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

机械制造基础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一)性质:

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

(二)作用:

1、使学生会选择常用的工程材料的牌号及热处理。

2、使学生具有合理选择金属切削刀具以及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加工方法的分

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4、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奠定必要基础

5、培养了学生在铸造、锻造、焊接工艺等方面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加

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②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具有确定零件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尺寸的

初步能力。

③具有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切削加工与装备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在钳工、车工、焊工上,都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3、情感目标

①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风范。

②能较好地将环保意识与专业思想结合起来。

③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专研创新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

1、教材:《机械制造基础》

主编:宁朝阳副主编:刘永祥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理论上以够用、必需为度;强调应用性、操

作性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的,内容以机械制造为基础,重点讲述机械制造中常用

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方法、铸造、锻压、焊接、机械加工等实践操作规程和方法。

四、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工程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五、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2、认真理解基本概念

3、善于做好阶段总结

(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模块:

(1)机械制造绪论

(2)金属材料与钢的热处理

(3)机械制造中的热加工

(4)金属切削加工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一般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讲授。教学周数为12周,共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60学时,实践练习为6学时,小结、复习和考试为6学时。

六、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教师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采用随堂讨论的形式,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自主锻炼以及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机会。

2、以案例、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设为条件不充分或者无标准答案的实际问题。

3、考核方式: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1、“从做中学”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感性认识比较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做中教,学生从做中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成效,如讲授车削阶梯轴时,学生可以通过在实习工场边操作边学习。

2、案例教学法

以生产一线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与启示作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如对45号钢圆柱棒料外圆表面加工方案分析等。

3、实践操作教学法

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如让学生在车间通过自己磨刀熟练的掌握了刀具各个角度的控制方法。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1、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热加工》这

几门独立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全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2、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从做中学”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教学法”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用科研促进教学,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

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八、课程建设规划

本课程现距离课程的建设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时间里,按照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争取将该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将做如下工作:

1、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交流、学习,进一步加大本课

程建设的力度和深度,使之更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要求。

2、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

断改进本课程的各种课件与相关的资料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不断修订和完善课程建设方案,使之更加完善。

3、进一步分析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4、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本门课程的介绍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说课人:苏松林

机械制造基础3套说课讲解

精品文档 一 一、填空题 1.在室温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金属具有_体心立方___、_面心立方 _、密排六方三种紧密的晶体结构。2.Fe—FeC相图中,PSK线为_共析线__,S点为____共析点_,其含 3碳量为___0.77%_,温度为___727_______℃,其反应式为____A______P_。S3.铸件的凝固方式,根据凝固区域宽度不同,一般有_逐层凝固__、 __糊状凝固和_______中间凝固三种类型。 4.液态合金的_____本身的流动___能力,称为流动性。合金的结晶 范围愈____窄_,其流动性愈好。因此,在选择铸造合金时,应尽量选择___共晶成分_____的合金。 5.皮带轮在批量生产时应采用__铸造__毛坯。 6. 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被切削金属连续受到刀具的___挤压__ 和____摩擦___,产生___弹性变形____和___塑性变形__,最终使被切削金属与母体分离形成切屑的过程。 二、选择题 1.热处理时,一般都要使金属常温组织经加热变为( C )组织。 A. 珠光体 B.渗碳体

C. 奥氏体 D.莱氏体 2.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当其冷却速度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在MS-Mf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温度范围内发生等温转变,其转变产物为( C )。 A. 贝氏体 B.珠光体 C.马氏体 D.渗碳体 3.铸件缩孔常产生的部位是( B )。 A. 冒口 B. 最后凝固区 C.浇口 4.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D )。 A. 合金元素含量 B.淬火介质 C.工件大小 D.含碳量 5.采用一般的工艺方法,下列金属材料中,焊接性能较好的是( D )。 A. 铜合金 B. 铝合金 C.可锻铸件 D. 低碳钢 三、简答计算题 1.简述钢的硬度、强度、塑性、韧性与含碳量的关系。 答:随着钢中含碳量的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硬度增加。当含碳量小于0.9%时,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增加。而当含碳量大于0.9%时,渗碳体以网状分布于晶界或以粗大片状存在,使得强度随之下降。2.简述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所得到的组织及其性能特点。答:在150℃-250℃进行低温回火,可获得保持原有马氏体形态的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第六章课后题答案

6-1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 (1)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3)工艺规程——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称为工艺规程。 6-2何谓工序、工步、走刀? (1)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3)走刀又叫工作行程,是加工工具在加工表面上加工一次所完成的工步。 6-3零件获得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的方法有哪些? (1)零件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自动控制法。 (2)零件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零件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找正法、装夹法。 6-4不同生产类型的工艺过程的特点:p222-223表6-4. 6-5试述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步骤。 (1)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1所设计的工艺规程应能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或机器的装配质量),达到设计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2应使工艺过程具有较高的生产率,使产品尽快投放市场。3设法降低制造成本。4注意减轻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2)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1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及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4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5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7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8确定切削用量。9确定工时定额。10技术经济分析。11填写工艺文件。 6-6拟定工艺路线需完成那些工作? 拟定工艺路线须完成的工作:1确定加工方法。2安排加工顺序。3确定夹紧方法。4安排热处理。5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去毛刺、倒角等)。 6-7试简述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什么在同一尺寸方向上粗基准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选重要表面做粗基准。2选不加工面做粗基准。3粗基准一个方向只用一次。4选定位夹紧可靠的平面做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2基准统一。3自为基准。4互为基准。 (3)由于粗基面的定位基准很低,所以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否则定位误差太大。6-8 a)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和一端面;2以内孔和已加工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和另一端面。 b)以不加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小孔、端面。 C)1以外圆为粗基准加工内孔、大外圆和大端面;2以内孔和大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外圆和小孔。 d)1以两孔为粗基准加工上下两端面;2以一端面为精基准加工两孔。 6-9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过程要划分为那几个阶段为什么? (1)机械加工过程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2半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2)划分原因:1合理的划分加工阶段可以合理的使用机床。2对保证加工质量有利。3妥善安排热处理。4及时发现缺陷。 6-10简述按工序集中原则、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的工艺特征,适用于什么场合? (1)工序集中:特点:1生产率高2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3缩短了工艺路线4缩短了加工周期5位置精度高6维修费时,生产准备量大。适用场合:多工位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等单件小批生产。

机械基础说课稿

“轴系零部件”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的结构分析”,这是《机械基础》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各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它为本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理论,对生产实践也有着指导作用。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这门课程的重点之一,学生掌握好了这节内容,将对利于他们的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中的技术创新。为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准备了相关教具、挂图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等,把枯燥的授课内容以形式活泼、互动性好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这节课分别进行阐述。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教材采用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钟丽萍老师主编的《机械基础》一书。第九章讲的是应用最广的一类零部件——轴系零部件,该章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零部件的方法,也是学生今后使用各类机械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轴的结构分析””是《机械基础》这门课中的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主要阐述了三方面内容: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结构及轴的结构工艺性。 2、教材内容的处理 所用教材的内容优点是知识覆盖面广,但系统及重点内容深度相对较浅。不利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本节教材中,虽然把各种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都分别进行了介绍,但对轴的实际应用结构介绍的过少。因此,在授课中增加了介绍减速器的结构和轴的装配结构练习。 ◆教学对象分析 要想讲好一堂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只有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掌握,才能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该课授课对象是机械专业高级工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构件的受力分析、机械工程材料基础、齿轮传动、联接等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首先要营造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授课内容多给出实例,把理论性较强的课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轴的结构; 理解:轴的结构工艺性要求; 掌握:轴的结构安排和轴上零件的轴向与周向固定。 1

机械制造基础课后作业说课讲解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σs,σb,HRC,180HBS10/1000/30 答:σ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σs=F S/S O. σb 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σ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00金刚石圆锥体。18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的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 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 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 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 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 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类型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基本类型。 二,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 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些,故正火的组织比较细,硬度强度比退火高。 根据其加工性、使用性、经济性来选择。 三,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应用范围。 答:1,单液淬火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双液淬火法:适用于高碳工具钢制造的易开裂工件,如丝锥、板牙等。 3,分级淬火法:适用于由合金钢制造的工件或尺寸较小、形状复杂的碳钢工件。 4,等温淬火法:适用于形状复杂、且要求具有较高硬度和韧性的工具、模具等工件。 5,局部淬火法:对要求局部有高硬度的工件。 四,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指出各种回火方法得到的组织、性能及应用范围。 答:回火的目的有四个: 1,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 2,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3,稳定工件的尺寸。 4,降低工件硬度,利于切削加工。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般为工模具钢要求高硬度高强度的工艺。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电工程系刘萍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机械制图》课程为机电、数控、汽修专业第一学年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周课时4节,总课时128节。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定位;二、课程目标;三、学生情况;四、课程设计;五、教学实施;六、教学资源。 一、课程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目标中应达到的岗位关键能力。从近三年,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为,生产一线的机械加工与装配,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机电设备的安装与操作。我对机械制图能力要求较高的机械加工与装配工作岗位进行了分析调查,下面是实习单位万兴集团提供的一份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过程表。 见表1-1 机械零件加工工作表 与图样的工作过程过程内容关系 接受 1、接受零件加工任务书(零件图纸图号、零件数量、完成工作期限)。 直接工作任务 2、接受加工零件图直接 3、接受其他工艺技术资料间接 4、仔细阅读加工任务书间接 5、仔细阅读图纸 初步了解 a、将图纸和加工任务书进行核对是否有误 任务内容 b、图纸本身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影响阅读直接 c、了解加工零件的名称、形状、大小、重量、材料及数量

d、了解预定完工的期限,估算工作进度 6、领取材料,清点数量直接 7、按加工任务书、图纸核对材料是否相符直接材料准备 8、检查、测量材料是否符合加工前的要求,外形尺寸是否正确,是否直接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材料准备 9、材料的材质是否正确,材料是否有裂纹、气孔、碰伤等缺陷直接技术准备 10、按照加工图纸,对照材料确定加工内容,即哪些地方要加工,哪些直接地方不要加工 首台机床 11、按加工位置和内容的特点分类选择加工机床设备直接 加工 12、编排机床设备加工顺序间接 13、根据每台机床的特点,对照图纸和材料确定加工方法 更换机床 ,、确定零件加工尺寸基准直接加工 ,、确定零件在首台机床上的全部加工位置 ;、确定零件加工步骤 自检、送检 14、按图纸尺寸标注要求,选择量具的种类规格及精度直接总结、调整 1 15、按图纸形位公差要求选择加工装夹方法直接 16、按图纸标注的材质和表面要求选择切削刀具,切削用量,润滑冷却直接 剂等 17、刀具的准备 ,、品种齐全间接 ,、必要的磨制 18、装夹具及辅助工具的准备间接技术准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 答: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 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 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 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 答: 2.8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复习简答题)教案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复习简答题) 1.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答:切削加工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主运动是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屑层,使之转变为切屑,从而形成工件新包表面。进给运动是不断的把切削层投入切削,以逐渐切出整个工件表面的运动。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什么? 答:切削用量三要素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 3.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正交平面Po,基面Pr,切削平面Ps组成;正交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且与该点的基面和切削平面同时垂直的平面;基面是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且与该点的切削速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切削平面是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且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与基面的平面。 4.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刀具的标注角度是刀具设计图上需要标注的刀具角度,它用于刀具的制造、刃磨和测量;而刀具的工作角度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受安装位置和进给运动的影响后形成的刀具角度。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横向和纵向进给量增大时,都会使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外圆刀具安装高于中心线时,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刀杆中心线与进给量方向不垂直时,工作的主副偏角将增大或减小。 5.试述车刀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的作用,并指出如何选择? 答:前角对切削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后角是为了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和减小后刀面的磨损;主偏角其大小影响切削条件、刀具寿命和切削分力大小等;副偏角的作用是为了减小副切削刃和副后刀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以防止切削时产生震动;刃倾角主要影响切削刃的强度和切屑的流出方向。前角的选择原则:①粗加工、断续切削、刀材强度韧性低、材强度硬度高,选较小的前角;②工材塑韧性大、系统刚性差,易振动或机床功率不足,选较大的前角;③成形刀具、自动线刀具取小前角;后角的选择原则:①粗加工、断续切削、工材强度硬度高,选较小后角,已用大负前角应增加α0;②精加工取较大后角,保证表面质量;③成形、复杂、尺寸刀具取小后角;④系统刚性差,易振动,取较小后角; ⑤工材塑性大取较大后角,脆材减小α0;主偏角的选择原则:①主要看系统刚性。若刚性好,不易变形和振动,κr取较小值;若刚性差(细长轴),κr取较大值;②考虑工件形状、切屑控制、减小冲击等,车台阶轴,取90°;镗盲孔>90°;κr小切屑成长螺旋屑不易断较小κr,改善刀具切入条件,不易造成刀尖冲击;副偏角的选择原则:系统刚性好时,取较小值,系统刚性差时,取较大值;刃倾角的选择原则:①粗加工、有冲击、刀材脆、工材强度硬度高,λs取负值;②精加工、系统刚性差(细长轴),λs取正值;③微量极薄切削,取大正刃倾角。 6.车外圆时,车刀装得过高过低、偏左或偏右、刀具角度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变化? 答;车刀装得过高时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过低时工作前角减小,工作后角增大;

卢秉恒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复习大纲

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已加工表面,P192 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P192 切削层参数:切削厚度、切削宽度、切削面积,P193 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三面两线一点),P194 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 车刀的标注角度:(五个),P195~197 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 理解各标注角度的作用 刀具的结构形式(以车刀为例):P197 整体式车刀、焊接式车刀、机夹重磨式车刀、可转位式车刀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P199 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高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4)良好的工艺性;5)经济性 常用的刀具材料: 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超硬材料 理解高速钢、硬质合金的特点及适用范围,P201~202 三个变形区:注意区分所在位置,P205 第Ⅰ变形区变形形式:剪切滑移 第Ⅱ变形区变形形式:挤压 第Ⅲ变形区变形形式:挤压 切屑类型: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单元切屑)、崩碎切屑 理解各种切屑在何种切削条件下较容易获得课本p205 积屑瘤:P206 形成过程: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切屑底层与前刀面 发生“冷焊”作用,致使切屑底层金属发生滞留现象,滞留层与前刀面黏结成一 体,最后积累后长成积屑瘤。 积屑瘤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增大实际前角、保护刀具、增大切削厚度、增大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 加工硬化:见制造质量那一章 切削力的分解:P208 切削合力可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力:主切削力F c、进给力F f、背向力F p。切削热:P211 生热区:剪切面、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后刀面与过渡表面接触区 切削热的传导途径:切屑、工件、刀具及周围介质 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P211~212 1)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增大和被吃刀量增大,都会导致切削温度 升高 2)工件材料工件材料的强度及硬度越高,切削温度越高 3)刀具材料导热性好的材料,可降低切削温度 4)刀具角度减小主偏角可降低切削温度,前角也会影响切削温度 切削液:P212 作用: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排屑作用、清洗和防锈作用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说课材料

学习资料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生产过程与组织 1-1什么是制造和制造技术? 1-2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为什么说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如何理解制造系统的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1-4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5什么是生产纲领,如何确定企业的生产纲领? 1-6什么是生产类型?如何划分生产类型?各生产类型各有什么工艺特点? 1-7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有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1-8按照加工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制造工艺方法可分为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工艺特点。 1-9一个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是有哪几个系统组成?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1-10简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2-l何谓加工中心?利用加工中心如何加工曲面? 2-2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成形原理和应用范围。 2-3指出下列机床型号中各位字母和数字代号的具体含义: CG6125B CW61100 M1432A Y3150E 2-4简述选用机床的原则。 2-5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6数控机床加工有什么特点? 2-7从外圆车削来分析,υf、a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与切削层厚度a和切削层宽度a各有什么wcpc、关系? 2-8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2-9车刀的标注角度主要有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00100。=-5=75、、κ=15λγ2-10已知一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几何角度为:=15、α=a=8、κsr111r试绘出该刀具切削部分的工作图。 2-11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2-12刀具有哪些种类?试就每种常用刀具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其加工范围。 2-13何谓顺铣?何谓逆铣?画图说明。 2-14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书上介绍的四种常用刀具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2-15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各有何作用?如何选用合理的刀具切削角度?2-16砂轮的特性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如何选用砂轮? 2-17简述刀具管理系统的任务和内容。 2-18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19何谓基准?试分析下列零件的有关基准: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

A《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说课主要材料

《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说课材料 周小青 一、课程设置 数控技术专 ■《数控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是专业教案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实训, 可以进一步 加深对课堂专业教案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在数控机床 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 ■本课程与先修课程数控技术与编程和数控原理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尤其 是数控技术 与编程是本实训的基础,只有掌握零件的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操 作,才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数控车床、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分类、组成 以及工作原 理,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操作面板、装刀和 对刀的方法以及刀具补偿和工件原点的参数设置方法。较熟练掌握数控车 床或数控铳床及加工中心的手工编程,及通过CAXA 软件掌握零件的CAD 造型、CAM 的加工及后处理生成程序的自动编程方法。 二. 教案内容设计 教案单元 主要内容 教案目标 学时 职业能力 基础课程 (基础能力) 专业课程 1 工 金倉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数控机床运行与编程加工 自动编程软件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嫂控综合技能实训 机械舸逍工玄学 计算机绘图 制图测绘 机制工艺课程设计 金工实习 机制工艺生产实习 It 密检测 绘A 桔维宜Ml 金层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 液压传动与代动技术 机械电气控制技术 敷控伺服技术 敗控设备故障诊斷与 维修 机电控制与单片机应用 1 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数控技术岗位实习 虹电子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与技术测 综合课程 (综合能

三、教案资源 (一)教案团队: ■周开俊,博士,副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彭淑华,高级工程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周小青,博士,副教授,江苏省优秀教案团队成员 ■王叶萍,副教授 ■丁海萍,讲师 ■季照平,讲师 ■均来自于企业,有着丰富的编程加工经验 (二)教案条件: ■“十一五”规划教材 ■多媒体教室 ■数控实训中心

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答案)要点说课讲解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P3) 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P3) 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P4) 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P4) 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P4) 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P5) 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P5) 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P5) 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P6) 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P8) 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P11) 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P14) 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P14) 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P15) 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P15) 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P15) 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P16) 19.定位: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于工具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P16) 20.夹紧:工件在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P16)

机械制造基础法兰盘课程设计说课讲解

机械制造基础法兰盘 课程设计

目录 一、序言 (2) 1. 设计目的 (2) 二、零件图工艺分析 (3) 1. 零件结构功能分析 (3) 2.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3) 3.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3) 三、毛坯选择 (4) 1.毛坯类型 (4) 2.毛坯余量确定 (4) 3.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4) 四、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5) 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5) 2. 加工顺序的安排 (5) 3.定位基准选择 (6) 4.加工阶段的划分说明 (6) 5.主要机加工工序 (6) 6.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 (8) 7.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 (11) 8.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 (11) 五、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 (16)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6) 2.定位方案确定 (17) 3.定位元件确定 (17) 4.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7) 5.设计钻套,连接元件及其夹具体,钻模板 (18) 6.夹具总草图 (18) 六、量具设计 (18)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8) 2.量具类型确定 (18) 七、课程设计小结 (18) 八、参考文献 (20)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 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是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学生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定位及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内容是机械制造、机械设备维修及维护、焊接技术、数控加工等职业岗位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本课程是讲授机械加工中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相关机械设备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材料特点及其热处理方法;了解机械制造中应用到的公差及配合的知识;了解机械制造中测量技术的应用;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到的机床;熟悉各种机加工原理及方法,能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装配工艺,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加工方案的能力,为学习本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打下必要的机械制造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图纸的进一步解读能力,熟悉机械加工中各

机床的加工特点,机械加工中各类型机床使用到的不同结构、材质的刀具,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夹具,熟悉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特点,对机械零件能编制简单的加工工艺方案。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今后从事机械制造、机械设计、设备维护及检修、焊接工程、数控技术等相关岗位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通过对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及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及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机械加工初步能力,到掌握机械制造的方案设计和工艺编制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1)贴近生产岗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及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 ---------定位误差分析教案 课题定位误差分析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1)了解定位误差的种类。 (2)正确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3)掌握定位误差计算要领。 要求通过教学过程的互动、探讨与交流,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1)定位误差形成的分析。 2)定位误差的计算。 难点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 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渐进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和flash动画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45分钟) 班级G08DSC1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4分钟) (1)夹具定位常用定位元件有哪些重点复习与本次课教学有关的支承板、支承钉、V形块、定位销、定位心轴。

(2)夹具的定位方式有哪几种? 对本节课教学中所采用的定位方式重点进行复习:平面定位元件和孔定位方式。 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回答。不会的同学可以看书,鼓励他们踊跃回答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设计目的:经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再进行总结性的补充和说明,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复习相关知识;设置的问题既是对前面重点的复习,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 2、新课导入 (2分钟) 创设情境:通过在实际生产中工件在夹具中定位进行加工,产生了加工误差的动画演示,提出问题:这些工件在加工中会出能否保证加工精度?引导学生分析加工过程中,总结误差产生的原因。从而导出项目教学任务: 如何分析工件在夹具中存在的误差? 设计目的: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采用这种形象生动的导入法,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到了如何对误差进行分析的探索研究上来。 3、新课 (39分钟) 10.2.4定位误差分析 一、定义 定位误差(△D ):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二、定位误差分析 1、基准不重合误差 定位误差 基准位移误差 基准不重合误差

教学信息化大赛说课稿

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高档数控机床已经成为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的重要领域,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正是将信息技术与数控技术相结合开展教学,在数控技术领域培养李斌、唐建平这样的大国工匠,我的题目是《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我的说课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效果与特色四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学分析 (一)课程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在开设本门课程已经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等前导课程。 (二)教材与内容 《数控编程与操作》教材的选取主要是依据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选取的是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运用》是项目二数控车削编程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教材的数控编程基础知识和数控车削编程基本指令内容,后面是本数控车削宏程序编程等内容,学好本节内容为后续数控车削综合编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大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数控车削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知识;掌握G71编程指令格式与参数意义。 2、能力目标 能够制定内、外圆车削加工工艺;能够正确使用G71指令编制加工程序;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归纳的能力,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通过小组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力。 (四)学情 该课程在高职二年级上学期开设,对学习环境已经熟悉,学习情绪开始有所懈怠,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要求具有更多的实践性,能够“看得见,做得出”。学生经过一年的集体生活,团队凝聚力强,易于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属于网络原住民,们从小就和互联网打交道,后来又和移动互联网一同成长,数字化成为了一种基本的生存环境。 (五)教学的重、难点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格式及参数含义;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走刀路线。 教学难点: 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走刀路线;复合加工循环指令G71在内孔加工中的应用。 难点的依据:走刀路线需要深刻理解才能领域刀具的运动轨迹,对于内孔加工由于孔壁遮挡、孔径一般较小,看不见刀具运动轨迹,因此进、退刀点都必须注意,防止撞刀。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设计上谈谈。 二、说教学设计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教育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了充分调动这一代网络原住民的学习积极性,适应他们的方式方法,我将信息化与传统课堂教育相结合,运用数控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MOOC慕课和手机APP三大平台来开展教学,数控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MOOC慕课平台属于自我提高、自我扩展层面,手机APP为我的课堂教学实际应用层面。在云墨班课APP中我能够方便的将知识碎片化,为学生提供视频、PPT、电子教材等数字学习资源,灵活的开展考核测试、小组讨论等活动,并为平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说课材料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 第一章生产过程与组织 1-1什么是制造和制造技术? 1-2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何地位?为什么说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如何理解制造系统的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1-4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5什么是生产纲领,如何确定企业的生产纲领? 1-6什么是生产类型?如何划分生产类型?各生产类型各有什么工艺特点? 1-7企业组织产品的生产有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1-8按照加工过程中质量m的变化,制造工艺方法可分为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工艺特点。 1-9一个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是有哪几个系统组成?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1-10简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2-l何谓加工中心?利用加工中心如何加工曲面? 2-2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成形原理和应用范围。 2-3指出下列机床型号中各位字母和数字代号的具体含义: CG6125B CW61100 M1432A Y3150E 2-4简述选用机床的原则。 2-5简述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用。 2-6数控机床加工有什么特点? 2-7从外圆车削来分析,υc、f、a p各起什么作用?它们与切削层厚度a c和切削层宽度a w各有什么关系? 2-8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2-9车刀的标注角度主要有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2-10已知一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几何角度为:γ1=151、α1=a1’=80、κr=750、κr’=150、λs=-50。 试绘出该刀具切削部分的工作图。 2-11刀具的工作角度和标注角度有什么区别?影响刀具工作角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2-12刀具有哪些种类?试就每种常用刀具各举一个例子,并说明其加工范围。 2-13何谓顺铣?何谓逆铣?画图说明。 2-14刀具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书上介绍的四种常用刀具材料各有什么特点? 2-15刀具的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各有何作用?如何选用合理的刀具切削角度?2-16砂轮的特性主要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如何选用砂轮? 2-17简述刀具管理系统的任务和内容。 2-18机床夹具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2-19何谓基准?试分析下列零件的有关基准: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与答案 3-1铸造生产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由于铸造成形是由液态凝结成固态的过程,故铸造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成形方便 铸造成形方法对工件的尺寸形状几乎没有任何限制,铸件的尺寸可大可小,可获得形状复杂的机械零件。因此,形状复杂或大型机械零件一般采用铸造方法初步成形。在各种批量的生产中,铸造都是重要的成形方法。 2)适应性强 铸件的材料可以是各种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 3)成本较低 由于铸造成形方便,铸件毛坯与零件形状相近,能节省金属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铸造原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利用废料、废件等,节约国家资源;铸造设备通常比较简单,价格低廉。因此,铸件的成本较低。 4)铸件的组织性能较差 一般条件下,铸件晶粒粗大(铸态组织),化学成分不均,因此,受力不大或承受静载荷的机械零件,如箱体、床身、支架等常用铸件毛坯。 3-2金属的铸造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金属在铸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统称为金属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流动性、收缩性、偏析和吸气性等。 3-3试述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根据零件图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制造模样和芯盒;制备型砂和芯砂;用模样制造砂型;用芯盒制造型芯;把烘干的型芯装入砂型并合型;熔炼合金并将金属液浇入铸型;凝固后落砂、清理;检验合格便获得铸件。 3-4为了保证铸件质量,在设计和制造模样及芯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选择分型面:分型面是铸型组之间的接合面,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模样的分模面。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铸件上的主要工作面、大平面、整个铸件的加工基准面等的合理安置。例如铸件的主要工作面应放在下型或朝下、朝侧面。因为铸造时,铸件上表面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而铸件下面的质量较好。 2)起模斜度:为了使模样容易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自芯盒脱出,在平行于起模方向的模样上或芯盒壁上应有一定的斜度,一般模样斜度为1°~3°,金属模样斜度为0.5°~1°。 3)铸造圆角:为了减少铸件裂纹,并为了造型、制芯的方便,应将模样及型芯盒的交角处做成圆角。 4)收缩量:不同金属材料的收缩量各不相同,一般是采用专用的收缩尺计量。例如灰铸铁的收缩率为1%;铸钢是1.5%~2.0%;铝合金是1.0%~1.5%。 5)机械加工余量:凡经机械加工的部分,都应在模样上增加加工余量。余量的大小应根据铸件的要求来定。 6)芯头:型腔中需要安放型芯时,为了便于安置,模样和芯盒上都需要考虑设置芯头。3-5如何选择铸造砂型的分型面? 答: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铸件上的主要工作面、大平面、整个铸件的加工基准面等的合理安置。例如铸件的主要工作面应放在下型或朝下、朝侧面。因为铸造时,铸件上表面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而铸件下面的质量较好。 3-6型砂和芯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能? 答:型(芯)砂是由原砂、黏结剂、附加材料、旧砂和水等混合搅拌而成。 型砂和芯砂的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①可塑性;②强度;③耐火度;④透气性;⑤退让

机械制造基础说课稿

机械制造基础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一)性质: 1、《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2、《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工程训练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 (二)作用: 1、使学生会选择常用的工程材料的牌号及热处理。 2、使学生具有合理选择金属切削刀具以及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加工方法的分 析能力。 3、使学生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4、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奠定必要基础 5、培养了学生在铸造、锻造、焊接工艺等方面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热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加 工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②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具有确定零件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尺寸的 初步能力。 ③具有综合运用工艺知识,分析零件切削加工与装备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在钳工、车工、焊工上,都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 3、情感目标 ①敬业爱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风范。 ②能较好地将环保意识与专业思想结合起来。 ③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专研创新的精神。 三、课程资源 1、教材:《机械制造基础》 主编:宁朝阳副主编:刘永祥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理论上以够用、必需为度;强调应用性、操 作性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的,内容以机械制造为基础,重点讲述机械制造中常用 的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方法、铸造、锻压、焊接、机械加工等实践操作规程和方法。 四、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工程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 五、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2、认真理解基本概念 3、善于做好阶段总结 (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模块: (1)机械制造绪论 (2)金属材料与钢的热处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