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弟子规60条

现代弟子规60条

现代弟子规60条
现代弟子规60条

现代弟子规60守则

第一篇:孝顺

第1则:「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做人的根本。」第2则:「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以免父母担心。」第3则:「父母师长交代的事,要立即去完成,不可拖延。」

第4则:「父母责备时,应虚心接受,不要顶嘴。」第5则:「要用心照顾父母,随时体察父母身心的需要。」

第6则:「出门在外,要定期打电话向父母请安。」第7则:「劝谏父母,要和颜悦色,要看时机,而且要有耐心。」

第8则:「父母年老生病时,要尽心尽力照顾,不可弃父母于不顾。」

第9则:「注重自己的品德,充实学问,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让父母感到欣慰。」

第10则:「做人三要:要孝敬、要感恩、要谦虚。」

第二篇:友情

第11则:

「兄弟姐妹能够和睦相处,就是力行孝道。」第12则:「人人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是我服务的良机,处处是我服务的场所,事事是我服务的题材。」

第13则:「与人相处,要善用智慧的言语,使人如沐春风。」

第14则:「不论就座、用餐、走路,应礼让师长优先。」

第15则:

「长辈来拜访,离开时应送至门口或车站。」第16则:「与人谈话、握手,眼睛要看着对方。」第三篇:忠恕

第17则:「真诚心待人处事,不自私自利,就是忠。」第18则:

「处处能为别人设想,是世间第一等学问。」第19则:「忍耐为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

第20则:

「把别人当成另外一个自己,要有同理心。」第21则:「要常常看见自己的过失,不说别人的是非。」

第22则:「要经常以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第23则:「要经常以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第四篇:诚信

第24则:「人无信不立。」

第25则:「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第26则:「信任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

第27则:「诚信为人生至宝;不诚信者,早晚必归失败。」

第28则:「人说一句谎言,须另造二十句谎言来圆谎,而且害人害己。」

第29则:「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随便答应。」

第五篇:仁爱

第30则:「仁者莫大于爱人、爱物。」

第31则:「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第32则:「心中常存爱和感恩的心。」

第33则:「别人有喜事,要替他高兴,不可生嫉妒心。」

第34则:「别人有危难,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不可幸灾乐祸。」

第六篇:和平

第35则:「大怒一次,短寿一年;大笑一次,年轻一天。」

第36则:「生气时,不要说话;等心平气和时,再说话。」

第37则:「心平,则一切皆平。」

第38则:「常保快乐欢喜的心,活在当下。」

第七篇:礼让

第39则:「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第40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第41则:「应对进退,要有礼貌,有分寸。」

第42则:「忍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第43则:

「微笑可以增强免疫力,微笑是健康之本。」

第八篇:道义

第44则:「知恩报恩,方为君子。」

第45则:「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以报。」

第46则:「朋友之间要有信义、情义、恩义。」

第47则:「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第九篇:廉洁(正直)

第48则:「做一个守法的好国民,不做违法的事。」第49则:「贪财是万恶的根源,不应贪非分之财。」第50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第51则:「正直是做人最上承的策略。」

第52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十篇:改过(知耻)

第53则:「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第54则:「批评我们的人,是良师益友。」

第55则:「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死。」

第56则:「一念不正,即是恶。」

第57则:

「生气就是把别人的过失,拿来惩罚自己。」第58则:「看见别人的优点,要向他学习;看见他人的缺点,要反躬自省。」

第十一篇:结劝

第59则:「学贵立志,读书志在圣贤。」

第60则:「人人皆可为圣贤,不可妄自菲薄。」

学习弟子规对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

学习《弟子规》对加强幼儿责任感的重要性 教师:莫佳凤 论文摘要: 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幼儿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希望以《弟子规》学习为契机,吸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资源精华,。将《弟子规》的内容真正落实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弟子规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它以论语为基点,拓展出一个人一生学习生活所要遵循的大智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个孩子如果养成很好的德育习惯,那对他终身都是受益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德行和习惯能影响到人的一生。良好的习惯及德行必将促使孩子有良好的责任感。 关键文字:弟子规幼儿责任感作用 一、了解弟子规的内容做基本简述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孔子“弟子入则孝,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论述,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弟子规》是依据至圣贤先师孔子的教诲而遍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做到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从内容上看,《弟子规》仅用1080字,360句,就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其教诲对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适用。从形式上看《弟子规》概括简练,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体现了“大道至简”的特点,易记易诵,更易在生活中践行和社会上普遍推广,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行为标准。 二、需要弟子规的迫切现状。 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幼儿园的责任教育是很重要的。现在有些人把学习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做为素质教育,有的家长,让孩子学外语,学电脑当做素质教育;有的学校﹑老师把少留作业,作为素质教育。有些人把单纯帮助青少年增强生活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工具性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提起素质教育,就是以为孩子学点画画﹑书法﹑弹琴培养一技之长,认为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弟子规对人有生影响好的作用让幼儿背诵《弟子规》和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少年儿童模仿性极强,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很强的4岁开始到15岁期间,主要是通过声音的模仿、跟读、默读、朗读和诵读把所需学的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经典著作统统记到脑子里,并借助字形记忆得到强化;儿童在5-15岁,记忆力特别强,但理解能力很弱,从十四五岁开始,理解力不断增强。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不断逐渐减弱,反之理解能力不断逐渐增强,小孩记儿歌,一会儿就背下来,而且多年不忘。。因

将弟子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将弟子规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根据当时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依据《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礼、义、忠、信。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列举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是道德教育、规范言行、防邪存诚,培养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虽说《弟子规》成就于清朝,但它所依据的儒家思想文化却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用来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法宝。我们知道,儒、释、道的思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其经典是古圣先贤对宇宙人生大彻大悟之后慈悲智慧的教诲。可以说是天道和人性圆满结合的无上学问。是确保人类生生不息,社会安定团结,稳定持久,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法。客观地说,只要天道长存,人性不改,圣贤的教诲就永远不会过时。 翻开中国五千年浩瀚的历史画卷,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新兴王朝的建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大力提倡、推崇和落实的时代。越是贯彻得彻底、如法,朝代持续的历史也就愈久。包括中国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能够统一天下,在中原建立政权也是从研究、深入落实中华文化开始的。相反,每一个朝代的衰落以至于灭亡也无不是从败坏中华文化,纲常伦理废弃开始的。所以在晚清之前,宫廷讲经一直是固守不变的惯例。

正因为如此,二十世纪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就曾预言:要解决21世纪世界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其实不止汤恩比博士在研究中华文化。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大一统的局面早已引起了诸多西方学者的浓厚兴趣,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他们最终得到的结论是:中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长久领先世界,强大而统一,是因为中国拥有无以伦比的人类最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这是一个外力根本无法撼动的深厚根基。 可惜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不相信祖宗的教育了。原因是西方国家比中国发达,西方人的生活比中国人富裕。听起来这样的说法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并没有真正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甚深意趣。想想看,圣贤辈出的中国几千年来都能够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为何在近代就失去了这个能力?仔细思考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就不难找到答案。中国人能发明火药却不愿意制造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他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不愿意造这个杀业。因为他们是圣贤教育出来的正人君子,连蝼蚁命都不忍伤害的人,对一切危害社会、生命的恶行,一切为后代制造报应的事情是他们坚决所不为的。 中国人从来不侵略外国。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也是去进行正当贸易、文化交流和广交朋友的,不是去抢占殖民地的。不是他们没有抢占殖民地的能力。假如中国人的价值标准也与西方列强的价值观无二无别,那么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在欧洲率先发生。同样,在全球得到殖民地最多的也只能是中国。假如中国人要在全世界抢占殖民地,恐怕根本就轮不上他国。因为中国人比他们更有优势,强大的时代更长久。在古

浅谈《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浅谈《弟子规》的教育意义 摘要:近年来,提高全民素质、弘扬传统美德的浪潮日益高涨,因此,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的弟子规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弟子规》自清朝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究其原因在于,其编为三子一句,两句一韵,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同时《弟子规》内容贴近生活,简单易懂,为广大人名群众所接受。《弟子规》包含众多中国传统道德的思想精华:尊重师长、爱众亲仁、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等,对当前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深远。关键字:道德思想;传统文化;教育创新 一、前言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著,集结圣贤学问和中华传统教育思想,它引用《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思想,变为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格式,分为孝、悌、谨、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部分,共计360句,1080字。《弟子规》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格致求学以及待人处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尤其重视生活与家庭的教育。《弟子规》作为启蒙著作,其中“弟子”是指一切圣贤弟子,“规”则为“夫见”,即大丈夫的见解,因而该书适合各类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人群。 二、《弟子规》的思想精华 《弟子规》强调教育的先后次序,首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即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技能,也就是《三字经》上说的“首孝悌,次见闻”。这完全符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有很多人都误以为在当前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传统方面。很多人感叹,当今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借鉴,选择性的践行《弟子规》的重要思想来丰富自己,迎接挑战。 1.《弟子规》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需要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

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现实意义 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孩子学的,谈起《弟子规》,还会有一点轻视的心理,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弟子规》就不必学了。其实《弟子规》并不是只给孩子学的,成人、父母更应该学。不仅是普通人学,教师更需要学,希望在教育事业上有所成就,更要扎好这个根基。 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之一是修德立业的根基——《弟子规》。 学习学好《弟子规》,是落实儒家文化的修身根本。 儒家的基础德行在《弟子规》里面,道家的基础德行在《太上感应篇》里面,佛家的基础德行是《十善业道经》。如果说在儒释道三家里面相似同类的,那么《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跟《弟子规》属于同类的,都是讲我们的基础德行。 《弟子规》是一部讲人如何落实德行的教材。人希望能够在这一生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的人生,成就成功的事业,那么学习《弟子规》便是最好的入门根基。 《弟子规》是我们修德立业的根基。当代一位大德说:“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于《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花果耳。”这是讲《弟子规》是根本之要,真正想有成就,就要在根上扎根,《弟子规》要句句做到,我们道德的根就扎稳了,我们这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就都有了把握。

《弟子规》,一百一十三件事,讲的似乎都是生活小事,但于当今儒学根本缺乏的时代,它已经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童蒙养正》教材,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待人处事的至要良箴。细细体味,《弟子规》每一句话都有很深的义理,所谓“如海一滴,具百川味”。一滴海水里头,就含有百川、所有河流的味道。“人无伦外人,学无伦外之学”,《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给了我们人伦中的所有规范,甚至还不仅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学习《弟子规》,于一滴水,体百川味,成就幸福人生之根基,何其幸哉?

弟子规考试试题及答案,可用于企业管理

公共系统中高层《弟子规》阶段性考试 一、请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弟子规》作者。 2、《弟子规》中主要阐述的是学派的中心思想。 3、带婢仆,身贵端,虽贵端,。 4、,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5、亲所好,,亲所恶,谨为去。 二、请给下列各句经文选择正确的理解。(每小题2分共30分) 1、“弟子规,圣人训”中提到的“圣人”指的()?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李毓秀 2、是当身边的同事抱怨食堂的饭菜不可口时,你会用()来劝说他。 A、恩欲报,怨欲忘。 B、报怨短,报恩长。 C、对饮食,勿拣择。 D、食适可,勿过则。 3、请选出与“非圣书,屏勿视”相吻合的名句。() A、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 B、书非借不能读也。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4、父母交待我们去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做到()。 A、事虽小,勿擅为。 B、事非宜,勿轻诺。 C、父母命,行勿懒。 5、有的人认为自己的父母对他不好,所以对待父母既不尊敬,也不孝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用那句话劝戒他?() A、父母教,须静听。 B、亲憎我,孝方贤。 C、亲有过,谏使更。 6、《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身体不受伤害、不生病,是因为() A、亲有疾,药先尝。 B、身有伤,贻亲忧。 C、居有常,业无变。 7、当我们学习有疑问时,我们应该()。 A、昧理真。 B、勿慕彼。 C、就人问。 8、圣贤品德高尚,我们一般很难达到他们的精神、学识上的高度,但我们的心态应是()。 A、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完整word版)弟子规全文带拼音(完整版)

dì zǐ guī 弟子规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 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 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jū yǒu cháng yè wú biàn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shì suī xiǎo wù shàn wéi gǒu shàn wéi zǐ dào kuī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wù suī xiǎo wù sī cáng gǒu sī cáng qīn xīn shāng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qīn suǒ hào lì wèi jù qīn suǒ wù jǐn wèi q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shēn yǒu shāng yí qīn yōu dé yǒu shāng yí qīn xiū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qīn ài wǒ xiào hé nán qīn zēng wǒ xiào fāng xián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qīn yǒu guò jiàn shǐ gēng yí wú sè róu wú shēng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jiàn bú rù yuè fù jiàn hào qì suí tà wú 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qīn yǒu jí yào xiān cháng zhòu yè shì bù lí 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sāng sān nián cháng bēi yè jū chù biàn jiǔ ròu jué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sāng jìn lǐ jì jìn chéng shì sǐ zhě rú shì shēng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chū zé tì 【出则弟】 xiōng dào yǒu dì dào gōng xiōng dì mù xiào zài zhōng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cái wù qīng yuàn hé shēng yán yǔ rěn fèn zì 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huò yǐn shí huò zuò zǒu zhǎng zhě xiān yòu zhě hòu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首当推崇《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弟子规》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爱亲敬长的孝悌意识 大思想家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为人之本”。至于具体如何做才能体现这种孝的精神,孔子没有展开详细的阐述。而《弟子规》则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很多人

因此则误解儒家所谓的孝敬父母就是一味地顺从,听任父母的呼唤与责骂,失去起码的判断能力和处事立场。但《弟子规》接着上文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作为子女在充分尊重父母的人格尊严的前提下,要明辨是非,不能因为对父母的敬重而忽视父母的过错,从而使父母走向更大的失误。再次,真正的孝子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更要加强自我的人格修养,做一位身体健康,道德高尚的人。“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就体现了这一点。 二、养成诚实守信的做人品性 在多元文化并存,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被良莠不齐的文化与信息包围着,而我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无法确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性与道德人格。《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虚浮佞巧,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指出人格之美胜于外在衣服饮食的华丽奢侈,胜于巧言令色的能言善辩。在人格培养中,要见贤思齐,见不善而内自省,结识良知益友,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弟子规》突出了有心为非与无心为非的区别,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对诚信人格的养成意义重大。 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价值观念 良好的日常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是道德生成的基

清版《弟子规》全文拼音带解释

dìzǐ guī 弟子规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为一句,两句一韵编篡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zǒng xù 【总叙】 dì zǐ guī 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 cì 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rù zé xiào 【入则孝】 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 fù mǔ hū yìng wù huǎn fù mǔ mìng xíng wù lǎn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 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现代企业应用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 一、首孝弟 孝就是孝敬父母的意思,百善孝当先。入则孝应用到企业当众,表现为员工忠于企业,尊敬企业中的前辈,是下级对上级的尊重。孝也是道德的根本,是忠的前提,古代忠诚都出自孝子之门。也就是说忠诚的员工首先应会孝顺父母,在公司才必然会尊重领导,努力工作,所以我们企业招聘员工应该以德为先。 孝就是仁,而且是仁的根本,入则孝就是要老者安之,在企业里就是员工要使领导人安心。悌就是兄弟的意思。在企业中表现为企业对员工,老员工对新员工,上级对下级应该关心帮助,带动提高,培养激励,充分信任,团结礼让,让企业形成和谐的上下、同事、长幼关系。悌也是仁,也是仁的根本,是仁的又一种体现。 二、次谨信 谨是礼的行为体现。有句话说得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说企业高层对老总要认真负责,不搞小派系,时刻有危机感,应该温、良、恭、俭、让,先修己再达安人。中层要中庸变达承上启下谨用变通之度。在基层可体现为在工作中说话、办事应该谨慎,求本务实。信就是五常之一,是坦诚之心,也是儒家的道德。员工在企业工作中,企业在对外交往中,应该忠于职责,诚实守信,尊重事实反映真相,勇于承担责任,认真履行义务,能做到让朋友信之。员工处事与企业经营要以“信”为原则。 三、泛爱众 就是博爱,爱就是用心去感受对方。在企业里,员工之间在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平等博爱,友爱互助。一个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兼济天下的责任观,泛爱众是后劲,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要我们企业要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愿景。泛爱众是仁的完美体现。

四、而亲仁 仁,形二人,意为恻隐之心。就是指在企业中应该亲近有品德、专业知识丰富的前辈和同事,员工和同事应该仁爱、合作。我们要树立以仁为 本的理念,亲仁就是“仁”,仁是义、理、智、信的核心。义、礼、智、信、忠、孝是仁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不同体现。温、良、恭、俭、让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大义中遵行的小节。 五、有余力,则学文 余力学文就是“智”,也是仁的体现。我们工作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其他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中体现员工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天道合一。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运用在公司里,就是领导叫员工、上级叫下级、长辈叫晚辈时,员工或者晚辈下级都要立刻答应,不要太迟缓。领导可能有几种方式呼员工,直接呼员工或者托人代言让员工去交办事情,或有可能打电话直接叫员工去。如果是打电话的话就要求我们每位员工手机不离身,以便于及时联系,发短信应该尽快回复,同时还应该保证自己的手机不停机,不关机,停机及时交费,电池没电提前晚上充电或者多准备几块电池,办公室的固定电话要经常看看接线口是否接好。 应勿缓当让是有什么事找你不要迟缓不前,答应要干脆果断。回答避免说:干什么嘛。因为领导当然是有事才找你,还有的回答:马上、快了、一会儿之类的含糊不定表意不明的语言。同时避免用打马虎眼回答领导与长辈的话,如:哦,呵~~~等,还有种情况就是我们和长辈朋友通话,如果对方一直在和我们说话,我们就要随时回答:是、对、嗯等语句对答,目的是让对方知道你还在听说话,避免长辈和你通话说半天我们一声不吭。

弟子规的意义

《弟子规》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时起中国就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的向前滚动着,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谈到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我首当推崇《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中国古典名著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启蒙学经典的《弟子规》,作为塑造“礼仪之邦”的有力支持,其功不可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几乎凡是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这样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北宋有官员名叫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其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为世人所鄙夷。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孝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因

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

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最佳教材,教育学生的一剂良方,这次有机会去南京学习传统文化,我受益匪浅。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学习弟子规心得篇1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

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培训心得

弟子规读后感 首先感谢公司以及公司的领导为我们花时间,花心血培训了《弟子规》,作为一个现代人,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面对身边发生的一切的一切,感觉我们现在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好多传统文化渐渐的被遗忘,现在的人们好像更喜欢舶来品,忘记了其实我们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传统文化。就连我自己也感觉到惭愧,自己很多都没有做到。传统文化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学了《弟子规》之后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其中的“入则孝” 、“出则悌” 、“谨” 、“信” 、“泛爱众” 、“亲仁” 、“余力学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道” 和“德” ,就是通常说的“道德” 。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但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弟子规》让我们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读了《弟子规》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习以为常或自己认为对的言行,原来都这样或那样地存在着不足。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XX部 XXX 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总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3、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讲解题目: 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 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 二、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弟子规》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用价值及启示意义

2015-2016年第二学期《中国文学名著鉴赏》科目考查卷专业:学前教育班级:学前教育14-1 任课教师:李志辉姓名:贺琪芷 学号:14064810111 成绩: 《弟子规》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用价值及启示意义《弟子规》为清代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编辑,原名《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在《礼记》、《论语》、《孟子》、《孝经》和朱熹语录的选择的基础之上,以学规和学则的形式对弟子的行为举止、品德修养等各方面礼仪规范做了相关规定。全书通俗易懂、易行,是对“弟子”进行礼仪教育的经典著作。从古至今,《弟子规》滋养了无数的华夏弟子,蕴含着深刻的中华民族的“礼”的精髓,也是孔子“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习《弟子规》的核心宗旨,规范传承国学礼仪精髓,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 但是从近些年掀起的国学热的现象中,我们也不得不审视和正确认识到当今中国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是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却日益变得荒芜。在传统文化中注重人际关系、社会和谐、道德修养、礼义廉耻、道德自律、理想人格、和而不同等思想资源恰恰成为了全社会最需要了解和最需要获得的东西,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唤醒人们精神世界的觉醒;进而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达到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再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好宿愿,然而最后培养的根基就是幼儿的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阶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古汉语的熏陶,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要从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出发,尽可能避免单一的做法,而应开展多样性的活动,从而使幼儿在《弟子规》诵读活动中有情、有趣、有感受、有共鸣,不仅得到中华古老文化的熏陶,更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一、染——春雨润物细无声

“弟子规”在工作中……

“弟子规”在工作中…… 新春伊始,公司领导大力倡导各员工学习《弟子规》,《弟子规》原为古代导师教授孩童的礼仪及生活规范。古代孩子都懂的礼仪、遵守的规范,而今看来,我们现代成年人都没有做到,被我们一一忽略。在学习的同时也在深深地惭愧和自我检讨。越学习《弟子规》,越明白他为什被称为“圣人训”,360句,1080个字,句句精辟、字字珠玑,就像陈文忠教授讲的,“弟子规”中任何一个字都有它的深刻含义,强调的是规矩从小养成。至此就明白了公司领导的初衷,希望我们学以致用,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工作习惯! “弟子规”是根据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孩童们的生活规范,但其中许多礼仪规范、学习方法,在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是我们应该遵循的。 〈入则孝〉中“出必告,反必面”文中针对的是父母亲人,但结合到工作中也是如此,我们因工作需要外出公司办事时、有私事需要外出时,出去时都知道和领导请假,但回来后大都了无音讯了。这是不符合规矩的,回来后应面见领导汇报一下,因公出去回来报告工作情况,因私出去回来告诉领导,便于领导安排工作,这是对领导的尊重更是对工作的负责。 〈出则第〉中教我们兄弟相处之道和如何对待长辈的规矩。在公司中,公司的各领导就是我们的长辈,同事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对待年长的同事要恭敬,对待年小的同事要友爱,只有同事间和睦相处,才能打造和谐的工作团队,提高工作效率。路上遇到领导要问候、领导进出门要主动开门、看到领导需要帮忙时要及时帮忙并进一步询问有没有其他需要帮忙的事情,这并不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路遇长,疾趋揖”这是孔圣人教诲,是古代孩童就知道的尊重长辈最起码的规矩! 〈谨〉中告诉我们“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意思是做事不要匆匆忙忙,匆忙就容易出错,遇到该办的事情不要怕困难而犹豫退缩,也不要轻率随便而敷衍了事。这也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工作越多越复杂,我们就越要理清头绪,一项一项的把工作做完、做好、做实,而不是应付。 我对〈余力学文〉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几句感触最深,因为这也是我工作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查阅各标准资料,而且也没有及时向别人虚心请教,而是放置不管,含糊了事;领导安排的工作,总是看时间有余而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赶忙去做。这样让我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都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学习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缺点所在! “弟子规”中阐述的虽是生活规范,但如果深刻理解并“活学活用”到工作中,相信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都会更上一层楼的! -3

弟子规_下载(打印版)

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臵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读三字经弟子规的意义

熟读《三字经》《弟子规》的意义《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百千"。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的版本很多,清朝道光年间刊行的版本是最通行的一种。咱们先简单说一下三字经。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模拟《三字经》形式的读物,如《女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西学三字经》、《工农三字经》、《军人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层出不穷,风靡天下。近期,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先生还创作了《新三字经》,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三字经》全文长达1722字,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

背诵弟子规的好处

学习《弟子规》的好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孩子的语感。《弟子规》言语流畅,三字一句、二句一韵,接近白话,读诵时朗朗上口,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感,感受正确而自如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快乐; 2、增长孩子的见识。《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的,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俗礼仪、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孩子在读诵时,不仅体验到母语的优美,同时又增长了见识; 3、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读诵《弟子规》等经典内容,孩子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中国语言文字之根在文化经典当中,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警句范文。这些好语录、文章、诗词记得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久而久之,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4、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讲要给孩子很好的善良的教育,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弟子规》就是一本很好的启蒙素材; 5、提升孩子高贵的气质。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朱熹也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刘梦溪教授也说过“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6、心态方面。诵读《弟子规》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使孩子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态。

哈哈!家长朋友们,让孩子们大声的背诵《弟子规》,重温经典吧,日日行,日日背,日日悟!日日成长! 万事以孝为先.《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是教育我们每一个孩子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虚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项意见,并积极改正错误,听从父母的指挥,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只有这样做,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让他们感到欣慰.想起我自己的所作所为,觉得非常惭愧.调皮的我,个性倔强,不听父母的教导,做了很多错事,令老师和父母伤透脑筋,令他们伤心,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读了《弟子规》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令父母感到欣慰.今后,我要严格要求自己,用《弟子规》里的各项准则衡量自己,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听取他们的教导,各方面要求进步. 我觉得这本《弟子规》很值得我们去看去读去做,如果一个人大部分的日常行为规范都依照《弟子规》里面的做,将来一定有很大的成就.《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风. 《弟子规》诵读活动经验总结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习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而《弟子规》则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华之作,它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为了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我们班从一年级开始,就积极开展了《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为了达到班内学生人人都能背诵并在生活中运用《弟子规》的目标,我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开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具体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一利用每天晨读时间进行背诵学习,给孩子们讲《弟子规》中的名人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创设诵读环境。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所以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采用图文并茂的精彩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学习的兴趣。如《孟母断机教子》《黄香温席》《亲尝汤药》《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宋濂借书》等等,这些易懂易记的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孩子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孩子们就融入了经典古文的浓浓氛围之中。这样没过多久,一年级的新生就养成了规矩,明白了为人弟子应该怎么做。二与家庭结合,与德育结合,为学生创设较好的诵读条件,博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了使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诵读的机会,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向他们介绍学习的好处,请他们支持孩子学习,并与孩子一起学习,提醒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所学的知识。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孩子日常生活起居和学习行为,从细节处入手,以反复实习为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开展活动时,我还将《弟子规》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们要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然后,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高尚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最后,读书学习教会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这三者缺一不可。三采用多种形式学习,与多门学科相结合,在游戏中获取知识。除了每天晨读以外,我们班还在课间游戏放学路队班会队会,学校集体活动中学习和展示,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课间游戏时,他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