica Sinica,11(1):28~4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carsi P.2000.Fractional extraction of helium by crushing of olivine and clinopyroxene:effects on the3He/4He measured ratio[J].

G eochim.Cosmochim.Acta,64(21):3751~3762. Scheneider M E and Eggler D H.1986.Fluids in equilibrium with peri2 dotite minerals:implication from mantle metasomatism[J].

G eochim.Cosmochim.Acta,50(3):711~724.

Schrauder M and Navon O.1994.Hydrous and carbonatitic mantle flu2 ids in fiberous diamonds from J waneng,Botswana[J].G eochinm.

Cosmochim.Acta,58(2):761~771.

Sheppard S M F and Epstein S.1970.D/H and18O/16O ratios of miner2 als of possible mantle or lower crustal origin[J].Earth Planet Sci.

Lett.,9:232~239.

Spera F J.1987.Dynamics of tranlithosphere migration of metasomatic fluids and alkaline magma[A].In:Menzies,ed.Mantle Metaso2 matism[C].1~18.

Stuart F M,Burnard P G,Taylor R P,et al.1995.Resolving mantle and crustal contribution to ancient hydrothermal fluids:He-Ar iso2 topes in fluid inclusions from Dae Hwa W-Mo mineralization,South K orea[J].G eochim.Cosmochim.Acta,59:4663~4673. Sugisaki R and Immure K.1994.Mantle hydrocarbons:Abiotic and bi2 otic[J].G eochim.Cosmochim.Acta,58(11):2527~2542.

Sun F Y,Shi Z L and Feng B Z.1995.G old ore geology,litho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antle-derived C-H-O fluids in Jiaodong Peninsula,Eastern China[M].Changchun: Jilin People’s Press.1~7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ao M X,Shen P,Xu Y C,et al.1997.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mantle source helium reservoir in North Jiangsu Basin [J].Natural G as G eoscience,8(3):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Tao M X,Xu Y C,Shen P,et al.1996.Tectonic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ed conditions of a mantle source gas accu2 mulation zone in eastern China[J].Science in China(Series D),26

(6):531~536(in Chinese).

Taylor H P.1980.The effects of assimilation of country rocks by mag2 ma on18O/16O and87Sr/86Sr systematics in igneous rocks[J].

Earth Planet Sci.Lett.,47:243~254.

Trull,et al.1993.C-He systematics in hotspot xenoliths:implications for mantle carbon content and carbon recycling[J].Earth Planet Sci.Lett.,118:43~64.

Wang B D,Niu S Y,Sun A Q,et al.2003.Helium and argon and lead isotopes in gold deposits and it’s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in north Hebei Province[J].G eochemica,32(2):181~187(in Chi2 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u M B and Liu C Y.2003.Carbon and hydrogen existing forms and their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mantle fluids[J].Xinjiang Petroleum

G eology,24(4):273~27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Wyllie P J.1987.Metsomatism and fluid generation in mantle xenoliths

[A].In:Nixon P H,ed.Mantle Xenoliths[C].John Wiley&

Sons.609~622.

Xia L Q,Xia Z C and Xu X Y.1996.Inclusion of xenolith in mantle peridotites,magmatic inclusion and glass[A].In:Du L T,Liu R X,Deng J F,eds.G eochemistry of mantle fluids and asoheno2

035

矿 床 地 质 2004年 

sphere[C].Beijing:G eol.Pub.House.233~234.

Xu D,Zhou Y Q,Zhu Y N,et al.1999.CO2/3He ration of mantle-derived CO2gas pools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n East China[J].Oil&G as

G eology,20(4):290~29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Xu S J,Fang Z,Matsumoto T,et al.2003.Helium and argon isotopes in mantle megacryst minerals from Nushan and Y ingfengling in Southeast Chi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8(10):1087~1091(in Chinese).

Xu S and Liu C Q.1997.Helium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antle-derived xenoliths in the easter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mantl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2(11):1190~1193(in Chinese).

Xu S and Liu C Q.2002.Noble gas abundances and isotopic composi2 tions in mantle-derived xenoliths,N E China[J].Chinese Sciences Bulletin,47(2):141~146(in Chinese).

Xu Y C,Shen P,Liu W H,et al.1998.G eochemistry of rare gas in natural gas[M].Beij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1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L and Jin ZJ.2001.The effect of hydrogen from deep fluid on hy2 drocarbon generation[J].Earth Scine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2 ty of G eoscience,Beijing),8(4):337~342(in Chinese with Eng2 lish abstract).

Yang X M and Yang X Y.1998.Carbonatite:A probe rock for the tec2 tonic setting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mantle metasomatism [J].Acta G eophysica Sinica,41(Supp.):228~23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Yang X Y,Liu D L and Tao 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727032.html,posi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inclusions in the typical mantle rocks from East China[J].Acta Petrol.Sinica,20(1):19~2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H X,Xu Z F,Huang Z L,et al.2000.The primary characters and origin of mantle fluids[J].G eology-G eochemistry,28(2):1~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L C,Shen Y C,Li H M,et al.2002.Helium and arg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and tracing to the source of ore-form2 ing fluids for Jiaodong gold deposit[J].Acta Petrologica Sinica,18

(4):559~56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R H and Hu S M.2001.The evolution of deep earth fluids and ore genesis[J].Earth Scinece Frontiers(China University of G eo2 science),8(4):297~31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ang Y and Z indler A.1993.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n earth[J].Earth Planet Sci.Lett.,117:331~345. Zhao D S,Xiao Z Y and Wang Y F.1983.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anlu fractured zone and its neighboring area[J].Acta G eologica Sinica,(2):128~14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eng H F and Feng J L.1987.G lass microlites in the inclusions of the Hannouba Basalt and Their significance[J].G eological Review,33

(1):12~3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eng J P,Lu F X,G uo H,et al.1994.Study of fluid inclusions in dia2 m ond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39(3):253~256(in Chinese). Zheng Y F.1999.Stable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mantle,in chemical geodynamics[M].Beijing:Science Press.62~1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Zhu Y F.1995.Mantle heterogeneity and mechanism of mantle fluid’s formation[J].Bu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 eochem2 istry,(1):42~44(in Chinese).

Z indler A and Hart S R.1986.Chemical geodynamics[J].Ann.Rev.

Earth Planet.Sci.,14:493~571.附中文参考文献

毕思文.1996.地球科学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J].地学前缘,3(3-

4):1~8.

蔡明海,毛景文,梁 婷,等.2004.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氦、氩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3(2):225~231.

曹荣龙,朱华寿.1995.地幔流体与成矿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10

(4):324~329.

曹志敏,温齐春,李保华,等.1995.首例独立碲矿床成因探讨[J].

中国科学(B辑),25(6):647~654.

陈 丰.1994.地球深部分子氢(?)的发现[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3(3):156~157.

陈 丰.1996.氢———地球深部流体的重要源泉[J].地学前缘,3(3-

4):72~79.

陈永见,刘德良,杨晓勇,等.1999.郯庐断裂系统与中国东部幔源岩浆成因CO2关系的初探[J].地质地球化学,27(1):38~48.陈毓川,毛景文,骆耀南,等.1996.四川大水沟碲(金)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J].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146.

储雪蕾.1995.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超镁铁质捕掳体中的CO2包裹体的碳氧同位素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40(1):63~64.储雪蕾.1996.地幔的碳同位素[J].地球科学进展,11(5):447~452.

戴金星,宋 岩,戴春森,等.1995.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藏及其气藏形成条件[M].北京:科学出版社.1~211.

邓晋福.1996.中国大陆根-柱构造———大陆动力学的钥匙[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丁清峰,孙丰月.2001.地幔流体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

(3):21~30.

杜乐天.1983.碱交代作用的地球化学共性和归类[J].矿床地质,2

(1):33~41.

杜乐天.1986.碱交代作用的地球化学原理[J].中国科学(B),(1): 81~90.

杜乐天.1988.幔汁H-A-C-O-N-S流体[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2

(1):87~94.

杜乐天.1989.幔汁(HACONS流体)的重大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3(1):91~99.

杜乐天.1990.幔汁(HACONS)假说[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39~42.

杜乐天.1996a.羟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和岩浆作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552.

杜乐天.1996b.地壳流体与地幔流体间的关系[J].地学前缘,3(4) 172~180.

赫 英,王定一,祝总祺,等.1995.胜利油田非气藏区火山岩的含金性及其意义[J].矿床地质,14(3):291~292.

赫 英,毛景文,王瑞廷,等.2001a.幔源岩浆去气形成富二氧化碳含金流体———可能性与现实性[J].地学前缘,8(4):265~269.赫 英,王定一,廖胜利.2001b.胜利油田火山岩类、盆地演化及其CO2-Au成藏效应[J].地质科学,36(4):454~464.

胡瑞忠,毕献武,Turner G.等.1999.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流体He 和Ar同位素地球化学[J].中国科学(D辑),29(4):321~330.胡文暄,孙 睿,张文兰,等.2001.金矿成矿流体的特点及深-浅部流体相互作用成矿机制[J].地学前缘,8(4):281~288.

华仁民,杨申镳,李保利,等.2001.济阳坳陷原油及油田水中金银等元素含量研究[J].高校地质学报,7(3):345~351.

金之钧,张刘平,曾溅辉,等.2002.东营凹陷与幔源富CO2流体有关的复合成因烷烃[J].科学通报,47(16):1276~1280.

黎 诺.1993.地球空心结构模式[J].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所刊, 26(1):1~27.

135

 第23卷 第4期 毛景文等:深部流体及其与成矿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黎 彤.1976.化学元素的地球丰度[J ].地球化学,(3):167~174.李先奇,戴金星.1997.中国东部二氧化碳气田(藏)的地化特征及成

因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19:215~221.

李晓峰,毛景文,王登红,等.2004.四川大渡河金矿田成矿流体来

源的氦氩硫氢氧同位素示踪[J ].地质学报,78(2):403~410.林传勇,徐义刚,史兰斌,等.1994.幔源包体中K ,Na 玻璃体:上

地幔流体的证据[J ].科学通报,39(9):820~823.

刘丛强,黄智龙,李和平,等.2001.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J ].地

学前缘,8(4):231~243.

刘建明,张宏福,孙景贵,等.2003.山东幔源岩浆岩的碳-氧和锶-钕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中国科学(D 辑),33(10):921~

930.

路风香.1996.深部地幔及深部流体[J ].地学前缘,3(4):181~

186.

毛景文,陈毓川,李红艳.1997.四川石棉县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

年龄研究[J ].地球学报,18(4):397~399.

毛景文,李荫清.2001.河北省东坪碲化物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地幔流体与成矿关系[J ].矿床地质,20(1):23~36.毛景文,魏家秀.2000.大水沟碲矿床流体包裹体的He 、Ar 同位素

组成及其示踪成矿流体的来源[J ].地球学报,21(1):58~61.宁芜研究项目编写小组.1978.宁芜玢岩铁矿[M ].北京:地质出版

社.196页.

漆家福,张一伟,陆克政.1995.渤海湾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伸展模式

及其动力学过程[J ].石油实验地质,14(4):216~323.

戎嘉树,杜乐天.1995.地幔包体中斜方辉石GOD 化现象[J ].岩石

学报,11(1):28~42.

孙丰月,石准立,冯本智.1995.胶东金矿地质及幔源C -H -O 流体分

异成岩成矿[J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170.陶明信,徐永昌,沈 平,等.1996.中国东部幔源气藏集聚带的大

地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J ].中国科学(D 辑),26(6):531~536.陶明信,沈 平,徐永昌,等.1997.苏北盆地地幔源氦气藏的特征

与形成条件[J ].天然气地球化学,8(3):1~8.

王宝德,牛树银,孙爱群,等.2003.冀北地区金矿床氦、氩、铅同位

素组成及其成矿物质来源[J ].地球化学,32(2):181~187.吴茂炳,刘春燕.2003.地幔流体中碳氢的赋存形式及其同位素组成

[J ].新疆石油地质,24(4):273~276.

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1996.地幔橄榄岩捕掳体中的包裹体、岩

浆包裹体和玻璃[A ].见:杜乐天,刘若新,邓晋福,主编.地幔流体和软流层(体)地球化学[C ].北京:地质出版社.233~

234.

徐 胜,刘丛强.1997.中国东部地幔包体的氦同位素组成及其地幔

地球化学演化意义[J ].科学通报,42(11):1190~1193.徐 胜,刘丛强.2002.我国东北部幔源包体中稀有气体丰度和同位

素组成[J ].科学通报,47(2):141~146.徐士进,方 中,松本拓也,等.2003.女山和英峰岭地幔巨晶矿物

中的He 和Ar 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科学通报,48(10):1087~1091.

徐永昌.1998.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地球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

社.1~10.

许 多,周瑶琪,朱岳年,等.1999.中国东部幔源CO 2气藏的

CO 2/He 比率及形成机制[J ].石油天然气地质,20(4):290~

294.

杨 雷,金之钧.2001.深部流体中氢的油气成藏效应初探[J ].地

学前缘,8(4):337~342.

杨晓勇,刘德良,陶士振.1999.中国东部典型地幔岩中包裹体成分

研究及意义[J ].石油学报,(1):19~23.

杨学明,杨晓勇.1998.碳酸岩是大陆岩石圈构造背景和地幔交代作

用的指示岩石[J ].地球物理学报,41(增刊):228~235.

张鸿翔,徐志芳,黄智龙,等.2000.地幔流体基本特征及成因[J ].

地质地球化学,28(2):1~7.

张连昌,沈远超,李厚民等.2002.胶东地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

He 、Ar 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流体来源示踪[J ].岩石学报,18(4):559~565.

张荣华,胡书敏.2001.地球深部流体演化与矿石成因[J ].地学前

缘,8(4):297~310.

赵大升,肖增岳,王艺芬.1983.郯庐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的新生代

火山岩岩石特征及成因探讨[J ].地质学报,(2):128~140.郑海飞,冯家麟.1987.汉诺坝玄武岩包体中微晶-玻璃及其意义

[J ].地质论评,33(1):12~31.

郑建平,路凤香,郭 晖,等.1994.金刚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J ].科学通报,39(3):253~256.

郑永飞.1999.地幔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A ].见:郑永飞,主编.化

学地球动力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62~118.

朱永峰.1995.地幔的不均一性及地幔流体的形成机制[J ].矿物岩

石地球化学通讯,(1):42~44.

Mantle-derived Fluids in R elation to Ore-forming and Oil-forming Processes

Mao Jingwen and Li Xiaofeng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 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China )

Abstract

The researches on mantle-derived fluids in relation to ore-forming and oil-forming processes constitute one of the forefront fields in the earth science.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oject “Deep Fluids Ore-forming System"supported by the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Pro 2gram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has reviewed the compositions ,types and migration forms of mantle-derived fluids ,discussed O ,H ,C and noble gas isotopes of mantle-derived fluids and proposed the ori 2gins of mantle-derived fluids and its tectonic setting in the active areas.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the relation 2ships of mantle-derived fluids to the formation of metallic deposits and oil-gas field basins are also reported in this paper.

K ey w ords :geology ,mantle-derived fluids ,oil-gas ,metal deposit ,noble gas isotope ,stable isotope

2

35 矿 床 地 质 2004年 

流体传动与控制 西交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流体传动与控制 一、单选题 1、液压传动中的是将流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元件。(B ) A、动力元件 B、执行元件 C、控制元件 D、辅助元件 2、液压缸运动速度的大小取决于。(A ) A、流量 B、压力 C、A和B都是 D、A和B都不是 3、负载大,功率大的机械设备上的液压系统可使用( C )。 A、齿轮泵 B、叶片泵 C、柱塞泵 D、螺杆泵 4、能形成差动连接的液压缸是。(A ) A、单杆液压缸 B、双杆液压缸 C、柱塞式液压缸 D、均可 5、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D ) A、O型Y型 B、M型H型 C、Y型H型 D、H型M型 6、如图1所示回路,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6.3MPa,减压阀的调定压力为1.8MPa,活塞运动时负载压力为1.2MPa,其他损失不计,活塞运动期间A处压力,活塞碰到挡铁B 处压力。(A ) A、1.2MPa, 1.8Mpa B、1.8Mpa,1.8MPa C、1.8MPa,1.2MPa D、1.2MPa, 6.3MPa 图1 7、在节流调速回路中,哪种调速回路的效率高?(C ) A、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进油—回油节流调速回路 8、为使减压回路可靠地工作,其最高调整压力应系统压力。(B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9、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中溢流阀的作用为。(C ) A、安全保护 B、背压 C、溢流稳压 D、卸荷 10、流量连续性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C ) A、能量守恒定律 B、动量定理 C、质量守恒定律 D、其他 11、伯努利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A )

小米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分析与设计

客户关系管理案例分析 --以小米公司为例 小组成员: 2012/12/11 一、小米公司简介 小米科技(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高手组建,是一家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热点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2010年4月正式启动,已经获得知名天使投资人及风险投资Morningside 、启明的巨额投资。2010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基于CM 定制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Android双核手机小米手机等。米聊、MIUI、小米手

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 小米公司最初有意无意地制造饥饿营销的效果。产品最开始可以凭借相对高的价格卖给尝鲜者,以及“米粉”。接着通过微博等方式的营销策划能力也是相当强悍!定制微博运营平台,建立了可供几十个客服同步管理的机制。各种手段的综合作用下,小米手机迅速发张壮大。 二、小米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现状与分析 小米公司从创立到今天,之所以能在手机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正是由于其拥有与客户关系的优势和优越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切身地贴近市场和客户,及时收集到客户的需求,并能够将客户的需求迅速转化为定制化的产品提供给客户,满足了客户的要求,从而为客户提供了快速、优质的服务。 1、小米公司的客户识别现状与分析 客户识别就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根据大量的客户特征、需求信息等,找出哪些是企业的潜在客户,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哪些客户最有价值等等,并以这些客户作为客户关系管理对象。 小米公司对于其所有的客户都有其鲜明的识别标志。2011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5000万部,预计到2013年出货量将超过1亿部。随着智能手机朝着低价、高配置化发展,用户进入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智能手机将会吞并整个手机市场。小米团队是先做的系统(安卓深化)后做的手机,在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摘要:纳米流体作为一种新型换热工质展现出异常良好的换热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目前,人们对于纳米流体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纳米流体各种特性的机理尚不清楚。进一步开展纳米流体各种特性的机理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纳米流体的认知,能够促进纳米流体的工程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纳米流体制备、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传热特性、导热系数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应用上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流体;稳定新;传热特性;导热系数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热交换设备的传热负荷和传热强度日益增大,传统的纯液体换热工质已很难满足一些特殊条件下的传热与冷却要求,低传热性能的换热工质已成为研究新一代高效传热冷却技术的主要障碍。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纳米尺度材料和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强化传热工作者的视野。1995年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Choi等[1]率先提出了纳米流体的概念。所谓纳米流体,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在液体介质中添加纳米粒子或纳米管而形成的悬浮液。纳米流体与传统换热介质相比,在增强传热方面有着优良的特性。研究表明:纳米流体能显著提高传统换热介质的导热系数[2]。此外纳米流体在氨水鼓泡吸收实验中也表现出了很好的强化氨气吸收效果。制备导热系数高、换热性能好、传质效果强的纳米流体也必定会促进其在能源、化工、微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3]。纳米流体概念的提出给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开展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研究,搞清楚影响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主要因素,对于促进纳米流体在传热领域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纳米流体制备、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传热特性、导热系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叙述。 2纳米流体的制备 关于纳米流体的制备,己有许多相关综述可以参考,文献中采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步法和一步法[4, 5]: 两步法是最为便利、经济的制备方法。纳米粉体工业已经较为成熟,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制备出金属或非金属的纳米颗粒、纳米管等纳米材料。两步法是指直接将纳米粒子分散到基液中的方法。首先,通过气相沉积法、化学还原法、机械球磨法或其它方法制备出纳米粒子、纳米纤维或纳米管,然后通过超声波振动、添加活性剂或分散剂、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使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到基

电信行业CRM现状分析

电信行业CRM现状分析

电信行业CRM现状分析

电信行业CRM应用现状分析 2007-8-10 作者:杨昕编辑:问天点击进入论坛 在电信行业中,CRM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开始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运营商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CRM。然而,在这些关注的目光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影响CRM的成败,进而打击这些运营商对CRM的投资热情,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据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5年中国CRM软件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44.6%,预计2005年销售额可达4.39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市场增长显著。同时,我们也看到SAP等著名的ERP厂商也一直在推进其CRM的进展,相对其他厂商而言(特别是国内CRM厂商)更注重在行业方面的推广,如电信、保险、化工、银行等专业领域的发展。然而,从CRM市场的成长历史看,CRM 行业这几年走过的路并不顺。从2000年以来,

全球CRM行业经历了5年时间的负增长。这也充分说明了在CRM的建设和发展道路上是机会与风险共存,怎么样加强客户对CRM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信心,引导客户树立正确的CRM系统建设应用观点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CRM的主要应用领域,为提高电信企业用户对CRM的应用水平和信心,在当前的CRM 系统建设中将结构化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思路与客户实际应用业务相结合起来,建设适应客户需要的CRM系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对CRM 提供商而言,在CRM系统一般共性的基础上让电信企业自己来选择所需要的各种组件(即CRM On Demand),将能在未来CRM市场的竞争中为自己抢得先机,而对电信企业而言也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电信行业CRM系统应用进展

[找矿,地质,方法]地质找矿工作方法的研究

地质找矿工作方法的研究 1地质找矿工作的原则和意义 1.1地质找矿工作的原则。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勘察的具体要求,环境限制,以及所能达到的技术手段来合理的选择勘查技术,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勘察方案。有些采矿的要求是单一的开采一种矿物质,此时就应该选择用砾石找矿法进行矿源位置的确定,在开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不同的矿物质的分离,对开采不需要的矿物质要舍弃和保护,不能破坏其他的矿物资源。在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原则中,要从大局观来确定地质勘查及找矿的方案,结合地质条件、人口分布及国土资源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权衡利弊得失,坚决防止因为单方面的原因而影响了整体的工作进展。 1.2地质找矿的意义。地质找矿手段是地质矿产勘查中不可缺少的,是地质矿产勘查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进行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才能促进地质矿产勘查的发展,通过对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从而可以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也更好的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地质矿产勘查是各种工业的发展基础,而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是地质矿产勘查的基础,从而有效的利用地质找矿手段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如冶炼工业,石油工业等。只有通过对地质找矿手段的综合合理化利用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2基本的地质找矿方法 2.1砾石找矿法。砾石找矿法是应用方式最为简单的一种找矿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地质的运动来寻找矿源。矿石暴露在空气中会在风化作用下产生许多小的矿砾或者岩石砾岩并受到一些外力的作用(如风力、水流冲击、冰冻)散布于矿床的周围。一般情况下砾石散布的范围会大大超过矿床范围而砾石找矿法正是根据砾石产生的途径和散布的范围进行找矿工作。地质工作者依据砾石产生的原理靠着外力作用搬运矿砾产的地带进行追踪可以找到矿床。但这种找矿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有时砾石散布的范围会大大超过矿床范围,部分甚至单独被外力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在其周围一定范围没有矿源,给采矿人员带来错误的信息,以至找不到矿源。这种操作简单,准确率低的方式在近阶段也有一定的改进,在寻找矿砾的基础上进行矿砾的单位密度计算与分析,科学的计算将很大程度上减少矿源错误的概率。 2.2地质填图法。在地质找矿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地质填图法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它能将找矿理论内容转化为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这种地质找矿法的理论内容十分严谨,首先它将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对地质进行画图处理,对基本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准确的地质构造图。根据构造图就可以确定矿源的准确位置,采矿人员将节省寻找矿源的时间,也降低了找错矿源的风险。地质填图法主要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特征(构造、岩石等)的详细分析随之编制出一定的成矿规律进而完成全面的找矿工作,这是其他找矿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2.3重砾找矿法。重砾找矿法主要针对寻找原生矿和砂矿,使用频率虽然没有地质填图法和砾石找矿法普遍,但是也经常用于地质找矿中。相比于砾石找矿法和地质填图法来说,这种方法的操作方式较为复杂。它是在特定坏境下系统取样,经室内重砂分析和资料综合整理,并结合工作区的地质、地貌特征、重砂矿物的机械分散晕或分散流和其他找矿标志等来圈定重砂异常区(地段),从而进一步发现砂矿床追索寻找原生矿床。而这种方法更多的是在

浅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世纪,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企业品牌,二是顾客的满意度。而顾客的满意和忠诚要靠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加以建立。分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提出了完善售后服务、开发新客户、强化企业与客户的互利关系三项解决对策。关键词: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1.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1.1客户关系管理定义 CRM是顺应现代营销学理论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现代营销学最核心的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CRM的本质实际上是营销管理,是一种对以客户为导向的企业营销管理的系统工程。CRM的根本来源并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营销管理演变的自然结果。客户关系管理(CRM)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是指: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客户信息,并使用获得的客户信息来制定市场战略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CRM意味着观念的转变,开始以客户为中心。其核心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的需求摆在业务运营的中心,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得到并保持住客户而获得最终的收益。客户和企业之间不再是供需矛盾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博弈,是学习关系。电子商务通过CRM实现了客户和企业双赢,它把双赢作为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供方提供优良的服务、优质的产品,需方回报以合适的价格,供需双方是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关系。 我们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强调客户为中心,强调CRM不仅仅是能满足客户所有需要的技术。因为CRM不仅是一个系统,一个技术解决方案,而更加是一种管理思想,这种观念的转变终将影响到CRM实施的全过程。 CRM是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对营销管理的创新,主要包括:营销思想观念、营销管理重点和营销方法的创新。CRM的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找到、留住并提升价值客户,从而提高组织的盈利能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增强竞争优势。客户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而应对企业与客户发生的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管理和进一步延伸企业销售链管理。实践经验表明,成功实施CRM需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实施策略,二是要变革业务流程,三是要选择好合作方,四是要重视客户工作。 1.2客户的分类及管理 1.2.1对潜在客户的管理 企业的销售工作必须从掌握潜在客户开始,关注和掌握潜在客户是企业销售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销售人员应根据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考虑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地区和民族的人们的需求和购买能力,将那些不可能购买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人群过滤掉。要花大精力分类编制潜在客户名册,如亲友名册、个人名册、团体名册、有实力人物名册、利用定期出版物编制的名册、流失客户名册、竞争对手的现实客户名册、协作单位名册等等。 1.2.2对预期客户的管理 企业需要参考现实客户的习性和需求,制定出一个判断准则,以便在掌握潜在客户的资料后,从中筛选出预期客户。确定预期客户的工作应由部门经理负责,部门经理必须重视营就成为企业的经过企业初期核查判断后登记在册的客户,与他们共同研究。销人员的意见, 预期客户。 在选择预期客户时,应避免单凭主观去作判断,有必要与客户进行交流。要积极通过信函、问卷、走访等方式向这些客户宣传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 对预期客户管理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将他们变成现实客户。部门经理要对预期客户给予高度的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_李云翔

doi :10.3969/j.issn.2095-4468.2013.04.111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李云翔,解国珍*,安龙,田泽辉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摘 要] 本文综述了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1995年美国Argonne 国家实验室的 Choi 等提出将纳米级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颗粒添加到换热工质中制备出新型换热工质“纳米流体”的方法,而且指出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是纳米流体能否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粘度等物性是反映介质流动与换热的关键因素。为使纳米流体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实际,必须对其传热特性做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目前诸多文献对纳米流体强化沸腾传热存在争议,部分研究成果证明纳米流体能强化传热,而另外的研究成果则认为纳米颗粒的添加非但不能强化传热甚至出现恶化现象。 [关键词]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粘度;分散稳定性 Review on Research of Nanofluid LI Yun-xiang, XIE Guo-zhen *, AN Long, TIAN Zei-hui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t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nanofluid was reviewed in the present study. Nanofluid was firstly proposed by Choi et al. of U.S.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in 1995, and it was prepared by adding nanoscale metal or nonmetal oxide into heat transfer fluid. Choi et al.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stability of nanofluids is the key facto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viscosity and othe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nano-fluids are the key factors reflecting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apply nanofluids in industrial practice, the heat transfer chacteristics of nanofluid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deeply.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nano-fluids is controversial; som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nanofluids may enhance the heat transfer, while some other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deterioration effect rather than enhancement effect due to the presence of nano particles. [Keywords] Nanofluid; Thermal conductivity; Viscosity; Dispersivity and stability *解国珍(1954-),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制冷与空调设备关键节能新技术研究、CFCs 和HFCs 替代技术研究、纳米微粒对空调制冷系统流体特性影响研究等。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一号北京建筑大学,邮编;10004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176007);北京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重点实验室资助。 0 前言 20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能源、化工、汽车、建筑、微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传热介质在传热性能等方面受到严重的挑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纳米材料技术应用于强化传热领域,研究新一代高效传热冷却技术。 1995年美国Argonne 国家实验室的Choi 等[1]提出将纳米级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颗粒添加到换热工质中制备出新型换热工质“纳米流体”。由于金属及其氧化物的导热系数远大于液体,而且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度和强表面效应使得其在液体中能够稳定地分散,所以既使得传热工质的换热性能大大提高,也避免了传统微米级材料添加剂沉降造成管路阻塞等不良后果。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纳米流体研究的几个主要方向进行了概括,包括:纳米流体稳定性的研究、纳米流体物性的研究、纳米流体传热特性的研究,其中既包括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对纳米流体物性以及传热特性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一方面,这对纳米流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起到参考和提示的作用;也对分析相关实验现象及数据给出合理的解释具有指导意义,对探寻纳米流体传热的物理机制及建立相关模型给出借鉴。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考虑目前的研究进展可看出这个领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便于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纳米流体的稳定性 为了制备热物理性优良的纳米流体,首先要研究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美国Argonne 国家实验室KeblinskI 等人[2]指出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是纳米流体 45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总结

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总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产能的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的出现了“买家市场”,为了卖出产品,商家采取了各种的手段。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以客户为 中心,凭借客户的价值来获取公司最大利益的客户关系管理经营战略理念便宜应运 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以CRM可以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可以在哪些方 面让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而竞争力得到提高呢? 式经营战略的好处 (1)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在降低成本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客户关系管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使企业能够及时并且准备地捕捉到市场的信息,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根据顾客的喜好作为产品的生产销售方向指向标可以避免产品销路偏差带来的仓库、人才成本等方面的损失,并且大大降低了销售费用和营销费用。 (2)由于客户关系管理使企业与客户产生高度互动,可帮助企业实现更准确的客户定位,使企业留住老客户,获得新客户的成本显着下降。由于采用了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更加密切与客户的关系,增加订单的数量和频率,减少客户的流失,要知道争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可是留住老客户的五倍。 (3)有助于拓展市场。客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企业进行交流和业务往来,给企业提供产品使用的相关信息,在另一个意义上,客户算是参与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当中。因此当企业根据顾客的要求改进的产品推出的时候不仅可以更加贴切使用者的心意,而且老顾客也可以更加愿意接受自己参与改造的新产品。因此,可以先人一步占领一个新的市场。 虽然CRM的战略可以让企业在客户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的情况下占据 有利的位置,但是CRM的理念引入中国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也就是说相较国外的发达国 家来说,中国的CRM还是在摸索与调整阶段。而且中国现在还是普遍存在着牺牲客户 价值来换取股东价值的与客户关系管理理念相悖的现象。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是因为 许多企业对于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实施过程是比较模糊的,因此结合客户生命周期来 得出相应的营销方式可以为中国CRM的现状指出一条比较清晰的发展道路。 2.中国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式的营销方式 典型的客户全生命周期包含了客户关系的潜在客户期、客户开发期、客户成长期、客户成熟期客户和客户终止期五个阶段。客户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交易特点,企业要通过不同阶段的细致区分,实施动态的、互动的管理,实现与客户长期利益的互赢。 第一阶段:在这个时期,企业通过市场细分找准并且挖掘自己的潜在客户,通过广告 等宣传类的营销方法去吸引客户简单来说,这个时期,营销的目的就是打响企业的品牌, 让更多的成为你的公司的潜在的客户。 第二阶段:客户开发期。通过第一阶段的准备,许多人对公司有了一定的识别度了, 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让潜在的客户与本企业发生交易关系,扩大客 户的总体规模、进而锁定目标客户。另一方面,也可注重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通过交叉销 售这样的营销方式使其他行业的客户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本公司的信息,进而成为公司的客 户,实现客户群的转移。 第三阶段:公司要注重客户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建立综合的、一体化的、动态的数据 库,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有潜在价值的目标客户,加强与这类客户的交流,使他们对公司的 会员服务、企业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成为本公司的真正客户。这个时期,可以采用 积分会员制的方式,适当举行一些针对会员的促销活动,刺激他们通过消费达到相应标准。 这样既可以获得收益,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增加了公司的精英会员。这时候客户关系 会呈现出蓬勃态势。

浅谈深部找矿的相关应用与研究

浅谈深部找矿的相关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4-12-24T14:15:37.5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田峰 [导读] 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三维预测是大比例尺深部找矿预测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 田峰 辽宁省矿产勘查院 [摘要]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三维预测是大比例尺深部找矿预测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本文讨了基于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进行大比例尺三维深部综合找矿预测的技术流程和方法。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脉,矿体和蚀变带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结合原生晕三维异常分析,建立了矿区钾硅化蚀变岩型金矿的综合找矿模型。 [关键词]预测方法三维建模大比例尺 一、大比例尺矿产预测 大比例尺矿产预测(large scale metallogenic prognosis,large scale minerogenic prognosis)主要任务为矿田范围内预测矿床和矿体或矿床范围内预测矿体,以1︰5万~1︰1万或更大比例尺的地质、物探、化探等工作成果为预测基础,矿区勘查程度较高。我国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经过近50年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等阶段后,已进入科学化、定量化和数字化阶段。特别是随着GIS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国家矿产资源潜力大调查项目的开展,形成了以空间数据库和GIS空间分析为技术支撑,以“相似类比”、“异常成矿”、“组合控矿”等系列成矿预测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质、矿产、物探、化探和遥感等多种找矿方法手段,以“多元地学空间数据集成-多元成矿信息提取与融合-矿产资源潜力制图”为核心流程的矿产资源数字化预测评价体系。 目前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可视化技术、三维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已在空间数据表达、成矿地质条件分析、预测要素定量估算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二维平面预测正在向大比例尺三维空间立体预转变,三维空间中的定位定量预测也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基于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大比例尺预测方法 大比例尺三维预测主要是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研究地质体在地表以下可能的分布及规律,推断地质体可能的赋存部位,从而达到定位预测和定量预测的目的。首先应充分收集已知矿区地、物、化、遥资料,利用多年积累的二维地质调查及研究成果,依托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然后,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成果,通过典型矿床解剖研究,分析成矿作用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矿床的形成与保存条件,总结出该区矿床成矿模型,通过对现有地、物、化、遥资料的综合集成分析,提出区域范围内的综合找矿模型;最后基于综合找矿模型,挑选出区域矿床三维预测的成矿有利因素,以成矿控制因素有利组合部位的定量圈定与筛选实现深部和外围矿产资源的预测与评价。整个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可分3个阶段。 1第一阶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核心是完成研究区成矿地质要素的三维可视化实体建模,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矿化体五种实体模型,实体模型借助于商业矿山软件完成,即利用轮廓线重构面技术在相邻剖面之间用三角网连接三维实体表面而成。其关键是获得实体的系列剖面信息,在已知勘探剖面缺乏的情况下主要采用两种途径,其一是基于有限的实测地质剖面,在地质平面图上通过图切地质剖面编图来获得;其二是基于建立的勘探钻孔数据库,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钻孔剖面地质解译,获得各种成矿要素剖面信息。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建立起区域上和典型矿床的三维地质模型。 2第二阶段:提炼综合找矿模型。基于建立的典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从空间上分析矿体与各成矿要素之间的分布关系,从成因上分析矿体与各成矿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矿床成矿模型,在成矿预测理论的指导下,补充与成矿有关的物、化、遥信息,结合找矿经验提炼出综合找矿模型。 3第三阶段:深部矿产预测与评价。实体建模获得的是实体空间几何表面,缺少参与综合运算的属性信息。需要进行矿区的块体建模,块体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矿床在三维空间内按照一定的尺寸划分为众多的单元块,然后对填满整个矿床范围内的单元块的成矿概率属性进行推测和估计,一般在综合找矿模型的指导下,挑选出区域矿床三维预测的成矿有利因素,包括成矿地质要素和具有良好指示意义的物化探因素,分别与矿区块体模型进行空间运算,并在块体模型中分配不同权重和成矿概率属性值,形成三维块体综合预测模型并进行量化和运算最终完成三维空间靶区的圈定及评价。 三、深部找矿预测及评价 综合信息预测概念模型确定以后,就需要在三维地质空间中,根据对成矿贡献的大小,借助一定的方法量化具体三维预测因子,确定因子级别分数及操作关系,完成成矿预测综合有利程度的确定。在可视化建模软件中主要通过三维块体综合预测模型的建立、块体预测变量属性的量化及运算来完成。 1三维块体综合预测模型的建立:一般成矿元素的富集是由多种有利的地质因素优化配置所造成的。所以在相似类比、异常成矿等地质找矿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前面建立的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可以借助块体预测变量(块体属性)来定量评价各种成矿有利因素与矿床关系的密切程度,或控制作用的大小。 2三维预测要素的量化及运算。在三维块体综合预测模型中,成矿预测因子转换为块体预测变量后,其三维预测要素的量化就转换为块体属性的三维空间插值。根据预测要素自身的数据特点将采用不同的插值方法。研究区主要基于钻孔数据库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因此钻孔数据库(包括钻孔定位表、钻孔测斜表、岩性表和样品分析表)是其重要的数据基础,地层、构造和岩脉可以从岩性表中提取,成矿元素含量可以从样品分析表中提取,围岩蚀变和矿化体可以结合岩性表和样品分析表进行提取,提取结果为已附带属性值的三维空间

中国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发展状况 hongdingjin 北****学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出现于1990年,至今已经蓬勃发展了20个年头。在我国,CRM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并且逐渐引起了IT业、应用行业、投资商、用户及国内软件厂商的密切关注。随着管理理念的更新,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及在企业内部强烈的需求驱动下,CRM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字:我国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 发展状况 1、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企业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竞争取胜、快速成长的目的,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包括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客户所需要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是企业以客户关系为重点,通过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优化企业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水平的工作实践;也是企业在不断改进与客户关系相关的全部业务流程,最终实现电子化、自动化运营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并使用的先进信息技术、软硬件和优化的管理方法、解决方案的总和。 一方面,CRM应用系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来整合客户信息资源,并在企业的内部实现客户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修改化服务,提升更多的客户,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CRM应用系统通过对所收集的客户特征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为企业的商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客户关系管理在中国的基本发展情况 在我国,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大潮进入我国的。CRM从1999年传入到现在只有十几年的时间,CRM在我国也逐渐的发展起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给我国许多的中小制造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企业都在努力运用新的手段和管理理念来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根据2003年3月的一份市场调查,我国CRM需求较高的行业主要是服务业和竞争激烈的制造业,其中服务业又以金融、电信、证券等突出。而大多数企业对CRM仍处于关注状态。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对CRM产品有较高的需求,这与该地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家的经营者管理理念以及经济实力有关。 然而,我国CRM发展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我国,CRM发展处于萌芽时期,实施企业数量少,企业营销观念不强,对CRM认识不足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劣势。因此,我国企业CRM仍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空间。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综述

华东交通大学 学年论文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综述 年级:2012级 学号:20120310110220 姓名:李王建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指导老师:杨超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在回顾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液压技术的发展作综合评述。作为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众多学科于一体,具有显著的机电液一体化特征,尤其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得液压技术在系统设计、控制、故障诊断、虚拟现实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后对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指出关注环保性能;元件与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智能化、网络化以及新材料的使用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历史回顾;流体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展望; Abstract: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present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draulic technology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late 90's based on a review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techn ology development history, because of the need of our country's moderniz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 lop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hydraulic technolog y sets numerous disciplines in one and has a mechanical-electrical-hydraulic integration characteri stics significantly. Combined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yste m design, control, fault diagnosis, virtual reality and other aspects in hydraulic technology. Finally ,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of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technolo gy; a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1) the atten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2) integration, modu larization, network for element and system and (3) the use of new materials will be the developme 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fluid technology; History review; Development status; Future Outlook; 1.历史背景 作为流体传动与控制理论基础的流体力学、流体传动理论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对流体力学学科的形成作出第一个贡献的是希腊人阿基米德(Archimedes),他建立了物理浮力定律和液体平衡理论。 1648年法国人帕斯卡((B.Pascal)提出静止液体中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即“作用在封闭液体上的压力,可以无损失的传递到各个方向,并与作用面包吃垂直”奠定了液体静力学基础。 1738年瑞土人欧拉((L.Euler)采用了连续介质的概念,把静力学中的压力

金川矿区地质特征、时空演化及深边部找矿研究

金川矿区地质特征、时空演化及深边部找矿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铜、镍、铂族金属资源保障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提高该类矿产资源的研究程度,创新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理论,完善成矿演化模式认识,指导已知矿床深边部找矿工作,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赋存于超镁铁质岩的金川矿床,是目前世界第三大在采硫化铜镍矿床;金川矿区也成为我国最大的Ni、Cu、PGE金属资源供应基地,其Ni产量占全国88%,PGE占90%,Cu占13%以上。经过近五十年的开采,金川部分富矿体已逐渐被开采殆尽,资源危机已开始显露端倪,如何在金川矿区深边部找到新的接替资源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以金川超基性岩浆侵位期次、岩浆演化模式为研究主线索,以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作用机制、就位机制、岩浆演化—成矿模型、Ⅰ-⑥富铜隐伏矿体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为重点内容,以预测矿区深边部找矿靶区服务矿山生产为目的。这无论对指导金川矿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扩大资源储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还是对完善成矿理论认识应用于其他类似矿区找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在收集和综合分析大量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urpac软件,建立了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明晰、直观地表现了矿床含矿超基性岩体、主矿体、矿区主要构造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通过对超基性岩体空间关系、形态特征的分析,认为:金川超基性岩体分为东、西两段和东、中、西三个成矿富集块段。 东段岩体以出现大量的含斜长石岩相为主要特征,西段岩体以不出现或只局部出现斜长二辉橄榄岩异离体与东段岩体相区别。从东、西成矿富集块段往中富集块段,岩体和赋存矿岩相的基性程度增高,形成矿体的成矿元素富集程度增高。 (2)在对Ⅰ-⑥隐伏矿体同位素测年数据的基础上,系统收集前期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分析,试用发展的、联系的态度来解释,初步认为:金川矿床主矿体的形成时间为8~10亿年;Ⅰ-⑥等富铜隐伏矿体一般侵位于8亿年左右:镍特富矿体侵位时间为8亿年前。这对矿床所在区域成矿环境演化以及指导深边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从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和矿石特殊地球化学特性等方面,与Ⅱ-①主矿体进行对比,总结了Ⅰ-⑥隐伏矿体的矿化规律,并指出其既有岩浆熔离作用的特点,

流体传动与控制

8、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质量的最后保证。其安装次 序依进气方向为减压阀、分水滤气器、油雾器。(错) 9、气压传动中溢流阀主要起安全保护作用。() 10、排气节流阀是装在执行元件的排气口处,调节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还可降 低排气噪声。() 8.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一般不能直接用于气压系统(对) 9.气压传动能使气缸实现准确的速度控制和很高的定位精度(错) 10.气液联动速度回路具有运动平稳、停止准确、能耗低等特点(对) 18.下列气动元件属于逻辑元件的是:C A 与门型梭阀 B 快速排气阀 C 记忆元件 D A+C 19.后冷却器—般安装在____B____。 A 空压机的进口管路上 B 空压机的出口管路上 C 储气罐的进口管路上 D 储气罐的出口管路上 20.如下回路是一过载保护回路,当气缸过载时,最先动作的元件是__C______。 A 1 B 2 C 3 D 4 47 .每立方米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A ) ;每千克质量的干空气中所混合的水蒸气的质量称为(C )。( A )绝对湿度(B )相对湿度(c )含湿量口)析水量 15.在气体状态变化的______过程中,系统靠消耗自身的内能对外做功;在气体状态变化的______过程中,无内能变化,加入系统的热量全部变成气体所做的功。(A)等容过程(B)等压过程(C)等温过程(D)绝热过程(D;C) 16.每立方米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称为______;每千克质量的干空气中所混合的水蒸气的质量称为______。 (A)绝对湿度(B)相对湿度(C)含湿量(D)析水量 17.当a、b两孔同时有气信号时,s口才有信号输出的逻辑元件是();当a或b任一孔有气信号,s口就有输出的逻辑元件是()。 (A)与门(B)禁门(C)或门(D)三门

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磁法工作研究

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中的磁法工作研究 在我国,老矿山深部、边部蕴藏着大量的矿体,潜力很大,但目前我国利用磁法在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的研究还不成熟。本文主要论述了磁性勘探法可以勘探到与磁性矿物相关的铁矿、铅铜锌等有色金属,是找矿的重要方式。 标签:老矿山剩余磁异常磁法工作研究 0前言 老矿山蕴藏着大量的矿,深部和边部是矿体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具潜质的开发地。磁法之所以能成为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法,是由于它的设备相对可信度高、操作流程简单、性价比高等优点。本文通过研究磁法在老矿山深部、边部找矿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成相关理论,供广大矿山工作者借鉴。 1磁法在老矿山深、边部找矿的工作流程 1.1工作流程 1.1.1计算矿区剩余异常。 1.1.2磁法测量。利用磁法测量,主要使用三维定量反演深边部隐伏矿体。如果矿区无法使用这种仪器,得不到相应的测试数据,可以根据以往数据,得出相应的大概值。 1.1.3磁测数据井地联合反演。其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提高推断地质的可信度和降低相关的解释说明方面。但是井地联合反演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磁异常的拟合方面,地面磁异常要和井下磁异常相拟合,二者也要与磁异常解释相拟合。这样做就可以互相间彼此制约,提高推断地质的准确度和减少解释的多解性。在广东省清远市的某矿区,根据相关理论,进行了井地联合反演,磁异常解释与地面磁异常、井下磁异常相吻合,结果勘探500铁矿石资源量5879万吨,磁铁矿是矿山中的最主要矿物,最终使老矿区提供了2000多个岗位,在未来几年内可以保持持续产量增长趋势[1]。 1.2注意事项 经过以上分析,检查剩余磁异常找到隐伏矿体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对目标矿体进行正演是最常用的手段,这样老矿山深、边部的磁性矿物就会被勘探到。以上工作统称为磁异常中心的剖面精细正反演,但是在老矿区,这些并不一定能实现。主要是因为老矿区经过几十年的多次开采,可发现的矿体基本被采光,再加上老矿区地表干扰很严重,所谓的磁测数据无法完整地得到,只能通过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必要的定量计算无法实现[2]。磁异常的解释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理所当然的采用统一数据,而是要与矿区的地质相结合,综合分析相关数据,

电子商务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分析 《兴业银行》 班级: 2014电子商务一班 小组:张淼组 组长:张淼 31434400124 1.组员:刘博 姜林杰

兴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分析 1.1企业具体情况 1.1.1企业名称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大陆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66),注册资本190.52亿元。 开业二十多年来,兴业银行始终坚持“真诚服务,相伴成长”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截至2014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达到4.4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8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每股净资产12.86元,较年初增长22.61%。全年营业收入1248.34亿元,同比增长14.2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71.08亿元,同比增长14.3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21.19%的较高水平;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108家分行、1435家分支机构;旗下拥有兴业国际信托、兴业金融租赁、兴业基金、兴业消费金融、兴业财富和兴业国信资产管理等子公司,形成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基金、证券、消费金融、期货、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现代金融服务集团。 作为中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始终秉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依法、稳健、文明经营,兼顾维护股东、客户、银行、员工以及社会环境等各方利益,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深受国际国内各界广泛认可和好评。 1.1.2来历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大陆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总行设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66),注册资本190.52亿元。 1.1.3经营范围 人民币业务: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