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3.桂花雨》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版《3.桂花雨》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版《3.桂花雨》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版《3.桂花雨》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桂花雨》,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桂花雨》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快乐的童年时代和家乡的怀念。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10个生字,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4.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5.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四、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朗读体会、启发诱导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是:

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后作业,下面我主要就各个环节设计意图给大家进行说明:

1、谈话导入环节设计意图:我用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导入本课学习,这样既能复习过去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自主学习展示环节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把握课文内容,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

3、合作探究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承载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4、展示交流环节设计意图:

首先我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摇花乐”和“桂花雨”带给作者的快乐,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人物的表情感受快乐,最后让学生说自己的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其次,我向学生展示:不光作者喜爱桂花,她的母亲也非常喜欢。但作者的母亲认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对此学生有两种观点,既然有分歧就让他们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当他们各执己见时我再让他们明确: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从而体会思乡情。

5.课后作业,我打破了常规的“完成课后练习”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或事,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七、说板书设计。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摇落桂花,如雨飘下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点点桂花雨

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呈现。因此,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我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进行板书。这个板书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及中心意思。

八、教学效果预设。

文本是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载体让学生学到知识,能力得到提升。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体会“我”以及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想,通过这样的过程和方式,能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桂花雨》精彩片段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再美不如家乡景,再亲不如家乡人!家乡,在每个人的心中,永远是最美,最温馨的地方。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多少思乡怀乡的千古佳句呀!

师:“春风又绿江南岸。”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

师:“露从今夜白。”生:“月是故乡明。”

师:是啊,“月是故乡明”。大诗人杜甫借“明月”来寄相思。在这金秋十月,桂子飘香的时节,香气迷人的桂花让作家琦君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琦君,走进美丽的《桂花雨》。

师:同学们,抬起手来,咱们一起写一写课文的题目吧!板书课题:桂花雨。

师:很好,齐读课文题目。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同时思考两个问题,明白了吗?开始吧!

三、交流体会,相机指导朗读

师:孩子们,读得怎么样?告诉老师,课文主要围绕删去讲了哪几件事?(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四、品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再带上这几个问题读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可以同桌互相讨论,同时勾画出相应的段落和句子,明白了吗?开始吧!

师:老师看到你们笑眯眯的样子,相信你们一定是被作者的桂花雨感染了吧?说说吧,作者为什么爱桂花?

(一)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师:这香味从哪里来?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师:你们说得真不错,这组句子写出了桂花的香,(随着学生的交流,课件出示)

女同学来读一读,感受一下桂花的香,好吗?

男同学也来读一读,感受感受。

师:同学们,读了这两句话,你们从哪几个词体会到桂花的香?

生:香飘十里。

师:香飘十里呀,想想看,哪里都有桂花香了?

生1:小路旁、田野里、小河边到处都弥漫着桂花香,浸在香海里了。

生2:教室里、操场上弥漫着桂花香。

生3:作者和她邻居家的卧室、厨房间也飘着桂花香。

师:桂花香飘哇飘哇飘,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了。)

师:你知道“浸”是什么意思吗?(泡)我们具体看一看浸的意思吧!(课件出示)注意浸是前鼻音。一般我们都会把东西“浸”在哪里?(水、牛奶等)师:那“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呀?不要着急,同学们,请你来读这两句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朗读边想象。

师:听着,想着,告诉老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走路时空气中弥漫着香气,读书时空气中充盈着香气,吃饭时空气中飘溢着香气,睡觉也枕着香气入睡。

生:“在农田勤劳耕作的人们,远远地就能闻到——”

师:你还看到了:

(刚刚放学,走进村子的孩子们,他们——

远在村口池塘边垂钓的老者,也能——)

师:原来这就叫作“浸”在桂花香里呀!

师:用心品品这个“浸”字,轻轻读,慢慢读,读出桂花的香味来。(4到5个生读)

师:(深吸一口气)好香呀!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出了桂花的香,这香味随着你们的朗读飘进了我们的教室!(课件播放) 同学们闻到花香了吗?

师:老师都陶醉在这桂花香里了,真是“桂子花开香十里”。

(二)享受“摇花乐”和“花雨美

师(过渡语):桂花是芳香的,桂花是美丽迷人的,而令小琦君难以忘怀的还有什么?

生交流: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课件出示)“摇花对我……”(生齐读)一个“缠着”一个“大事”把作者对摇花的期盼、急切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真可谓“魂牵梦萦桂花雨”。

师:等啊等,终于等到了摇桂花!让我们寻着花香,共同去体验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去迎接那场缤纷的桂花雨,好吗?

师读: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是啊!这就是摇花的乐趣,这真是一场奇妙的桂花雨。全班一起读读这些句子吧!

师:读的时候你们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高兴、兴奋、快乐)

师:看到作者摇得这么快乐,老师也想去摇一摇。

师:老师看同学们也忍不住了,也要来摇一摇,谁先来?

生读(配乐)

师:老师快乐了,你们快乐了吗?真是“枝摇花落乐心头”。

师:此刻,我们也都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香里了!桂花纷纷落下来,(老师走下去,走到学生身边)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脖颈里、鼻尖上……

师:(深情地)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沐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笔,用上这样的句式,说几句话,好吗?

(预设: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到我的头上,像戴了一顶金黄的帽子。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到我的身上,像穿了一件黄大衣。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到我的心上,像一场滋润心田的雨。

师:你的想象真是太神奇了,语言太美了!

师:你的想象把我们大家都带到了一种美好的仙境里了。老师谢谢你!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读这段话。生读

师: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一句话?

师:我觉得你们喊得还不够兴奋,谁还能喊得不止在屋子里能听到?

师:同学们,桂花在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让我们一起尽情地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难怪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三)体悟母亲思乡的情怀

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母亲会怎样说这句话?(压低声音,放慢速度来说。)师: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离开家乡二十几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说得急一点) 生:想起家乡的胡家老爷爷,林家老婆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生:想起家乡的田野。

生:想起家乡的老宅子。

生:想起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茶。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糕。

如果我说,杭州这里的左邻右舍真热情时,你觉得母亲会说什么?会怎样说?(这里的邻居再热情,也比不上家乡的左邻右舍好!)

师:(出示“这里的……再……,也比不上……”)

师:同学们,能自己模仿这个句式说几句话吗?

生交流

师: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哪?

师:乡情难忘,童年难忘,千般情,万般情,化作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也飘落在我们的心间。于是,(课件出示)真是:恍如重返故里游。”

师:感谢琦君,是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是美妙的,故乡是美丽。

让我们就用“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板书)把这场美丽幽雅、清香四溢的桂花雨永远留在记忆深处吧!

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琦君的作品:《一对金手镯》和《下雨天真好》,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3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10个生字,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4.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5.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2.阅读理解。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3.表达运用。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在讲到这句话时,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以便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很好,母亲会怎么说?再如:这里的水很甜,母亲会怎么说?课文全部学完以后,可仿照“摇花乐”的片段,以《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2)在文中画出2个会认字和10个会写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

(3)课前思考下列问题:什么叫“桂花雨”?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课文为什么以《桂花雨》为题?

(4)初读课文后,思考并与同学交流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回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识“桂花雨”,品读“桂花雨”的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由“雨”这个词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板书:雨)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它?(课件出示相关的词语)

春雨绵绵牛毛细雨细雨如烟

蒙蒙细雨瓢泼大雨狂风骤雨倾盆大雨

2.点出课题。今天,当代女作家琦君将给我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雨——桂花雨。(补全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1)为什么叫“桂花雨”?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

(3)本文为什么以《桂花雨》为题?

4.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雨导入新课,感受桂花雨落下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分类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引导正音,切实让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浸”“缠”的读音。)不懂兰花箩筐婆婆糕饼

沉浸纠缠茶叶捡起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5.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获。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文中的一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6.指导学生朗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在扫除阅读障碍的同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并且联系生活实际读好相关句子,这样的课堂才是扎实的、有效的。

三、精读感悟。

1.初识“桂花雨”。

(1)“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2)文中是怎么说的?(生齐读)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关注感叹号,指导学生读出对“桂花雨”的赞叹。)

(3)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桂花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批注。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集体汇报:这是一场的桂花雨。(请用上一个词概括说一说。)

这是一场_________的桂花雨。

生1: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书:香)。

生2: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书:乐)。

生3:这是一场难忘的桂花雨。(板书:难忘)

生4:这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板书:思念)

2.品读“桂花雨”之“香”。

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

(1)课件出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变成肯定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

②“浸”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想象一下,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借助老师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老师再小结:不论走到哪里,房前、屋后,左邻、右舍,村里、村外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不论白天干活,还是晚上休息,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总之,香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③让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飘满整个校园,飘满我们的内心,让我们都浸在这浓浓的桂花香中吧。请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读出你独特的理解。

(2)课件出示: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用“挑”而不用“捡”。(“挑”是有选择、有目的地挑选,而“捡”只是拾取。)分别用“挑”和“捡”说一句话。

(放在文中感受词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这都是理解形近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

②“浸”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里又是指什么?这里的“浸”和前面的“浸”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抓住“全年”“整个”“浸”等词体会桂花香气散发得久、散发得远、散发得广、散发得深入。)

③生齐读,读出桂花的浓香。

(3)课件出示:

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想象一下摇落桂花时那纷纷扬扬的情景,大声喊……

②看桂花纷纷落下的图片或视频,再大声喊……

桂花雨

③看着身边的小伙伴,边摇边大声喊……

你喊出了什么?请一起再把小作者的感受喊出来!

【设计意图】

此环节围绕一个“香”字,紧扣“挑”“浸”两个字,通过品读词语、激情引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品析课文,感悟桂花香的浓郁和香气的醉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想象课文中描写“摇花乐”的情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精读感悟。

1.品读“桂花雨”之“乐”。

过渡:上节课我们品读了“桂花雨”的香,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场奇特的桂花雨。这还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师板书:乐)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请圈画出来,说说你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

(1)课件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①指名读。说说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我”的乐。

②引导学生抓住“可乐了”“帮”“抱”“使劲地摇”这些词语感受作者难以言表的快乐。

③为什么说“我可乐了”?联系上下文读一读。

(引导学生读读第2自然段,知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它的香气太迷人。使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也是读懂课文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④辅以表情、动作,再次朗读。

(2)课件出示: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①引导学生抓住“大事”“总是”“缠着”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我”盼望摇桂花时的急切心情。什么样的事是大事?“我”会怎样缠着妈妈?

②发挥想象,完成填空。

______(时间),“我”就______(动作),______地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③师生即兴表演。

(3)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所以“我”可乐了。我们也快来和作者一起摇桂花吧。(出示“摇桂花”的动画。)师生互动采访式对话:

师:咦,你怎么这么开心,你在干什么呀?

生:摇桂花。

师:哟,瞧你乐得,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桂花真香呀!

师:快看,桂花从树上落下来了。这桂花像什么呀?

生:真像下雨呀!

师:呀,看,一些桂花落在你的头上了,有什么样的感觉?瞧,又落到了你的脖颈上,你有什么感受?哈哈,又落到了他的身上了,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为什么说是“好香的雨”?引导读出“我”心中的快乐。

(5)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我”现在的心情?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快乐的词?(生说,师出示课件)

欣喜若狂兴奋不已欢天喜地

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笑逐颜开心花怒放

2.品味“桂花雨”之“思念”。

(1)这场“桂花雨”又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思?请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画一画,想一想。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3)品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指名读。把这句话改成反问句。(这里的桂花再香,怎么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③想象说话。

如果我说:“这里的水真甜啊!”母亲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我说:“这里的橘子真甜啊!”母亲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过去了,我和母亲到了外地,我对母亲说:“这里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会说:“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这里,你感受到了母亲怎样的情怀?(板书:思念故乡)让学生带着这种思乡之情再读母亲的话。

【设计意图】

“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使孩子们读出情味,使孩子们心驰神往,使孩子们领会其精妙所在。

二、回归整体,积累拓展。

1.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要以《桂花雨》为题。

2.课件出示,配乐简介作者琦君。

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了,自从离开家乡后,她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而且再也看不到她的父亲和母亲,再也看不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怀念家乡,这就是桂花香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

3.老师配乐朗诵《乡愁》。

4.交流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5.推荐阅读。

花是故乡香,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人们对往事、对亲人的思念,因而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思乡的名篇,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鲁迅的《故乡》、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请同学们在课下多读一读这些书,到时我们再一起分享阅读心得。

6.仿照描写“摇花乐”的片段,以《_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搜集更多的阅读材料,更有利于走近作者,体会作者那浓浓的思乡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住文本。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在概括“这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的统领下,按照“香、乐、思念”的线索,引导学生

抓住文本,体会桂花雨香的滋味、乐的滋味、思念的滋味,最终悟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2.多样朗读。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创设情境引读、联系上下文导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掌握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与作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

3.语言表达。

不失时机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演得投入,说得充分,读得到位。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懂得阅读散文可以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还能帮助学生学习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生活的真实与亲切,为仿照“摇花乐”片段,以《_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了指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思维及朗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设计+课后练习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背诵课文第二至四 自然段。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 第一课时 1. 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 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 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 目标 纱”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 1.识字、写字。 重点 难点 积累词语,说话训练。 教学 目标

教具 二、识字解词。 1. 学生自读课文,按照以前的方法预习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 W m m In g Sh Eg j i y 6gl i Zh 峦 Xi d n P I 湾 名 胜 迹 央丽 展 现披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 音“胜 展”,前鼻音“展、现”, 后鼻音“名、胜、央”。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 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 日月潭 环绕 周围 茂盛 童话 中央 I 小岛 隐约 轻纱 仙境 游客吸引 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生字词。 (3)识记生字: ①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氵+胡”是“湖”, “月+生”是“胜”。 ② 用“换一换”方法学习“绕一浇一烧” “纱一沙一 吵”,“境一镜”。 ③ 组词法识记:“湖、童、客”可以通过组词识记, 如“西湖、湖水、湖面、儿童、客 人、客厅”。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 否正确。 ② 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导入 1.同学们去过的地方不少。我听说祖国宝岛台湾有一 处景点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就是日月潭。 (板书课题:10日月潭)齐读课题。 2.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把谁引来了(出示生字词) 多种形 式读。 【设计意图:多元认 字,多种方法认读生 字、识记生字,把生字 的教学放在低年级语 文教学的首位。】 新课 教学 ()分 钟

部编版 10日月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4)

部编版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茂盛”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用简笔画展示日月潭的形状,让学生对日月潭有初步认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意。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2、(课件出示生词)(1)指名小老师带读,纠正字音。(2)男女赛读(3)去掉拼音读词语(小组读)(4)开火车读 3、小组读句子,通过图片加深对“清晰”、“朦胧”这一对反义词的理解。 4、巩固识字:词语游戏。 5、指导写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进行范写,学生写字,展示并评价。 三、细读课文,初步感悟 1、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看见好词好句可以用笔画出来。 2、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指名读,出示图片,理解“群山环绕”。 3、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1)出示图片(2)齐读、指名

部编版 10日月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4)

部编版二年级《日月潭》优质课教学 设计 【教材简说】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茂盛”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能自主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用简笔画展示日月潭的形状,让学生对日月潭有初步认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潭”意。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2、(课件出示生词)(1)指名小老师带读,纠正字音。(2)男女赛读(3)去掉拼音读词语(小组读)(4)开火车读 3、小组读句子,通过图片加深对“清晰”、“朦胧”这一对反义词的理解。 4、巩固识字:词语游戏。 5、指导写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进行范写,学生写字,展示并评价。 三、细读课文,初步感悟 1、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字中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看见好词好句可以用笔画出来。 2、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指名读,出示图片,理解“群山环绕”。 3、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1)出示图片(2)齐读、指名

《日月潭》优秀教案9

三年级语文下册素材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知识教 学人教(部编版) 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知识教学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熟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都是苍翠的树木,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之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叫声,比来时更增添了几分幽静。 赏析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勺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路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词解析 重点字词解析 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í):黄莺。 诗词段落解析 释意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诗词里的故事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日月潭》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日月潭》教学设计 10、《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看片,揭示课题 1. 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 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可采用多种方式进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纱”的翘舌音、“名”“映”“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附近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建筑,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

出对应的事物。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片、央、南、名、美、丽、岛”。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生字各写一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 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卡认读生字、词。 2、齐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研讨。 (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 (2)文中的“轻纱”和童话中的仙境指的是什么? (3)什么吸引了游人? 3、指名汇报以上问题。 4、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三、总结全文: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 四、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日月潭 北边:日潭清晨:隐隐约约 日月潭 南边:月潭中午:清晰朦胧 风光秀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出示以下生字词:附近、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第一节课交的生字朋友,大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展示了自己课外收集的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和资料,这一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并且解决上一节课我们质疑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好吗?齐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的问题:日月潭在什么地方?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三、探究新知 (一)朗读感悟、自主参与。 1.自读感悟: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轻声读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哪些能解

决、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哪些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合作读书、交流讨论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 3.全班交流汇报自读感悟的成果: (1)日月潭的位置: (2)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师:谁通过读书知道了日月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指名汇报读有关句子)(评价:聪明!一下子就答对了)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指名汇报) 4.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同样是向我们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两句话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用词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5.鼓励积累:喜欢这句话吗?咱们把它画下来,课后把它积累到我们的"好词佳句本"中好吗? (二)日月潭的美景: 1.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美吗?谁能告诉老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指名汇报) 2.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3.师:你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把描写你喜欢的景色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你觉得日月潭这个时候的景色怎么样? 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感悟景色的特点。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感悟景色的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①、汇报"清晨的景色":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优秀教 案 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难点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1、识写生字本课要求会认“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边读课文边识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朗读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看图读词认生字:出示相关词语的同时出现相应的图片,通过多种形式读“日月潭、湖水、群山环绕、周围、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中央、轻纱、童话、仙境、吸引、游客”等含有生字的词语,巩固生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当中,“潭、湖、绕、盛、围、胜、境”均为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如:“加一加”的方法记住“湖、胜、围”;用“换一换”的方法学习“纱浇”“境—“风光秀丽”,再说说“日月潭美在哪里?”在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画面,看课文插图理解“群山环绕”的意思;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景图片理解“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再赏读课文,读出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情况的美,这一系列的“读、悟、赏、再读”,指导学生读出韵味,读出对日月潭由衷的赞叹,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3、拓展,写日月潭之美。“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语文要素。在课堂的结尾处,我启发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日月潭也会很美呢?”教师提供“傍晚、春天、秋天、下雪时……”等词语,仿照文中“蒙蒙细雨中日月潭”这一部分来写,降低了难度,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优质课教案】10《日月潭》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0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3个生字,能够正确书9个汉字。会简单的看图说话。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通过对日月潭的描写,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思想。【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台湾吗?(演示第2、3张幻灯片) 你们知道我们还经常怎样称呼它吗?(宝岛台湾) 它属于哪个国家呢?(中国) 在台湾有一个著名的景区你们知道是哪吗?(日月潭) 你们想不想去日月潭看一看呢?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日月潭看一看吧!(演示第4张幻灯片)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9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mínɡ shènɡ jì yānɡ lì 名胜迹央丽 huá zhǎn xiàn pī 华展现披 hú rào wéi shènɡ dǎo yǐn 湖绕围胜岛隐 yuē shā tónɡ jìnɡ yǐn kè 约纱童境引客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胜”的偏旁是“月” “迹”的偏旁是“辶” “披”的偏旁是“扌” “现”的偏旁是“王”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迹”、“展”为例指导。 2. 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环绕茂盛倒映建筑 清晰朦胧轻纱名胜古迹 三、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演示第10张幻灯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字的由来以及在清晨、中午和雨中的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教案

10日月潭 学习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日月潭的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有关日月潭的风光短片)。 3.朋友们,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优秀的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日月潭。(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不要加字,

减字。)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盛”的翘舌音、“盛”“省”“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建筑 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喜欢读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2.你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 (在学生读文过程中,适机出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让学生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10.日月潭》第二时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日月潭(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2020.9.20 教材分析 《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到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体会文中深厚感情,就必须把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掌握,把课文读通,在读中干悟。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们欣赏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味到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个愿望:美丽、富饶的台湾快回祖国的怀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2.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了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点 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了轻纱”等词语。 教学难点 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月潭》,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日月潭环绕周围名胜古迹中央小岛隐约轻纱仙境游客吸引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日月潭》。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书建议: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名交流。齐读、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日月潭风景很美。)你能找出文中的一句话,表达出你的这种感受吗?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过渡:原来日月潭风景这么秀丽,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日月潭到底有多么美。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觉得日月潭美在哪里,找出主要句子读一读。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读通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读通顺、流利。 2.提问: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 引导学生找出优美的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进行理解,读好句子。 想象画面,你能用简笔画的形式,把对“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的理解展现

日月潭优秀教案

11《日月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隐”等12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二、教材分析:《日月潭》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我国大江南北的秀丽河山,风土人情,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日月潭》结构清晰,语言优美,使师生沉醉在诗一般的环境之中,有利于熏陶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随文识字,以读代讲,读看结合,读中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大家都到过哪里?你们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兴奋) 2、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随老师一起走进台湾的日月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能说说“日月潭”的“潭”是什么意思。(提示偏旁是三点水) (水很深。师:话要说完整,能再回答一次吗?水很深的池子。) 二、齐读课题,大胆质疑 1、日月潭在哪儿? 2、为什么叫日月潭? 3、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 三、初步识字 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呢?可是,我们要观赏日月潭,首先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拼读 2、去拼音读字

3、给它们找上朋友还会读吗? 附近群山环绕茂盛碧绿隐隐约约建筑清晰展现仿佛 佛像朦胧仙境 4、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认一认。 四、初读课文 读正确,就是做到四不。(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不回读) 过渡:同学们已经过了四关,扫除了文字障碍,读正确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一起欣赏日月潭好吗?要想欣赏日月潭先完成这些问题: 五、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日月潭在哪儿?为什么叫日月潭?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将这三个问题写在相关段落后面。 六、交流感悟: (一)、日月潭在哪儿? 1、日月潭在哪儿?指名读相关段落。 2、再读一读完成:课件演示填空题: 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周围有许多()。 (生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后)(师通过随文识字法来认识生字) 3、这个字是“环”?学生尝试说说“环”的意思。可以做个动作表示一下。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生活中还在哪儿用到过“环”字?(二环路、奥运五环……) 6、在课文中它跟谁是好朋友──“环绕”。 7、“绕”字怎样记呢?(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把“烧”字的火字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字。把“浇”字的三点水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字。把“晓”字的日字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字。(板书“烧”“浇”“晓”),这几个字都是──形近字(生答)。 8、除了环绕的群山,在日月潭的周围还有许多──树木(生答),出示茂的小篆: 9、你们猜猜这是哪个字?茂,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它浑身是草呢。你真棒,所以这个字就是草木茂盛的茂。伸出小手跟老师写。 10、师:有了这几个四字词语的帮助,这个句子更加美丽了,我们一起读一读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填空形式的句子。 (二)、为什么叫日月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 三篇 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潭》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材分析: 本课描绘了台湾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谦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应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进行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们欣赏到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品味到文中的好词佳句,还会使他们产生一个愿望:美丽、富饶的台湾快回祖国的怀抱。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资源:中国地图、有关台湾的资料、图片、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台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的湖。出示课文插图,板书课题,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2. 读准课题,了解”潭”的意思.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1).课前要求: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检查自读情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教案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背诵2~4自然段。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给学生展示中国地图,我们祖国看上去是个雄鸡,这只鸡它有个鸡蛋,它的名字叫台湾省,台湾省里有个很美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去旅游下这个美丽的地方。这个美丽的地方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大家能把它的名字说出来吗?对了,日月潭。(板书:日月潭)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考学生听力)(课件出示1)(1)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3)日月潭有什么景色?美吗?

2、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喜欢朗读的同学盖上表扬印章) (1)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划出生字宝宝,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多读几遍生字宝宝。 3、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潭、湖、绕、茂、盛、围、胜、央、岛、华、纱、童、境、引、客。(认识哪个字,让学生拿出生字卡片指认生字,说生字结构) (2)带拼音齐读生字。齐读生字三遍,开火车 (3)玩卡片游戏(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老师在旁指导生字。(4)老师念生字,学生拿出生字卡片,给最快拿出卡片的学生盖上表扬章。 (5)让学生自由拼读,老师玩打牌游戏。 (6)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7)多音字。 盛 shèng (盛开) Chéng(盛饭) 4、理解难懂的一些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日月潭》教学设计2

《日月潭》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明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边讲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风光。让学生产生兴趣,投入学习。 二、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标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B、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C、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D、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E、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4、自主识字展示与交流。 出示生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可以是以熟字带生字,可以是拆部件,可以是猜字谜等等,在识字中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

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摘果子”游戏:让同学摘果子,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并能读准,苹果树上的果子就掉下来,其余留在树上。 挑最易写错的字,提醒大家注意,练习写字,并展示。 重点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建”练习平捺、写好建字底。 三、朗读感悟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 1.读通课文第一段。要求:读通顺、流利。 2.提问:日月潭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优美的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进行理解,读好句子。 拓展介绍名胜古迹:潭北山腰有座文武庙,从庙前远眺,潭内景色,尽收眼底。南面青龙山有玄奘寺,供奉着唐代高僧玄奘的灵骨。 3.提问:为什么叫“日月潭”?引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 (1)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段。 (2)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复述。 (3)看画面复述日月潭名称的由来: 小组内复述,教师深入小组听听学生的复述,选择复述好的在全班展示,并引导全班同学复述好。 朗读感悟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 4.自主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日月潭清晨、晴天、雨天变幻多姿的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0 日月潭》优质教案

10 日月潭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 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 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 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初步感知。 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 四、读议。 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五、交流。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六、作业设计。

《日月潭》 优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三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日月潭 认知目标: 1 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 弄懂课后思考、练习。 能力目标: 1 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2 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法特点】 1.使用电教手段,运用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教学中采用图片,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日月潭基本轮廓;小岛把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两潭湖水相连,像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是一个难句。学生光凭语言,对它较难形成鲜明的表象,以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效果,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图像的运用,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2.多次设计了读句和读段的训练。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调动情绪,产生“视象”,体会画中之情、画外之意,可以培养语感,发展朗读能力。朗读的形式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的,有自由读、范读、指名读、齐读,还有配乐读等。它对积累语言材料,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也会有好处。 3.加强了词句的训练。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联系课文的内容,联系具体的形象,联系相近的词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以避免低年级词语教学中单纯的以词解饲,死记硬背的现象。 【教学重点】

部编版 10日月潭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3)

部编版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隐”等12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通过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祖国河山之美。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随文识字,以读代讲,读看结合,读中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大家都到过哪里?你们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兴奋) 2、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随老师一起走进台湾的日月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能说说“日月潭”的“潭”是什么意思。(提示偏旁是三点水) (水很深。师:话要说完整,能再回答一次吗?水很深的池子。) 二、齐读课题,大胆质疑 1、日月潭在哪儿? 2、为什么叫日月潭? 3、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 三、初步识字 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呢?可是,我们要观赏日月潭,首先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拼读 2、去拼音读字 3、给它们找上朋友还会读吗? 附近群山环绕茂盛碧绿隐隐约约建筑清晰展现仿佛佛像朦胧仙境 4、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认一认。 四、初读课文 读正确,就是做到四不。(不漏字,不错字,不添字,不回读)过渡:同学们已经过了四关,扫除了文字障碍,读正确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一起欣赏日月潭好吗?要想欣赏日月潭先完成这些问题: 五、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日月潭在哪儿?为什么叫日月潭?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将这三个问题写在相关段落后面。 六、交流感悟: (一)、日月潭在哪儿? 1、日月潭在哪儿?指名读相关段落。 2、再读一读完成:课件演示填空题: 日月潭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周围有许多()。 (生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后)(师通过随文识字法来认识生字)3、这个字是“环”?学生尝试说说“环”的意思。可以做个动作表示一下。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生活中还在哪儿用到过“环”字?(二环路、奥运五环……) 6、在课文中它跟谁是好朋友──“环绕”。 7、“绕”字怎样记呢?(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把“烧”字的火字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字。把“浇”字的三点水旁换成绞丝旁就是“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日月潭》优质课教案设计

10 日月潭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潭、湖、绕、围”等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点击鼠标,出现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中国地图,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指指宝 2.岛台湾的位置,师生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介绍台湾岛。 3.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出示日月潭的全景图) 学生观看。 (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4.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那见过这个字。 (玉渊潭、龙潭湖)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⑴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读准字音。 ⑵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潭、湖、绕、茂、盛、围、胜、央、岛、华、纱、童、境、引、客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对读得正确的同学及时送上增强物,鼓励她们再接再厉。 ⑵看电脑,读词语: 环绕仙境建筑朦胧清晰隐隐约约 童话附近倒映茂盛吸引风光秀丽名胜古迹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请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地指词语,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⑶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⑷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环绕:围绕。本课指:四周围着,日月潭就在其中。 倒映:本课指湖水中照出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 清晰:非常清楚,晰:清楚。 展现:全部显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仙境: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日月潭》优秀教案

《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 己喜欢的部分。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难点: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将跟随课文去位于祖国的宝岛台湾的日月潭去看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 3、生问,师归类板书。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各种形式认读) (1)、出示生字词 (2)、带拼音读词语 (3)、去拼音读词语 (4)、白板聚光灯检查词语 (5)、去熟字读生字 (6)、交流识字方法 (7)、游戏巩固生字 2、检查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三、细读感悟 1、生自读课文,思考黑板的问题。组内交流。

2、生汇报,师板书,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3、师出示中国地图和台湾地图让学生找日月潭的位置。 4、带着理解再读第一自然段。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白板出示日月潭的俯瞰图,让学生画出太阳和月亮。 4、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5、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三)日月潭的美景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3、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江”、“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