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选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综合检测卷

精选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综合检测卷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对暗流汹涌的滔滔黄河,只要有救援需要,他们就毫不犹豫下水搜救;面对水波漂碧的深潭湖泊,只要有生命求救,他们就不假思索纵身跃入。在郑州乃至全河南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水灾、溺水、户外被困、地震等事件现场,总能看到他们救援抢险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义务救援队;他们,是河南人的标杆。他们

①自觉履行我国公民法律义务,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②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动诠释人间大爱

③传承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④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河南良好形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文化自信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口号。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②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固守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密不外传、代代守护

③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联合国总部门前有个醒目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2500年前孔子说的,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其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一富有哲理的名言被联合国认为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原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孔子的思想是建设美好世界的指导思想C..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发展有重要价值...D..世界文明的宝库主要是由中华文明构成的

4.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重庆这座英雄之城孕育的红岩精神,为今天的共产党人坚守政治品德提供了成功典范。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岩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B..弘扬红岩精神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红岩精神已远远落后于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精神

D..红岩精神始终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5.“中国网事·感动2017”年度网络人物、“90后”王琪从英国留学归来,不走城市白领的“寻常路”,一头扎进穷困山村。她凭睿智铺展乡村电商未来路,扶贫济困,用网络架起农村淘宝希望桥。颁奖嘉宾、中国纺织协会首席设计师胡社光说:“当青春的活力搅动乡村创业大潮,这样的弄潮儿值得喝彩!”对此,下列点评你认可的有

①体现了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

②沽名钓誉实不可取,创业需要脚踏实地

③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④扶危济困、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6.每一个榜样都值得学习,每一个榜样的事迹都在鼓舞和激励着青年一代努力奋斗,都在传递和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列行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这一价值准则的是

A..李老师因工作业绩突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B..南京两千多人积极参与转发微信,合力找到失踪儿童

C..2018年2月1日,2018年对台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D..2017年9月30日,全国各地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以国家名义向烈士致敬

7.据世界银行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所做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仅燃煤污染一项导致的疾病,需付出的经济代价将高达3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这警示我们,加快经济发展

①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②我国的环境破坏形势已无法遏制

③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④绝不能把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

8.下表数据是我国主要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比例。它告诉我们

①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资源大国..②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

③我国自然资源利用率比较低..............④当前我们应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变化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多,我国渐渐进入老

年社会

②延迟退休年龄是我国政府“十三五”期间应对人口老龄

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③人口老龄化趋势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重要依据

④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适合我国的人口发展状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美丽”这两个字,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表达,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写进了宪法。建设美丽中国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留住绿水青山的远见卓识

②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已逐步成为人类共识

③是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④说明坚持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根本核心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要求

①我国坚持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公民自觉遵守环境法规积极践行环保行动

③我国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④青少年要努力学习,制定更加完善的环境法规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2.有人说:“为了摆脱贫困必须加快发展,付出一些生态环境代价也是必须的、难免的。”还有人说:“发展不可避免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发展要宁慢勿快。”对这两种观点,下列认识你不赞同的是

A..这两种观点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对立起来了,都是片面的

B..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因此而不敢迈出发展步伐也是错误的

C..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简答题

13.为什么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我国辽阔的960万平方千米领土,减去严重水土流失的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38.2%),剩下593万平方千米(占61.8%),再减去彻底荒漠化国土(沙漠、戈壁)和不能维持人类生存的(冰川、石山、高寒荒漠等)3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33%),就剩下不到300万平方千米(占28.8%)。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人口翻了一倍多,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各翻了约一倍半——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

思考:你看到这段文字后有什么感受?

三、分析说明题

15.央视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自2018年春节开播以来,好评如潮。五千年的文明,沉淀经典,弥足珍贵。我们被歌曲吸引,被诗词感动,被文化折服。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永远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而倍感自信自豪。

请你具体谈谈《经典咏流传》之类的文化节目的热播对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何启示。16.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1)请指出什么是“中国精神”?

(2)请简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中国精神”的重大意义。

17.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一要求对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需求,具有十分长远的战略指导意义。

(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材料二.我国人均水资源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我国的河流三分之二左右受污染。我国

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仅城市坐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的什么特点?

材料三.漫画《放生?杀生!》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的哪一环境问题?当前我国各类环境

问题依然突出,治污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请你简要谈谈人类关

爱、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两方面即可)

四、综合探究题

18.阅读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生产一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的比较和我国部分工业污染物年排放量的情况统计

材料二..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2月,《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

材料三..在《巴黎协定》的榧架之下,中国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的四大目标:第一,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60%到65%;第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第三,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达到峰值;第四,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简要谈谈你对走绿色发展道路重要性的认识。

(2)促进绿色发展,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1-12.DCCCDA..AACCCC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4.我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要正确认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言之有理即可)

15.要积极展现以古诗词、古典音乐、汉字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推动文化创新,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气息;丰富文化传播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增加中华文化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认同感;等等。

16.(1)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精神。

(2)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④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7.(1)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②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④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可有效地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①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3)水污染。必要性: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18.(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①符合我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缓解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环境压力,③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⑤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水续发展。

(2)①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④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1、文明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 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建设 2、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3、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形成、内容、特点 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地位:中华文化根 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眼的坚实根基。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民族强。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作用、传承和发展 内涵: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也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传承和发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持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项练习试卷:文明与家园(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项练习试卷:文明与家园 一、单项选择题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入手,在生活中积极践行。下列事例中属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 ) ①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②遇见老师,问声“老师好” ③考试时,抄袭他人答案 ④在家中,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近年来,在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中注入并融合了传统文化,用新的方式激起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这( ) 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化 ③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有( ) ①世界上人口最多 ②增速趋缓,出生率低 ③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 ④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9·安徽]2019年4月29日,一座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皖南徽州古村落浓缩呈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一富有徽风皖韵、画意诗情的美丽画卷蕴涵的理念,启示我们打造美丽安徽要( )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③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④坚持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19·内江]为纪念张大千诞辰120周年,2019年5月17日,张大千博物馆在四川内江正式开馆。博物馆集中展示了张大千书画真迹60件,文献资料40余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张大千博物馆开馆( ) ①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②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④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和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全过程,是民法典之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兴国之要 C.我国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7.[2019·株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实现由“单独二孩”向“全面二孩”政策的转变。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彻底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B.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C.促进人口快速增长,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D.适当控制人口,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8.废钢是钢铁工业的绿色原料,用废钢生产一吨钢,可节约铁矿石1.6吨,减少能耗0.35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吨。下表为2017年中国、全城平均及主要国家或地区废钢利用率对比。 中国美国欧盟全球平均废钢利用率17.8% 72.1% 55.5% 35.5%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废钢利用率比较低,同发达国家或地区有明显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从政策和措施上,必须( )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电子教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 一、中华文化的产生?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应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四、为什么要弘扬文化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精神动力。 2、(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五、坚定文化自信的来源? 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六、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1、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七、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八、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九、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十、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 一、民族精神的地位: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具有的品格? 1、核心:爱国主义。 2、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三、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四、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五、价值观的地位、特点? 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特点:有人类的基本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六、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闻名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

部编版道德与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 一、中华文化的创造: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四、发展中华文化的必要性? 1、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用 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沉层的精神追求,代表 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五、坚定文化自信的含义、来源: 1、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 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 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六、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1、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3、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七、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 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八、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 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九、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 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 一、民族精神的地位: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延续文化血脉 一、中华文化的产生?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应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四、为什么要弘扬文化自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精神动力。 2、(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五、坚定文化自信的来源? 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六、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1、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七、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八、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九、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十、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 一、民族精神的地位: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具有的品格? 1、核心:爱国主义。 2、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三、为什么要发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四、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五、价值观的地位、特点? 地位: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特点:有人类的基本共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六、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闻名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道德与法治9上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一、选择题 1.[2019·门头沟二模]结合下图中的事件,故宫成为“超级网红”的原因是() ①故宫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②故宫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集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故宫管理者大胆创新,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让厚重的传统文化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④故宫管理者推出的一系列文创活动激发了大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9·西城一模]王承书,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项目。在美留学时,她的学术理论轰动世界,却在祖国需要时毅然回归,隐姓埋名30年,投身于原子弹的研制中。她一生清贫,临终前将毕生积蓄捐给“希望工程”。她的事迹向我们表达了()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9·昌平二模]“藏医药浴法”是我国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2018年11月28日,“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 A.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习俗有关 C.说明中华文化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D.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文化 4.今年春节以来,在《流浪地球》的带动下,全国兴起一股航天热,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精神、科普教育的关注。这说明()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素养形成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人格形成 C.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人的优良品格 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在一场公益音乐会网络直播中,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家们用中胡、琵琶和钢琴、打击乐上演了一场中国民乐和西洋乐的完美“对话”,吸引了超过60万人次的在线观看。据此回答5~6题。 5.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要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 ③文化的发展要加强合作与交流④要区别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检测 初三道德与法治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 2分,共50分) 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将中国 候鸟栖息地(第 一期) 、中国 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 处,位居世界第一。 A .东海 平遥古城 B .黄(渤)海 良渚古城 C .南海 丽江古城 D. 黄(渤)海 大理古城 2. 2019年8月1日电,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近日发布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 “ ”。该芯片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 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 A .中国芯 B .神州龙芯 C .天机芯 D .神威芯 3.9月29日下午,2019女排世界杯决赛在日本札幌打响,最终,中国女排3比0战胜阿 根廷女排夺得冠军,这是中国女排 连胜! A .九 B .十 C .十一 D .十二 4.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 ) A .我们的身份是唯一的 B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C .社会关系是在人的身份中确定的 D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5.下列诗句中,与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相符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趣而又深刻的话:“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真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鲁迅的话告诉我们 ①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②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③个人的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 7.国庆节期间,许多家长带领孩子到电影院一起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并进行了交流,对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对自己和祖国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③我们要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④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 8.我国农业农村部指出,到2020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达到8 000亿元,预计年均增速将保持在40%左右。这表明“互联网+农业”所隐藏的潜力是巨大的,其正在潜移默化地引领我国农业产业的变革方向。上述材料说明 A.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B.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互联网丰富了人们各领域的生活 9.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31名英雄在救火中不幸遇难,消息传来举国悲痛,网民纷纷在朋友圈中发布、转发悼念英雄的文章。然而,总有几个网络“喷子”挑战公众的底线;截至4月7日,全国共有12人因在网络上侮辱四川救火牺牲英雄而被警方刑事拘留。网络“喷子”受到法律制裁,表明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上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②公民的言论自由是无法实现的③网络是虚拟的,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A.②④ B.①④C.②③D.①③ 10.网络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使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这体现了( ) A.网络方便了信息检索 B.网络促进了科技发展 C.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1.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殊不知不经意间也泄露了个人的许多信息。中消协发布报告显示,85.2%的被访者个人信息曾被手机软件泄露,建议建立软件“黑名单”和抽查制度。对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 明与家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知识点总结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一、课堂部分: 1.中华文化的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华。 (P59) 2.中华文化的内容、特点(P59)(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了的中华文化。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1)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 (3)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4)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作用、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第 1 页共 51 页:延续文化血脉

根基(P58 序言)。 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P60)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P60 概括) 5、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及做法(P61)(1)原因: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2)做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原因 (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P61) (2)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P62) 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P61)(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知识点精编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一节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 形成: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内容和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重要性?(地位)★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3、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文化自信的含义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6、中华人民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什么?★ (1)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2)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7、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1)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2)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 (3)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美德万年长 8、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重要性?(地位)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教案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 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1.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64-65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1)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3.共同总结:(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3)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所在。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问题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好家道和,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的潜在气质,也是家庭兴衰的隐性因子。”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是对青少年的希望,许多地方正在评选美德少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问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3.问题解决: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4.作业布置:选择教材65-66页“拓展空间”中推荐的作品,认真阅读经典,在好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 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 (1)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3)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 (1)通过父母的抚养,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5.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 (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 网络的特点: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单元整体说课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整体说课 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既是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的延续,又承接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属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中的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分为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旨在使学生认识到: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单元通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模范人物的相关事迹、名言警句或人物典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口政策、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理念等命题,既可以出客观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出主观题,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常考热点: 1.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4.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核心。 5.我国当前的人口现状。 6.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目的及必要性。 7.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9.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0.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单元教材的重点: 1.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4.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核心。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作用。 6.我国目前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的挑战。 7.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单元教材的难点: 1.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强大底气。 2.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 3.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4.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质上都是发展问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测试卷(含答案)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简答题、分析说明题)两部分,共3大题,25小题。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第Ⅰ卷(共22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 1.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增强文化自信需要( ) ①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②立足中国现实,结合时代条件,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③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④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谭维维演唱的《墨梅》,不仅融入流行唱法,也融入古筝等中国元素;王俊凯演绎的《明日歌》由百余位机器人伴舞;曹轩宾用陕西方言唱出“渭城朝雨浥轻尘”,让800年古琴余韵响彻长空……《经典咏流传>节目让古诗词有了“新搭档”。这启示我们( ) A.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B.既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又要使世界交化进入中国 C.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又要直面外来文化 D.既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 3.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需要我们( )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③身体力行,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④熟练记忆美德的内涵,理解美德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以上佳句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自强不息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团结统一 5.2019年9月,中国女排创造了4大纪录,女排世界杯46年神迹诞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女排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B.中华民族精神是女排精神的具体体现 C.女排精神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D.女排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6.下列做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有( ) ①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民众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②举办“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赛③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④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属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有( ) ①在学校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班会活动②参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宣传活动③参加团组织的“学习模范人物事迹”座谈会④听革命前辈讲革命故事,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雨雪来查铺,鸟兽绕我眠。劲风扬飞沙,严霜镶被边。老天虽无情,也怕铁打汉。满地栽上树,看你变不变。”“高、远、冷”是以往塞罕坝给人的普遍印象。如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正文素材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状态,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文明是个体教养和开化的表征,也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 辉煌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留下灿烂遗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新活力。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得到全面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也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富强,让中国更美丽。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眼的坚实根基。面对当今世界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丈化,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我们该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守望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 中华文化根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