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煮熟后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煮熟后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煮熟后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煮熟后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煮熟后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学生:王海桃学号: 200940730417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材料化学

入学时间: 2009 年 9 月 15 日指导教师:宋崇富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4 月 20 日

煮熟后菠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煮熟后的菠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储藏时间的关系。在弱碱性条件下,用热水从样品中提取亚硝酸根离子(NO2-),沉淀蛋白后,过滤。向提取液中加入显色溶液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38 nm处测量其生成的复合物的吸光度。研究发现,在较低的温度且密封的条件下,菠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先减少后增加;在较高温且敞开的条件下,菠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先增加后减少。

关键词:菠菜,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时间

The Nitrite Content Determination in Boiled Spinach Varying

with Time

Abstract: The nitrite content in spinach varying with time was studied. The NO2- ion was extracted by hot water at alkaline condition and then protein precipitation and filtration. The absorbance of the solution is measured by spectrophotometer at the wavelength of 538 nm after adding indicator to the extraction solution. Based on our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the nitrite content in spinach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as time at lower temperature and closed surrounding, however, the nitrite content in spinach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ime at higher temperature and full opening condition.

Key words: spinach; nitrite salt; spectrophotometry; time

目录

1. 引言 (3)

2. 材料与试剂 (3)

2.1 仪器 (3)

2.2材料 (3)

2.3 试剂 (3)

3. 实验步骤 (4)

3.1 实验原理 (4)

3.2 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溶液曲线的测定 (4)

3.3 在密封,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测量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5)

3.4 在敞开,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测量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7)

4.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0)

1引言

在现今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污染[1]越来越受到人们对它的关注。首先,亚硝酸盐具有强氧化的性能,它进入人体后,会使我们的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其丧失运输氧的能力,从而导致人们因组织缺氧而中毒[2]从而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这种疾病对幼儿威胁比较大,严重的可引起死亡[3,4]。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与多很种胺类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类化合物;亚硝胺类物质是国际上公认的强致癌物质[5],在已了解的120多种亚硝胺类化合物中,25%左右的能诱发癌变,其次亚硝胺还有引发遗传变异的潜在危险[6]。影响着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施肥种类、收获季节、储存条件[7]、食用前处理[8]和加工方法[9]等。因此,研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控制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的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研究了在弱碱性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煮熟后的菠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储藏时间的关系。改变温度和储存条件研究了菠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的规律,对我们合理食用菠菜提供了参考。

2 材料与试剂

2.1 仪器

UV752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FC104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厂);

PD-Ⅱ型加热板(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

DHG-907B型智能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成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研钵

容量瓶50 ml,100 ml,200 ml,250 ml,500 ml;

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和布式漏斗;

刻度的吸量管10 ml,5 ml,3 ml,1 ml,0.5 ml;

烧杯、玻璃棒若干。

2.2 材料

当天早上于菜市购买的新鲜菠菜

2.3 试剂(所用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去离子水,不含亚硝酸盐及硝酸盐)

2.3.1 饱和硼砂溶液

称取25 g 水合硼酸钠,溶于500 mL温水中,冷却至室温。

2.3.2 0.25 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

称取53 g亚铁氰化钾溶于水,定容至500 mL。

2.3.3 乙酸锌溶液

称取55 g乙酸锌溶于6.0 mL冰乙酸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再用水定容至250 ml 2.3.4 显色溶液

溶液Ⅰ称取0.5 g磺胺,放入盛有160 mL 水的250 mL 容量瓶中,在沸水浴上加热溶解。冷却后(必要时过滤)加入25mL盐酸(ρ20=1.19 g/mL),用水定容,避光保存。

溶液Ⅱ称取0.1 g萘乙二胺盐酸盐(C12H14N2?2HCl,含量98.5%以上),放入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定容,避光保存。

溶液Ⅲ量取222.5 mL 盐酸(ρ20=1.19g/mL),放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2.3.5 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溶液

称取在115 ± 5℃下烘至恒重的亚硝酸钠0.1500 g,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后定容。此溶液含亚硝酸离子3 mg/mL。用移液管吸取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溶液2.5 mL于5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该溶液为标准工作溶液,含亚硝酸离子15 μg/mL,使用时现配。

2.3.6 活性炭粉

3 实验步骤

3.1 实验原理

样品经过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碱性的条件下,用热水从样品中提取亚硝酸根离子,然后用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沉淀蛋白,过滤。加磺胺和萘乙二胺盐酸盐,在波长538 nm处测量生成的红色复合物的吸光度,计算样品中原有的亚硝酸离子的含量。

3.2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溶液曲线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溶液(15 μg/mL)0.00、0.10、0.20、0.30、0.40、0.50 mL分别放入6个50 mL 容量瓶中,各加水至约30 mL;然后加入5.0 mL 溶液Ⅰ和3.0 mL 溶液Ⅲ混匀,置于室温下遮光处,再加入 1.0 mL 溶液Ⅱ,混匀,3min 后用定容,即得到每50 mL中分别含0、0.03、0.06、0.09、0.12、0.15 μg 亚硝酸根离子的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于15 min内,在分光光度计上,用1 cm光径吸收池,调零,于波长538 nm处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每50 mL中亚硝酸离子的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见图1。

图1. 含有不同亚硝酸钠溶液的吸光度A随浓度的变化曲线

由图1可看出含有不同亚硝酸钠的溶液与其浓度相应的吸光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所以可以根据该图,查得亚硝酸盐溶液不同的吸光度所对应的每50 mL 中亚硝酸离子的含量,即可得出相应的浓度与质量。

3.3 在密封,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测量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3.3.1 试样处理

将菠菜用清水清洗,再用去离子水洗净,晾吹风机冷风吹干后,取可食部分切碎混匀,加水和食盐(食盐质量为0.2g)煮熟后分别分成5组,用研钵制成匀浆,除第一份外,其余四份均用保鲜膜包裹备用,并放置在13℃的环境中。

将匀浆样放入200 mL 烧杯中,加入6.25 mL饱和硼砂溶液;置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并不断摇动。取出后冷至室温,再加入12.5mL亚铁氰化钾溶液,12.5 mL 乙酸锌溶液和2 g活性碳粉,每次加后均充分摇匀。然后定量转入100 m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用布氏漏斗过滤,得无色清亮提取液,称量得到相应质量见表1。

表1菠菜在煮熟前后的质量关系表

未煮前煮熟后第一份(t=0 h)/g 20.3 18.4

第二份(t=4 h)/g 20.0 18.7

第三份(t=8 h)/g 20.4 18.0

第四份(t=16 h)/g 20.0 15.1

第五份(t=20 h)/g 20.2 18.5

3.3.2 亚硝酸盐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提取液10 mL 于50 mL容量并中,用水稀释至约30 mL。加入溶液Ⅰ5 mL,再加入溶液Ⅲ3 mL,混匀。置于室温遮光处,再加入溶液Ⅱ1mL,混匀,3 min 后用水定容。于15 min 内,用 3 cm比色皿,以空白溶液调零,在波长538 nm处测其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相应的亚硝酸离子质量(μg)。同一试样应做两个平行测定,求平均值,相关数据见表2。

表2含有亚硝酸盐溶液吸光度A与时间的关系

t/h 0 4 8 12 16

A1 0.074 0.068 0.046 0.048 0.063

A2 0.072 0.069 0.047 0.046 0.063

平均值A 0.073 0.069 0.047 0.047 0.063

图2. 含有亚硝酸盐溶液的吸光度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根据图1中的曲线和表2中不同时间所对应的吸光度A,可得到表3。

表3对应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的浓度

t/h 0 4 8 12 16

A 0.073 0.069 0.047 0.047 0.063

C1/ug/50mL 0.138 0.135 0.112 0.112 0.122

C2/ug/mL 6.900 6.750 5.600 5.600 6.100

从图2以清晰的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溶液的吸光度A在0到4 h时减小缓慢,4 h到8 h吸光度减小明显,从8 h到12 h吸光度值基本不变,12 h到16 h 吸光度平均值值从0.047增加到0.063。吸光度值的变化与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从表3可知,在亚硝酸盐的测定的步骤中,10mL的亚硝酸盐提取量中,在0、4、8、12、16h的时间下,其亚硝酸盐的质量分别为6.900、6.750、5.600、5.600、6.100 ug。所以在容量为100 mL溶液中的亚硝酸盐的质量分别为69、67.5、56、56、61 ug,因此,可以看出在密封且低温的条件下煮熟后的菠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先减少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在密封的条件下,样品不与空气接触,得不到氧化或者氧化程度低(烧杯中含有少量空气),且在低温的条件下,反应活性较低。

3.4在敞开,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测量其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3.4.1 试样处理

将菠菜用清水清洗,再用去离子水洗净,晾吹风机冷风吹干后,取可食部分切碎混匀,加水和食盐(食盐质量为0.2g)煮熟后分别分成5组, 用研钵制成匀浆,除第一份外,其余四份均放入30℃烘箱中的备用。

将匀浆样放入200 mL 烧杯中,加入6.25 mL饱和硼砂溶液;置沸水浴中,加热15min,并不断摇动。取出后冷至室温,再加入12.5mL亚铁氰化钾溶液,12.5 mL乙酸锌溶液和2 g活性碳粉,每次加后均充分摇匀。然后定量转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用布氏漏斗过滤,得无色清亮提取液,称量得到相应质量见表4。

表4 菠菜在煮熟前后的质量关系表

未煮前煮熟后第一份(t=0 h)/g 20.1 17.6

第二份(t=4 h)/g 20.0 17.9

第三份(t=8 h)/g 20.4 18.0

第四份(t=16 h) /g 20.0 15.9

第五份(t=20 h /g 20.2 16.8

3.4.2亚硝酸盐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提取液10 mL 于5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约30 mL。加入溶液Ⅰ5 mL,再加入溶液Ⅲ3 mL,混匀。置于室温遮光处,再加入溶液Ⅱ1 mL,混匀,3 min后用水定容。于15 min 内,用3 cm比色皿,以空白溶液调零,在波长538 nm 处测其吸光度,同一试样应做六个平行测定,求平均值,数据见表5和图3。

表5 含有亚硝酸盐溶液的吸光度A与时间的关系表

t/h 0 4 8 12 16

A1 0.051 0.050 0.180 0.074 0.055

A2 0.052 0.052 0.179 0.073 0.054

A3 0.053 0.053 0.182 0.072 0.054

A4 0.054 0.052 0.184 0.075 0.057

A5 0.054 0.052 0.180 0.075 0.058

A6 0.054 0.052 0.181 0.075 0.057

平均值A 0.053 0.052 0.181 0.074 0.056

图3. 含有亚硝酸盐溶液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根据图3和表5中不同时间所对应的吸光度A,可得到表6。

表6对应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的浓度

t/h 0 4 8 12 16

A 0.053 0.052 0.181 0.074 0.056

m/ug/50mL 0.117 0.116 0.347 0.142 0.119

C/ug/mL 5.85 5.8 17.35 7.1 5.95

从图3可以清晰的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溶液的吸光度A在0到4 h时基本不变,从4 h到8 h吸光度急剧增加,从8 h到12 h吸光度值急剧减小,12 h到16 h 吸光度值减小缓慢。吸光度值的变化与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由表6可知,在亚硝酸盐的测定的步骤中,10 mL的亚硝酸盐提取量中,在0、4、8、12、16 h的时间下,其亚硝酸盐的质量分别为5.85、5.8、17.35、7.1、5.95 ug。所以在100 mL 溶液中亚硝酸盐的质量分别为58.5、58、173.5、71、59.5 ug。

因此可以看出菠菜中原本就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在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蔬菜逐渐腐烂,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细菌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大量繁殖时,亚硝酸盐不断增加。在蔬菜腐烂过程中,亚硝酸盐并不是无限度地上升,而是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了,接着急剧下降。一个可能原因是亚硝酸盐对大肠杆菌的毒性所致,当亚硝酸盐升高到足以抑制或杀灭大肠菌时,亚硝酸盐便不在产生。

4 结论

在密封的条件下,环境温度为12-14 ℃,煮熟后的菠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先减少后增加。这是因为在密封且温度低的条件下,样品隔绝了空气,得不到氧化或者氧化很少(烧杯里含有少量空气)。

在敞开的条件下,环境温度为30 ℃,煮熟后的菠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前4个小时,其含量是缓慢增加的,到第8个小时,含量急剧增加,之后又会降低。其原因是因为刚开始微生物(主要是大肠杆菌)开始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对大肠杆菌具有毒性,当亚硝酸亚的含量增加到足以抑制或消灭大肠杆菌时,亚硝酸盐便不再产生。

参考文献:

[1] 谭超,颜嘉雯,何牧等.不同施肥种类与加工方法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J].云

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3):399-400.

[2] 杨美玲,朱云德,崔东亚.不同方法处理后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J].湖北农业科学,

2010,49(10):2533-2534.

[3] 唐艳茹,陈彦玲,白秀丽,等.长春市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26(4):48-50.

[4] 聂峰,吴迎春,陈德径,等.一种新的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食品科学,

2009,30(4):221-223.

[5] 杜雅楠,史春云,冯波.腌腊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的检验与分析[J].肉类工业,

2004(11):38.

[6] 梅文泉,董宝生,黎其万.几种叶类蔬菜贮藏期间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J].云南农业科

技,2003(5):17-21.

[7] 颜海燕,李应彪,尚晨龙.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研究[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

业,2006,12(1):27-29.

[8] 刘爱文,陈忻,刘小玲.漂烫及冷藏处理后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J].应用科技,

2002,29(12):42-43.

[9] 邹礼根,吴元锋,赵芸.蔬菜乳酸菌腌渍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变化研究[J].杭州农业科技,

2006(4):10-12.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宋崇富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张凤茂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的。宋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化学化工学院的老师、师兄以及许多同学的帮助支持。在近四年的大学学习期间,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在我上学期间,在经济,精神上鼓励我。同时我得到很多授课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很快我就要离开母校,但在母校得到的知识、做人的道理、挚友将会伴我走完一生的历程。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修订版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 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挡板等。 教法:讲解、讨论、实验、交流 课型:科学探究课 释疑知识点: 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是有区别的。不能将科学探究简化为实验,实验过程是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动的计划,评估和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教师引导) 例题: 如图,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 化如何变化 ⑴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 速直线运动吗? 你提出的问题是: ⑵猜想与假设:小球在斜坡下滑时的速 度可能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球通过每一段的及所用的,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对应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思考:小球通过下半段的时间怎样测量呢把小球放在B处开始下滑测时间,这样做对吗 你的观点是:。 ③设计实验纪录表格,为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依据。 ⑷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测小球下滑的路程正确记录数据。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可以更改吗该怎样处理 ⑸分析与论证:下面是一个小组测量的记录数据,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结论: (6)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1、2、3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报告,并分析得出结果。 板书设计: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反思: 答案:⑴小球沿斜坡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快吗(或越来越慢吗) ⑵同上。 ⑶①v=s/t ,路程,时间 ②刻度尺、秒表(停表、手表)、挡板、斜面

实验八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16090211

实验十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奈乙二胺法) 16090211 李亚东 一、实验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以后,再与盐酸奈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其最大的吸收波长为538nm,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样品液反应后的吸光度并与标准比较定量。 二、实验试剂 1、氯化铵缓冲液:在1L玻璃烧杯中,加入500mL水,准确加入20.0mL盐酸,混匀,准确加入50mL氨水,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氨水调试至PH9.6-9.7。 2、硫酸锌溶液(0.42mol/L):称取120g硫酸锌(ZnSO 47H 2 O)用水溶解并稀 释至1000mL。 3、氢氧化钠溶液(20mol/L):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1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mL水和30mL冰乙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室温保存。 5、N–1-萘基乙二胺溶液:称取0.1g N-1-萘基乙二胺,加60%乙酸溶液,并稀释至100mL,混匀后,置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一周内稳定。 6、显色剂:临用前将N-1-萘基乙二胺溶液和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7、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2500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100mL氯化铵缓冲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4℃避光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ug的亚硝酸钠,作储备液。 8、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ug亚硝酸钠。 三、实验仪器 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 1、称取10g左右的火腿于研钵中,用量筒量取70mL的水,加入一部分于研钵中,将其研成肉糜状。 2、将肉糜状的火腿转移至烧杯中,用剩下的水冲洗研钵,一同倒入烧杯中。加入12mL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测量液体的pH值,若其大于8,则将烧杯中所有物质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若小于8,则再加氢氧化钠直至大于8为止。 4、加入10mL硫酸锌溶液,混匀,容量瓶中出现为乳白色的乳浊液。 5、放入60℃的水浴锅中加热10min。 6、取出,用流水冷却,加水定容。然后静置30min。 7、出去容量瓶中的上层脂肪,然后用漏斗过滤,弃去初始的20mL滤液。但

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

N-(1-萘基)-胺光法(GB 13580.7-92) 1、原理 在Ph1.7一下,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生成重氮盐,在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生成红色染料,于54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根据试样吸光度和亚硝酸盐浓度成正比的关系,即可进行定量 2、仪器 2.1,分光光度计 2.2, 25ml比色管 3、试剂 3.1,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液:1.000ug/ml,标准称取1.4998g亚硝酸钠(干燥器中干燥24小时)溶于水,并定容至1000ml 3.2,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10ug/ml,标准吸取5.00ml亚硝酸盐的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使用时稀释配制。 3.3,盐酸溶液,(1+6),量取50ml浓盐酸加入到300ml水中,摇匀。 3.4,对氨基苯磺酸溶液:10g/L,称取5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350ml(1+6)盐酸溶液中,用水稀释至500ml,此溶剂可稳定数月 3.5,盐酸N-(1-萘基)-乙二胺1g/L:称取0.5g盐酸N-(1-萘基)-乙二胺溶于500ml水中,贮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里保存,此时

机可稳定数周,如变成深棕色则弃去重新配制。 4、方法 校准曲线的绘制,取25ml比色管6只,分别加入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0,0.50,1.00,2.50,5.00,10.0,ml,用水稀释至标线。各加入1.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摇匀后放置2~8min,加1.0mlN-(1-萘基)-乙二胺溶液,摇匀,以水作参比,用10nm吸收池在540nm 波长处测量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 样品测定,根据水样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吸取10.0~15.0ml水样于25ml比色管中,加水至25ml,以下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进行操作,测量试样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上查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5、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样中亚硝酸盐(按NO2-计)浓度以mg/L表示,按下列计算式中:C-----------------水样中亚硝酸盐浓度mg/L M----------------冲校准曲线上查得亚硝酸盐含量,ug V-----------------取样体积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方法一:亚硝酸盐快速检测管使用说明: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 做成的速测管,与标准色卡比较定量。 操作方法: 1. 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快速鉴别:用袋内附带小勺取食盐1平勺,加入到检测管中,加入蒸馏水或纯净水至1ml刻度处,盖上盖,将固体部分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国标规定食盐(精盐)中亚硝酸盐的限量卫生标准应≤2 mg/kg)。当样品出现血红色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黄色时,可判定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或样品本身就是亚硝酸盐。 2. 液体样品检测:直接取澄清液体样品1ml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找出与检测管中溶液颜色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L(以NaNO2计)。(牛乳及豆浆也可直接检测,结果不得超过L ,有颜色的液体样品可加入一些活性炭脱色过滤后测定)。 3.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检测:取粉碎均匀的样品或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纯净水)至刻度,充分震摇后放置,取上清液(或过滤或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加入到检测管中,盖上盖,将试剂摇溶,10分钟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 kg,L(以NaNO2计)。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定量稀释后测定,并在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如从10ml比色管中取出转入另一支1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从中取加入到检测管中测定,测试结果乘上100(倍稀释)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方法二:通过镀铜镉粒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并测其吸光度来计算牛奶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可以检测市售牛乳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方法三:检测硝酸盐有试纸条法,检测亚硝酸盐可应用硝酸根与无水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奈胺偶合呈紫红色染料,根据颜色深浅来判定牛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但是两种方法准确度低,因而该方法还不够完善。 方法四:光度法 测定亚硝酸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方法除经典的格里斯试剂比色法及其改良法外,又有一些报道如催化(褪色)光度法流动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顺序注射系统-分光光度法导数光度法等分光光度法主要有3种: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方法五:示波极谱法 示波极谱分析法是指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电解分析以测定电解过程中所得到的电流- 电压曲线来做定量定性分析的电化学方法示波极谱法是新的极谱技术之一,该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检出限低和测量误差小等优点示波极谱法的原理是将样品经沉淀蛋白质去除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在弱碱性条件下再与8-羟基喹啉偶合成染料,该偶合染料在汞电极上还原产生电流,电流与亚硝酸盐浓度成线性关系,可与标准曲线定量在示波极谱仪上采用三电极体系,即以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进行测定测定时要注意显色条件的严格控制8- 羟基喹啉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doc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2.4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3、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实验方案的设计三、教学准备小球、斜面、钟表、刻度尺。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活动目的: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活动器材:斜面、小球、钟表、刻度尺活动的过程和方法:a 。提出问题: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b 。制定的计划: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强调:1、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2、(1)为了使实验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适中。用木块将带槽的斜面支成坡面,测出斜面的长度s,使小球从斜面的顶部滑下,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的时间t,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中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 s1=t1=v1=s2=s-s1t2=t-t1v2=s=t=v全=(2)测出小球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时间t1,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3)求出斜面后半段路程s2,及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结果填入表

中,比较v1、v2得结论。c.实施计划。d.探究结论;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半段路程小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课本28页1或2选做一题。思考思考听讲操作实验填写数据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诱导,防止秩序混乱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可减少课堂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节约时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得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五、板书设计: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制定方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表格(略)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4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3、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实验方

高一物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学案 【学习目标】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 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重点难点】 1、各点瞬时速度的计算。 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典型例题】 例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 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s 。 ⑴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B 、C 、D 各点的数据,填入表中。 ⑵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 -t 图像。 (3)由v -t 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

例2、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时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为了计算加速度,下面几种做法最合理的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t =/算出加速度 ? v a?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α tan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t =/算出加速度 ? a? v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当堂训练】 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⑴根据_______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运动。 ⑵根据________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且v A=, v B

实验六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实验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格里斯试剂比色法) (—)目的 熟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卫生标准,掌握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二)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在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后,与标准比较定量。(三)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者,均为分析纯试剂。 1.氯化胺缓冲液lL容量瓶中加入500ml水,准确加人20.0ml盐酸,振荡混匀,准确加入50ml氢氧化铵,用水稀释至刻度。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铵调试至pH9.6~9.7。 2.0.42mol/L硫酸锌溶液称取120g硫酸锌(ZnSO4·7H20),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3. 20g/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L。 4.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1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0ml水和300ml冰乙酸中,置棕色瓶中混匀,室温保存。 5. 0.1%N-1-萘基乙二胺溶液称取0.lg N-1-荼基乙二胺,加60%乙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混匀后,置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一周内稳定。 6. 显色剂临用前将0.1%N-1-萘基乙二胺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7.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50.0m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100ml氯化胺缓冲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4℃避光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ug的亚硝酸钠。 8.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淮溶液1.0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ug亚硝酸钠。(四)仪器 1.小型粉碎机

(完整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2(用) 实验目的: 1.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 2.会处理纸带,会计算各点瞬时速度。 3.会设计表格法记录数据。 4.会用v—t图象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信息.计算各时刻小车的速度,用v-t 图象寻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 1. 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远离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小车另一端连接纸带。 3. 启动电源,然后释放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完一条后,关闭电源 4. 换上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5. 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的处理: 1.纸带的选取: (1)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做为计时起点,并记为0点。 (2)从起点0开始,每5个点(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1、2、3、4、5、6点。 2.采集数据: (1)用刻度尺测量相邻两计数点间距离,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2)根据 T x x 22 1+ = υ计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3. 画出v —t 图象: 实验结论: 小车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它们成“线性关系”. 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误差分析: 1.根据纸带测量的位移有误差,从而计算出的瞬时速度有误差. 2.作v -t 图象时人为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 计数点编号 (从0点开始计数) 1 2 3 4 5 6 相邻两计数点间 时间间隔 t/s 0-1 1-2 2-3 3-4 4-5 5-6 0.1 0.1 0.1 0.1 0.1 0.1 相邻两计数点 间距离 x/cm x 01 x 12 x 23 x 34 x 45 x 56 1.40 1.90 2.38 2.85 3.35 3.87 各计数点的速度 v/cms -1 16.50 21.40 26.15 31.00 36.10

(九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阅读目标、重难点 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目标 1.学习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重点)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难 点) 学习过程 一、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二、探究活动: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 提出问 题: 。 (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想一想:怎样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呢?(看课件图示提 示) 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 器材: 步骤:

观察记录 讨论交流(三)、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观察实验演示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分析论证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自我检测 1、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 m 用了30 s ,而B车通过9 km用了12 min,那么速度快的为车。 2、一辆小 汽车在平直的 水平公路上行 驶,在这条公 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运动,速度大小是 m/s。 3、如果铁路钢轨每根长25m。火车行驶过程中,若在45s 内听到车轨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30次,那么火车的速度是 km/h。 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 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独立完成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A、 3 m/s B、 6 m/s C、6.3 m/s D、0 6、一个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滚下,不同的时间滚下的路程如下表所示。 (1)取上面的坐标的纵坐标为路程s,每格为5m,横坐标为时间t, 每格为0.5s。根据图中数据描点并作出小球的路程—时间图像。

实验二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肉质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比色法) 一、 原理和目的 (一)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0 nm ,可测定吸光度并与标准比较定量。反应式如下 (二)目的: 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的大量使用主要造成了食品中硝酸盐的污染。硝酸盐进入人体,产生直接毒害和慢性毒害,因此硝酸盐的检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试验是应用比色发来进行硝酸盐的检测。 二、试剂 (1) 氯化铵缓冲溶液,pH9.6~9.7:1L 容量瓶中加入500ml 水,准确 加入20.0ml 盐酸溶液,摇匀。准确加入50ml 氢氧化铵,用水稀释 至刻度,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铵调pH 至所需范围。 (2) 0.42mol/l 硫酸锌溶液:称取120g 硫酸锌(ZnSO4·7H2O ),用水 溶解,稀释至1L 。 (3) 20g/l 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 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L 。 (4)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10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0ml 水和300ml 冰乙酸中,置棕色试剂瓶中混匀,室温贮存。 (5) 1g/L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称取0.1g 盐酸萘乙二胺,加100ml60%乙 酸溶解混匀后,置棕色试剂瓶中,在冰箱贮存,一周内稳定。 (6) 显色剂:临用前将1g/L 盐酸萘乙二胺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 混合,临用现配,仅供一次使用。 (7) 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精密称取250.0mg 于硅胶干燥器干燥24h 的 亚硝酸钠,加水溶解移入500ml 容量瓶中,加100ml 氯化铵缓冲溶 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在4℃避光贮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 于500μg 的亚硝酸钠。 (8)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准确吸取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稀释100倍, 临用现配,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μg 的亚硝酸钠。 三、仪器:小型铰肉机,分光光度计,组织捣碎机,恒温水浴 四、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10.0g 经铰碎混匀的样品,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70ml 水和12ml20g/L 氢氧化钠溶液,打碎,混匀,测试样品溶液的pH ,转移至200ml 容量瓶中,加10ml 硫酸锌溶液,混匀,在60℃水浴中加热10min 。取出,冷至室温,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 ,收集滤液待测。 NO 22H +SO 3H H 2N N N +SO 3H NHCH 2CH 2NH 22.H Cl -2HCl SO 3H N N NHCH 2CH 2NH 2-H 2O +++紫红色染料

2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得分 实验名称: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纸带的数据处理和瞬时速度的测量方法; 2.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能用v-t图象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利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多个点的瞬时速度,分析速 度和时间的关系。 1.计算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应在计数点附近取 一个很短的时间t?,用t?内的平均速度作为打该计数点 小车的瞬时速度。 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象,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若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三.实验仪器 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小车、4个25 g的钩码、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带小钩的细线、纸带、刻度尺、坐标纸等。 四.实验步骤 1.将打点计时器用配套的螺旋夹固定在长木板的一边,连接好电路。(如无螺旋夹时可在长木板上敲几个长钉紧靠打点计时器的前后借以固定;有的用大弹簧夹子把打点计时器紧夹在长木板边缘也可,但要注意不能影响打点计时器工作。) 2.将挂有重物的细绳跨过滑轮与小车相连接。(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小车能在木板上平稳滑行,操作时必须注意使细绳的拉力通过小车的重心,以免小车前进时小车转动或摇晃,可在系好细绳后试拉一下小车,观察车身是否作直线运动。) 3.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厢连接。(操作时要将纸带紧紧地夹在小车上,以免小车运动时纸带松开,可用弹簧夹子夹住,但不要使纸带破损,以免小车启动时把纸带拉断。)

4.使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在水平长木板上运动, 打点计时器同时开始工作,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操作时应试打几次,不要使点迹过分密集或过分疏散,若觉得太密集时可增加绕过滑轮线绳下所系的重物,反之则减小。) 5.打出纸带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上述步骤,多打出几条纸带(3-5条)。 6.实验操作完毕,整理器材,进行数据处理。 五.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选择点迹较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找到适当的点为计时起点。 2.采集数据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纸带,舍去开头的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起始点,把每打五次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即T=0.02×5s=0.1s。在纸带上从第一个点开始,每隔5点一次标上0,1,2,3,……。测量各个计数点到起点的距离x 1 ,x 2 ,x 3 ...,然后计算出相邻计数点之间 的距离x 01 ,x 12 ,x 13 …… 3.瞬时速度的计算 2 1 ?X D E F △x0△x1△x2△x3 1 2 0 3 4 5 cm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背景 你对泡萝卜、酸黄瓜、酸豆角一定不陌生吧?一碟酸甜香脆的泡菜,能令人胃口大开。尽管泡菜的味道不错,为健康着想,还是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少吃腌制食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本课题中,我们将自己动手制作泡菜。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我们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稍酸盐的含量,并探索腌制方法、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条件对泡菜口味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寻求提高泡菜质量的措施。 基础知识 (一)乳酸菌发酵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乳酸菌种类很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乳酸菌分布。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图1-9)。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二)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分布广泛。据统计,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mg/kg,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mg/kg以上,而豆粉中的平均含量可达10mg/kg。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摄人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30mg/kg ,酱腌菜中不超过20mg/kg,而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2mg/kg。 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同时对动物具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研究表明,人类的某些癌症可能与亚硝胺有关。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采用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的方法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能通过实验测量数据,并正确记录数据。 3、懂得个人观点、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挡板等。 教法:讲解、讨论、实验、交流 课型:科学探究课 释疑知识点: 科学探究活动与实验是有区别的。不能将科学探究简化为实验,实验过程是探究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动的计划,评估和交流显得更为重要。 一、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教师引导) 例题: 如图,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 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⑴提出问题:小球沿斜坡下滑时,

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吗? 你提出的问题是: ⑵猜想与假设:小球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你的猜想是: 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样变化,可以将斜面分成两段,分别利用测量的方法测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较。 ①由速度公式可知,只要我们能够测出小球通过每一段的及所用的,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对应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思考:小球通过下半段的时间怎样测量呢?把小球放在B处开始下滑测时间,这样做对吗? 你的观点

是:。 ③设计实验纪录表格,为收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提供依据。 ⑷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实验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测小球下滑的路程?正确记录数据。如果发现不合理的数据可以更改吗?该怎样处理? ⑸分析与论证:下面是一个小组测量的记录数据,请你帮他完成表格。 结论: (6)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1、2、3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报告,并分析得出结果。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换的规律

第1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通过打出的纸带测量瞬时速度。 2.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设计 1.实验方案:如图所示,把一端带有滑轮的长铝板平放在实验桌上,铝板上放一小车,小车一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绕过滑轮系有槽码的细绳。小车在槽码的牵引下运动,通过研究纸带上的信息,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实验原理 (1)计算瞬时速度 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每个计数点与第一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得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1、Δx 2、Δx 3……,如图所示。由于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比较短,可以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即v 1=Δx 2+Δx 12T ,v 2=Δx 2+Δx 3 2T ,……。 (2)根据v -t 图像判断速度的变化规律 用描点法可作出小车的v -t 图像,根据图像的形状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利用v -t 图线的斜率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3.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复写纸、导线、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铝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交流电源、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铝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铝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槽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启动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 一定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随后关闭电源。 4.增减所挂槽码的个数(或在小车上放置重物),换上新的纸带,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四、数据处理 1.瞬时速度的计算 (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始 纸带的选取 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如图所示。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知识梳理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1.尝试制作泡菜。 2.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3.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泡菜的制作 1.乳酸菌发酵 (1)发酵微生物:泡菜的制作离不开________。 (2)分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______、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乳酸菌分布。 (3)种类:常见的乳酸菌有__________和________。 (4)代谢类型:乳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________,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______。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______。 2.实验流程 3.操作注意事项 (1)泡菜坛的选择标准是火候好、________、无砂眼、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容易引起________。 (2)腌制时要控制腌制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用量。温度过____、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____,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______。一般在腌制10 d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______。 思考:人们常说:“经常吃腌制、熏烤的食品容易患癌症。”这句话对吗? 二、亚硝酸盐的检测 1.亚硝酸盐 (1)物理性质: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______,在食品生产中用作食品添加剂(一般用作防腐剂)。 (2)分布:在自然界中,亚硝酸盐分布广泛。 (3)对人体的影响: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__________ 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____时,会引起死亡。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____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______。它具有致癌、致畸等作用。 (4)要求标准: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________,酱腌菜中不超过________,而婴儿奶粉中不得超过________。 2.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__________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测定步骤 配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 1、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斜面、金属片、小车、停表、刻度尺。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 3、你是如何探究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的?(要求学生参照课本P27探究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法,即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或通过相等的路程,运动物体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 4、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五一节? 二、新课教学 学生阅读课本P29“提出问题”有关内容。 对于“提出问题”,在没有获得证据之前,人们对于问题所做的解释,发表的见解就是猜想或假设。为了证明你的猜想或假设是否正确,需要用证据来证明。证据可以从图书馆、互联网或书店等处收集,也可以做实验收集数据。在收集证据时,应操作规范、实事求是,具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不随意涂改实验数据。 自己做实验需要考虑什么是有价值的证据,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来收集证据,以及如何让别人相信证据等,这就是设计实验。

下面有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现在我们先选择第一个问题:小车没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分组讨论、交流: 1、你要探究的问题 2、你的猜想或假设 3、你设计的实验(方法、仪器、步骤、收集的数据、数据记录表格),并写好实验报告。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实验的方法) 三、实验总结。 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一)探究问题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及复习

第三讲: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及复习 知识精讲 一、科学探究的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 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 小车从斜面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小车的速度是否发生 改变呢? 1.提出的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猜想与假设:速度越来越大 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我们要想研究小车在斜面上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把斜面分开,然后分别测 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小车的速度。 (1)实验原理:t s v / (2)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3)注意事项: 测S:以小车的前缘到金属片的距离为准 测t: ①以看到小车的前缘撞击金属片为准;②记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③斜面的 倾斜度应该小些,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更小。 (4)实验步骤: ①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 程S 1②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③将金属片移至S 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 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 2④根据数据算出小车从中点滑过斜面下半段 路程的S 3,以及用的时间t 3 (5)设计表格 路程 (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全程 S1= t1= v1= 上半段 S2= t2= v2= 下半段 S3= t3= v3=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上面表格中。 5、分析与论证,由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专题训练 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 .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 .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 .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 用时6s ,后50m 用时7s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前50m 的平均速度是7.14m/s B .小明后50m 的平均速度是8.33m/s C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D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 3.小刚家距学校1200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6分钟,后半段用了10分钟.问:小刚上 学的平均速度为( ) A .1.25米/秒 B .2米/秒 C .7.5米/秒 D .0.83米/秒 4.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至底端.在这过程中,物体的速度V 、通过的距 离S 、机械能E 和动能EK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 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 .10 cm/s B .9 cm/s C .8 cm/s D .7 cm/s 8题 9题 6.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 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 动是 (匀速/变速);运动照片上A 与B 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 48cm ,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 7.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每隔10s 记录的气泡位置如图所示,则气泡上升时 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小明用刻度尺测出A 、B 间的距离s=80cm ,则气泡 通过AB 段的平均速度v= cm/s .

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化学化工学院2009级本科科研训练项目实验报告 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指导老师: 实验成员: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应用。 2、了解亚硝酸盐的用途和危害。 3、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其他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亚硝酸盐有护色、抑菌作用,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香肠、火腿等肉制品中。但若一次性食用0.2到0.5克就会出现中毒症状,是一种有毒致癌物质。根据GB2760,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3g/kg,若过量会对身体产生危害,火腿是人们常吃的一种肉制品,因此对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十分必要。 目前我国环境和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的主要方法是光谱法和示波极谱法。因光谱法所用仪器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又比较高,所以应用较广。光谱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发光法:包括化学发光法、荧光法;2)分光光度法:包括催化光度法、偶合光度法、流动注射光度法、共振散射光度法。 本实验采用的是偶合分光光度法。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红色偶氮苯染料。通过测定红色偶氮苯染料的吸光光度可以确定亚硝酸盐的浓度。 先用草酸钠标定出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然后用高锰酸钾标定出

亚硝酸钠储备液的浓度,通过测定由储备液配制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的吸光度作出亚硝酸钠的标准曲线。火腿样品经亚铁氰化钾溶液与乙 酸锌溶液沉淀蛋白质,弃去溶液上层的油状脂肪液,过滤,通过测定 滤液的吸光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测定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三、仪器和药品 1、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型号产地规格漏斗 量筒100mL,10mL 电热炉 容量瓶50mL 吸量管1mL,2mL 玻璃棒 漏斗架 洗耳球 胶头滴管 分析天平 电子天平 分光光度计 碱式滴定管50mL 酸式滴定管50mL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2新版沪科版

【关键字】八年级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2.难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方法 复习法、阅读法、科学探究法、讨沦交流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斜面、金属片、小球、木块、停表、刻度尺、卷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 3.你是如何探究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要求学生能参照课本P27探究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法,即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或通过相等的路程,运动物体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 4.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环节? 2、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9“提出问题”有关内容。 生:阅读。 师:对于“提出问题”,在没有获得证据之前,人们对于问题所做的解释,发

表的见解就是猜想或假设。为了证明你的猜想或假设是否正确,需要用证据来证明。证据可以从图书馆、互联网或书店等处收集,也可以做实验收集数据。在收集证据时,应操作规范、实事求是,具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不随意涂改实验数据。 自己做实验需要考虑什么是有价值的证据,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来收集证据,以及如何让别人相信证据等,这就是设计实验。 下面有三个问题,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这三个问题可以任选一个或两个,也可以三个都探究;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一起完成。 问题1: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问题2:粗糙的木块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问题3:同学在lOOm跑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交流: 1.你要探究的问题 2.你的猜想或假设 3.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方法、仪器、步骤、收集的数据、数据记录表格),并写在实验报告上。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师: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间较短,测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难度较大,能否用另一种方法? 生:讨论得出:让小球、木块通过相等的路程,测所用的时间。求出通过各段路 程的速度,就可判断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了。 学生探究实验报告(1) 提出问题: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猜想或假设: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 设计实验方案: 让小球从斜面顶端A下滑,通过相同的路程(距离) sAB、sBC、sCD所用的时间为tAB、tBC、tCD,根据v=,算出小球通过AB、BC、CD段路程时速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