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0321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通研(一至四单元)

20140321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通研(一至四单元)

20140321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通研(一至四单元)
20140321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通研(一至四单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简析

通研人员:

翟公珍:内容总监

张会凤(县一小):全册教材简析、第一、三、四单元

刘晓艳(县一小):第二单元

全册教材简析

全册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共有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几何与图形领域包括: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综合与实践领域包括:数学广角,营养午餐,小管家。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重点。

(二)全册教学目标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

述简单的路线图。

3.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和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标准给三角形分类,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o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数据进行

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6.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过程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单元内容简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教学含有同级和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梳理混合运算顺序。

二、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含有同一级、含有两级以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具体内容分析

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整理同级运算顺序(例1、例2),教学并整理两级运算顺序(例3)以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例4、例5),有关0的运算(例6)

同级运算(例1、例2)

一、教学目标(即教什么)

1.使学生掌握含有同一级(加减或乘除)运算的运算顺序及书写格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让学生明确含有加减或乘除算式的一般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让学生明确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3.会用规范的书写格式进行运算。

4.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已知信息,通过具体分析,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同一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主要内容分析

例1主要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只含有加法和减法的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即让学生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从左往右运算的道理。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交流时关注分步计算和的两种不同做法,从而理解运算顺序,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做法的过程中,明确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简洁性。例2主要是让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只含有乘法和除法的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引导学生交流时关注不同的解决方法,从而明确运算顺序。

五、学生学习的难点:根据分步计算的算式,正确列出综合算式。

两级运算(例3)

一、目标(即教什么)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加减和乘除)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2.让学生经历和探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让学生明确含有加、减和乘、除算式的一般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会用规范的书写格式进行运算。

3.让学生能根据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具体分析,进行正确解答。

4.能把几个分步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三、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

四、主要内容简析:例3主要是让学生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含有加法和减法的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即让学生在具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再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交流时关注学生的运算步骤:有两步计算,有三步计算。比如:

算法一:24×2+24÷2 算法二:24×2+24÷2

=48+24÷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明确乘法和除法可以一步计算的道理,从而理解运算顺序。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例4、例5)

一、目标(即教什么):

1.使学生掌握有小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的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3.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让学生明确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正确地把步算式合成综合算式。

3.知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已知信息,通过具体分析,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级运算顺序。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4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策略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经历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从而理解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道理。教学时,应让学生自主解决,交流时关注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的策略,即倒推策略。例5是结合具体的四则运算式题,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时,应让学生独立运算,交流时关注两道式题的比较,通过总结提升,让学生知道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五、学生学习难点:根据分步算式写出综合算式。

0的运算(例6)

一、目标(即教什么)

让学生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学生能概括和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即: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一个数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2.理解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即: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仍得原数。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0的有关运算特性。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6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0的有关特性,明白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基础上总结、概括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概括特性。

五、学生学习的困难:理解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单元内容简析

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基本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更准确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二、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具体内容分析

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例1),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例2),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3),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4).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例1)

一、教学目标(即教什么)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了解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浅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让学生知道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同时需要具备“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

2、让学生学会测量物体所在方向的方法,并能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1主要让学生在确定1号点检查点的过程中,知道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教学时,确定物体在起点的什么方向,具体方法是:例如:东偏北30°,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观测点重合,把0°刻度线与”东”方向重合,再把量角器的90°刻度线对准北,看角的另一条边,读出角的度数。最后让学生会描述1号观测点的位置。即1号观测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起点1千米。

五、学生学习的难点:

确定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向和测量角度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例1的结果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东偏北30°或北偏东60°,应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例2)

一、教学目标(即教什么)

1、让学生能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在经历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中,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二、目标浅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确定观测点并画出方向标。

2、确定一个长度单位代表实际距离的长度。

3、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定位标出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2让学生经历画图的全过程。教学确定距离时,让学生想办法,引出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的长度。具体方法是:第一步:确定观测点和方向标。第二步:确定各建筑物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第三步,确定各建筑物与观测点的距离。用直尺在相应的方向上量出距离,做出标记,再写上对应建筑物的名称。

五、学生学习难点:画出物体所在的方向。

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3)

一、教学目标(即教什么)

1、使学生在学会确定任意位置方向的基础上,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二、目标浅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观测点不同,一地相对于另一地的方向也不同,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知道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是以北京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是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和上海的位置是相对的。

2、掌握这种位置相对关系的特点,即方向相对,角度相等,距离相等。确定两个位置的相对关系时,只确定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位置,根据位置的相对性,不用测量就知道另一个物体在这个物体的什么位置上。

三、教学重点: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3主要让学生先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体会两地位置的相对性。教学时,先让学生描述北京和上海的位置,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比较这两个问

题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得出结论。教学时,通过日常具体事例,多加强实际活动的体验,如:同学之间互相观测,体会相对性,强调方向相对,即方向相反。

五、学生学习的难点:体会位置关系中“方向”的相对性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例4)

一、教学目标(即教什么)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目标浅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观测点在不断发生变化时,仍然会描述物体的位置。

2、会绘制观测点在不断发生变化时简单的路线示意图。

三、教学重点

观测点的变化时重新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具体内容简析:

例4学习在观测点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会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学时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一、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是推理的依据。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本单元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同时,在今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和概括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过程,培养学生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2.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点。

1.掌握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综合运用运算定律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四、具体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例2、例3)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例2)乘法分配律,(例3)连减、连除简便计算,(例1、例2、例3)运算定律的一些简单应用(例4、例5)。

加法运算定律

一、目标(即教什么)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能准确、灵活的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初步学会运用加法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概括总结出加法的定律。

2.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加法运算定律的形成过程。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概括加法交换律。概括方式有多种,可以用汉字表示,比如:甲数+乙数=乙数+甲数。可以用图形表示,

a+b=b+a。教学时,应该

让学生多举例,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力。例2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两种算法及两组算式的比较中,让学生发现、概括加法结合律。教学时,关注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总结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结合很律:先把前两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例3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的道理,是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等。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

五、学生学习的难点:灵活运用两个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

一、目标(即教什么)

1.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灵活、准确地选择恰当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简析(教教到什么程度)

1.概括总结出乘法的运算定律。

2.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

运用迁移方法探索乘法运算定律。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1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概括乘法交换律。提炼出字母表示方式:a×b=b×a。例2从解决实际问题的两种算法和列举大量的例子中,让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得出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及字母表示方式:(a×b)×c=a×(b×c)。教学时,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自主发现和总结。例3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概括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关注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总结的全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五、学生学习的困难: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简便计算(例1、例2)

一、目标(即教什么)。

1.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

2.能灵活的运用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性质:依次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减去几个

数的和,等于分别减去这几个数。

2.能根据减法性质,灵活、准确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减法的性质。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1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几种不同的算法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依次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依次减去这两个数。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计算的过程,从而理解简算的道理。明确哪种方法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比如:234-66-34,先算66+34简便;266-66-34,先算266-66简便。例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简便计算的优越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从探索不同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运算定律的综合应用,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五、学生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算。

简便计算(例3)

一、目标(即教什么)。

1.理解和掌握连除算式的简便计算方法。

2.能灵活、准确的进行连除算式的简便计算。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让学生理解连除算式运算规律的道理,掌握运算规律,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

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能根据连除算式的运算规律,灵活、准确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理解连除算式的运算规律。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3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解法分别先算什么,理解连除算式的运算规律: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教学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交流时关注不同解法分别先算什么,从而明确运算规律。

五、学生学习难点:理解连除算式的运算规律。

简便计算(例4、例5)

一、目标(即教什么)

1.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准确的选择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使学生能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算式的特点,灵活、准确选择恰当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灵活、准确地选择恰当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4、例5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简便性,明确如何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时,建议让学生自主解决。交流时关注算理的理解。比如:12×25=12×100÷5是根据积不变的规律把25扩大4倍,再缩小4倍。

五、学生学习难点:不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单元内容简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2.知道小数的组成,会读、写小数,学会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发现名数改写的规律。

5.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组成,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名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四、具体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小数点移动规律,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第一节: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目标:(即教什么)

1.让学生经历测量活动过程,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本质意义。

3.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弄懂相邻两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学生要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用小数,即小数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道理,即一位小数是把“一”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几份的数,两位小数是把“一”平均分成100份,三位小数是把“一”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其中几份的数、、、、、、。

3.让学生能说出任意一个小数表示的意义。比如:0.34表示百分之三十四。

4.让学生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能说出任意一个小数的计数单位及里面有多少个计数单位。比如:0.34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里面有34个百分之一。

5.明确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十进制计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进十。

三、教学重点:理解小数意义。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1是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即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在此基础上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千分之一(0.001)、、、、、、弄懂每相邻两个计数单

位间的进率是10。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观察直观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小数意义,明白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五、学习学习困难: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目标(即教什么)。

1.认识并掌握小数的组成。

2.概括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3.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各个数位的数字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掌握小数的读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来读(是0时就读0),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能准确、熟练地读小数。

2.掌握小数的写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写,整数部分按整数写法来写(是0时就写写0),小数点写作“.”,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3.掌握小数的组成:包括整数,小数点和小数三部分。

4.熟练记忆小数的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让学生能说出任意一个小数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5.让学生能说出任意一个小数是由哪几个计数单位组成的;能根据给出的计数单位,准确地组成一个小数。

三、教学重点: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四、主要内容简析。

课本运用情景图,让学生发现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通过理解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整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整理数位表,交流时关注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对应关系。例2通过情境图中的数据,让学生明确小数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读一读,交流时关注读法的概括总结。例3是通过一组气温变化的数据,让学生概括小数写法。五、学生学习的困难: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一、目标(即教什么)

1.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准确的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正确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理解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

3.让学生经历小数性质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发现与概括规律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4.能熟练地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5.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正确进行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道理。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1是通过让学生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纸条,观察发现归纳小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应该让生在实际操中发现:0.1米=0.10米=0.100米,提

练出0.1=0.10=0.100,引导学生从小数的意义或组成上理解0.1=0.10=0.100的道理,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0.1米,是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0.10米,也是10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0.100米,还是10分米。或0.1里面有1个0.1,0.10里面有10个0.01,0.100里面有100个0.001而10个0.01是0.1,100个0.001也是0.1。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自主动手测量,体验小数性质的形成过程,从而真正理解小数的性质。例2、例3中让学生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加深性质的理解和巩固。教学时,要关注只有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才大小不变,中间是不能去掉和添上0的。例4通过引导学生给四位跳远同学排出名次,总结、概括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十分位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教学时,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归纳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五、学生学习的困难:理解小数末尾添上0和去掉0的道理。

小数点的移动

一、目标(即教什么)

1.使学生探索,发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理解掌握规律。

2.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让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变小。

2.让学生明白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道理。

3.掌握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大的原数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4.让学生经历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5..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

1.探索、发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2.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道理。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5通过情境图中孙悟空金箍棒变化的几个数量,让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小数点的移动规律,从而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道理。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从小数的意义上加以理解。比如:从0.009到0.09,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千分位上的9由表示千分之九,变成了表示百分之九,正好扩大了10倍。例6、例7是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应用。教学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交流时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道理。

五、学生学习的困难:理解小数点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道理。

生活中的小数

一、目标(即教什么)。

1.联系生活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单名数和复名数与小数的关系。

2.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学会名数之间的转换方法即名数的改写。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掌握单名数与单名数、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把高级单位改成低级单位,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把纸级单位改成高级单位,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2.能运用改写方法准确、熟练地进行单名数与单名数、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3.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单名数与单名数,单名数与复名数间的改写方法。

四、主要内容简析

课本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多说说生活小数,交流时关注结合具体的意义来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例1、例2是通过具体的名数改写,让学生探索和归纳名数改写的方法。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改写方法,交流时关注方法的概括和归纳。

五、学生学习的困难:掌握复名数改成单名数的方法。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目标(即教什么)

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求一个小数的不同位数的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精确度。

3学会把非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目标简析(即教到什么程度)

1.任意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要求,(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或保留三位小数、、、)学生都能准确地写出近似数。

2.让学生明确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千分位。

3.能熟练、准确地把不是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整万、整亿的数。

三、教学重点:

1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把非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四、主要内容简析。

例1是通过豆豆的身高引出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即让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教学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让学生明白,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清楚保留整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保留一位小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例2结合具体数据,让学生明确把不是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方法:在万或亿的后面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万或亿字。还通过求改写后的数的近似数,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数的区别。

五、容易出现的问题

1.求近似数时,学生不会找小数的尾数,确定不了尾数最高位上的数。

2.写成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时,容易把万或亿后面的数全部删除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 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一方面编者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 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编者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 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 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 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 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 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 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 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 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 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 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 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 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 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 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 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 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 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一、填空题。(16分) 1. 一个数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八位是()位。 2. 10个一万是(),,()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 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小的六位数是()。 4. 由3个百万,5个万,4个千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5. 万位左边的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 6. 二百八十万零四百零五写作(),把这个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7. 最小的五位数是(),它比()多1。 8. 用0,、5,3,4,1组成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二、判断题。(10分) 1. 58000302读作:五千八百万三百零二。() 2. 万级有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这四个数位。() 3. 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百万位。() 4. 六千万零四十七写作:60000047。() 5. 900600=90万。() 三、选择题。(10分) 1. 读作三亿零五十万六千的数是()。 A. 300506000 B. 300560000 C. 30500600 2. 和90600相邻的两个数是()。 A. 90500和90700 B. 90599和90601 C. 90590和90610 3. 十万十万地数,数十次是()。 A. 十万 B. 一百万 C. 一千万 4. 把6048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A. 60万 B. 604万 C. 605万 5. 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A. 百万位 B. 千万位 C. 千位 四、读出下面各数。(6分) 240050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05603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300406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下面各数。(6分) 六百零四万零七十八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千五十万八千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亿七千万零六百四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12分) 36020○37000 40万○395000 7850060○7850600 3800700○3800万2150608○21000300 405万○4050000 七、在□里填上适当的数。(6分) 1. 782435>78□435 2. 29104□3<2910435 3. 3538□600≈3538万 4. 70□543≈71万 八、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6分) 1. 50000() 2. 3800000() 3. 950000() 4. 30500000() 5. 10020000() 6. 3084000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一)数与计算 ●四则运算(第一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 包含两部分内容: ●整数知识的一些整理 到四上整数的教学(认识、运算)已经结束,有必要对整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等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四则运算:主要对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总结。 原来混合运算的顺序有自己的线索:从连加、连减、乘加、乘减→连乘、连除→两头是乘除中间是加减的。应用题也有独立的线索,两者紧密相连,到高年级一般前一单元是混合运算,后一单元是应用题,这样安排有一定的道理,先独立成章说明运算顺序,再在解决问题中,再按规定的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互不干扰。 现按照《课标》精神,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不独立成章,与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结合。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主要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总结,同时教学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认识在本套教材中分两个阶段: (1)三下,初步认识小数。结合学生熟悉的十进复名数,如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并进行简单地加减计算。是感性认识阶段,虽涉及到小数的意义,但没有涉及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 (2)本单元系统认识小数,从小数的产生、意义、性质、大小比较等角度来认识。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第一阶段“小数的初步认识”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概括其法则。 ●三角形

●边的特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一上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这里将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研究边角的关系。 内角和等于180° (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植树问题。 使学生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认识数学,领悟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实践活动 营养午餐、小管家:属第二层次解决实际问题。 各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义务教材是单独编排,实验教材是与计算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编排特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优学托教2017暑假班四年级数学试卷 姓名分数 一、填一填(一空1分,共26分) 1.一粒黄豆约重0.35克, 0.35中的3在()位上,表示()个(),5在()位上,表示()个()。 2.一个数由2个十,6个0.01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3.5.62828……是一个()小数,可以记作()。 4.12.486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5.淘气今年a岁,爸爸比他大26岁,爸爸今年()岁。妈妈的年龄是淘气的3倍,妈妈今年()岁。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1千克80克=()千克 75厘米2=()分米2 7.把 2.65、2.56、2.065、2.60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8.把29.3扩大1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移动()位。 9.在下面线段中,用第()、第()和第()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1cm ②2cm ③3cm ④4cm 10.一个房顶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已知一个底角30°,它的顶角度数是()。 11.三角形ABC中,∠A=25°,∠B=48°,∠C=(),这是一个()三角形。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1.把3.6×5.78中乘数的小数点都去掉,积会比原来扩大1000倍。() 2.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就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8分 1.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A.50.09 B.4.005 C.7.0900 2.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90°的角,看到的角是()。 A.90° B.900° C.180° 3.0.3与0.4之间的小数有()。 A.9 个 B.10个 C.无数个 4.有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这个图形一定是()。 A.梯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5.下面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4χ+3.2 B.3χ= 0 C.3χ-0.5>1 6.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 A.2.8×0.5 B.2.8÷0.5 C.2.8-0.5 7.下面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8.小东和小伟下军旗,通过掷骰子决定谁先走(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标有1—6),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一)数与计算 ●四则运算(第一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第四单元)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第六单元) 包含两部分内容: ●整数知识的一些整理 到四上整数的教学(认识、运算)已经结束,有必要对整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等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四则运算:主要对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总结。 原来混合运算的顺序有自己的线索:从连加、连减、乘加、乘减→连乘、连除→两头就是乘除中间就是加减的。应用题也有独立的线索,两者紧密相连,到高年级一般前一单元就是混合运算,后一单元就是应用题,这样安排有一定的道理,先独立成章说明运算顺序,再在解决问题中,再按规定的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互不干扰。 现按照《课标》精神,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不独立成章,与数的认识与解决问题结合。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主要对加法与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总结,同时教学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数认识在本套教材中分两个阶段: (1)三下,初步认识小数。结合学生熟悉的十进复名数,如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并进行简单地加减计算。就是感性认识阶段,虽涉及到小数的意义,但没有涉及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 (2)本单元系统认识小数,从小数的产生、意义、性质、大小比较等角度来认识。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在第一阶段“小数的初步认识”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概括其法则。 ●三角形

●边的特征:两边之与大于第三边 在一上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这里将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研究边角的关系。 内角与等于180° (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植树问题。 使学生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认识数学,领悟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实践活动 营养午餐、小管家:属第二层次解决实际问题。 各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义务教材就是单独编排,实验教材就是与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编排特点 主要以解决问题的形式来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谨慎填写(20分)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2、0.28里有()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把()的小数 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 外层一共有()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个玩具 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度,五边形()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1、 9020千克=()吨32.76千米=()千 米()米 5米20厘米=()厘米 二、准确判断(4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2、用三根分别长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4、131-63+37=131-(63+37)。() 5、大于2.4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三、慎重选择(6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A 、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A、0.043 B、403 C、40.3 3、两个()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4、0.72等于()。 A、0.720 B 、7.2 C、 72 1000 5、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6、4、0.72等于()。 A、0.720 B 、7.2 C、 72 1000 四、细心计算(共35分) 1、请你口算。(8’) 0.38+0.06= (155+20)-65= 64.2+5.7= 543-27-73= 0.97-0.09= 12.8-9.86= 17.05-4.58 = 9800÷25÷4= 3.5+0.6= 5-0.15= 4.35+ 5.36= 99×66+66= 0.81+0.09= 0÷78= 50-20÷5= 35×25×4= 2、请用递等式计算。(12’) 72-3×8÷6 3600÷(20-5) (450+27) ÷(21-18) 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

最新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答案

一、填空题。(16分) 1. 一个数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八位是()位。 2. 10个一万是(),,()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3. 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小的六位数是()。 4. 由3个百万,5个万,4个千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5. 万位左边的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一位是()位。 6. 二百八十万零四百零五写作(),把这个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7. 最小的五位数是(),它比()多1。 8. 用0,、5,3,4,1组成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二、判断题。(10分) 1. 58000302读作:五千八百万三百零二。() 2. 万级有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这四个数位。() 3. 一个七位数,它的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百万位。() 4. 六千万零四十七写作:60000047。() 5. 900600=90万。() 三、选择题。(10分) 1. 读作三亿零五十万六千的数是()。 A. 300506000 B. 300560000 C. 30500600 2. 和90600相邻的两个数是()。 A. 90500和90700 B. 90599和90601 C. 90590和90610 3. 十万十万地数,数十次是()。 A. 十万 B. 一百万 C. 一千万 4. 把6048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A. 60万 B. 604万 C. 605万 5. 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A. 百万位 B. 千万位 C. 千位 四、读出下面各数。(6分) 240050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05603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答案数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2 分) 1、根据2468+543=3011,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11-543=(),3011-2468=()。 2、200.06 读作();零点九零五写作() 3、1.25 里面有()个0.01 ;0.9 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3.6 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5、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5角2 分=()元 4.09米=()米()厘米(共1 分) 38 角=()元1045克=()千克 0.85 平方米=()平方分米8吨50 千克=()吨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 度,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度。 7、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30.4 。原来 这个小数是()。 8、计算21×98+21×2 时,运用()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9、将7.5 、7.05 、7.49 、0.705 、7、0.75 按从大到小排列. (3分)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到十分位是7.5 ,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11、学校组织国学竞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 分,小红共抢答了10 道题,最后得分为84 分,小红答对()道题。 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面的括号内。共10 分) 1、三根小棒长度(cm)如下,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一组是()。 A、3、4、5 B 、3、3、3 C 、2、3、6 D、3、3、5

2、在一个三角形里,如果最大的内角是88°,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 、不能确定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本应用题及答案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 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3、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换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4、一箱橙汁12瓶共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5、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成人票:24元儿童票:半价) 6、星期天,6名学生去参观卡通画展览,共付门票费30元,每人乘车用2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7、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8、大生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 9、某路口1小时内各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 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 数量/辆98703594 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

10、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11、某县城到省城的高速公路长160千米.普通公路长20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12、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02年共植树356棵,2003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13、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1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15、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850-100)/3= 16、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48-12)/9=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其中一至五年级的10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3年多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 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本册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 有个性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 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两个单元。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 度。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是计算教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四则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一般采用的是多次循环的编排方式。即在低年级逐步引入混合运算、直观描述运算顺序(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下同),接着逐步出现整数四则三步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第五册~第八册),之后在高年级(第九册)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以整理和概括——出现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为学生初中时学习第三级运算做准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逐步形成列综合算式的能力;但是也造成了循环过多,比较烦琐,教学步子比较小,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不足等问题。 本套实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改进了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的编排方式。首先,在低年级结合现实的素材逐步引入混合运算,如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出现的“加减混合”,二年级上册出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下册出现的含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

学而思小学四年级数学 教材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1.8.26是由(______)个1、(______)个0.1和6个(______)组成的。2.3米8分米=(______)米 96克=(______)千克 3.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性,它的内角和是(____). 4.比较大小: 2.43×1.1_____2.43 8.16_____8.16÷0.3.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50度,它的底角是(______)度;另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30度,它的顶角是(______)度。 6.2010年上海世博会5月1日和5月2日入园游客总计42.96万人,5月1日入园人数是a万人,5月2日人园人数是(______)万人。 7.与12.8相邻的两位小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8.红红、青青和兰兰三个小朋友同时买了同样的一支铅笔,三天后红红用去2.3厘米,青青用去2.45厘米,兰兰用去1.98厘米,她们三人中,(______)剩下的铅笔最长。 9.找出下面图形的规律,照这样排列,第(5)个图形一共有(______)个“·” (1)(2)(3)(4) 10.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____)1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_____)1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______) 13.50.201读作五十点二百零一。(______) 14.0.42×2.5的积是三位小数。(______) 15.下面各数中,去掉0后大小不变的是() A.8.05 B.0.090 C.600 D.21.0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希望小学任会美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 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 编排形式具体内容运算顺序 加减混合运算(例1) 第一级运算顺序 乘除混合运算(例2) 解决问题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 3)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第二级运算顺序 算(例 4) 三步式题含小括号的运算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 顺序 引导总结有关0的运算(例6)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 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总体感觉 1、溶计算教学溶于现实情景。 将计算教学溶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更易理解计算的算理和运算顺序的现 实意义。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引出 4 个例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 2、系统梳理,有效落实。 通过一系列的例题让学生计算滑冰场上的人数,计算购买门票所用的钱数,关于安排保洁员的事等等。这样编排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较 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 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出现比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谨慎填写(20分)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2、0.28里有( )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 )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 )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把0.12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 ),把(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0068。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13个。最外层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9、由4个一、8个十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1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1、 9020千克=( )吨 32.76千米=( )千米( )米 5米20厘米=( )厘米 二、准确判断(4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 用三根分别长 4厘米、6厘米和9厘米的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 ) 4、131-63+37=131-(63+37)。( ) 5、 大于2.4 而小于2.6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 )

三、慎重选择(6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A 、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A、0.043 B、403 C、40.3 3、两个()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4、0.72等于()。 A、0.720 B 、7.2 C、72 1000 5、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数是()。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6、4、0.72等于()。 A、0.720 B 、7.2 C、72 1000四、细心计算(共35分) 1、请你口算。(8’) 0.38+0.06= (155+20)-65= 64.2+5.7= 543-27-73= 0.97-0.09= 12.8-9.86= 17.05-4.58 = 9800÷25÷4= 3.5+0.6= 5-0.15= 4.35+ 5.36= 99×66+66= 0.81+0.09= 0÷78= 50-20÷5= 35×25×4= 2、请用递等式计算。(12’) 72-3×8÷6 3600÷(20-5) (450+27) ÷(21-18) 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 3、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 25×5+74×5+5 6.74+12.62+24.38+3.26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五)教材的编写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加强对知识的概括和整理,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单元主要教学总结归纳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梳理出完整的运算顺序等。 关于运算定律,与以往的教材相同,安排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docx

2017 四年级下册 数学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一、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 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 关系。 3、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 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 和简单口算。 5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 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的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 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部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 比较容易的三部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 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这一册内容都很重要,但是重点在第一、二、四、五单元。 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三步式 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 解答比 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它的特点是未知量随着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 连乘和连除应用题集中在一起教学,加强彼此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数量 关系的理解,并能进行相互检验,在这一单元增加简单的统计内容,这也 是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学生及早掌握一些统计的思想方法,可以提 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三步文字题列成综合算式的思 考方法和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策略 : 熟记含有一级运算、两级运算或有小括号的运算的运算顺 序。通过认真审题并借助线段图表示题目的已知条件的问题,掌握从问题 入手的分析方法,思考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并要把三步应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10cm 7c m 10c m 9cm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卷首语:尽心尽力,轻松面对,用90分钟展示一下自己吧! 一、谨慎填写(23分,每一小题3分,其中第2、4、5、6题2分) 1. 计算56×(44+224÷4)时,先算( ),再算( ),最后的结果是( )。 2.我们可以根据( )和( )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如右图,一块三角形纸片被撕去了一个角。 这个角是( )度,原来这块纸片的形状 是( )三角形,也是( )三角形。 4.把10.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再扩大10倍后是( ),10.3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后是0.103。 5.右边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长度的和是 ( )厘米,高是( )厘米。 6.在 里填“×”或“÷”,在 里填数。 156÷12 =(156×3)÷(12 ) 156÷12 =(156÷3)÷(12 ) 7.李叔叔把一根木头锯成三段要10分钟,那么据同样的木头锯成九段就要( )分钟。 8.万田小学在第二届体育节方阵表演时中,最外层一共有有40人,参加这个方阵表演的一共有( )人。 9.小明在小丽的西偏北30°方向上100米处,还可以说成( )方向上;那么小 丽在小明的( )方向上距离是( )。 二、准确判断(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18×500,积的末尾有两个0。……………………………… ( ) 2. 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 ……………( ) 3.(12+K )×5=60+5×K 。………………………………… ( ) 4.等腰三角形一定比等边三角形大。……………………… ( ) 5.甲在乙的东偏南40°方向上,还可以说成南偏东50°的方向上。…… ( ) 三、慎重选择(1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 B 、 C 、 3.下列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 )。 A 、 9.98 B 、10.101 C 、10.05 4.小猴要给一块地围上篱笆,( )的围法更牢固些。 A 、 B 、 C 、 5.a ×b 的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得到的积等于( )。 A 、原来的积乘100 B 、原来的积乘20 C 、原来的积乘10 四、细心计算(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2×300= 200×34= 50×110= 100×0.36= 600×50= 400÷50= 23×30= 2.05÷100=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书写 (4分) 总 分 得分 3厘米 3厘米 5厘米 4厘米 4厘米 4厘米 3厘米 3厘米 6厘米 2、小强看小林在( ),小林看小强 在( )。 A 、北偏东50° B 、东偏北50° C 、西偏南40° 小学 班级 姓名 …………………………装…………………………………订………………………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