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2、如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

A

90B 90∠-?=∠?=∠+∠得由B A 对边

邻边 C A

90B 90∠-?=∠?

=∠+∠得由B A

8、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已知边和角(两个,其中必有一边)→所有未知的边和角。 依据:①边的关系:222c b a =+;②角的关系:A+B=90°;③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中间数据和除法)

9、应用举例:

(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2)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即h

i l

=。坡度一般写成1:m 的形式,如1:5i =等。

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叫做坡角),那么tan h

i l

α=

=。 3、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如图3,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45°、135°、225°。

4、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 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如图4,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北偏东30°(东北方向) , 南偏东45°(东南方向), 南偏西60°(西南方向), 北偏西60°(西北方向)。

:i h l =h

l

α

要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2009·漳州中考)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 α的值是( )

A .3

5

B .

43 C .34 D .45 【解析】选C. tan α4

3

==

角的邻边角的对边αα. 2.(2008·威海中考)在△ABC 中,∠C =90°,tan A =1

3

,则sin B =( )

A B .

23 C .

3

4

D . 【解析】选D. 3

1

tan ==

AB BC A ,设BC=k,则AC=3k,由勾股定理得

,10)3(2222k k k BC AC AB =+=+=

sin AC B AB =

= 3.(2009·齐齐哈尔中考)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

3

2

,2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3 B .32 C .34 D .43

【解析】选A.连接CD,由O ⊙的半径为

3

2.得AD=

3. sin B =.3

2sin ==AD AC D

4.(2009·湖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ACB

∠=Rt ∠,1BC =,2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in A =

B .1tan 2A = C

.cos B = D

.tan B =

【解析】选D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1BC =,

2AB =,所以AC 1sin 2A =

,cos 2A =,tan 3A =;sin 2

B =1cos 2B =,tan B =

5.(2008·温州中考)如图,在

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已知2CD =,

3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3

B .

32 C .34 D .43

【解析】选C.由

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得AB=2CD=4.∴

sin B 4

3==AB

AC

6.(2007·泰安中考)如图,在ABC △中,

90ACB ∠=,CD AB ⊥于

D ,若AC =

AB =tan BCD ∠

的值为( )

(A (B )

2

(C (D A

C

B

D

答案:B 二、填空题

7.(2009·梧州中考)在△ABC 中,∠C =90°, BC =6 cm ,5

3

sin =A ,则AB 的长是 cm .

【解析】,5

3

6sin ===AB AB BC A 解得AB=10cm 答案:10

8.(2009·孝感中考)如图,角α的顶点为O ,它的一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

OA 上有一点P (3,4),则 sin α= .

【解析】因为P (3,4),所以OP =5,所以4sin 5

α=; 答案:

4

5

; 9.(2009·庆阳中考)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DE ⊥AB ,3

sin 5

A =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 cm 2.

【解析】.5

310

sin ===DE AD

DE A 解得DE=6cm.∴10660=?=?=LING S AB DE cm 2.

答案:60 三、解答题

10.(2009·河北中考) 如图是一个半圆形桥洞截面示意图,圆心为O ,直径AB 是河底线,弦CD 是水位线,CD ∥AB ,且CD = 24 m ,OE ⊥CD 于点E .已测得sin ∠DOE =

12

13

(1)求半径OD ;

(2)根据需要,水面要以每小时0.5 m 的速度下降, 则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将水排干?

【解析】(1)∵OE ⊥CD 于点E ,CD =24(m ), ∴ED =12

CD =12(m ). 在Rt △DOE 中,∵sin ∠DOE =ED

OD

=1213

∴OD =13(m ).

(2)OE 5(m ) ∴将水排干需:5÷0.5=10(小时).

11.(2009·綦江中考)如图,在矩形ABCD 中,

E 是BC 边上的点,AE BC =,D

F AE ⊥,垂足为F ,连接DE .

(1)求证:ABE △DFA ≌△;

(2)如果10AD AB =,=6,求sin EDF ∠的值.

【解析】(1)在矩形ABCD 中,

90BC AD AD BC B =∠=,∥,° DAF AEB ∴∠=∠

DF AE AE BC ⊥=, 90AFD B ∴∠=∠°= AE AD =

ABE DFA ∴△≌△.

O

(2)由(1)知ABE DFA △≌△

6AB DF ∴==

在直角ADF △中,

8AF =

2EF AE AF AD AF ∴=-=-=

在直角DFE △中,

DE =

sin

EF EDF DE ∴∠=

==

12.(2008·宁夏中考)如图,在△ABC 中,∠C =90°,sin A =5

4

,AB =15,求△ABC 的周长和tan A 的值.

【解析】在Rt △ABC 中, ∠C =90°, AB =15

A sin =

AB BC =5

4

, ∴ 12=BC 912152222=-=-=BC AB AC

∴周长为36,BC 124

tan A .AC 93

=

== 13.(2008·肇庆中考)在Rt △ABC 中,∠C = 90°,a =3 ,c =5,求sin A 和tan A 的值.

【解析】在Rt △ABC 中,c =5,a =3. ∴ 22a c b -=2235-=4=

∴ 53sin ==

c a A 4

3

tan ==b a A .

14.(2007·芜湖中考)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上的高,tan cos B DAC =∠,

(1) 求证:AC=BD ; (2)若12

sin 13

C =

,BC =12,求AD 的长. 【解析】(1)∵AD 是BC 上的高,∴AD ⊥BC . ∴∠ADB =90°,∠ADC =90°. 在Rt △ABD 和Rt △ADC 中, ∵tan B =

AD BD ,cos DAC ∠=AD

AC

又已知

tan cos B DAC =∠

AD BD =AD AC

.∴AC=BD . (2)在Rt △ADC 中, 12

sin 13

C =,故可设A

D =12k ,AC =13k .

DC 5k AD AD

BD 13k tan B cos

DAC BC 13k 5k 122

k ,AD 8.

3

∴===

==∠∴=+=∴==

要点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一、选择题

1.(2009·钦州中考)sin30°的值为( )

A B C .12

D .

答案:C

2.(2009·长春中考).菱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45AOC OC ∠==°,B 的坐标为( )

A .

B .

C .11),

D .1)

答案:C

3.(2009·定西中考)某人想沿着梯子爬上高4米的房顶,梯子的倾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大于60°,否则就有危险,那么梯子的长至少为( )

A .8米

B .

C

D 米

答案:C

4.(2008·宿迁中考)已知α为锐角,且2

3

)10sin(=

?-α,则α等于( ) A.?50 B.?60 C.?70 D.?80 答案:C

5.(2008·毕节中考) A (cos60°,-tan30°)关于原点对称的点A 1的坐标是( )

A .123?- ??,

B .23?- ??,

C .123?-- ??,

D .122?- ??

, 答案:A

6.(2007·襄樊中考)计算:2cos 45tan 60cos30+等于( )

(A )1 (B (C )2 (D 答案:C 二、填空题

7. (2009·荆门中考)104cos30sin60(2)2008)-??+--=______.

【解析】104cos30sin60(2)2008)-??+--

14()121

3

()1

232=

--=+--= 答案:2

3

8.(2009·百色中考)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测得电线杆底部B 与钢缆固定点C 的距离为4米,钢缆与地面的夹角为60o,则这条钢缆在电线杆上的固定点A 到地面的距离AB 是 米.(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9.(2008·江西中考)计算:(1)1

sin 60cos302

-

= . 【解析】1

sin 60cos302-=.4

12143212323=-=-? 答案:

1

4

10.(2007·济宁中考)计算

sin 60tan 45cos30?

-??

的值是 。

答案:0 三、解答题

11.(2009·黄石中考)计算:3-1+(2π-1)0-

3

3

tan30°-tan45° 【解析】3-1+(2π-1)0-

3

3

tan30°-tan45° 11

11330

=

+--=

12.(2009·崇左中考)计算:0

200912sin 603tan30(1)3??

-++- ???

°°.

【解析】原式=2311--=0.

13.(200832cos458-+

32cos458-+=22

-+ =2.5 要点三、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一、选择题

1.(2009·白银中考)某人想沿着梯子爬上高4米的房顶,梯子的倾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大于60°,否则就有危险,那么梯子的长至少为( )

A .8米

B .

C D

【解析】选C. 梯子的长至少为

33

860

sin 40

=(米). 2.(2009·衢州中考)为测量如图所示上山坡道的倾斜度,小明测得图中所示的数据(单位:米),则该坡道倾斜角α的正切值是( )

A .1

4

B .4

C D

答案:A

3.(2009·益阳中考)如图,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α的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 为( )

A. αcos 5

B.

αcos C. αsin 5 D. α

sin

答案:B

4.(2009·兰州中考)如图,在平地上种植树木时,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为4m .如果在坡度为0.75的山坡上种树,也要求株距为4m ,那么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为( )

A .5m

B .6m

C .7m

D .8m

【解析】选A 由坡度为0.75知,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为4m ,相邻两树间的垂直距离为h ,则0.754

h

=,则h =3m ,所以坡面距离为5m ;

5.(2009·潍坊中考)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 到河边公路l 的距离,在A 点测得

30BAD ∠=°,在C 点测得60BCD ∠=°,又测得50AC =米,则小岛B 到公路l 的

距离为( )米.

A .25

B .

C D .25+

【解析】选B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 ,在直角三角形BAE 中,0tan 30,BE

AE

= 则0,tan 30BE AE =

在直角三角形BCE 中,0

tan 60,BE CE =则0

tan 60

BE CE =。

所以AE-CE=AC=50,即00

50,tan 30tan 60

-=解得BE =; 二、填空题

6.(2009·沈阳中考)如图,市政府准备修建一座高AB =6m 的过街天桥,已知天桥的坡面AC 与地面BC 的夹角∠ACB 的正弦值为

3

5

,则坡面AC 的长度为 m .

【解析】因为sin ∠ACB =5

3

6==AC AC AB ,所以AC=10 答案:10.

7.(2009·衡阳中考)某人沿着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前进了10米,此时他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为52米,则这个坡面的坡度为_________.

答案:1:2

8. (2009·南宁中考)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 的东北方向,距离灯塔的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海轮行驶的路程AB 为 _____________海里(结果保留根号).

【解析】∵402

2

24045sin 0=?

===AP PC AC , 3403

3

40

30tan 0===

PC BC

∴40340+=+=AC BC AB

答案:()

40

9 (2009·安徽中考) 长为4m 的梯子搭在墙上与地面成45°角,作业时调整为60°角(如图所示),则梯子的顶端沿墙面升高了 m .

【解析】当梯子与地面夹角为045时,梯子顶端高为04sin 45)m =;

当梯子与地面夹角为060时,梯子顶端高为04sin60)m =,

所以梯子顶端升高了;m

答案:;

10.(2008·庆阳中考)如图,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AC =3米,

3

cos 4

BAC ∠=

,则梯子长AB = 米.

答案:4

11.(2007·湖州中考)小明发现在教学楼走廊上有一拖把以15°的倾斜角斜靠在栏杆上,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行走安全。他自觉地将拖把挪动位置,使其的倾斜角为75°,如果拖把的总长为1.80m ,则小明拓宽了行路通道_______________m .(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参考数据:sin15°≈26,cos15°≈0.97)

答案:1.28

三、解答题

12.(2009·庆阳中考)如图(1),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如(2)是如图(1)中窗子开到一定位置时的平面图,若∠AOB =45°, ∠OAB =30°,

OA =60cm ,求点B 到OA 边的距离. 1.7,结果精确到整数)

【解析】如图,过点B 作BC ⊥OA 于点C

∵ ∠AOB =45°,∴∠CBO =45°,BC =OC . 设BC =OC =x ,∵∠OAB =30°, ∴ AC =BC ×tan60°=3x . ∵ OC +CA =OA ,∴x +3x =60, ∴ x =3

160+≈22(cm ).

即点B 到OA 边的距离是22 cm .

13.(2009·郴州中考)如图,数学活动小组来到校园内的一盏路灯下测量路灯的高度,测角仪AB 的高度为1.5米,测得仰角α为30°,点B 到电灯杆底端N 的距离

BN 为10米,求路灯的高度MN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在直角三角形MPA 中,30α∠=°,10AP =米

MP=10·tan300

=10×3

3

≈5.773米 因为 1.5AB =米

所以MN=1.5+5.77=7.27米 答:路灯的高度为7.27米

14.(2009·眉山中考)海船以5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行驶,在A 处看见灯塔B 在海船的北偏东60°方向,2小时后船行驶到C 处,发现此时灯塔B 在海船的北偏西45方向,求此时灯塔B 到C 处的距离。

【解析】如图,过B 点作BD ⊥AC 于D

∴∠DAB =90°-60°=30°,∠DCB =90°-45°=45°

设BD =x ,在Rt △ABD 中,AD =x ?tan30

在Rt △BDC 中,BD =DC =x BC

又AC =5×2=10 10+=x , 得1)x =,

∴1)BC =(海里)

答:灯塔B 距C 处海里

15.(2009·常德中考)如图,某人在D 处测得山顶C 的仰角为30o ,向前走200米来到山脚A 处,测得山坡AC 的坡度为i=1∶0.5,求山的高度(不计测角仪的高度,

1.73,结果保留整数)

【解析】设山高BC =

x,则AB=

1

2

x,

tan30

1

200

2

BC x

BD x

==

+

,得

1)400

x=,

解得162

x

16.(2008

·广安中考)如图,某幼儿园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决定将园内的滑滑板的倾角由45o降为

30o,已知原滑滑板AB的长为5米,点D、B

、C在同一水平地面上.

(1)改善后滑滑板会加长多少?(精确到0.01)

(2)若滑滑板的正前方能有3米长的空地就能保证安全,原滑滑板的前方有6米长的空地,像这样改造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 2.449

=== )

【解析】(1)在Rt ABC

△中,

5

sin45

2

AC AB

==

5

cos45

2

BC AB

==

Rt ADC

△中

5sin 30AD =

=

tan 30AC CD ==

2.07(m)AD AB ∴-≈

改善后的滑滑板会加长2.07m . (2)这样改造能行.

因为 2.59(m)CD BC -≈,而63 2.59->

(完整)初中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 中考主要考查点: 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 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3.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 ? 知识点1. 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 中,∠C=90° (1)边的关系: (2)角的关系: (3)边与角的关系: sinA = cosA= tanA= cotA= sinA =cosB = a c , cosA =sinB = b c ,tanA ==a b , tanB =b a , cotA=b a ? 知识点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列表如下: α sinα cosα tanα 30° 1 2 33 45° 22 22 1 60° 1 2 斜边 的对边 A ∠斜边 的邻边A ∠邻边的对边A ∠ 对边的邻边A ∠2 3 233

? 知识点3.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已知∠A 为锐角,sinA 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增大 ,tanA 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增大 , cosA 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减小 。 例1. 已知∠A 为锐角,且cosA≤ 2 1 ,那么( ) (A ) 0°<A≤60°(B )60°≤A <90°(C )0°<A≤30°(D )30°≤A <90° ? 知识点4. 同角三角函数与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cos sin 22=+A A A A A cos sin tan = 1cot tan =?A A 2. 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90=+B A B A B A sin cos cos sin == ?=47cos 43sin ο 1tan tan =?B A ? 知识点5. 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因此,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是 正确选择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式,使两个已知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是边). 重要类型: 1.已知一边一角求其它。 2.已知两边求其它。 例2. 在中,∠C=90°,,∠A -∠B=30°,试求的值。 A C B

省优秀课一等奖: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a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aA 、cosA 、tanA 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程序: 一.探究活动 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aA= 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tanA=的邻边 的对边 A A ∠∠ 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 中的siaA,cosA,tanA 的值。 4.学生练习P21练习1,2,3 二.探究活动二 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cos45° tan60°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a 30°+cos30°(2)2sia 45°-21cos30°(3)0 4530cos sia +ta60°-tan30° 三.拓展提高P82例4.(略) 1. 如图在⊿ABC 中,∠A=30°,tanB=2 3 ,AC=23,求AB 四.小结 五.作业课本p85-86 2,3,6,7,8,10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一)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sinA=c a cosA=c b tanA=b a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 b 2 = c 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二) 探究活动 1.我们已掌握Rt △ABC 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评析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正弦、余弦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 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坡比)等. (3)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用正切、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来解释身边的事物,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正切、正弦、余弦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活动内容:观察梯子的倾斜程度 梯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经常听人们说这个梯子放的“陡”,那个梯子放的“平缓”,人们是如何判断的?“陡”或“平缓”是用来描述梯子什么的?为了描述梯子的这种倾斜程度,先给大家介绍三个简单的概念:倾斜角,铅垂高,水平宽.1.图1—1和图1—2中,这里摆放的两个梯子,你能辨别出那一个比较陡一些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2.图1—3中,这里摆放的两个梯子,你能辨别出那一个比较陡一些吗?你又是如何判断的? 对于图1—3,学生可能难于下手,这时老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引导学生比较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比较表一中的1t 与2t 大小,当12t t >、12t t <、12t t 时,借助几何画板直观的验证梯子的倾斜程度,以突破学生认识上的障碍.(为了方便研究,表格中的数据精确到十分位). 活动目的:先让学生从图1-1和图1-2中直观感受梯子的倾斜程度,再让学生理性思考该如何寻找方法判断图1-3中梯子的倾斜程度.这样学生会感到知识上的匮乏,从而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从实例中体会不同情况下比较梯子的倾斜程度只靠直观感受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方法——用边的比进行比较. 第二环节 探求新知 活动内容1:在小明家的墙角处放有一架较长的梯子,墙很高,又没有足够长的尺来测量,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得到梯子的倾斜程度呢? 图1— 1 图1—2 图1— 3 表 1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1 锐角三角函数(2) 一、知识点 1. 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 2. 用sinA,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的比, 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理解锐角的正弦与余弦和梯子倾斜程度的关系. 2. 能够用sinA,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的比,能够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类比、猜想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有用的数学.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交流分享的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定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体会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并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引入 设计意图:以练代讲,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正切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负面作用(大脑负担重,而不会实际运用),测量旗杆高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五、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1(出示幻灯片4):如图,请思考: (1)Rt △AB 1C 1和Rt △AB 2C 2的关系是 ; (2) 的关系是和2 2 2111AB C B AB C B ; (3)如果改变B 2在斜边上的位置,则 的关系是和2 2 2111AB C B AB C B ; 思考: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1 B 2 A C 1 C 2

锐角三角函数-正切教学设计

23.1锐角的三角函数 1. 锐角的三角函数 第一课时正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角度与数值的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2.会求直角三角形中某个锐角的正切值。 3.了解坡度的有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求解等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语:因为这座桥的设计让它成为了旅游新热点,火起来的原因不是因为怪异的设计或者美不胜收的景色,而是大家都很好奇这个桥的坡度到底有多陡?陡峭堪比过山车!

不少人给这座桥赋予了极不靠谱的数据,实际上这个坡的斜率仅为6.1%,如果按咱们口头常用单位来讲还不足4度。 大家看到这个图片后一定很吃惊,那我们要想了解这副图的背景故事,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里出现的数据6.1%和4度代表了什么? (导入课题锐角三角函数) 二、推进新课 1.交流合作 【问题1】在图23-2中有两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C与A 1C 1 表示水平面,斜 边AB与A 1B 1 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坡面,哪个更陡?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可由水平长度相等,铅直高度不同进行判断. 【问题2】当水平长度和铅直高度都不相等时,类似的在图23-3中,坡面AB 与A 1B 1 哪个更陡?你又是如何判断呢?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6.1锐角三角函数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 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之中,锐角三角函数与两边之比的对应关系;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会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经历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⑵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生活化经历; ⑵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难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通过创设“生活中测量塔的高度、山坡上修建的扬水站需要的水管 ”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能否求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合作探究,引出新知 1.实践:已知一个45°的∠A ,在角的一边上任意取一点B ,作BC ⊥AC 于点C.量出BC ,AB 的长度(精确到1毫米).计算AB BC 的值(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并将所得的结果与你同伴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直观感知比值AB BC 非常接近,大小和点B 的位置无关,并由此猜想比值是个定值。在活动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探

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测量、比较、归纳、猜想等,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经历了三角函数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验证:对于给定一锐角α,比值AB BC 是一定值. ①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明“对于每一个确定的锐角α,在角的一边上任取一点B,作BC ⊥AC 于点C,比值AB BC 都是一个确定的值,与点B 在角的边上的位置无关”. ② 出示几何画板,演示对应于不同大小的角度,总有相应的比值AB BC ,让学生直观感知比值AB BC 与角度的对应. 设计意图: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验证第一环节的猜想是正 确的,即:当角度确定时,比值AB BC 是个定值.同时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演示,让学生 进一步感知:对应于每一个不同的角度, AB BC 都会有一个确定的值.至此,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已是呼之欲出.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锐角α确定时,AB AC ,AC BC 的比值也是定值,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先给出比值AB BC 是定值的验证,然后类比2的验证过程得出另两个比值也是定值,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难度,并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探究方法. 4.新知应用、变式1、变式2于学生掌握新知,为本节课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5.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锐角α与AB BC ,AB AC ,AC BC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28.1.1锐角三角函数 初三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的正弦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 (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与难点 1.重点:正弦三角函数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表示正弦,正弦概念.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比萨斜塔1350 年落成时就已倾斜,其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2.1 m.至今,这座高54.5 m 的斜塔仍巍然屹立. 你能用“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所成的角θ”来描述比萨斜塔的倾斜程度吗? 问题1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 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 在Rt△ABC 中,∠C=90°,∠A=30°,BC=35 m, 求AB. 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出水口的高度为50 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由这些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的度数是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 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为0.5 . 问题2:如图,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A=45°,计算∠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B

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

1.1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下)1.1节 航埠镇初中崔小勇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三角函数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后已对函数有了一定的理解的基础上来学习,但是三角函数与以前学习过的函数有着较在区别,函数值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函数值是关于角度的函数与所在三角形无关很难理解,课本把它放在直角三角形中来进行定义及进行简单计算,可以降低难度,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及进行简单的计算应用,而其中三角函数的概念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习类型与任务分析 (一)学习类型 1、学习结果 (1)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数学概念 (2)在直角三角形中函数值恰好等于边长之比是数学原理 (3)利用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简单计算是数学技能,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方法。 (4)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应用是数学问题解决。 (5)通过让学生体验三角函数来源于生活;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计算锐角三角函数值的过程是数学认识策略。 2、学习形式 锐角三角函数(1)是三角函数的起始课,属上位学习;三角函数的概念形成很抽象,宜通过实例、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让学生从实例中探究,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宜采用探究与合作相结合的启发式教与学。 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三)学生的起点能力 1.函数概念,一些特殊简单函数及其性质的学习。 2.线段比例及相似三角形(图形)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学会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增进学生的数学经验 (2)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生活化经历。 (2)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经历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教案

§19.3锐角三角函数(一) 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的四个 三角函数的概念.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会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人: 1.如图,请说出Rt △ABC 所具有的性质。 2.在Rt △ABC 中,∠C =90°, ①已知a=2,b=3,求c; ②已知a=5,c=13,求b; ③已知b=6,c=10,求a 。 二.新课学习 1.回忆书上P98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BC 的情形,其中出现了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即 △ ∽△ ∴ AC C A BC C B ' '''= ∴ AC BC C A C B ='''' 2.直角三角形ABC 可以简记 为 ,直角∠C 所对的边AB 称为 ,用 表示,另两 条直角边分别为∠A 的 与 ,用 表示(如图).

3.结论①:在Rt △ABC 中,只要一个锐角的大小不变(如∠A =34°),那么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大小如何,该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 4.思 考:在Rt △ABC 中,当锐角A 取其他固定值时,∠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还会是一个固定值吗? 观察右图中的Rt △AB 1C 1、Rt △AB 2C 2和Rt △AB 3C 3,易 Rt △AB 1C 1∽Rt △_______∽Rt △ _________. ∴1 11AC C B =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其他边的比值关系又有什么样的 关系呢?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小组之间 互相交流一下。 6.结论③:对于锐角A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其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邻边与对边的比值也是惟一确定的. 7.归纳:①这几个比值都是锐角∠A 的函数,记作 ,即 的 , , , ,统称为锐角∠A 的三角函数. ②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实数,并且 <sin A < , <cos A < 。 ③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还可得出

人教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 教材分析: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内容与已学"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学情分析: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 sinA 、 cosA 、 tanA 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28.1 锐角三角函数(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1.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2.难点与关键: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入】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 34 1 10

(优质课)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授课人:和金平 编号: 48号 §28.1 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锐角正弦函数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2、掌握根据锐角的正弦值及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直角三角形其他边长的方法; 3、经历锐角正弦的意义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弦(sinA )概念,掌握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教学难点: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PPT 演示) 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座山,这座山有多高呢?这可难住了唐僧。大徒弟孙悟空目测山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然后从地面飞到山顶,路程是1000米。 你能帮孙悟空计算出山的高度吗? 1000米 B A C 情境探究: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在Rt△ABC 中,∠C =90°,∠A =30°,AB =1000m ,求BC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BC = AB =500m ,也就是说,这座山的高度是500m 思考1: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孙悟空从山底部飞到山顶1500米,那么山的高度是多少? 可得B ’C = AB ’ =750m 仍有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 ''1,'2 A B C AB ∠ ==的对边斜边1 2 12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B C A 30° A C B 45°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在Rt△ABC 中,∠C =90°,由于∠A =45°,所以 Rt△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 BC= ,由勾股定理得: A 因此 C B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等于45°时,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 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 当∠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2,是个固定值; 当∠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22,也是一个固定值. 2、【探究】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任意画Rt△ABC 和Rt△A’B’C ,使得∠C =∠C ’=90°,∠A =∠A’= , 那么 与 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由于∠C =∠C ’=90°, ∠A =∠A ’= 所以Rt△ABC ∽ Rt△A’B’C’ 【为了更直观地验证这一结论,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不变;当锐角A 的度数增大时,不管三∠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变大。】 【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体会锐角A 的度数的变化与∠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图形叙述正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定义: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sinA , B A C 指出:“si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强调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值是边的比值,没有单位,并且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边”和“斜边”】单独写出符号sin 是没有意义的。 当∠A =30°时, 当∠A=45°时, a 2222222AB AC BC BC a =+==a 22 αAB BC ''''B A C B α,'''' BC AB B C A B ∴=1sin 302=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a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美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 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aA 、cosA 、tanA 表示正弦,余弦,正切 教学程序: 一.探究活动 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殊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aA= 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tanA=的邻边 的对边 A A ∠∠ 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 中的siaA,cosA,tanA 的值。 4.学生练习P21练习1,2,3 二.探究活动二 1.让学生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cos45° tan60°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a 30°+cos30°(2)2sia 45°-21 cos30°(3)0 04530cos sia +ta60°-tan30° 三.拓展提高P82例4.(略) 1. 如图在⊿ABC 中,∠A=30°,tanB=2 3 ,AC=23,求AB 四.小结 五.作业课本p85-86 2,3,6,7,8,10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一)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 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 2.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a 、b 、c 、∠A 、∠B 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 (1)边角之间关系 sinA=c a cosA=c b tanA=b a (2)三边之间关系 a 2 + b 2 = c 2 (勾股定理) (3)锐角之间关系∠A+∠B=90°. 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 (二) 探究活动 1.我们已掌握Rt △ABC 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3.例题评析

(优质课)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教学设计: §28.1 锐角三角函数 授课人:和金平 编号: 48号 §28.1 锐角三角函数(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直角三角形中锐角正弦函数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2、掌握根据锐角的正弦值及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直角三角形其他边长的方法; 3、经历锐角正弦的意义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弦(sinA )概念,掌握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教学难点: 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PPT 演示) 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路上,遇到了一座山,这座山有多高呢?这可难住了唐僧。大徒弟孙悟空目测山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度,然后从地面飞到山顶,路程是1000米。 你能帮孙悟空计算出山的高度吗? 1000米 B A C 情境探究: 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在Rt△ABC 中,∠C =90°,∠A =30°,AB =1000m ,求BC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BC = AB =500m ,也就是说,这座山的高度是500m 思考1:在上面的问题中,如果孙悟空从山底部飞到山顶1500米,那么山的高度是多少? 可得B ’C = AB ’ =750m 仍有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 ''1,'2 A B C AB ∠ ==的对边斜边1 2 12

B C A 30°A C B 45°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在Rt△ABC 中,∠C =90°,由于∠A =45°,所以 Rt△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假设 BC= ,由勾股定理得: A 因此 C B 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当一个锐角等于45°时,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 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从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结论中可知,在一个Rt △ABC 中,∠C=90° 当∠A=30°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12,是个固定值; 当∠A=45°时,∠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22,也是一个固定值. 2、【探究】当∠A 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任意画Rt△ABC 和Rt△A’B’C ,使得∠C =∠C ’=90°,∠A =∠A’= , 那么 与 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一下吗? 由于∠C =∠C ’=90°, ∠A =∠A ’= 所以Rt△ABC ∽ Rt△A’B’C’ 【为了更直观地验证这一结论,教师几何画板演示: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不变;当锐角A 的度数增大时,不管三∠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变大。】 【通过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体会锐角A 的度数的变化与∠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图形叙述正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定义:在Rt △A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sinA , B A C 指出:“si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要强调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值是边的比值,没有单位,并且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边”和“斜边”】单独写出符号sin 是没有意义的。 当∠A =30°时, 当∠A=45°时, a 2222222AB AC BC BC a =+==a 22 αAB BC ''''B A C B α,'''' BC AB B C A B ∴=1sin 302=o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课题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 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和一些线 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ABC中,∠C=90o,∠A=30o,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34 1米 10米 ?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并根据其概念进行正确的计算。 2.感知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3.能推导并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锐角度数。 4.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教学重点】 1.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并根据其概念进行正确的计算。 2.熟记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熟练计算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式。 【教学难点】 1.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邻边与斜边、对边与邻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2.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寻疑之自主学习 1.活动 问题: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 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_____;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_____。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 答案:100米 2a m 1 2

思考2:在Rt △ABC 中,∠C =90°,∠A =45°,∠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C B A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 答案:是定值 2 2 2.通过自主练习寻找疑问 (1)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_____。 答案:固定值 (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 23 B ∠=的对边斜边若直角三角形DEF 中∠D =∠B ,则D ∠=的对边斜边_____。 答案:23 (3)在Rt △ABC 中,∠C =90°,sin A =513 ,则sin B 等于( )。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3课时)教案

28.1锐角三角函数(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同一个锐角正弦与余弦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正切与正弦、余弦的关系 4、使学生了解三角函数值随锐角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个锐角三角函数间几个简单关系 难点:能独立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推导出三个锐角三角函数间几个简单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叫学生结合直角三角形说出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二)实践探索 1、从定义可以看出sin A 与cos B 有什么关系?sin B 与cos A 呢?满足这种关系的A ∠与B ∠又是什么关系呢? 2、利用定义及勾股定理你还能发现sin A 与cos A 的关系吗? 3、再试试看tan A 与sin A 和cos A 存在特殊关系吗?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之后总结出如下几种关系: (1)若90A B ∠+∠= 那么sin A =cos B 或sin B =cos A (2)22sin cos 1A A +=(3)sin tan cos A A A = 4、在正弦中它的值随锐角的增大而增大还是随锐角的增大而减少?为什么?余弦呢?正切呢? 通过一番讨论后得出: (1)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

(2)锐角的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加); (3)锐角的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加(或减小)而增加(或减小)。 (三)教学互动 (1)判断题: 1.对于任意锐角α,都有0<sinα<1和0<cosα<1 () 2.对于任意锐角α1,α2,如果α1<α2,那么cosα1<cosα2() 3. 如果sinα1<sin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2I () 4.如果cosα1<cosα2,那么锐角α1>锐角α() (2)在Rt△ABC中,下列式子中不一定成立的是______ A.sinA=sinB B.cosA=sinB C.sinA=cosB D.sin(A+B)=sinC (3)在 3 90,sin.cos,sin tan 5 ABC C A A B A ∠== 中,求和的值 A.0°<∠A≤30° B.30°<∠A≤45° C.45<∠A≤60° D.60°<∠A<90° 四、布置作业 P85,6

数学:《解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

锐角三角函数(1) 【教学目标】 1.探索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边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三角函数定义式:sinA=斜边的对边 A ∠, cosA=斜边 的邻边A ∠, 【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 难点: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边之间的关系及求三角函数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如图是两个自动扶梯,甲、乙两人分别从1、2号自动扶梯上楼,谁先到达楼顶?如果AB 和A ′B ′相等,∠α和∠β大小不同, 那么它们的高度AC 和 A ′C ′相等吗?A B 、A C 、BC 与∠α,A ′B ′、A ′C ′、B ′C ′与∠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导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合作探究 (1) Rt △AB 1C 1和Rt △ABC 有什么关系? B 1 C 1AB 1 , AC AB 和 AC 1 AB 1 ,BC AC 和B 1C 1 AC 1 有什么关系? (2)和 (3)如果改变B 在AB 1上的位置呢? 2、三角函数的定义 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sine),记作sinA ,即sinA = 斜边 的对边 A ∠ C′ B′ A′ C B A 2 1 3米 3米 2米 4米β a BC AB a B B 1 C 1 C A tanA=∠A的对边∠A的邻边

∠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 ,即cosA= 斜边 的邻边 A ∠ ∠A 的对边与∠A 的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 ,即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 的三角函数. 注意:sinA ,cosA ,tanA 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单独的 “sin ”没有意义,其中A 前面的“∠”一般省略 不写。 师:根据上面的三角函数定义,你知道正弦与余弦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吗? 师:(点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生:独立思考,尝试回答,交流结果. 明确:0<sina <1,0<cosa <1. 巩固练习:课本第6页课内练习T1、作业题T1、2 3、例题教学:课本第5页中例1. 例1 如图,在Rt △ABC 中,∠C=90°,AB=5,BC=3, 求∠A, ∠B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度,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值与三边之间的关系求出各函数值。 师:观察以上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独立思考,交流结果,举手板演. 明确:sinA=cosB ,cosA=sinB ,tanA ·tanB=1 4、课堂练习:课本第6页课内练习T2、3,作业题T3、4、5 三、课堂小结:谈谈今天的收获 1、内容总结 (1)在Rt ΔABC 中,设∠C=900 ,∠α为Rt ΔABC 的一个锐角,则 ∠α的正弦斜边的对边αα∠= sin , ∠α的余弦 斜边的邻边 αα∠=cos , ∠α的正切的邻边 的对边 ααα∠∠= tan (2)一般地,在Rt △ABC 中, 当∠C=90°时,sinA=cosB ,cosA=sinB ,tanA ·tanB=1 2、方法归纳 在涉及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时,常借助三角函数定义来解 C B A tanA= ∠A的对边∠A的邻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