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工作场所职工卫生危害场所的管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并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五项的规定,对我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区进行划分,针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和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范围

第二条机组运行时产生的高温、噪声、粉尘、煤尘,以及机组运行时添加的危险化学品盐酸、液氨等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等有毒有害气体,其主要场所分布如下:

(一) 存在高温、噪声、粉尘、煤尘等有毒有害场所分布地点及检测内容:

1. 锅炉本体,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高温、粉尘。

2. 锅炉零米、磨煤机、引风机,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噪声、粉尘。

3. 锅炉电除尘、脱硫,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粉尘、噪声。

4. 汽轮发电机,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高温、噪声。

5. 输煤工段,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煤尘、噪声。

6. 压缩工段,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噪声。

7. 煅烧轻灰炉、重灰炉,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粉尘、高温。

8. 包装车间包装码垛岗位,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粉尘、噪声。

9. 石灰上料皮带、配上料岗位,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粉尘、噪声。

(二) 存在CO、氨气等有毒有害场所分布地点:

1.石灰窑,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CO。

2.重碱滤过岗位,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氨气。

3.煅烧下碱岗位,其操作岗位检测内容:氨气。

第三章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

第三条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

(一) 按照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为:液氨≤

30 mg/m3、盐酸≤15 mg/m3、氨气≤30mg/m3 、CO≤20mg/m3

(二) 按照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等规定,噪声≤85dB。

(三) 危害因素(高温)接触限值标准: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工作厂所经常有人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不应超过下表所列温度规定值。

当采用自然通风,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超出下表温

度规定时,应设置机械通风。当机械通风仍达不到要求时,可设置空气调节装置。

注:如受条件限制,在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后仍不能达到本表要求时,允许温差可加大1-2℃。

(四)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为:

1. 脱硫粉尘,总尘:8mg/m3、呼尘:4mg/m3;

2. 电除尘粉尘,总尘:1mg/m3、呼尘:0.7mg/m3;

3. 煤尘,总尘: 4mg/m3、呼尘:2.5mg/m3 。

第四章检测

第四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由安全环保部联系有关检测部门每年对以上各岗位进行监测(空气、噪声、粉尘)。安全环保部对检测部门的报告书进行存档。

第五章管理事项及要求

第五条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的日常管理由各车间负责人负责管理。

第六条安全环保部负责职业危害的监督管理工作及职业危

害的统筹管理和职业病的后续管理工作。

第七条公司得到检测部门的通知:有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情况。安全环保部应及时通知公司负责人并组织有关人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第六章附则

第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实施并检查考核。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调查表填写说明

1.填写说明 针对附表2-1中的调查容,填写说明如下: (1)【用人单位名称】:准确填写企业的全称并加盖单位全称公章。含有多个法人单位的多法人联合体,应分别对每个法人单位开展统计调查,不能将多个法人单位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2)【社会信用代码】:准确填写18位长度社会信用代码。该代码由标准委发布,即为识别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 (3)【工作场所地址】:指用人单位从事职业活动的具体地点。(4)【单位注册地址】:指单位工商注册的地址。 (5)【所属行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填写,选至最底层的行业目录,不能涵盖所有制造的产品时,选取上一级行业目录,如某企业生产“防水建筑材料”和“建筑用石”,则选取中类“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玉石加工类企业选取“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石英砂采选企业选取“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用石英砂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的企业在制造业中选取相应的行业。 在采矿企业时选取行业时,选取大类即可,如煤矿企业,选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法人】:指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7)【职业卫生管理联系人】:填写制定企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工作目标、方针、组织员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健康体检、制定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职业健康及职业病防治检查监督等工作的负责人或任命的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8)【联系】:填写职业卫生管理联系人有效的联系,确保能进行联系。 (9)【本单位在册职工总数】:填写本单位在册职工总数,不包括外委人员数,数据统计围为截至调查当天。 (10)【外委人员数】:填写企业将工作委托给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的人数,数据统计围为截至调查当天。 (11)【经济类型】:依据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调整的通知(国统字〔2011〕86号)》填写。(12)【用人单位规模】:根据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7〕213号)的要求,填写大、中、小、微。 (13)【职业卫生培训情况】:在填写用人单位负责人是否接受过职业卫生相关培训栏时,查看其培训档案填写是否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如外资企业法人非中方人事,由于语言原因没有参加培训,可以以中方第一负责人作为单位负责人的培训情况进行填写;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是指该用人单位任命的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查看其培训档案填写是否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培训人数填写本单位本年度参加职业卫生相关培训的全部劳动者(包括外委人员),此处填写接受培训的劳动者人数,而非人次数,即同一人接受多次培训计1人,数据统计围为截至调查当天。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通用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通用版) a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为了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与定期检测。 煤矿的日常监测与定期检测依照煤矿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定义)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

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购买监测技术服务、或配备检测仪器以及安设实时监测设备等方式组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的周期性监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所有工作场所的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的检测、评价。 第四条(方案)用人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纳入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监测周期、监测地点、监测岗位、监测时段以及定期检测委托单位、检测时间等内容。 第五条(投入)用人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所需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费用和定期检测所需的检测评价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 第六条(档案)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体系。 第七条(结果公布)用人单位应将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及

职业健康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第六标段职业健康危害场所 检测计划 1.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制要求,一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 3.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 1)安环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部门为设备部能源部、综合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及各个生产车间。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想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里存在的危险因素,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7.检查项目的确定 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3)检查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8.检测机构的确定 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9.检测周期的确定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措施 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这诸多方面中,弄清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切入点、首要任务,是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前提,是职业卫生工作永恒的主题。这是由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它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的重要因素;是用人单位依法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直接依据;是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的依据;是开展健康监护工作的针对性依据;是开展职业病诊断的先决条件;是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的依据;是提示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依据;是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证据等。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但在监督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项目不如实,或根本未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原因有:其一,不知道要申报;其二,不懂得申报,由于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大多为非专业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相对缺乏,不明白哪些是职业病危害项目应当申报;其三,故意隐瞒不报,个别用人单位对申报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不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可以逃避监督;其四,已申报的绝大多数是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引下被动式申报;其五,要如实申报离不开监测结果或化学品中文说明书,但这方面企业又常常不能提供。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用人单位是在本法实施前已经开业,依法不需要提供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但《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已有五个年头了,以用人单位按每年约20%的比例变迁计算,会有不少的新建设项目,按理来说这些新建设建设项目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事实上,这几年来我区仅有3个用人单位提交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用人单位一个也没有,这种现象在罗湖区存在,我市其它区情况也大致相同,可以说是深圳地区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缺乏有关部门配合,仅靠卫生部门一已之力捉襟见肘。当卫生行政部门发现一个新企业没有依法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时,该企业往往已经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可以合法生产经营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有关规定,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法律赋予了卫生行政部门较大的权力,但操作起来形同虚设。经贸部门引进外资、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均未将卫生部门的审查作为前置条件,由于没有其他约束机制,导致审查工作难于落实;其二,技术服务能力未能满足评价工作需求。目前,我市只有2家单位取得了建设项目的评价资质(乙级),据了解,按照目前的技术力量,我市2家评价机构每年最多可完成50个项目的评价任务。以宝安为例,每年有500家以上的新办企业,如果全部要求进行评价,显然缺乏技术支持,而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周期长(一般要4到6个月甚至更长),企业难于接受在全部办完合法手续后再开业。其三,面对较高的评价费用(单项评价费用至少都要4万元以上),企业常常望而却步。其四,用人单位不知道,即使有的知道也不想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其五,监督和处罚力度不够。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通用版)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通 用版) By learning safety knowledge,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and life.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通用版)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客观、真实。 3、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执行日期:2001年10月27日 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 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1、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是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订本计划。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健康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害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计划适用于项目部存在有害因素的施工部位。 3、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 (1)安全环保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项目部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相关工区协助配合。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等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识别。 (4)查阅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超过规定限值时应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工作岗位,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处理或防护后满足限值要求时,方可组织人员施工。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申请新工艺等。

(3)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限值的项目,应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保留申报回执。 7、检测项目的确定 (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2)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 8、检测机构的确定 (1)项目部自行检测 (2)业主、监理检测 (3)经检测超过一定限值时安排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9、检测周期的确定 (1)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检测一次。 (2)对检测结果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下,限期进行整改,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10、检测结果记录 建立检测结果档案,并以适当方式公示。 二〇一四年四月一日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1总则 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通过监测对作业场 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危害性做出评定,进而通过改善劳 动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控制接触来保护员工的健康,特制定本检测标 准。 2引用依据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9主席令18 号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主席令60 号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09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 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 号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3.1概念 利用采样设备和检测仪器识别、检测、鉴定危害因素,掌握其性质、强度及时空分布情况,评价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为危害因素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 3.2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分为: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 3.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类 分为: 1、评价检测; 2、日常检测; 3、按照检测目的的分监督检测和事故性检测; 4、按照检测方法及仪器类型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 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4.1识别 4.1.1根据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4.1.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4.1.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1.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4.2识别后的处理 4.2.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4.2.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编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样例) 委托单位: 检测与评价场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号: 检测评价机构名称(盖章) 年月日

封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说明 (一)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 (二)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复印件检验印章不符者无效。 (三)本报告的检测结果及本单位名称,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传。 (四)对本检测与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五)本报告正文共页,报告一式三份(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检测与评价单位: 技术档案存放处: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联系人:

正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一、一般情况 受检单位:地址: 委托单位:联系人: 联系地址:电话: 邮编:检测项目: 采样时间:年月日样品数量: 检测时间:年月日检测仪器: 二、检测与评价依据: (一)采样依据: (二)评价依据: 三、现场情况: 四、测试条件与样品采集

五、检测结果与评价(详细检验结果见附录2) *C 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 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C MAX:最高浓度检测结果表明: 六、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附录 附录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附录2. 检测检验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签名): 检测人(签名):校对人(签名):审核人(签名): 报告签发人:检测评价机构(盖章) 年月日

职业卫生检测计划

⑴噪声检测检测方法:固定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工作岗位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 检测点选择: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 声级差别小于3dB ),选择3 个测点,取平均值;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则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小于3dB ,每个声级区选 择2 个测点,取平均值。 检测频率: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测量3 次,取平均值;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化确定时间段,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间段的持续时间。⑵手传振动和全身振动检测方法:采用振动测量仪进行测量。检测点选择:人体和振源间界面处的振动处。⑶工频电场检测方法: 使用低频电磁场强仪测量。检测点选择: 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⑷紫外辐射检测方法:使用紫外辐照计进行测量。检测点选择: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辐照度或照射量;当使用防护用品时,应测量罩内辐照度或照射量。⑸高温检测方法:采用WBGT 指数测定仪进行直接测量。检测点选择: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 个测点,取平均值;有生产性热源选择3-5 个测点,取平均值;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 域设置2 个测点,取平均值。检测频率: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管理规范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对其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及其管理,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测。 本规范所指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所列危害因素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有职业接触限值及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纳入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所需检测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其职业卫生档案体系。 第七条用人单位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定期检测合同前,应当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计量认证范围等事项进行核对,并将相关资质证书复印存档。 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全部工作场所,用人单位不得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或部分工作场所进行指定检测。 第八条用人单位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委托协议后,应将其生产工艺流程、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原辅材料和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劳动工作制度等与检测有关的情况告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用人单位应当在确保正常生产的状况下,配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好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和工作日写实工作,并由陪同人员在技术服务机构现场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后,结合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制定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采样规范确认无误后,应当在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上签字。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计划

编号:AQ-BH-01130 ( 文档应用)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计划 Occupational hazard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plan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计划 备注:在你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你可以回顾以前做的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出一些经验,因此你会不断地进步,每一次制订的工作计划都会比前一次的好一些。 1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 3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职责

1)生产经营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部门为其他各部门和生产分厂。 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第一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常用术语 1 职业病危害 2 职业病危害因素 3 工作场所 4 工作地点 5 蒸气 6 气溶胶 7 粉尘 8 烟 9 雾 10 职业接触限值 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13 最高容许浓度 14 超限倍数 15 采样点 16 空气收集器 17 空气采样器 18 无泵型采样器 19 个体采样 20 采样对象 21 定点采样 22 采样时段 23 采样时间 24 短时间采样 25 长时间采样 26 采样流量

27 标准采样体积 28 呼气带 29 采样效率 30 样品空白 31 检出限 32 最低检出浓度 33 穿透容量 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类 1 现场检测 检气管法 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 物理因素的现场测量 2 实验室检测 称量法 光谱法 色谱法 第三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 1项目委托 2现场调查 3检测方案制订 4检测前准备 5现场采样和现场检测 6实验室检测 7数据处理 8报告编制 9报告审核签发 第四节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第二章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集技术第一节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 二、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气体、蒸气和气溶胶 三、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1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 1.直接采样法 2.有泵型采样法 液体吸收法 固体吸附剂法 浸渍滤料法 3.无泵型采样法。 2气溶胶态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 1.滤料采样法 2.冲击式吸收管法 3.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3蒸气和气溶胶有害物质共存时的采样方法 1浸渍滤料法 2聚氨酯泡沫塑料法 3串联法 4冲击式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 第二节空气样品的采集规范 一、样品采集的基本要求 二、定点采样 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 2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原则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表格记录汇总

附件2 现场调查记录表 表2-1 劳动者工作日写实调查表 第页/共页用人单位检测任务编号 车间/工作场所 岗位(工种)岗位总人 数 最大班人数 工作制度写实人数姓名工龄 工作场所及工 作内容描述 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耗费工时接触职业病危 害因素 备注 ~ ~ ~ ~ ~ ~ ~ ~ ~ ~ ~ ~ ~ ~ ~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表2-2 劳动者作业情况调查表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用人单位:车间名称:工作制度: 岗位(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过程和工作方式、作业地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接触时间 (小时/日或周) 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总数数/班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2

表2-3 设备设施及测点布局情况调查表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用人单位:车间名称: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场所布局、设备布局、测点布置图:测点标注及编号:总数运行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3

表2-4 物料及工艺情况调查表 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用人单位:车间名称: 物料名称用量主要成分使用岗位(或 场所) 生产工艺情况描述: 调查人:陪同人:调查日期:年月日 4

附件3 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 用人单位:采样日期:年月日 检测类别:检测任务编号:第页/共页 岗位(工种)采样点/对象检测项目 样品数量 (点数×样品 数×天数) 采样方式 采样时机/时 段 采样流量 (L/min) 空气收集器采样设备 样品保存期限 和保存条件 备注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5

附件4 现场采样记录表 表4-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定点采样记录 检测任务编号:气压:kPa 第页/共页用人单位检测类别□评价□定期□其他 仪器名称、型号校准仪器名称、编号 检测项目采样方法□活性碳管□硅胶管□吸收液□滤膜□其他采样依据 膜/管号样品编号仪器编号采样点生产状况、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 情况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采样流量(L/min) 采样时间温度 ℃ 备注 采样前采样后开始结束 :: :: :: :: :: 采样人:年月日陪同人:年月日 6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 编制日期: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说明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进行; 2、本评价报告只对检测时现场状况进行评价; 3、评价报告只向被检测单位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对本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 单位提出书面意见,过期概不受理; 5、本报告应加盖公章,无公章或涂改无效; 6、本报告未经许可请勿复印,不得做广告宣传用; 7、本报告共8页。 8、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对该单位井下粉尘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义煤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所于2013年10月18日对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工作场所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合职业病发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该单位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客观、真实、科学的评价。 1检测评价目的 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识别和分析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2为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 1.3检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4为行政监督检查提供检测依据。 2检测评价依据及标准 2.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60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第一章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盖概念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 分为: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10大类115种。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作业环境中的物理因素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空气检测及有害物质的生物检测。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类 1、评价检测 2、日常检测 (一)按照检测目的的分类3、监督检测 4、事故性检测 (二)按照检测方法及仪器类型分类 1、现场检测 A、检气管法 注意事项: ⑴注意检气管的保存期限,不要用过期的气管; ⑵抽气体积要准确,最好用配套抽气装置; ⑶注意温度对某些检气管显色的影响; ⑷在规定的时间内读数; ⑸应注意共存物的干扰。 B、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 ⑴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对; ⑵应使用经过认证的仪器;

⑶是否是标准方法; ⑷现场共存物的干扰。 C、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 2、实验室检测 (1)称量法:主要用于粉尘的测定。 (2)光谱法:广泛用于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以及部分有机物的测定,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登。 (3)色谱法: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和非金属无机离子的测定,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 一、项目委托 检测机构根据检测项目来源、性质、检测对象和检测范围等,结合自身资质和技术能力,进行项目合同评审,接受来自企业客户、评价机构或者行政机关等的委托,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二、现场调查 (1)被调查单位概况,如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等。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3)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投入方式、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 (4)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5)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6)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状况、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状况等。 三、检测方案制订 检测方案应包括利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和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样品采集两个方面的内容。 方案应包括检测范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有害物质样品采集方式(个体或定点方法)、物理因素的检测时间和地点、化学有害因素的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等。 四、检测前期准备 (1)确定现场采样检测执行人员及各自任务分工。 (2)做好采样仪器和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选择符合采样要求的仪器设备,检查其正常运行操作、电池电量、充电器、计量校准有效期、防爆性能等情况 (3)做好采样设备的充电工作和流量校准工作。 (4)准备采样介质、器材、材料及相关试剂,确保其质量完好、数量充足。 (5)准备足够的现场采样检测记录单。 (6)做好采样人员必要的个体防护和仪器设备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五、现场采样 六、现场检测 七、实验室检测 八、数据处理 九、报告编制 十、报告审核签发 第三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规与标准 一、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计划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 计划1 目的 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相关因素的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职责、职业危害识别检测和整改处理,有因素定期监督检测。 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和生产车间。 3 引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法规标准。 4 职责 1)生产经营部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2)协助部门为其他各部门和生产分厂。 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物品(如原材料、辅料、成品等)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分。 2)根据生产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同行业进行识别 6 识别后的处理 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及时向职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汇,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里存在的危险因素,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若有,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7 检测项目的确定 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8 检测机构的确定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合同

甲方: 乙方:XXX有限公司 签订地点: 签订日期:年月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 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检测工作,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工作内容 1、受甲方委托,乙方承担该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检测工作。 2、乙方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27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的要求,对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

3、乙方在该合同生效后于年月日前为甲方出具检测报告。 二、双方责任 1、甲方 ⑴及时向乙方提供检测所需的有关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⑵应向乙方提供检测工作所必要的便利条件。 ⑶按合同规定向乙方按时支付检测费用。 ⑷妥善保管乙方提交的检测报告,未经乙方同意不得擅自修改,不得提供或转让给第三方使用。 ⑸对乙方检测提出的安全隐患要认真整改,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标准要求。 ⑹由于甲方原因造成的返工或窝工,其费用由甲方承担,乙方可延期交付检测报告,具体交付日期双方另行议定。 2、乙方 ⑴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和化学有害因素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全面查找作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为安全监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企业职业病防护和日常

管理提供指导。 ⑵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提交完整的检测报告,并对其质量负责。 三、价款及支付方式 经双方协商,检测费用为:元整。该费用在签定此合同之日起3日内甲方一次性支付清。 四、违约金或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 甲方未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乙方评价费用,每超过一日,支付乙方全部费用0.1%的违约金。 五、争议的解决方法 本合同在执行过程中,若出现争议,双方应当友好协商解决。 六、其他 本合同一式份,甲方持份,乙方持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自双方代表签字(章)后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本合同有效期壹年。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 图1—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 一、项目委托 检测机构根据检测项目来源、性质、检测对象和检测范围等,结合自身资质和技术能力,进行项目合同评审,接受来自企业客户、评价机构或者行政机关等的委托,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二、现场调查 为了解工作场所中待测物浓度变化规律和劳动者的接触状况,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的卫生学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被调查单位概况,如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

班制等。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3)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投入方式、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 (4)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 (5)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6)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状况、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状况等。 三、检测方案制订 检测方案应包括利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和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样品采集两个方面的内容。 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以及GBZ1、GBZ2.1、GBZ2.2、GBZ/T160和GBZ159规范的要求,确定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代表性的现场检测点和样品采集点、采集对象和数量,并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和检测方法制定现场采样和检测实施方案。 方案应包括检测范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有害物质样品采集方式(个体或定点方法)、物理因素的检测时间和地点、化学有害因素的采集地点、采集对象、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等。 检测方按的制定应与被检测单位相关负责人员做好沟通工作。 四、检测前期准备 为确保现场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实施现场采样检测前应做好人员、设备、材料、现场采样检测记录以及相关辅助和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现场采样检测执行人员及各自任务分工。 (2)做好采样仪器和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选择符合采样要求的仪器设备,检查其正常运行操作、电池电量、充电器、计量校准有效期、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证书编号: 检测报告 检测编号: 样品名称: 受检单位: 检测类型: ××××技术服务机构 年月日

检测报告说明 一、本报告无技术服务机构检验检测专用章及骑缝章无效。 二、对本报告如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技术服务机构提出。 三、本报告无编制、审核、授权签发人签名无效。 四、本检测报告只对所检样品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负责。由其他机构和单位采集送检的样品,本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送检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不对样品来源负责。 五、本报告未经××××技术服务机构书面批准,不得以任何方式部分复制;经同意复制的复制件,应由××××技术服务机构加盖公章确认。 六、本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交受检单位,一份由技术服务机构存档。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传真:

检测报告 检测编号第页共页 以下为检测结果表格 (注:检测结果表格上方必须标明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表格下方必须标明该检测项目评价依据及相应职业接触限值,表格中必须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示例: 检测项目:氨 检测依据:GBZ/T 160.2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氮化合物》 检测结果 序号采样岗 位 采样点/ 采样对 象 接触 时间 (h/d) 检测结果 (mg/m3) C TWA (mg/m3) C STEL (mg/m3)判定结果 合格或者不合格。 下同,特殊说明除外。 评价依据: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20mg/m3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30mg/m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