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常法

五常法

五常法
五常法

五常法纲要

五常法是什么?

在各机构中,五常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五常法源于日本五个字,全部是以“S”为字首,故称“5-S”。香港对“5-S”进行改造,变成五常。五常法的逻辑是:工作现场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是生产高品质产品、提供高品质服务、杜绝或减少浪费、提高生产力、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力的最根本的要求。

什么是常组织?

判断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并把它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物品该扔掉,哪些物品该保存,以及怎样恰当地保存以便将来很容易就能找到。

常组织的艺术就是分层管理。分层管理包括包括先判断物品的重要性,再减少不必要的积压物品。同时,分层管理还可以确保必要的物品就在手头从而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所以,良好分层管理的关键就是有能力判断物品的使用频率及有能力确保把物品放在恰当的地方。决定哪些物品确实不需要而将之放在远处,与决定哪些物品确实需要它们放在身边同等重要。

需要与想要的区别:

需要的物品就是客观上必须保存的,而想要的物品则是主观上要保存

但并不是客观上必须保存的东西。

常组织活动的原则是:单一便是最好。

例:一套齐全的工具、只须填写一页的表格、只开一小时会议、一站式服务和一个文件存放处。

一小时会议守则:准备议程、准时开会、关掉手机、发言精简、准时结束。

什么是常整顿?

常整顿是研究提高效率的,旨在研究多快就可以取到物品,以及要多久才可以把它储好。

整顿通常有四个步骤:

一.分析现状:主要回答以下典型问题。

1.不知道要取的物品叫什么。

2.不知道存放在哪里。

3.存放地点太远。

4.存放地点分散。

5.重复往返。

6.难于找到,因为太多物品存放在那处。

7.没有贴标签。

8.存放地点没有此物品,但不知道是否已用完或别人正在用它。

9.不知道是否有零件存在(没有档案总表)

10.买进的物品有毛病。

11.很难取出。

12.太大了拿不起来。

13.需要调整或安装。

14.太重了,拿不起。

15.没有运输的通道。

二.物品分类:制定分类标准和制度规范,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使用相同颜色的标签,统一标明物品的名称及数量。

三.储存方法:每一件物品还应该有一个存放地点,就像每个人有一个家一样。在分配储存空间时,不但要标明存放地点,还应具体标明到存放物品的架子。具体细节如下:

1.每件物品都有一个名称。

2.每件物品都有一个存放地点,而每件物品都应该放在为它预设的地点。

3.要容易辨别:有箭关标示,有灯光或地线引路,常用物品应容易取得。

4.安全储存:重的物品放在底层轻的放在高位。

5.存放高度考虑:膝盖到人肩的高度是最方便的,应放一些常用物品。

四.切实执行:最后的步骤是贯彻储存好物品的原则,这意味着总是要把物品放在它该放的地方。是否贯彻执行是决定着常组织、常整顿成败的关键。同时存货管理也很重要。以便随时知道存货

情况。达到这些目标应该坚持的原则:

1.将工作范围划分区域

2.订明每个分区位置的负责人

3.决定货物最低储存量,标明有些物品正在订购过程中

4.订立先进先出安排

5.如果是有人正在使用某物品:标明谁正在使用及何时要以归还

6.遗失:确定遗失有多少,写一张清单清楚标明遗失了什么物品

常整顿有关通告和其他方面的标示:因为通告、海报和标示是常用来沟通的手法。这些物品可提升公司有秩序的印象,所以值得特别重视。1.指定特别的张贴场所,不乱张贴。

2.每个公布板都要有清楚的标签。大的公布板还须划分区域并标明字样。

3.表明这些标示多久应更新。

4.清除粘贴标示的胶布时,不能损坏墙壁。

5.所有标语、通告等都必须对齐。

6.海报纸张要统一,文字大小要适合。

7.标语不能影响视线及走路。

8.海报必须固定好。

9.通告标志的内容必须整洁易读。

什么是常清洁?

每人都应该负责清洁地方,常清洁应该由整个机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

常清洁的格言如下:

1.我不会使物品变脏

2.我不会随地倒水

3.我不会随地乱掉物品

4.我会马上清理物品

5.我会把掉下来的标示再贴上

在机构环境里通常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的原因,例如:1.地面的水或油渍滑倒顾客或员工

2.污垢的空调过滤器会使员工感染疾病

3.在运输管道中的金属屑会刮坏管道

4.从设备上掉下来的有些物品进入产品里

5.有些物品在运输途中扭曲或不平

6.地面的杂物引致意外

7.因为电器连接件很脏,形成不良接触

8.污垢使电气设备短路而造成火灾

分配好每个人应负责的区域,不能留下没人负责的区域。

什么是常规范?

常规范就是将公司的一些优良的工作方法或理念标准化。

一.视觉管理:包括色彩和标签。

例:

1.标识标签:表示出物品的名称。

2.安全标签:提醒人们要特别注意的某些安全问题。

3.仪表上的区域标签:正常区域和危险区域必须用不同颜色标明。

4.合格标记:产品经检验后必须贴上标贴。合格标记是表示被检验合格产品。

5.先入先出的颜色管理:有些仓库每个月用不同颜色标贴。6.位置标记:在产品上贴上小小的位置标签以表明产品的方向。容许站立的地方要有脚印标记来指明。地面上的危险区域亦应标明。物品不能超越的地方应用线条指示。地上可看得见的指示,让人们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和预计到将要发生什么事。

二.透明度:

1.增加透明度:尽量地使用透明的门和盖。

2.视觉监察法:可方便观察到对象的工作状态。

3.孩子也能做到:让易混淆的物品变得易区分。

4.故障地图:当出现了问题时,你可以把这些问题在机构的地图上表示出来。这种作法可以在地图上用其他标志来表明问题,紧急出口,救火设备和其它的重要地点。把这些地图挂在人人都有要以看到的地方。故障地图也可以用来显示经常出现故障的工作地点和过程。

5.量化:

什么是常自律?

常自律就是向每一个人灌输按照规定方式做事的能力。此处所强调的是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工作场所。教导每个人应该做事的方式并让他们付诸实践,那么我们就可以抛弃坏的习惯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此过程有助于人们养成制定和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常自律要注意以身作则、团队精神及持之以恒。

为什么五常法有效用?

五常法通常可以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工作环境凌乱肮脏

2.人际关系恶劣

3.大多数人看上去都有精神不振

4.员工不关心自己的工作

5.容易发生故障及意外

6.品管圈活动陷入停顿状态

7.存在着很多不良品和顾客投诉

五常法可成为品管圈活动的良好基础,也可构成其它品质改善的基础。具体说来,五常法可以提高安全、改善品质、增加效率和提升形象。

1.安全:从很多方面看,安全取决于工作场所内的常组织和常整顿

活动。这种说法的真正涵义就是你必须注意细节。微不足道的物品会造成安全方面的差异。五常法可以预防其它威胁到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因素。

2.品质:优质产品来自优质的工作环境和减少出错的方法。

3.效率:爱惜工具,在工作时候才不会浪费时间,花在工具维护上的时间比由于生产劣质产品和产生潜在问题后所浪费的时间要少得多。

4.形象:通过常规范来提升形象。

如何实施五常法?

五常法的要求机构内从最高管理者到每一员工都作出自己的承诺。机构内部也应有一个五常法指导者来指导整个机构逐步地实施五常法活动。如果你决心成为你机构内的五常法指导者,以下步骤可助你获得成功:

一.高层承诺和做好准备:作出全面的书面承诺,为改善活动和培训活动提供资源,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做好自己办公室的五常法。每次只做一件事,每做一件事都有要彻底完成。实施五常法的第一个步骤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1.做出一个决定并付诸实施(如:丢掉所有不必要物品的决定,进行一次大扫除的决定,进行收工前五分钟五常法活动的决定)。2.制作并使用工具(如制作存放物品的专门的柜子和架子,指示标签和指示位置的数字和符号)。

3.做些要求把“改善”作为先决条件的整整(如用来防止碎屑扩散的护罩、用来防止泄漏的措施)。

4.做些需要其他部门帮助的事情(如修理有缺陷的器材、改变工作场所布置)。

二.拟定五常法促进活动,这个计划可以分成以下十项主要活动:1.获得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评估现状和制定实施计划。

2.为五常法促进者设立工作坊。此时要以五常法审核工作表为基础。识别出关键的活动。在第一个实施阶段中要从五常法的各个要素中选取一项事情来完成。

3.第一个五常法日——常组织(抛掉不需要的东西)。

4.每个人下班前五分钟五常法运动。

5.第二个五常法日——常整顿(例如:给每件物品命名并定好它们的位置)。

6.第三个五常法日——常清洁(例如:全体大扫除)。

7.第四个五常法日——常规范(例如:视觉管理和透明度管理)。8.第五个五常法日——常自律(例如:进行你自己的五常法审核活动)。

9.颁奖给在实施五常法活动中表现最佳的部门或组别。

10.评审以上的促进活动并为下一步的五常法运动作出计划。三.五常法培训:在五常法的活动中,训练人员能够制定并实施他们自己的方案是很必要的。完全靠自己一个人所取得的进步,

和总是依赖别人帮助所取得的进步都不是真正的进步。真正的

进步依赖于组织内各成员的通力配合。

四.记录:不仅要记录所作出的决定,而且要记录所遇到的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和所达到的结果。只有记录了过去行动记录,人们

才会意识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所取得的进步和改善的成绩。记

录的手段包括照片、录像、量化和博览馆。

五.评估:良好的工作素质要求每天都有人不断地关注其惯例细节,通过与过去比较来发现过程引起的变化。

五常法审核项目:

1.常组织:用来进行分层管理和问题管理

1.1抛掉不需要的东西或回仓

1.2 3-R:环保回收、循环再用及减少用纸

1.3根据“需要”物品的低、中、高用量分别存放

1.4私人物品减至最低和集中存放

1.5处理肮脏、泄漏和损坏情况及解决其成因

1.6“一是最好”运用之一:一天工作计划表和排序

1.7“一是最好”:运用之二:一套工具、文具、一页表格

1.8“一是最好”运用之三:一小时会议

1.9“一是最好”运用之四:一站式顾客服务

1.10“一是最好”运用之五:物料或文件集中存放

2.常整顿:各部门的贮存方法和消除到处寻找东西现象

2.1所有东西者有一个清楚的标签和位置

2.2每个分区位置有负责人标签

2.3清除不必要的门、盖和锁(并加上钥匙记录及存档)2.4小册子、材料、工具等使用合适容器整齐放置

2.5存档标准和控制总表

2.6先进先出的安排

2.7分区地线和地点

2.8整洁的通告板(有大标题、分区和清除过期通告)2.9明确易懂的通告(包括分类、清晰标题和除下日期)2.10三十秒内可取出和放回文件及物品

3.常清洁:清洁检查和清洁度

3.1个人清洁责任的划分及认同(包括高层人员)

3.2使清洁和检查容易

3.3清扫那些较少注意到的隐蔽地方

3.4制定清洁检查表和纠正小问题

3.5地面和整体环境保持光洁明亮照人

4.常规范:视觉、安全管理和5-S标准化

4.1透明度(例:能一眼看透的玻璃门、盖和视野)4.2现场直线及直角式的布置(增加空间、减少碰撞)4.3“紧急出口”标志和走火逃生指引,包括所在位置图4.4“危险”牌、警告灯、讯号、灭火器及其它安全设施4.5现场工作指引和“已检查合格”的标签

4.6电动功能标签和电线的整理

4.7节省能源方法(例:空调合适温度指标)

4.8通道、管道等的方向标志及颜色区分

4.9颜色和视觉管理:纸、文件夹、名牌、柜

4.10在平面图和现场上加上五常法和工作责任标签4.11防止噪音、震动和危险情况及解决其成因

4.12清晰的部门、办公室外的标志、名牌、工作证4.13“小孩也能做得到”的防止出错方法

4.14园林式的环境

4.15设置五常法博览馆

5.常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有规律的工作

5.1履行个人职责(包括优良工作环境、问责和守时)5.2工作时带好防护准备

5.3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训练(包括电话礼貌)

5.4每天收工前五分钟执行五常法(自己定五点内容表)5.5今天的事今天做

5.6处理紧急情况的训练

5.7组织架构和服务宗旨放在入口当眼处

5.8编写和遵守员工《五常法手册》

5.9定期作五常法审核

5.10百闻不如一见

五常法

工作常组织

天天常整顿

环境常清洁

事物常规范

人人常自律

五常法推行手册

五常法推行手册 序言 五常法可以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及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从而提升员工的个人品质,塑造一流公司的形象,实现共同的理想。 为配合公司推广五常法活动,现特编写本《五常法推行手册》,手册中较为详实地介绍了五常法的定义、目的、效用、推行要领及其意义,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为此,热忱希望广大员工对该手册勤学习,多领会,常行为,足使五常法活动由“形式化”向“行事化”最终向“习惯化”演变,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何谓五常法 五常法就是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项目。 没有实施五常法的企业,触目可及就可感受到的杂乱无章,东西随便堆放,设备也未得到妥善维护,员工日常要使用的物品也不知在何处取,放在何处等等。员工在工作中显得松松垮垮,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的两三天遵守而已。要改变这样的企业和员工的面貌,实施“五常法”最为适合。 二、五常法的定义和目的 1、常组织 定义:将物品区分为需要和不需要的,不要用物品的清除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2、常整顿 定义:将需要的物品按照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 目的: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 3、常清洁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垃圾,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消除“肮脏”,保持工作场所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4、常规范 定义:将以上三常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成果。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常自律 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好习惯。 目的:提升员工个人品质,养成工作讲究认真的良好习惯。 三、五常法的效用 五常法的五大效用可归纳为: 1、五常法是最佳推销员 ※被顾客称赞为整洁的企业,顾客乐于合作; ※由于口碑相传,会有很多人来企业参观学习; ※清洁明朗的工作环境,会吸引有用的人才。 2、五常法是节约家 ※降低很多不必要的物品的浪费; ※减少寻找物品时间,节省很多宝贵的时间; ※五常法也是时间的守护神,能降低工时,不会延迟工作。 3、五常法对安全有保障 ※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的工作场所,能使人流、物流一目了然; ※遵守物品堆放制度; ※走道清晰畅顺,不会造成杂乱情形而影响工作的顺畅和突发事件的疏导。

五常法管理

五常法管理概述 (一)五常法管理的概念 五常法管理是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现场管理方法,现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开展五常法管理有助于改善环境、提高职工素质,对保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有重要的作用,可提高员工改善环境的能力,提高员工工作的满意度。 (二)五常法管理的要求 1.常组织 常组织就是明确区分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保留需要的,清楚不必要的物品。 目的:对物品进行区分和归类,将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附近,而将不经常使用或很少使用的物品放在高处、远处乃至仓库中。因此,“常整理”可以把空间腾出来充分利用,营造清爽的工作环境。 要求: ①按物品的种类、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 ②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标准 ③清理不需要的物品 ④调查使用物品的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保管和保存:整理 出来的物品可以分为“保管”和“保存”两种处置方法。短期 暂时存放的称为“保管”,长期存放的称为“保存”。一般使用

量较大、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宜保管在现场附近,而用量小、频率低的物品,则可以放入仓库,远离现场。 ⑤制定废弃物处理办法。 ⑥整理结果的标识:完成整理后,为使需要的物品能很快取到, 可利用标牌、指示牌等予以标识。 2.常整顿 将需要的物品按照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30s内可以找到药物或仪器。 目的: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东西的环境状态。要站在新人或其它人的角度看,不要“浪费”时间找东西。使用后容易回复到原位,如果没有回复应能马上知道。 方法: ①要落实“常组织”工作。 ②确定物品放置场所。 ③定位及规定放置方法。 ④标示物品。 3.常清洁 常清洁就是经常进行整理、整顿和清扫,清楚工作场所内的垃圾、保持个人卫生和预防感染的责任;保持环境的整洁、有序。 目的:消除影响质量的因素,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转。维持和巩固

五常法厨房管理

五常法厨房管理 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又称5S。 1S—常组织 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做法: 1. 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2.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物品。 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 5.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2S—常整顿 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30秒找到要找的东西。 做法:1、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 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规定放置方法) 3、标示所有的物品(目视管理重点) 达到整顿的四个步骤 1、分析现状 2、物品分类 3、储存方法 4、贯彻贮存原则 3S--- 常清洁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做法:1、建立清洁责任区2、清洁要领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扫。 ◆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护。 ◆破损的物品要清理好。 ◆定期进行清扫活动。 3、履行个人清洁责任。 谨记:清洁并不是单纯的弄干净,而是用心来做。 4S--常规范 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依句话就是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做法1、认真落实前面3S工作。2、分文明责任区、分区落实责任人。3、视觉管理和透明度。4、制定稽查方法和检查标准。5、维持5S意识。坚持上班5S一分钟,下班前5S五分钟,时刻不忘5S。 ☆记住:不搞突出,贵在坚持和维持 常规范技巧视觉管理增加透明度制定标准 5S --- 常自律 定义:要求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

五常法、六T法管理方法

“五常法”或“六T法”管理方法五常”、“六T”管理方法如何科学管理厨房,这个问题常常都在困扰我们的厨师长。中餐管理历来是经验型,厨房内部管理更是谁当大师傅谁说了算。眼下的情况是,从业人员流动频繁缺乏管理整体意识,即使是一项很好的管理方法,也很难贯彻到各个操作岗位,更不用说长期坚持下去了。目前的中餐管理应该说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而先后问世的“五常”、“六T”等管理方法,无疑让我们看到了亮点和希望。 5 S “5S”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传入我国。“5S”是一种科学的现场管理方法,我们饮食行业只是借鉴了它的简单模式去对厨房进行管理。 所谓“5S”,就是指对生产环节的各个生产要素(主要是针对物的要素),坚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提高素养的管理。上述五个词,在日语罗马拼音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5S”。“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而其中整理是“5S”的起点,整顿是“5S”的基本点,清扫是“5S”的立足点,清洁是“5S”的落脚点,只有素养才是“5S”的核心。如果是没有良好的素养,那再好的管理方法也难以执行。而提高人的素养,则关系到“5S”活动的成效。因此,“5S”要求整个管理过程中都要贯彻自我管理的原则。要让职工们都知道,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能单靠添置设备,也不能指望别人代办,而是要自己动手。 厨师长说5S:估计学过5S的人很少,毕竟高举“厨政”大旗还是最近两年才多起来的。这也是现阶段工作不好找、老板要求严、管理不好做形势

下的一种新情况。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厨房管理工作,说实在的,到现在还停留在被迫学习阶段,至于5S,我感觉要真正实行起来有如隔靴搔痒,不实际。厨政管理到底难在哪里?难就难在手下的兄弟伙都是一起走南闯北过来的患难之交,你要是认真起来,处理谁?真要是罚他们的款还不如罚自己的心里好受。哎,难呀! 五常 很多人以为,“5S”就是“五常”,其实不是一回事。公元2002年,香港一家餐饮公司率先在旗下的多家餐厅引入“五常”精神管理法。2003年9月,香港五常法协会在深圳举办了首届中国大陆各行业参加的五常法培训班。自此,脱胎于“5S”的“五常”厨政管理便在内地餐饮业拉开了大幕。 “五常法”是香港何广明教授在借鉴日本“5S”管理法的基础上,结合香港饮食行业特殊性而创建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而在这一时期,国内先后涌现出了成千上万的大型餐饮企业,并且还陆续搞起了连锁扩张,所以它们都迫切需要引入适合大型连锁店的科学管理方法。于是,“五常法”便被视作一盏指方向的灯塔,很快便普及开来。那么什么是“五常法”呢? “五常法”的基本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常组织”:通过执行原料先进先出和设置原料库存标准控制量表的方法,使库存物品保持不超过1~1.5天的量,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由于一时找不到物品而重复采购的浪费现象。

五常法心得体会.pdf

如何运用五常法管理班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常规,顾名思义就是指日常的规则。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幼儿园的工作是繁杂而具体的,许多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和工作,如: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用餐、就寝、入厕等都是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生活常规管理活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园引入了适用于幼儿园日常管理的方法——“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运用“五常法”的管理理念,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定的规则和规律下成为自立、自主、自律的人。 一、让物品都有一个家。 班级里的玩具、学具多种多样,要做到按规律摆放,让孩子自主收拾、整理物品,老师就必需做大量的工作。运用“五常法管理”,让所有的物品都有自己的标签(名)和位置(家),不但可以减轻老师的压力,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有序取放物品的能力。如为物品配上标记,并在摆放的位置贴有相应的标记。标记应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小、小小班的孩子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所以可用实物照片或

图片、图形、颜色等作为标记;中、大班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较强,可使用汉字、成语、数字、英文字母和单词,还可以请孩子自己设计标记图。幼儿每次玩完玩具或操作完学具以后,就能够按玩具上的标志寻找相应的柜子进行摆放,令柜子整齐有序。如幼儿在进行美术或计算时因为活动的需要,会使用到蜡笔、铅笔、练习册等学具材料,同样他们会遇到取拿时的问题。因为每个孩子的水彩笔盒很相似,在取拿水彩笔的时候常常拿错,就会有幼儿因为没有笔而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还会在幼儿之间发生争抢。为此,老师特地给幼儿提供了一些颜色卡片,请每一组的幼儿通过商量、讨论选出该组成员最满意的卡片,并将其剪下贴在笔盒上,再编上号码,这样幼儿在中,就再也不会发生因拿错笔盒而没有笔用的情况了。同时,在摆放学具的柜子上每隔一段距离画上一条红线,每一排的学具都不能越线,既规范了学具的位置,也便于幼儿收拾和检查,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二、让标记告诉幼儿“我该怎样做”。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生活环节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如:喝水、入厕、排队、进餐、午睡等等,我们的老师在面对班上几十个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往往会用简单的、命令似的语气让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老师虽然反复提醒但效果不大,有些孩子甚至会“明知而故犯”的与你作对。在每个生活环节中运用“五常法管理”,使日常规范融入环境,让常规管理变得轻松。

五常法 管理

五常法 我们有下列“症状”吗? a) 急等要的东西找不到,心里特别烦燥; b) 桌面上摆得零零乱乱,以及办公室空间有一种压抑感; c) 没有用的东西堆了很多,处理掉又舍不得,不处理又占用空间; d) 工作台面上有一大堆东西,理不清头绪; e) 每次找一件东西,都要打开所有的抽屉箱柜狂翻; f) 环境脏乱,使得上班人员情绪不佳; g) 制订好的计划,事务一忙就“延误”了; h) 材料、成品仓库堆放混乱,帐、物不符,堆放长期不用的物品,占用大量空间; i) 工作现场灰尘很厚,长时间未清扫,有用和无用的物品同时存放,活动场所变得很小; j) 道路被堵塞,行人、搬运无法通过。 如果每天都被这些小事缠绕,你的工作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解决上述“症状”的良方——推行五常管理。 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a厨房工作环境凌乱肮脏; b气候适宜时节苍蝇、蚊子来回飞舞; c物品积压或食品变质情况时有发生; d废旧物品处理不及时占用大量空间; e设施设备使用周期缩短; f员工经常不知道应干什么; g客人越来越成熟,而优秀的员工越来越难招; h老板和管理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 。。。。。。 5S 是什么? a) 整理: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 b) 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c) 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 d) 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e) 修养:通过进行上述4S 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店为家、以店为荣”的地步。 5S 之来源 a5S 管理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相应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活动,为其他管理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高行销全球的成功之处。 b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日语外来词汇的罗马文拼写时,它们的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日本人又称之为5S,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这一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有人又添加了“坚持、习惯”等两项内容,或者把整理拆分为分类、整理,所以又称为6S 或7S 活动。

五常法管理手册

第一部份 解读五常法 五常法是1994年香港人何广明教授始创的概念。在各机构里,五常法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五常法源于五个日本字(Seiri意为整理,Seiton意为整顿,Seiso意为清扫,Seiketsu 意为清洁,Shitsuke意为修养),全部是“S”头的字,所以它也称为5-S。何广明教授在日本研究优秀 企业的时候,发现5-S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1994年,他整理出了基于5-S的优质管理方法,那就是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是一个由内向外,由人到物、由软件到硬件、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流程、由考评到自省的完整的管理体系。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运用五常法能对餐厅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现场管理,从而在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文化形成和企业形象塑造方面有独到的优势。 一、五常法含义: 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又称5S。 1S—常组织 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做法: 1.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清除不需要物品。 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 5.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2S—常整顿 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30秒找到要找的东西。 做法: 1.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 2.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规定放置方法) 3.标示所有的物品(目视管理重点) 达到整顿的四个步骤 1.分析现状 2.物品分类 3.储存方法 4.贯彻贮存原则 3S---常清洁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做法 1.建立清洁责任区 2.清洁要领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扫。 ?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护。 ?破损的物品要清理好。 ?定期进行清扫活动。 3.履行个人清洁责任。 谨记:清洁并不是单纯的弄干净,而是用心来做。 4S--常规范 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依句话就是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制度

餐饮业五常法管理制度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五常法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管理,特制定重点岗位五常管理制度如下,供参考: 一、原料采购索证五常制度 责任部门:采购部责任人: 制度编号:5S—001 1、每种食品原料采购时须查看、备份该产品生产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2、原料采购时须仔细确认产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商品标签时上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3、采购人员须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形势,不得采购被曝光、列入“黑名单”的原料。 4、建立规范详细的原料索证管理台帐,做到记录清晰易查。 5、“五常法”管理责任小组须每月对所采购原料的索证资料进行核查,核对索证资料是否与采购物品相符,检验报告是否与所采购批次相符。 二、食品贮存五常制度 责任部门:仓贮组责任人: 制度编号:5S—002 1、各类食品原料入库前须详细登记入册,详细记录原料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仔细检查原料入库前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定型包装食品须检查标签是否齐全。 2、物品摆放须严格按仓库总体布局,成品、半成品及食品原料应分区设置,并按高、中、低用量,分区、分架、分层存放,与货架标签内容相符。 3、各类食品存放于规定区域,不得超过“三线”,严格按标签名称整齐规范摆放,存取物品以左进右出为序,领取物品应在30秒内找到。

4、食品进出仓库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检查清仓,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长虫, 严禁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物品进入仓库,及时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清理出库。 5、保持仓库整体卫生的整洁,每周对仓库的卫生进行彻底打扫。 三、食品粗加工五常制度 责任部门:粗加工组责任人: 制度编号:5S—003 1、预加工原料按标签指定位置、定量整齐存放。 辗转异地一衫泪,曾记当年一伞轻。西子湖畔一相逢,断桥一诺金山漫。 111一林红叶一霜染,一场秋雨一地寒。一栏落霞一处忧,一卷诗情一夕游。 一渡飞瀑半山下,一行白鹤越峰翔。一竿怅惘一蓑远,一船离愁一帆行。 一梦十年一回首,一丝垂纶一苇轻。一枕乡思黄花瘦,一雁独行一弓惊。 2、粗加工人员须对预加工原料进行质量检查,过期、变质、腐烂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不得加工。 3、清洗池按水产类、肉类、蔬菜类标识分池清洗,保证水池上下水道通畅,粗加工产生的 废弃物及时清理到水池旁的带盖密闭垃圾桶内。 4、原料清洗后按容器类别存放、沥水,定置摆放整齐。 5、清洗人员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6、责任人员确保卫生设施正常运转,室内无虫害。 7、各类粗加工工用具按规定位置存放,标识清楚。 8、每天下班前5分钟五常检查,工用具归位,设施完好,卫生整洁。 9、每周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货架等每一个角落。 四、切配菜五常制度

餐饮五常法管理的误区p

餐饮五常法管理的误区 p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餐饮五常法管理的误区【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餐饮五常法管理的误区 说到五常法,它最早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五常法”是香港何广明教授借鉴日本“5S'’管理法精神,结合香港实际创建的现代餐饮优质管理方法,它不仅对餐饮业,而且对各行各行也具有普适性。上海饮食业行业协会近年从香港引进“五常法”,结合上海餐饮业实际,创建餐饮优质管理,很快就取得了显着成效。上海天天渔港集团率先由董事长亲自带队参加香港“五常法”培训,于2003年9月开始引入“五常法”在所属三家餐馆实施,2004年初完成,成为上海实施餐馆“五常法”的示范单位。上海饮食业行业协会有计划地展开推广工作,于2004年共开办了三期优质管理培训班,已有王朝、小南国、美林阁、鲜墙房、上海人家、金色港湾、唐宫海鲜舫、绍兴饭店和宝山宾馆等沪上着名餐饮、酒店企业学习并实施了“五常法”,尝到了初步的“甜头”。 “五常法”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五常法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职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五常法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中餐业的管理历来是经验型管理,尤其是厨房管理更是谁当大师傅谁说了算。再加上从业人员流动频繁、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管理意识,即使是一项通常很好的管理方法也很难贯彻到每一个操作岗位并长期坚持。餐馆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难以保证,经常会发生问题,甚至威胁餐馆的生存本文介绍的“五常管理法”(简称“五常法”),就是新近应运而生的诊治餐饮企业上述积弊的一帖良药。 “五常法”的要义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常组织”是: 判断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将必需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并把它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抛掉不需要的东西或回仓,按必需程度分层管理,单一便是最好。) “常整顿”是: 采取合适的贮存方法和容器。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物品,先要决定物品的“名”和“家”。旨在用最短时间可以取得或放好物品。(所有东西都有一个清楚的标签[名]和位置[家],先进先出、左人右出,30秒内可取出及放回文件和物品。)“常清洁”是: 清洁检查和卫生程度是由整个组织所有成员一起来完成。每个人都有负责清洁、整理、检查的范围。(责任划分,使清洁和检查更容易,食品架离地15公分,清扫隐蔽地方,地面和整体环境保持光洁、,明亮、照人。) “常规范”是: 以视觉、安全管理和标准化为重点。维持透明度、视觉管理及园林式环境,包括利用创意和全面视觉管理法,从而获得和坚持规范化的条件,提高办事效率。(视觉及颜色管理,透明度,故障P牌,“五常法”博物馆。) “常自律”是: 创造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工作场所,持续地、自律地执行上述“四常”要求,养成制订和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每天收工前五分钟“行五常”,编写和遵守《员工“五常法”手册》,定期“五常法”审核,百闻不如一见——示范单位的作用。)

厨房管理五常法

厨房管理五常法 五常法最早发端于日本,其本质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在物品管理方面使一个繁杂的系统简化、规范、准确、高效。五常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常清理、常归位、常清洁、常象形、常自律。下面,我们将分节讲述五常法在厨房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第一节常清理 常清理(五常法的创立和推广者将其命名为“常组织”,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名称容易引起歧义,故改为“常清理”)的涵义是尽最大可能清理掉工作环境中的“废物”,其实施过程分为两步:一是判断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二是将必需品的数量降到最低限度,并把它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简单地说,就是只留下最常用的东西,并把它放在最恰当的地方。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管是居家度日还是在日常工作,许多人都有“破烂王”心态,破瓶子、旧罐子、废铜烂铁攒一大堆,有些东西三年五年也用不到一次,但就是舍不得扔掉,即使真的要用到某件物品,到“那堆破烂”里寻找也要费半天工夫。在商品供应短缺的年代里,这种牺牲效率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货物供应充足的今天,扔掉废物以提高常用物品的取用效率,才是明智的选择。换句话说,就是只有清理掉不常用的,才能保证最常用的就在手头。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常清理”的法则。 五常法倡导者的经验之谈: 一、按照使用频率,决定扔与不扔

在贯彻“常清理”法则时,首先要做出三个判断:一、哪些物品该被清理掉; 二、哪些物品该放在近处(最方便取用的地方);三、哪些物品该放在远处(较不方便取用的地方)。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就是该物品的使用频率。在做出这一判断的过程中,“五常法”的倡导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表格: 依据上表做出判断后,你就要对工作环境中的物品重新调整位置。 “五常法”的倡导者将这一清理过程冠以一个“常”字,说明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是因为人们主观上总是想要收集物品,他们在保存物品方面总是采取一种保守的态度,即“以防万一要用”的态度。在厨房管理的实践中你会发现,如果只是一次而不是定期地对工作环境进行清理,那些无用或使用效率极低的物品又会渐渐多起来,并且会不断侵占必需品原先占据的“有利地形”。长此以往,物品的取用效率便会逐渐降低,因此管理者必须头脑清晰并持之以恒地带领全体员工进行“常清理”:哪些物品是必需的?不是客观上必需的物品就应扔掉;是客观上必需的物品就应弄清需要的数量,而把多余的物品扔掉;如果是借来的物品,就应该将它们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管理幼儿园的--五常法

《资源共享》管理幼儿园的方法——“五常法” 初进幼儿园常会被色彩绚丽、活泼快乐的视觉效果所感染,觉得环境整洁、美观,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玩具摆放凌乱无序,操作材料杂乱无章;教师平时非常节省,经常利用一些废旧物品,但进入仓库看看,则会发现几年前采购的纸张或印制的表格等被束之高阁;平时园长最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检查一下厨房和医务室,那些过期的食品和药品潜在的安全隐患足以让人心惊肉跳;走进资料一室,看似已经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的资料中,并不容易找到想要的资料…… 幼儿园管理中有一个“五常法”,现在介绍给大家。 五常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直至目前,仍有90%以上的日本跨国公司以及许多像海尔一样的国内著名上市公司 运用此法进行日常管理。五常法可以概括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这五个词。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浸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何广明博士又将五常法发扬光大,发展成为一套更易被中国人理解和实施的方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是其理念、实施步骤、实施技巧是一致的。 具体可划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常组织(常整理),就是把工作环境中必要和非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这一步是节约空间的技术。

第二步:常整顿,就是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放置的方法及位置,这一项是节约时间的技术。 第三步:常清洁,就是彻底清除污垢和隐患,确保人人参与。 第四步:常规范,就是坚持上述三个步骤,建立起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标准,确保人人有责,这一项是该方法成败的关键。 第五步:常自律,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彻底改变每个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这是五常法追求的最高境界。 概括起来说,五常法就是改善工作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建立人人有资的规范,彻底改变人们不良的思维定势、习惯及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塑造幼儿园新形象,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一种优质基础管理法。同时,五常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施幼儿环境教育的手段,对贯彻落实新《纲要》中提出的环境教育及合理安排组织一日生活的精神,培养幼儿重视环境调治和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甚有帮助。五常法看似简单的五个步骤,实则涵盖了管理学、人体工程学、组织行为学、质量管理学等管理学科的理论精华,更有诸如视觉管理法、颜色管理法、故障地图法等系列方法来支持运行。实施过程不但要求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还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投入和配合,以真正落实“安全、优质、规范化、现代化”的办园精神。它不仅带领幼儿园走进一个全新的管理境界,也有利于幼儿的环境教育和行为养成,最终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自我管理者。

餐厅管理5S(五常法)

餐厅管理5S(五常法)简介 一、“5S”活动的含义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职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二、“5S”活动的内容 (一)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号: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①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②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③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⑤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③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二)整顿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整顿活动的要点是:①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②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应枚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而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 ③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日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 生产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这项工作己发展成一项专门的现场管理方法--定置管理(其内容将在第三节中进一步介绍)。 (三)清扫 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

五常法管理制度

“五常法”管理制度 为了规管理、特制定重点岗位五常管理制度如下,供参考: 一、原料采购索证五常制度 责任部门:采购部责任人:制度编号:5S001 1、每种食品原料采购时须查看、备份该产品生产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2、原料采购时仔细确认产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商品标签时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容。 3、采购人员须及时掌握食品安全形势,不得采购被曝光、列入“黑”的原料。 4、建立规详细的原料索证管理台帐,做到记录清晰易查。 5、“五常法”管理责任小组须每月对所采购原料的索证资料进行核查,核对索证资料是否与采购物品相符,检验报告是否与所采购批次相符。 二、食品贮存五常制度

责任部门:仓贮组责任人:制度编号:5S002 1、各类食品原料入库前须详细登记入册,详细记录原料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仔细检查原料入库前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定型包装食品须检查标签是否齐全。 2、物品摆放须严格按仓库总体布局,成品、半成品及食品原料应分区设置,并按高、中、低用量,分区、分架、分层存放,与货架标签容相符。 3、各类食品存放于规定区域,不得超过“三线”,严格按标签名称整齐规摆放,存取物品以左进右出为序,领取物品应在30秒找到。 4、食品进出仓库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检查清仓,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长虫,严禁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物品进入仓库,及时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清理出库。 5、保持仓库整体卫生的整洁,每周对仓库的卫生进行彻底打扫。 三、食品粗加工五常制度 责任部门:粗加工组责任人:制度编号:5S003 1、预加工原料按标签指定位置、定量整齐存放。

五常法管理

圣马丁南美烤肉连锁餐厅餐饮五常法管理 加入时间:2011/9/19 录入:admin 餐饮五常法管理 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又称5S。 1S—常组织 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将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止误用. 做法: 1. 对所在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 2. 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基准。 3. 清除不需要物品。 4. 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决定日常用量。 5.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 2S—常整顿 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整齐、有标示,不用浪费时间寻找东西30秒找到要找的东西。 做法: 1. 对可供放的场所和物架进行统筹(划线定位) 2. 将物品在规划好的地方摆放整齐(规定放置方法)

3. 标示所有的物品(目视管理重点) 达到整顿的四个步骤 1. 分析现状 2. 物品分类 3. 储存方法 4. 贯彻贮存原则 3S--- 常清洁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做法 1.建立清洁责任区 2.清洁要领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台面、物架等地方都要清扫。 ◆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尽量使物品高地放置。 ◆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护。 ◆破损的物品要清理好。 ◆定期进行清扫活动。 3.履行个人清洁责任。 谨记:清洁并不是单纯的弄干净,而是用心来做。 4S--常规范 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前面3S活动。依句话就是养成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措施。

五常管理法是指常整理

五常管理法是指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提高五个方面。 五常法,又称五常卓越管理法,它是起源于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的“5S”管理活动即Seructurise,Systematize,Sanitize,Stand-ardize,Self-disciplime的5S法,它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1]。安全取决于工作场所内的常组织和常整顿活动,而真正的含义在于五常法注重了工作中的细节部分。自2009年本科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运用“五常法”这一管理模式开展工作,更新了护理理念,规范了护理行为,提升了护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全面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提高了科室的整体形象。1“五常法”的具体内容1.1常组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1.1.1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常组织专科专病知识的学习。本科是综合性骨科,遇到特殊或疑难病人当天即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请教科主任或医师,查找资料等等。利用晨会十几分钟的时间学习讨论,坚持如一,通过知识积累丰富了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提高临床观察、分析、 我院5个重点科室应用“五常法”理论[1]管理临床护理单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实施方法1.常组织(常整理)。依据节约空间的原则,将病区环境中必要的和非必要的物品区分开来。(1)按距离整理。急救用品放在护士伸手可得的地方;每天都要使用的物品保存在护士站及治疗室附近。(2)按需整理。按当日常用物品需要的数量,将不常用的物品放回仓库,不需要的东西及过期的物品及时清理弃去。(3)分类整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用标签标明物品的名称、数量并及时补充。无菌包、药品、器械、医疗文书、医疗废物等分类放置。2.常整顿。依据节约时间的原则,将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放置的方法及位置。(1)常用物品。将最常用的物品(注射器、针头、棉签等)定点定量放置,不可放在隐蔽处。(2)抢救器械。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抢救器械要处于功能位,以利实施抢救。(3)平时备用药。强心、利尿药、降压药、止痛药等抢救药品要定量、定点放置,并注明有效期,经常检查,及时补充。(4)当日用品。由护士每天下班前清点并备齐第2天所需,保证工作的连续性。(5)备用物品。仓库物品存放有序,及 五常法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五常法病区应用 五常法起源于江户时代的日本,是用来维持品质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模式之一,在日本民间流传超过200年,近年逐步向全世界推广。我院2005年1月份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引入五常法。五常法又称五常卓越管理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为适应医院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我病区将五常法运用到病区管理工作中,取得较好成效。 1 常组织在我院应用的体会 常组织的关键就是分层管理。本科室依据物品的使用频率及需要进行重新放置。例如,用完的医嘱本、体温本、交班本、各类签字表格等,按年或月装订保

酒店五常法管理及5S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酒店五常法管理及5S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1097酒店五常法管理及5S Hotel Five Management Method and 5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酒店五常法管理与5S 一、“5S”活动的含义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职工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二、“5S”活动的内容 (一)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日本有的公司提出口号: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①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②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③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⑤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③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五常法管理制度

五常法管理制度 五常法是用来创造和维护良好工作环境的一种有效技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它源自五个以“S”为首的日本字,又称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5S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高深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变成简单易行的行动,把繁杂的规章制度变成员工的习惯,把培训做到了每个岗位工作现场,把标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一)常组织 1、根据物品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重新摆放。 1)过去1年没有使用的物品,处理掉(抛弃、回仓等)。 2)过去7一12个月内没用过的物品,放到离工作区域较远的地方单独保存。 3)过去1—6个月内没用的物品,可放在工作区域内较偏的地方。 4)每月每天使用的物品保存在最近的地方。 5)每小时都会使用的物品随身携带。如此分层,则做到物必有名,物必有家。 2、私人物品在公共场所应减少到最低数量,最好集中存放,实行一人一柜,放回各自柜内。 3、提倡环保回收、循环利用以减少浪费。 (二)常整顿 在各病区内进行视觉管理和增加透明度: 1、视觉管理。包括目视管理和颜色管理。其目的在于方便寻找,30 s内可准时找到,提高工作效率。如粘贴各种标签,使物品标识明确,同时可对不同药品、物 品进行统一颜色分类并编号。 2、增加透明度。多采用玻璃柜门,能一眼看透,一目了然。实行一人一职法,各自分配管辖任务,物品、环境管理专人负责,全员参与,营造一个“五常法”活动氛围,潜移默化,提高全员参与环境品质管理的意识。制定审核标准,自查和 互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并纳入持续质量改进之中。 冰箱专人管理,标识明显放置合理 (三)常清洁 清除工作场所内的垃圾、污物,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物面、仪器、工 作人员自身,尤其是隐蔽的角落,破坏的物品要及时修理好。 护士站随时清理,保持整洁

什么是五常管理法

什么是五常管理法 五常管理法源于日本,就是体现这种理念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它的主要实现形式,就是针对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号召他们做好每个细节,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来创造一个感到自豪且质量优异的环境。 五常管理的含义 五常管理法的名称是源自五个不同的日文汉字词汇,因为其罗马拼法的第一个字母都是字母“S”所以又被称为“5S”管理法,它们的含义分别为: 常清理(seiri):把工作场所内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要的东西坚决清理掉。 常整顿(seiton)要使工作场所内所有的物品保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标识,要求彻底杜绝乱堆乱放,用品混淆、该找的东西找不着等无序现象的出现。 常清洁(seiso)要求没有垃圾和污染。使工作环境和工作设备等始终保持清洁的状态。 常维持(seiketsu)养成能够长久保持的好习惯,能够落实前面的三项活动,并辅以一定的监督检查措施。 常自律(shitshke)也就是提高员工的素养,树立讲文明,积极敬业的精神,如尊重别人,爱护公物,遵守规则,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等。 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在内部推行五常管理法,主要是指从上述五个方面培养员工的习惯,强化员工文明工作的观念,从而使得每个场所的环境,每位员工的行为都能符合五常精神的具体要求。

香港五常管理法 五常法是来源于日本的5S管理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自1998年由香港何广明教授创建了香港五常管理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 五常法的目的是提升成品及服务的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形象以形成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五常法的创新观念是:行动—习惯—目标—使命—文化。而传统观念是:使命—目标—习惯—行动—文化。 五常法的口号是: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 五常法可克服的企业病症:工作天南地北;环境肮脏;人际关系恶劣;大多数人看上去都精神不振;员工不关心自己的工作;容易发生故障及意外;品质管理活动陷入停顿状态;存在着很多不良习惯及顾客投诉。 五常法实施要点:常组织把不需要的物品扔掉;常整顿给每件物品命名并定好位置;常清洁全体大扫除;常规范礼堂管理及透明化管理;常自律眼见为实;为最好的部门颁奖;总结过去的活动并为下一个阶段作计划。 五常法活动—在收工前5分钟进行五常活动也非常有效。 五常法详细介绍: 常组织:找出完成任务所需用的物品并把它与非必需的物品分开;将必需品的数量降到最低并把它放在一个方便的地方,进行分层管理。 常整顿: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物品,并解决物品的“名”和“家”,旨在用最短的时间拿到和说得好物品。步骤是:分析现状;物品归类;储存方法;切实执行。 常清洁:重点维持透明度,礼堂管理及园林式环境,包括利用和全面礼堂管理法,从而获得和坚持规范化的条件,提高办事效率。 常自律: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工作场所,持续地,自律地执行上述四常,有助我们养成制定和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 香港五常管理法是企业现场实物管理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