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一论

统一论

统一论
统一论

物理论文:

电磁力是万物之源

-----------关于统一论

指导老师:张连娣

工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401班

张阳

040715506

电磁力是万力之源

——关于统一论

指导老师:张连娣

摘要:十七世纪,牛顿把天体间的引力和地球上的重力统一成了一个力,即万有引力;十九世纪,麦克斯韦又完成了电场力和磁力的统一。至此,自然界的基本力就被划分为强力、万有引力和电磁力四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出发,可以肯定自然界的一切力都应该出自电场力和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列出四种基本力是不符合自然规则的,其它的力必然是“无中生有”的力。

关键词:电磁力,万有引力,电场力,重力,强力,弱力。

爱因斯坦说过:“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基础上具有统一性。”

自然科学理论基本概念和关系的进化,是沿不断增加逻辑统一性和简单性的方向发展。古代哲人“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成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如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世界统一于水;毕达哥拉斯则认为“数”才是万物的本原。随着科学思想的进步,自然哲学家的信念被逐步取代,然而追求科学理论的逻辑统一性,仍贯穿着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骤。

物理学和化学早已阐明,正电和负电是一切物质的本质。对正负电起作用的能是什么力呢?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出发,可以肯定自然界的一切力都应该出自电场力和磁场力的相互作用,列出四种基本力是不符合自然规则的,其它的力必然是“无中生有”的力。因此,多年来,许多科学家对四种基本力的统一抱有足够的信心。然而,统一四种基本力非常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太大。比如:电磁力比弱力强一千万亿倍。

爱因斯坦大师晚年致力于把万有引力与电磁力统一起来,但由于侧重于物理的数学化运算,所以,最终不能依靠计算证实统一场理论的正确性。

六十年代末,美国的S?格拉肖、S?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家A?萨拉姆三人成功地把弱力与电磁力统一到了一起,建立了“弱——电统一理论”,使大统一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三人也因此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近年来,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先生提出了“量子引力理论”,也试图统一四种基本力。包含此理论的《时间简史》一书在中国一度畅销,在很多人群中反响很大。但是,“量子引力理论”作为一种“部分理论”,同样不能完成“大统一”的历史使命。

重力的本质是电场力,这与自然界符合得天衣无缝,且没有发现与此相违背的任何自然现象,无论是宇宙长距离还是地球上的短距离,都有普适性。对物理规律也遵循得恰到好处,没有任何背离之处,并且有许多实验的证实,这使“引力”与电磁力也得到了合理的统一。如果仔细分析重力的电场力本质,就会发现,还有另一个自然基本力——强力,也将被划入电场力的范畴。

众所周知,质子是带正电的,质子与质子之间存在极大的斥力,什么力克服了这种巨大

的排斥力,而把它们彼此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些原子的核呢?这就是所谓的强力。

多年以来,人们对强力的作用机理十分不解,互相排斥的粒子怎么会结合在一起呢?有人认为,在中子和中子之间、中子和质子之间、质子和质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介子(胶子),是这种介子克服了强力。 1979年底,在西德汉堡佩特拉对撞机上实验的塔索、马克?杰、普洛托、亚特四个小组都发现了高能正负电子对撞产生的强子“三喷注”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科学家间接地发现了“胶子”。然而,这对于解释强力的作用机理并没有本质上的意义,间接发现的粒子也只能被看作是一种想象的产物。

如果我们理解了“中性物质能被电场吸引”这个原理,那么,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克服强力的因素在于中性物质本身,而不在于什么中间物质。中子作为一种“中性物质”,同样可以被电场吸引。就像物质的分子一样,虽然宏观上看是不带电的,但它的正负两种电场并没有湮灭,只是在更小的范围内并存着,比如,在“夸克”与“夸克”之间。

实践证明,在自然界,一个自由的中子会很快衰变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可见,中子只是一种“寿命很短”的粒子。这说明它是电子、中微子和质子三者的组合。由此可知,中子本身就是正负电的结合体。原子核内质子都是带正电的,它们之间有巨大的斥力,正是因为中子夹杂其中,作为它们的媒介,它们才不会彼此“裂变”而去,聚集在一起成为原子核。带正电的质子普遍对中子有吸引力,这使它们由“不共戴天”变成了“和睦相处”——大家都“粘”在中子上,又怎么会分崩离析呢?只要两个质子间存在一个中子,他们就不会因斥力而彼此挣脱。

这可以用模型来加以描述:两块磁铁的同性极是相排斥的,我们很难使这两个同性极结合在一起,但是,在这两个极之间加上一块无磁性的铁板时,就自然产生吸引现象了。

强力的作用机理与此类似,两个相排斥的质子,就如两个相排斥的磁极,中间加入一个中子,吸引现象也会自然产生,中子与质子就这样形成了强相互作用。这种力的作用力矩很短,是因为它们的电势很小。这种强相互作用,使中子和质子牢牢地吸在一起。因此,中子成了质子间结合的媒介,它的原理同原子核被电子“粘联”在一起是一样的。原子核之间不是同样具有强大的斥力吗?但由于电子在它们之间充当了媒介,所以,它们仍然能够互相紧密结合形成物质分子。

中子和中子之间也存在着引力,这种引力也起因于中子内部的两种电场,正负电场的交互作用使中子与中子吸引在一起,就像物质的分子:单个的分子是中性的,分子与分子间靠的是电场力的作用,中子与中子之间也是电场力的交叉作用。

这种作用机理也可以形象地用磁铁模型来描述:每块磁铁都有N极和S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如果把一大堆这样的磁铁放到一起,它们并不会因存在一些斥力而有彼此远离的现象,而是自动地各自寻找异性的磁极并吸引在一起,成为一团。在原子核内,只要有适宜数量的质子和中子,这些粒子的电场都会各自找到“吸引”的异性对象,而发生强相互作用。

电场力与磁场力在物质中无处不在,它们构成了斥力和引力的矛盾统一。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发生作用;被拉抻时,引力发挥着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辩证法真的是解决一切科学问题的伟大真理。

核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是可逆的两种核反应。科学早已证明,所有较轻的原子核都可以在一定的高温中聚变成更重的原子,比如:氢聚合为氦、氦聚合成碳、碳聚合成氧、氧聚合成硅等。

与此相反,除了氢及其同位数以外所有原子核都可以发生裂变反应——必要条件是让它们失去相应的中子数并破坏原子核内的稳定结构。如果把宇宙中所有的中子都“消灭”掉,那么整个宇宙中必然是氢元素的世界。

因此,中子本身就是强力的媒介,没有中子隐含的电场就没有强相互作用——强力也是电

场力。

物质间相互作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无论在哪一阶层,都可以通过“类推”而得知,分子是中性的,中子也是中性的,从分子与分子间的作用机理,我们可推知中子与中子间的作用;原子核与核之间是相排斥的,质子与质子也是相排斥的,从原子的核与核的结合原理,我们可推知质子与质子间的结合原理。在“夸克”领域,各种粒子的结合之谜也就不言而喻了。没有“强力”,是电场力在“作怪”。

正负电是万物的本元,电磁力是万力的本源。

自然界应该只有两种力:一种是电场力,另一种是运动电场的伴生力——磁力。

我的感想:

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世间万物万事都服从一个简单的规律,科学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归于统一的,也就是所谓的“天道崇简”。不管是爱因斯坦,霍金还是其他致力于物理学大统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可贵的探索,鼓励着无数思维活跃的年轻人,现在有许多人在做出这方面的努力,把“大统一理论”作为终生攻克的目标。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足以让思维麻木的“卫道士”们自惭形秽,因为正是这些探索者给僵化的自然观带来了生机。它拥有宏伟的理论框架,得出的却是“天道崇简”的古老传说,我虽然还是一个理论知识不足的大学生,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大统一理论也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通过思考也得出了一定的结论,虽然很幼稚,但我相信这将为我以后的继续思考打下基础。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为人类在科学上的下个里程碑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科技潮》1993年第11期、

《新华文摘》1994年第1期。

生物药物网——科学与统一论坛)

《人类理解论》书评,中文版

《人类理解论》简评 作者简介 约翰·洛克(1632.8.29~1704.10.28),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代表著作主要有:《论宽容异教的通讯》《政府论两篇》《人类理解论》《人类悟性论》等。 著作概述 《人类理解论》一书是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哲学代表著作。本书从1671年写起,直到1687年才完成,在1690年出版。《人类理解论》这一著作在西方哲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洛克在这部著作中所提出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 著作要点 从哲学的继承性上看,洛克走的是弗兰西斯.培根和托马斯.霍布斯的路线,即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不是来自什么“天赋”。可以说,洛克是进一步发展了感觉主义的一个典型的英国经验主义者。 在洛克之前,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所谓的“天赋观念”,即人类最基本的知识或观念并不借助于感觉、经验,而是与生俱来的或天赋的东西。而洛克在哲学上(认识论上)的出发点就是在大力驳斥“天赋观念”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与洛克的名字分不开的——白板说。白板的意思是说,人类没有感觉、经验之前(譬如,初生的婴儿)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上面并没有任何字迹,即没有任何观念。洛克说人类的知识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且归根到底都是从经验中来的。洛克提出认识论上的白板说是针对“天赋观念”论而发的。 洛克认知地论证了人类知识起源于经验,而经验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如果说“霍布斯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了,但他没有更详尽地论证培根关于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那么,“洛克在他论人类知识的起源的著作中,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洛克探讨了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这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他把经验分为两类,即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洛克所说的外部经验是指客观世界的事物对人类的感觉器官发生作用的结果,他把这种经验叫做感觉,而他所谓内部经验,是“心灵的本身活动”,他把这种经验叫做反省。 正如他把经验分为两类一样,洛克把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也分为两类,即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是指客观事物的广延性、形状、不可入性、运动、静止、体积等等,他认为这类性质是不以人的知觉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是在事物的任何变化下都会保存着的;而第二性质是指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口味等等而言的,洛克认为第二性质是主观的、即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好像是认识的主体通过感官附加到客观世界事物上似的,这样说来,势必得出,如果没有眼睛来看,那么煤就不是黑色的,如果没有耳朵来听,那么打雷也就没有声音了。后来的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正是利用洛克关于第二性质的说法,指出第一性质也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 著作地位 《人类理解论》首先批判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知识起源上的所谓“天赋观念”以及德意志哲学家莱布尼茨的所谓“天赋实践原则”,并且提出了他那个著名的白板论,即认识的唯一来源是经验。洛克在本书中所阐述的哲学观点既为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启蒙思想家开辟了道路,也为后来的贝克莱和休谟的经验论深化指明了方向。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称作“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有人开始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称为“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自2004年5月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乔舒亚·库珀·拉莫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以来,中国模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种讨论随着美国2003年发动的对伊战争受挫、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及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先后出现了几个高潮,延续至今,他们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国内的学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讨论,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和理解,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一、“中国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旧的经济模式基本上是“斯大林模式”,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国营经济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国有企业实行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收入分配存在平均主义倾向,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追求高速度的赶超战略,依靠高投入和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工业(含军事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较先进的工业和城市与极为落后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带来的是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效益低,形成的是短缺经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再加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乱,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消费品严重短缺,连火柴肥皂都要凭票供应,农村2.5亿人吃不饱穿不暖,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中国旧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城乡居民强烈要求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旧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改革开放的主要政治障碍基本清除后,中国走上了探索新的经济模式的道路。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己纠正了政治上的偏差、经济上的失误,尊重民意,坚定地推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这是中国改变旧模式形成新模式的基本保证。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望子成龙注重教育穷则思变的优良传统,再加上大量的海外华人,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摘要: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自环境伦理学成立以来一直被学界议论和谈论的的话题,并且目前对该争论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二者出现的历史背景,原因,综合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各自的基本观点并给予了相关的评价。最后,又提出了解决该争议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解决措施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同时也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一系列的诸如人与环境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关于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讨论中,学术界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有二类: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二者出现的背景原因,历史渊源。 可以说人类中心主义这一思想源远流长。自希腊哲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的尺度”以及苏格拉底将哲学研究的视野领域从本体论引向认识论,从天堂引向人间以来,在人们的潜意思中,人们一直都是以“人类自身为中心的”。这一潜意思可以在亚里斯多德以及中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那里找到论证。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自然是为了人而造的万物,植物是为了动物而活着,动物是为了人类而活着。在阿奎那那里,更是以上帝的名义对人驾驭动物,奴役动物,甚至随心所欲地杀死野兽进行辩护。若这一理论渊源还不明确的话,那么,我们更是能从近代哲学那里找到确凿的根据。到了近代,尤其在笛卡尔哲学和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建立之后,这种强调主客之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与分离,强调要征服自然越演越烈,终于在17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得到了实现。17世纪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使人类社会找到了对待自然的突破口。在向自然征战的过程中,人类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成为人类的奴仆。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原材料成为共识。人类在利益需求的驱使之下,越发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一再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在虚荣心,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无限膨胀,使得人们以往对待自然的那种虔诚、敬畏的态度荡然无存。

离散数学集合论部分常考××题

离散数学常考题型梳理 第2章关系与函数 一、题型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关系的概念及运算、关系的性质与闭包运算、等价关系、相容关系和偏序关系三个重要关系、函数以及函数相关知识等内容。常涉及到的题型主要包括: 2-1关系的概念理解以及关系的并、交、补、差以及复合和逆关系等运算2-2关系自反和反自反、对称和反对称等性质的概念理解与判定;自反、对称和传递闭包运算。 2-3等价关系 2-4偏序关系和哈斯图 2-5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因此,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要清楚地知道: 1.有序对和笛卡尔积 (1)有序对:所谓有序对就是指一个有顺序的数组,如< x , y >,x , y的位置是确定的,且< a , b >< b , a >。 (2)笛卡尔积:把集合A,B合成集合A×B,规定: {,|} ?=<>∈∈ 且 A B x y x A y B 由于有序对< x , y >中x,y 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A×B 的记法也是确定的,不能写成B×A 。 笛卡儿积的运算一般不满足交换律。 2.二元关系的概念和表示、几种特殊的关系和关系的运算 (1)二元关系的概念:二元关系是一个有序对集合,设集合A,B ,从集合A 到B的二元关系 R∈ x ∈ < y =且 > } , x {B | y A 记作xRy。 二元关系的定义域:A Ram? R ) (。 ) R Dom? (;二元关系的值域:B 二元关系R 是一个有序对组成的集合.因此,一个二元关系是一个集合,可以用集合形式表示;反过来说,一个集合未必是一个二元关系,仅当集合是由有序对元素组成的,才能当做二元关系。 常用关系的表示法包括了集合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关系矩阵法和关系图法。关系矩阵和关系图是有限集合上的二元关系的表示方法。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秦王扫六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汉武大帝在前人的 基础上开疆拓土,毕生致力于消灭匈奴;唐宗宋祖时期文化灿烂,唐诗宋词闻名世界;成吉思汗大开大合,横扫欧洲……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辉煌,以至于外界的一切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当英国意大利磨刀霍霍的开始工业革命,她还是在意兴阑珊,最终开始了中国近百年来最为耻辱的“鸦片战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一统的大地终于割地四方……那么,现在,这头苏醒的狮子,她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中国的完全统一。 ●一、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个民族凭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分裂的民族最终只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古至今不知 道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族灰飞烟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民族的存亡一样适用,攻陷一座城池可能灭亡一个国家,泯灭一种文化才能消亡一个民族,而民族文化最容易消亡的时候便是民族分裂的时候,所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几千年来幅员辽阔的中原大地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 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 ●历史表明,只有在我们国土完整的时候人民生活才能平安富足,国家才能兴盛,无论是威震周边的汉 武盛世,还是名传世界的大唐繁华,无一不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而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五代十国,又给了我们无数关于国家分裂的危害的警示。即使是在如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国家分裂造成人民痛苦的不少铁证。南北朝鲜的分立其实早已预示了今天朝鲜半岛的南北炮口相向。曾经提出国共两党跨江而治的李宗仁在看到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后也不无后怕的说:“如果美国人全力支持我,使得我得以沿长江和毛泽东划江而分裂中国,中国就会陷入像今天的朝鲜、德国、老挝、越南同样悲惨的局面了南部政府靠美国生存,而北部政府只能也只能仰苏联鼻息,除各树一帜,互相残杀外,二者都无法求得真正之独 ●同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 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加快国家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外,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 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人民同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毛主席曾经指出,台湾等地必须收复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名世世代代的任务,不能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 ●港澳回归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 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党和政府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一国两制’的高度自治方法,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各民族地区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祖国的振兴和发展,才保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安康幸福。

西方哲学知识点

一、古希腊时期(公元前7-2世纪) 1、苏格拉底(Sokrates,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1)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2)苏格拉底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3)主张:知识即美德;认识人自己 (4)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又叫“问答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5)信仰:理性主义 2、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学园派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1)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2)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3)代表作品:《对话录》、《理想国》 (4)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5)唯心教学:强调早期教育和环境对儿童的作用。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经过反省和思维,再现出灵魂中固有的理念知识。就此而言,柏拉图的教学认识是一种先验论。 (6)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7)理性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 (8)名言: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3、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逍遥学派创始人) (1)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2)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3)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 (4)“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5)《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 (6)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7)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 (8)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 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2-5世纪) 1、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前43,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哲学家,在哲学上,是折衷主义的代表) (1)支持古罗马的宪制,因此也被认为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古代先驱 (2)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代表作是《论国家》和《论法律》。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之我见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后感谈到“中国模式”,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一般指两样,一是“中国经济模式”,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新型发展道路。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尽量降低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把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由邓小平提出并坚决执行的。社会主义是唯一的,但道路可以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从经济上来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实践证明,单一的和过分超前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模式是不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也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是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我们党还在经济运行体制方面作出了重要选择。根据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体制只能是计划经济。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我国经济体制基本上是按这种传统模式运行的。我们决不能否认,当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在集中有限的国力完成重大建设项目上,确实显示过巨大的威力、发挥过巨大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计划经济的弊端越来越开始明显暴露出来。邓小平正是适应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济运行新体制。从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经过十几年的艰辛探索,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破天荒的创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色”。

试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一)

试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一) 摘要]新修订的《会计法》先后在23处出现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提法。这一概念的出现涉及当前我国会计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对其研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性质特征及社会现实基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运行机制;完善现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应注意处理好的各种关系等。关键词]会计法;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后的《会计法》在十三条当中先后23次提到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这一概念,成为修订后的《会计法》的一大突破。为了更好地学习《会计法》,正确把握和理解“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本文仅就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以下探讨。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性质、特征及其社会现实基础(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性质、特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依据《会计法》第50条的上述界定,很显然,作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它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实施范围的广泛性。即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凡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企、事业单位,都要执行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2.制定主体的法定统一性。《会计法》第8条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统一制定并公布。”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若有特殊要求,而统一会计制度中又未规定的,经财政部授权,在不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补充规定,并报财政部审查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并报财政部备案。 3.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权威性与公认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中国会计实践为基础,依据会计理论、借鉴通用的国际会计惯例,按照科学严谨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具备科学性、权威性,同时得到全国会计领域的广泛承认或绝大多数承认,因而它又具有公认性。这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广泛实施的前提条件,也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基本假设之一。 4.制度内容的动态发展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范对象是一定时期的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它直接与其客观经济环境相联系,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主动的自适应变化。制度随环境的这种自适应性决定了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一个发展着的动态系统,其内容要不断地丰富、完善、修订和发展。从上述定义与特征中显而易见,“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现行会计实践中日常称谓的会计制度、统一会计制度、单位会计制度等概念,无论是从内涵还是外延上均有较大的不同。通常认为会计制度是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会计理论制定的直接指导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它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法及其他单项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和单位会计制度。狭义的会计制度则仅指统一会计制度和单位会计制度。统一会计制度在我国不同会计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在93年会计改革前,它一般是指财政部及其授权部门制定的分所有制、分行业或部门会计制度;在93年会计改革后,它一般是指财政部制定颁发的大行业会计制度和特殊行业会计制度。而单位会计制度则一般是指各单位根据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内部会计核算与管理制度,是会计规范体系在企业特定条件下的具体和明确化,它同西方会计行当中的“会计制度”基本同义。可见,“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属于广义会计制度的范畴,是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比“统一会计制度”的范围要广。为清晰起见,不妨将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与会计制度诸概念的关系图示如下:(二)提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社会现实基础提出“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将其首次载入《会计法》,以法的形式赋予它在中国会计管理体系的核心地位,应该说有其深刻、牢固的社会现实基础。第一,“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是与中国目前的会计环境相适应的最佳会计管理模式。我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性质是我国市场经济有异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大不同点,加之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

论经验是所有知识的来源吗

论经验是所有知识的来源吗 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杨晓彤 152902126 经验在哲学上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和来源于反思的、即我们由内省而知道的那些观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 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经验是所有知识的来源。 在横向上看,经验是所有知识的来源。现在人类所掌握数量庞大的知识,可以说都是来源于经验。有人认为,经验仅仅是浅层的一般性知识的获得,并且随着有些知识可能发展到足够健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复杂,让人看起来可能脱离了经验甚至是反对经验,这里,我引用洛克的观点。洛克在他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给出过观点:“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一切知识都可以归结为观念,而一切观念又可被分析为简单观念。因此简单观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构成知识的固定不变的、最单纯的要素。所有的简单观众念,都来自外部感官或内省,也就是说,都来自外部经验或内部经验。举个反例,就比如“相对论”。相对论虽然反对经验,认为我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以及各种通过感觉得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所以,人们认为相对论的提出并非来源于经验,而是基于全新的思维。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论的运算基础,检验基础,背后的庞大的科学体系科学基础,都是来源于经验的。所以,虽然相对论提醒人们,不能再完全把经验当作知识的来源,但是,正是因为经验出现了偏差,才让人们意识到相对论的存在。 从“相对论”这个例子推及到所有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得出:经验对知识来说是基础性的。所有的知识都脱离不了经验。所有的知识,不论专一还是宽广,不论是一般还是深刻,不论残缺还是健全,不论正确还是错误,只要进行拆分细化,最终都是来源于经验的。在这里,再次使用洛克的理论作为佐证。上文说过,洛克认为知识的不可再分形态是简单观念,他认为人的心灵处理这些简单观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种:一是把若干简单观念结合成为一个复合的观念;二是把两个观念(不令是简单观念或复合观念)并列起来加以考察,形成关系观念;三是把一些观念与其他一切同时存在的观念分开,即进行抽样,由此形成一般观念。从洛克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经验具有转化为知识的条件,也完完全全可以转化为复杂庞大的知识。因此,经验是所有知识的来源。 在纵向上看,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都可以追溯其起源。这里是相较于那些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天赋,是我思的主动的观点来说的。我们还是拿科学界的例子来说明。个人认为比较具有代表性。有一些“凭空产生”的知识,就是来自于经验,来自于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比如电磁感应现象让我们可以制成发电机,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但它的发现却是因为“1831年8月,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接直流电源,线圈B接电流表。他发现,当线圈A的电路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中产生瞬时电流。”这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个观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中国模式》读后感 ——一本教会你如何看中国的书郑先生的《中国模式》,是一本针对中国现状描写得极为全面的书,其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政府,政策,执政思路,发展方向等内容,其涵盖内容之广让我对于我所生活的国家很多方面都有了崭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在改变了我以前对民主的一些认识的同时又让我对一些以前不了解的方面开拓了见识。可是写读后感却难到了我,这本书的深度见解让我不知如何下笔,郑先生已经把中国模式分析到了我需要消化很久还不一定能理解的地步,因此我不想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评说这本书,只能从文内的一些部分拓展出我的见解。 在21世纪,中国模式的崛起是震惊世界的一个大事件,它的影响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中国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也就是20世纪,但“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和争论却发生在本世纪。因为改革开放开始于对内改革,也就是上个世纪,但对外开放却是本世纪的重要任务,才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推动作用。因此看中国模式不仅要在中国内部的角度往外看,也要从外部的国际环境往里看。 贯穿《中国模式》这本书最大的一个话题就是民主,然而民主政治如何建立,如何运行,如何发展,是国际范围内一个难题。没有人说得清什么样的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即使人民有选举权,人民也觉得自己手里没有真正的权利,这是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尽管民主政治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但民主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民主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得不到保证,那么只会引发社会不满,到时候没有人会在乎民不民主,只希望有人可以领导大家脱离这种困境;然而在政府领导下经济一般都会发展,可是个人利益问题又会让人民不满,所以民主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政治难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很重视国家制度的建设,也就是政治改革。民主化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其中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除了民主化,中国还有其他很多同样重要的目标,如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等。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选择冒进,而是选择渐进性改革,并且在全面改革的基础上会有侧重点的进行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改革就是以经济改革为主,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为辅,从经济到政治,最后再深入到社会,逐步改革,稳步发展。 国家政治民主化需要人民有足够的能力站在国家的角度看问题,一个“好”的民主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这需要足够多的不为生计发愁、关心政治、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穷人的目光受经济限制,目光不够长远。因此如何消除绝对的贫穷的问题是中国领导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良好,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也就促成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调整来适应社会经济的现实,这为实现民主政治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说了这么多的民主化,最关键的还是国家建设和民主化之间的复杂的关系。一个社会如果要有民主的转型,首先要存在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制度、政治秩序和政府对领土和人民的有效控制。其次,这一国家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能力来发展经济。只有这两者兼备,民主化才有意义。 “中国模式”是建构在复杂的国情和国家治理难度较大的现实之上的,法治经验严重不足,发展与稳定、繁荣与公平、民主与和谐的矛盾十分突出。民主化作为国家建设的过程,必须进行精细的考量和细致的安排。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因为没有现成的治理模式可以仿效。诚如郑永年所言:“其他发展中国家所经历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焦点

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焦点 发表时间:2019-08-22T16:26:55.66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作者:吴天昊[导读] 本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希腊至今的发展脉络,对支持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吴天昊(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摘要:在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被质疑的背景下,本文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从古希腊至今的发展脉络,对支持和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进行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人与世界关系;世界观;社会生产;生态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57-01 1人类中心主义概念界定和历史沿革 1.1 概念界定 一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世界中心的观点,主张以人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万物为人的利益而服务。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如下几个层次。第一,人类所提出的任何看法、理论,包括人类的道德体系,都是由人独立思考得出的,而不是由其他物种,这是从认知论的角度上讲;第二,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以维持生存和自身发展为目的,被生物逻辑所限制,也就是说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逻辑,都以自身为中心;第三,由于普遍认为只有人才具备理性,拥有道德,人类是道德的唯一代言人,享受道德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只有人类具有内在价值,而自然万物有帮助人类实现内在价值的间接工具价值[1]。 1.2历史沿革 “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如是说。这可以看作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早期萌芽,但必须主义,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与我们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有本质区别,他的思想建立在世界万物一体的认识之上,他所阐述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内在作用。在他之后,柏拉图从理念出发构建哲学体系,虽然他的理念世界是独立于人和现实世界之外的,但理念只有人的理性才内认识,由此拉开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大幕。亚里士多德直接认为世界万物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圣经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在这些创造物中,最接近上帝的形象的,所以最高级,世界为人而创造,为人所利用,为人而主宰和统治。笛卡尔甚至不认为动物能够感受到痛苦,因为它们不具有灵魂,只是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自动机”。康德判断人类是唯一拥有理性的存在物,而其他生物不具备,应该被当作工具对待。至此人类中心主义发展成熟,并被广泛采用到人类的生产实践中。 2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2.1支持 人类中心主义者有这样的观点:第一,从生物学角度加以阐述,个体和种群存在的目的就是将自身的基因传递下去,每个物种都是为了基因的延续而拼搏,这种目的当然是自私的,而且是合理的,人类以自身延续为中心对待世界万物是理所当然的。这样,人类必然的以主客关系的方式认知和实践,不管面对任何事物,都以我为主,一切为我,自我中心是生命的本质特点。第二,从价值上讲,人是价值的源头,一切事物的价值由人来衡量,是人的主观意愿的投射,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甚至毁灭自然物。第三,从伦理学角度看,道德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类种群的整体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对其他非人的存在物讲道德法则,只要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对自然物的破坏就是可以接受的。也有一些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作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的成员,我们同其他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伦理关系,对它们也负有一些伦理责任,主张与其他万物建立类似君主与臣民的关系[2]。 2.2反对 长期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在此指导下发生的人类行为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危及人类的生存,也在思想上给人类带来巨大冲击,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反对这的依据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宇宙科学早已经告诉我们,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宇宙早已存在,人类不是,也根本不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个部分,只能说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的中心问题,人类绝不是万事万物的中心,。 第二,人类中心论以人类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特殊属性为由,给予人类享受的道德关怀的权利,而其他生灵则不在此列。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动物之中也存在拥有自我意识、有较高智力水平、能使用工具的成员,而人类中却存在一些不符合此标准的个体。所以,是否具有一些能力并不是获得道德关怀的依据。 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认为道德的意义是为人类带来利益。在日常生活里,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利己主义者,并接受社会的质疑和批评。这种利己主义上升为种群行为后,就摇身一变,成为合情合理的,实在是奇怪。这是因为自然界没有其他物种能够对人类进行质疑和批判。但是,没有批判者并不能说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人类应当自我监督。可以看到,人类历史就是不断过大道德关怀对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当会推广到人类以外的动物、植物乃至万事万物之上。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无法反驳的,也就是生物学意义。因为任何反对的思想必须是人来提出,也必然存在人类主观的痕迹,只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参考文献 [1]徐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V ol.10,No.7,1994. [2]杨通进.人类中心论与环境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 6期.

中国模式论文

论中国模式 摘要: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2004、2005年,国内外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一系列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文章报告和著作得以发表,出版刊物陆续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探讨中国模式的文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而且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欧美国家大,这也使得中国模式研究热重新兴起。 关键词:关注;中国模式;高潮 一、是否存在中国模式 关于是否存在中国模式,或用其他概念替代,学术界本身存在分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中国模式”。中国三十年成就的秘诀归结到一个词就是“实用主义”。第二种观点认为应慎用“中国模式”。现在提“中国模式”有定型之嫌,容易引起盲目乐观,会转移改革方向。中国无意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第三种观点坚持认为,尽管现在不太成熟,中国确实存在一套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是较为主流的观点。有没有一个中国模式?什么是中国模式?对这一问题人们的回答是各不相同的。不过,作为一个现象,中国模式早已存在于实践和现实之中,作为一个概念,中国模式也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对此人民网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显示:74.55%的受调查者认可“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的探讨在国际上方兴未艾。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而且产生广泛影响的,是2004年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的《北京共识》一文,作者乔舒亚·雷默指出:“在有一个强大重心的世界上,中国正在指引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治选择。这些国家不仅在设法弄清如何发展自己的国家,而且还想知道如何与国际接轨,同时使他们真正实现国家独立。”这一概念被称为“北京共识”或者“中国模式”,并与“华盛顿共识”相提并论。雷默还指出,“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如设立经济特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如处理台湾问题)以及循序渐进(如“摸着石头过河”)、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积累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等特点。 总之中国模式的形成从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一般认为它发轫于20世纪70-80年代,90年代初见雏形,到21世纪初基本成形,形成于这个时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形成的历史背景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国内都处于大变革的时代,见下表:

集合论介绍

集合论介绍 一.集合论的历史 1.基本概念 关于集合的理论是19世纪末开始形成的。当时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试图回答一些涉及无穷量的数学难题,例如“整数究竟有多少?”“一个圆周上有多少点?”0—1之间的数比1寸长线段上的点还多吗?”等等。而“整数”、“圆周上的点”、“0—1之间的数”等都是集合,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就产生了集合论。 康托尔(Georg Cantor,1845-1918,德)康托尔1845年出生于俄国的圣彼得堡,后来离开俄国迁入德国,其家庭是犹太人后裔。 集合是什么呢?用康托尔的话说,集合就是把具体的或思想上的一些确定的、彼此不同的对象聚集成的整体。简单说来,集合就是一组事物。 有一些集合,它们的元素是有穷的,如{1,4,9,……100},{里根,布什,克林顿},这种集合称为有穷集合。而有些集合则有无穷多个元素,如整数的集合等,这种集合称为无穷集合。无穷集合的基数大于任何有穷集合的基数。由上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无穷集合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但却出现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如偶数集合与自然数集合的元素一样多,一条线上点的集合与平面上点的集合其元素也是相等的。康托尔把无穷集合的概念作为集合理论的基础,并证明无穷集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无穷集合自身可与其部分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为了将有穷集合的元素个数的概念推广到无穷集合,他以一一对应为原则,提出了集合等价的概念。两个集合只有它们的元素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才称为是等价的。这样就第一次对各种无穷集合按它们元素的“多少”进行了分类。他还引进了“可列”这个概念,把凡是能和正整数构成一一对应的任何一个集合都称为可列集合。 有1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有2个,有2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共有4个,一般地,有n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有2n个,n个元素的集合其基数为n,而其所有子集组成的集合的基数为2^n ,显然2^n>n。因此有“康托尔定理”:任意集合(包括无穷集)的幂集的基数大于该任意集合的基数。 2.康托尔悖论 据康托尔集合理论,任何性质都可以决定一个集合,这样所有的集合又可以组成一个集合,即“所有集合的集合”(大全集)。显然,此集合应该是最大的集合了,因此其基数也应是最大的,然而其子集的集合的基数按“康托尔定理”又必然是更大的,那么,“所有集合的集合”就不成其为“所有集合的集合”,这就是“康托尔悖论”。对这一悖论,康托尔并没有感到害怕,因为通过反证法恰恰证明没有“所有集合的集合”或者说“最大的集合”,当然也没有“最大的基数”。 3.罗素悖论 悖论的出现这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人们觉得这似乎仅仅牵涉到集合理论的一些技术问题,只要作适当的修正,集合论仍然会成为数学大厦的基础,康托尔只是利用悖论进行反证,而并没有细究悖论的来源及意义,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反证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他的理论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集合”、“属于”、“元素”是包含着矛盾的。1901年罗素发表的“罗素悖论”则“剥掉了数学技术性的细节”,使其中的矛盾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 把所有集合分为2类,第一类中的集合以其自身为元素,第二类中的集合不以自身为元素,假令第一类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为P,第二类所组成的集合为Q,于是有:P={A∣A∈A},Q={A∣A?A} 问,Q∈P还是Q ∈Q?若Q∈P,那么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Q,但是Q中任何集合都有A?A的性质,因为Q∈Q,所以Q?Q,引出矛盾。若Q∈Q,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P,而显然P∩Q=Φ,所以Q?Q,还是矛盾。这就是著名的“罗素悖论”。罗素悖论还有一些较为通俗的版本,如理发师悖论等。 4.理发师悖论 由著名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A.W. Russell,1872—1970)提出的悖论与之相似: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5.数学的三次危机 第一次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二次,无穷小无穷小是零还是非零第三次,无穷大,A是非A,导致无限循环. 第三次数学危机是由“罗素悖论”引起的。 背景:大概是这样的。在第二次数学危机结束后,数学的进一步发展表明,一切问题都可以化归到集合论。比如,几何由于解析几何化归到了代数,代数又可化归到解方程,解方程可化归到实数理论,进而到自然数论,最后到集合论。 对于当时的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在几个派别,其中有一派是以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公理派。他认为,

论祖国统一历程

论祖国统一历程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国土沦丧,从此中国的统一成为我们的努力目标。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 香港回归: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自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江泽民、李鹏、钱其琛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钱其琛主持仪式。1997年7月1日l时35分,全部由港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始宣誓就职。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董建华庄严宣誓: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定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 澳门回归:自古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的澳门自被葡萄牙非法侵占以来,澳葡政府时期的澳门盾徽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满;从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杀总督亚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的“一二·三”事件,均显示了民间对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特权一直深感不满。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略的,是当前葡国管治下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 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于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合共四轮谈判。1987年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于北京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