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二

一、实习概况

实习项目名称:新疆西准噶尔前进牧场地区1:5万(l44e009024、l44e010024、l45e009001、l45e010001)等4幅区调

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工作区包括克拉尕拉,克孜勒克亚,库鲁木苏,马拉苏这四幅图,本次生产实习是对这四幅图幅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参与时间为一个月,主要进行了新疆西准噶尔前进牧场地区1:5万(l44e009024、l44e010024、l45e009001、l45e010001)等4幅图幅进行路线地质填图。实习时间:2011年8月1日——2011年8月26日实习地点:新疆省塔城地区额敏县前进牧场一带

实习单位:新疆西准噶尔前进牧场地区1:5万(l44e009024、l44e010024、l45e009001、l45e010001)等4幅区调项目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2010年西北地区基础综合研究项目,经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基础调查部立项论证及小组会议研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负责实施,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地质大队和长安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承担。

工作项目名称:新疆西准噶尔前进牧场地区1:5万(l44e009024、l44e010024、l45e009001、l45e010001)等4幅区调

归口管理部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

实施单位: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工作性质:公益性基础调查

工作起止年限:2011年—2013年

实施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承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地质大队

长安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实习安排:按照1∶5万区域地质调查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系统查明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等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完成地质调查总面积1400平方千米。调查区大地构造处于准噶尔微板块赛米斯台-东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属准噶尔成矿区赛米斯台-东泉au、sn、cu(fe、hg)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含矿地层、岩石、构造的调查,突出岩性、构造填图和特殊地质体及非正式填图单位的表达。

2.加强泥盆纪地层调查研究,厘定地层层序,探讨其形成环境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3.系统调查研究区内岩浆岩的活动时代,对花岗岩类侵入体进行充分解体,正确建立不同时代、同源岩的花岗岩类序列,深入研究其岩石学、岩石化学、

地球化学及与金、铜等矿产的成矿关系,讨论其就位机制,确定其形成时代。

4.加强对巴尔雷克断裂带的调查研究;探讨地质构造演化史及其成矿作用。

5.在对矿(化)点、物化探异常进行全面踏勘的基础上,开展矿(化)点概略性检查和物化探异常查证。加强测区铜、钼、金等矿产找矿线索的发现,调查不同类型矿产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控矿条件,特别是斑岩体的含矿性、构造蚀变岩带的调查研究,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具体实习工作分配:在8月初开始进行路线填图,这期间对工作区的岩性出露和分布有了更清楚了的认识,并进行了样品补采,重砂采集的工作。

1、路线填图(2人/组)

掌机:用掌机对所跑路线进行记录,掌机操作包括地质点、分段路线、点与点间的界线、产状、素描图、照片及描述。室内需要在数字填图软件下进行后期的加工处理,光滑线、修

正、静态标注、导入照片、生成信手剖面等。另外,需要在mapgis环境下对信手剖面进行绘制。

2、室内资料整理

在实际材料图上绘制各条路线,须将野外填图路线转移到实际材料图上,用到点圆规,绿色签字笔,将个点逐个逐个的转上去,若在图上能看到各条中已经明显与其他路线相关的地质体,地质现象,可将它们连起来。

用mapgis绘制数字剖面,熟练运用点、线的操作。

二、实习区域概况

1.交通位置:调查区位于西准噶尔盆地西缘,行政区划隶属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管辖。调查区范围的拐点经纬度坐标为:a e83°45′;n46°40′;b e84°15′;n46°40′;c e84°15′;n46°20′;d e83°45′;n46°20′; 调查区交通较为方便,中心地区西距额敏县城约30千米,行政区划属于塔城地区额敏县管辖。调查区各处均有便道,且可通行汽车。调查区所需生产、生活物资可从额敏县、铁厂沟等地采购。区内地势较平坦的地方有便道可通行。区内通讯联络需无线电台或卫星电话,部分地段可实现手机通信。

2.自然地理:立项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塔额盆地东北部,额敏河上游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北有塔尔巴哈台山,东南有齐吾尔喀叶尔山,中部有额敏河冲积平原。属额敏河水系。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冷暖波动大,夏季热而短促,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漫长,干燥,年均气温5.6℃,年均降水271毫米。立项区交通便利,多条省、县级公路穿越立项区,其生活物资可由额敏县或塔城市供应,通讯联络有手机或卫星电话。

三、区域地质概况:

1 地层:由晚古生代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夹正常碎屑岩、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出露的地层有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d1t),其第一段为长石砂岩-粉砂岩-安山质凝灰岩建造,主要岩性为黄褐色、褐紫色长石砂岩、粉砂岩、火山

灰凝灰岩、凝灰质砂岩、沉凝灰岩,第二段为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夹安山玢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灰紫色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夹杏仁状安山玢岩,第三段为安山玢岩-玄武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晶屑岩屑凝灰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灰紫色安山玢岩、辉石安山玢岩、玄武玢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晶屑岩屑凝灰岩;上泥盆统铁列克提群(d3t),为一套霏细斑岩-英安斑岩-石英钠长斑岩>玄武岩建造,主要出露岩性为灰紫、灰褐色霏细斑岩、流纹斑岩、英安斑岩、石英钠长斑岩夹橄榄玄武玢岩、安山玢岩;上泥盆统下石炭统江孜尔库都克组(d3c1j),其下段为砂岩-岩屑凝灰岩-玄武岩建造,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紫红色、灰绿色砂岩、砂砾岩、生物碎屑灰岩、岩屑凝灰岩、角砾熔岩、安山玢岩、橄榄安山玄武岩;上段为砂岩-凝灰质砂岩-放射虫硅质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黄色钙质砂岩、砂砾岩、凝灰质砂岩,放射虫硅质岩夹生物碎灰岩、煤层;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c1j),为一套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沉凝灰岩建造,主要出露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条带状凝灰质硅质砂岩、粉砂岩、安山质沉凝灰岩;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2b),根据出露自然岩石组合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其中下段为一套安山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霏细岩建造,主要岩性为灰绿色、暗灰色安山岩、安山玢岩、玄武玢岩、火山碎屑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互层夹霏细岩炭质泥质粉砂岩及煤线;上岩性段为一套英安岩-霏细岩-英安质凝灰岩>英安质角砾岩建造,主要出露岩性为褐、灰紫、灰绿色英安岩、霏细岩、流纹岩、英安质凝灰岩互层夹英安质角砾岩、熔接凝灰岩;晚更新统新疆群(qp3x)为冲洪积未胶结-半固结冲-洪积砂砾层、碎石层。全新统冲洪积层、风积层、化学沉积层(qhpal、qheol、qhch)分布于立项区西北部。立项区主要发育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尤以泥盆-石炭纪火山岩为多。

2 侵入岩:立项区内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晚石炭世中酸性岩浆侵位,主要岩石构造组合

有晚石炭世钾质花岗岩-花岗岩组合,与区域铜、金、钼等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属钙碱性侵入岩系列,总体表现为壳幔混源侵入岩组合。此外,浅成辉绿岩脉、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钠长斑岩、霏细岩、闪长岩等岩脉较为发育,多数产于岩体中,基性脉岩则发育范围相对较大,长几十米-百余米,偶见有数百米以上者,宽几米-几十米不等,多数和地层走向一致或微斜交,垂直都极少见,总体表现为北东向构造体系的控制。

出露主要岩体为库鲁木苏岩体,侵入于泥盆系中,接触界线十分清楚,岩体产状陡直,边缘常发育有几米-几十米宽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带,外接触带围岩常有强烈的硅化、角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岩体主要岩相为单一的肉红色中、粗粒钾质花岗岩,岩石新鲜,结构均匀,节理稀少匀称,说明岩体具一定的剥蚀深度。岩石中钾长石经常交代斜长石从而形成蠕英石,并具明显的高岭土化。

3 火山岩:立项区火山岩主要为泥盆纪、石炭纪中酸性-酸性火山岩,以安山质、英安质为主,产于相应的岩石地层中。其中基性火山岩建造以安山玢岩、玄武岩及相应的凝灰熔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夹少量的英安斑岩、霏细岩、流纹斑岩、;上部中酸性火山岩建造以英安斑岩、霏细岩、流纹斑岩、石英纳长斑岩及相应的角砾熔岩、凝灰岩,夹少量的安山玢岩、辉绿岩、辉石安山玢岩、安山岩。

4 构造:

(1)构造单元划分据最新的新疆区域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立项区ⅲ级构造单元为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ⅳ级构造单元自西北向东南依次分别为洪古勒楞-阿尔曼太早古生代沟弧带、塔城晚古生代弧间盆地、谢米斯台-库兰卡孜干古生代复合岛弧带,其中东南部基岩区位于谢米斯台-库兰卡孜干古生代复合岛弧带内。

洪古勒楞-阿尔曼太早古生代沟弧带:该带北界为萨吾尔-二台成矿带的南界。南界西段为塔尔巴哈台山南缘断裂和洪古勒楞大断裂,东段为阿尔曼太南缘大断裂。该带东西向-北西西向展布,长达1200千米,宽5-40千米。该带西延与“哈”成吉斯-塔尔巴哈台成矿带相连;向东延与“蒙”戈壁天山构造-成矿带相连。该带在立项区内总体为第四系覆盖,但不排除局部有基岩出露。

(2)立项区主要构造特征

立项区内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呈北东-北东东、近东西向的以代表性结构面的主要褶皱和后经改造的与压性结构面锐角相交的规模巨大的压扭性断裂,特别是北东向压扭性断裂的形成主要受由北而南的构造应力作用。

复杂的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的发育为成矿提供了充分的物源、热动力条件和所需的容矿、导矿和赋存空间。

5 、遥感影像特征:基于多种数据图像开展遥感地质填图,主要目的在于初步确定工作区构造格架、主要岩性单元关系、侵入体分布等,对原1∶20万地质资料形成补充,为野外宏观规划、选定实测剖面位置、具体布置工作路线等提供重要参考。此外,多种方法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可为区内找矿提供重要线索,结合1∶20万化探异常及地质分析,选定找矿靶区,从而部署野外检查路线。调查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燥气候,低山丘陵地貌,地势总体东南高,西北低,水系不发育,以南东向的树枝状水系为主,多为干沟。遥感影像分区可分为新生界覆盖区和新生界以前基岩裸露区两种类型的遥感地质解译影像分区。基岩裸露区可根据遥感地质解译影像解译程度可以分为遥感解译一般地区和中等地区,前者遥感影像清晰,植被不发育,地质体形状清晰、构造形迹明显,地质条件单一,地质解译标志明显,可解译程度较高;后者植被较发育,地层复杂,构造多变,侵入岩较发育,因此定为遥感解译一般区。

综上所述,调查区的遥感地质解译影像即:遥感地质解译一般地区、遥感地质解译中等地区和遥感地质解译复杂地区。调查区遥感地质解译一般地区100 km2,遥感地质解译中等

地区280 km2,遥感地质解译复杂地区约700 km2。

地层的遥感解译标志:遥感地质解译标志与遥感图像合成方式不能分离,不同波段和相

同波段不同顺序合成的遥感图像,其反映出的特征都不相同,比如颜色、条纹、相对清晰程

度等,本调查书以卫星中巴卫星数据321全波段合成的rgb 遥感图像作为底图分析遥感地质解译标志。

四、工作部署及实习内容和过程

1、工作部署原则

a、实施地、化、遥同步进行,综合研究贯穿始终的地质找矿方针,按面上工作先行、选

区重点检查、纵深拓展成果的三个层次顺序开展工作。

b、突出以地质找矿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不放弃任何有潜在价值的地质矿产信息,尽量划

分出更多更细致的具体找矿工作区,投入更多的地质找矿工作量。 c、为了确保工作部署具

有更强的针对性,在早期全面研究已收集的地物化遥资料基础上,划分出具有找矿潜力的重

点找矿靶区,根据预测的矿种和成矿类型、确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部署。由找矿工作

所提出的基础地质研究也与之同行,该区块的物化探工作部署也与总体思路相匹配,以提高

重点找矿靶区的地质找矿效果。

d、工作部署尽量详尽,做到要有具体的地点、具体的工作方法、具体的工作研究内容以

及具体的实物工作量,避免原则性的泛泛而谈。

e、工作量的使用,以能解决问题为基本要求,原则上不平均使用。

f、强调基础地质研究为找矿服务的宗旨。由成矿带、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的研究和区内

找矿需要而提出的基础地质遗留问题应为区调填图首要研究的问题。本着这个原则,区内的

重点找矿靶区的任何调查和测量工作精度要高于其它地区。实测地质剖面尽量部署于或穿过

重点找矿靶区域,以提供最适用的近源基础地质研究资料。

2、总体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思路

在满足立项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基本技术要求基础上,针对立项区基本地质矿产情况,

合理划分不同的工作区域,分类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开展工作,并且部署不同的工作量,重

点工作部署在古生代地层及岩体分布区,特别是调查区1∶20万化探异常集中区和地质找矿

前景良好的地区。

1、本次地质剖面测制采用传统地质剖面测制方法和掌上机数字剖面测制方法相结合的方

法,传统地质剖面测制采用罗盘、测绳、记录本和手工画地质剖面的方法,形成纸介质的资

料。同时采用掌上机数字剖面测制方法,最终剖面成果形成篇二:地质实习实习总结或体会

五、实习总结或体会

短暂的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而这次野外实习对我产生的影响却并没有很快随之消失。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每天随老师一起到野外观察,测量产状,记录数据,观察地形,判断构

造,并且及时复习了已经渐渐淡忘的部分课本知识,短短的两周,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

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观

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之前的地质学习还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的认知,通过听课,复习,考试等环节,

认识并了解了大量的地质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纸上谈兵,我知道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

却还都只是能从插图上判断,到野外旅游的时候见了很多岩体,也没有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

识判断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而褶皱的向斜与背斜构造,更是无从判断。但经过这次野

外实习,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我对之前所

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感性的理解,不但能够正确迅速地区分节理和断层,还解

决了很多课本学习中遗留下来无从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对地质罗盘的使用也熟悉

起来,而不是先前仅仅对插图的认识。野外实习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虽然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两周的时间,但是在这期间学到的方法,观念上的改变,是课堂学习中所不能得到的。只有真正走出课堂,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理解,才能算是学习过程得到完善。举一反三地说,任何工程实际与课本上的罗列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实际中的情况往往更复杂,是各方面的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通观全局的能力,在做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与工程相关的课程,都需要真正地走出课堂,工程地质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习中的观念产生了一个转变,认识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到野外观察采集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很多工作是自己独立操作所不能完成的,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同学配合,经过组员之间的分工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学习只有在实际中得到运用才算是学会了,所以以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

总地来说,在将来的学习中,必将逐渐体会到这次实习带给我的更多收获。这次实习是成功的,我个人在这次实习中受益匪浅,更多的方面的收获是隐性的。篇三: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总结报告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总结报告

1 前言

1.1 地质地貌实习野外实习的目的、要求、时间、工具

1.1.1 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课堂有关内容的理解;

2.通过现场的宏观分析,理解地质构造变动的过程,建立地质实习空间观;

3.通过野外路线观察,学习一般的野外工作方法;

4.通过学习加深对地质学与土壤学联系的认识,为学好土壤学打基础;

5.了解野外工作,培养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奉献资源环境科学工作服务。

1.1.2实习要求

1.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石。

2.建立实习中观察过的地层顺序。

3.学会认识分析地层构造的一般方法。

4.观察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与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5.初步掌握罗盘、地形图的使用方法,学习做野外记录。

6.认识山地、丘陵、河谷、岩溶的地貌形态。

7.了解各种岩石类型、地貌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8.编写简要的实习报告,分析和总结野外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1.1.3 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时间

2013年6月9日~13日

1.1.4实习工具

工具包、放大镜、地质罗盘、地质锤、小刀、铅笔、30cm测尺、稀盐酸、地质图

1.2 实习区交通位置及地理经济情况

1.2.1交通位置

实习区位于北京市西南的房山县内,实习驻地为周口店镇。该镇距北京天桥汽车总站46km,公共汽车班次甚多。从京广铁路的琉璃河站有支线到周口店,每天早晚各有两趟客车往返于北京——周口店。驻地西有京原铁路线,良各庄火车站距周口店3km。从驻地到实习

区内各乡村均有公路相通交通颇为方便。

1.2.2 地理经济状况

实习区的范围,北至迎风坡,南至孤山口,东至房山,西至十渡。北京西山展布在实习

区西北,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座,以上寺岭最高,海拔1807米。实习所经之处均为低山丘

陵区,多数海拔高程150~800m。实习区东南为华北平原。

本区河流有六条,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是:拒马河、枯牛河、拴马庄河、周口河、北市河、

大石河,拒马河及其支流大石河常见有水,其他河流均为季节性小河。

周口店地区年降水量700mm左右,七、八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山洪主要集中在

这个时期。每年六、七月份为高温季节,七月平均气温为26℃;极高温度可达40℃。一、二

月份为低温季节。年雷暴日约37天,多集中在雨季。年大风日(≥8级)约21天,多在冬

季和春季。

周口店一带工矿企业较多,著名的燕山石油化工厂即建在凤凰山南麓的丘陵区;长沟峪

煤矿规模较大,是北京市重要的煤矿产地;水泥和石灰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花岗岩、板岩和

大理岩石料的生产也很可观。

区内农作物,平原区以小麦、玉米为主;丘陵区和山区以杂粮为主;坡地和山口、河滩

地多植苹果树、梨树、桃树和柿树,果品产量除满足该区需要外,还有一定数量供应北京市

区。

1.2.3 周口店地区地质研究历史

周口店地区的地质调查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914年以前的地质研究的初期阶段,在该时期f. solger(1910—1912)测绘完成1:

20万北京西山地质图;

1914-1949年的地质研究的中期阶段,在该时期最大的成就即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新

中国成立以来,周口店地区的地质研究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在1988年完成的1:5万周口店

幅区调报告的基础上,单文良、宋鸿林等(1991)著的《构造变形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是以周口店地质研究为基础概括出来的、具有推广意义的地质理论。

2实习的基本内容

2.1 基地陈列室时间:2013年6月9日下午

1 图 2

在陈列室内:

1.初步了解了即将实习的区域的地形地貌,学习地形地质图的使用方法。

2.观察各类岩石标本级名称,为实习期间正确认识岩石并命名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路线:基地—采石场时间:2013年6月10日上午

第一采石坑(图3)

此处位于房山岩土边缘带,主要岩石如图4,为岩浆岩中的花岗闪长岩。主要分布于实

习区北部,面积约0.26 km2。在实习区内155.1高地采石场出露的花岗闪长岩(γδ5)岩

性为浅灰白色、中—粗粒等粒显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有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

钾长石和石英。岩石的色率约20%。其中黑云母为黑色、鳞片状、丝绢光泽,硬度大于指甲,

小于小刀,含量大约10%;角闪石为黑色、粒状、含量大约10%;斜长石为灰白色、粒状、放

大镜观察可见明显的双晶,含量大约50%;钾长石为浅肉红色、柱状,含量很低,大约1% ;石英图 3 第一采石坑图 4 岩石

为亮白色、它形粒状、油脂光泽,含量大约20%。。包体为深成幔源包体,其形成年龄与

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相当。土壤类型为褐土,初步判定为典型褐土或褐土性土。除人工开采

破坏的地表外,植被生长茂盛,长势良好,大部分为灌木,草本。

图 5岩脉

岩脉,三条岩脉中,横向岩脉穿过纵向岩脉,将其隔断,是后侵入形成的。岩脉为接触

带上发育后期侵入的伟晶岩脉。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其中,黑云母呈半定

向的线状排列。

第二采石坑(图6)的情况同第一采坑基本相同,只是岩体中捕掳体或析离体的大小较

第一采坑变大,岩体颜色加深。

图 6第二采石坑

第三采石坑(图7)图 7第三采石坑

岩石依然为岩浆岩中的花岗闪长岩,不同的是岩体中的捕掳体或析离体更大了,岩石风

化强烈,风化层深,已经有球状风化出现(图8)。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使得岩体中出现了

自然断面,而化学风化产生的影响较小。

这里的植被主要有荆条,臭椿等,生长于碎石之上,但是长势依然很好。(图9)

图 8球状风化图 9植被长势良好

总结以上三个采坑的岩土体性状,可以看出,由房山区的边缘逐渐向中心地区靠近,岩

石中的捕掳体或析离体的大小越来越大;土壤均为褐土,土层越来越薄,但并没有影响植被

的生长,三个采坑的植被生长都比较健康,说明岩土体中的矿物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利于植

被生长。

正是由于上述岩体和土体,使得这一地区极易发生崩塌和泻溜。

在三个采坑的对面的山有一处工矿地,为长沟峪煤矿,下图为煤矿的排渣场,煤矿将煤

矸石、废石等丢弃到这里,占压大量土地,污染了环境,但是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这些

废渣又成为了另一种资源。比如:用采矿废石和尾矿生产人工砂石,可以完全替代天然砂石,

用于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中,消除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是地区环境得到改善;煤矸石的

用途也很多,除了做墙体材料、化工产品、制成工艺品等,也可以用来综合发电,被用于塌

陷区的复垦、修路等,成为循环经济链中重要的一环。

图10长沟峪煤矿

篇四: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东华理工大学)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实习日期:

目录

第一章绪言...............3—4 第一节实习目的及意义 (3)

第二节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3—6 第三节地质研究简史..................6—7 第四节实习概况 (7)

第二章地层及相关地质作用………………7—10 第一节侏罗系

第二节三叠系

第三节二叠系

第四节志留系

第五节奥陶系

第六节寒武系

第七节相关地质作用

1. 风化作用

2. 岩溶作用

3. 根劈作用

第三章构造

第一节褶皱

第二节断层

第三节节理

第四章岩石

第一节沉积岩

第二节变质岩

1. 接触热变质岩

2. 动力变质岩

第三节岩浆岩

第五章矿产

第六章结束语

第一节成果

第二节问题

第三节致谢

………………7—8 ………………8—9 ………………9 ………………9—

10 ……………… 10 ……………… 10 ……………… 10 ………………

10 ………………10 ………………10 ………………11—14 ………………

11 ………………11—15 ………………15—16 ………………17—20 ………………17—

20 ……………… 20 ……………… 20 ……………… 20 ……………… 20 ………………

21 ..................21—22 ..................21—22 .................. 22 (22)

附录

一.罗盘测角度的方法………………23—26

1.水平角测量操作 (24)

2.垂直角测量操作………………24—25

3.岩层产状的测量………………25—26

二.岩层厚度的计算………………26—27

1. 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方向垂直测量时 (26)

2. 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斜交测量时………………26—27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实习目的及意义

构造地质学野外实习是《构造地质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的野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

次野外实习,能直观地反映课堂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直接观察和了解一些野外地质现象,增

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将认识、掌握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东西。为我们以后在学习专业课方面

奠定了基础:

1).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实地的野外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对构造地质学的进一

步认知,加深对课堂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地质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学会观察并认识常

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

2).掌握并应用一些野外地质工作的技能。熟练掌握地质罗盘(包括用罗盘测量方位、坡

度、岩层的产状)、地图的使用和培养野外记录的习惯。练习野外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包括岩

性点的观察和记录、构造点的观察和记录、路线地质观察和记录。进行常见沉积岩、沉积现

象的野外识别。

3).培养吃苦耐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生活作风和科学精神,锻炼意志,增强体质,

努力适应野外地质工作环境。

4).了解人与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关系,增进人文和社会意识,增强地质环境

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献身地球科学事业和建设强大祖国的人生观。

第二节自然地理及交通位臵

1).实习区地理位臵:实习区域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以代家沟、文星场为主,附以合川

市土主乡一线及华蓥山一带等地。地质填图仅在工区南段进行,面积约10 km2。

实习区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06°28′--106°31′,北纬29°50′--29°55′,见下图:

1-沥鼻峡背斜 2-温塘峡背斜 3-华蓥山背斜

4-观音峡背斜 5-龙王洞背斜 6-铜锣峡背斜

7-明月峡背斜 8-卧龙河背斜

2).自然地理概况:区内地形形态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500米左右。最高峰为后

峰山,海拔773米。实习区北高南低,山脉延伸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呈线状分布,地形

高低及延伸方向与褶皱(背斜)轴向一致,属正地形。实习区山峰林立,沟谷交错,明显易

见有二槽地,故有前槽(代家沟—后丰岩—水岚垭),后槽(喻家槽—篇五:秦皇岛野外地质

实习总结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野外地质实习

实习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实习起止时间2011年07月17日至2011年7月22日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2011年 9 月 7 日

目录

前言???????????????????????????1 (一)实习区概况????????????????????2 (二)地层???????????????????????4 (三)岩石???????????????????????7 (四)构造???????????????????????10 (五)外动力地质作用??????????????????13 (六)地质发展简史??????????????????16 (七)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8 前言

北戴河地质实习是在学生完成地质基础课程后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野外地质、

地貌现象的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获得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及整体规律认识,加深对课程

理论认识的理解,掌握地质学、地貌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野外地质实习主要要求掌握常见的矿物岩石、水文、地貌等野外鉴定、观察和测量方法;掌握地层层序及实习地区各时代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旋回特征、地层分界标志及接触关系;掌握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识别标志、野外描述和判定方法;观察认识分化作用、剥蚀作用及河流、海洋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学会判读地形图,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及后方交会法定位等;学会利用资料绘出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编写实习总结报告。

我们以地质工作者的身份第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大自然;从大自然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巩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体验地质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二日

一、实习区概况

实习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秦皇岛市,总面积约7812.4km2 。市区长50㎞,宽6㎞,是一个狭长的滨海城市。海港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不冻港”和“玻璃城”的佳誉。山海关位于海港区东北20㎞处的渤海之滨,老龙头是全国唯一的入海长城。山、海、关、城浑然一体,自古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塞和军事重镇,天下第一关举世闻名,另外还有姜女庙、玄阳洞、燕塞湖等名胜古迹。

秦皇岛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旅游业十分发达,北戴河海滨风光秀丽,浪平沙细,是优良的天然海水浴场;气候温和凉爽,是中外驰名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素有“夏都”之美称。

秦皇岛北依燕山,南邻北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拥有可供教学实习的重点地区——石门寨地区,习惯上称为柳江盆地。柳江盆地于1999年5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12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河北省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由柳江盆地地质景观区,祖山、燕塞湖、角山、长寿山地质地貌景观区和长城人文历史景观区三部分组成。2005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盆地北、东、西三面由晚太古代绥中花岗片麻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盆地内部为上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构成低洼的丘陵和平原。从地质角度看,是一个西翼陡东翼缓的比较宽缓的向斜构造,故又称为“柳江向斜”。

生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生物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生物是一门实践要求很高的学科,在没有进入生物专业以前,只是看着生物专业的同学天天奔波与教室与实验室之间我就对此深有认识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的仅仅是理论知识,因此野外实习也是至关重要,它可以使我们更加有效地掌握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回顾这次实习的经历,可谓是有苦有乐。通过旬阳坝野外实习,我对于植物学,动物学都有了一个深入的,直观的了解,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到的。还记得是13号一大早,大家登车向旬阳坝野外实践基地进发的。随着汽车的启动,同学们特别兴奋,我们出发了。路途遥远而且是山路,部分同学感到不适,但是大家在上车前都服用了晕车药,大家的整体状况还好。而且大家都没有忘带什么东西,这说明我们的准备工作做得还是很好的,没有发生意外。 第一天的实习是生态学。由于生态学是大二才开的课程,因此在实践前,老师用中午的时间,先对我们进行了一下生态学时间的快速培训,大家都很兴奋,所以老师安排我们的工作也是比较简单的,理论学习结束后,各小组的负责人就出去“踩点”了,下午大家一起到了选好的实习地----小

茨沟,开始我们的第一项实习。对于生态学,我们实习的重点是运用样方法做野外生物丰富度的调查。 下午的太阳还是很热的,但是这挡不住大家的热情,实践在组长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也完成了数据的收集,接下来的就是回去分析整理了。大家虽然都很累,但是却也是很开心的,这样的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只有一次有点遗憾那是那次野外昆虫捕捉时一位同学不慎捅了马蜂窝,结果整个小组都被蛰了,他更为厉害,全身上下被蛰十几个包,回到驻地后疼是免不了的了。 实习的生活说不苦不累那不是真话,但是实习的本身就是那种性质。而且我们学生物的,搞野外实习更是这样。早上就是吃稀饭馒头,偶尔中午在野外回不来就只能随便带些东西应付了,晚饭也就那样几种,日复一日,但是味道还不错。因为是住在小镇上所以有时我们也会出去在街上的小餐馆吃上几顿。想想我们是在野外实习,这样的生活相对还是不错的。这样的情况我们都是了解的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大家表现的都很好。在山上采集植物时,也见过很多的野果,五味子就是其中一种,虽然不多,但是对于远离大山的孩子来说,能够亲眼见见,尝尝,这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实习期间我们两天完成一个项目的实习,每一个项目完

最新地质实习报告三篇

引言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十分的激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高兴,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认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 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本区地质现象丰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 褶皱和断层构造 林州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

地理科学野外实践实习报告

地理科学野外实践实习报告 一.序言 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深们对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们环旅学院09级地理与地信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的野外实习考察。 这次实习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土壤剖面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水帘洞东)、垂直带观察(太白岭)、采取与制作植物样本(桐柏山腹地)、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及对植物群落的调查(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龙潭风景区)。 二.桐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 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阳盆地东缘、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土地面积1941km2,辖9镇7乡,总人口42万。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桐柏丰富,区位优越。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已探明矿藏56种,全县人均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平均值的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大熊猫壹号书店帮大家整理的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1 记得陆游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野外实习正是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动物生态学野外实习,不仅验证了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让我们更加了解昆虫和鸟类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通过动物生态学的实习,我认识了清西陵的特有鸟类和普遍鸟类,了解到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特征,因此培养了对鸟类的观察兴趣和提高了对鸟类的保护认识。也认识了昆虫共有的目和各目的代表动物,从而初步了解了各目的特征和各自的区别。但由于观察的时间太短,对少数的鸟类特征并未弄清楚。 环境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植物的分布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动物的活动同样影响着环境,因此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紧密相连,在本次野外实习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算是顺利,在整个动物生态学的实习中,我学习到如何采集动物标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的联系,如何结合实际去加深理论的认识。并且体验了集体分工合作好处,还有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我对动物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2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分布和规律,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期4天半的动物学实习就这么结束了,总结这4天半的生活,是冒险,是收获。 在实习之前就听过师兄师姐们跟我们分享过他们之前动物学实习的一些趣事和感受,所以一直对动物学实习充满期待,同时也有点惶恐,因为自己对于毛毛虫、蜥蜴、蛇等动物都很害怕。 实习前晚,小组开了个短暂的会议,选出了组长和副组长,而我也自荐成为了副组长,这样子自己也会多了份责任,责任二字让我在面临恐惧时不会轻易退缩。我们组是个特别的小组,因为我们组没有男生,全部都是女生,我说我们组是“女子十一钗”小组,十一个看似柔弱的女生就此开始了充满冒险和未知的动物学实习之旅。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老师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很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 第一章绪言 一、实习地的地理状况、行政区域和面积、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以及实习地的地理状况。 二、本次实习介绍 1、实习目的此次工程地质实习区主要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有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之—“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较高关注,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习区地处北纬32゜40′,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为969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腐”为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工业以

煤炭开采、电力、化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也很便利。淮南市内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人口180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200米,最高峰为八公山的白鹗山,海拔242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40米。 a.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 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 c.了解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实习的任务 a岩石的肉眼鉴定; b地层剖面观察; c构造的基本判识; d认识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通过这次野外的实习与实践,加深了我对课本中理论知识的巩固,以及加强了我的动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仅供参考。 精选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一) 大约晚上九点钟我们抵达刘家场目的地——刘家场饭店,进入饭店,住宿环境让我们有点失望,但总体还算凑活,听学姐讲这里的伙食有点让人失望,见识之后觉得一般。 虽然不如在学校,但我觉得野外地质实习本来就是锻炼我们,不仅是知识上的,也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合作等等。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不怕苦的精神。 8月17号上午我们就去野外了,实习路线从实习基地到水岩屋,老师教我们使用地质罗盘、识别地形图以及观察中寒武统覃家庙群。 地质罗盘是野外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定出方向和方位角度,确定观察点的位置。另外,它还可以测出各种岩层的产状。 它的基本结构为:磁针,分别指南和北,其中绕铜丝的一端指向南方;水平刻度盘(上圈),从0°开始反时针方向刻划1°计数至360°,在0°和180°分別记为北(N)和南(S),90°和270°为东(E)和西(W)。既南北线与东北线把360°分为四个象限;底盘水准器,水准器泡居中时,底盘是水平的;瞄准器,包括瞄准版、反光镜等,作瞄准之用;测斜仪,包括垂直水准器(长水准器泡),垂直刻度

盘、刻度指示器和活动扳手,用以测倾斜角,垂直刻度盘计数是从0°向两侧分别记至90°。在野外,我们测过树的方位及倾角,也测过断层的产状。 地形图是由地形工作者把地球表面错综复杂的形状测量出来,最后用特殊方法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一张与实地相似的图。所以,地形图是表示自然界地面的形状、高低起伏、倾斜缓急和地物位置等情况的平面图。地形图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为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工作前对工作区域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有初步的认识,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在工作中我们把矿体、各种岩层和其他地质现象描绘在地形图上制成地质图。因此,地形图的精确性是影响地质图质量的重要原因。地形图主要内容是比例尺和等高线。在野外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利用地形图用目测法或者是交会法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地点。目测法:在精确度不高时,利用目估在野外观测点与周围地形、地物的距离和方位,进而在地形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固定下来,标在图上;交会法,首先在观察点上利用罗盘使地形图定向。 将罗盘指南北的长边与图的纵坐标相重合,连同罗盘地形图一起转动是罗盘指北针指向正北,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的零度,此时地形图的南北向就与实际的南北向一致,图的上方即正北方向且与实际地北方相符,若目标在身后,则人可以转过身来,倒着看地形图;其次,在观察点附近找到三个可以看清楚并在地形图已标出的明显地物(最好是具有特征的三角点、山顶、建筑物等),分别用罗盘进行瞄准,读出指南针所指的度数,然后在图上找出相应点并画出该测线的方向,所作三条测线的方向线,理应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观察点的位置。但由于各方面的误差,三条侧线往往并不交于一点,而构成一个小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测点位置取误差三角形中点即可。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实习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的观察、感知和分析,深化对人文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对实习区域人文景观形成机制以及人地关系的探讨,初步掌握综合分析研究区域人文地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撰写实习考察报告的能力。 4、扩大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5、培养野外考察研究能力。 6、推动“统一地理学思想”的实现。 7、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发展的前沿领域。 二.实习单位综合概述 我们此次实习的地点主要有颐和园、什刹海胡同、燕京啤酒总厂、故宫、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王府井、关中村、超图公司、长城、明十三陵、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1.颐和园: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2.什刹海: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位于北京城西北隅,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3.燕京啤酒总厂: 燕京1980年建厂,1993年组建集团。经过30年快速、健康的发展,燕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啤酒企业集团之一,连年被评为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中国行业百强企业。 4.北京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5.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北京前门东大街(老北京火车站东侧)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是在原有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改建后的展馆共分4层,分别以展板、灯箱、模型、图片、雕塑、立体电影等形式介绍、展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和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的伟大成就。 6.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生物技术实习工作总结

生物技术实习工作总结 篇一: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生物技术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生物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生物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

结合生物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生物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生物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生物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生物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生物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 点,尽心尽力完成生物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生物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一、实习内容:南望山南坡,北垭口南侧,地质大学北区西南角公路拐角处,地质大学北门南望山汽车站构造地质学习二、实习目的:学会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和锤子的方法; 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勾画地质界线,做地质剖面图; 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 学会用穿越法和追踪法测绘地质界线或断层。从而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为今后地质、岩土方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专业的学习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实习过程:早上7:30 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南望山南坡后,首先,学习和练习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测量走向: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测量倾向: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测量倾角: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20?),为了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后,老师带我们对南望山上的一些岩石进行辨认,并对南望山的地质进行讲解。1、自然经济地理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平原北东缘。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 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低山坡角较缓,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米,海拔最高者为喻家山(149.4 米) ,最低洼处为东湖。海拔100 米以上者多见有基岩出露, 海拔100 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间凹地多为近代残坡积物堆积。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 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区内地下水赋存在碳酸盐岩类含水层及碎屑岩裂隙水含水层中, 富水性极不均一, 多被第四系覆盖。在岩石破碎、断裂发育, 岩溶发育处, 岩溶水及裂隙水明显富集。 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类地下水,属低矿化度淡水,水质较好。 2、地层研究区的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 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心得体会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心得体会 为期一周的北京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结束了这是我第二次去北京但是与第一次旅游相比本次带有旅游性质的实习让我对很多景 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城市面貌、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历史等专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具体认识对我来说本次实习可以说是获益匪 浅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自己北京实习的收获 一、现代城市建筑与古代建筑格局的破坏 在北京待了一周的时间在各个景点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刹海地区和颐和园公园我的很多同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会 这样?因为什刹海地区和颐和园公园是老北京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而除了这些北京留给我们的只有钢架建筑和仿古建筑让人看了除了厌 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城不仅是辽、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时期便是燕国的都城明清时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全城分为官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条7.8km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抵钟鼓楼整个 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完整和谐、举世无双的巨大建筑群而现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园北京 的古城墙和古城门早已经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称号名不副实近年 来随着北京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很多建筑已经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 涵比如说位于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门洞上的大亭子和******广场西侧 的国家大剧院就是其典型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万春亭建设造 型看调似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但实际上华而不实体现出一种强调形象

而忽视现实功能的时代特色国家大剧院被称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但是这个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极不和谐的建筑横亘在南北中轴线旁缺乏文化衔接割裂了传统与未来现在站在景山和天安门城楼举目眺望北京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北京古都的传统风水格局被禁锢在有限的几个地方现代城市的表情显得蓬勃生机势不可挡但传统古都的安宁与 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选自中国国家地理)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温馨在目前城市急剧扩张的年代却显得宝贵和脆弱看着这样的“现代国际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间想起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的双星闪耀计划如果当时的计划成型如果整个老北京城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从开始就不是经济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的宏伟与震撼:她以规整、恢弘为基调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题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衬其崇高、辉煌现在由于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已经越来越四不像:不像“世界著名古都”不像“现代国际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给世人的财富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北京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是无与伦比的天坛的祈年殿、皇城的******、景山上的万春亭等是世界公认的北京标志性建筑这是北京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价值所在不管北京怎样定位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 二、北京交通沉重负担下的思考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篇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3篇 野外实习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以下是野外实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览! 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为期十一天的野外实习生活,我学到了平时在书本上没有办法学到的东西, 见证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领略了大山的雄伟,感受了河流的生生不息,更加铭记了同学之间那真挚的感情, 深深地重新认识了两个字团结。 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之后,心中充满了向往和激动, 踏上了去伊宁县阿吾赞的路。我们在山脚下安营扎寨, 在这仿佛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野外实习生活。来到了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和吵闹,一切好像 很原始的感觉,条件当然也不比学校,但是大家没有太 多的抱怨,多的是一份成熟的稳重。在男生的合力之下,男生宿舍帐篷,也搭建成功。通电、打扫卫生、给房子 搭上遮雨的塑料布,旅途的疲劳和兴奋后的放松之下, 所有人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之后真正的野外实习也渐渐拉开了序幕,爬山、采 集标本、鉴定植物和动物、制作标本,从出发的那一刻

一直进行到睡觉。第一天全班同学在老师和各组组长的 带领下,统一行动,从驻地出发,一路上老师一边讲解,我们一边采集标本,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后,也意识到了 自己在平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太欠缺,但是在这里观察、记录后认识的植物、动物及其特征,印象很深刻,可以 说是在动手中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登山,成了我们 采集标本最基本的条件,虽然大自然有母亲般的胸怀, 但她还是不愿意有太多人进入其中,不想因为太多的人 而破坏她的美丽的容颜。所以,采集过程中的路途艰辛 可想而知,山羊走过的山路,大家一起前后照应前进。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说得确实不错,看似平坦的山路中,杂草丛生,荆棘遍布,行进中不停的传来同学们之 间的提醒,听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深深的 友情。尤其是走在河滩的石头上时,电影里常见的探险 镜头就在自己的脚下,你拉我一把,我牵着你前进,也 只有在电影里能看得到的友情,在同学们彼此间的帮助 和关心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的,我们六十个人是一个 集体,不论民族,我们就是一家人。 当我们右边是绝壁,大家伏在左侧的山坡上缓缓挪 动的时候,有人因为害怕而哭鼻子,没有人嘲笑和讥讽,有的是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和一句暖人的安慰,虽然 只是短短的几十米山路,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人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2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

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习,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些地形图、地质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地质作用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也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3 一、实习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 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从5月3日开始进入了为期3周(5月3日—22日)的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周,本次实习分为校内准备阶段、野外实习阶段和校内考核总结阶段。实习区主要有潮汕实习区、厦门实习区、湄洲湾实习区和泉州专题调研实习区。 本次野外实习方法主要是在指导教师的现场讲解下对野外实习区进行考察,实习区域路线考察与定点专题调查研究相结合,区域专题实习与不同区域同类专题的比较研究相结合。在分配到的小组专题调研——“泉州中心城区交通”中,以教师指导调研线索为辅,小组自行调研为主,通过小组成员的配合、研究,对泉州中心城区的交通,即四纵八横进行交通道路系统、道路布局、节点、停车场、公交停靠站、交通问题等方面的调研。 1、潮汕实习区 5月5日在潮州参观了开元寺泰佛殿、韩文公祠、广济桥。开元寺泰佛殿属于南传佛教,其建筑是泰式建筑,金、白为主色,三角形、大坡度的屋顶,鱼鳞片状、墨绿和黄色的瓦片。孔雀头麒麟身的吉祥物别有特色。整个泰佛殿的结构为T字形。韩文公祠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韩愈被贬至此后整治了当地的水患和鳄鱼之灾,对于当地而言功不在禹下,因此当地人民特地建立了该祠庙来歌颂他。广济桥,又名湘子桥,横卧在韩江上,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启式大桥,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并且其桥墩之上的亭阁,受中元文化影响,又融合潮州地方风格,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闽南文化特色,如具有燕尾翼,却是灰砖灰瓦。韩江江阔水深,具有航运价值。 5月6日上午途径国家跳水训练基地,到达位于汕头湾南侧的千佛塔和白花尖大庙进行考察。千佛塔共有7层,呈四方形,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白花尖大庙,分三进,一天井,第二进是拜亭,第三进是主殿。该庙属于道教,但却有属于佛教的双龙戏珠,燕尾翼的部分也是具有闽南特色。 下午和晚上以公园和广场为线索参观了汕头人民广场、滨海公园、时代广场、中山公园和潮州人民广场。广场是城市的名片,是市民表达政策需求的地点。广场的类型有市政广场、商业广场、站场广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和综合性广场。其选址也有不同的特色,如被称为城市心脏的市政广场通常选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或中轴线或重要区域。广场的设计主要是硬化面积必须大,有中心公园、绿地。广场前段是人民活动、集会的场所,后段则是休闲空间。例如汕头的人民广场,主要是以植物配置为主,楼亭阁较少,硬化空间不足,并且无地下空间。而时代广场却不时代,主要功能是乘凉乘风,广场以草地为主,硬化空间少。周边以居住区为主,浪费广场周围的高价值公共空间。汕头中山公园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还是汕头新八景之一。潮州人民广场是集市政、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大众文化中心。人民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在空间形式上划分了市政广场区(大型集会用)、下沉广场(包括露天舞台)、草坪区、休息区、牌坊街区、运动区、文化区、密林区(包含停车场)等八个区域。广场充分体现了地方风格和历史文化特点。气势磅礴的水幕电影、旱地喷泉、水池音乐喷泉、五彩缤纷的照明灯饰、悠扬悦耳的背景音乐,以及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使中心广场增充满了现代感。最后去了北回归线纪念塔,塔身为火箭型,塔基部建筑是天坛式样。 5月7日上午走访了潮州开元寺和牌坊街。潮州开元寺位于老城区,是城区型宗教地,因此面积较小。大雄宝殿为5开间,结构为半封闭式回廊,两侧回廊封闭,建筑风格为闽南式的红砖红瓦。树木、塔较少。与泉州开元寺相比,泉州开元寺中轴长,结构为开放式宽回廊,两侧也是开放式回廊,且有百年榕树。牌坊街是旅游步行街,两侧是两层为主的西洋式

微生物室的实习小结

微生物室的实习小结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发病,院内感染不断增加。细菌由于人类不断婪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这些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潜在对实验室人员的威胁也日趋严峻。生物安全的宣教必不可少,怎样把只有基本微生物知识的学生,与临床实验室大量面对病人标本的采集、运送、接种、培养、观察、鉴定、药敏、报告等各个环节的实践结合起来,由基础知识向专业技能有效转化,把基础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有效发挥,与实践相结合使之升华,是培养合格检验人才的关键。现就微生物室的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重视标本送检前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室每天都收到来自病房,门诊病人送检的大量标本,有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生殖道拭子、血培养、脓液、术中临时所采集的标本等等。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是否得当及时对试验结论有直接影响。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全面认识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全过程及影响因素,才能确保检验结论的准确性、有效性。 标本的采集 例如中段尿的采集,应告知学生尿道内是人体无菌的腔道,尿道外则是有菌的部位。所以采集中段尿时必须对外阴进行彻底消毒,排出前一段尿液,以便冲洗外尿道或外阴,

留取中段尿于无菌杯中送检。如痰标本的采集,应嘱病人于清晨嗽洗口腔,咳出深部的痰液于无菌杯中送检,如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则应留取女性宫颈拭子或男性尿道拭子,因为支原体和衣原体都只寄生在宫颈或者尿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内。 标本的处理 学生应知道,标本的及时处理接种对微生物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例如淋病奈瑟氏菌,需要保温,保湿送检,提倡床边接种,培养基应先预温,接种后放36℃温箱、5%co2环境,保湿培养。又如痰标本应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基,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上,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主要观察病人痰标本里的基础菌群的生长状态。沙基主要观察是否有念珠菌生长,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主要是观察是否有嗜血流感杆菌属的生长,此平板在配制时加入了针对性抗菌药物,能够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只适合于嗜血杆菌属的生长。学生应学会每一份标本,接种到相应有用、有目的、有选择的培养基中。 2、注重特征、综合分析 细菌的鉴定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性判断的过程。它需要根据病人基本信息,标本来源、诊断、平板上形态特征,生长情况,氧化酶、触酶阴阳性状、革兰氏染色镜下形态,生化反应,药敏结果等进行综合性判断,最终得出鉴定结果。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作为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直接关系到我们以后专业课的学习及其我们工作以后的应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工程地质实习学习心得体会篇1 20xx年6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内容: 昌乐火山口 昌乐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

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表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

(精选)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地理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了达到培养国家公民的目的,我认为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实践,尤其是学生的野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身边环境开始,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然而作为学生,能参与地理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地理野外实践并有所收获,我认为需要在本地结合课程内容建立一些适合学生活动的实践基地,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地理野外实践课程。 一、地理野外实践基地的开发设想野外考察活动由于受环境安全、学习时间和考察难易程度等条件的限制,适宜选择以就近为主,路线安全,地理特征明显,具有实践价值的地点。而考察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天气较好,课业负担较轻的时段,例如针对七星岩景区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类型多样因此设想将其开发为野外实践基地,步骤如下: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教师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七星岩喀斯特地貌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等背景材料。整理这些素材,最后形成基地资料文稿。 2.实地考察,精确考察目标教师进行实地考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考察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设计实践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的进程和预估效果。如:教师在考察时要对典型地貌作以全面、系统地观察和考察,并做好记录和拍照工作。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体会1 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畴。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很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了。 记得在刚开始学习植物学的时候,师兄就跟我们说之后会有一次的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认识一种植物,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或拍照,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晰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晰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次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即使下雨天,依然没使我们停下实习的脚步,依然撑着伞,穿着雨衣,一路认植物。

上山后我们被分成几个大组,各个大组在相应老师的带领下带着枝剪、采集袋就去采集植物了。我归属于张老师的带领下。张老师带着我们那一大组往山上走,当见到常见的植物时,张老师就向我们讲解它是什么科、什么属、什么种、果实的类型或花序的类型或这两者,有时还介绍植物背后的小故事,我们边听边记,然后老师就让学生把它剪下来留作标本。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就收拾好工具、背着标本回去了。因为植物不像动物那样有活动的能力,所以上午的收获自然不会少,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援?),然后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以前总认为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雷同的,不会有多大区别,但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因为评判叶子是否一样的标准有叶形、叶尖、叶缘、叶脉等;第二,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观察鉴别植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听老师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只需要提供手记录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 可是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几点不足:一是这全部由老师讲学生记,并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大家都跟着老师转,没有独立观察鉴别植物的机会,达不到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生“保护资源,珍爱生命”的意识不强,学生采集标本时不去考虑这种植物的现存量,只知道采,而且毫不留情,就像鬼子扫荡敌人一样要把他们消灭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