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军理课资料

军理课资料

军理课资料(来自网络)

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1国防的含义和要素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括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国家);对象要素(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目的要素(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和自卫型(我国采取)

3现代国防特征

第一,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第二,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综合角逐。第三,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第四,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4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第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第二,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第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四,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国防法规

1.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按照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我国国防法规按照调整领域可以分为十六个门类

2.公民的国防义务与权利

义务:兵役义务(公民履行兵役义务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协助国防活动。

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

第三节国防建设

5国防领导体制

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基本特征是强调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6中国国防领导职权

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行使(多为选择题)

7国防建设成就(论述)

要点: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系;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8新时期中国国防政策(四个坚定不移)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中国坚定不移地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慎重对待战争、战略上后发制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

9我国武装力量体制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中国民兵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照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的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具有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武警按照任务不同分为三类:内卫部队,受武警总部直接领导管理;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边防部队,消防部队和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

中国民兵是国家的后备武装力量。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护祖国。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女民兵只编基干民兵。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编成

按照基本组织结构可以大致分为总部体制、军兵种体制和战区(军区)体制。

总部体制:四总部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军兵种体制及其编成: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兵种和一个独立兵种(二炮)四大兵种构成。陆军由步兵(包括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山地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以及侦察兵、测绘兵、汽车兵等专业兵构成。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及专业兵种构成。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及雷达、通信、电子对抗、气象等部队组成。

军区(战区)体制: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和广州军区七个军区。

第四节国防动员

11国防动员的内容

人民武装动员(战争动员的核心);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国防交通动员;政治动员

12国防教育

内容: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和地理,爱国主义思想(核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规,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知识,国防体育等

对象:全体公民主体对象:学生

国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回答时结合实际):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防教育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

国防教育的特征:广泛性,长期性,实效性

全民国防教育日:九月第三个周六

第二章军事思想

1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14毛泽东军事思想

基本内容: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三个时期:产生时期(1921——1935.1),形成时期(1935.1——1945.8),丰富与发展(1945.8——)

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的根本原则;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加强军事建设是人民军队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保障。

3.DXP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主要内容: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在一个时期内,世界大战是可以推迟或避免的;霸权主义的争夺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国防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从长期以来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军队建设思想;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重视人的素质;搞好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军事战略思想

4.JZM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第二,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领导力量和政治保证的问题;

第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任务的问题上,以“打得赢”“不变质”为主线,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五句话的总要求;

第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道路的问题;

第五,国防和军队建设动力的问题;

第六,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战略步骤的问题;

第七,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经验规律的问题

5.HJT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第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主线)

第二,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

第四,科学统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发展

第五,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

第六,积极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

第七,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第八,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第三章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就是策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的构成要素有战略目的,战略力量和战略措施

2.战略环境: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战略环境由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构成。

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

1.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

2.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相对均势格局(也称维也纳格局,1815到1865),多极共存格局(十九世纪末到1914),两极对抗格局(1914到1945),同盟对抗格局(1939到1945),两霸冷战格局(1946到1991),三个世界格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格局过渡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

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1.周边安全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复杂性

3.基线: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也是测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宽度的起点线。正常基线即领海基线(也称低潮线),是海水退潮时退到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

4.专属经济区:主权国家在邻接其领海的外部海域设立的经济管辖区,其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超过200海里。

5.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世界大国与我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发展顺利;我国周边热点问题逐渐降温

6.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了解):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对我国威胁增大(以“东突”“藏独”分裂势力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恶势力);我国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

7.新的安全观: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军事高技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或从事军事领域直接产生的高技术。

从高科技向军事领域自然延伸的角度,可以分为六大领域,即军事信息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

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支撑武器发展的基础技术和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2.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能;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促使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第二节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精确制导武器: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武器(这同时也是该武器的两大基本特征)。类型;自主制导,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复合制导

2.导弹的分类:按照作战使命可以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按照发射点目标的位置可以分为攻击地面目标的导弹和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按照射程可以分为近程导弹(小于1000千米),中程导弹(1000到3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到8000千米),洲际导弹(大于8000千米)

3.伪装隐身技术

指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隐真示假)

基本原理:减少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红外、微波等方面反射、辐射能量的差别,隐蔽目

标或降低目标的显著性;模拟或增大目标与背景差别,使敌认假为真

4.电子对抗技术

电子对抗主要内容:无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红外、激光)对抗

基本形式: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

5.航天技术

组成: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航天器分类:人造地球卫星(绕地运行而不载人的空间飞行器),载人飞船(绕地飞行且载人),空间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飞往其他星球或在星际间运行)。军用主要为前两类。

军用卫星: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北斗导航有35颗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

17指挥信息系统

基本含义:C4ISR系统,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和侦查(reconnaissance)

特点:能快速搜集、处理、传输情报;“记忆”和计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

18新概念武器

特点:创新性,奇效性,时代性,风险性

种类: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杀伤效应有烧灼效应、辐射效应和激波效应三种,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动能武器,软杀伤武器(反装备武器和非致命性武器——不对装备造成严重破坏,只是使人员失去作战能力的一种武器),环境武器

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也叫军事信息化变革,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革新军事技术,革新体制编制,革新作战方法,革新军事思想。转变就是通过上述四个革新,推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转变)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1.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空间,运用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判断信息化战争的标准:一是时代性特点;二是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各作战单元基本实现网络化、一体化;三是要在六维空间进行,特别是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和认知空间进行的对抗要占相当比例;四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作用;五是战争中必要破坏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

3.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信息主导化;作战空间多维化;对抗一体化;线性作战模式受到挑战;全领域争夺战略制高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1国防的含义和要素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包括四个要素:主体要素(国家);对象要素(入侵外敌与武装颠覆);目的要素(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手段要素(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联盟型,中立型和自卫型(我国采取)

3现代国防特征

第一,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第二,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综合角逐。第三,国防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第四,聚集综合国力,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4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第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第二,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第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四,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国防法规

1.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按照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我国国防法规按照调整领域可以分为十六个门类

2.公民的国防义务与权利

义务:兵役义务(公民履行兵役义务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协助国防活动。

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

第三节国防建设

5国防领导体制

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基本特征是强调党在国防领导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在组织上具有最高层次性,在意志上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在活动方式上具有严密的整体性

6中国国防领导职权

国防领导职权由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行使(多为选择题)

7国防建设成就(论述)

要点: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强大军队;创立了国防科技和工业体

系;国防后备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8新时期中国国防政策(四个坚定不移)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中国坚定不移地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争端、慎重对待战争、战略上后发制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

9我国武装力量体制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总称

我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中国民兵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照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的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具有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双重领导。武警按照任务不同分为三类:内卫部队,受武警总部直接领导管理;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边防部队,消防部队和警卫部队;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

中国民兵是国家的后备武装力量。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护祖国。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女民兵只编基干民兵。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编成

按照基本组织结构可以大致分为总部体制、军兵种体制和战区(军区)体制。

总部体制:四总部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军兵种体制及其编成: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兵种和一个独立兵种(二炮)四大兵种构成。陆军由步兵(包括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山地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以及侦察兵、测绘兵、汽车兵等专业兵构成。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及专业兵种构成。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及雷达、通信、电子对抗、气象等部队组成。

军区(战区)体制: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和广州军区七个军区。

第四节国防动员

11国防动员的内容

人民武装动员(战争动员的核心);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国防交通动员;政治动员

12国防教育

内容: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和地理,爱国主义思想(核心)、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防法规,国防常识,国防科技知识,国防体育等

对象:全体公民主体对象:学生

国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回答时结合实际):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国防教育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究实效

国防教育的特征:广泛性,长期性,实效性

全民国防教育日:九月第三个周六

第二章军事思想

1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

14毛泽东军事思想

基本内容: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三个时期:产生时期(1921——1935.1),形成时期(1935.1——1945.8),丰富与发展(1945.8——)

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的根本原则;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加强军事建设是人民军队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保障。

3.DXP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主要内容: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在一个时期内,世界大战是可以推迟或避免的;霸权主义的争夺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国防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从长期以来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军队建设思想;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重视人的素质;搞好民兵和预备役建设);军事战略思想

4.JZM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一,国防与军队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第二,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领导力量和政治保证的问题;

第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任务的问题上,以“打得赢”“不变质”为主线,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五句话的总要求;

第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道路的问题;

第五,国防和军队建设动力的问题;

第六,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战略步骤的问题;

第七,国防和军队建设基本经验规律的问题

5.HJT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第一,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主线)

第二,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

第四,科学统筹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发展

第五,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带动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

第六,积极推动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

第七,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第八,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第三章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战略:亦称军事战略,就是策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战略的构成要素有战略目的,战略力量和战略措施

2.战略环境: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战略环境由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构成。

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

1.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

2.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演变:相对均势格局(也称维也纳格局,1815到1865),多极共存格局(十九世纪末到1914),两极对抗格局(1914到1945),同盟对抗格局(1939到1945),两霸冷战格局(1946到1991),三个世界格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格局过渡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

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1.周边安全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复杂性

3.基线: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也是测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宽度的起点线。正常基线即领海基线(也称低潮线),是海水退潮时退到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

4.专属经济区:主权国家在邻接其领海的外部海域设立的经济管辖区,其外部界线至领海基线不超过200海里。

5.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世界大国与我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国与邻国友好关系发展顺利;我国周边热点问题逐渐降温

6.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挑战(了解):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中日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斗争;台海局势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反台独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周边地区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对我国威胁增大(以“东突”“藏独”分裂势力为代表的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恶势力);我国南海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存在严峻复杂的挑战。

7.新的安全观: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军事高技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或从事军事领域直接产生的高技术。

从高科技向军事领域自然延伸的角度,可以分为六大领域,即军事信息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

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支撑武器发展的基础技术和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

2.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能;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促使新型武器系统的诞生。

第二节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精确制导武器: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武器(这同时也是该武器的两大基本特征)。类型;自主制导,寻的制导,遥控制导,复合制导

2.导弹的分类:按照作战使命可以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按照发射点目标的位置可以分为攻击地面目标的导弹和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按照射程可以分为近程导弹(小于1000千米),中程导弹(1000到3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到8000千米),洲际导弹(大于8000千米)

3.伪装隐身技术

指为欺骗或迷惑敌方所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隐真示假)

基本原理:减少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红外、微波等方面反射、辐射能量的差别,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显著性;模拟或增大目标与背景差别,使敌认假为真

4.电子对抗技术

电子对抗主要内容:无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红外、激光)对抗

基本形式: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

5.航天技术

组成: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

航天器分类:人造地球卫星(绕地运行而不载人的空间飞行器),载人飞船(绕地飞行且载人),空间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飞往其他星球或在星际间运行)。军用主要为前两类。

军用卫星: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北斗导航有35颗卫星),测地卫星,气象卫星。

17指挥信息系统

基本含义:C4ISR系统,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和侦查(reconnaissance)

特点:能快速搜集、处理、传输情报;“记忆”和计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

18新概念武器

特点:创新性,奇效性,时代性,风险性

种类: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杀伤效应有烧灼效应、辐射效应和激波效应三种,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动能武器,软杀伤武器(反装备武器和非致命性武器——不对装备造成严重破坏,只是使人员失去作战能力的一种武器),环境武器

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新军事变革:也叫军事信息化变革,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革新军事技术,革新体制编制,革新作战方法,革新军事思想。转变就是通过上述四个革新,推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转变)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1.信息化战争: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空间,运用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判断信息化战争的标准:一是时代性特点;二是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各作战单元基本实现网络化、一体化;三是要在六维空间进行,特别是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和认知空间进行的对抗要占相当比例;四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作用;五是战争中必要破坏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

3.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信息主导化;作战空间多维化;对抗一体化;线性作战模式受到挑战;全领域争夺战略制高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