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张爱玲之苍凉

论张爱玲之苍凉

论张爱玲之苍凉
论张爱玲之苍凉

论张爱玲之“苍凉”

曾珍

摘要:假如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总结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世界中所倾注的感情特征,毫无疑问“苍凉”是最为贴切的。她的文章中到处都充满了悲伤.苍凉的情怀。,苍凉是张爱玲作品风格的最主要的感情基调。对于她的爱情和成长经历来说,也是苍凉的。高傲的张爱玲爱上了胡兰成,在张爱玲的眼中或许没有的政治观点,只有纯粹的文学世界。当胡兰成离开她之后,她让人惊羡的才华也随之凋谢。后来一个人到美国遇到濑雅后经历了一段没有感情但是很有压力的辛苦生活,最后一个人孤寂的死去。或许这就是才华横溢,独树一帜的张爱玲。上学的时候就特有性格,上课时不认真听老师的话而是随便的画素描。她的房间很乱,曾经被老师把她的脏东西扔出门外,而她也毫无悔改之意。“出名要趁早”,她做到了,即使死亡之际如此孤寂也都不值一提吧。张爱玲在灿若群星的作家中,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程黎眉将张爱玲比作是天上的人物,是以心灵为生的女人。胡兰成则称其为临水照花人。由此便知张爱玲的地位不俗。

关键词:张爱玲;苍凉;出生;爱情;时代

一.“苍凉”之内涵及表现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上海沦陷区最出色的的以为女作家,只要是读过《倾城之恋》的人都知道张爱玲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的拉着,在万盏灯火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不问也罢。”「1」在张爱玲的作品里面无处不带着苍凉,悲剧的情怀,张爱玲的作品除了《倾城之恋》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以外,其他的全是以悲剧结尾。虽然在张爱玲的作品中的苍凉到处可见,但是她却没有对苍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张爱玲在《文集》里面收录的一篇文章《自己的文章》里面写道:“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他像青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爱玲在壮烈,悲壮,苍凉三种看似相近的风格里面特别钟爱苍凉,把他们最本质的意义淋漓尽致的挖掘出来以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苍凉这种感情基调。此三者本质意义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悲壮,壮烈着重于体现力的强劲,和美学上的壮烈,崇高感非常接近,而苍凉则体现为一种美,一种具有悲剧意识的美。壮烈,悲壮似乎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却是一种启示。张

爱玲的作品大都是局限于婚姻的这个问题上面,家庭本来是一个最温暖的地方,充满了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但是在张爱玲的笔下,家庭却是残忍的所在地。自私是无情的根源,人性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人们带上这个枷锁之后,各种贪婪自私无一不显露出来。最终这把枷锁成为了锁住亲情的枷锁。在其作品里面爱情成为一种相互追逐无爱的游戏,婚姻则是各种利益的相互利用和结合。所有的苍凉底色在家庭里面的亲情,爱情,婚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爱玲的苍凉首先是表现在人性上面的,最重要的是揭露和表现人性恶。她站在悲哀的道路上面替人们褪去光鲜亮丽的外衣,进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人性的贪婪,自私,冷漠,无情和残忍。在他的作品里面没有英雄,没有好人,所有的人都有着人性的虐根性,比如《金锁记》里面的曹七巧因为自己得不到幸福而亲手毁掉了女儿的幸福,《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物质丰富,但是精神极度的空虚,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的情欲而不惜利用自己的侄女葛薇龙来作为诱饵去诱惑那些有名有利的人。最后害得葛薇龙从一个单纯干净的女大学生沦落成了一个交际,成为了她的交际的工具。张爱玲的苍凉还表现在对生活状态的绝望和空虚上面。她的小说里面到处都渗透出悲剧苍凉的色彩。她总是觉得世界是灰色的,痛苦,苦难处处都在为难着她,她用一种近乎冷漠的眼神俯视着这个世界。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这种对生活的绝望和无助。比如《花凋》里面的川娥,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里面却走向了死亡,《金锁记》里面的七巧一生的快乐和幸福都被金钱的枷锁狠狠的埋葬了,剩下一个空壳。《倾城之恋》里面的白流苏在战乱的年代里面也仅仅是为了找一分虚无缥缈的爱情来成为一个依靠而已。

二.“苍凉”之成因

1.从她的生长坏境来看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30日,是上海人。她的身世和曹雪芹很相似,都是出身贵族最后家道中落。她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李鸿章身边的一个高级官僚,身为都察院的左副都御使,而且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她本该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可以在上流社会做她的名媛望族。也或许是上苍有意要为后世多造一位才女出来,原本生于贵族的她却家道中落,在《私语》里面我们可以看见张爱玲的生活是极端不幸的:“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上,躺在地上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3」父亲的毒打漫骂以及后母的挑拨离间给张爱玲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为她以后再作品的苍凉底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小在父母的熏陶下,张爱玲就学会了背唐诗,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后来考上了伦敦大学,但是由于战乱的原因而放弃了去那里求学的机会,但不意味着她放弃了学业,最后她选择了到

中西文化融合的香港接受了大学教育,在求学期间的这段经历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最开始的那几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等都是以她在香港的生活为题材的。而她从小卷不离手有《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的营养更是被她深深的吸取了,从她每部作品里的字句里面就可以看出来。家庭的影响使张爱玲在日后的文章创作中能汲取东西方的精华,而去其糟粕。然而在父亲离异后,母亲飘洋到海外区留学,其后母经常挑拨她的父亲对其姐弟进行打骂,这也成为了后来张爱玲作品中苍凉底色的原因之一,在读张爱玲的文章的时候总是能依稀看到张爱玲自己的影子,张爱玲的这一辈子也像一部小说,充满了苍凉的悲剧色彩。张爱玲的这一辈子,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她敏感多疑,悲观失望的性格,这种偏执、孤僻、冷峻、透彻的沉着的这种性格为日后小说创作中主要表现对生活状态的空虚和绝望上作了铺垫。如在《金锁记》计里面的曹七巧虽然她后来嫁给了有钱人家,但是自己的出生却不好,后来嫁的丈夫又是个无能的废物,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底细根本看不起她,因此,她把所有的压抑都藏在了心底,对整个人生她是绝望的。没有爱情,也没有亲情,有的只是套住她的枷锁。张写的小说中,没有哪一个女性角色不是以悲剧收尾的,例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女人葛薇龙是一个寄住在姑妈家的交际花,她本来是一个清春活泼的女大学生,但是因为姑妈的一些自私心理,使她沦落为一个交际花。这就是她的苍凉在人性中最突出的表现。突出了人性的丑恶与自私。张爱玲也何尝不是寄人篱下。她的文章中无处不是表现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所感所想,在《花凋》中川娥生病其父不给他医治,这更是张爱玲的现实缩影。在张爱玲的自传性散文《私语》中有这样的描写,“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中,我生活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得生疏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我生了沉重的痢疾,差一点死了。我父亲不替我请医生,也没有药吃。”「4」这都是张爱玲的亲身经历,后来都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亲身经历就成为了日后她作品中表现人性苍凉的最主要的来源。《茉莉香片》中聂传庆遭到父亲的毒打,都深深的渗透出作者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也正是因为张爱玲在他的家里面没有得到一丝的温暖,所以她才如此的用冷漠的眼光看着这个世界,因为她过早的接触了这个社会,这些都使他更早,更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个社会的阴暗面和丑陋的一面。对生活的绝望使张爱玲在张爱玲的笔尖下面,人性的丑陋,自私的本质暴露无遗,在张爱玲的笔下很难看见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她的笔下更多的是怀疑与不信任,贪婪与自私。例如《金锁记》里面的曹七巧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没有爱情,没有亲情,对自己的亲身儿女都使极端的不信任,他最在意的就是守着她的房子,守着她的钱财,这就是人性的丑陋与自私。在张爱玲的笔下,世界热闹拥挤但是却很陌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充满

了极端的不信任和隔阂,他们的沟通全被烟雾笼罩着,她笔下的人物都是寂寞的寒冷的,那一颗颗的心都是迷失的,非常的孤单。找不到依靠,只有孤独的靠着自己。这些人性的自私丑陋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倾城之恋》中战争到来了,白流苏自己还身处于一个四面纷乱,十分危险的环境中,打电话到他平时看起来很亲近和善的徐太太家里面的时候,徐太太一家人早就自顾自的逃走了。在张爱玲的笔下的人物没有朋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忙碌着,而这些可悲的,自私的,猥琐的小人物就算在自己家里面也是倍感孤独的,永远都觉得自己是异乡人的凄苦。还有在《金锁记》中弟弟不愿意与嫂子勾搭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家里的人,一是兴致过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开,成天在面前,是个累赘”“何况她人缘这样坏,上上下下谁肯替她包含一点,她也许是满不在乎的,可是她年纪轻轻的,凭什么要冒这个险?”「5」更可悲、更令人寒冷彻骨的是曹七巧在等不到自己的爱情之后,她也见不得别人幸福,甚至包括她自己的亲身女儿,当曹七巧不动声色的像30岁的女儿的最佳求婚者暗示女儿有鸦片瘾的时候,人性的自私,嫉妒,残酷暴漏无遗,充分的把人性最丑陋最自私的一面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张爱玲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叙述着一个一个苍凉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都处于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里面,男男女女在这鬼蜮中进进出出,人性的自私、卑鄙,贪婪,冷漠、虚伪都在张爱玲的笔下无处藏身。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环境因素方面都是非常的阴冷暗淡的,人物更是在这些暗淡阴沉的坏境里面显得更加的寂寞无聊空虚,在她的笔下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苍凉悲惨的,但中心意思总是反映主人公的凄凉心态和悲剧式的人生。她小说中的很多特征都透露出自己早年生活的痕迹,甚至还有明显的自传主义色彩,习惯于不自觉地表现出她的幼年时期的经历。这一点,张爱玲本人也明确表示确实是这样的,她在《传奇》中写道:“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由于思想背景里有这样的威胁存在。”「6」这段话揭示出张爱玲的身世与创作心态、写作笔调是紧密相联。

2.从张爱玲的爱情来看其苍凉的形成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到最后的分手,都是一场“传奇”.因为胡兰成怕日后时局变动,自己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在没有任何仪式,只有张爱玲的好友炎樱为证的情况下。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出由胡兰成所撰。就这样,他们的感情有了一个踏实安稳的关系——夫妻。他们就这样结婚了,没有任何的仪式,连最基本的法律程序都没有。就只有他的一个好友作为他们的证婚人。在他们相处的几年里面,胡兰成先瞒着张爱玲与汉阳医院的一个十七岁的小护士周

训德结为夫妻,后又与斯家的一个庶母范秀美同居。张爱玲千里迢迢赶到浙江温州想解决胡兰成与她以及周训得之间的关系时,不料却出现了第四者。这种情况真的是她始料未及的。第三者还没有摆平,没有想到居然出现了一个第四者。张爱玲非常的委屈和悲伤,在他的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可是这个男人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她的悲伤没有任何人能够体会。张爱玲已经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她叹口气道:“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由此可以看出张爱玲被这段感情伤得有多深。而这种悲痛竟成了对爱情,对人生的绝望。如在《倾城之恋》中,又写道:“生在这世上,没有哪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7」我们能体会到她写这话时的决绝。张爱玲在她的人生中悲惨的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感受到人世间的真爱,从而摆脱不了凄凉悲愁的苍凉之感,也造就了这位大才女的创作心态,悲情更是成为了她的主题色彩。她不得不将内心郁闷、愤怒、不满、压抑都一一的反映在小说创作里面,在小说《色,戒》中,汉奸易先生最后毫不留情地处决已经深深爱上他甚至还不惜背叛自己组织的王佳芝,就包含了张爱玲对男人薄情寡义的强烈讽刺,当然,也警示着那些在乱世里痴情不拔,为爱痴狂的女子。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王娇蕊为了所谓的爱情而离婚,而佟振保却为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名声将他抛弃,最后娶了纯洁的孟烟鹂,但是这个娶回家里来的白玫瑰他却没有真正的爱过,而是彻底把他当成了一个摆放的花瓶。我们可以看出红玫瑰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反衬出了佟振保自私无耻的人格。像这样道德上不圆满,都是人性自私在作祟。不完美的人物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无处不在。

3.社会的影响

人在时代生活面前无能为力的人生悲剧是张爱玲笔下苍凉意识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寻找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出这与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复杂接受有关。五四新文化是我们国家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郁达夫在五四运动中倡导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人。张爱玲对郁达夫的这种倡导是有深刻的回应的,她笔下描写的人物都是现世人生。虽然离五四运动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张爱玲却有意无意的将新文学创造出来的世界不自觉的带入到她的小说中,并逐渐转化成自己苍凉故事发生的不可或缺的背景。比如在《花凋》中的郑川嫦,《创世纪》中的匡潆珠,《金锁记》的长安、,虽然他们都是女人,但是也上过学堂读过书,要不是不是因为世俗的束缚、在加上家庭的约束,也能成为自立根生的小知识者。张爱玲在小说中对一些人物身份背景的有意设定也是带有新文学前期小说人物的影子,这些身份的设定都作为人物身上的一种标记参与到故事的总体叙

述背景中去。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或上过学堂,或留过洋,或在工厂做工。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都有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深烙印。

张爱玲生活在民国时期,那时候社会动乱,战乱四起,上海成为沦陷区,连她考上伦敦大学后也因为战乱而放弃了求学的机会。1941年12月日本人进攻香港,香港被侵占,她的学生生涯再次被中断了。枪声炮声不停的在耳边响起来,她的希望也跟着这枪炮声破灭了。她亲身经历了香港被侵占的全过程,那时物质短缺,生命就像一只蚂蚁一样脆弱,天上随时有颗炸弹掉下来的话很多人都会失去生命。所有的一切都在战争中变得很脆弱,生命,亲情,友情,爱情都是一样。因而更加让她深刻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残酷事实。这所有的一切战争经历让她体会到来人生的苍凉感,也让她更加的迷惑和失落。“我们聚集在宿舍的最下层,黑漆漆的箱子间里,只听见机关枪‘啦啦啪啪的’,像荷叶上的雨。”经历过躲空袭的恐怖:“——门洞子里挤满了人,又脑油气味的、棉墩墩的冬天的人。从人头上看出去,是明净的天。一辆控电车停在街心,电车外面,浅浅的太阳,电车外面也是太阳——单只这电车便有一种原始的荒凉。”在《倾城之恋》中也写道:“巴尔顿道的附近有一座科学试验馆,屋顶上驾着高射炮,流弹不停的飞过来。”「8」可见战争之激烈。而仗打完以后并不意味真正的结束,很多战争的后遗症都留了下来,人们依然感受着战争带来的气氛,“我们立在摊头吃滚油煎的萝卜饼,尺来远脚底下就躺着穷人的尸体”。战争中的这些经历,使她更加增添了人生中的荒凉感和孤独无助感。更让他的心灵有了难以抹掉的痕迹,张爱玲在香港被侵占的这段日子里面更是加速了她苍凉意识的形成。

张爱玲的一生坎坎坷坷,亲情爱情都不如人意。她的小说环境暗淡,人物空虚,都是以悲剧结尾。所有的繁华落尽后的苍凉都是她对人生的描摹,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她的作品获得了不朽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107-108

[2]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M]. 山东书报出版社,2004:24-26

[3] 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M].上海三够书店出版,2004:225-227

[4] 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二卷[M].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71

[5]朱晓.张爱玲文集[M].南海出版公司,2001:107-109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征 中文 04本函滨海点掌成龙 [摘要]: 张爱玲是上海最时髦,最前卫的文学才女,是漂泊不定的流浪者。张爱玲的生命在不断的放逐中越来越流离,一路不断跌落,这注定张爱玲的书写是一连串被压抑的历史。张爱玲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艳异女性,描写的女性人物都生活在病态社会里,这样笔下的女体形像是丰满的,她不但丰富了女性书写体,更丰富了女性美学,是女性书写体中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 [关鍵词]: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虚无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中国女性文学,响应“个性解放”口号,多是激进而亢奋的,塑造的多是从旧的封建牢笼里脱身而出的新女性的形象,她们或追求婚姻自主,或崇尚爱情至上,或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中,非常鲜明地印着那个如火如荼时代的烙印。然而在40年代低气压的上海孤岛,张爱玲为我们展现的,却是一个内囿的女性世界。与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流相比,它显得阴暗和晦涩。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们,是生活在古老中国屋檐下最普通的女性。她们历经多少世代,却一如既往地生活在她们几千年已经习惯了的挣脱不开的心牢里。她们全然没有为时代气息所掀起的骚动和憧憬。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受过新式教育,过着“新时代”的女性们享受的现代都市生活,她们各具不同时代所赋予的色彩,间或也有受过西洋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坦然地,无所困惑地接受现代文明的馈赠,或做职业女性,交际花;或跳舞,谈西式恋爱,但是她们与左翼作家笔下新女性不同,大多只是具有“新女性”表象的旧女性。她们大都是生长于旧家庭,生活于行将破灭或已经破落的书香门第,没有新的思想,甚至丝毫没有受到当时革命运动和革命思潮的影响,满脑子都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都是深深陷在中国传统意识型态之中卑微可怜而平风庸俗的小角色。在她们的骨子里,却都惊人一致地拥有一颗女奴的灵魂,在她们身上,总一样弥漫着一种阴暗的气息,整个心态和生存状态都充满了鬼魅之气,她们仍是为男性世界所苦恼、抽泣,她们“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1],依赖男人成为她们表达自立的方式,自尊成为自卑外化的表象。刚刚过去不久的火热时代留给她们的,仅仅是生活形式上的变革。她们的意识仍被男性世界所支配和控制,仍旧只属于生活在阴暗中的女奴。正如张爱玲在《谈女人》中谈到的,“在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屈伏在男人的拳头下,几千年始终受支配,因为适应环境,养成了所谓妾妇之道。”[2]她们全被一只巨手扼制着,这只巨手来自代代相传的封建传统意识,来自女性生生世世因袭的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试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2008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甘肃省电大武威电大分校赵静 摘要: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以对生存悲剧的苍凉书写,传达了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寂寞、生存痛苦、生存恐怖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悲剧性的理性认知,并由此标示出一种苍凉悲怆的审美风格。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是在生命中苦苦挣扎着,但终不免一个悲剧性的命运。她对小说故事性的高度重视,摆脱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启蒙话语强加在小说身上的重荷,体现了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充分尊重。本文就从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表现的几个着眼点:情爱关系、人性的探索、人生的体验、悲观忧伤的结局,以及悲剧意识根源进行阐述,力指导现实的人少生私寡欲,少谋个人私利,多贡献于社会。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张爱玲(1917---1995),河北丰润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巨大收获。其文学成就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由于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的不幸和她对这个家庭的憎恨又使她的作品的整体染上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以及清醒的没落感,她笔下的那些女性大多是悲剧性人物。 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女人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的。她为女性文学掀开了女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角,由此构成了她小说的苍凉、婉哀、惨伤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所形成的独特精神个性、人生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平凡的没落贵族家世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使她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喧闹和孤寂,铸成了她悲观的作家气质。使她对人生既

张爱玲经典散文爱

张爱玲经典散文爱 【篇一:张爱玲经典散文爱】 【篇二:张爱玲经典散文爱】 擦肩而过,“就这样就完了”,——这是理解这篇小散文的核心,因 为是瞬间,才成为永恒,永恒地珍惜,永恒地回味。千万人之中的 偶然相遇,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月白的衫子,古典的诗意与浪漫。 尽管张爱玲在小说与散文中有表达的分野,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 从表面上看。 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了,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散文更多地表达世俗人生,如此明亮 的诗意,在截取最浪漫的瞬间之时、艺术观是统一的,在张爱玲的 作品中也几乎是惟一的?因此,从这篇小散文中透露出来的美学意 味是“凄美”,而非其他,瞬间成为永恒,永恒的惆怅与忧伤,同一 个作家:“噢,你也在这里吗,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 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但彼此又是互为表里的,散文中的世俗 人生是以悲剧意识作为背景的。分野这是我读大学时间读到过的张 爱玲的很短的一篇文章,也是网上关于张爱玲作品评论最多的一篇, 人在热恋时,但说这小故事似乎没有必要说谎。 张爱玲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与胡热恋的时候。张爱玲一直拒绝 罗漫谛克,但她与胡兰成的这段热恋,又是她一生中短暂的罗漫谛 克时期,几乎是惟一的一次,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 没有再说什么,化为散文的意境,也是误读最多的一篇,同她见过面,千万年之中的巧遇,偶然的相逢,这宿命的温情定格于瞬间。“就这样就完了。”本身已经包含了无尽的惆怅,张爱玲在情感最炽 热的时候,寄托了她此时此刻对爱的理解与感慨、遐思。她的小说 离不开婚姻题材,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 (附作品) 爱 这是真的。

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张爱玲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把她的生活经历经过酝酿加上她独特的观察力升华成一部部旷世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出华美的乐章。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可悲或可恨或可怜,本文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 象进行社会反思。 读张爱玲的任何一篇小说,我都可以理解为何说她不是一名普通的女子。她用漫不经心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或含泪或泣血或可怜或可恨的女性形象;她用瘦弱的指尖轻轻挑起千年来蒙在家庭、婚姻、爱情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就让人看到触目惊心的真实,她把笔端伸向上帝看不到的地方,伸向太阳照不到的黑暗的角落;让那些华美袍上的虱子赤裸裸的暴露给世人面前。 一个个可悲的女性,一个个吃人的女性,一个个可怜的女性活灵活现的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为她们颤动,让读者为她们伤悲。因此张爱玲小说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她所反映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不在于她的语言有多华丽;而仅仅在于她所刻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与大多数作家所描写的女性有太大的差别,她们以独特悲凉和屈辱震撼着读者,张爱玲也因此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坛上折射出熠熠光辉。 一、人物形象具有的自传色彩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① 我们先来看一下她的出身:祖父是清朝的大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外公则是天津提督,可谓是出身显赫,属于贵族后裔了;但张

爱玲出生时已经是家道中落,父亲吸烟土、逛妓院、养姨太太,幼时的张爱玲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中,直至父母离婚。张爱玲幼时没有家庭的温暖,封建大家庭中的尔虞我诈,在她内心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在创作中一举成名,在文坛上响当当,但是张爱玲的婚姻如同她的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是不幸福的。一九九四年在张爱玲创作的顶峰时期,她与汪伪宣传部次长,伪《中华日报》总主笔胡兰成签订婚约,但这次婚姻让张爱玲受到很大打击,因为它只维持两年。晚年的张爱玲孤独落莫生活着,最终客死异乡。纵观张爱玲的众多著作,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她悲观敏感独特的性格,作品中的男性大多玩世不恭,抽鸦片,逛窑子;作品中的女性无一不是以悲剧结束,这不能不说是由她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影响的,“总之,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 ②缩小又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 她的作品大多以沪港两地为背景,事实上张爱玲是出生在上海的,又长期生活在香港。读书期间,她亲身经历了港岛被围,抵抗及沦陷的全过程。而她在《倾城之恋》中描写“炮火却逐渐猛烈了,邻近的高射炮成为飞机汪意的焦点,飞机营营的在顶上盘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写出当时战争的真实与紧张。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经发表,就引起读者的哄动,书中的女性葛薇龙是一个寄居在姑妈家被诱惑而论为交际花的女性。无独有偶,张爱玲也因战争而中断学业,因此同她姑母住在一幢西式公寓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很多女性是家道中落的名门淑女,而张爱玲用不厌其繁的笔墨描写了大家族的种种陈设丫头佣人及大家族的

张爱玲经典散文《天才梦》读后感

推荐文章(书籍梗概)来源:张爱玲经典散文 推荐文章(书籍梗概):《天才梦》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生活的艺术,有一部分不是我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云巧”,听苏格兰兵吹bagpip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巅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心得感悟: 张爱玲天才梦读后感 《天才梦》所讲述的是张爱玲被人们视为天才。她三岁时会背诗,七岁时就写过一篇小说,九岁时就决定了自己以后要当音乐家,毋庸置疑,她是个天才。可是十六岁时,她的母亲研究了一下她,她除了天才素质外一无所有。她没有生活能力,而且不会适应环境。在学习上她是个天才,但在生活中她是个废物。 通过这篇文章让我领悟到,一个人,即使他有一技之长,但如果他连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会,这一个长处也是没有用的。就像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在学校里她得到自由发展,自信心日益坚强,可当她被母亲研究一番之后,发现她什么都不会,不会削苹果,不会补袜子,去医院的路坐车接连走了三个月,可任然不认识那条路。她不会适应环境,像她这样,即使文采飞扬,却只是一个废物。天才不是塑造而成的,专一发展一方面并不是这个社会中所需要的能力。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有一技之长,因此从小就对孩子呵护有加,细微到生活起居,即使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一样不放心。爱孩子可以,可是过分的溺爱,不仅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网上报道有各种各样的事例,各种天才,只因无自理能力而在这个社会中无法生存。 张爱玲从小被视为天才,可当她母亲发现她什么都不会,给她两年时间去学习适应环境时,她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两年的计划是一个失败的试验。这足以证明只有一技之长天才的她不过是一个废物。一个不会生活,只会学习的人有什么用呢?以后也是出不了大成就的,最终只会丑相败露成为别人的笑料。如果张爱玲

浅谈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情结

浅谈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情结 侯昕彤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一名颇有传奇特色的女作家,她出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内心里有着浓厚的上海情结。张爱玲常常以上海人为描写的对象,也常常从上海人的角度看世界。张爱玲的小说透着一股上海味道,上海情调,展现了上海的生活、上海这个城市本身对她的影响。上海作为张爱玲的故乡,是她悲观性格的成因之一,也是她无法割舍的家,她作品里的悲凉,一部分也来源于她的上海情怀。 关键词:张爱玲;上海情结;上海人 在我看来,张爱玲是特别的,她系出名门,人生曲折,才华横溢;她的小说是特别的,华丽却苍凉,中西交融,读起来有一种东西方文化的交错之感;民国时期的上海也是特别的,新旧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繁华却压抑,新旧交替,推动了社会前进但也催生了种种畸形产物。张爱玲说自己“到底是上海人”,她的作品常常选择上海为舞台,书中的人物也常常是上海人,张爱玲对于她的出身地,无疑是有这浓厚的感情的,这份上海情结,让她的作品成为上海水土中开出的一朵浓丽的花儿,婷婷立于民国时期的文坛之中。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故事大多发生在两个地点,一个是上海,另一个是香港。她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人生的许多大事都是在上海经历的,比如家庭的动荡,进入上学校学习,首次发表作品,被父亲责打拘禁,逃出家门去母亲家,以及后来遇见胡兰成等等。人的性格习惯都是与自己生长的环境、经历的事情息息相关的,因此所有这些都对她以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她的故事总带着一股上海味儿,就像她自己说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答意的地方1”。 一、上海人 张爱玲在散文《到底是上海人》中讲述了她对上海人有的两个印象,一个是白与胖,一个是“通”。这个“通”是“文理清顺,世故达练2”,也是一种中国式的态度。她说“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3”。这些性格在她的作品里可以找到影子,如《半生缘》里的上海姑娘顾曼桢,她坚强独立,接受过较为高等的教育,她勤劳工作养活家人,鼓励男友追求理想,她追求平等的爱与幸福。她的故事终究是悲哀的,但读者看了,心里会生发出希望这样的女子能得到幸福的感情。或许张爱玲写这样的经历苦难却坚强的女子,也是含着同情的,她终究是“喜欢上海人”的。 张爱玲的小说,人物的个性最是丰满。傅雷曾评她笔下的人物是“每一个动作,每一缕思维,每一段对话,都反映出心理的进展……每句话都是动作,每个动作都是说话,即使在没有动作没有语言的场合,情绪的波动也不曾减弱分毫。4”,虽这段话是赞的《金锁记》,但我认为,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刻画,大都是精彩的。她对上海人的印象一定是极深的,观察地也是极细,因此她笔下的上海人,在如此细致传神的描写下也更加传神起来。 1出自张爱玲著《到底是上海人》 2出自张爱玲著《到底是上海人》 3出自张爱玲著《到底是上海人》 4出自傅雷著《论张爱玲的小说》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二稿修改

前言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直面残酷的生活,将目光投注于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灵魂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荒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厚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张爱玲的这种独特的美学风格和创作意识值得我们探究。 一浮世的悲歌 (一)、不可逃离的悲剧命运 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在她的小说中,人的生存欲望与现实困境的悲剧性冲突是其小说的基本冲突。张爱玲从自己的生存状况出发,从童年、亲情、恋爱、婚姻生活等切身的感受中探索个体的生存状况,她的人生观和生命的悲剧感就渗透在她对个体在荒凉世界里的生存状况的描绘。她以一种逼近本质的直觉,揭示个体生命的悲剧性,传达她对一个时代的生存体验:人的生存欲望和现实困境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矛盾,人注定要成为被征服者,在最终结局面前,人类的一切努力都毫无意义,终究要归于沉寂。“总之,生命是残酷的”,[1]没有悲壮,只有无奈的堕落和苍凉。张爱玲认为,人生永远无法完满,只有委屈和难堪的生存,痛苦才是人生的永恒主题。在她看来,人生与现实困境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由不得自己做主。“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2]这种将人生看作麻烦,麻烦与生命同生同灭的感悟,就是张爱玲创作的出发点,她在《论写作》一文中谈到:“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就是麻烦。”[3]张爱玲透过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情感体验、精神状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挖掘出其中的悲剧内容。 1.鲜明的悲剧个体 张爱玲的创作大多是描写普通人的平庸生活,“他们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在难堪的生存中“有挣扎,有焦虑,有慌乱,有冒险”。[4]张爱玲认为这才是生命真正的图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沉沦,在荒凉的胁迫中表现出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困惑,以及对虚妄无妄的生活困境的屈服是人类荒凉的生存景况的呈现。张爱玲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往往赋予这些角色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生存欲望和意志,他们大多想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平庸无为的世界里抓住些什么,或是爱情,或是理想,或是平凡稳定的生活。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得到更多的痛苦,一步一步地看着自己所追求的走向幻灭。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本是一名普通的小女子,一位单纯的中学生,为了学业,她向自己的姑妈求助;

悲剧意识与世俗人生_论张爱玲的散文

收稿日期:2006-11-28 作者简介:宋家宏(1956-),男,云南昭通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云南大学云南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2007年第3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32007第20卷JOURNAL OF HA I N AN NORMAL UN I V ERSI TY General No .89 (总89期) (Social Sciences ) Vo1.20 悲剧意识与世俗人生 ———论张爱玲的散文 宋家宏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 要:论文从张爱玲的开篇之作《天才梦》入手,分析其“张看”与“私语”两类散文的内在特质:以悲剧意识为背景,对世俗人生的珍惜与热爱。无论对往事的回述还是对心灵的审视,都以坦诚的态度书写。是“私语”却超越了自我立场,是“世俗”却又有悲剧的意味。她的都市立场提供了典范的城市文学审美经验,她为长篇幅的文艺大散文的文体创新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张爱玲;散文研究;悲剧意识;世俗人生;文体创新 中图分类号:I 20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3X (2007)-03-0041-05 一 张爱玲的散文在不同的时空,面对不同的接受者,有 不同的遭遇。上个世纪40年代《流言》出版时,远没有《传奇》在普通读者中有号召力,尽管张爱玲在出版《流言》时颇为费心,她自己找出版公司,自备纸张,从校对到跑印刷厂,全都亲历亲为。当然,这也许是她在享受自己的作品变成一本本书的乐趣,但也不能排除她对自己散文的重视。《流言》却没有像《传奇》那样受到评论众多的关注。 长期以来,就笔者所见,大陆以外张爱玲的研究者主要研究对象是她的小说,论说她的散文的文章远远没有论说小说的多。直到周芬伶的《艳异》才特别推崇张爱玲的散文,列为专章,多有新见。上个世纪90年代后大陆的张爱玲热,恰逢大陆读书界的散文热,张爱玲散文在普通读者中的号召力至少不亚于她的小说,《张爱玲散文全编》已于1992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另有一二十种不同版本的散文集出版,且有很好的发行效果。研究界又有不同,尽管余斌在1995年出版的《张爱玲传》已为她的《流言》列了专章,大陆的研究者相当一段时间也是把她的散文更多地当作理解其人生经历、思想与艺术观念的资料来运用,作为独立的散文艺术来研究的不多。总而言之,张爱玲散文研究相对薄弱。 散文是一种更适合欣赏、把玩的文体,不适合负载太多的论析,当然,90年代后兴盛的“大散文”又当别论。 张爱玲的散文研究者不多,评价却较为一致。早在1944 年《杂志》月刊为《传奇》举办的“茶会”上,涉及到张爱玲散文时就有很高的评价,班公说:“她的小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可是我以为她的散文,她的文体,在中国文学的演进史上,是有她一定的地位了的。”谭惟翰认为:“读她的作品,小说不及散文,以小说来看,作者太注意装饰,小动作等,把主体盖住,而疏忽了整个结构。读其散文比小说 有味,读随笔比散文更有味。”[1] 后来的张爱玲散文评论文章,虽然不多,评价却高,吴福辉、余凌、谢凌岚等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她的散文价值,尤其是周芬伶在《艳异》一书中认为:“她的散文成就不但不亚于小说,在神韵与风格的完整呈现上或有过于小说者,故列为作品论卷首”,认为“张爱玲的文体自成一格,对散文语言及题材的开拓确有新境,她首先是个文体家,然后才是小说家、剧 作家”。[2] 周芬伶要树立张爱玲散文大家的地位。 二 《天才梦》在张爱玲的创作中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一篇优秀的散文,把它视为张爱玲的处女作也并无不当,这是她步入文坛前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第一篇中文作品。这一年张爱玲19岁,她从七岁开始写第一部小说,九岁就向编辑先生进攻,到此时,作家梦她已做了十余年!刚刚发表第一篇中文作品,《天才梦》却又成为她“少作”的终结篇。《天才梦》发表不久,她就入学港大,为了获得能生活自立的奖学金,也为了进一步出国深造,

木心谈张爱玲

木心谈张爱玲 木心 木心先生,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木心先生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沈雁冰)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 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的说法;木心先生却自道“名字其实是累赘,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笔画集中,‘心’字笔画发散之意。”(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 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录自《同情中断录》 她是乱世的佳人,世不乱了,人也不佳了——世一直是乱的,只不过她独钟她那时候的那种乱,例如“孤岛”的上海,纵有千般不是,于她亲,便样样入眼。她的文学生命的过早结束,原先是有征兆可循的,她对艺术上的“正”和“巨”的一面,本能地嫌弃,而以“偏”和“细”的一面作为她精神的泉源,水是活的,实在清浅,容易干涸了。喜欢塞尚的画,无奈全然看错,其不祥早现如此。正偏巨细倚伏混沌,人事物毋分雅俗,分了,两边都难有落脚处。 ——《素履之往》一九九二年 我初次读到张爱玲的作品是她的散文,在一九四二年的上海,在几本杂志间,十五岁的读者快心的反应是:鲁迅之后感觉敏锐表呈精准的是她了。

当年日寇占领大江南北,通称“非常时期”,将来自会作为国难国耻而详见于中国近代史,然则此八年中沦陷区的文化动态,就不可能列入中国近代文学史,因为事关“敌伪宣传”、“奴化教育”——明明是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却是夜夜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好一番粉饰太平的亲善伎俩,文学杂志如雨后春笋,男女“作家”,眉来眼去,这厢锦江春色来“天地”,那边玉垒浮云变“古今”(“天地”、“古今”皆杂志名),知堂老人游江南,海上女作家大型座谈会,《结婚十年》畅销再版,还有吃板烟的鱼、拿手杖的鱼招摇过市……兴兴轰轰直到日本一宣布投降,这些夕阳中的文学蜉蝣霎时影迹无踪,四十年后,我到得海外,才不期然而然地逐一知悉,彼等皆有恙无恙地健在,都易名改姓久矣,唯张爱玲仍然姓张名爱玲,足见其明智、果敢,一九四九年后,似乎她还不想离上海,出席过沪地作家的一次集会,似乎处在渐悟状态中,似乎后来有了顿悟,你说呢。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她也是喜欢这两句的。 “成名要趁早呀。” 张爱玲这一声叫帘,当然是憨娈逗人的,将谑无谑的诗经里的作风,她自己分明年纪轻轻已经成名,这一叫,使老大而无名者,青年而嗷嗷待名者,闻声相顾以太息。眼看《流言》出版(病黄封面,画了个三姑六婆状的木偶,蓝的),《传奇》又出版(暗绿封面,涌起大朵青云,即所谓“如意头”的吉祥图案),书店里、报摊上,张爱玲,张爱玲,电影院门口,今日上映“不了情”,主演:陈燕燕、刘琼,编剧:张爱玲,就是这个张爱玲真会穿了前清的缎袄,三滚七镶盘花纽攀,大袖翩翩地走在华灯初上的霞飞路上,买东西、吃点心,见者无不哗然,可乐坏了小报记者。 故曰张爱玲的成名特别像成名,故曰她之所以成为“佳人”正巧生逢“乱世”,试想她的作品如果发表在“五四”时期,星多月不明,未必会如此受注目受欢迎,再假设她到一九四九年后才写出她那样的散文和小说来,彻底埋没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二、说学情 透过考练,学生们在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当中呈现的情况是:大多数学生知道从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细节等正面描写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但是对小说中环境烘托、情节烘托、周围人物衬托等方面信息捕捉不够敏锐,另外,能理解形象特征,但语言概括不够准确,答题不够规范。 三、说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几个切入点。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二)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对小说中的人物作出正确评价。 四、说学习重难点: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 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五、说学习方法: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说是我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不断更新的玄幻、言情小说,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揭开小说人物脸上那层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复习旧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师生共同回顾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明确:(一)正面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2.神态描写 3.行动描写(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6.细节描写(二)侧面描写:(1)故事情节的烘托(2)周围人物的衬托(3)环境描写的烘托 四、探究“小说人物形象”题型的做题方法,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几个切入点。 五、反思:我们解答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这类题,最大的失分原因是什么? 六、课堂小结:答题注意事项 七、作业布置

【有关父亲的经典散文】张爱玲散文《迟暮》

【有关父亲的经典散文】张爱玲散文《迟暮》 气候渐冷,邻近年关,逐渐的也怀念故乡了。 山谷的风,夹着凉气与雾水老是能精确的把挂在屋檐下的几串腊肉吹得摇头晃脑,摇摇欲坠。 在我记忆里关于父亲最多的画面,是他穿戴粗布棉衣,弯着腰正在咕嘟咕嘟的抽着水烟,伴跟着一声声的咳嗽,有时能看到父亲眼里闪烁着泪花。父亲高兴时是会表演吐烟圈的绝活给我们看的,每次吐完烟圈父亲脸上都邑扬起高兴的笑容,我们也会被父亲愉悦的笑容所感染肆无顾忌的大年夜大年夜声欢笑起来。我和弟弟也曾在父下地干活的时刻,偷偷地模仿父亲的动作,抽起水烟来,独一不合的是我会一本正经的批示着弟弟给我点烟。当我的咳嗽声被弟弟的欢笑声掩盖的时刻,弟弟的鼻涕泡就像气球一样吹起来了,越吹越大年夜大年夜,又消掉落在我们的欢笑声中。 天天伴跟着父亲抽水烟的咕嘟声和咳嗽声,我都邑准时从睡梦中惊醒,踩着咯吱咯吱作响木板,咚咚咚的跑下楼。 吃饭时我们是不敢端着饭碗分开座位的,饭粒掉落落在桌面上时父亲的眼睛透着亮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我们的手指会洪亮地发出“啪”一声,然后恭敬的将饭粒夹起来吃掉落落,心里是不敢抱怨的。弟弟每次都邑躲在母亲的身边吃饭,而每次母亲都邑给父亲一个眼色,让弟弟逃过一劫,让我在一边吃惊的吃着饭。有时是要和父亲一路去挖野菜的,紫红色的茎,紫红色的叶子,名字及味道已经不记得了。在这时父亲是会和我们讲故事的,描述的是父亲小时刻的工作,昔时正在打饥荒,亲眼看见很多人活活饿去世。有喝水胀去世的,身材肿起来一点力量都没有,饿的发窘有吃不雅不雅音土的,有挖树根的很多弗成思议从父亲嘴里说出又异常真实工作,经常听得我们毕恭毕敬的挖着野菜,仿佛在挖着救命稻草一般。 在我将要分开故乡的那一天,父亲背着我所有的行李默默地走在前面,我默默地跟在后面,脑筋里想着很多话语,却没有说出一句来。雾水从远处的山谷夹着凉气正精确的飘落在父亲的银白色头发上,父亲的脊背已经不知不觉的弯了下去,我才意识到本身的脊背将要挺起来了。父亲的眼睛依然闪着亮光,父亲的身影逐渐消掉落在我渐行渐远的路途上。在我打开背包时创造多了一瓶带着暖和的茶以及一个鲜艳的红包。去世后仿佛有一条无形的铁链拉扯着我的心坎,我终于明白我将要分开我长大年夜大年夜的处所,远离我的父亲了。 气候渐冷,邻近年关,逐渐的也怀念故乡了。良久都没有看到穿戴粗布棉衣,弯着腰正在咕嘟咕嘟的抽着水烟的父亲了,或许父亲也正以这姿势在怀念着我吧! 感谢您的阅读!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蕴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一、引言 (2)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及其体现 (2) (一)苍凉的艺术风格 (2) 1、意象表现 (3) 2、氛围表现 (3) (二)悲剧性的主题内容,人物和结局 (4) 1、爱情的悲剧性 (4) 2、亲情的悲剧性 (6) 三、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 (9) (一)社会原因 (9) (二)家庭原因 (9) (三)个人情感原因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3)

绵延不尽的苍凉—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摘要:张爱玲是一个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她勇于直面残酷的现实生活,将敏锐的目光投注在痛苦和困难中挣扎的人们,讲述这些苦难生灵的悲剧生活,展示出一幕幕震撼的人生悲剧。张爱玲对时代、文明、人生的悲观认识,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苍凉感和虚无感,从而散发出浓郁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 本文立足于文学研究,从女性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整体的眼光纵览张爱玲小说的创作,全面梳理、剖析和阐释张爱玲小说中所呈现的悲剧意识,追溯张爱玲小说中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 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具体体现。张爱玲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对人性的探索中,她冷冷的撕开生命外表的华美,露出人性深处的自私、阴暗、虚伪和孤独。通过独特的艺术技巧,利用意象表现和氛围表现,建构起一种苍凉的艺术格调,再加上主题、人物以及结局悲剧性的叙述和描写,逐步形成她小说的悲剧意识。 第二部分主要探究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这三个角度简略剖析。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动荡,父母感情的破裂,家族亲人的爱恨情仇,以及自己与胡兰成的感情的破裂,这一切的经历使其在创作上更加倾向悲凉。 本文力图通过这两个大的方面来了解张爱玲,把握其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 关键词:苍凉悲剧意识小说张爱玲 Not the desolate stretch of Eileen Chang's novels--the tragedy of consciousness Abstract:Eileen Chang is a writer who has a strong tragedy consciousness and has a brave courage to face the cruel reality and life .Her keen eyes with pain and difficulty tell us the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and the tragedy of the lives, showing the scenes of life tragedyies.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by using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inducing deduc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overciew zhang ai-ling's novel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omb make zhang ai-ling's novels with a consciousness of tragedy, tracing her novels of the causes of

谈张爱玲_写人的作文1200字

谈张爱玲_写人的作文1200字 2019年8月28日星期三 提起张爱玲这三个字,提到张爱玲这一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张爱玲,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95年9月她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 我眼中的张爱玲,她的童年是极其不幸的。作家张家玲原本出生于一个背景显赫的家庭,可惜好景不长,家道败落,父母由于感情破裂,导致最后以离婚收场。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离异的家庭里,最受伤的就是孩子。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不错,作家张爱玲的童年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缺乏母爱、没有亲情温暖的家庭里,她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是值得我们同情的。 我眼中的张爱玲,是一位天才儿童作家。1927年那一年的张爱玲才年仅七岁,她就开始进行了小说的创作。十二岁开始她就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七岁对于我们来说,她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但是她却通过尖锐的文笔创造了一篇篇小说,作家张爱玲是一位天才儿童作家由此也就可见一斑了。 我眼中的张爱玲,是一位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作家。童年的不幸遭遇,并没有使张爱玲一蹶不振,她没有抱怨生活带给她的不幸,相反之她发奋图强、努力读书,她以远东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英国伦敦大学,但是日本侵华的炮火阻断了她的行程,她只好转入香港大学,日军的炮火只能阻断她的路程,却阻断不了她求学好问的决心,在香港大学期间,她的功课门门都能考第一。从她的这一点勤奋好学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张爱玲能成为一名著作的作家绝非偶然,而是跟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

我眼中的张爱玲,她的作品具有更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在她的笔下,她所写的人物主要以女性为主。她本着从女性本体出发,怀着对经济和精神上缺乏独立自主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写出了一部部不朽的佳作。从张爱玲的这一点来看,是非常可贵的,要知道生活在那个年代中,女性是没有地位的。但是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一个充满女性气息的世界。由此可见,张爱玲不仅是一位作家,她更是一位以女性为主的作家。 我眼中的张爱玲,是一位以现实为主的作家。张爱玲认为,真实是一切艺术创造的生命!在张爱玲的笔下,她的作品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她所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她本着以真人真事为主来写作。在她的小说集中——《传奇》,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一点,而这一本《传奇》只是她所有写真事的小说中的一个缩影。在我看来,只有以真实为主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正是因为她的作品足够真实和感人。 这就是我眼中的作家张爱玲,她是不幸的,她生于乱世,从小就失去了家庭应给予的温暖。但是她又是伟大的,她没有因为家庭而自暴自弃,取而代之的是发奋图强,勤奋读书。更为可贵的是,在她的笔下,她以真实的生活为主、她以女性为题材,写出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作家陈克华这样评价张爱玲:世界上有华人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从作家张克华的这一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张爱玲”这一个名字从未消失于读者的视野中,这足以说明张爱玲的作品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永远记得中国现代作家中有这么一位传奇女子——张爱玲!

张爱玲的散文读后感(6篇)

张爱玲的散文读后感第一篇: 《郁金香》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如张爱玲过去的作品,在新旧杂糅掩映之中,展开旧式大家庭衰微的背景之下,两个少爷宝初、宝余与丫头金香之间的或明或暗,或轻薄或深婉的关系。情节看似单纯,但是结构非常讲究。作品以金香推门亮相始,以宝初的凄然回忆终,金香仿佛迎面而来,转身远去。在人物关系的发展中,可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品开头写宝余狂追金香,使人误以为是要写金香与宝余之间的纠葛,并引出宝初与阎小姐之间的恋爱,然而山重水复之后才发觉金香爱的是宝初,而宝余最终与阎小姐成了婚。作品前半部分节奏缓慢,极力铺陈旧家庭中两三天间的日常生活情态,交待错综的人物关系。后半部分节奏骤然加快,倏忽已到中年。这种节奏类似于《金锁记》。后半部宝初渐成主角,金香等人退出画面之外,成为侧写的对象。结尾处,宝初与金香之间本有重逢的机会,然而在拥挤的电梯里,只听到别人喊她的名字,却无法分辨她的身影,两人擦身而过但却并未谋面。这与《红玫瑰与白玫瑰》结尾写振保与娇蕊在公共汽车上相遇的情景大异其趣。作品故事虽然简练,但是线索明暗交错,起伏有致,充分显示了张爱玲结构小说的才华。 作品中三个最主要的人物宝初、宝余兄弟和金香之间的三角恋关系,从框架上看多少有点《边城》的味道,然而内涵是迥然不同的。宝余是张爱玲笔下最擅长的花花公子形象,是那种既轻佻又世俗的角色。宝初和宝余同是庶出,但是同父异母。由于母亲早逝,宝初由宝余的母亲养大,并一起寄居在宝余的亲姐姐阮太太家里。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宝初沉静、忧郁的性格,读后感《张爱玲《郁金香》读后感》。与宝余对金香的轻浮举止不同,宝初是认真的,含蓄的。他尊重金香,爱护她,但他的爱是有限的,也是软弱的。 对浪漫爱的拆解,尤其是对男性爱的怀疑一直是张爱玲早期小说的主题。只有到了《多少恨》《小艾》以及《十八春》(后改写为《半生缘》)里,张爱玲才渐渐露出温情的面目。而这篇写于1947年的《郁金香》,通过宝初对金香的感情描写,透露出刚刚经历感情创痛的张爱玲对爱情的怀疑。作品写宝初出门的时候,金香将一个精心缝制的小礼物悄悄装到他的口袋里:一个白缎子糊的小夹子,缎子的夹层下还生出短短一截黄纸绊带,是装市民证和防疫证用的。金香设想得非常精细,大约她认为给男人随身携带的东西没有比这更为大方得体的了,然而宝初并未珍惜,反而心里有点鄙夷、轻蔑,觉得这东西看上去实在有一点寒酸可笑,也不大合用。而且每"一看见,心里就是一阵凄惨"。可是"怎么着也不忍心丢掉它",于是故意夹到书本里,让人家去摔掉它罢。这个看起来温文稳重、诚挚内向的宝初对金香的爱不过如此!陈子善先生说宝初的身上有《半生缘》里沈世钧的影子,我觉得从沉静、平和的性格来看自然相像,然而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张爱玲前期作品的爱情描写,多的是现实利益的斤斤计较,少的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诗意,然而却不能说她是个爱的虚无主义者。她笔下的女人多少都带点怨女的气质。在男女爱情的"两个人的战争"中,女人往往是失败者。她付出的感情总比男人多,对爱情的期待总比男人高,如葛薇龙之于乔琪乔,曹七巧之于姜季泽,王娇蕊之于佟振保,而金香之于宝初也不例外。从老太太的嘴里,我得以约略了解金香后来凄苦悲惨的生活:嫁人,生孩子,男人待她不好,还不给她钱,她只能出来找事情做,养活两个孩子。读到这里,一个身份卑微的女子在艰难的生活中辛苦辗转的身影闪现在画面之中,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漫上心头,留给我无限的叹息和惆怅。这时候,我才真正领略到这篇小说题目的深长意味:"郁金香"原来是要把郁和金香拆开来读的。金香带着青春活泼的气息扑面而来,却连一个匆忙落寞的身影都未及留下。张爱玲又一次将她的"荒凉"抛洒在我对"郁金香"的华丽想象之中。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征 中文04本函滨海点掌成龙 [摘要]: 张爱玲是上海最时髦,最前卫的文学才女,是漂泊不定的流浪者。张爱玲的生命在不断的放逐中越来越流离,一路不断跌落,这注定张爱玲的书写是一连串被压抑的历史。张爱玲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艳异女性,描写的女性人物都生活在病态社会里,这样笔下的女体形像是丰满的,她不但丰富了女性书写体,更丰富了女性美学,是女性书写体中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 [关鍵词]: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虚无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中国女性文学,响应“个性解放”口号,多是激进而亢奋的,塑造的多是从旧的封建牢笼里脱身而出的新女性的形象,她们或追求婚姻自主,或崇尚爱情至上,或加入了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中,非常鲜明地印着那个如火如荼时代的烙印。然而在40年代低气压的上海孤岛,张爱玲为我们展现的,却是一个内囿的女性世界。与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流相比,它显得阴暗和晦涩。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们,是生活在古老中国屋檐下最普通的女性。她们历经多少世代,却一如既往地生活在她们几千年已经习惯了的挣脱不开的心牢里。她们全然没有为时代气息所掀起的骚动和憧憬。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受过新式教育,过着“新时代”的女性们享受的现代都市生活,她们各具不同时代所赋予的色彩,间或也有受过西洋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坦然地,无所困惑地接受现代文明的馈赠,或做职业女性,交际花;或跳舞,谈西式恋爱,但是她们与左翼作家笔下新女性不同,大多只是具有“新女性”表象的旧女性。她们大都是生长于旧家庭,生活于行将破灭或已经破落的书香门第,没有新的思想,甚至丝毫没有受到当时革命运动和革命思潮的影响,满脑子都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都是深深陷在中国传统意识型态之中卑微可怜而平风庸俗的小角色。在她们的骨子里,却都惊人一致地拥有一颗女奴的灵魂,在她们身上,总一样弥漫着一种阴暗的气息,整个心态和生存状态都充满了鬼魅之气,她们仍是为男性世界所苦恼、抽泣,她们“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1],依赖男人成为她们表达自立的方式,自尊成为自卑外化的表象。刚刚过去不久的火热时代留给她们的,仅仅是生活形式上的变革。她们的意识仍被男性世界所支配和控制,仍旧只属于生活在阴暗中的女奴。正如张爱玲在《谈女人》中谈到的,“在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屈伏在男人的拳头下,几千年始终受支配,因为适应环境,养成了所谓妾妇之道。”[2]她们全被一只巨手扼制着,这只巨手来自代代相传的封建传统意识,来自女性生生世世因袭的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探索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探索 摘要:现代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的作品有着悲剧的主题思想,多以悲剧爱情故事为题材,张爱玲善于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从而形成了苍凉的艺术风格。张爱玲的悲剧创作意识源于她的家庭变故和感情受挫。她在小说中,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有三种:一种是受封建枷锁束缚的女性,一种是物欲与道德挤压下灵魂扭曲的女性,另一种则是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和软弱酿成悲剧的女性。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 一、苍凉的艺术风格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她的作品有着淡漠的贫血和感伤的情调”[1]P39。胡兰成说:“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面是月下的青灰色” 。[2] P15张爱玲的小说,刻画了一个个残酷而悲凉的人物形象,苍凉是小说的底色,作品始终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苍凉的艺术风格[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弥漫浓厚悲剧色彩的主题思想 张爱玲是专写“她的时代的阴暗一面”的高手。她说:“如果我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种惘惘的威胁。”[2] P16她的威胁来自于生活,张爱玲是一个敏感的人,她善于窥探社会,把握世情,因此揭露人性成了小说的主题。她笔下这些揭露人性为主题的小说,必然成为悲剧小说。 2.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选材 张爱玲认为:“男女之情乃人之大欲,作为生命过程的重大现象,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揭示着人生的真谛。”[3]P83张爱玲是窥探社会矛盾的小说家,她乐于立足于平凡的生活中,选择世俗的恋情和婚姻作为小说选材。《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封建婚姻制度下的悲剧人物,她编织过美丽的爱情梦,却为求金钱迫嫁,无爱的婚姻扭曲了她的灵魂,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劈杀了几个人,儿女的幸福也被她亲手毁掉,张爱玲就是以这样的爱情悲剧为题材,揭示社会生活和人性的世俗面。 二、悲剧意识形成的深刻原因 1.家庭经历的影响 缺失的母爱、后母的虐待、父亲的狂暴,让她深深体会到人生的阴暗与悲哀,也逐渐孵化出张爱玲孤僻和冷淡的性格。“这使她产生出对人生的否定情绪和浓郁的悲观气质,张爱玲因家庭中的不幸,使她成为一个十分沉默的人,不说话,懒惰,不交朋友,不活动,精神长期萎靡不振”。[4] P179父母的不幸婚姻,引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